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实践美学本体论问题的思考——读《新实践美学论》有感

合集下载

美学应用实践心得体会

美学应用实践心得体会

一、引言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和美的价值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美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人通过参与美学应用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美学在生活中的体现1.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美学无处不在。

例如,家居装饰、服饰搭配、食品烹饪等,都体现了美学原则。

家居装饰要注重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以达到和谐、美观的效果;服饰搭配要考虑体型、肤色、场合等因素,展现个性魅力;食品烹饪要注重色、香、味、形的协调,提升用餐体验。

这些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美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2. 工作领域在职场中,美学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都需要运用美学原则。

一个成功的品牌形象设计,能够传递企业价值观,吸引消费者;一款精美的产品包装,能够提升产品附加值;一则具有美感的广告,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美学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3. 社会文化美学在社会文化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例如,城市规划、公共艺术、旅游开发等,都需要运用美学原则。

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一个具有美感的旅游景点,能够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认识到美学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美学应用实践心得1. 美学观念的树立通过美学应用实践活动,我逐渐树立了正确的美学观念。

我认为,美学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标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使生活充满诗意。

2. 美学原则的运用在美学应用实践中,我学会了运用美学原则。

例如,在家居装饰中,我注重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力求打造和谐、美观的居住环境;在服饰搭配中,我根据自身特点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展现个性魅力。

实践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评石长平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

实践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评石长平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
学思想的专著 ,该书对 于刘纲纪 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 中国 当代 美学发展观给予 了充分的肯 定,并把其美学理论研 究与 中国当代 美学发展 的方向和 态势结合起 来。这部 书对刘纲纪美学思想的研究是 当前 国内外最全面、最 系统、最 完整的研究成果 ,也是研 究实践 美学的创新成果。它给 当代 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 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对 中国
研究成果 ,它也是研究实践美学 的创新成果 。它给 受西方美学,然后对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进行 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提供 了一系列深刻、宝贵的经 反思批判 ,最终走 向了融合 中西传统美学的发展阶
验 和启 示 。
段 ;2 0 世纪 4 0 年代 以后 ,马克思主义美学 的指导
首先 , 《 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一书通过 地 位 ,经 过毛泽 东倡 导 的延 安整风 运动 和 在延安 刘纲纪美学思想 的研究昭示我们,当代美学思想体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及新中国第一次美学大讨
张 玉 能 ,
( 1 .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2 . 玉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 院,广西 玉林 5 3 7 0 0 0)

要 :刘纲纪先生的 美学体 系坚持 实践观 点,打通 中西马 ,在 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史 中独树一帜 ,承前 启后 ,
推进 了中国 当代美学的跨越式发展。石长平博 士的 《 实践本体论 美学思想研究》是 一部 系统、深刻地研 究刘纲纪美
民 出版 社 2 0 1 2年 l 1 月版) 已经 出版 了。恰 逢今 年
随着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而传人 中国,中国美学学 纪4 0 年代以前 ,王国维 、梁启超、蔡元培、鲁迅 、 胡适 、朱光潜、宗 白华等美学学者,开始是全盘接

美学教学实践心得

美学教学实践心得

作为一名美学教师,我有幸在过去的几年里,将美学这门抽象而又充满魅力的学科传授给学生们。

美学不仅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艺术、文学、设计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反思,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对美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入理解美学理论,提高自身素养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学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美学理论,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

为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培训课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同时,我还阅读了大量的美学经典著作,如《西方美学史》、《美学原理》等,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美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每节课的开始,我会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案例引入主题,让学生对美学产生好奇和兴趣。

2. 互动讨论,启发思考。

在讲解美学理论时,我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互动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3. 实践体验,感受美学。

在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之美。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将美学理论应用于实践。

4. 结合实例,深化理解。

在讲解美学理论时,我会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

三、注重跨学科教学,拓宽学生视野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中,我注重跨学科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1. 融入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相关知识。

在讲解美学理论时,我会适当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 结合实际,探讨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例如,在讲解美的本质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美学与哲学、心理学的关系。

美学思想实践心得体会

美学思想实践心得体会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美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一种审美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在这个过程中,美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我对美学思想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美学思想的内涵美学思想是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和美的价值的哲学思考。

