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的知识点总结
测量的知识点总结一、测量基本概念1.测量的定义测量是对待测对象某一属性的大小、形状、位置等进行判读和评价的过程。
它是通过对对象所具有的一定属性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来获取有关信息的科学方法。
2.测量的目的测量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对待测对象的准确描述,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对象所具有的属性。
测量的目的主要有: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资源调查等。
3.测量的要素测量包含了测量对象、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测量对象是指需要进行测量的实体,测量方法是对测量对象进行观测和记录的步骤和程序,测量仪器是用来实现测量对象属性的获取的工具。
4.测量的分类根据测量的目的和方法,测量可以分为精密测量和工程测量两类。
精密测量以强调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为目的,工程测量则更注重测量操作的方便和实用性。
5.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是评价测量结果优劣的重要指标。
二、测量仪器1.测量仪器的分类根据测量目的的不同,测量仪器可以分为长度测量仪器、角度测量仪器、高程测量仪器、坐标测量仪器、电磁测量仪器等多种类型。
2.长度测量仪器长度测量仪器主要包括测径仪、测微器、游标卡尺、千分尺、光栅尺、激光测距仪等。
它们用于测量对象的线性大小。
3.角度测量仪器角度测量仪器主要有经纬仪、经纬仪、全站仪、测向仪等。
它们用于测量对象的方向、角度大小。
4.高程测量仪器高程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仪、高程仪等。
它们用于测量对象的垂直高程。
5.坐标测量仪器坐标测量仪器主要有全站仪、测量剖面仪、三维扫描仪等。
它们用于测量对象的空间位置。
6.电磁测量仪器电磁测量仪器主要有电磁波测距仪、雷达测距仪、GPS卫星定位仪等。
它们用于测量对象的位置和移动。
7.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在选择测量仪器时,需要考虑测量目的、测量精度、测量环境、使用条件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言测量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产生的一项重要活动,测量是指在认识物体或者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将所要认识的量和价值转变为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的过程。
测量知识点是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地理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测量.一、测量的基本概念1.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为了确定一个事物或者现象的某一性质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2.测量的要素测量的要素包括被测量的对象,测量的目的,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过程。
3.测量的分类按照测量的属性和方法,可以将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精密测量和粗糙测量、动态测量和静态测量。
二、测量的基本原理1.测量的比较原理测量的比较原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象的性质或者数量。
2.测量的传感原理测量的传感原理是指通过传感器将被测对象的物理量转化为信号的过程。
3.测量的数据处理原理测量的数据处理原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结论。
三、测量的仪器和设备1.测量的基本仪器测量的基本仪器包括尺子、量角器、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块规、测量台等。
2.测量的传感器测量的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3.测量的数据处理设备测量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卡、控制器、处理器、存储器、显示器、打印机等。
四、测量的误差和精度1.测量误差的类型测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等。
2.测量精度的表达测量精度是指所测量的数据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偏差、置信区间等指标来表达。
3.测量误差的控制测量误差的控制是通过校正、调零、温补、校准等方法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五、测量的单位和标准1.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世界上通用的单位制度,包括基本单位、衍生单位和辅助单位。
2.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和判断的标准。
长度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长度的测量知识点总结测量是指通过量的比较来求取被测量的物体特征的过程。
测量的过程包括测量对象的选择、仪器的选择、测量的方式和方法、测量的精度和误差的分析等内容。
测量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现代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下面将从测量的定义、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测量知识进行总结。
一、测量的定义测量是以已知的量作为标准,以比较的方法求得待测量的大小的过程,是一种高度精密的科学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各种技术活动的前提。
测量可以从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需求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特定属性进行量的比较,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测量的过程是通过观察、比对从而得到数值或标度的过程,既是一种不能分割的过程又是一种规定了过程,测量结果是可比较的,并且是可重复的,这意味着测量是客观的、可靠的。
二、测量的基本概念1. 测量对象测量对象是指待测量的现实世界中的物体或现象。
测量对象的选择是测量的第一步,要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进行选择,必须熟悉测量对象的性质、特征和要求,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衡量待测量的大小的标准。
国际单位制是目前全球公认的科学技术计量系统,其基本单位包括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和坎德拉等。
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来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
3.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是用来进行测量的工具和设备,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测量要求的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测量仪器包括尺子、量角器、卡尺、天平、显微镜、分光计等。
4.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环境、人为因素等引起的,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
