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的名词解释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定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可以更好地交流、表达和理解世界,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芳龄阶段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根据学前儿童的芳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可以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划分为不同的芳龄阶段,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不同芳龄阶段有不同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的。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前儿童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2. 提高听说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还旨在提高学前儿童的听说能力。
通过各种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养阅读和书写能力在适当的芳龄阶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还要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通过故事、游戏和图画书等形式,吸引学前儿童对文字和书籍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观察和想象力,促进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发展。
4. 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发展。
通过语言教育,引导学前儿童进行逻辑思维、分类思维、比较思维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学前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习得的敏感期,这个时期语言发展的速度最快,能力发展的潜力最大,及早进行语言教育,有利于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语言能力不仅有利于学前儿童在学校的学习,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学前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应得到重视和推广。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学科。
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3-6岁儿童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1.探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作用2.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的规律3.解释学前儿童更语言发展过程及各种现象4.研究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学前儿童语言的基本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符号系统。
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或字形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体系。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也存在着显著差别,差别主要表现在:整体性与个别性、稳定性和多变性、工具和工具使用的差别。
在托幼教育机构进行语言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既要遵守语言的规定性,又要考虑个人呢的言语风格和言语习惯;第二,既要有规范语言模式的示范,又要有各种变体的示范;第三,既要有静态的语言学习,又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帮助儿童学习。
第一语言指的是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环境里学到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即本族语或母语。
第二语言是指再多民居聚居的国家或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为了和其他民族的人成功地进行交际,还要学习一种非本族的语言。
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并非学生的第一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这两个概念由乔姆斯基提出。
语言能力是指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一种能够按照本族语的语言规则把声音和意思联系起来的能力,即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了解。
语言运用则是这种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的具体运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绪论辅导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性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一门专门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生、发展及其教育的学科;是师范及其高等院校培训学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它通过探索和发现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中的现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从而运用这些规律对学前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达到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基本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它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饰等)和各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
上述两方面能力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在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中得到统一。
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以下两点:1.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即语言使用能力或者语言体现各种交际功能的能力,关系到语言交往中社会化倾向和习惯的形成。
2.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表现在语义的丰富性、智慧性和逻辑性。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语言的发生、发展及其教育作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此年龄段的孩子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从中发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来进行有效的教育,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1.进一步探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明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学以致用,更自觉地进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为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努力。
①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儿童获得语言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②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儿童在加工语言的同时,认知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中介说
斯塔茨:刺激和反应之间具有传递性。 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具有刺激的性质, 可以诱发出条件反应。 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 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 成的中介体系。
二、先天决定论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
乔姆斯基提出理论假设: 1、儿童大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 语言获得装置(LAD),包含: • 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远普遍特征; • 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2、LAD的活动具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 临界 期,LAD就会退化。
语言和言语
语 言 的 特 点
形成产生过程 使用频率 变化过程 种类
