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好与遗传基因的研究实例
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系人类行为与基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基因是我们身体的遗传物质,它们决定了我们的生理特征,同时也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类行为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对我们的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1. 基因对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与我们的行为特征密切相关。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携带某种基因突变的人更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另外,一些基因与智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认知和社会行为相关。
基因的变异可以导致行为表现的差异,使一些人更具冲动、冷漠或者聪明才智。
2. 环境对基因的影响虽然基因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环境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环境因素,如家庭、社会文化和教育,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
研究发现,相同基因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
例如,如果一个人拥有天生的音乐天赋基因,但未接受专业音乐训练,可能无法发挥其音乐才能。
因此,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3. 遗传行为类疾病基因也与一些行为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例如,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往往与遗传有关。
某些基因突变可以增加个体患上这些疾病的概率。
研究人员通过对基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4. 基因技术与人类行为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行为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使科学家能够精确编辑人类基因,可能在未来实现个体基因的改变和优化。
这就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道德问题。
人类行为是否应该通过基因编辑来改变?如果这样做,会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结起来,人类行为与基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基因对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同时,一些行为类疾病与基因的突变有关。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行为与基因之间的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遗传与行为的关系
遗传与行为的关系遗传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行为往往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遗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基因对行为的影响。
一、遗传与行为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通过基因在生物种群中的遗传物质的遗传方式,使得后代获得一部分或全部的祖先遗传信息的现象。
行为是人类及其他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二、遗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1. 遗传决定行为的倾向性每个人的基因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体质和智力发展,从而影响其行为特征及行为方式。
例如,某些基因会增加一个人患上焦虑症的风险,从而影响其行为表现。
遗传因素对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2. 遗传影响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基因对个体智力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与智力表现相关。
例如,一些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基因变异会影响人们的学习能力。
因此,个体在学习和认知方面的能力差异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影响。
3. 遗传使行为具有遗传传递性一些行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传递性。
例如,亲子间的亲密行为、社交行为、攻击行为等往往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这说明这些行为特征受到了基因的影响。
三、基因对行为的影响1. 基因与疾病行为的关联一些基因突变与特定的疾病行为相关。
例如,帕金森病与特定的基因突变相关联,而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行为会受到影响。
基因的变异不仅与疾病的发生有关,还会对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2. 基因与性格行为的联系个体的性格行为特征也受到基因的影响。
不同的基因构成使得人类个体在性格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一些基因与外向性格、神经质等特征有关,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和人际交往。
3. 基因与成瘾行为的关系基因变异对成瘾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与吸烟、酒精和药物成瘾有关。
这些基因变异会导致人们对这些物质的成瘾行为增加了易感性。
四、结论遗传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基因对个体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类行为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人类行为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近年来,关于人类行为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人们对于个体行为的差异究竟由遗传因素决定还是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存在诸多争议。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并从不同角度解析人类行为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联。
1. 遗传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以及智力水平等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某些基因会对人类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一项针对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研究发现,这些患者普遍存在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功能下降的问题,这些表现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有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一些基因与个体的攻击性倾向、求知欲、抑郁症等心理特征有关。
2. 存在于人类行为中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塑造也不可忽视。