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控制,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传统测量知识点总结
传统测量知识点总结一、测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测量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和方法,对物体或现象的某些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的过程。
测量的基本概念包括测量的目的、测量的对象、测量的方法、测量的精度和测量结果的处理等。
二、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1. 刻度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线性尺寸。
2. 量角器:用于测量物体之间的夹角。
3.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物体的内径、外径等尺寸。
4. 卷尺:用于测量比较长的线性距离。
5. 测量显微镜:用于测量微小的尺寸。
6. 电子秤、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7. 雷达、测距仪: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
8. 仪表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
三、测量的误差及其处理方法1.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不准确性或者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引起的误差。
2. 随机误差:由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引起的不确定性误差。
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描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4. 误差的处理方法:重复测量、平均值、误差传递等方法。
四、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 数据的整理:整理测量数据,得出测量结果。
2. 数据的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测量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五、光学测量与传感器测量1. 光学测量:包括白光干涉、激光干涉、衍射等测量方法。
2. 传感器测量: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
六、地理测量与导航定位1. 地理测量:包括地图制图、测量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测量技术。
2. 导航定位:包括GPS定位、惯性导航、地面测量等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七、工程测量与土木测量1. 工程测量:包括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的测量技术。
2. 土木测量:包括地质勘探、地形测量、地下管道测量等土木工程领域的测量技术。
八、化学分析与质量检测1. 化学分析:包括质量分析、结构分析等化学分析技术。
2. 质量检测:包括产品质量检测、环境质量检测等质量检测技术。
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的基本知识目录一、测量的基本概述 (2)1.1 测量的定义与重要性 (2)1.2 测量的基本目标 (4)1.3 不同领域下的测量应用 (4)二、测量的历史发展 (6)2.1 古代测量技术 (7)2.2 中世纪至近现代测量领域的突破 (8)2.3 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态势 (10)三、测量的基本工具与仪器 (11)3.1 精密测量仪器的种类与选择 (13)3.2 常规计量工具的介绍与应用 (14)3.3 现代科技在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15)四、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6)4.1 测量的基本数学与统计理论 (18)4.2 校准与校验的基本方法 (20)4.3 误差分析与控制技术 (21)五、测量的实施与过程 (23)5.1 测量计划与准备 (24)5.2 测量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5)5.3 测量结果的评估与报告 (26)六、测量的先进技术 (27)6.1 激光干涉测量 (29)6.2 动态测量技术 (30)6.3 纳米级测量技术 (32)七、测量的质量保证与管理体系 (34)7.1 测量系统评定与认证 (35)7.2 质量管理标准介绍与运用 (37)7.3 实验室管理的最佳实践 (38)八、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39)8.1 测量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41)8.2 测量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43)8.3 测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4)九、未来展望 (45)9.1 测量技术的新趋势与挑战 (47)9.2 人工智能与测量的结合 (49)9.3 可持续性与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50)一、测量的基本概述测量是一个系统地确定某一具体量的大小,并通过数量关系来表达其属性的过程。
它是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活动,用于获取和比较信息以支持决策和实践。
测量具有两个基本要素:“标准”和“量度”。
标准是用于定义和表示量值的特定参考,它可以是实物样本、数学模型或标准结果。
量度则是将某个量与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其量值的过程。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
下是测量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总结:
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通过比较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未知量的过程。
2. 测量的目的:测量的目的是获取准确、可靠、可重复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3. 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包括被测量对象、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三个基本要素。
4. 测量的误差:测量中存在着各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方法的固有缺陷引起的,而随机误差是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
因素引起的。
5. 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
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6. 测量的单位:测量结果需要使用适当的单位来表示,例如长度可以用米、厘
米或英寸等单位。
7. 常见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等。
8. 测量数据的处理:在测量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
整理、筛选、统计和图表展示等。
9. 测量的不确定度: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所以测量结果通常伴随着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范围或可信度的度量。
