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

合集下载

贵州黔东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举要

贵州黔东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举要

贵州黔东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举要肖亚丽【摘要】探讨贵州黔东南方言有别于普通话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词法方面包括重叠,词缀,以及某些代词、量词、副词、介词、语气词的用法;句法方面包括“遭”字句,“把”字句,“得”字句,差比句,疑问句,以及特殊语序现象.【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3)001【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西南官话;黔东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作者】肖亚丽【作者单位】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正文语种】中文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湖南、广西的交界地区,下辖16个县市:凯里市及雷山、丹寨、麻江、黄平、岑巩、从江、剑河、锦屏、榕江、施秉、三穗、台江、天柱、镇远、黎平15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市。

除天柱县的酸汤话属于湘语外,黔东南各地汉语方言均属西南官话。

由于历史区划、地理位置、民族分布等原因,该地区方言很有地方特色。

本文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概略介绍黔东南方言有别于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

对通行于少数方言点的现象指明其使用地点,通行于大部分方言点的现象则一般不再说明。

本文不着重考求方言本字,用普通话同音字代替,无同音字的用方框“□”表示,并注国际音标,普通话释义或举例置括号内。

(一)重叠1.重叠式名词普通话的名词一般不能重叠,重叠名词限于“爸爸、妈妈”等亲属称谓以及“星星、宝宝”几个普通名词[1],在黔东南各地方言中,重叠式名词很常见[2]。

(1)双音节重叠式第一,名词性语素重叠一部分名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子”尾词,如“杯杯(杯子)|盘盘(盘子)|叶叶(叶子)|罐罐(罐子)|豆豆(豆子)|皮皮(皮子)|印印(印子)|索索(绳子)|袋袋(袋子)|箱箱(箱子)|牌牌(牌子)”。

一部分名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儿”尾词,如“籽籽(籽儿)|毛毛(细毛儿)|线线(线头儿)|眼眼(眼儿)|边边(边儿)|水水(汁儿)|面面(粉末儿)|嘴嘴(嘴儿)”。

还有一部分名词在普通话里有另外的说法,如“嘎嘎(肉)|粑粑(包子、馒头、饼等的泛称)|汽汽(水汽)|角角(角落)|咖咖(污垢)|脚脚(食物等残余物,液体里的沉淀物)|广广(植物的茎)|须须(像胡须样的东西)”。

第四章 普通话与贵州方言词汇、语法比较

第四章  普通话与贵州方言词汇、语法比较

做饭 打嗝 吸烟 大便 小便 休息 打盹 打鼾 睡觉 熬夜 闲谈 插嘴 装傻
煮饭、整饭 打饱嗝 吃烟、抽烟 大溲 小溲 歇气、歇下 打瞌睡 扯扑鼾 睡瞌睡、睡觉 熬更守夜、熬夜 摆龙门阵、吹牛、吹壳子 叉嘴、多嘴 装憨
——
便宜
便宜、相因 票子、数数
语 汇 对 比 商 业

走运 欠帐
赚钱 赔钱 饭店
今年子、真年 去qiu4年、去年子 明年子、来年、二年 外年、外年子 上上前年、大上前年 开年、正月间 腊月间、年终 大清早、早上 擦黑、挨晚 半夜五更 星期天、礼拜天、赶场天 大年十五、大年
——
下地
下地、去土头、去田头
耕地
犁土、犁田 晒坝、打坝 堆堆、谷草堆
碾子、磨子 铲铲、洋铲、铁铲 撮箕、窝筐、斗筐 板车、板板车 轮子、滚子 索索、索子
坝单、垫单 温瓶、热水瓶、保温瓶 洗脸帕、帕子 抽箱、抽抽 板凳 抹桌布、抹桌帕 扫把 瓢羹、汤匙 拐棍、拐杖 泥巴砣砣、泥巴 涨水、滚水、冒水 潲水 吸铁石
——
语汇对比 —— 人品
小孩子 老头儿 小娃娃、小崽 老者、老头子
杂技演员 耍把戏的 乞丐 拿抓、告花子 流氓 相物
牲口 牛犊 公狗 母狗 母猫 公猪 狼 蛇 乌鸦 老鼠 猫头鹰 蚯蚓 壁虎
畜牲 牛崽、小牛儿 公狗、牙狗 母狗、草狗 母猫、女猫 牙猪、郎猪 豺狗 老蛇、老麻蛇 老鸹wa4、老八 耗子 鬼灯哥、猫灯哥、夜猫子 蛐蟮 巴壁虎
——
语 汇 对 比 器 物
床单 暖瓶 毛巾 抽屉 凳子 抹布 扫帚 调羹 手杖 土块 开水 泔水 磁石
语 汇 对 比 农 事
打场 垛
石滚 铲 簸箕 胶轮车 车轮 靼绳
——
语 汇 对 比 植 物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uiyang words and Putonghua 贵阳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uiyang words and Putonghua 贵阳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uiyang words and Putonghua普通话与贵阳话的区别Guizhou is a warm and humid city, it is subtropical humid monsoon climate, its’ temperature is cool and change is small. Guizhou is beautiful and quaint, picturesque, pleasant climate, abundant. Province has a name, that is "summer capital of China," Guiyang, "South sea of coal" Liupanshui, "Chinese wine" Ren huai, "world heritage" Chishui Danxia, Libo Karst, Dong zu da ge, largest and most beautiful waterfalls in Asia Huang guo shu Waterfall and caves.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

