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复习专项练习一轮生物课时规范练32 群落的结构

合集下载

[整理]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含解析.

[整理]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含解析.

课时作业32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解析:年龄组成只是种群数量的一个影响因素,种群数量与迁入率、迁出率、死亡率和出生率直接相关,譬如种群遇到严重病害,可能大量个体死亡,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杂草有很多种,而种群必须是同种生物的集合;人类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但影响演替速度,还能影响演替方向,如人类对自然的恶性掠夺,导致生态系统的环境恶化,物种减少。

相反如果人类合理获取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则会增强。

答案:C2.如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

根据图中存在X的事实可推断出()A.这两物种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食物竞争B.两物种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物种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解析:两种群食物相同,在食物缺乏时就存在生存斗争——竞争。

夏季食区范围不同,不能随机交配;秋季食区范围有重叠部分,不存在地理隔离。

食区范围与氧气供应关系不大。

答案:A3.如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植物群落出现分层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光照(森林)和温度(高山)有关,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群落从而出现分层现象。

植物的分层现象引起动物的分层现象。

充分利用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譬如玉米和大豆间种,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课时规范练32 群落的结构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课时规范练32 群落的结构

课时规范练32群落的结构一、基础练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群落是研究种群的基础B.一个群落中通常有多个种群C.不同群落的物种数量相同D.草原上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2.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3.大、小鲈鱼混养,大小两种草履虫混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环,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竞争、种内竞争、共生B.种内竞争、捕食、寄生C.捕食、种间竞争、共生D.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寄生4.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竞争关系B.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C.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D.甲、乙两种生物最终可能是一种生物保留下来5.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C.处于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6.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B.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7.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A.生态位也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B.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包括多个方面C.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优越,植物中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D.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经典通用课件材料

课时作业(三十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如图为某种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淡水浮游动物在池塘中的分布随工夫的变化图示,多边形的宽度为不同深度处的绝对个体数。

以下相关叙说中正确的是( )A.该浮游动物在池塘中的分布表现了群落的程度结构B.该浮游动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池塘较深的部位C.池塘中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构成群落D.影响该浮游动物昼夜挪动的要素可能有温度和溶氧量答案:D 解析:该浮游动物在池塘的不同深度分布不同,不能表现群落的程度结构,A错误;该浮游动物在日出前后集中于池塘较浅的部位,B错误;群落由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C错误;在半夜黑暗环境中,浮游动物次要分布在池塘较浅的部位,中午光照强、温度高时,浮游动物分布在池塘较深的部位,由此揣测浮游动物的挪动可能与温度和溶氧量有关,D正确。

2.[2018·河南郑州一检]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说,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换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点C.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D.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践值低答案:A 解析:丰富度是群落的重要特点,B错误;竹子的高矮是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属于群落的结构特点,C错误;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则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践值高,D错误。

3.[2018·福建龙岩一模]以下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说,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绝对次生演替进程缓慢、工夫长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植物品种发生变化,动物品种也会随之改变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程度结构未改变答案:D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程度结构都将发生变化,D 错误。

4.以下各项中不是在群落程度上研讨成绩的是( )A.考察某森林生态零碎中的优势种群B.某海洋水下多少米没有生物种群分布C.某树林中鹰捕食山雀、兔子等生物D.自然保护区中大熊猫数量呈“S”型增长答案:D 解析:优势种、边界、种间关系属于群落程度的研讨;种群数量属于种群程度的研讨。

群落的结构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群落的结构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SzLwh
考向突破
SzLwh
落实必备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SzLwh
8.(2022·吉林通化高三模拟)为改善某湿地的环境和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
拔差异和人为干扰,从江心到防洪堤将湿地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
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区的优势植物为芦苇,芦苇长势
高低错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排斥的现象。
“势均力敌”型
SzLwh
SzLwh
非洲狮子和斑鬣狗
营养关系图
考点二 群落的种间关系
SzLwh
5 寄生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 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独 立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①体内寄生
SzLwh
识别种间关系图:
互利共生
捕食
捕食与竞争曲线比较 一般不考虑第二种类型的竞争
竞争
生存能力不同
SzLwh
SzLwh
竞争 生存能力基本相同
考向突破
SzLwh
落实必备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SzLwh
4.图1所示为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 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判 断,错误的是
目测 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估计法 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
少、很少”等等。
2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核心问题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范围和边界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 哪些种群占优势?
物种组成、优势种群
研究群落的 核心问题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 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生态位、群落演替等。
提醒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②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规律
①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意义
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群落的季节性
(1)原因: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
(2)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6.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①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延伸应用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小题通关练(3)群落的结构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小题通关练(3)群落的结构

(3)群落的结构——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与环境小题通关练【配套新教材】1.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B.若土壤中大多数小动物不知名,则无法统计其丰富度C.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时未开灯,会导致调查的丰富度偏低D.利用吸虫器采集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并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2.科研人员对鄱阳湖周围森林不同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土壤动物群落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Ⅰ层Ⅱ层Ⅲ层Ⅰ层Ⅱ层Ⅲ层茶林21 11 8 20 12 7阔叶林17 12 10 17 12 8竹林18 14 9 21 13 9A.土壤动物类群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三种植被类型中,阔叶林中的物种丰富度最小C.常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是因为其具有避光、趋湿的特性D.取样器取样后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某些种群的密度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的是共生关系,图乙和图丙表示的是竞争关系B. 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C.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D.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4.某地棉田中发现了棉铃虫,它们取食棉花的花蕾、叶等。