10. 校准和验证:测量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这些是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问题,
可以继续提问。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一、测量学的定义和任务1、测量学的定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它是一门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应用的科学。
2、测量学的任务测定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精度测绘成地形图,供工程建设和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
2、地球的数学模型地球椭球体为了便于测量计算,通常用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公式表示的几何形体来代替地球的形状,这个数学形体就是地球椭球体。
参考椭球体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地水准面最为密合的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三、地面点位的确定1、地理坐标天文地理坐标用天文经度和天文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地理坐标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2、平面直角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利用高斯投影的方法,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在横坐标上加 500km。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在小区域范围内,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四、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1、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五、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点上的水准尺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水准仪和水准尺水准仪的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水准尺的种类直尺塔尺3、水准测量的方法闭合水准路线测量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支水准路线测量4、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待定点高程的计算六、角度测量1、角度测量原理水平角测量原理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形成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三年级测量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重要知识点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三年级测量的重要知识点:一、长度测量- 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需要了解并区分不同的长度单位,例如米(m)、厘米(cm)和毫米(mm)。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 测量方法:学习如何正确地放置尺子,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二、面积测量- 面积单位:学生需要认识并使用平方米(m²)、平方厘米(cm²)等面积单位。
- 面积计算: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
三、体积和容积测量- 体积单位:了解立方米(m³)、立方厘米(cm³)等体积单位。
- 容积单位:学习升(L)和毫升(ml)等容积单位。
- 测量方法:学会如何测量容器的容积,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体积。
四、质量测量- 质量单位:认识并使用千克(kg)、克(g)等质量单位。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天平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五、时间测量- 时间单位:了解秒(s)、分(min)和小时(h)等时间单位。
- 计时方法:学习如何使用钟表或计时器来测量时间。
六、温度测量- 温度单位:认识摄氏度(°C)和华氏度(°F)。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七、角度测量- 角度单位:了解度(°)作为角度的单位。
- 测量工具:学会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度的大小。
八、测量的应用- 实际应用:将测量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测量房间的大小、计算材料的用量等。
结尾通过学习这些测量的基本知识,三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测量的基本知识
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的基本知识1、测量⼯作的基准线、基准⾯指什么答:重⼒的⽅向线称为铅垂线,是测量⼯作的基准线。
⼤地⽔准⾯是测量⼯作的基准⾯。
2、什么叫⽔准⾯?什么叫⼤地⽔准⾯?答:⽔准⾯是⾃由禁⽌的海⽔⾯,是等位体,有⽆数个。
⼤地⽔准⾯是静⽌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向⼤陆岛屿延伸⽽形成的闭合⽔准⾯。
3、何谓绝对⾼程?何谓相对⾼程?我国的⾼程系统?⾼差答:绝对⾼程,地⾯某点沿铅垂线⽅向到⼤地⽔准⾯的距离,称为绝对⾼程,通常称为海拔,也称作标⾼。
相对⾼程,地⾯某点沿铅垂线⽅向到达某⼀⽔平⾯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程。
新的国家⾼程基准⾯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27年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根据这个⾼程基准⾯作为全国⾼程的统⼀起算⾯,称为“1985国家⾼程基准”。
⾼差:⾼差是两点间⾼程之差。
⽤⾼程测量⽅法测出未知⾼程的点时,先从已知⾼程点测出两点的⾼差,再计算出未知⾼程点的⾼程。
未知点⽐已知点⾼,两点的⾼差为正,反之为负。
4、测量中的独⽴平⾯直⾓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直⾓坐标系有什么区别?答:测量坐标系X 轴是南北⽅向的、X 轴朝北,Y轴是东西⽅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5、确定地⾯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三项基本测量⼯作是什么?答:⽔平⾓,距离和⾼差(或⾼程)是确定地⾯点的三个基本要素。
⾼程测量,⽔平⾓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学的基本⼯作。
6、测量⼯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
7、在⽔准测量中如何规定⾼差的正负号?⾼差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答:⾼差为正号,前视点⾼于后视点,否则相反。
⾼差的正负号说明地形的⾼低起伏情况8、测设和测定的区别答: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也就是你说的测量)和测设两个部分。