贵州秀丽古朴、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省内有“中国避暑之都”贵阳,“江南煤海”六盘水,“中国酒都”仁怀,“世界遗产”赤水丹霞、荔波喀斯特、侗族大歌,有亚洲最大最美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溶洞。

Putonghua is an official language in China; it is widely that using in Chinese people, besides,most Chinese people regard Putonghua as mother tongue.Nevertheless, Chinese people also have native language. For example, people in Guiyang have Guiyang word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Guiyang words and Putonghua.Pronunciation is the bigges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languages:It is regardless of retroflex [z \zh useful c \ ch., s \ sh] in Guiyang words.It is irrespective of before nasal rhyme after nasal rhyme [n \l] [n \ ng] [an \ ang ]most places are distinguish very clear.When meet [w] [v] sound. Example: house, no, dance and services. All pronounce (vu) sound.When encounter [h] [f] sound. Example: call, lake, tiger, the household. All pronounce [fu] sound.“A”or “O”vowel at the beginning of all initials (ng),this point is same as Cantonese. Example: press, accidentally, Leon,“E” beginning exceptions without turbidity initials, in addition to evil word some places also pronounce [ngo], most places pronounce [o], [ngo] mixed reading.“E”pronounce “O”. Example: [mo], [ko], and [ho], [lo].Parts of the [u] pronounce [u:]. Example: green [lu:], bureau [ju:].When meet with initials “L” [e i], they pronounce [ui]. Example: ray (lui), lei (lui), tired (lui).Parts (ei) pronounce [i]. Example: prepare lesson (bi), eyebrow hair [mi] [m] ā oParts of [ei] pronounce [e]. Example: north [be] and dark [he], coal [me] , fat [fe]Almost most of the [uo] pronounce [o]. Example: [do], [to], and [lo], [o] (n/l), pan [go], [ho], sit (zo), table (h) [z] o, wrong (co), la [c (h) o], [so], [s] o (h), if (ro).Partial exception: countries (gue) all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has the word, enlarge [kue], [kua], or [huai] and [huai].Parts [ai] pronounce [e]. Example: the [be], [be] in vain. So read (and there were only 2 words)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广泛使用在中国的人,除此之外,大多数中国人把普通话作为母语。

贵州思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探究

贵州思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探究

贵州思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探究作者:旷光彩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年第01期[摘要] 贵州思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就方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声韵配合规律几方面与普通话语音作比较,以促进思南方言的对外开放和普通话的推广。

[关键词] 思南方言;普通话语音比较;推广普通话[中图分类号] H1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3-0163-01本文就方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声韵配合规律几方面与普通话语音作比较,并针对自己在测试培训中发现的一系列成规律的语音现象作归纳,以促进思南方言的对外开放和普通话的推广。

一、思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声母比较主要特点:(一)无舌尖后音。

思南方音舌尖前后音不分,普通话语音中zh、ch、 sh 、r都归入z、c、s、r[z] 。

如“森伸、自志、钻专”分别同音。

(二)无鼻音n[n]与边音l[l]区别,即n[n] 和l[l]不分,即普通话中的n[n]归入l[l]如:“牛留、恋念、奈赖”存在n、l不分,发成了带鼻音的边音l[l];有m[m],但不是鼻音。

如“迈、冒、美”声母都是m[m],但都没有发成纯鼻音m[m]。

(三)来自中古禅母平声鼻音韵母字多数声母读s,这部分字的声母在普通话中却多读送气舌尖后音ch。

如“禅蝉婵阐”sɑn→chɑn(前一个是思南方音,后一个是普通话语音),“唇纯淳鹑”sun→chun,“晨碜辰”sen→chen……二、思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韵母比较主要特点:(一)思南方言无inɡ、enɡ、uenɡ三个韵母。

这三个韵母在思南方言中分别读为in、en、onɡ。

如“津京、音英、勤情、进静”分别同音,韵母都是in。

“风峰冯讽奉”字的韵母都是onɡ,舌尖中音声母拼enɡ的字读为den、ten、len,如:“灯、疼、能”读成“den、ten、len”。

普通话舌根音、舌尖前后音声母所拼的en、enɡ韵字,如“痕横,跟耕、森僧、真争”在思南方言中读音分别相同。

简析贵州黔西南州方言词语辨正方法

简析贵州黔西南州方言词语辨正方法

简析贵州黔西南州方言词语辨正方法贵州黔西南州是贵州省内的一个地级市,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和文化,其中方言也是多种多样。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习方言的人来说,需要掌握一些辨正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当地的方言。

下面就简析一下贵州黔西南州方言词语辨正方法。

一、了解当地的语音特点黔西南方言的语音特点有些独特的地方,比如有些音会发生变化,需要特别留意。

首先要了解黔西南方言的语音特点,如何发音、哪些音是会变化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辨正方言。

了解当地的语音特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进行辨正。

当地方言会存在一些音的变化,这就需要学习者首先了解这些变化的规律,然后在实际学习中特别加以注意。

二、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学习方言首先需要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而黔西南方言更是如此。

对于学习方言的人来说,需要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当地的方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方言的过程中,要尽量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等内容。

