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一年级数学上听课记录.doc

合集下载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表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表
2、教师把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比如说:在学生从积木上找到平面图形后,教师问:“怎样将这些图形变到纸上?”再如:在围图形时,教师问:“能围出圆吗?为什么?”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曹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一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寓教于乐
教学中教师努力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环环的活动中,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空间。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生: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地滚。(放实物投影上演示。)师: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第二、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数学知识。而教师只是这节课的引导者、材料准备者、活动的设计者。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组成》听课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组成》听课记录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组成》听课记录完整标题: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和9的组成》听课记录核心素养:•数感与运算能力:通过直观操作,增强学生对8和9的组成的数感,为后续加减法运算奠定基础。

•逻辑思维与归纳能力:在探索8和9的组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导入一、教师行为:1.以游戏形式引入,如“快速拍手”游戏,教师先拍3下手,让学生接着拍5下手,使总数达到8,引出8的组成。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8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吗?还能想到其他组合吗?”学生活动:1.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感受数量的变化。

2.思考并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不同的8的组成方式。

过程点评:教师以游戏为媒介,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教学过程二、教师行为:1.直观演示:使用教具(如小棒、圆片等)进行8和9的组成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组成的过程。

2.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教具,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找出8和9的所有可能组成,并记录下来。

3.汇报交流: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探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

4.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如填空、连线、选择等,帮助学生巩固8和9的组成知识。

学生活动:1.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理解8和9的组成方法。

2.在小组内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与同伴合作找出所有可能的组成方式。

3.勇敢上台汇报探究结果,与全班分享学习成果。

4.独立完成巩固练习题,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分组探究、汇报交流和巩固练习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8和9的组成。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板书设计•标题:8和9的组成•内容:•8的组成示例:8 = 1+7 = 2+6 = 3+5 = 4+4•9的组成示例:9 = 1+8 = 2+7 = 3+6 = 4+5•探究提示:小组合作,找出所有可能的组成方式•巩固练习区:(预留空间,用于展示练习题或学生答案)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8和9的组成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1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15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15篇一、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授课时间:[具体时间]三、授课地点:[教室地点]四、授课内容:1 - 5的认识。

1. 导入。

- 教师通过展示动物园里动物的图片,有1只大象、2只长颈鹿、3只猴子、4只孔雀、5只小兔子。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数出每种动物有多少只吗?”- 学生们积极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2. 新授。

-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 - 5的数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每个数字。

- 利用小棒,教师展示1根小棒表示数字1,2根小棒表示数字2,依次类推,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 请学生上台用小棒摆出相应的数字,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

3. 练习。

-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例如,3个苹果对应数字3。

- 发放练习纸,上面有一些简单的写数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小结。

-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1 - 5这几个数字,强调数字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听课记录2。

一、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授课时间:[具体时间]三、授课地点:[教室地点]四、授课内容:比多少。

1. 情境创设。

- 教师拿出3个苹果和2个橘子,放在讲桌上。

问学生:“同学们,看看老师这里的苹果和橘子,哪个多,哪个少呢?”- 学生们开始观察并思考。

2. 新授。

-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将苹果和橘子一个对一个地摆放,发现苹果多一个。

- 引出“多”“少”“同样多”的概念,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解释。

- 展示课本上的小猪和木头、小兔和胡萝卜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3. 课堂活动。

- 请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些不同数量的学具(如小方块和小圆片),让他们互相比较多少,并说出结果。

- 教师巡视各小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巩固练习。

-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数量的图形,如4个三角形和3个圆形,让学生判断哪个多,哪个少。

- 布置课后作业:回家找一找家里哪些东西可以比较多少。

一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15篇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15篇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听课记录15篇部编版1. 数字1和2的认识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数字1和2,我们首先学习了数字1,老师告诉我们数字1是最小的数字,它只有一条竖线组成。

接着,我们学习了数字2,数字2有两条竖线组成,我们通过看图和认读来巩固对数字2的认识。

2. 数字3和4的认识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1和2,今天继续学习数字3和4。

数字3由一条竖线和两条横线组成,我们通过练习书写和数图认读的方式熟悉数字3。

接着,我们学习了数字4,数字4由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组成,我们通过讲解和练习巩固了对数字4的认识。