测定是指使⽤测量仪器和⼯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基础知识1.什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相对高程?答: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2. 什么叫水准面?答: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3.由于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以分为哪几类?答:可以分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真方位角是以过直线起点和地球南、北极的真子午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
磁方位角是以过直线起点和地球磁场南、北极的磁子午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是以过直线起点的平面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
4.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答:在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即先进行控制测量,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在精度上“有高级到低级”。
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可以减少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同时,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网,可以分区平行作业,从而加快测量工作的进展速度。
5.测量工作有哪些基本工作?答: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高程测量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
6.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
答: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出另一点的高程。
7.在一个测站上,高差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答:在一个测站上,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高差为正,说明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高差为负,说明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
8.DS3型微倾式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有什么作用?答:圆水准器是用来指示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管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的装置。
9.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答: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若看到十字丝与标尺的影像有相对移动时,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由于视差的存在,当眼睛与目镜的相对位置不同时,会得到不同的读数,从而增大了读数的误差。
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基础知识第一篇测量基础知识概要测量技术是一门具有自身专业体系、涵盖多种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前沿科学。
而熟知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则是掌握测量技能,独立完成对机械产品几何参数测量的基础。
1.1 测量的定义一件制造完成后的产品是否满足设计的几何精度要求,通常有以下几种判断方式。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将被测对象与复现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以被测量与单位量的比值及其准确度表达测量结果。
例如用游标卡尺对一轴径的测量,就是将被对象(轴的直径)用特定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与长度单位(毫米)相比较。
若其比值为30.52,准确度为±0.03mm,则测量结果可表达为(30.52±0.03)mm。
任何测量过程都包含: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素。
测试:是指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
也可理解为试验和测量的全过程。
检验:是判断被测物理量是否合格(在规定范围内)的过程,一般来说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通常不一定要求测出具体值。
因此检验也可理解为不要求知道具体值的测量。
计量:为实现测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1.2 测量基准测量基准是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并具有规定计量单位特性的计量器具。
在几何量计量领域内,测量基准可分为长度基准和角度基准两类。
长度基准: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报告,批准了米的新定义:即“一米是光在真空中在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的行程图1-1 长度计量检定系统表(简化)长度”。
根据米的定义建立的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一般都不能在生产中直接用于对零件进行测量。
为了确保量值的合理和统一,必须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的规定,将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国家基准逐级进行传递,直至用于对产品进行测量的各种测量器具。
图1-1为长度(端度)计量检定系统表(简化)。
三年级测量全部知识点
三年级测量全部知识点测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三年级测量的知识点概述:1. 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和厘米(cm)。
- 了解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 学会如何读取直尺上的刻度。
2. 面积的测量:- 面积的基本单位是平方米(m²)和平方厘米(cm²)。
- 理解面积是二维空间的度量。
3. 体积的测量:- 体积的基本单位是立方米(m³)和立方厘米(cm³)。
- 学会如何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
4. 重量的测量:- 重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和克(g)。
- 了解如何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重量的测量。
5.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分钟(min)和小时(h)。
- 学会如何读取时钟和秒表。
6. 温度的测量:- 温度的基本单位是摄氏度(°C)。
- 了解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7. 测量工具的使用:- 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天平、温度计等。
8. 测量的准确性:-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 学会如何通过多次测量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9. 测量的应用:- 将测量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测量房间的尺寸、计算物品的重量等。