在积累语言素材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当地的特色词语和用法,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进行辨正和应用。

三、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学习与当地人交流学习是学习方言的重要一环。

对于学习者来说,要尽量多和当地人交流,向他们请教方言中存在的疑问,通过实际交流的方式加深对方言的理解和掌握。

在与当地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方言使用,多听多看多说,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方言掌握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及时纠正和完善自己对方言的认识和运用。

四、在活动中运用学习学习方言需要不断地在实际活动中进行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方言的理解和掌握。

黔西南方言也不例外,只有不断地在实际活动中进行运用,才能更好地将方言学习得更加扎实。

在活动中运用学习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方言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错误,抓住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方言学习得更加规范和正确。

五、积极地进行总结和反思学习方言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

最新第四章 普通话与贵州方言词汇、语法比较

最新第四章  普通话与贵州方言词汇、语法比较
普通话与贵州方言词汇、语法比较
• 第一节 语汇对比 • 第二节 语法比较
太阳 慧星 旋风 下雨 闪电 雨点 雪珠 结冰 冰锥儿
天气
语汇对比——天文
太阳、热头 扫把星 羊角风 落雨、飘雨 霍闪、扯霍闪 雨颗颗、雨点点 雪米、雪米米、凌颗颗、雪米子 下凌、凌起了、凌冰、“构”凌了 凌条、凌棒、凌“构”、凌吊吊、冰吊
大大前 上上前年、大上前年


年初 开年、正月间
——
年底 腊月间、年终

早晨 大清早、早上

傍晚 擦黑、挨晚
半夜 半夜五更
星期日 星期天、礼拜天、赶场天
元宵节 大年十五、大年
下地 下地、去土头、去田头
耕地 犁土、犁田

打场 晒坝、打坝
汇 对

堆堆、谷草堆

石滚 碾子、磨子
——

铲铲、洋铲、铁铲

簸箕 撮箕、窝筐、斗筐
坝单、垫单 温瓶、热水瓶、保温瓶 洗脸帕、帕子 抽箱、抽抽 板凳 抹桌布、抹桌帕 扫把 瓢羹、汤匙 拐棍、拐杖 泥巴砣砣、泥巴 涨水、滚水、冒水 潲水 吸铁石
语汇对比 —— 人品
小孩子 小娃娃、小崽
老头儿 老者、老头子
杂技演员 耍把戏的
乞丐
拿抓、告花子
流氓
烂崽、二流子
相貌
样子、长相
父亲
爹、老者
母亲
蒙 摔、砸、丢


——

收拾
打整、收捡

躺下
睡倒、睡起
蹲下
蹲倒
抬杠
扳嘴劲
词语 汇 对 比
形 容
——
不好 肮脏 瘦 笨 脓包 吝啬 小气 大方 顽皮 舒服 稀 稠 少

纳雍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纳雍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第一节语音普通话声母21个,纳雍话声母19个。

纳雍方言无几个卷舌声母,而又多出一个鼻音声母。

在韵母方面,比普通话少〔l〕这一卷舌韵母,而比普通话多出〔〕(国、扩等字)、〔io〕(觉、约等字)这两个复韵母。

在地域上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音区。

西部音区普通把〔a?〕韵的字读成〔an〕韵,即“詹、张”不分;东部音区,大部分人分不清〔u?〕韵和〔ua?〕韵,即“红、黄”不分。

此外,纳雍方言中声韵母都有很多混读的情况。

一、声母混读1.〔f〕与〔x〕纳雍话把“hu”〔xu〕这个音节的字全部读成〔fu〕这个音节了,如“胡、虎、弧、户”等字。

2.“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纳雍话把一部分普通话念“不送气”声母的字音,念成了“送气”声母的字音;相反,普通话念“送气”声母的一些字音,纳雍话却又将其声母念成“不送气”的了。

3.舌面音与舌根音普通话是舌面音声母j、q、x的小部分字音,在纳雍话中念成了舌根音?、k、h,韵母也由齐齿呼变为开口呼。

4.塞擦音与清擦音5.〔n〕声母与零声母及其他纳雍话带ng〔?〕声母的字音,在普通话中基本上是零声母。

如:哀、挨、矮、爱、安、暗、昂、欧、偶、硬、恶等。

另外,纳雍话将一些零声母的字音误读成了“n”与“l”声母;反之,也有将一些普通话为辅音声母的字音念为零声母的。

二、韵母混读1.前后鼻韵母纳雍西部音区没有“ang”〔a?〕韵,把〔a?〕韵的字读成了〔an〕韵,把〔ia? 〕韵的字读成了〔〕韵,把〔ua?〕韵的字读成了〔uan〕韵。

东部音区,绝大多数人又分不清“uang”〔ua?〕韵与“ong”〔u?〕韵。

此外,纳雍方音有将前后鼻音韵母混读的现象。

2.单元音韵母的混读。

3.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的混读。

4.复元音韵母与复元音韵母的混读。

此外,纳雍话把“nei、lui”这两个音节的字,如“内、馁、泪、类、累、雷、蕾”等,完全念成了“lui”〔luei〕这个音节;而普通话中,“n”与“l”是不能与“ui”〔uei〕相拼的。

贵州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

贵州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

贵州方言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作者:李井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2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但是相应的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这对地区间的交流活动造成了阻碍。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话逐渐成为了各地区之间民众交流的重要手段。