它包括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实践等方面。

在美学思想实践中,我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

它是美学思想实践的基础,要求我们具备敏锐的审美眼光和鉴赏能力。

2. 审美观念:审美观念是人们对美的认识、评价和追求的总和。

它受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和个体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在美学思想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摒弃陈旧、落后的审美观念。

3. 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人们对美的最高追求,是指导人们追求美、创造美的精神动力。

在美学思想实践中,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追求更高层次的美。

4. 审美实践:审美实践是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包括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生活美学等方面。

在美学思想实践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审美实践,提高自身审美素养。

二、美学思想实践心得1. 提高审美素养在美学思想实践中,我认为提高审美素养是最重要的。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涉猎:要关注各类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2)深入思考: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善于思考作品的主题、表现手法和审美价值,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3)培养审美习惯: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2. 创新审美观念在美学思想实践中,我们要勇于创新,摒弃陈旧、落后的审美观念。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关注时代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我们要关注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潮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及其理论特色——评《新实践美学论》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及其理论特色——评《新实践美学论》
核心 的 物质 生产 范畴 之外 ,还 包括 有 精神 生产 、

新 实践 美 学 的基 本 内容
话语 实 践 。美 与 美感作 为 实践 基础 上 的 产物 , 就 要从 物质 生 产 、 神 生 产 、 语 实 践 三个 基 本 范 精 话
张 玉 能 的新 实 践 美 学 源 起 于 2 O世 纪 9 0年
世 纪后 , 张玉 能将 新 实践 美学 的理论 建构 工 作集
收 稿 日期 :0 9 0 -Fra bibliotek7 2 0 — 2 1
作者简介: 雷礼 锡 (9 8 )男 , 16- , 湖北 天 门人 , 樊 学 院美 术 学 院 副 教授 襄
雷 礼 锡 张 玉 能 新实 践美 学 及 其 理 论 特 色
— —
评《 新实践美学论》
雷礼 锡
( 樊学 院美 术 学 院 ,湖 北 襄 襄樊 4 15 ) 4 0 3
作 为马 克 思主义 美 学 中 国化 的重 要成 果 , 实 践美 学 以马 克 思 的“ 实践 ” 范畴 为逻 辑 起点 , 调 强
美 的社会 性 与 客观 性 ,并 在 2 0世 纪末 期 成 为 中 国美 学 的主 流形 态 。不 过 , 围绕 实 践美 学 所展 开

在 一定 的物 质 的 、不 受他 们任 意 支配 的界 限 、 前 提 和条 件下 活动 着 的” 而 “ 想 、 , 思 观念 、 意识 的生 产最初是直接 与人们 的物质 活动 , 与人们的物质交
往 , 现实生活 的语言交织在 一起 的 ” 1 1 2 与 。[1 - 张 77
玉 能认 为 , 马克思 主义 经典 作 家 的这 段话 很清 楚 地 表 明 , 为 人 的感 性 现 实 活动 的实 践 , 了最 作 除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维普资讯
《 术 月 刊 ̄ o 2年 第 1期 学 2o
物 ” 其 他 实践 美 学 家 表 述 为 “ 是人 的 本 质 力 量 的 对 象 化 ”}“ 是 真 ( 规律 性) 善 ( 目的 ( 美 、美 合 与 合
性 ) 统 一 ” “ 是现 实 肯 定 实 践 的 自由 形 式 ” 。 而 后 实 践 美 学 ” 认 为 , 美 是超 越 性 的 活 的 、美 等 却 审
学 或 对 实 践 美 学 态 度 暧 昧 的 人 而 言 , 种 观 点 可 能 更 值 得 注 意 , 更 有 商 榷 的价 值 易 文 不 满 这 也 意“ 旧实 践 美 学 ” 即李 泽 厚 代 表 的 实 践 美 学 ) 客 观 论 和 决 定 论 . 为 它 “ 作 为 一 个 被扬 弃 的 ( 的 认 将 环 节 而 退 出历 史 舞 台 ” 这 无 疑 是 正 确 的 。但 是 , 过 对 实 践 美学 的修 正 , 新 确 立 实 践 范 畴 的 , 通 重 核 心 地 位 , 以“ 实 践 美 学 ” 代 实 践 美 学 , 抵 挡 “ 实 践 美 学 ” 崛 起 , 种 企 图 却 不 可 能 即 新 取 并 后 的 这
实 践美学 ” 的立 场 上毕 竟 提 出 了 一 些 新 的 问 题 , 此 , 有 必 要 深 入 进 行 对 话 , 因 仍 以推 进 中 国美 学
建设 。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 所 在 : 实还 是 超 越 现
后 实 践 美 学 与 实 践 美 学 的 争 论 . 及 问 题 很 多 , 关 键 问 题 只 有 一 个 , 审 美 是 一 种 现 实 涉 但 即
于实 践 。 从 历 史 上 讲 , 越 性 肯 定 与 实 践 有 关 , 不 能 说 仅 仅 是 实 践 的 产 物 , 践 只 是 它 发 生 超 但 实 的条 件 之 一 而 非 全 部 , 能 把 超 越 性 还 原 为 实践 这 不 是 什 么 神 秘 主 义 , 是 人 的本 质 的 无 限 不 而