约定俗成性 常用性 相对稳定性 多样性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往往标志一定的物体、思想或经验 言语是某人运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或思考的过程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指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 而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 语言学习与语言发展 1、主动建构 2、个性化 3、语言综合化 4、循序渐进、逐步积累
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第三节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一语言发展的教育04个月阶段1培养婴儿有意倾听的习惯2经常和婴儿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3开展有趣的游戏训练听音和发音能力410个月阶段1继续用语言刺激婴儿进行模仿发音练2用强化鼓励方法进行相互模仿诱导婴儿发音1018个月阶段1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练习和强化2用语言与婴儿交往尽量让婴儿多说话23岁阶段1在听说游戏中发展学前儿童的听音辨音能力2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发音错误36岁阶段1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儿童辨音发音能力2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练习发音3组织念儿歌童谣绕口令等活动训练发音4开展集体训练纠正方言影响5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表情6培养学前儿童语言交往的素养一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二开展语言游戏发展学前儿童学习词汇的兴趣三帮助学前儿童丰富词汇四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五帮助学前儿童准确运用词汇一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示范和榜样二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习惯三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随时帮助儿童正确使用语言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学前教育师范院校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性科目;由于学前儿童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又被称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0-6岁儿童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内容1 、描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2 、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3 、解释和评价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4 、介绍和阐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和活动设计类型.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1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2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3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4 、通过语言教育,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新纲要,2001年;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23日1听与说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2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全语言教育理念的核心:语言是完整的、整合的、不可分割的;全语言教育的理念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启示1、改变单纯的语言教育2、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和内容应是完整的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是真实的、形式是多样的;一、完整语言教育观完整语言教育观强调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全面性和完整性,主张教育活动是真实的、完整的交流情境;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上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二、整合教育观把儿童语言学习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充分意识到儿童语言发展与其他智能、情感等方面发展是整合一体的关系;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他们对每一个新词、每一种句式的习得,都是整个学习系统调整、吸收与发展的结果;离开了儿童发展的其他方面,语言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与此同时,儿童语言学习的每一点收获,都对他们的其他方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语言的发展;二、整合教育观1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2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3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三、活动教育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是指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语言教育过程,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活动观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要求教师更多地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鼓励儿童以多种方式操作语言和发挥儿童在操作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等方面;三、活动教育观1、为学前儿童提供充分的操作语言的机会2、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二、三种语言获得理论强化理论模仿理论生成转换语法理论要求:掌握每一种语言获得理论的代表、主要观点,并尝试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儿童语言的学习;强化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 :行为主义学派主要观点: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语言的获得;操作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指对动物包括人的自发操作行为反应进行强化如肯定、表扬、给予食物或关注等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模仿理论也称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主要观点:儿童学习的语言,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对儿童语言发展起重大作用的是社会语言的范型;生成转换语法理论创始人:乔姆斯基Chomsky生成转换语法理论是当前影响最大的语言获得理论;是一个最有活力、最有影响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当代的每一个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都不可能无视它的成就和影响;生成转换语法理论主要观点1、儿童大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包含: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语言普遍特征;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2、LAD的活动具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临界期,LAD就会退化;迄今为止的所有理论还不能把儿童语言的获得过程和机制阐述到至善至美的地步;第一节 0-3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语言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语言准备期0-1岁语言形成期1-3岁语言发展期3岁以后请思考:语言活动的发生发展三个过程的每一个具体过程一、0~1岁:语言准备期1.简单音节阶段 0~3个月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1.简单音节阶段 0~3个月1听觉较敏锐,具有一定的辨音水平2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2.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1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2辨调能力增强3.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1近似词增加,开始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2真正理解成人语言,并把语音和实体建立对应关系二、1~3岁:语言形成期1.单词句阶段1~岁2.双词句阶段~2 岁3.简单句阶段2~3岁1.单词句阶段1~岁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2词义笼统,一词多义3以音代物,词性不确定2.