但是部分地区的居民仍旧面临学习普通话的挑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对方言和普通话不同的特点以及异同充分研究,保证普通话学习进程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贵州地区;方言特点;普通话;应用研究作者简介:李井红(1966-),女,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本科,井冈山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文字研究。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引言:贵州省当地的方言属于四川片区,其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质,而在地方上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排他性特征,简单来说,贵州地区的方言一般只适用于贵州及其附近片区,而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实际是语言差异。

1.贵州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的差异1.1二者的声调存在差异其实,不管是方言还是普通话,起决定作用的都是声调,在普通话中经常使用四个声调来划分读音,一个人的普通话程度是否达到标准,就需要通过区分声调来实现。

如果在对话过程中使用的是普通话声调,那么几乎就可以排定,对话使用的是普通话,但如果使用的不是普通话声调,就只能算作是方言对话。

贵州方言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上声,在贵州地区的黔南州地区甚至没有阳平这种发音,只有少部分地区才有比较严谨的阳平声调划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贵州地区的居民虽然都使用贵州方言,但是这种方言也存在诸多不同,因为贵州地区地域也较为辽阔,所以当地人在使用方言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1.2声母韵母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西南大部分地区一样,贵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所以不管是在声调还是发音上都和普通话类似,大多数北方人都能够听懂贵州和重庆方言。

方言词汇的差异性比较.ppt

方言词汇的差异性比较.ppt

(2)语素数量的差异 所谓语素数量的差异,指两个同义词音节数 量相同,但包含的语素却有多有少。 如下表 :
(3)语素价值的差异 语素价值的差异对方言词汇差异只有数量上的影响, 没有构词形式上的影响。
同一个语素在不同的方言里组词的能力和使用频率是 不同的,在甲方言里是很冷僻的语素(或词),在乙方言 里可能是个很活泼、很常用的语素(或词):下面举出 “番”为例:
(2)语素义差异对词义差异的影响 所谓语素义差异,指同一个语素在不同方言之 间或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其意义有所不同。语 素义的这种差异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词义的差 异。这种影响大致显示了语素义与词义之间那 种既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与一致性,又具有一定 的融合性与转移性的特点。
如“数目”,厦门方言指“账目”,而普通话 则指“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造 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厦门方言“数”的语素义 有“账目”这个意义,而普通话没有,于是 “数”的语素义差异直接影响到词义的 部分重点论述义位的差异对方言词汇意义差 异的影响,第二部分重点论述语素义的差异 对方言词汇意义差异的影响。
1、义位的差异
(1)义位的义域差异; A.构成最小子场的客观对象等级高的,为义域宽;反之, 为义域窄。 如“手”在普通话里指(拿东西的)(上肢末端)(部分),与 “脚”构成最小子场。但在广州方言“手”指的是“上 肢”,“脚”指的是“下肢”,“手”“脚”构成的最 小子场的客观对象是“上肢”与“下肢”,比普通话的 “手”与“脚”等级高,所以说,广州方言“手”的义 域比普通话宽。 B.内容多、涵盖广的,为义域宽;反之,为义域窄。 如“茶”,广州方言既可指用茶泡出的饮料,又可指白 开水,而普通话则只指用茶做成的饮料。所以说,广州
普通话的三音节的惯用语中的重叠词缀都是虚词素,而 三音二叠式的重叠部分则是实语素,而且有的重叠部分 还可以移动位置,如“乱立立”(混乱)也可以说成“立 立乱”,其义不变。而普通话的“血淋淋”就不能作这 种移动说成“淋淋血”。 B.三音二叠式的结构类型 根据叠音成分在词中的位置,该类词的结构首先分 “AAB”型与“BAA'’型两类。“AAB”型指叠音成分在 前的一类词,“BAA'’型指叠音成分在后的一类词。每 类词里按照语素间的语法关系又分主谓、动宾、状中、 定中等不同关系。

19.贵阳市区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语气词比较研究_卢雪

19.贵阳市区方言语气词与普通话语气词比较研究_卢雪
回 去 噢 下, 这
不是你该待勒地方 ! 回 去 罗 嘛, 这
不是你该待勒地方 !
噢、 下
不 要 哭 噢 , 人 家都笑你噢 !
不要 哭 下, 一 下人家笑你罗 !
丁声 树 先生 指 出 , 在 普 通 话中 “ 啊” 字 , 催促 语 气 重 些 , 用 “ 吧” 字 , 劝 说 意 轻 些 ;在 贵 阳 话 中 , 与 之 相 对 , “ 下” 字 , 催促语 气 重些 , 用 “ 罗 嘛” , 劝 说意 轻些 。 另外 , 若要表更强 硬的 语 气 , 或 禁止 的 , 普 通 话 就直 接 用否 定 词 “ 不要” 、 “ 不准” 等 , 这一规律同 样适用 于贵阳 方言 。 此外 , 普通话里 , 禁 止句 尾用 “ 了” , 多半表 示禁 止已 经发 生的 行
“噢” :表本来不明 白 或没 注意 , 现在 才 发现 或知 道 的 。
了解 、 存在的状态 。 如 :我去过北京的 。
如 :我认识他噢 。(才认识的)
表3
语气词