新实践美学研究(三篇)——新实践美学的创新方式

新实践美学研究(三篇)——新实践美学的创新方式
们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 是以马克思主义实 就 践唯物主义 或实践 观点 作为美 研究的 学 哲学基础, 并且力图在此基础上进 行创新。因 为它们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意 识到, 践美学的生 新实 命力就在于 创新, 他们具体的创新点有所不同, 尽管 但 是, 他们都在“ 回到马克思” 面向'代现实” 和“ 3 - 的路途上, 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回答当代现实所提 出 又要
持 。经过 十年浩劫的沉寂 , 世 纪 8 年 代实 践美学 派在蒋 孔 的, 新的力度 2 0 0 其创 深度 、 广度 都是 有 限的O更 为重要 的是 , 这 阳、 刘纲纪 、 周来祥等人 的进一 步发展 和完 善之 后成 为 了中 国 些建构雏形 的美学形态 忽视 了中 国当代美 学所 赖 以生长 和发 当代 美学的主导 流派 。然 而 , 2 在 0世纪 9 o年代 , 随着 改革 开 展的历史状况和现实情况 , 主要是进行着西方现 代主义或后 现
中国当代美 学走过 了 6 0年 的起 伏跌宕 历程 , 现在 已经来 种“ 后实践美学 ” 虽然 并不 是一个统一的美学流派 , 而是包 含着 到 了一个关键时刻 和十字 路 口。中国 当代美 学究竟 应该 怎 么 几个 不同的美学流派或者美学意 向, 但是 它们有一个 共同 的口 “ 。因此 , 生 了所谓 “ 产 实践美 学 与后 实践 发展下去? 中国 当代美学 的出路必须创新 , 出 中国特 色当代 号: 超越实践美 学 ” 走
国 当代美学所植 根的是丰富 的中国传统美 学思想 , 以不能脱 学为主导的后现代 主义 时期 , 生 了诸如 福柯 、 里达 的解 构 所 产 德
美学的新路子 。那么这种 中国特色 当代美 学 的创新 发展 之路 美学 的争论 ” j 。在这场如火如荼 的学术争论 中, 除了某些 “ 实践

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一个新的历史境界

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一个新的历史境界

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一个新的历史境界
岳友熙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辑刊》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新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它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概念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挖掘;在实践美学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理论创建,是对实践美学发展的新贡献;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实践美学的自我发展与超越,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
【总页数】5页(P189-193)
【作者】岳友熙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
【相关文献】
1.关于新实践美学本体论问题的思考——读《新实践美学论》有感 [J], 陈文
2.张玉能新实践美学及其理论特色——评《新实践美学论》 [J], 雷礼锡
3.实践范畴与新实践美学问题三辩——兼与质疑新实践美学者商榷 [J], 郭玉生
4.新实践美学的宣言——评张玉能教授的《新实践美学论》 [J], 黄健云
5.重审新时期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J], 江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实践论美学“美本质观”的再审视的论文