10. 单位换算:- 学会不同测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如米到厘米,千克到克等。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测量概念,为日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测量的初步知识
测量的初步知识一、单位换算1元硬币值径是25mm.(可以起到比例尺的作用)1尺=10寸=33.33cm.1付=3、33cm鞋尺码表二、长度测量工具1刻度尺:注意分度值、读数.2.游标卡尺一般用来测量长度、外径、内径、孔深.规格:10分度、20分度、50分度.原理:例如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10个等分刻度的总长为9mm,所以游标的最小分度为0.9mm.游标上每格的长度比主尺每格的长度少0.1mm.3、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用于测量精度要求更高的测量,准确度可达0.01mm可测金属丝的直径,薄板的厚度等。
原理:固定刻度最小分度是1mm,在最小分度的上方有一组半毫米刻度线,可动刻度分成50个均分度格.可动刻度转动一周,在固定刻度上移动螺距.0.5mm ;可动刻度转动一个分度格,在固定刻度上移动0.01mm。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长,测量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4、常见数值补充: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0.1nm;将地球视为球体,其直径大约是1.27◊105km,即地球半径平均值大约是6370km;目前科学界认可的宇宙年龄是160亿年(正负40亿年);太阳的质量大约2◊1030kg三、时间北京时间和世界时间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我国采用以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世界时间(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以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刻作为正午。
太阳从正午开始向西移动,日落后经过1个黑夜,又从东方升起来,再到正午,这么1圈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就叫做1个真太阳日。
真太阳日分为24小时,就是真太阳时。
实际观测发现,1年内真太阳日的长度逐日不同,最长与最短时可相差51秒(有兴趣的请自行查阅其原因)。
为此,1820年法国科学院会议决定,将1年内各个真太阳日的平均值,作为1个“平均太阳日”或“平太阳日”,以平太阳日来定的时间就叫做“平太阳时”或“平时”。
测量有关的数学小知识
测量有关的数学小知识一、长度的测量长度是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尺子、卷尺、游标卡尺等。
在测量时,需要将测量工具的起点与被测物体的起点对齐,然后读取终点位置的数值。
尺子上通常刻有毫米和厘米的刻度,游标卡尺上刻有毫米和0.1毫米的刻度,而卷尺上则刻有厘米和分米的刻度。
二、角度的测量角度是两条射线的夹角,常用单位有度和弧度。
使用的测量工具有量角器、转角尺等。
在测量时,量角器的顶点与角的顶点对齐,然后读取刻度盘上的数值。
转角尺则是通过旋转来测量角度,读取刻度尺上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角度的测量需要保证测量工具与角的顶点对齐,并且尽量避免误差。
三、面积的测量面积是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面积的测量可以使用尺子、卷尺等直尺类工具,也可以使用面积计算公式。
对于规则形状的图形,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而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图形,可以使用直尺类工具进行测量。
四、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体积的测量可以使用容器、瓶子等容积已知的物体,也可以使用体积计进行测量。
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而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容器法或分层法进行测量。
五、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持续的长度。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秒、分钟、小时等。
时间的测量可以使用时钟、秒表等工具。
时钟可以测量较长时间的流逝,而秒表则适合测量较短时间的间隔。
在测量时间时,需要注意时钟或秒表的初始时间,以及起止时间的记录方式。
六、温度的测量温度是物体热度的度量。
常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等。
温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温度计等工具。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需要将温度计放置在待测物体附近一段时间,使其与物体达到热平衡,然后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
七、重量的测量重量是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大小。
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千克、克等。
重量的测量可以使用天平、磅秤等工具。
测量基本知识
70× %=0.7℃ 解:由题意可知,被测温度的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max|=70×1%=0.7℃ 由题意可知,被测温度的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 100×0.5%= ℃ 测量范围为0 1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测量范围为0~1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max|1=100×0.5%=0.5℃ %=0.5 200×0.5%= ℃ 测量范围为0 2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测量范围为0~200℃的仪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max|2=200×0.5%=1.0℃ %=1.0
8
对于仪器系统误差可以采用一些方法避免:
特定的测量应当选择适当的仪器; 特定的测量应当选择适当的仪器; 确定仪器误差的大小后应用修正系数; 确定仪器误差的大小后应用修正系数; 用一个标准仪器对仪器进行校准。 用一个标准仪器对仪器进行校准。 (2)、特点 )、特点 )、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种类 (3)、种类: )、种类: 恒值系差 变值系差 周期性 累进性
δ=
±0.5 *100% = ±1.25% 40 − 0
因此该流量计必须选择1.0级的流量计 因此该流量计必须选择1.0级的流量计 结论: 结论: 工艺要求的允许误差 ≥ 仪表的允许误差 ≥ 校验所得到的相对百分误差
18
例3:某被测温度信号在7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1%,现有 某被测温度信号在70~80℃范围内变化,工艺要求测量误差不超过± %,现有 两台温度测量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 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 100℃ 两台温度测量仪表,精度等级均为0.5级,其中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100℃, 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 200℃ 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另一台仪表的测量范围是0~200℃,试问这两台仪表能否满足上述测量要求。
测量总结的知识点
测量总结的知识点一、测量的基本概念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获取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数量特征,以便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或描述的过程。