一方面,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会对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环境的教养方式、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行为规范等都会直接塑造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社交行为。
另一方面,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也会促使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
例如,研究发现,经历过早期贫困环境的个体在成年后更容易发展出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与环境的压力刺激改变了基因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3.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事实上,人类行为与遗传因素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举例来说,某个基因可能会增加个体的攻击性倾向,但只有在环境刺激的影响下,这种倾向才会被激发和表现出来。
同样地,环境的影响也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影响个体行为。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复杂而多样,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形成。
4. 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遗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
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分子遗传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结合,探索更为精细的基因调控机制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此外,还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和长期的研究,以更准确地评估遗传和环境对人类行为的相对贡献。
行为遗传学
“满意”、“不满意也不失望”、“失望”和
“非常失望”。
研究结果
研究对象中,大约40%回答“非常满意”,其中35.4%所
携5-HTT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较长,只有19.1%携带的5-HTT
两个等位基因较短。那些回答“失望”的研究对象中, 26.2%两个等位基因较长,20%较短。这说明,5-HTT较长等 位基因多见于快乐人群。 这是研究人员首次确认这一基因关联满意度。
双生儿间在某一性状上表现的相同性称为一致性,不相同性 称为不一致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把单合子双生儿和双合子双 生儿之间进行一致性比率的比较,就可以估计出遗传效应的大小。
分子遗传学的崛起———行为遗传学研究的新途径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科学家开始用分子遗传 学方法来研究行为与遗传的关系。 分子遗传学试图确定使行为和心理特质具有遗传性的 特殊基因,目前取得的成果虽然还不甚丰硕,但是发展势头 非常强劲,成为行为遗传学研究的新兴途径。
行为遗传学研究 进展
蜘蛛结网的行为是本能的,有些蜘蛛外表型相近,分类上不易区分, 但是每种蜘蛛所结的网非常独特,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1999 年发现转基因“聪明小鼠”。 双胞胎的行为较之他人有更高的相似性。 人类左右手的使用:父母是左撇子,孩子也很可能是左撇子。 一些研究显示,人类行为的40%-60%在于基因。 目前行为学家认为行为是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神经系统与荷尔蒙系统 发育的结果。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快乐基因”能够 影响情绪,令人容易满足。不过,快乐相当复杂, 基因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行为经济学家扬- 伊曼纽尔·德内韦(Jan-Emmanual De Neve) 研究美国青春期健康纵向研究参与者中2574人 的基因,查看他们的医疗记录,包括一份20岁 出头时回答的调查问卷。问卷题目为:你对生 活总体是否满意?答案包括“非常满意”、
遗传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可以通过基因的传递和遗传变异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认知能力、社交行为和心理疾病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遗传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和案例。
人的性格特征是遗传因素对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一些性格特征如内向性、外向性、情绪稳定性和神经质等,与个体的遗传有关。
例如,瑞典的孪生研究发现,在性格特征上,同卵双生子的相关性高于异卵双生子,这表明个体性格的遗传成分达到50%以上。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某些基因变异与个体的特定性格特征有关,例如关联于多巴胺D4受体基因的变异与刺激寻求行为的增加相关。
认知能力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智力的遗传率约为50%以上。
孪生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这一结果表明智力的遗传成分非常重要。
此外,研究人员还识别出多个基因与记忆、学习能力以及智力发展有关。
社交行为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社交行为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异常与遗传变异有关。
例如,催产素受体基因的O型变异与亲社会行为的减少相关。
这一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能够在社交环境中积极参与。
遗传因素还可能与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研究发现,许多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具有家族史的人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要高于一般人群。
随着遗传学的进展,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些与心理疾病有关的基因变异。
例如,帕金森氏症的发病有遗传背景,与LRRK2基因的突变有关。
当然,遗传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环境因素同样对人类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和特征。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环境对有遗传基础的个体发挥积极影响,改变潜在的负面结果,提高认知发展和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遗传因素在人类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学前儿童遗传因素案例
关于学前儿童遗传因素案例学前儿童的智力和发展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基因在儿童的智力、行为和性格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根据遗传因素案例为您阐述学前儿童遗传因素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中,有许多学前儿童在智力和发展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有些儿童在相同教育环境下表现出较高的智力,而另一些儿童却稍显迟缓。
这种差异可部分归因于遗传基因的不同。
例如,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双胞胎兄弟的智商明显高于另一个。
虽然他们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受到相同的教育,但他们的遗传基因不同。
这种遗传基因差异会影响到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从而影响到智力的发展。