双词句阶段~2 岁1词汇量急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2双词句为主,增长速度较快3.简单句阶段2~3岁1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2词汇量迅速增加3句法结构逐渐完善4语言理解能力继续提高三、0~3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26一用正确规范的口语与婴儿交流,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婴儿在生活中运用语言三开展早期阅读四开展语言游戏学前各年龄段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第二节 3-4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一、 3-4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一语音的发展特点P28二词汇的发展特点P29三语法与句子发展的特点P29一语音的发展特点儿童学习语音的过程,先后有两种不同的趋势:语音扩展阶段——语音收缩阶段;3~4岁是幼儿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二词汇的发展特点3~4岁幼儿一般可掌握1000左右的词汇,首先掌握的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些词汇;三语法和句子发展的特点幼儿掌握语法结构,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流,模仿成人说话而进行的,幼儿这时处于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发展时期;幼儿开始产生词序策略,从句子结构中理解词义;这阶段,幼儿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关联词;能用简单的话讲述图片内容;能大声清楚的念儿歌;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兴讲故事和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复述时能说出主要情节,并能正确运用新学的词汇;二、3~4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30一教师讲解示范规范的发音,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二营造生活化的语言氛围,提高幼儿的词语敏感性三增强“亲子式交谈”沟通情感,引导幼儿用语言与人交往四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丰富语言经验P32在与幼儿交谈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在具体的情景下,围绕人、事、物操作材料展开交谈2.耐心倾听幼儿的表达,善于鼓励,及时反馈3.使用“儿向语言”而非“小儿语”儿向语言国外有关文献中把成人同幼儿自然交谈的话语称为儿向语言简称CDS,即儿童化的语言;他们指出,儿向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话语,成人要了解交谈对象当前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在交谈中以略高一些的语法、语义和语言内容与其进行交谈;教师使用的儿向语可以是对幼儿语言的重复、扩充和评价,必须是幼儿能理解或经解释能够理解的规范的语言样板,而不是小儿语以音代词、叠音代词等;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从动作交流到口语交流,从字词交谈到句子交谈,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在最近发展区迅速地、不断地得到提高;第三节 4-5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一、 4-5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P331 、语音P332 、词汇P333 、语法和句子发展的特点P34一语音发展的特点4~5岁幼儿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发育较小班时期更趋完善;具备了控制发音与听音的生理条件,如坚持以普通话教学,并用科学分方法让幼儿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幼儿就能握汉语中的全部语音;幼儿语音意识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主要表现为: P33页;二词汇发展的特点P334~5岁幼儿掌握的词汇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上明显提高;幼儿在掌握对物体的整体认识和名称的基础上,转入对事物各部分的认识,同时掌握各部分的名称;仍然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占多数;对数词和量词掌控仍感困难;对抽象的时间概念词仍难以掌握;三语法和句子发展的特点P344~5岁幼儿按句法信息进行反应的能力不断提高,受词序的影响逐渐降低;二、4~5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34一突破方言干扰音,重点突破进行正音训练二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多看多听多说,丰富词汇三在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四早期阅读指导要点P35-361.阅读游戏化,引发幼儿阅读兴趣2.注重方法,指导幼儿连贯阅读3.关注阅读过程的评价,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第四节 5-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P36一、 5-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一语音发展的特点P37二词汇发展的特点P37三句子和语法的发展特点P37一语音的发展特点P375~6岁幼儿已经具备了健全的听音和发音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其建立了言语视觉调节、听觉调节的语言自我调节机制;能有意识地对待自己的语言,大部分幼儿会在成人的引导下反复练习发错的音,个别幼儿偶尔会出现回避、借故或歪曲的做法,对于故意模仿他们发错的音会非常生气,也会经常挑剔周围人的发音,有时还会纠正、评价他人的发音,对于相声、小品中的演员故意发错的音会兴奋的笑个不停或故意模仿;二词汇的发展特点P375~6岁幼儿的词汇已经相当丰富,词汇总量可以达到3000-4000个;词类范围扩大,对词义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这一时期幼儿的概括能力明显提高,能够掌握更多概括性词语;1.幼儿掌握的词汇丰富,词汇量较大2.幼儿能较好地理解词义,并正确地运用词汇三句子和语法的发展特点P37句子结构完整,出现大量的复句;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能用清楚的、连贯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和别人交谈时,用词较恰当,能够完整地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编故事,还能围绕一个主题编故事;大部分幼儿都使用完整句;幼儿使用的复合句多于简单句 ;幼儿谈话的内容广泛,想象丰富;二、 5-6岁儿童语言的教育P38一教会幼儿控制呼吸,培养幼儿准确的言语表情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1.让词和词所反映的事物同时出现2.借助有关材料来提供词汇的直观信息3.引导学前儿童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词义三精心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早期阅读指导要点, P40-41第五节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一、正常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常见问题P411 、幼儿语言发展有明显的个体差异2 、发音准确度低3 、词汇相对贫乏,理解能力较弱积极词汇:幼儿已经理解又能正确运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幼儿不能理解或者已经理解但不会正确运用的词汇;4 、口吃思考:对于上述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应该如何对待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一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二依据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三依据语言学科的性质特点四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五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六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特色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思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要反映当前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价值观和教育目标取向;其次,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二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三语言学科的性质特点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3岁前的儿童:提高儿童运用句子的表述能力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3-4岁的儿童发音不清,词汇贫乏,语音和词汇方面的教育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4-5岁的儿童是词汇大量积累的阶段,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增加和提高,引导儿童将消极语汇转变为积极语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5-6岁的儿童发音基本没有问题,同时积累了相当的词汇,培养儿童围绕一定的中心说一段话,发展儿童的连贯性语言是这一阶段语言发展的重点;五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特色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综合性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生活化纲要中规定语言领域的目标是: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纲要中规定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是: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 