关于实践论美学“美本质观”的再审视的论文

关于实践论美学“美本质观”的再审视的论文自从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形成了四大美学流派之后,美学界迄今没有出现人所公认的新学派。

(1)今天的美学界通行的美本质观,仍然是五十年代李泽厚的美在社会实践说。

大学里通用的美学教材,南方高校以刘叔成、夏之放等编著的为主,北方高校以杨辛、甘霖编著的为主,这些八十年代编写、出版的美学原理教材,不过是李泽厚学说的改造和丰富,作为其理论支点的美本质观,仍是“美在实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平心而论,这个观点在言必称马克思的当时环境中出现,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具有理论深化的意义,是运用马克思言论能够较为圆通地解释较多审美现象的美学定义。

然而,作为作者、编者自称的“马克思主义美本质观”,它是名不副实、似是而非的,从审美实践来看,它更是牵强附会的、漏洞百出的。

时至今日,如果对它的理论失误毫无所知,不加分辨地传播授受,不仅对不起今天这个学术问题可以自由探讨的时代,而且会误人子弟、贻害后学。

因此,对这个美学定义的理论疏漏进行一次公开的彻底的检讨,实在已是刻不容缓。

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键必须搞清楚“人的本质”是什么。

应当指出,“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一样,是个既简单又复杂、几千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

以“人的本质”这样一个涵义不确定的概念来界定美本质,只能使美本质的定义更加扑朔迷离。

认识一事物的本质,应当把它放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

联系就是既对立又统一。

认识“人性”、“人的本质”,应当把它置于与其它动物的对立和统一中加以考察。

人与动物的统一是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动物的对立即人的特殊属性。

“人性”、“人的本质”应当是人的基本属性与人的特性、人的生物属性与人的非生物属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而马克思则是在人的特性、人的非动物属性的意义上使用“人性”、“人的本质”概念的。

如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废除私有制就是彻底解放人的全部感官和特性。

问题之争还是概念之争——近年来关于新实践美学论争的反思

问题之争还是概念之争——近年来关于新实践美学论争的反思
有 时 , 克思 又 会 强 调实 践 对认 识 世界 的重 马
5 代至今 ,有关 实践 美 学 的论争 一次 次发 生 。 0年
有 些 论 争 确实 起 到 了推 动 中 国 当代 美 学 理 论 发
展 的作 用 ,如 9 0年 代 实 践美 学 与 后 实践 美 学 的
论 争 。但有 些论争 却属 于抽 象 的命题 、 概念 之争 , 如5 0年 代 到 6 0年 代 关 于 美 的客 观性 与 主观 性
问题 之 争还 是 概 念 之 争
— —
近年来关于新实践美学论争 的反思
王 天 保
( 州 大 学 文 学 院 ,河 ” 范畴的理论语境本身具有多维性 。新实践美学进入 马克思 主义理论 的角度与旧实践
美 学 确 实 有 所 不 同 , 实 践 美 学 所 理解 的实 践 概 念 较 之 于 旧实 践 美 学 确 实 有 所发 展 新 实 践 美 学 对 美 学 理论 研 新 究确 实 有 实 实 在 在 的 推 进 。批 评 者 可 以在 对新 实 践 美 学 的观 点有 了“ 情 的 了解 ” 基 础 上 , 出这 种 理 论 观点 同 的 指 存在 的问 题 和 可 能 出 现 的偏 差 , 不 应该 把 美 学 观 点 的交 锋 变 成 对 一 个 哲 学 概 念 涵 义 的 反 复 引证 。 而


马克思“ 践” 实
范 畴理 论 语 境 的 多维 性
马克 思 的 “ 实践 ” 念 的 理 论 语境 并 不 是 单 概

看来 , 是 从认 识 论 的 角度 而 不 是实 践 论的 角度 他
去解 决美 学 问题 。但 是 如果 我们仔 细去辨 析 的话 就会 发 现 , 其 说 他 反 对 “ 践 论 ” 学 , 不 如 与 实 美 倒 说他反 对李 泽厚 等 人对 实践 观念 的理解 。在 他看

美学实践活动报告总结与反思

美学实践活动报告总结与反思

美学实践活动报告总结与反思引言美学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美学理论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各种美学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美学的概念,并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在近期的美学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艺术展览、一场音乐会和一个文学读书会。