在引入某种蜘蛛后,棉铃虫和蜘蛛的种群数量发生了变化。

下列能合理解释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是( )A.棉田中蜘蛛的种群数量快速增加,则两个种群是共生关系B.引入蜘蛛后,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两个种群是捕食关系C.施用杀虫剂后,蜘蛛和棉铃虫的种群数量都减少,则两个种群是竞争关系D.引入蜘蛛后,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先减后增,则两个种群是偏利共生关系5.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作业(山东版)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作业(山东版)

考点30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第一关小题自助餐自选狂刷题组一刷基础小卷——固知识1.[2022·陕西咸阳高三检测]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B.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C.群落演替是由群落外部环境条件决定的D.植物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B.初生演替中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C.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D.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3.[2022·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4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生产者B.表中5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群落C.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鱼甲和鱼乙4.[2022·河北唐山模拟]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5.[2022·合肥市高三调研]森林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等,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类群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B.森林群落的形成速度受土壤、气候和物种迁移等因素的影响C.适度砍伐森林可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人类活动影响森林群落演替速度,但不会改变演替的方向题组二刷提升小卷——培素养6.[2022·唐山市高三检测]上个世纪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使104万公顷的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3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3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选择题1.(2024·江西毕业班质检)某植物群落最初由针茅、早熟禾等多年生草本构成。

放牧和烧荒后,变为由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构成,之后由于鼠尾草、蒿等灌木分泌的樟脑等物质聚集在土壤中,抑制雨季时发芽的一年生草本,最终在这些灌木的四周形成1~2 m 草本不能生长的裸地。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灌木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主要存在竞争与共生关系B.灌木群落和一年生草本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C.放牧烧荒和樟脑都会影响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D.灌木群落中动物的出现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答案 C解析依题意可知:灌木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主要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灌木群落和一年生草本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错误;樟脑可抑制雨季时发芽的一年生草本,因此樟脑会影响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而放牧烧荒是人为地对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产生影响,C正确;灌木群落中动物的出现,加速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错误。

2.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困难D.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 B解析由于地形的变更、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群落水平上呈镶嵌分布,A正确;在人工马尾松群落中也存在着多种植物,而不是只有马尾松一种植物,不同植物之间一般会形成上下不同的垂直分层,即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困难,C 正确;人类活动可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3.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峻,采纳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密,风景美丽的旅游胜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验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C.该地区复原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答案 A解析由于地形变更、土壤湿度等差异,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形成的差异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的体现,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A错误;封山后山坡上很快会长满杂草,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后,先是形成灌木林,再经一段时间,乔木起先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更多的空间,最终蔚然成林,B正确;由于该生态系统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地区复原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苏教版

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苏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建议用时:40分钟)1.生物群落的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化状况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又称为垂直分层现象。

例如,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等层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生生物的分层与阳光、溶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B.森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明显,有利于对空间和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C.草地边缘和中央的植被类型存在差异的现象属于垂直分层现象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逐渐发生改变C[草地边缘和中央的植被类型存在差异的现象属于水平结构,C错误。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的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曲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不会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草原群落不发生演替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使群落的结构变得更简单,A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但前一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在此阶段将会下降,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使物种丰富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C错误;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草原群落也会发生演替,D错误.] 3.(2020·德州市高三一模)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

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B.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蚜虫属于集团内猎物C.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D.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三营养级A[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由此可知瓢虫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被称为集团内猎物,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B错误;瓢虫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又因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少,C、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2 生态系统的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课时作业3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B.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C.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D.整个地球上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强,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草原生态系统则相反;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小,一旦失去人的控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非只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2.下列关于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池塘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D.在群落和种群内部大都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率为零;在群落内部大都可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种群内部多是种内斗争或互助。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解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不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B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C正确;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D错误。

4.某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X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该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着“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这一条食物链B.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C.食草动物和小型食肉动物能够加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由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A错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十单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

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3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题号 1 2 3 4 5 6 7 8选项考点题号群落概念、结构及丰富度(调查) 2、6、10种间关系1、3群落演替4、7、8、9综合题及实验探究5、11、12一、单项选择题1.(2012·全国大纲)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2.(2011·海南生物)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3.(2012·北京) 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4.(2012·深圳检测)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阶段、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5.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中,绘制出如下图表,据图表分析正确的是( )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6.(2012·广东清远联考)下图是温带某群落初生演替过程中代表两种数值变化的两条曲线,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量。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xx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解析:本题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生物进化为载体,考查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控制有害动物可限制有害动物繁殖,降低其K值可控制有害动物;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分层提高了植物对空间不同层次太阳能的利用,减缓了植物对光能的竞争;没有自然选择,生物种群基因频率不改变,但种群基因型频率可能会改变;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起始的环境条件不同,初生演替速度一般比次生演替慢。

