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合集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方案

小学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方案

小学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工作目标: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保持个人心理的内部和谐。

矫治学生的问题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三、工作原则:1、以尊重、理解学生为前提。

2、面向全体学生。

3、学生主体性原则。

4、预防矫治与发展养成相结合。

四、具体措施:(一)做好教师心理培训工作。

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心理。

让教师能认识到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维度。

学会初步判断自己或同事的健康状况,并能区分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和精神疾病等概念,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求助的意识。

(二)继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五)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七)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XX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

XX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

XX区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2021__区落实“五育并举” 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各级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教育强区、办品牌教育”进程,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__教育实际,现就落实“五育并举”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六全路径、五育并举、知行合一”,以“六全路径”为实践载体,以“五育并举”为育人导向,以“知行合一”为价值追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各领域,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营造人人为育人之人、时时为育人之机、处处为育人之地的浓厚氛围,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衔接的协同育人链,推动学校育人“独角戏”向全员育人“大合唱”转变,构建具有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贡献教育力量。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全德育”行动计划。

1.工作目标。

坚持以德为先,强化党建引领,树立“人人做德育、事事皆德育、时时有德育”的全德育观,建设德育意识强、观念正、方法好的多元化德育队伍,形成“党组织主导、校(园)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

2.具体措施。

(1)构画德育工作“组织图”。

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群团”两轮同轴、同向发力,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少代会、家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建立__区中小学校思政工作指导中心(中小学思政中心),抓好“人人思政”与“思政人人”两条线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师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学校党组织定期研究德育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月1次教职工政治学习。

(2)培育学校德育“引路人”。

学校党组织书记或专职副校级干部抓学校德育工作,建设一支德育意识强、观念正、方法好的德育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五育并举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健康的学生,我们需要在教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与五育并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自己和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引入心理辅导或心理训练,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同时,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上述措施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场所的氛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动友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校需要与家长和社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五育并举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通过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心理素质、重视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校园环境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我们可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五育并举”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五育并举”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五育并举”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研究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的教育里,五育则具体代表德、智、体、美、劳五点的同时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健康发展的优秀接班人。

而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他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减少心理方面的伤害,在教授课程方面不能单纯的只进行心理知识的讲解,还要顾及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使只具备单一性的理论课程与具有整体性的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形成双相融合,并且可以协调和同步的发展。

关键词:“五育并举”;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学生目前,与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一直受到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中小学学生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较为复杂的思维方式,这些情况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面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巨大压力和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也会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冲击。

而中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心智也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中产生很多的心理健康的问题。

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的发生。

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将五育并举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并加以研究很有必要。

在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的接班人。

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存疑在学生们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学校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二者融合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路径。

而现阶段很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很多学校只存在老师教学生听的情况,并不能让学生们通过真实地场景去体验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而教育不能单调乏味、空喊口号,也需要借助外力来进行改变,而“五育并举”由来已久,早已常规化、普遍化,以它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桥梁能更加充分地展现出育人之关键。

在“五育并举”发展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可以全面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其顺利实施,从而进一步的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全的优秀的接班人。

以生为本 以德为先 全程服务 全面发展

以生为本  以德为先  全程服务  全面发展

以生为本以德为先全程服务全面发展努力共创学生工作新局面几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全程服务、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体,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打造优质服务平台为载体,以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扶贫助学工程建设为保障,构建了“一体两翼、五措并举、精细运作、多重保障”的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一、以养成教育为基础,着力建好一项文明修身工程深入贯彻《闽江学院关于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意见》精神,全面组织实施了闽江学院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七大行动”即:环境优化行动、文明养成行动、繁荣文化行动、遵纪守法行动、勤学立身行动、诚信感恩行动、自强励志行动。

通过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宣传栏评比活动和“文明伴我心、修身随我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倡导学生投身到“课堂无‘乱’、作业无‘抄’、考试无‘弊’、校区无‘烟’、环境无‘脏’、“安全无‘患’”、语言无‘忌’、举止无‘禁’、公物无‘损’、日用无‘费’”为主要内容的“十无”校园创建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投票选出闽江学院学生“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约有6000人次参加,投票结果:考试舞弊、处处有“情”、偷盗、乱扔垃圾、破坏公务、公交车挤人、课桌乱涂乱画、休息期间喧哗吵闹、随地吐痰、疯狂占座),不仅有效地推进了学风建设,而且还促进了大学生行为养成,我校每年受到校级表彰的学生人次比例均在22%以上,受到各种纪律处分的本科学生比例都保持在较低的百分比。