通过这些活动,我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得到了拓展,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艺术享受。

在本文中,我将对我的美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

艺术展览参观艺术展览是一次美的享受与启迪。

在这次展览中,我欣赏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我注意到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发现美学不仅仅是关注艺术的表面,更重要的是从中感知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达意图。

这些作品激发了我对美的追求,让我对艺术创作充满了敬畏之情。

音乐会参加音乐会是一次听觉和情感的双重享受。

在这个音乐会中,我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的交响乐演奏。

音乐会的氛围非常高雅与庄重,音乐家们的演奏技巧令我赞叹不已。

通过听觉的感知,我感受到了音乐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生命力,让我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这次音乐会使我意识到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带给人们无尽的快乐与感动。

文学读书会参加文学读书会是一次思想与情感的交流。

在读书会中,我们集中讨论了一本名为《寻找失去的时间》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我对文学的魅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我意识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在这次读书会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索文学的美学意义。

反思与思考通过这几次美学实践活动,我对美学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提升。

我意识到美学不仅仅是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美感,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和审美趣味的理解。

美学活动让我获得了艺术享受,同时也使我对艺术的创作和表达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另外,通过这几次实践活动,我也发现自己在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实践美学讲座心得体会

实践美学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实践美学的讲座,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让我明白了实践美学的重要性。

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科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

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讲座中,讲师以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向我们展示了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我认识到美学不仅仅是艺术领域的专属,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讲座让我对美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美学观念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

然而,实践美学强调的是美的主观性,认为美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

这种观点使我意识到,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我们应当从实践中去发现和创造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审美标准。

在讲座中,讲师还详细介绍了实践美学的几个重要理论,如审美经验论、审美价值论和审美教育论等。

这些理论使我认识到,美学不仅仅是审美活动的研究,还涉及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才能实现审美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讲座还强调了实践美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这次讲座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以下两点:一是实践美学需要跨学科的研究。

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鉴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实现美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二是实践美学具有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美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美学领域的新动态,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理论。

总之,这次实践美学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将实践美学理论应用于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为推动我国美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

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

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美学中的“实践”是指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的学科,而美学的实践则是美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体现。

美学的实践可以广泛包含艺术实践、文学实践、建筑实践、舞蹈实践、影视实践等等,这些实践都是在美学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本文中,我将进行一些关于美学实践的探讨,并通过五个例子来证明美学实践的重要性。

一、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是美学中最常见的实践形式之一。

艺术实践以艺术作品为媒介,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和传达感情、思想和体验。

艺术实践的目的在于审美体验,即观众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

艺术实践中的美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艺术作品的形式性、结构性、色彩、构图等元素,都是美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而它们又会对观众的审美体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著名的法国说唱歌手Stromae创作的音乐作品《Formidable》,在其音乐的旋律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复调和流行音乐中常用的电子音乐元素,配合音乐的旋律,重复引用的歌词和由人类和机器构成的和声,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审美效果。

这个作品的审美效果不仅来自于其底层的美学概念的运用,也来源于艺术家对情感和历史问题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二、文学实践文学实践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艺术实践,它除了具有艺术实践的特点外,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文学实践可以强化读者对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情感、思想和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出读者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文学实践与艺术实践不同,作品中的元素并不是以观感为基础的,它更多的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它强调一种透过语言启示想象力的审美经验。

例如,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被誉为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中也运用到了大量的美学概念。

比如,莎士比亚在表现哈姆雷特的爱情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念,尤其是哈姆雷特对女主角奥菲莉娅的爱情,在他走向悲剧终结的过程中,更是成为了剧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美学教学新理论及其实践(3篇)

美学教学新理论及其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美学作为一门研究美的本质、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美学教学新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美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美学教学新理论1. 美学教育生态理论美学教育生态理论强调美学教育应遵循生态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和需求,构建一个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美学教育。

(2)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美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良好氛围: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优美环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4)关注可持续发展:将美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美学人才。

2. 美学教育情境化理论美学教育情境化理论认为,美学教育应将美学知识融入具体情境中,通过情境体验、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有美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接受美学知识。