3. 数字5和6的认识今天我们将学习数字5和6,数字5由一条竖线、两条横线和一个倾斜线组成。

我们通过观察数字5的形状,学习了如何正确书写数字5。

接着,我们学习了数字6,数字6由两条竖线、一条横线和一个弧线组成,我们通过数图认读和练习巩固了对数字6的认识。

4. 数字7和8的认识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5和6,今天继续学习数字7和8。

数字7由一条竖线、两条横线和一个斜线组成,我们通过观察和书写练习来熟悉数字7的形状。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数字8,数字8由两条竖线、两条横线和一个闭合的弧线组成,我们通过数图认读和练习来巩固对数字8的认识。

5. 数字9和0的认识今天我们将学习数字9和0,数字9由一条竖线、两条横线和一个弧线组成,我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书写来学习数字9的形状。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数字0,数字0由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组成,我们通过数图认读和练习来熟悉数字0的形状。

6. 数字的比较与排列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1-9和0,今天我们将学习数字的比较与排列。

我们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训练我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数字的升序排列和降序排列,通过练习巩固了对数字排列的理解。

7. 数的合并与拆分今天我们将学习数的合并与拆分,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和数图认读来训练我们的合并和拆分能力。

合并是将两个数字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数字,拆分是将一个数字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数字。

汇总小学听课记录20篇表格

汇总小学听课记录20篇表格
20年月日
A4打印/可编辑
胜利东小学听课记录表
科目:数学
课题:厘米的认识
听课人:谭晓升
授课人:王明青
年级:一年级
听课时间:2020.06
教学过程
1.出示学习目标。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3.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4.导入新课
(一)出示课件:阿福的新衣
(二)探究新知:
9.作业布置
课本95页自主练习第3题、96页4.5.6.7.8题。
分析意见
学习目标设计合理
课件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紧扣目标、方法到位
总评:1.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目标达成度高。
2.学生表现积极、有序。
3.个别同学出现违反纪律现象,应及时进行学生评价。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来自定及时处理。1、认识尺子
出示刻度尺,这种尺子叫刻度尺。请同学们说一说刻度尺上都有什么?
2.认识1厘米
在刻度尺上还有哪一段长是1厘米?
小组探究:学生讨论、学生汇报展示、教师总结
5.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6.画1厘米
7.认识几厘米画几厘米
8.认识线段并且学会测量线段的长度
(三)巩固新知
课本95页自主练习1.2题。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反思(3)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反思(3)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反思(3)3月25日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一、听课时间:上午第一节二、科目:数学三、授课教师:四、听课班级:一(3)班五、课题:复习认识人民币六、授课时长:00:45:56七、听课及评课人:陈增菊八、上课流程:1、(1)、课前小测。

(2)、针对课前小测进行逐题细致讲评。

(4)、复习: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5)、大额面值的人民币换小额面值的人民币(6)、视频播放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7)、当堂检测(8)、总结2、学生和老师之间是怎么互动的?通过连麦和学生互动。

3、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如何落实学生的学的?教师通过连麦及观察群组内回答的消息,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适时提醒。

九、评价1、优点:(1)、讲课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用语接近实际生活,通俗易懂。

(2)、视频播放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不足:讲解较多,互动较少。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刘文静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币。

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结合第三单元学习的分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重新整合。

)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

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本节课的复习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勒俭节约的教育。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小学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本次小学一年级数学听课,主要讲授“数量的大小”。

老师在上课前充分准备,以乐趣的方式和孩子们互动,让孩子们对数学更有兴趣。

首先,老师利用一些与孩子们熟悉的物体,如图形、动物、水果等来开展数量的大小比较。

老师先出示几类物体,然后要求学生将它们按照数量从大到小排列,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很快的完成这一项任务,老师也表扬学生们反应敏捷。

接下来,老师将不同物体的数量相加,要求学生通过演算法来进行计算,老师把计算过程用动画形式展示,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回答问题,老师也给予鼓励。

再次,老师展示了一些从小到大的数字,要求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来排列,孩子们能够正确的完成这一任务,老师也表示很满意。

最后,老师通过举例子让孩子们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并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孩子们积极参与,有的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有的孩子用动作来表达,老师也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次听课,孩子们对数量的大小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拓宽了孩子们的思维,使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有了新的进步。