2012年5月23日1听与说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2阅读和书写准备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五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1、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情感态度的培养2、重视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创设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方面;1 创设开放而平等的语言学习环境;2 鼓励儿童在各领域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3 满足儿童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3、关注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4、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1、层次结构纵向2、分类结构横向一层次结构目标纵向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终期目标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二分类结构目标横向倾听行为的培养目标表述行为的培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目标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目标1、倾听行为的培养目标倾听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倾听;情感、态度目标——喜欢听,并积极有礼貌地听别人对自己说话;能力与技能目标——能集中注意力、有礼貌、安静地倾听;能听懂普通话,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能理解并执行别人的指令;2、表述行为的培养目标表述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用适当的音量说话,有积极的表述愿望;情感、态度目标——喜欢与他人交谈,在适宜的场合积极、主动、有礼貌地与人交谈;能力与技能目标——会说普通话,发音清楚,语调准确,能运用恰当的语句和语调表述意见和回答问题;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讲述图片和事件;3、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文学作品中运用的是规范而又成熟的语言;阅读和聆听文学作品能增加知识,明白事理,并能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情感、态度目标——乐意聆听和阅读文学作品,积极参与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能力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体会文学语言的美,积累文学语言;初步了解文学常识,会区别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及其构成要素;能用动作、语言、美术、音乐等不同表现方式,积极反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会编构故事,表演故事以及诗歌、散文的欣赏与仿编活动等;4、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目标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懂得口语与文字和图书的对应与转换关系;情感、态度目标——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喜欢认读常见的简单的独体汉字;能力与技能目标——掌握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能集中注意阅读图书,倾听、理解图书内容;能学会制作图书并配以文字说明;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主动积极地认读常用字;能按规范笔顺书写自己的姓名和一些常见的独体汉字;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表述要素1 、认知目标应明确提出具体语言知识的学习,它包括所获得知识的形式、数量和种类等;2 、情感与态度目标应明确提出对儿童情感态度的培养,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3 、能力与技能目标应具体说明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效果;二案例梨子提琴活动目标为:1、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重点复述故事第一部分,根据要求合理的展开想象,并随音乐朗诵,体验音乐和故事的优美;3、知道梨子提琴地由来,并学会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叙述;修改和调整后: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梨子提琴地由来,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认知目标2、愉快地欣赏故事,文学作品中温馨、宁静、友好的情感;体会音乐作品安详、宁静与柔美的意境;情感与态度目标3、发挥想象,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能力与技能目标三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表述的注意事项:1 、活动目标应与活动内容相对应,不同的语言活动类型所设置的目标也有所不同;2 、活动目标的表述明确、具体、恰当;3 、活动目标应该用特定的术语来描述儿童在活动前后的变化,即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技能目标;4 、目标的设计角度要统一 .“学会、懂得、能”二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的类型文学欣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三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1、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1教育活动经验连续性原则2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3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原则4不同领域活动相互渗透性原则5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2、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步骤;1活动名称:2活动背景分析设计意图:3活动目标:4活动准备:5活动过程:6活动延伸:7活动评价与反思:3、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在活动组织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儿童是活动主体的原则;2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3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4示范与练习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P73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一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二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P73一示范法二讲解法三讨论法四视听讲做结合法五游戏法六表演法七练习法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P79一客观性原则二参照性原则三全面性的原则四发展性原则五实效性原则六多元化原则静态评价:从儿童学习的效果,即语言教育目标达成情况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动态评价:从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方面,对儿童参与活动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P85-881 、自然观察评价法2、情境控制观察评价法3 、谈话评价法4、问卷调查法5、现场实录评价法6、档案评估法二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法 P881、自由叙述评价法1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法是指教师对自己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与反思;2他人评价法;是指评价对象以外的其他主体进行的评价;2、综合等级评定法3、实地观察评价法;大班故事欣赏大熊的拥抱节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述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2.体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知道朋友之间要相互谦让,不以大欺小;活动准备:PPT、相关音乐;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了解拥抱,体验相互拥抱的快乐;1.师:“老师想和小朋友们拥抱一下,谁愿意谁知道拥抱是什么意思2、解释拥抱3、师小结:和谁拥抱就表示愿意和谁做好朋友;让我们听着音乐和好朋友抱一抱;4.