(2)情境体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美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3)情境教学:以情境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美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4)情境评价:关注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3. 美学教育跨学科理论美学教育跨学科理论主张美学教育应打破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课程:将美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设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丰富美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哲学论美学心得体会

实践哲学论美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美学作为一门探讨美、审美和艺术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哲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哲学论美学则是将美学与哲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理论体系。

通过对实践哲学论美学的学习和思考,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实践哲学论美学的心得体会。

二、实践哲学论美学的核心观点1. 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实践哲学论美学认为,美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客观性体现在美的本质和规律上,即美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主观性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即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和评价具有主观性。

2. 实践与审美实践哲学论美学强调实践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实践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来源,也是审美活动的动力。

审美活动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而美的追求源于实践。

实践推动着审美活动的不断发展,使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不断更新。

3. 美与价值实践哲学论美学认为,美与价值密切相关。

美是一种价值,它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性。

美作为价值,体现在对人的精神、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提升和满足。

同时,美也是评价事物价值的重要标准。

4. 美的多元性实践哲学论美学主张美的多元性。

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还存在于艺术作品中。

不同的审美对象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和评价也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三、实践哲学论美学的心得体会1. 美学研究的实践性通过对实践哲学论美学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美学研究的实践性。

美学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与人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只有深入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美学。

2. 审美活动的主体性实践哲学论美学强调审美活动的主体性。

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个体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等都会影响审美活动的结果。

因此,我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3. 美与价值的统一实践哲学论美学揭示了美与价值的统一。

美作为一种价值,不仅体现在审美对象本身,还体现在审美活动对人的精神、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提升。

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

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

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人们对美学的认知也在不断进步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美呢?美是从何而来的呢?本文根据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实践美学;认知美学;建构在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美学的概念有着不一样的说法。

柏拉图的本体论路径认为因为美的食物中含有美所以人们才会感觉到美,但这个理论根本行不通,一直没有准确的研究结果来证明到底什么是美。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美学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为主,但是却一直没有发展的前瞻性,导致中国美学在世界美学的舞台上没有话语权。

其实美有没有本质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美的本身。

因此,新实践美学应运而生,将马克思主义和美学相结合,用一种不怕艰难用于探索的精神努力发展中国美学。

现在新实践美学的发展已经有所成就,本人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新实践美学的认知美学建构[1]。

一、新实践美学的概念由神经科学成果中对美学的研究中知道,它在西方被称之为“神经美学”,在中国称为“认知美学”。

这里提出的观点是只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才会具有美。

而在和人的对象化关系里,美是被人特定认知的,也就是说在人没有功利心的情况下,认为一个东西是美的并且从中获得愉悦的心情或满足的感觉,那这个事物就可以被称为是美的。

对于这种身心愉悦的感觉人们用“美”来形容,也就是现在的人们常说的“美感”,因为人们感觉一个事物是能引起愉悦的感情的,所以被称为“美”。

所以,被人们成为“美”的事物原本是普通的,但是在被赋予人特殊的感情时也便有了“美”的感觉。

正是因为影响审美活动的认知方式作用,所以也就是认知美学,一件事物美不美取决于美感。

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融合,中国新实践美学有了不小的进步,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审美的方式,还打破了传统美学思想的禁锢。

它在发展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二、认知美学的方式及发挥的作用1.只有内质和外形统一的事物才被成为美的。