因此,即使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他们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
除了智力发展,遗传因素还会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和性格产生影响。
一些案例中,一位学前儿童在接触到新环境或陌生人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谨慎。
这种焦虑和谨慎的性格特点可能与他的遗传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孩子的性格特点与其神经生理的差异以及遗传基因之间存在相关性。
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和决策的区域的功能,从而导致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然而,遗传因素并不是决定学前儿童发展的唯一因素。
环境也会对学前儿童的智力和行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即使一个学前儿童具有较高的智力潜力,如果他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和刺激,他的智力发展也可能不如预期。
此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基因的不同会导致儿童在智力、行为和性格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然而,环境也是发展的重要因素,适当的教育和刺激对于最大化儿童的潜力非常重要。
因此,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机构和家长应该了解和重视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培养环境。
遗传基因与生活习惯的互动关系探讨
遗传基因与生活习惯的互动关系探讨引言遗传基因和生活习惯是影响个体发展和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
遗传基因是从父母遗传而来的基因组成,对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和潜在疾病风险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生活习惯则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为和选择,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睡眠习惯等。
本文将探讨遗传基因与生活习惯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影响遗传基因的表达。
一、遗传基因对生活习惯的影响1. 饮食习惯遗传基因可以影响个体的味觉、食欲和能量代谢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对饮食习惯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人天生对甜食有较强的偏好,这可能与某些基因的表达有关。
此外,遗传基因还可以影响个体对某些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如乳糖不耐症等。
2. 运动习惯遗传基因也可以影响个体对运动的兴趣和耐力水平。
有些人天生对运动有较强的兴趣和天赋,而有些人则相对较少。
这与遗传基因中与肌肉结构、心肺功能等相关的基因有关。
因此,个体在选择和坚持运动习惯时,遗传基因起着一定的作用。
3. 睡眠习惯遗传基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睡眠质量和对不同睡眠时间的需求。
有些人天生是"夜猫子",更适应晚上活动和睡眠,而有些人则是"早起鸟",喜欢早睡早起。
这与遗传基因中与生物钟调节等相关的基因有关。
二、生活习惯对遗传基因的影响1. 饮食习惯科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饮食习惯可以影响遗传基因的表达。
例如,一些食物中的活性物质可以与遗传基因发生互动,影响其表达和功能。
此外,一些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盐、高糖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对遗传基因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一些疾病的风险。
2. 运动习惯适当的运动习惯可以改变遗传基因的表达。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影响一些与代谢和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提高个体的生理适应能力。
此外,长期坚持运动习惯还可以对一些潜在遗传风险进行基因表达的调控。
3. 睡眠习惯生活习惯中的睡眠习惯对遗传基因的表达和功能也有影响。
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干扰个体的生物钟调节,导致一些基因的表达异常。
基因对个体特征和行为的影响
基因对个体特征和行为的影响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具有对个体特征和行为的巨大影响。
个体的特征包括外观、身体结构、智力水平、健康状况等,而行为则包括认知能力、性格特点、情绪反应、社交行为等。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基因与个体特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基因确实对个体特征和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首先,基因对个体特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可以从外观上看到基因对个体特征的塑造作用。
例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皮肤的色素等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此外,身高、体型、面部特征等也受基因控制。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变异与个体特征的差异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身高偏矮或肥胖等特征的表现。
另外,智力水平也受基因影响。
一项基于双生子研究的调查发现,智商的遗传比例约为60-80%。
这意味着个体的智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遗传基因。
其次,基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个体的行为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基因因素起到重要的调控和影响作用。
例如,性格特点往往受基因影响。
人们的性格倾向,如内向还是外向、多动还是安静,都与基因有关。
一项关于性格特点的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与个体的神经传导物质相关,进而影响了个体的性格特点。
此外,情绪反应也受基因的调控。
一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情绪稳定性的差异,从而影响个体对情绪刺激的反应。
与此同时,社交行为也有基因的参与。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可能影响个体对社交互动的倾向,从而影响社交行为的表现。
尽管基因对个体特征和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但需要强调的是,基因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环境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特征和行为的形成是基因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结果。
父母的教养方式、社会环境、教育水平等都会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具有智力基因潜力的个体,在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刺激的环境下,其智力发展可能无法得到充分开发。
因此,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影响个体特征和行为的综合结果。