普通话
表指明事实 、 令人相信 奶奶 , 老师说北京才好呢 。
偏重说服别人 , 叫别人相信所说 事实 这么好的房子 , 此地很难找到呢 。
你 说 , 这 身衣 服 我 穿 着不 错 吧?
勒嘛

这件衣服是你勒嘛 ? 他今天要来上课勒嘛 ?
这家火锅 还可以下 ? 这件衣服 还适合我下 ?
在普通话里 , 句尾 “ 吧 (罢)” , 表 一种测 度语气 , 介乎 疑信之间 , 句中常用 “ 大约 、 也许 、 恐 怖” 等 词 ;在贵 阳话 里 , 同样表 示测度语气 , 有 “ 吧 、 噢吧” 、 “ 勒嘛” 、 “下” 等
勒哦
贵阳话

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doc

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doc

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摘要:贵州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最聚集的省份之一,贵州方言是贵州文化魅力的代表。

从贵州方言的词源、词汇角度深入讨论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希望可以对贵州方言的研究和普通话的教学提供参考理论和思路。

关键词:贵州方言;普通话;词汇角度贵州省汉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5.3%,少数民族人口占34.7%,汉族人主要说汉语方言,少数民族同胞也有不少人使用汉语,以贵阳为中心的现代贵州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川黔方言。

本文从词汇角度来研究贵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对于推广普通话和保留方言都有重大意义。

一、贵州方言的词源(一)古语词现代贵州方言中,仍然沿用着一些古语词,其中最典型的当数“之”字。

在古代汉语中“之”是最常见的虚词,在现今的贵州方言中,“之”字也依然广泛使用,不仅有诸如“之前”“五分之一”“久而久之”等现代汉语中通行的用法,还有一些通用语及其他方言中所没有的独特用法。

(二)借用词在明代,集体迁入贵州的汉族人口剧增,这些人或来自四川,或来自江西、湖南,贵州的人口结构逐渐变成了以汉族人口占多数、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的格局。

汉族人的迁入带来了大量的词汇,例如,贵州方言中的川黔方言就与四川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黔南方言则与湘赣方言之间存在着很深的渊源。

贵州方言中还有很多词汇是从周边方言中借用的,例如“木头木脑”“空口说白话”“不消”“差劲”等。

(三)少数民族语现代贵州方言中有不少词汇是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

例如,贵州西北地区在建省之前是以彝族为主要民族的聚居地,到清末时期就已经变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贵州方言中便融入了很多彝族语言,就像“毕节”“六盘水”等地。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贵州方言词汇是来自黔西北苗语、黔南壮侗语等。

(四)地方词现代贵州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其产生、传播和使用与地方文化风俗密切相关,它们多是指地方特有事物的词汇或是地方熟语,即地方词。

例如,“冲冲糕”就是指一种在当地非常出名的风味小吃,“披筋筋挂纽纽”就是形容穿得很破烂,“跳场”就是青年男女结识、恋爱的场所等。

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

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

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作者:旷光彩来源:《新课程·教师》2016年第05期摘要:贵州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最聚集的省份之一,贵州方言是贵州文化魅力的代表。

从贵州方言的词源、词汇角度深入讨论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希望可以对贵州方言的研究和普通话的教学提供参考理论和思路。

关键词:贵州方言;普通话;词汇角度贵州省汉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5.3%,少数民族人口占34.7%,汉族人主要说汉语方言,少数民族同胞也有不少人使用汉语,以贵阳为中心的现代贵州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川黔方言。

本文从词汇角度来研究贵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对于推广普通话和保留方言都有重大意义。

一、贵州方言的词源(一)古语词现代贵州方言中,仍然沿用着一些古语词,其中最典型的当数“之”字。

在古代汉语中“之”是最常见的虚词,在现今的贵州方言中,“之”字也依然广泛使用,不仅有诸如“之前”“五分之一”“久而久之”等现代汉语中通行的用法,还有一些通用语及其他方言中所没有的独特用法。

(二)借用词在明代,集体迁入贵州的汉族人口剧增,这些人或来自四川,或来自江西、湖南,贵州的人口结构逐渐变成了以汉族人口占多数、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的格局。

汉族人的迁入带来了大量的词汇,例如,贵州方言中的川黔方言就与四川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黔南方言则与湘赣方言之间存在着很深的渊源。

贵州方言中还有很多词汇是从周边方言中借用的,例如“木头木脑”“空口说白话”“不消”“差劲”等。

(三)少数民族语现代贵州方言中有不少词汇是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

例如,贵州西北地区在建省之前是以彝族为主要民族的聚居地,到清末时期就已经变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贵州方言中便融入了很多彝族语言,就像“毕节”“六盘水”等地。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贵州方言词汇是来自黔西北苗语、黔南壮侗语等。

(四)地方词现代贵州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其产生、传播和使用与地方文化风俗密切相关,它们多是指地方特有事物的词汇或是地方熟语,即地方词。

遵义方言的儿化现象

遵义方言的儿化现象

遵义方言的儿化现象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西北部与四川接壤,面积30753 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土地面积的17.68%。

根据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遵义方言属西南官话黔北片,是黔北方言的代表。

儿化,通常被认为是汉语里一种独特的语音形式,一般是指儿尾附在前面音节末尾而造成前一音节韵母卷舌,甚至整个音节都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音变现象。