提问:你和谁拥抱的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师:“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拥抱节,大熊也来了,大熊在拥抱节里过的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大熊的拥抱节;二、欣赏PPT大熊的拥抱节;1.倾听故事内容,了解大熊为什么伤心;师:“故事里大熊遇到了谁他们拥抱了吗为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2.复述故事第一段,引导幼儿理解、表达故事中小动物的动作、语言;三、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第二段,并尝试说出大熊的想法;1.倾听故事第二段悲伤背景音乐师:“大熊为什么难过呢难过的时候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先和旁边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师:“如果是你做错了事,你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2.师:“做了错事,除了道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事情让别人喜欢你呢”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四、引导幼儿复述第三段故事内容;1、师:“大熊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道歉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做呢听一听故事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是研究零到六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突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1、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及时把握语言发展关键期。
2、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加强儿童邻居交往,促进儿童适应社会。
4、积极发展口头语言,为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1、完整的语言教育观。
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完整性。
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全面性。
③、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类型和形式的多样性。
④、同语言教育情境应该是真实的完整的。
2、整合的语言教育观。
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念的整合。
②、学期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
③、学前儿童教育内容的整合。
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的整合。
3、活动的语言教育观。
①、为学前儿童提供充分运用语言的机会。
②、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③、充分发挥儿童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内容与要求:①: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②、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指导要点: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谈话活动,文学作品活动讲述活动,语言游戏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1、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2、让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3、按照语言发展规律设计活动的原则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1、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2、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3、整合课程中的语言教育活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示范法讲解法谈话法游戏法练习法幼儿园谈话活动:是教师启发幼儿围绕一定话题,以交谈为主要形式展开的语言教育活动特点①、话题的中心性和趣味性②、谈话环境的宽松型和民主性③、谈话方式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名词解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名词解释:1. 语言教育:指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
包括词汇、语法、发音、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等方面的培养。
2. 学前儿童:指未上小学,年龄在3-6岁之间的儿童。
学前儿童是语言教育的主要对象。
3. 语言能力:指一个人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4. 词汇:指语言中的单词和词组,是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基本单位。
5. 语法:指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包括句子的构成、词类和词序等方面的规范。
6. 发音:指语音的正确发出和听辨能力。
发音准确对于语言交流至关重要。
7. 阅读理解:指通过阅读理解文字信息的能力。
包括理解文本的意思、获取关键信息和推断等。
8. 口头表达:指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包括语音表达、词汇丰富和流利表达等方面。
9. 意义传递:指用语言基于共同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10. 学习动机:指儿童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动机对于语言教育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11. 手眼协调:指手部动作和视觉注意力的协调能力。
手眼协调对于学习写字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12. 听力训练:指培养儿童听力能力的训练活动。
包括听辨声音、理解口语表达和提高听力专注力等方面。
13. 语音训练:指培养儿童正确发音和语音表达的训练活动。
包括声音的产生、区分音素和模仿流利地表达等。
14. 语感培养:指培养儿童对于语音、语调和语言感觉的敏感性。
培养语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
15. 朗读:指大声读出文字的活动。
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16. 语言游戏: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活动。
游戏可以增加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7. 幼儿园:指为学前儿童提供教育和培养的机构。
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场所。
18. 儿童文学: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通过儿童文学可以开发儿童的语言想象力和阅读习惯。
19. 绘本:指带有插图的儿童读物。
学前班语言教案(15篇)
学前班语言教案(15篇)学前班语言教案1一、活动设计背景语言是人类交往、思维和表达情感的工具。
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根据幼儿园《纲要》的精神,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语言教育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此阶段学前班儿童已积累了了一定量的词汇,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学习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
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义词,认识义词,这样即丰富幼儿的词汇,又培养了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了解义词的意思,认识几对义词。
2、情感目标:喜欢找生活中的义词丰富词汇。
3、能力与技能目标:培养了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鼓励幼儿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义词的意思。
难点:找出生活中义词。
四、活动准备带有各种运动的图片、字卡(远、近,快、慢,笑、哭,多、少等)若干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老师按顺序出示各种运动的图片,如跑步、跳高、游泳、滑冰、射箭等,幼儿看后说词。
师:小朋友们应真快,看一眼就说对了,真了不起!小朋友图片上的这些运动你们喜欢吗,我们玩点简单的好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赶紧站成两队吧!师:介绍各队成员:组长、成员(二)基本部分:现在我们先看一下两队的情况,哪个队的队员多,那个少?来,我们一起数一数吧!(分出多和少)小结:像“多”和“少”这样意思相的词,就把它们叫义词。
现在我们两队开始行动第一个游戏是:学青蛙跳规则:每队出一名小朋友,学着青蛙的样子,从起点算起,比谁跳得远。
第一得字卡“远”,第二得字卡“近”老师记时间。
一声令下行动开始了。
第一个游戏结束后,小结:1、小朋友谁能告诉我你跳得怎么样,得到什么字?2、幼儿演示离老师远和近的过程。
3、 3、告诉我你们得到“远”和“近”两字是什么词呢?师:好玩吗?接下来玩第二个游戏:穿衣服规则:每队出一名小朋友,在一定的时间里看谁把衣服穿得又快又整齐。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在幼儿园或家庭环境下,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语言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交往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感的情境,鼓励幼儿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和运用语言。