研究基因对个体特征和行为的影响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遗传学:基因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遗传学:基因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遗传学是研究基因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跨学科领域。
它探索了遗传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虽然环境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塑造至关重要,但基因也在不可忽视地发挥作用。
首先,基因通过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的生理结构和大脑发育。
这些生理和神经系统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从而影响情绪调节和应激反应。
其次,心理遗传学研究还表明,某些行为特征在家族中可能呈现遗传倾向。
例如,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在一些家族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这暗示了遗传因素在这些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研究也揭示了对某些行为特质如冒险精神、认知能力和社交行为的遗传依赖性。
然而,心理遗传学也强调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即使基因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倾向,但具体的行为表现还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
例如,一个有着遗传学抑郁倾向的个体,如果成长环境充满支持和积极性刺激,可能比成长在负面环境中的同龄人表现更为积极和健康。
总体而言,心理遗传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即基因如何与环境互动,共同塑造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这种综合的视角不仅有助于解释个体差异的来源,也有助于发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干预和治疗策略。
在未来,随着技术和方法的进步,我们有望更深入地探索基因与行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探索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 基因研究与选育策略
探索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基因研究与选育策略宠物狗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之一,经过长期的驯化和品种选育,狗的形态和行为多样化,引起了人们对其品种遗传和行为关联的探索。
本文将讨论宠物狗品种的遗传机制、行为表现以及基于遗传研究的选育策略。
一、宠物狗品种的遗传机制1.1 遗传物质的传递宠物狗与其他物种一样,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进行传递。
DNA内的基因编码了产生特定形态和行为的蛋白质。
宠物狗品种的遗传特征主要由基因的组合和多态性所决定。
通过品种间的繁殖,特定的基因组合会被传递给后代,从而形成稳定的品种特征。
1.2 遗传变异与突变宠物狗品种的遗传特征是通过基因的变异和突变所产生的。
在宠物狗的繁殖过程中,基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导致品种间的差异。
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明显和稳定的改变,可以导致宠物狗品种的全新特征的出现。
遗传变异和突变为宠物狗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性。
二、宠物狗品种的行为表现2.1 行为遗传基础宠物狗的行为表现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许多行为特征是宠物狗品种的固有特点,例如工作犬品种的警惕性和服从性、牧羊犬品种的追逐和集群行为。
这些行为基因在繁殖中得到保留和传递,形成了宠物狗品种行为的稳定性。
2.2 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宠物狗品种的行为表现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和培养的影响。
同一品种的宠物狗在不同环境中可能展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
例如,受到良好培养的宠物狗往往更友好温顺,而缺乏社交和教育的宠物狗可能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和焦虑等问题。
三、基于遗传研究的选育策略3.1 基因筛选与遗传测试通过基因筛选和遗传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宠物狗品种内部的遗传结构和潜在的遗传问题。
这有助于提供有关宠物狗行为和健康的信息,帮助饲主做出更好的繁殖和培养决策。
3.2 选择适合的繁殖对象基于遗传研究的选育策略强调选择适合的繁殖对象,以进一步优化宠物狗品种的遗传特征和行为表现。
该策略推崇选择具有理想遗传特征和行为表现的个体作为繁殖对象,从而提高宠物狗品种的整体品质。
身边的遗传学例子
身边的遗传学例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十个身边的遗传学例子:1. 眼睛颜色遗传:父母的眼睛颜色会通过基因传递给子代。
如果父母一个是蓝眼睛,一个是棕眼睛,那么子代的眼睛颜色可能是蓝色或棕色,具体取决于基因的组合。
2. 血型遗传:血型是由基因决定的,父母的血型会影响子代的血型。
例如,如果一个父母是血型A,另一个父母是血型B,子代的血型可能是A、B或AB。
3. 高度遗传:身高也是由基因决定的,父母的身高会对子代的身高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的身高较高,那么子代的身高往往也会较高。
4. 声乐天赋遗传:音乐天赋也有遗传的成分。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都是音乐家或有音乐才能,那么他们的子女很可能也具备音乐天赋。
5. 皮肤色素遗传:皮肤的颜色是由基因决定的,父母的皮肤颜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代的皮肤颜色。
6. 长寿基因遗传:长寿也与基因有关,如果一个人的家族有长寿的人,那么他们的子女也有可能具备较长的寿命。
7. 乳糖耐受遗传:乳糖耐受是指人体对乳糖的消化能力,这种能力也有遗传的成分。
一些人天生对乳糖耐受,而另一些人则乳糖不耐受。
8. 遗传病:一些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囊性纤维化等。
如果父母携带这些突变基因,那么子代也有可能患上相应的遗传病。
9. 智力遗传:智力水平也有遗传的成分。
如果父母的智力较高,那么子代的智力往往也会较高。
10. 行为遗传:一些行为特征也受到基因的影响,例如性格、喜好等。
父母的某些行为特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子代。
这些遗传学例子反映了遗传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重视遗传的影响,合理选择生育和生活方式,以保障子代的健康和幸福。
发展心理学行为遗传学和基因研究设计
发展心理学行为遗传学和基因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在同一时间对6-15岁1000余名儿童进行思维推理、形式逻辑和辩证思维过成的测查,考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并加以分析比较。
纵向研究设计:锁定同一个对象即选择10余名6岁儿童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在此期间反复考察其认知的能力发展水平。
交叉研究设计:对四个年级的儿童进行3年纵向研究,考察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6岁组:7899岁组:10111212岁组:131415阅读以下材料,使用所学的发展心理学知识进行评述。
省政协委员在会上为陕西发展建言献策小学课程拿到幼儿园教,让孩子背课文、学算术、做作业、学外语,举办各种培训班;幼儿园管理套用中小学校的办法,不许孩子自由活动。
省政协委员吴向军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压抑了幼儿天真活泼的天性,要纠正“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
吴向军委员说,近两年对我省学前教育的调查中,发现除了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还存在“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问题。