而遵义方言的儿化又极具地方特色。

本文阐述遵义方言儿化的结构、表意功能,并将其与普通话儿化进行对比。

遵义方言内部存在差异,文中所说以遵义方言儿化以遵义城区话为准。

一、儿化的结构(一)儿化后是名词在遵义方言的儿化中,儿化后为名词的结构占了重要的地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名词+儿(名词)。

这类词的造词功能很强,数量较多。

例如:母儿(母亲)/ 菌儿(蘑菇)/ 本儿(本钱)/ 钻儿(锤子)/帕儿(手绢)/帽儿(帽子)/摇裤儿(内裤)/样儿(样子)/ 胆儿(胆量)/ 板眼儿(心眼)/ 客膝头儿(膝盖)/ 脚杆弯儿(脚窝)/ 手杆弯儿(肘窝)/ 手倒拐儿(手肘)/ 千翻儿(调皮)/ 高桥儿/ 丁字口儿/ 龙坑儿/ 官井儿/ 马家湾儿/ 夏家湾儿/ 高石坎儿/ 猫儿/ 狗儿/金丝猴儿/耗子儿(老鼠)/ 毛狗儿(狐狸)/麻雀儿/ 鸦雀儿(小喜鹊)/ 猴三儿(猴子)。

2. 动词+儿(名词)。

这类词较少。

例如:旋儿/画儿/ 印儿。

3. 形容词+x+儿(名词)。

这类词一般表示“很XX”。

例如:尖花儿(表示某人很尖牙利嘴,一般形容女孩)/ 细娃儿(小孩儿)/ 沙鼻儿(鼻子很容易出血)/ 滑刷儿(食物很细很嫩滑)/ 衣架儿(形容某人身材很好,像衣架子)/ 厌毛儿(形容这个人很讨厌)。

4. 动词+X +儿(名词)。

这一类型的词比较有地方色彩。

例如:摸包儿(小偷)/ 凝冰儿(冰)/凝条儿(有形状的冰)/ 活路儿(活儿)/顶针儿/抄手儿(饺子)/拼盘儿。

贵州方言在中职普通话教学中的对比运用

贵州方言在中职普通话教学中的对比运用

贵州方言在中职普通话教学中的对比运用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贵州方言的特点,同时结合目前中职普通话教育教学的亲身实践,发现两者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通性和差异性,通过列举两者在发音、词汇以及语法点内容等方面的特点,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可以进行对比教学的内容,由此提出把贵州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中职校普通话教育教学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在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通话教育教学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学,证明了此种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实际运用价值,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也充分体现出来此教学方法具有相当的可行性,所以在贵州省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中,引入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贵州方言普通话中职教育前言: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在现今社会的沟通用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必须,目前国内外关于汉语普通话的教学都有了相应的发展,笔者根据自己在贵阳中职学校进行普通话教学的实际经验中发现,由于贵州方言和标准普通话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共通点,所以很多生活中的有趣方言特征是可以很好地吸收运用到我们国内目前的普通话教育教学中的。

我们在进行中职学生的普通话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贵州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对比教学对于我们的普通话教学将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一、贵州方言在贵州中职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语言运用中,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和使用情况往往会受到居住环境,学校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中职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贵州各个地区的农村及乡镇,他们自小接触的语言就是本地的方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贵州话,他们在这种居住环境中和人交流也只能使用本地方言,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种语言环境,这也是造成农村学生普通话基础普遍偏差和羞于说普通话的重要原因。

通过总结近几年的汉语普通话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造成中学生普通话使用欠缺的原因都有这一点: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VIP专享]纳雍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VIP专享]纳雍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普通话里的轻声是由于音节弱化在声调等方面引起的一种质变, 是音节连续时突出地表现在声调方面的一种音变现象。纳雍话里有 类似普通话轻声的音变现象,只是第二个音节不读为“轻短”,而读 为阴平。
2.“头”字在普通话里除轻声外,都读阳平,但在纳雍话里有几种读 音。
(1)不发生变化,如斧头、苦头、枕头、码头、馒头、拳头、念头 等。
(2)变为阴平声,如“锄头、锤头、舌头、丫头、骨头、零头、石 头”等。
(3)在表地点及方位的名词里,不仅声调变为阴平,而且声母也变 为不送气的“d”了,如“上头、下头、里头、外头、田头、锅头、碗 头、麻窝头、大土头节,如“不要吵”读成 “抱吵”,把“这回子”读成“锥子”,把“不怕得”读成“罢得”等等。
7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脑明心,额 讲根,脖子 后讲窝,后脑勺 眼扎毛,睫毛 脸筐骨,颧骨 脸包,面颊 下爬,颌 上天蓬,上颚 锤兜,拳头 心口,胸膛 手杆,胳臂 夹肢孔,腋 手道拐,肘 腻腿,大腿 咪咪①他咪咪有点痛乳房②让孩子吃咪咪乳汁 肚皮,肚子 屁爬股,屁股 脚杆弯, 克希头,膝盖 尿包,膀胱 羊子窝,腹股沟 下身,阴部
二、韵母混读 1.前后鼻韵母 纳雍西部音区没有“ang”〔a?〕韵,把〔a?〕韵的字读成了 〔an〕韵,把〔ia? 〕韵的字读成了〔in〕韵,把〔ua?〕韵的 字读成了〔uan〕韵。 东部音区,绝大多数人又分不清“uang”〔ua?〕韵与“ong”〔u?〕 韵。 此外,纳雍方音有将前后鼻音韵母混读的现象。 2.单元音韵母的混读。 3.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的混读。 4.复元音韵母与复元音韵母的混读。 此外,纳雍话把“nei、lui”这两个音节的字,如“内、馁、泪、类、 累、雷、蕾”等,完全念成了“lui”〔luei〕这个音节;而普通话中, “n”与“l”是不能与“ui”〔uei〕相拼的。 纳雍话还把一些“ue”〔y〕韵的字,如“约、岳、掠、觉、确、 鹊、雀、学、却”等字都念成了〔io〕韵,且都归入阳平声,而普通 话中无此韵读法。 纳雍话还把“扩、阔”〔k‘uo51〕读成〔k‘u21〕,把 “国”〔kuo35 〕读成〔ku21〕,普通话中亦无〔u〕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词汇角度比较贵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
作者:旷光彩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6年第05期
摘要:贵州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最聚集的省份之一,贵州方言是贵州文化魅力的代表。