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或群体,如“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福建省优秀大学生”、“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员”和福建省大学生捐献眼角膜第一人——吴立斌同学,被央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的“90后五室友背起同学上课”的爱心小团队——冉保中同学寝室,以及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妇女的美术学院陈勇等6位见义勇为同学等。

“双减”框架下五育并举的工作实行策略

“双减”框架下五育并举的工作实行策略

“双减”框架下五育并举的工作实行策略引言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即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减少学生作业时间,教育部门强调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策略旨在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有效实施五育并举,确保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工作原则1.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避免单一追求学术成绩。

2. 优化教育方法: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3. 强化实践教育:增加学生实践操作和社会体验的机会。

4. 家校社协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5. 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全面的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标准。

实施策略德育工作1. 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智育工作1. 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倡导探究式、讨论式学习。

2. 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体育工作1. 增强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体质。

2. 体育课程改革: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至少一项运动技能。

美育工作1. 艺术教育普及:开设丰富多样的艺术课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2. 文化活动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文艺创作与表演,培养审美情趣。

劳动教育1. 劳动技能培养:设立劳动课程,教授基本生活技能和生产技能。

2. 校园劳动实践:组织校园绿化、清洁等实践活动,强化劳动意识。

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2. 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五育并举的实施能力。

3. 监督评估:建立五育并举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工作实施情况。

结语在“双减”政策指导下,五育并举的实施策略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和谐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家校社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育并举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五育并举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五育并举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在五育并举的心理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首先,我明白了心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种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

其次,学校和家庭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学校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提供适当的压力缓解措施等。

而家庭则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

再次,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至关重要。

通过团队活动、合作项目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相处、分享资源、互相支持和尊重彼此的差异。

这种合作经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另外,理念灌输也是心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培养积极的心态、培育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能够帮助学生成为独立、自立、自主的人。

最后,心理教育需要关注整个学校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一个积极向上、包容宽厚的学校文化,能够让学生成长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总而言之,五育并举的心理教育模式是诸多要素交织的复杂系
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康、自信、有责任感的人才。

高校五育并举工作计划

高校五育并举工作计划

高校五育并举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五育并举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二、目标设定: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塑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课程体系创新:优化课程设置,引入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整合水平,促使学生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学科竞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提升专业素养,拓宽学科视野。

社会实践拓展: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和培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具体措施:师德师风建设:a. 开展定期的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b. 设立师德考核机制,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督促全体教师保持良好师德师风。

课程体系创新:a. 成立跨学科教学研究小组,推动跨学科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b. 定期评估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动态,灵活调整课程体系。

学科竞赛培养:a. 鼓励教师组织学科竞赛培训班,提高学生参赛水平。

b. 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对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社会实践拓展:a. 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b. 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实际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a. 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b.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四、效果评估:设立定期评估机制,对五育并举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工作计划,确保实现既定目标。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在高校教育中全面推进五育并举,为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

管理篇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文|陈思涵以职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和最终目的,通过调查发现,心理健康逐渐成为中职学生求职中的短板。

因此,想要实现中职就业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可以结合五育融合内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的关系和意义(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概念来看,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简称,是对之前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心理无疾病和心理成长,包含对学生心理品质、心理韧性的培养,与五育融合属于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

从内涵来看,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其实是五育知识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发展和知识结构在各个领域中的复杂组合,表现为“知识和思维内在一致”“知识,情感和行为的一体性”。

[1]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实质上是五育知识的发展,它是学习者高层次知识结构的一种复杂构建。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的意义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开展五育融合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课程必须由五育融合及其他学科、其他各方面的综合教育来完成。

高质量教育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公平普惠、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开放多元、服务社会,就是要在深刻反省教育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从水平和类型两个方面来描绘未来教育发展的蓝图,从而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进行再描述和再定位。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融合教学相结合的策略(一)加强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满足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应以“德育”为主导,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它育”,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形成合力。

[2]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努力发挥人性的光辉,实现教学的温度与深度,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要与专业课形成相互补充与借鉴的关系,努力发挥二者的育人优势,当然,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注意专业特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坚持原则性与个性化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步走“望”“闻”“问”“切”“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步走“望”“闻”“问”“切”“疏”

收稿日期:2020-09-01作者简介:师彦洁(1983—),女,河南开封人,硕士,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分群体、分重点、分时期、分阶段来进行,非常讲究操作方法。