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压抑了幼儿天真活泼的天性,挫伤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剥夺了幼儿轻松快乐的童年,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为此吴向军委员建议,纠正幼儿园教学为升学服务的应试观念,把幼儿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放在爱护幼儿天性、启发幼儿智力、培养感知能力和良好习惯上来,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导,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幼儿园不应以灌输知识、考试成绩来扩大生源,赢得经济利益,建议对幼儿园普遍进行一次清理和整顿,对不具备条件或硬件虽好但办园方向不对的,坚决予以停办或限期整改。
同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加强正确幼儿教育观的舆论宣传,通过办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网上互动等渠道,教育和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纠正“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错误观念。
探索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 基因研究与选育策略
探索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基因研究与选育策略近年来,宠物狗的养殖和饲养已成为许多家庭的热门选择。
人们对于宠物狗的需求不仅限于其外貌特征,还包括其行为特点。
了解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对于狗的选育和培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以及相关的基因研究和选育策略。
一、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在宠物狗的选育中,品种的遗传特征对于狗的行为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品种的狗在性格、行为习惯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与狗的行为特点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名为DRD4的基因与狗是否能成为优秀的工作狗(如导盲犬、警犬等)之间存在着关联。
DRD4基因编码的是多巴胺D4受体,它对于控制注意力和学习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这意味着拥有特定DRD4基因型的狗在训练和执行任务方面可能具有更好的表现。
此外,其他基因也被发现与狗的特定行为特征相关。
例如,一个名为SLC6A4基因与狗的恐惧和攻击行为有关。
SLC6A4基因编码的是血清素转运蛋白,它在神经递质血清素的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拥有特定SLC6A4基因型的狗可能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或对新环境产生恐惧。
二、基因研究的重要性对于探索宠物狗品种的遗传与行为关联,基因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对不同狗品种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与行为特点相关的遗传变异。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对于狗品种间差异的理解,为狗的选育和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基因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宠物狗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通过比较现代宠物狗和野生狼的基因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遗传变化,这些变化与驯化和家养化过程有关。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宠物狗的行为特点,还为宠物狗的改良和选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选育策略的优化基于对于宠物狗品种遗传和行为关联的研究,我们可以优化选育策略以获得更符合需求的宠物狗。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特定基因的存在与否选择适合特定工作的狗。
生命科学研究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联
生命科学研究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联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联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人类行为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形成和演化,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
人类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
基因是构成人体的基本遗传单位,它们携带着个体遗传信息,对人类行为的发展和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人类行为相关的基因,如与认知能力、性格特征、心理疾病等相关的基因。
一方面,人类行为受到遗传基因的制约。
研究表明,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
例如,一些人天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这很可能与其基因中存在与智力相关的突变有关。
同样,某些人对某种行为或刺激有更强烈的反应,这也可以归因于个体基因的变异。
另一方面,环境对基因的表达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基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环境的刺激和社会因素同样对人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人天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潜力,但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和训练,这种潜能很可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联还受到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基因环境互作。
举个例子,有些人携带了与焦虑症相关的基因变异,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刺激下才会患上焦虑症,而在其他环境下则没有这种表现。
这表明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要全面理解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联,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基因环境互作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科学家们应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基因组学、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科学等,结合大数据和统计分析等手段,来揭示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密切联系。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联,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和行为模式,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为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提供指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生命科学研究人类行为与基因的关联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课题。