实践美学研究的新创获——评石长平博士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

实践美学研究的新创获——评石长平博士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

体 问题 提 出 了一套 系统 的解 释 ,其 理 论视 野宏 阔 ,
如果 检视 目前 的研 究 状 况 ,可 以说 ,国 内对刘 纲 纪
论述 高 屋建 瓴 ,立 足 于人类 社 会 实践 , 具有坚 实 的 的美 学 思想 的研 究相 当薄弱 ,突 出表现 在 很 多研 究 理论 和 现 实基础 。 同时 ,作 为2 0 世 纪 在 中 国影 响最 者仅 把刘 纲 纪作 为李 泽 厚美 学 观 点的 响应 者和 发挥 大 的美 学 学说 ,实 践 美学 曾对 中国 的哲 学美 学 、文 者 ,强调 其 作为 美学 史 家 的影 响大 于其 美 学 家 的影 艺 理论 乃 至思 想解 放 都产 生 了 巨大影 响 ,但 由此 引 响 ,因而 刘 纲纪 的美 学 思想 的独特 之 处并 没有 被指 起 的争 论 与批 评也 从 来没 有停 止过 。特别 是2 0 世 纪 认和 彰显 出来 ,没有 真 正 的专 题研 究 ,没 有研 究专 8 0 年代 末 以来 ,实践 美学 遭 到 了多方 面 的质 疑和 批 著 , 已有 的研 究 成果 都 是 以学 术论 文或 论 文样 式进 评 , 因此 ,如 何理 解 实践 美 学 ,实践 美 学 的根本 问 行 的短促 研 究 ,而且 多集 中在 实践 、 自由等几 个 有 题 在哪 里 ,实践美 学 是否 有 生命 力 ,要 不要 发展 实 关核 心 范畴 上 ,相对 忽 视 了刘 纲纪 美 学思 想 的整 体 践 美学 ,如 何发 展实 践美 学等 问题就 出现 了。 的 系统研 究 。如 此 薄弱 的研 究 现状 提醒 人 们 ,对 刘 无 可 否认 , 马克 思主 义 的美 学研 究 方法 ,在 整 纲 纪美 学思 想尽 可 能地 作全 面 而深 入 的研 究 是十 分 个2 0 世 纪 中国大 陆 ,成 为人 数最 众 、影 响最 大 的学 必要 的,也 是十 分 紧迫 的。在 这样 的学术 背 景 中, 术 潮流 。而 实践美 学 标志 着 中 国马 克思 主义 美 学 的 《 实践 本体 论美 学 思想 研 究》 作 为 国 内第 一 部研 究 新 发展 。无论 从整 个 中国现 代美 学 史上 说 ,还 是从 刘纲 纪 美学 思想 的学术 专 著具 有不 可 忽视 的重要 价 中国 马克 思主 义美 学 的发 展 史来 说 ,它 都是 当今 中 值。 国最 有 生命 力 和影 响力 的美 学学 说 。近 期 出版 的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 ,而以 “ 追问存在”为标志的本体论研究的复
兴 ,就成 了当代 哲学 中的一种 时 尚。
二 、对 于新 实践 美学本体 论 问题 的界定
面 :一 是 “ 发展 派 ”实践美 学 ;二是 后实 践美学 。
而各派都有一些学者尝试按各 自的思路 ,建构比 较系统的美学理论。但是总的说来 ,焦点都是集 中于实践美学的走 向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 ,一直
具 有 实践 本 体 论 意 义 的 三种 实践 活 动 以及 各 自与 关及 艺 术 的 关 系 。 关 键 词 :新 实 践 美 学 ;本 体 论 意 义 ; 实践 ; 美及 艺 术
中图分类号 :G 2 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9 2 2 1 )4~ 16 0 6 2 14 (0 0 0 0 0 — 2

践” 一个明确的定义 : 即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的、
感性的、能动的、对象 陛的、改变世界和创造世 界的、革命的、现实的、 批判的活动 ,实践是人
的生存 方式 和人 的生活 的本质形 式 ,实 践是人 类 思维 的根 源和 唯一 的检验 标 准 。I 中对于实 践 4 J 其 的这一界 定就包 含着本 体论 和认识论 的含义 。
我 们知道 ,所谓 的实践美 学是指 以马 克思 主 义 的实 践唯 物主 义和实 践观点 为哲 学基础 、以实 践作 为逻 辑起 点 的美 学 流派 。…实 践美 学在 中国
经历 了几十年 的发 展 ,现今 出现 了多元化 的新局
向现 、当代社会 的转 型过 程 中 ,生活世 界 的巨大 变化深 深地 引发 了哲 学家们 对存 在 问题 的重新 思
17 0
三 、具 有 实践本体 论意义 的 三种 实践 活动 以 及 各 自与 美及艺 术 的关 系
得到 最大 发挥 的呈 现 。
从 新 实践 美学 的本 体论 意义 出发 ,我们 可 以
《 新实践美学论 》中,作者明确提 出物质生 产实践 、 精神生产实践与话语实践三种实践类型, 那么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中,美和艺术是
第3 卷 第4 I 期
2 l年7 0 0 月
湖 南 城 市 学 院 学 报
J 0URNAL 0F HUNAN CI TY UNI VERS TY I
、 I3 . , _ l No4 0 J l 0 0 uy 2 1
关 于新实践美学本体论 问题 的思考
— —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 、话语实践这三种类型是内
在地统 一 的 ,它们 都是 体现 人 的本质 特征 的基 本 存 在方 式 和基本 的人生 实践 活动 ,它 们都 和美 与 审美及 艺术 的产 生是 有着 紧 密 的联 系 的 。 总 之 ,作为 哲 学 的新 实践 美 学 ,它 的真正 的
读 《 新实践美学论 》有感
陈 文
(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 院 ,武汉 40 7 3 0 9)