对个别的特殊学生,还要进行多对一、一对一帮扶。

具体可分“望”“闻”“问”“切”“疏”五步进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倾听;询问;诊断中图分类号院B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3X(2020)03-60-03第34卷第3期2020年9月开封大学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UNIVERSITYVol.34No.3Sep.202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

”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

关于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不仅说明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也说明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辅导员来说,是一项常规工作。

只有经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形成一套较为成熟且完备的心理辅导技能[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分群体、分重点、分时期、分阶段来进行,非常讲究操作方法。

中学心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2024年-2026年)

中学心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2024年-2026年)

中学心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2024年-2026年)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根据xx文件精神,结合xx 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围绕健康第一、预防为主,强化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加快构建学校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主要任务(一)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上好心理健康课。

省级统一组织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指导手册、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及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干预指南。

开齐上好心理健康课,中小学校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原则上设置2个学分。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学前教育机构要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

中小学校建立健康副校长制度,明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心理健康工作。

到2024年底,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

2.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设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落实每天校内校外2小时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彰显贵州特色、具有一定锻炼强度的大课间活动。

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等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特色体育。

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达标争优”活动,对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进行奖励。

针对学生体测短板制定干预措施,采取课课练、分层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训练,切实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全方位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改革教育评价,破除“唯分数论”,推进“双减”提质增效,将学生身心健康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育评价体系。

多措并举,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多措并举,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多措并举,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摘要: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心理较为敏感,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干扰,而且,高中生存在较重的学习任务,导致部分高中生出现自卑、焦虑心理等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中生若没有予以重视和心理干预,可能会导致高中生误入歧途。

所以,研究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非常重要。

通过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一)对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方式之一,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有利于保证高中生心理健康,增强高中生心理素质,有助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二)对学校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学校管理及发展方面分析,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比如,一些高中生遇到问题易于激动,如果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高中生可能不会正确调节情绪,难以控制心情。

因此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保证学校学习氛围和谐,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三)对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生心理素质和其健康成长存在密切关系,若高中生心理素质较差,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难以承受学习压力,不利于高中生健康发展。

高中生阅历相对较浅,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

面对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问题的时候多不知所措,容易走入死角,或是引发焦虑、抑郁问题等,不利于心理健康。

所以,为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应重视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改变,协助高中生正确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高中生提供心理疏通,促进高中生保持乐观心理状态,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高中生更加开朗,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尚存问题(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方面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愈加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生改变,教育标准不断提升。

五育并举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探究

五育并举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探究

公关论坛五育并举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探究文/许相媛 王玥 张明颜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改革,我国高等学府亦在积极发展壮大,日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其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占比逐渐上升。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即五育并举,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本文基于此理念,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预警防控措施,以构建完善的心理防护体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五育并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引言当今时代,生活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学生们在应对学业压力的同时,还需面对诸多繁琐事务以及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无论大小,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他们难以承受,从而提高了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1]。

本文将从五育并举实现的视角,对高校后续措施进行分析,期望高校能够构建完善的预警防控体系,以便在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时能游刃有余。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并举的关系内涵(一)德育是心育的价值导向,心育促进德育内化并转化为外显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品德教育,它与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关系密切,对于推动学生个人品格的完善和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优良的价值观引导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关注心理健康是德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此途径,学生能对社会主义道德观有更深入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展现良好素质,使自身行为更具吸引力。

因此,我们深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得益彰,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智育是心育的前提条件,心育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性内在条件心理健康的基础在于智育,只有通过智育的学习,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智力,进而改善心理品质。

此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能有序解决,从而增强自信心。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情感问题,妥善解决,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年4月20日发布)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年4月20日发布)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年4月20日发布)目录一、总体要求 (2)二、主要任务 (3)三、保障措施 (10)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政策与制度、学科与人才、技术与环境,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面发展。

完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学习知识与提高全面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健康第一。

把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解决学生成才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坚持提升能力。

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系统治理。

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多元并举,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多元并举,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多元并举,推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作者:郭顺清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3年第04期【摘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反映了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也为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一是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二是全方位部署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三是“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育人队伍;学生心理健康;五育并举【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52-0007-04【作者简介】郭顺清,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上海,200231)教师,正高级讲师、心理咨询与辅导(高级)、注册心理咨询师。

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建强队伍:全面提升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育人队伍决定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是硬件结构、教学材料和教学计划,而是教学团队。