遗传因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遗传因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遗传因素指的是个体的基因组成,它决定了人类在行为方面的一些特征和倾向。
本文将探讨遗传因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智力是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方面,而遗传因素在智力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智力有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一项双胞胎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的智商相关性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这说明智力的遗传因素较为显著。
此外,通过对家庭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研究人员还发现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更加显著。
二、遗传因素对个性特征的影响个性特征是人类行为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遗传因素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人类的个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基因与人类的外向性和内向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关联。
此外,遗传因素还与人类的情绪稳定性、神经质等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三、遗传因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心理疾病是人类行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心理疾病往往与基因的异常变异有关。
例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在家族中的发病率较高,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一些基因变异也与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关。
四、遗传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行为是人类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遗传因素在其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和合作行为往往与基因有关。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存在一种基因变异与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基因在人类的道德判断和社会规范遵守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总结起来,遗传因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对智力、个性特征、心理疾病和社会行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遗传因素并不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唯一因素,环境和社会因素同样重要。
因此,在研究人类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遗传因素与社会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遗传因素与社会行为的相关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行为问题的出现,不仅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还很可能和个体的遗传基因有关。
因此,研究遗传因素和社会行为的相关性,对于深入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行为的基本概念社会行为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
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不仅包括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还包括一些不言而喻的行为,如面孔表情、肢体动作和目光等。
社会行为的表现不仅可以反映出个体的特点,还可以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
因此,社会行为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的行为特质和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2.随着遗传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遗传因素和社会行为的相关性。
目前的研究表明,许多社会行为和遗传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研究发现,一些人可能天生就有一种比较冒险的本性,他们更容易从事一些冒险的活动,如攀岩、跳伞等;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天生就更加慎重谨慎,他们更容易遵循规则,不容易进行冒险和挑战。
这些个体差异可能与遗传基因的不同表达有关。
此外,遗传学家通过对孪生子研究发现,一些行为如亲社交行为和攻击行为都有明显的遗传基础。
研究还发现,世代之间的遗传变异会导致环境偏好的不同。
换言之,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可能是渐进的。
3.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尽管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于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一些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即使个体具备冒险的基因,但由于受到社会舆论和压力的影响,可能也不会进行冒险的行为。
在一个较为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往往更加有规律地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以及不断地发展自身的社会技能,这些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行为基因的影响。
因此,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如果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影响,结果会导致偏差的结论。
4.启示社会行为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
动物行为与遗传基因的关联性
动物行为与遗传基因的关联性动物行为是动物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涉及到动物的生存、繁衍和适应能力。
而动物的行为往往与其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动物行为与遗传基因之间的关联性,并且揭示这种关联性对于动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首先,动物行为的遗传基因基础可以追溯到动物的祖先。
通过基因的传递,动物会继承其祖先的行为特征。
例如,狼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具有高度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这种行为特征在狼的遗传基因中得到了体现,并且被传递给了后代。
因此,狼群中的每一只成员都会表现出这种社会性行为。
其次,动物行为与遗传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遗传基因可以影响动物的行为表现,而动物的行为也可以影响其遗传基因的传递。