从贵州方言的词源、词汇角度深入讨论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希望可以对贵州方言的研究和普通话的教学提供参考理论和思路。

关键词:贵州方言;普通话;词汇角度
贵州省汉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5.3%,少数民族人口占34.7%,汉族人主要说汉语方言,少数民族同胞也有不少人使用汉语,以贵阳为中心的现代贵州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川黔方言。

本文从词汇角度来研究贵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对于推广普通话和保留方言都有重大意义。

一、贵州方言的词源
(一)古语词
现代贵州方言中,仍然沿用着一些古语词,其中最典型的当数“之”字。

在古代汉语中“之”是最常见的虚词,在现今的贵州方言中,“之”字也依然广泛使用,不仅有诸如“之前”“五分之一”“久而久之”等现代汉语中通行的用法,还有一些通用语及其他方言中所没有的独特用法。

(二)借用词
在明代,集体迁入贵州的汉族人口剧增,这些人或来自四川,或来自江西、湖南,贵州的人口结构逐渐变成了以汉族人口占多数、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的格局。

汉族人的迁入带来了大量的词汇,例如,贵州方言中的川黔方言就与四川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黔南方言则与湘赣方言之间存在着很深的渊源。

贵州方言中还有很多词汇是从周边方言中借用的,例如“木头木脑”“空口说白话”“不消”“差劲”等。

(三)少数民族语
现代贵州方言中有不少词汇是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

例如,贵州西北地区在建省之前是以彝族为主要民族的聚居地,到清末时期就已经变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贵州方言中便融入
了很多彝族语言,就像“毕节”“六盘水”等地。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贵州方言词汇是来自黔西北苗语、黔南壮侗语等。

(四)地方词
现代贵州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其产生、传播和使用与地方文化风俗密切相关,它们多是指地方特有事物的词汇或是地方熟语,即地方词。

例如,“冲冲糕”就是指一种在当地非常出名的风味小吃,“披筋筋挂纽纽”就是形容穿得很破烂,“跳场”就是青年男女结识、恋爱的场所等。

二、贵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词汇比较
(一)词汇与语法
首先,在词语兼类上,贵州方言就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

以“凶”字为例,贵州方言中的“凶”除了有“凶恶”“厉害”的意思以外,还有“责备”“训斥”的意思,兼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

“孩子被老师凶了”,这里的“凶”就作为动词,意思是“孩子被老师批评/训斥了。

”“苗”在普通话和贵州方言里都有“初生的植物、形状像苗的实物或是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等义项,但在贵州方言中,“苗”还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如“脾气苗得很”这一说法,形容一个人的脾气很古怪。

其次,在词汇组合能力上,贵州方言也与普通话相比有很大差别。

以“吃”字为例,普通话中就是“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的意思。

而在贵州方言中,“吃”这一动作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可以指食用流质食物,比如“吃酒”“吃水”,还可以说“吃烟”。

“搞”是贵州方言中的万能动词,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指代各种动作和行为,例如,“搞点饭吃”“搞工作”等。

在普通话中,我们通常是不会这样表达的。

(二)词汇与修辞
修辞本义即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褒贬色彩体现了人们对事物的好恶。

以“精”为例,在做形容词使用时,普通话中可以说是一个中性词,在贵州方言中则多带有贬义色彩,做“狡猾”讲。

“非凡”在普通话中多被理解为“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是褒义词,而在贵州方言中,则可指女孩子过于时髦,社会范围过于广泛,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风格色彩体现的是人们对事物的庄重或诙谐、严肃或戏谑、口语化或书面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方言中关于患病或死亡这些词语,人们通常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述。

例如,老人去世委婉的说法是“成神”,粗俗的说法是“去货”;小孩子生病了叫“逗啰嗦”,成年人生病了叫“不安逸”或者“不自在”,甚至粗俗地称之为“发瘟”。

(三)词汇与词形
1.音节结构不同
很多在普通话中为双音节的词,在贵州方言中却为单音节词。

例如,普通话中的“炫耀”在贵州方言中为“亮”;普通话中的“调皮”在贵州方言中为“费”;普通话中的“怂恿”在贵州方言中为“宠(读去声)”;普通话中的“愚蠢”在贵州方言中为“傻(hà)”等。