要“协调教师、教材、课程、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建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的建设”,将专业化和整体化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石。

(一)配齐专业人才,助力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指出,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小学和中学每校至少配有一名全职或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鼓励配备具有专业的心理学学科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研提升培养制度,给县级的教研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教研员。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5.04•【字号】郑政办〔2023〕15号•【施行日期】2023.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3〕15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5月4日郑州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上级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指示精神,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合力,营造社会保障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浓厚氛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参照本方案执行。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市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2023年底,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达到100%,心理高危学生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达到90%以上;到2024年底,心理辅导室开设率达到100%;到2025年底,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达到100%。

中小学生主动求助和自我教育能力有提高,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增强,中小学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有效果,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有成效。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内容ppt资料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内容ppt资料

学习解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行动计划》的解读问答
在基本原则上。一是坚持全面发展。完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学习知识 与提高全面素质相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健康第一。把 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解决学生成才发 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 要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是坚持提升能力。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 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 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 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系统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学习解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
在此输入文字八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在此输入文字八
学习解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行动计划》的解读问答
3、请问《行动计划》如何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答:《行动计划》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一是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

XXXX学校心理健康包联工作方案

XXXX学校心理健康包联工作方案

XXXX学校心理健康包联工作方案XXXX学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深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三级包联”制度,构建了"五育并举,立德育心”学生心理健康育人模式,力做到有情有爱有温度,创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学校将组成由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以德育处、团支部、少先大队、各班班主任、心理健康课教师,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 XXX XXX XXX XXX成员:XX XX XXX XXX及全体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德育处,心理健康教师XX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相关工作。

二、创设“三级包联”体系,构建立德育心管理制度立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管理制度完善。

不断深化“全方位教育、全过程管理、全天候服务,身心投入”的工作理念,通过科学、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与指导。

创设我校党员领导干部、心理教师、班主任联系学生的"三级包联”工作制度。

通过开展学生心理普测、建档工作,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分析我校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做进一步筛查 ,并通过一对一访谈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制定《龙坝镇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龙坝镇中心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等, 积极完善我校"三级包联”体系,构建立德育心管理制度。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疏导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为主,其他各学科任课教师全力配合。

(二)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按照课程实施有关规定,保质保量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做到课时、教材、教案、考核“四落实”;要针对问题学健康教育课,要做到课时、教材、教案、考核“四落实”;要针对问题学生,及时、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学校全面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以心育为重要抓手,将其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规划。

推行悦纳每一个,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为核心的“适性”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生命的华彩。

一、校情学情分析——基于实际,开展心育学校地处开发区东西区交界处,46.5%的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53.5%的区内生源中,父母由于工作性质,早出晚归、无双休日的占比也不少,其中还有 2.5%的单亲家庭。

这些家长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致使一些孩子情感需求的关注度不够,自主提升的内驱力不足,习惯养成的持久性不强,情绪管理、自信心、自控力相对不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所学校尤为重要。

学校吸纳人本主义尊重、真诚、悦纳的理念,追求适合学生的教育。

“适性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熠熠生辉。

”既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哲学,也是学校的办学追求。

学校成立“心灵成长驿站”心理健康活动中心。

建立以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以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的心育工作机制,开启全员心育模式,推动心育工作常态化运行。

二、心育目标确立——聚焦需求,全域覆盖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心育网络,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维互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满足三个递进的层次需求: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提高学生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自我调节、自我实现的能力和实施心育的水平。

三、心育课程建构——丰富载体,关注全体从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维度分别开设了面向全体、面向特定团体、面向个体的“适性”心育课程。

四、心育实施路径——多措并举,多元兼容(一)多措并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1.扎实落实“八个一”。

⑴一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排查。

阶段性筛查、过程性检测相结合,分层次采取线上、线下心理问卷的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排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下面将从
五个方面阐述如何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是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师的培训
力度,提高其相关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学校还应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学
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水平。

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和
心理咨询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通过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体系,构建系统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框架。

这可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入门课程、心
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既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制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各种适应性的心理健康辅导
服务。

这可以包括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成立、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团队的建设等。

通过建立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同时也可以为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关爱
和互相帮助,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与实践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心理
特点和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
活动,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在这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科研调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等
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
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校的教育教
学和管理工作的各方面。

这包括建立健康的校园文化、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良好的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

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演讲比赛等,来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措并举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学校不仅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与实践和营造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还需要将这些措施有效地贯穿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够真正构建起健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