这种相互作用在动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某些鸟类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领地。
这种行为特征在遗传基因中得到了体现,并且通过繁殖传递给了后代。
而后代在面临相似的环境压力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攻击性行为,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生存能力。
此外,动物行为与遗传基因的关联性还可以通过环境因素进行调节。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动物的行为表现,并且通过遗传基因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研究发现,一些鱼类在面临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掠食行为,以获取更多的食物资源。
这种行为特征在遗传基因中得到了体现,并且可以通过环境因素的调节来激活或抑制。
当环境中存在食物短缺时,这种掠食行为会被激活,从而提高了鱼类的生存能力。
最后,动物行为与遗传基因的关联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行为特征可以影响其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狮子是食肉动物,它们的狩猎行为可以控制草食动物的数量,从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这种狩猎行为在狮子的遗传基因中得到了体现,并且通过繁殖传递给了后代。
因此,动物行为与遗传基因的关联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遗传因素研究
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遗传因素研究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探讨人类行为和思维背后的原因与机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界对人类行为的遗传因素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遗传因素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分析其对实际应用的意义。
1. 遗传与环境互动:遗传影响人类行为的研究通过遗传和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行为已经成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遗传对人类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如今的研究表明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影响更为重要。
例如,双生子研究发现,虽然同卵双胞胎在基因上高度相似,但他们在行为和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往往很大,这意味着环境因素对遗传的作用非常重要。
2. 基因与认知能力:智力遗传因素的关联研究智力作为人类行为的重要方面之一,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智力有着明显的遗传基础,不同基因的组合可能会对人类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一项针对孪生研究的研究发现,智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基因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干预。
这一发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智力的遗传基础,并对于智力发展的教育方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3. 基因与心理健康:遗传因素对心理障碍的研究心理健康障碍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学研究对于心理障碍的遗传背景非常感兴趣。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例如,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障碍都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或变异有关。
理解这些遗传因素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机制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4. 遗传因素在心理学治疗中的应用基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仅仅是了解人类行为的理论问题,同时也对心理学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遗传因素的分析,心理学家可以对患者的疾病风险和治疗效果进行个体化预测,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例如,在临床上,通过对患者基因的检测,可以更好地评估其对特定药物治疗的反应,从而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偏好与遗传基因的研究实例一、引言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成果出版50年之后,近年来的成果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对基因与行为认识的革命性变化,一百多年就先天还是后天决定行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论,以及调和的悖论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澄清。
通过下面的讨论,可以指出的是(Matt Ridley, 2003):基因决定了大脑如何构造、如何吸收经验(how genes build brains to absorb experience)。
由此,决定个体经济行为的偏好,及其随经历、场景可能发生的变化范围或程度是否存在可靠的经验学科基础,成为经济学值得关注的基本问题。
就中国读者了解的情况而言,因为1986年以后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的译著,如《新的综合》、《自私的基因》等,中国读者已经相当熟悉演化生物学的代表人物威尔逊和道金斯了。
他们的研究领域是生物行为,当然主要是人类行为,考察如何受演化过程中的基因支配或影响。
威尔逊学派中有一位经济学出身的追随者——Terry Burnham。
作为一位哈佛经济学教授,Terry Burnham的涉猎面甚广,虽然曾经在华尔街供职于高曼、Progenics(一家生物高科技的共同基金,致力于癌症和艾滋病治疗研发投融资)等公司,但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行为的演化起源问题。
他与生物学家Jay Phelan 合作的Mean Genes 一书(Burnham, Terry and Jay Phelan, 2000)展示了基因支配的人类行为,曾经使我们的祖先生存繁衍兴旺,现在如何对现代社会做出反应。
不过,他们的大部分经验实例还是来自经济学以外的研究成果。
1998年《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②这样描述科学界对基因与个性关系的认同与分歧:“如今,没有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家会否认基因在大脑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日趋激烈的论证问题也不过是这个作用到底有多大。
”回顾此前研究和争议的历程却令人印象深刻。
最早尝试考察遗传因素对个体行为特征影响的是19世纪后期的Francis Galton,他与达尔文不仅同时代,而且就是堂兄弟。
一方面Galton想到了用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孪生子对比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建立实验室测量个体的感觉运动能力,希望考察个体差异与遗传因素的关系③。
接着,社会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中的左派和右派都对遗传因素为自己所用而热情有加,结果遗传研究被人类驾驭自然(从人种上驾驭自己从而优于别人)的实用取向——纳粹积极推进的种族优生工程,弄得声名狼藉,学术界主流对基因与个体行为能力及倾向关系的研究也退避三舍。
对遗传学雪上加霜的是,1971年又出现了灾难性的Cyril Burt丑闻。