2.构词语素完全不同
贵州方言中,有一部分词汇其意义与普通话相同,但在构词语素上却是完全不同。

这里的构词语素是指词汇的词根和词缀。

例如,普通话中的“吝啬”在贵州方言中为“夹壳”;普通话中的“聪明”在贵州方言中为“精叫(读上声)”;普通话中的“以为”在贵州方言中为“默倒”;普通话中的“背地里”在贵州方言中为“阴倒”等。

3.构词语素部分不同
在贵州方言中,也有一部分词汇其意义与普通话相同,但在构词语素上却是完全不同。

例如,普通话中的“表面”在贵州方言中为“皮面”;普通话中的“脑袋”在贵州方言中为“脑壳”;普通话中的“随后”在贵州方言中为“赶后”等等。

4.附加成分不同
贵州方言和普通话一样,都会利用一些附加成分来构词,即前缀和后缀,但是这二者之间也是存在一些差别的。

贵州方言词汇的前缀成分有些与普通话相同,但其使用范围和用法却不尽相同。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老”字做前缀,例如“老舅”“老幺”“老表”“老鸦”等。

贵州方言中最常见的后缀是“子”,虽然贵州方言和普通话中都有“子”,但是贵州方言中“子”字的分布、用法和作用与普通话大有不同。

例如,普通话里有“被子”“盖子”“褥子”,但是在贵州方言中则称为“被窝”“盖盖”“垫棉”。

但是也有一些词汇普通话中没有“子”这个后缀,例如,“辣椒”“蚕”“蜜蜂”,但是这些词在贵州方言中就表现为“辣子”“蚕子”“蜂子”。

此外,在普通话中很多带“儿”的后缀,在贵州方言中却不带“儿”,例如,普通话中说“被窝儿”,贵州方言中表达为“被窝”。

贵州方言中也常用“下”作动词的后缀,例如“看下”“等
下”“问下”,在普通话中通常用“看看”“等等”“问问”来表达。

5.叠音后缀词
叠音后缀词在贵州方言中起着重要的语法作用和修辞作用。

在贵州方言中叠音后缀词主要表达四种意义。

第一,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性状,例如,“烂兮兮”“苦阴阴”;第二,表示人的
某种情态、体貌特征或动作特点,例如,“打哈哈”“高叉叉”;第三,表示颜色,例如,“蓝映映”“黑巴巴”;第四,渲染气候环境特点,例如,“雨兮兮”“冷沁沁”。

《贵州汉语方言特色词语汇编》中共计收录带280条叠音后缀词条,有的词语因为各地发音差别而写法不同,但词义相同。

例如,同样是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头脑愚笨,黔东南表达为“木杵杵”、铜仁表达为“傻(读hà)兮兮”,思南表达为“笨撮撮(读去声)”。

三、贵州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日常词汇差异
(一)名词
名词是现代语言中最基础的词汇,多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名称。

贵州方言中的名词无论是构造形式、语音特点,还是表义功能、语法意义都与普通话大不相同,在日常用语中更是不同。

例如,普通话中的“绳子”在贵州方言中为“索索”;普通话中的“西红柿”在贵州方言中为“毛辣果”或“海茄”;普通话中的“木薯”在贵州方言中为“地萝卜”。

(二)动词
动词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

贵州方言中的动词不仅在表达上与普通话不同,同样的字在发音上也与普通话不尽相同。

例如,普通话中的“理睬”在贵州方言中为“张”,发阴平;普通话中的“吵闹”在贵州方言中为“泼”,发去声;普通话中的“坚持”在贵州方言中为“鼓倒(发去声)”。

(三)形容词
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

相对于普通话,贵州方言中的形容词表达方式呈现出多样性,且带有一定的诙谐色彩。

例如,普通话中的“神气活现”在贵州方言中为“幺二伙三”;普通话中的“胡说八道”在贵州方言中为“鬼扯”。

(四)代词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一类词语。

贵州方言中代词的代表除了前文中我们提到的表达普通话中“这个”的“之”以外,还有普通话中的“那个”,在贵州方言中为“啊个”;普通话中的“别人、旁人”,在贵州方言中为“别个、人家、别家”;普通话的“自己”,在贵州方言中为“各人”。

(五)口语词组
口语词组在句式上类似于成语而尚未收入词典的,也有人称之为土成语。

它们与普通话中的词汇表示相同的意思,例如,普通话中的“拣了个便宜”在贵州方言中为“拣趴趴”;普通话中
的“想睡觉”在贵州方言中为“瞌睡迷稀”;普通话中的“吹牛、说大话”在贵州方言中为“款天廓地”。

方言带有浓郁的地方特性,贵州方言更是兼具风趣、幽默、简练的特色,丰富多彩且充满智慧。

我们在说普通话时避免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受到方言的影响,同时也要保持贵州方言的“标志性”,彰显贵州文化的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周颂华.贵州方言的形成、发展及对地域文化的推动[J].新闻窗,2013(3).
[2]王文艺.贵州方言中的近代汉语语词选释[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肖永凤,朱艳.贵州汉语方言中的叠音后缀现象[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4).
[4]张晶.贵州方言语音的调查研究与应用[J].艺术科技,2013(4).
编辑温雪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