2. 测量的特点测量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3. 测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测量可以分为长度测量、角度测量、面积测量、体积测量等不同类型。
二、测量的基本原理1. 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直接测量原理、间接测量原理和比较测量原理。
2. 测量的基本方法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方法和综合测量方法等。
3. 测量的误差测量中可能存在多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人为误差等。
4. 测量的精度与准确度测量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而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三、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1. 测量工具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尺子、卷尺、量角器、分度尺、刻度尺等。
2. 测量仪器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测量仪等。
四、测量的应用1.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表或建筑物进行测量,以获取相关信息的活动。
2. 土地测量土地测量是指对地理空间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活动。
3. 测绘测量测绘测量是指通过测绘技术对地球表面特征进行测量和绘制的活动。
4. 地球物理测量地球物理测量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地球内部结构、地球表面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活动。
五、测量的发展趋势1. 测量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涌现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激光雷达等新技术。
2. 测量方法的创新新的测量方法如无接触式测量、虚拟测量等不断涌现,为测量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测量领域的拓展测量不仅仅局限于地面或建筑物,还涉及到海洋测量、宇宙测量等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六、测量的现状与挑战1. 测量技术的高度发达当前,测量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是在工程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测量误差难以消除、测量数据难以处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量的基本知识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指什么答: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什么叫水准面?什么叫大地水准面?答:水准面是自由禁止的海水面,是等位体,有无数个。
大地水准面是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3、何谓绝对高程?何谓相对高程?我国的高程系统?高差答:绝对高程,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通常称为海拔,也称作标高。
相对高程,地面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达某一水平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新的国家高程基准面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27年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根据这个高程基准面作为全国高程的统一起算面,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高差:高差是两点间高程之差。
用高程测量方法测出未知高程的点时,先从已知高程点测出两点的高差,再计算出未知高程点的高程。
未知点比已知点高,两点的高差为正,反之为负。
4、测量中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答:测量坐标系X 轴是南北方向的、X 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5、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答:水平角,距离和高差(或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的三个基本要素。
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是测量学的基本工作。
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
7、在水准测量中如何规定高差的正负号?高差的正负号说明什么问题?答:高差为正号,前视点高于后视点,否则相反。
高差的正负号说明地形的高低起伏情况8、测设和测定的区别答: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也就是你说的测量)和测设两个部分。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9、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哪些?答:测量上作为定向依据的基本方向线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二、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原理是什么?3、转点及其作用4、高差总和与前视读数总和及后视读数总和的关系红黑面后视总和减红黑面前视总和,应等于红黑面高差总和,还等于平均高差总和的两倍5、水准管轴、视准轴、十字丝视差的概念、十字丝视差消除方法水准管轴:水准管两端一般刻有2mm间隔的刻画线,刻画线的中点s称为水准管零点,过零点且与水准管内壁圆弧相切的纵向直线L-L称为水准管轴视准轴:视准轴是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也称视准线.视差: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端作上下微量移动,会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也有相对移动,读数随眼睛的移动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目标通过物镜后的影像与十字丝划分板不重合,视差对读数精度颇有影响,应予以消除。
消除视差的方法: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的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落在十字丝划分板上。
此时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十字丝横丝截取的水准尺上的读数不变。
6、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闭合水准路线起止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封闭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起止于两个已知水准点间的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终点不附合或不闭合于另一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终点为一未知高程的水准点)。