在Cyril Burt这位英国研究者死后的资料里显示,他的许多遗传研究数据是伪造的!这算是遗传学史上的辟尔唐。
继Cyril Burt之后,第一个大规模重整旗鼓,再研究同卵双胞胎的是明尼苏达大学的Thomas Bouchard。
他领导下的研究结果,将基因对个体行为影响程度估计得很大(高达78%),而另外一些研究,例如针对家庭领养的孩子,却得出了差别很大的估①例如认为人的行为背后同时既有自由意志(free-will)、又受本能和文化支配的悖论。
②What we learn from Twins. The Economist 网络版Jan 1st 1998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1998, January 3) , 74-76. /displayStory.cfm?Story_ID=109401 。
本段介绍的遗传研究历程梗概主要取自于这篇文章。
③Galton早在1874年就对英国皇家协会的会员进行了问卷式的量表调查。
对此,出于人人平等而憎恨先天差异的心理学家一直谴责Galton是可恶的智商测试方法的开创者,见Ken Richardson. The Making of Intelligence.SDX Jio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0.计值,基因对个体行为影响程度只有30%。
对此差异,美国心理学学会的一个特别工作组梳理了当时所有可能获得的研究成果,结论为:基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平均约为50%。
近期的争论起因于2001年2月,基因组研究发布了一项令人吃惊的结果,人类基因组所包含的基因只有3万,这一数据远远少于原先预计的10万个。
这一修正导致有些研究者推断,“人类没有足够的基因决定人们的行为差异:行为是后天养育而不是先天造就的(made by nurture not nature)。
”于是生物学界又被迫卷入了nature-nurture先天后天之争。
Matt Ridley(2003)就基因如何控制大脑吸收经验方面提供了最前沿的描述。
他指出,呈现出的事实表明并不是二者非此即彼的问题,培养是以基因为基础的,同时基因通过后天培养起作用——本性要通过培养(nature via nurture)。
“基因不仅预先决定了大脑的先天结构,而且也决定了大脑如何吸收后天的经验并加以记忆;对社会现象做出反应甚至运作货币。
”结果形成通过培养的本性,这也就是个体有意愿的原因。
They are consequences as well as causes of the will.下面是从相关文献报道中收集的若干行为偏好与遗传基因的具体研究实例。
二、蔬菜与生肉饮食偏好Robson(2002)指出:实例表明演化环境塑造了偏好(There is evidence that the evolutionary environment shaped preferences)。
在讨论偏好与长期效用的时候,他建议去查一下大英百科全书中有关合成维生素C的条目,以说明人不能不吃蔬菜。
很显然,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选择淘汰具有不同行为特征的种群,能够继续复制基因的种群保留着他们相应的食物(能量)摄取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环境塑造形成了种群的行为模式。
最主要的具体行为表现即进食偏好。
例如,大多数动物都有自身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人类却没有这种能力。
作为替代,人类具有定期要吃蔬菜(或水果)的饮食偏好。
处于文明时代的我们,如果每餐都是肉类熟食的话(肉类中的维生素C经过高温过程就被破坏了),很快就会呈现出渴求蔬菜的行为表现。
生物演化的历史过程决定了我们一直靠采食植物摄取维生素C。
Robson对此拟人化的经济学解释是:在演化的历史上,如果种群分化前的祖先就像许多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曾经具有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而这种合成的代谢值损失太高的话,从有效转换的效率来看不“经济”,就有可能“放弃”这种合成能力。
面对其他一些物种既摄食植物又没有丧失自身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该如何解释呢?Robson 认为或许更为可信的解释是,其他很多摄食植物且没有丧失这种能力是因为代谢过程中的损失很小,而人类连这一点代谢损失都不用付出,是因为变异为我们带来了这一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降低损失的好处。
应该指出,Robson的后一种解释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丧失合成维C的能力是变异的话,那么必然要经过环境对保留该能力者的选择淘汰,显然,无论生态环境中作为摄食来源的动物或植物如何匮乏,被淘汰的只可能是自身没有能力合成维C的物种,而不会淘汰掉保留该能力的物种。
所以合理的解释更可能是这样的:有能力自身合成维C的物种是其祖先无自身合成能力物种变异后的结果,在经历了生态区位变化原食物链匮乏淘汰以后,合成维C作为拓展的适应能力而复制延续至今。
人类就此来看,应该还没有演化出这种能力,而不是经演化淘汰了有合成维C能力的祖先,留下我们这些没有合成能力的种群。
不管怎么样,有能力自身合成维C的个体的偏好肯定会不同于那些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后者有着更迫切的需要去消费植物。
在地质地貌、植被等生态环境长期变化的演进历史中,植物的可利用性使得人类这个物种携带不能自身合成VC的基因的个体没有被大批淘汰,绝大部分地区的人表现出对于摄取植物以补充VC的偏好。
为什么这里用“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定语?难道还有人一直不吃植物类食品也不想吃吗?或者说没有对摄食植物的行为偏好吗?的确,的确存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使那里的人在形成了替代性的行为偏好,这就是共同起源于非洲、以后分属于蒙古利亚人种的一支,滞留在北极的古爱斯基摩人。
大约10000年前,亚洲和北美洲间的白令陆桥再次浮出水面,这时从亚洲中部和东部北上的有一部分人留在西伯利亚地区,另一部分人则通过白令陆桥(今天的白令海峡),来到了阿拉斯加。
这一部落被认为是今天爱斯基摩人的祖先,称为古爱斯基摩人。
当时从欧洲北上的一支部族则很可能是现代拉普人的祖先。
如同早期(大约在25000-30000年前)的印第安人一样,古爱斯基摩人并不是简单地一下就迁徒到阿拉斯加的。
他们在游猎过程中,渐渐地穿过了白令陆桥。
大约在7000年前,随着最后一次冰期消退,气候变暖,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白令陆桥再度消失。
于是古爱斯基摩人被水分割,生活在不同的陆地上。
由于北美洲大陆早已被古印第安人占领,所以从亚洲而来的古爱斯基摩人只得沿着北冰洋沿岸印第安人不愿居住的寒冷地区渐渐东移,直到埃尔斯米尔岛、格陵兰岛和拉布拉多半岛一带。
爱斯基摩人在官方的正式用语中称为“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的原意是“真正的人”,而爱斯基摩人则是印第安语中“吃生肉的人”。
这是印第安人对“因纽特人”不尊重的称呼。
其实“因纽特人”吃生肉的偏好正是当地没有生长的植物可供食用,环境选择使得他们——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得不依赖生肉中的维生素C。
他们的食物以各种哺乳动物和鱼类为主,候鸟也是他们的食谱,喜好直接喝海豹和驯鹿的血解渴。
可以设想,那些将食用生肉、生血作为负效用的个体,将遭遇败血病而夭折以至于无法繁衍后代复制基因,于是留存至今的个体将表现为对生肉饮食的偏好。
总之,人类绝大部分摄取植物性食物、因纽特人食用生肉的这些偏好都是缘于我们携带的是无法自身合成维生素C的基因。
三、影响烟草消费行为的遗传与后天经历维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Kendler(2000a)等人,对吸烟消费偏好进行了系统的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指出,针对习惯性吸烟行为(regular tobacco use,RTU),解释个体倾向于嗜烟的影响因素,依生物计量学数据(1890到1958年在瑞典的778组孪生样本)分析,男性61%归于先天的遗传基因因素;20%归于后天的经历。
对于女性,不同的出生分组的RTU数据有很大差别,1925年以前出生的RTU不高,孪生女性之间的偏好差异基本上都可以由遗传基因因素解释(很强的社会约束作用下,基本上没有女性抽烟);1925年以后出生的RTU增高,决定RTU行为偏好的基因因素和后天经历因素各占一半;1940年以后出生的样本组则呈现出和男性无显著差异的计量结果:吸烟消费行为偏好的63%源于遗传基因!该研究实例说明(或者说验证)了以下两点:(Ⅰ)消费偏好受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个体经历的社会因素共同支配;(Ⅱ)后天个体经历的社会因素发生变化,即对个体行为偏好的强化或抑制程度发生变化,基因对行为偏好的影响程度(比例)也就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