2.模仿法:幼儿在学习语言的初期主要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儿歌、讲故事等方式,向幼儿展示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引导他们模仿并学习。
3.問答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思考,并鼓励他们用语言回答问题。
尤其在学习新词汇或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游戏,如配对、拼图、猜谜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
5.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利用电子媒体和其他现代科技设备,为幼儿呈现丰富多样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6.多感官教学法:通过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通道,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言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图画、实物、音频等方式,提供多样的感官刺激,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
7.合作学习法:幼儿在小组或团体中相互交流和合作,进行语言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8.生活化教学法:将语言学习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语言。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观察周围事物,并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除了以上的教学方法,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教育,如与孩子进行对话、朗读故事书、唱儿歌等。
家长应该与教师合作,共同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和创造语言学习的环境。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涵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对处于幼儿园入学前阶段的孩子进行语言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迅速发展,语言教育对于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包括口语表达、听说能力、词汇积累、语法训练等方面,旨在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重要工具,儿童学会运用语言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促进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儿童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关键环节,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涵涉及到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培养。
语言能力主要包括说话能力、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而语言技能则是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使儿童能够用正确、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此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还包括对儿童语言习得规律的研究和理解,以及为儿童提供适应性、有效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
正因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深入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语言教育,才能帮助儿童建立起扎实的语言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引导读者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述,介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其次,将简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件
通过日常交流、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形式,培 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听力理解
通过听力训练、听力游戏等形式,提高孩子的听 力理解能力。
培养阅读习惯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 能力和阅读兴趣。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语言教育策略
1 2 3
小班
注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培养,如词汇、语音、语法 等,通过游戏、儿歌等形式进行趣味性的学习。
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
教学内容选择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认 知水平和兴趣,是否能够激发孩子的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引导方式
思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方式是 否得当,是否能够启发孩子的思维和 创造力。
课堂管理
审视课堂管理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保 证课堂秩序和教学效率。
家园合作
反思家园合作的效果,是否能够形成 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 发展。
5-6岁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接近 于成人,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和 讨论,并能够理解和使用较为复杂的 语言结构。
6-7岁
学龄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较为流利的 写作和阅读,并能够理解和使用较为 复杂的语法结构。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
教育因素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 影响,如智力、语言天赋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ppt课件
目录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阶段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与方法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与反思
0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针对3-6岁 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的教育过程。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0~6岁儿童语言发展及其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突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它旨在培养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其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 计划性和目的性:语言教育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以帮助儿童在特定阶段达到预期的语言发展水平。
2. 引导性和全面性:语言教育需要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同时注重培养其语言、思维、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3. 专门性和全面性:语言教育需要针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同时还需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4. 独立性和渗透性:语言教育需要独立进行,同时需要渗透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游戏、交流、阅读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是倾听、表述、早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等,这些目标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具体化。
例如,对于3~6岁的学前儿童,应重点掌握母语口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同时开始接触书面语言和文学作品的欣赏。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情感沟通法:通过与儿童的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注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通过共同的互动与游戏,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