本次听课让孩子们收获颇多,也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老师也很满意孩子们的表现。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和9)》听课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和9)》听课记录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和9)》听课记录完整标题: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8和9)》听课记录核心素养:•运算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运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运用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推理判断。

新课导入一、教师行为:教师展示一幅与8和9加减法相关的生活情境图(如:树上有8只鸟,飞来了2只;或者盘子里有9个苹果,吃掉了3个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与8和9加减法有关的问题吗?”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尝试从图中提取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与8和9加减法相关的问题,如:“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鸟?”“盘子里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过程点评:教师以生活情境图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教学过程二、教师行为:1.问题解析:教师选取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明确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2.建模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即列出8或9的加减法算式,并指导学生进行计算。

3.结果验证:教师鼓励学生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问题情境进行对比验证,确保答案的合理性。

4.拓展应用:教师再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活动:1.认真倾听教师的问题解析,理解问题的本质。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

3.与同学交流计算结果,共同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4.积极参与拓展应用环节,独立解决问题并分享解题思路。

过程点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进行计算和验证结果,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一)今天上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加法和减法的内容。

老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加数,然后让我们算出它们的和。

我仔细地数了一下,然后大声回答说答案是7。

老师夸奖了我一下,接着又写下了一个减法运算。

我算了一下,得出的答案是4。

老师告诉我们,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加在一起,而减法则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我听得很认真,觉得这个课程很有趣。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自己做。

题目很简单,但是我还是很仔细地一步一步地计算,确保没有出错。

答题的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下课时间。

我觉得今天的数学课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加喜欢数学了!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二)今天我们上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形状和图形的知识。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正方形,告诉我们它有四个边和四个角。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也是直角。

接着,老师教我们如何画一个正方形,并且要求我们按要求写下相应的图形名称。

我认真地跟着老师的步骤画了一个正方形,并在旁边写下了“正方形”这三个字。

随后,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圆形。

他说圆形没有直角,而是一个没有边的图形。

我仔细观察了圆形的形状,确实是没有直角的,看起来很圆润。

老师又要求我们用画图工具画一个圆形,并写下相应的图形名称。

我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感觉自己的画画水平有所提高。

今天的数学课很有趣,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学会了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

我觉得数学不再是一门难懂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知识。

我期待着下一节数学课,希望能继续学到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上册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上册

一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上册数学听课记录(上册)第一课:数的认识这节课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数。

她告诉我们,数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的。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量。

然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物品,要我们用数字来表示它们的数量。

我们听了老师的解释后,都明白了数的概念。

第二课:数的序数在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数的序数。

她告诉我们,序数是用来表示事物在某个顺序中的位置的。

老师举了一些例子,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让我们明白了序数的概念。

我们随后进行了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课:数的比较在这节课上,老师教给我们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她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来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

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些练习题,让我们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数的比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课:数字0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数字0。

她告诉我们,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表示没有物品或没有数量。

老师通过一些实例让我们明白了0的意义。

我们随后做了一些练习,练习使用0进行计算。

第五课:加法在这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她告诉我们,加法是两个数的合并,可以用加号表示。

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些加法的例题,让我们动手解决。

我们很开心地发现,通过加法,我们可以得到更大的数。

第六课:减法这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如何进行减法运算。

她告诉我们,减法是找出两个数的差,可以用减号表示。

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些减法的例题,让我们动手解决。

我们学会了用减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第七课:加减法的综合运用在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加减法的综合运用。

她告诉我们,通过加减法,我们可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些带有加减法的综合题,让我们动手解决。

通过这次练习,我们掌握了加减法的综合运用。

第八课:数的组成这节课上,老师教给了我们数的组成。

她告诉我们,一个数可以由几个数字组成。

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数字的组合,让我们找出组合后的数。

我们进行了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一、教学内容:本课中,老师主要教授了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数字0-5的认知和认读,包括数字的写法、数量的理解以及数目的认读。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能够在课后掌握数字0-5的外形及数量,并能够正确识读这些数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书写数字0-5,并能够正确念出这些数字;2. 能够正确识读0-5的图形形式;3. 能够简单应用数字0-5进行数量的对比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 课前活动在课前,老师进行了数字0-5的图像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图形来熟悉数字的形态。

2. 导入老师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熟悉数字0-5的外形,然后引导学生念出这些数字。

3. 新课呈现老师通过数字卡片逐个展示数字0-5,辅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或对比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数量。