要 :张玉能先生 《 实践 美学论 》一书结合 当下对 于本体论 问题研 究的现状 ,思考并探讨 了新 实践 新
关学本体论的一些相 关问题 , 即什 么是本体论及讨论本体论问题的意义 ; 对于新 实践 关学本体论 问题的界定 ;

什么是 本体论 及讨论 本体 论 问题 的意义
讨论 新实践 美学本 体论 这一 问题之 前 ,我 们 首先 要弄清楚 什 么是本体 论 。“ 体论 ”一词是在 本
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 的著作 中正式登场的,它 被解释为形而上学。追溯到中国古代 , 本体则指
世界 之本 源 ,即 “ 本根 ” 。总 的说来 ,“ 体论就 本
如何 产 生 的?和 审美活 动 的关 系又是 怎样 的 ? 首 先 ,物质 生产是 人 类生存 最 基本 的现 实活 动 ,是 整个 社会 实践 的核 心 。它 只是一 种 “ 谋生
发现人 的现实存在只能是实践 ,美和审美以及艺
术 的生产 只能 在实 践活 动 中产 生 ,实 践 活动 中的
以来 , 被学界 忽略 的实践美 学 中最 基础 的部分( 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它包含
着实践本体论 、实践认识论 、实践方法论及实践 价值 论几 个维 度 。【因此 ,实践美 学就 相应 地应 3 J
该具有 实践 本体论 的维 度 。至此 ,本 文集 中探讨 其本体 论这 一维 度 。首 先我们 要弄 清楚实 践的含
关于实践美学范畴体系的构建问题 ) 在张玉能先
生的 《 实践美 学论 》 书 中得 到 了完美 的诠 释 。 新 一
本文的写作主要是在阅读 了这本书后 ,并且结合
义。 本文借助 《 新实践美学》 一书的话语给出 “ 实
当下对于本体论问题研究的现状 ,思考并探讨一
下 新实践 美学 本体论 的一些 相关 问题 。
是关于存在的本原和存在的方式 的哲学学问。 j ”
对于本体论这一问题的讨论 自 古就有 ,然而 我们有条件结合时下学界情况来探讨当代话语框
架 中的存在 问题 ,思考 一下讨 论本体 论 问题 的原 因和 意义何 在 。笔 者认 为在 当下 的形 势 中 ,讨论
这一问题是 由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从近代社会
收稿 日期 :2 1.3 1 0 00 .2
的本体论问题。在 《 新实践美学论 》一书中,作 者找到了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法 , 下面将予以论述。
作者 简介 :陈文 ( 97 ) 18 .,女 ,湖北 荆州人 ,硕 士研究 生 ,主要从 事文 学批评研 究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卷 1
陈 文 :关 于新 实践 关学本体论 问题的思考—— 读 《 新实践关学论 》有感
实践美学的最主要贡献在于提出美的本体论 问题 ,即它为美的本质问题找到了一个新的本体
和根基— —实践 实践美 学首 次将美 的本质 问题 与 人 自身 的实践 活动联 系起来 ,认 为美 的本 质根源 于人 自身实实 在在 的实践活 动 当中。但仅 仅 阐述 实践 是美 的根 源这一 问题远远 不够 ,关键 在于我 们必 须解决 实践 与美及 艺术 的关 系这 个实践 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