2. 模仿法:提供一些简单明了的语言模式,引导儿童进行模仿。
例如,成人可以通过模仿儿童的语言,让他们产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直接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通过直接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帮助儿童学习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诗歌朗读等方式来教授儿童语音和词汇。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来引导儿童学习语言。
游戏既能激发兴趣,又能提供语言使用的实践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5. 讲故事法:通过讲故事来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儿童的个体差异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一、引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对3-6岁的儿童进行语言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对于儿童来说,良好的语言能力对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和交际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具体内容。
二、语音教育语音教育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儿童正确的语音发音,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具体的语音教育内容包括:1. 学习语音的基本元素:教授儿童音节的构成和区分,引导他们正确发音;2. 听力训练:通过听音辨识、模仿发音等活动,提高儿童的听觉敏感度和发音准确性;3. 圈子游戏:通过唱儿歌、学舌鼓等游戏,培养儿童对音调、节奏的敏感性。
三、词汇教育词汇教育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另一个核心内容,它对于儿童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的词汇教育内容包括:1. 单词学习:引导儿童学习基本的生活词汇,如身体部位、动物、植物等;2. 听说训练:通过游戏、问答等形式,训练儿童使用所学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3. 词语搭配:教授儿童常用词语的搭配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法教育语法教育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更准确、更流利。
具体的语法教育内容包括:1. 句子结构:教授儿童基本的句子结构,包括主谓宾等要素的搭配和顺序;2. 时态语态:引导儿童学习基本的时态和语态,理解动词的变化及其对句子意义的影响;3. 句型转换:通过练习,帮助儿童掌握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交际能力培养交际能力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关键要素,它不仅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还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息息相关。
具体的交际能力培养内容包括:1.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儿童与他人交往时的主动性和表达能力;2. 小组合作:让儿童参与小组活动,与其他儿童合作交流,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3. 语言应用:指导儿童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
(1)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儿童与教师、同伴交 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 养成儿童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 鼓励儿童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 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 活动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思考与练习
1.何谓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何谓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3.简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谢
聆
谢
听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
(5) 培养儿童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儿童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 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 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儿童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一) 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 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四) 打好学前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基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思维导图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
(一) 先天语言能力说
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只把3~6岁 儿童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尤其是把3 ~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 教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注重对3 ~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
(二) 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6 岁儿童所有的语言获得和学习现 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 要研究的对象,并注重对0~6岁 儿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1. 引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对3-6岁的儿童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
在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提供有效的语言教育对于其整个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语言发展在他们的认知和社交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起人际关系和友谊。
儿童早期的语言能力还与他们的读写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对儿童的整个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 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培养儿童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词汇知识,并学会正确运用词汇; - 培养儿童的语法和句子构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语法规则组织语言; - 提高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 培养儿童的听力和听说的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 培养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玩耍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教学,增强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 歌曲教学法: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进行语言教学,提高儿童的语感和语音发音能力。
- 角色扮演法: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情景来进行语言交流。
- 组织语言活动:组织各种语言活动,如说话比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和竞争意识。
5.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前儿童语言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合作。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音教育:教授儿童正确的发音和语音规则,以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语音系统。
2. 词汇教育:教授儿童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和理解力。
3. 语法教育:教授儿童基础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帮助他们正确地构建语言表达。
4. 阅读教育:培养儿童阅读的兴趣和能力,通过阅读故事和图书让他们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5. 写作教育:教授儿童正确的书写技巧和写作方法,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和创造力。