2.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C.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解析: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是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的,其地下层主要有一些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蚯蚓及某些昆虫等;草底层主要有另外一些昆虫及爬行类、啮齿类动物等;草本层(即草本植物或灌木枝条的上部)主要有另一些不同的昆虫及其他动物(如某些鸟)。

因为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必然会导致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

3.(xx漳州一中期末)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M与N将呈现“S”型增长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C.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存在竞争D.d<b时,M与N之间的竞争激烈解析:在空间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两物种M与N将呈现“S”型增长,A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32群落的结构一、基础练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群落是研究种群的基础B.一个群落中通常有多个种群C.不同群落的物种数量相同D.草原上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2.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3.大、小鲈鱼混养,大小两种草履虫混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环,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竞争、种内竞争、共生B.种内竞争、捕食、寄生C.捕食、种间竞争、共生D.种内竞争、种间竞争、寄生4.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竞争关系B.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C.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D.甲、乙两种生物最终可能是一种生物保留下来5.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C.处于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6.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B.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7.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A.生态位也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B.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包括多个方面C.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优越,植物中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D.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的生存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的生存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9.下表为科研人员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次生杂木林中的生物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结构;灌丛中的植物因为光照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现象。

(2)表中数据表明,四种群落中的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其中农田中的鸟类丰富度最低,原因是;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

(3)调查中发现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可知,乙是。

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了群落内部的。

二、提升练1.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距离的增大,蝗虫的种群密度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对蝗虫种群密度增大不利,对天敌捕食蜥蜴有利2.某人工鱼塘里养殖了“四大家鱼”,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将水中植物吞食之后又排出,待粪便滋生微生物之后再吃下,过滤其中的微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

下列有关该人工鱼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鱼塘空间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四大家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鱼塘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混合放养提高了对空间和食物的利用,提高了鱼的产量3.科研人员对岱衢洋海域的鱼类资源生态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说明: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效IRI>1 000为优势种,Bi值越大,表示该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Gf是底层鱼类,Nb是近底层鱼类,Mu是中上层鱼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海域的优势种是鳀和鲮B.该海域的鱼类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C.环境污染可影响生态位宽度的大小D.在所调查物种中,鲮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竞争能力最强4.(2020山东潍坊二模)如图为科研人员建构的保护区内的某猎物—捕食者模型,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模型能反映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B.该模型能解释猎物、捕食者种群数量均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C.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种群K值的是N3和P3D.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5.生态学家在某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其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关系。

(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①在适宜条件下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

②取一定量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课时规范练32群落的结构一、基础练1.B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一个群落中通常有多个种群;不同群落的物种数量不同,这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草原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2.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

3.D大、小鲈鱼属于同种生物,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种内竞争,大小两种草履虫属于种间竞争关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为寄生关系。

4.B由题图分析可知,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保持稳定;具有种间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最终可能是一种生物保留下来,另一种生物被淘汰,也可能是两种生物都生存下来,但是捕食关系不会出现一种生物被淘汰的现象。

5.C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现象进行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处于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

6.B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包括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

7.D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它包括多个方面,也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生物生存与环境相适应,环境条件优越,植物中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部分相同,并非完全相同。

8.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抑制了害虫A的爆发,新的种间关系和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的生存,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间作农作物乙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而不是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9.答案:(1)水平分层(2)农田中植物种类较少食物和栖息空间(3)捕食者负反馈调节解析:(1)次生杂木林中的生物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灌丛中的植物因为光照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表中数据表明,四种群落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农田最低的原因可能是植物种类较少,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空间(栖息环境)。

(3)分析二者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可知,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故甲为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

甲、乙的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了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

二、提升练1.CD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说明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距石头的远近可改变群落中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的生物量,因而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密度,对天敌捕食蜥蜴不利。

2.ABC四大家鱼在鱼塘空间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根据题意分析,四大家鱼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鱼塘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混合放养提高了对空间和食物的利用,提高了鱼的密度和对饵料的利用率,提高了鱼的产量。

3.ACD该海域中鳀和鲮的IRI>1 000,因此该海域的优势种是鳀和鲮;该海域的鱼类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环境污染可影响生态位宽度的大小;在所调查物种中,鲮的生态位宽度Bi值最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竞争能力最强。

4.C在N2~N3段,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当捕食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猎物又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猎物种群数量超过N2,则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超过P2,则猎物数量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数量在N2和P2左右保持动态平衡;根据分析可知,该模型中最可能代表猎物、捕食者的K值为N2和P2;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逐步形成的。

5.答案:(1)丰富度减小已经形成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的稳定群(2)竞争(3)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黑麦草根部是否分泌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物质解析:(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看图可知: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重度入侵区因为已经形成以紫茎泽兰为优势的稳定群,故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

(2)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之间竞争阳光、水分、矿质元素,构成竞争关系,紫茎泽兰能分泌特定的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3)本实验是研究黑麦草抑制紫茎泽兰生长的抑制机制。

实验步骤:①在适宜条件下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紫茎泽兰幼苗的完全营养液;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紫茎泽兰幼苗的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