7、一测站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四等水准测量在一测站照准水准尺顺序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这样顺序简称“后前前后” (黑黑红红)四等水准测量也可以为“后后前前”(黑红黑红)8、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和检核;复习: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的检核。
导入:由水准测量的成果检核方法引出如何进行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2—4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一、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1、计算实测高差闭合差f hf h=∑h测 -∑h理 =∑h测,∑h理=02、计算容许高差闭合差 f h容等外水准测量(图根水准测量)平地 f h容=±40√L mm L为整个线路长度(km)山地 f h容=±12√n mm n为测站数n=∑n/∑L≤15站平地,n=∑n/∑L﹥16站山地四等水准测量平地 f h容=±20√L mm 山地 f h容=±6√n mm3、闭合差调差(改正数计算)三原则 <1>大小按路线长度或测站数成正比<2>符号按闭合差符号相反 <3>最小单位为0.001mm每站改正数δ= - f h/∑n 或δ= - f h/∑L 各测段改正数 Vi=niδ=- f h/∑n·ni或 Vi=Liδ=- f h/∑L·Li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3-21、计算改正后高差实测高差hi +改正数Vi 2、计算各待测点高程用改正后高差来计算二、符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1、计算实测高差闭合差f hf h =∑h测 - ∑h理 =∑h测 -(H终– H始)∑h理 = H终– H始其余2~5步骤与闭合路线计算相同三、支水准路线成果计算1、计算实测高差闭合差 f hf h =∑h测 - ∑h理 =h往 +h返,∑h理 =02、计算容许高差闭合差 f h容公式同前,但注意计算∑L、∑n时以单程计3、计算改正后高程hA1 (平均)=±| h往 +h返|/2 取往测符号4、计算待测点高程H1 =HA + hA1 (平均)实习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目的3-31、练习等外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检核方法2、掌握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二、内容要求以教学楼B区平台上前已知高程点为BMA,HA =5.000m。
沿教学楼外围水泥地选4~7个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要求 f h < f h容 =±12√n 三、实习步序1、选好水准点2、闭合水准路线施测小组内成员合作进行3、进行成果计算每人独立完成四、注意事项1、测完后须再测回到A点2、如精度达不到要求即f h > f h容则须重测9、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检验与校正?一、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1、水准管轴应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主要条件)2、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主要条件)3、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水准仪的竖轴(次要条件)4、十字丝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次要条件)说明:a、第2个条件一般是由厂家进行保证的。
b、对于国家的第三、四等级普通的水准测量,应经常进行检查第1项和第3、4项。
对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密水准仪应定期对第2项进行检验。
C、检验、校正顺序的原则:前面的检验项目不受后面的检验项目的影响。
二、检验校正的原理与方法检验项目: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水准仪的竖轴检验原理:先用脚螺旋将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将仪器旋转180度。
若气泡仍居中位置,则表明此项条件已满足。
若气泡偏移,则表明条件没有满足。
检验方法:校正用装在圆水准气泡下的校正螺钉进行。
它一般只有三个。
操作时,按整平圆水准那样的方法,分别调动三个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向居中位置移动偏离长度的一半。
如果操作完全准确,经过校正后,水准轴与仪器旋转轴平行。
如果此时将仪器整平,则仪器的旋转轴位于坚直状态。
但实际中要进行多次的调整方可完成。
检验项目:十字丝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检验原理:先用十字丝横丝的一端瞄准一个点,然后用微动螺旋缓慢地转动望远镜,观察此点在视场内的移动轨迹。
如果此点始终能在横丝上移动,则说明十字丝的横丝与仪器旋转轴垂直,如果此点离开了横丝,则说明横丝没有与仪器的旋转垂直,则要进行校正。
检验方法:用固定十字丝环的校正螺钉进行,先放松校正螺钉使整个十字丝环转动。
让横丝与水平线重合或平行。
校正后再进行检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检验项目:水准管轴应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检验原理:望远镜视准轴与水平管水准轴都是空间直线,如果它们相互平行,无论是坚直面上的投影还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都应是平行的,对坚直面上投影是否平行的检验称之为i角检验,水平面上投影是否平行的检验为交叉误差检验。
三、角度测量1、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角原理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可用Α表示。
其角值为-90°~0°~90°。
视线上倾斜,竖直角为仰角,符号为正。
视线向下倾斜,竖直角为俯角,符号为负。
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
其范围:顺时针0°~360°。
十、建筑测量工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及规范1建筑测量工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奉献测绘。
测绘职工应当大力弘扬“爱祖国、爱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增强职业荣誉感,热爱测绘,乐于奉献,吃苦耐劳,不畏艰险。
维护版图、保守秘密。
测绘职工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国家版图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版图的严肃性和完整性;增强保密观念和信息安全意识,确保地理空间信息安全。
严谨求实、质量第一。
测绘职工应当自觉维护国家测绘基准、测绘系统的法定性和统一性,严格遵守测绘技术标准、规范图式和操作规程,真实准确,细致及时,确保成果质量。
崇尚科学、开拓创新。
测绘职工应当弘扬科学精神,刻苦钻研技术,勇攀科技高峰;应当加强学习,大胆实践,与时俱进,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服务用户、诚信为本。
测绘职工应当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服务,优质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在测绘活动中应当树立信用观念,遵守合同,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团结协作。
测绘职工应当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测绘,安全生产,合法经营,公平竞争,自觉维护测绘市场秩序;应当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友爱互助,文明作业。
CH 101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