6. 听力教育: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儿童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理解能力。
7. 口语教育:通过练习对话和口语表达,培养儿童的口语交流能力。
8. 交流教育:培养儿童的交流能力,包括倾听他人,回应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
9. 文化教育:介绍儿童所属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社交提供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从幼儿园阶段开始,针对3-6岁的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的教育方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其日后的语言学习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应该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1. 游戏化教育:游戏化教育是一种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语言教育方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设置“发音游戏”、“词语接龙”等活动。
2. 绘本阅读:绘本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
绘本中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可爱的角色,传递出丰富的语言信息,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3. 听力训练:听力训练是一种通过听声音和观察语言现象,培养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的方法。
可以通过播放语音、模仿发音、对话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4. 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一种通过模仿、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可以通过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的发音、讲述小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 多元语言交流:多元语言交流是一种通过多种语言交流,提升学前儿童跨语言交流能力的方法。
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听不同语言的歌曲、观看不同语言的电影、参加跨语言交流活动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不同语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跨语言交流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应该多样化、游戏化、绘本化、听力训练、口语表达和多元语言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提升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跨语言交流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交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直接交流的方式掌握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交流、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2. 情境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如购物、旅游等,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言。
3. 游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如猜谜语、唱歌、跳舞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4. 模仿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幼儿模仿教师或同龄人的语言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幼儿的语言行为,如说话语气、语调等,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5. 多媒体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来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家园合作的方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园交流等方式来加强家园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温馨、关爱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且体现在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D)中的教育家是( A )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皮亚杰
D.伍顿
2、儿童早期将“miao”的意义当作猫、狗、羊等,这种常见的错误属于词义的( C )A.过度扩充 B.过度缩小 C.借代 D.引申
3、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 D )
A.前语言现象
B.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C.社会性语言现象
D.理解语言现象
4、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相比较而言,它具有( C )
A.无计划性
B.随机性
C.自发性
D.目的性
5、教幼儿学英语应当始于培养幼儿的英语( B )
A.倾听能力
B.表达能力
C.阅读能力
D.书写能力
6、能使学前儿童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是(D )
A.谈话活动
B.讲述活动
C.欣赏文学作品
D.早期阅读
7、为了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不提倡教师采取的做法是( D )
A.选择合适的故事、童话和儿歌
B.强迫幼儿仔细倾听
C.增加倾听内容的吸引力
D.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或其他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8、不符合幼儿园语言教育软件设计和选择原则的内容是( C )
A.呈现适当的刺激是幼儿园计算机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演示内容生动形象,但要适时适度
C.同一个教学信息的呈现,要做到尽量不可重复
D.与学习内容进程相一致
9、( D )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先天论
B.认知相互作用论
C.行为主义
D.社会相互作用论
10、根据凭借物的不同,幼儿园进述活动可分为实物讲述、看图讲述和( C )
A.叙事性讲述
B.描述性讲述
C.情景表演讲述
D.议论性讲述
11、幼儿出现比较严重的口吃现象,是一种( A )
A.言语流畅度障碍
B.构音障碍
C.听觉障碍
D.情感交往障碍
12、语言内容不同于语言话题,主要表现在它是(B )
A.个人化的
B.具体的
C.非独立的
D.一般的
13、卡洛—乌尔福特和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D )
A.语言表达范畴
B.语言运用范畴
C.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D.语言理解范畴
1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合观的是( A )
A.它包含了语言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的整合
B.它是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影响的直接结果
C.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的三位一体构成了语言知识
D.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
15、率先提出以系统性方式研究儿童语言构成的是(C )
A.伦奇
B.布伦姆和莱希
C.乔姆斯基
D.加德纳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写出5种讲述活动的类型。
答案要点: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境讲述、绘图讲述、续编故事。
2、构成幼儿良好语言环境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要点:成人的言语范例,丰富的生活内容,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述怎样才能使幼儿有健全的大脑和言语器官?
答案要点:
为使婴幼儿的大脑和言语器官发育完善和保持健康呢?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要优生;
(2)要保护好婴幼儿大脑及言语器官:
要有合理的生活制度;要注意不要让婴幼儿的头部受伤;尽量让婴幼儿少感冒,预防传染病;
婴幼儿用药要十分小心;大人对婴幼儿讲话时声音不要过大,也要教育婴幼儿不要大喊大叫。
2、试述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答案要点:(1)阅读能刺激大脑,是发展大脑神经组织的最好方式(2)阅读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3)阅读增加了幼儿的经历与交往(4)阅读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条件(5)阅读是幼儿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
总之,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