4. 讲解老师结合数字卡片和计数棒,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计数运算,并举例说明数字0-5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应用练习。

5. 练习老师设计了多样性的练习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数字0-5的书写和识读能力。

6. 总结在课堂的老师进行了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练习以巩固知识。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老师通过数字卡片、计数棒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趣味性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0-5的书写和认读。

五、教学效果:经过本次教学,学生在数字0-5的书写和识读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与建议:老师指出,学生对数字0-5的书写和认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巩固练习,家长要配合老师,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认读数字,并进行相关的锻炼练习。

老师也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化对数字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形式的数字运算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听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上听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上听课记载:【1 】
熟悉钟表
师:同窗们,你们爱好猜谜语吗?如今先生给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 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嗒提示你,时光要珍爱!谁能猜出这个谜语的谜底得什么?
生:钟表.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好猜谜语的特色,在上课伊始就采取谜语的情势导入新课,接洽学生的生涯现实,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修兴致.)
师:说对了,你们真愚蠢,同窗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涯中钟表有什么用途?生:能告知我们时光.
师:同窗们说得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来熟悉钟表.(板题:师写一个字,生读一个字,再齐读.)
师:请同窗们拿出你们预备好的表,先本身不雅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课件 A :钟表概况,时光 9 : 00 )
师:谁能将你不雅察到的说给同窗们听?
生:有 12 个数字.
生:有时针.分针.
师:你们不雅察得真细心,你能告知同窗们,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吗?(最细的是秒针,我们今后再研讨.)
师:请同窗们卖力看先生手中的钟表,你细心不雅察一下钟面上的时针是按什么次序走的?(师:演示)
生:按 1 . 2 . 3 …… 11 . 12 的次序走的.
师:你们能按这个次序本身拨拨手中的钟表吗?(生拨)
如今先生找一逻辑学生到前面来给全班同窗拨,同窗们要卖力看他拨的对不合错误.
(针对一年级学生还不太会自动进修和小组合作进修的特色,请求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明白的请求,帮忙他们找到明白的留意偏向,让他们从“ 同桌” 这种一对一的明白关系中学会小组合作进修.。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听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听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学班会课听课记录数学(3篇)

小学班会课听课记录数学(3篇)

第1篇一、班级概况本次班会课在我校一年级(1)班进行,共有学生30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

学生年龄在6-7岁之间,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二、班会课主题本次班会课的主题是“有趣的数学世界”,旨在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班会课流程1. 导入环节(1)班主任以“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为开场,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重要性。

(2)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班会课的主题和目标。

2. 活动环节(1)数学游戏:通过“找规律”、“猜数字”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2)数学故事:讲述数学家、数学趣事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数学问题: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数学手抄报:让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

3. 总结环节(1)班主任引导学生回顾本次班会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学的重要性。

(2)班主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四、班会课亮点1.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4.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班会课不足1. 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

3.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3.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优化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本次班会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表汇编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表汇编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正是在教学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进行开放活动式的教学:
数学听课记录
教者
班别
一(2)
记录者
题目
认识图形
时间
第12周
第1节课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第二、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数学知识。而教师只是这节课的引导者、材料准备者、活动的设计者。
师:你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拿出他的好朋友。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吗?(有同学知道叫正方体。)
生1:为什么球爱滚?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

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

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

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

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

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

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

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

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

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听课记录:
认识钟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 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谁能猜出这个谜语的谜底得什么?
生:钟表。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猜谜语的特点,在上课伊始就采用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说对了,你们真聪明,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钟表有什么用处?生:能告诉我们时间。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题:师写一个字,生读一个字,再齐读。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表,先自己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课件 A :钟表表面,时间 9 : 00 )
师:谁能将你观察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生:有 12 个数字。

生:有时针、分针。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你能告诉同学们,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吗?(最细的是秒针,我们以后再研究。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手中的钟表,你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的时针是按什么顺序走的?(师:演示)
生:按 1 、 2 、 3 …… 11 、 12 的顺序走的。

师:你们能按这个顺序自己拨拨手中的钟表吗?(生拨)
现在老师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给全班同学拨,同学们要认真看他拨的对不对。

(针对一年级学生还不太会主动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要求教师要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注意方向,让他们从“ 同桌” 这种一对一的明确关系中学会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