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三)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三)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三)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45.00)1.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的______是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

(分数:1.50)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消会典》D.《大清现行刑律》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的《大清律集解附例》是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

《大清会典》是从康熙年间到光绪年间五朝会典的总汇;《大清律例》制颁于乾隆年间;《大清现行刑律》制颁于清末。

2._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分数:1.50)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律集解》D.《大清会典》《大清律例》制颁于乾隆年间,《大清律集解附例》和《大清律集解》都制颁于《大清律例》之前,而《大清会典》不属于基本法典的范畴。

3.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是______。

(分数:1.50)A.《大明律》√B.《问刑条例》C.《大明会典》D.《明大诰》朱元璋曾下令:以后子孙不得对《大明律》进行改动,《大明律》终世不改,一直沿用至明朝灭亡。

4.元朝由地方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汇编是______。

(分数:1.50)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风宪宏纲》D.《元典章》√《元典章》是由江西地方政府纂辑的。

5.元朝专理宗教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______。

(分数:1.50)A.宣政院√B.刑部C.大宗正府D.大理寺元朝专理宗教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宣政院。

故选A项。

刑部是元朝的中央主审机关,但并不审理宗教案件;大宗正府是元朝专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

元朝撤销了大理寺。

6.明朝采用______的刑法适用原则。

(分数:1.50)A.从轻主义原则B.从旧从轻主义原则C.从新从重主义原则√D.从旧从重主义原则明朝一改汉唐以来的从轻主义,而采取从重从新原则,从而引起法律原则的巨大变化。

7.明朝由三法司联合审判的制度称为______。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选题4. 分析题5. 论述题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2012年真题)在“明德慎罚”思想的指导下,西周实行的刑法原则有A.宽严适中B.诬告反坐C.老幼犯罪减免刑罚D.区分故意与过失、偶犯与惯犯正确答案:A,C,D解析:本题考点为“明德慎罚”思想在西周刑罚制度上的反映。

就理解记忆而言,可以从明德慎罚的基本内涵出发来判断,即选项中哪些是体现了注重道德教化、以适度宽松且谨慎、有针对性的方式适用刑罚。

显然A、C、D选项都体现了这些特点,B选项对诬告者实行反坐,即其诬告的行为应该处以刑罚,显然是严苛的表现,所以可以联想应该是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

重要法律思想在法律制度上的体现也是考查的重点,可以借此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模块: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2.(2014年真题)按照周代礼制,已婚妇女不被夫家休弃的情形包括A.有恶疾B.有所娶无所归C.与更三年丧D.前贫贱后富贵正确答案:B,C,D解析:本题考点为西周婚姻制度。

知识模块: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3.(2009年真题)汉朝法律中体现儒家指导思想的制度和原则主要有A.亲亲得相首匿B.春秋决狱C.上请D.秋冬行刑正确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点为儒家指导思想和原则的体现。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上述选项是如何体现儒家思想的:亲亲得相首匿指三代直系血亲和夫妻之间对一般犯罪可以相互隐匿罪行,而不会因此而受刑,这是儒家重视家庭观念中亲亲观念的体现;“春秋决狱”是指以儒家经典(主要是公羊《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司法审判的根据,显然体现了儒家指导思想:“上请”,是指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普通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奏请皇帝裁决,给予其减免刑罚优待的特权制度。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四)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四)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元明清法律制度、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四)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的朝代是______。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元朝统一中国以后,虽然受到儒家礼教纲常的影响,但仍保留某些蒙古族原有的传统,特别是在婚姻方面,允许依照不同民族的风俗和习惯行事,而不强求划一。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8年(公元1271年)规定:“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

”汉族禁止“有妻更娶”,但蒙古习惯法《大札撒》却允许蒙古人一夫多妻。

此外,蒙古人实行“父兄弟婚”,即子可以收父妾,弟可以收兄妻,兄可以收弟妻。

但汉人除了弟收亡兄妻外,上述亲属乱伦或重婚均为法律所禁止。

可见,选C项。

2.下列关于明朝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主婚权属于祖父母、父母,嫁娶违律的,独坐主婚者B.七出仍是丈夫休妻的理由,义绝不再成为婚姻解除的条件√C.婚姻缔结须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D.继承采取“嫡庶无别,诸子均分”的原则,承认奸生子的继承权明朝关于婚姻方面的规定,基本沿袭唐宋旧律,主婚权属于祖父母、父母,并规定:“诸嫁娶违律,独坐主婚者。

”可见,A项表述正确。

明朝的婚姻解除以七出、三不去、义绝作为条件,不过明朝对义绝作出了新的解释:“义绝之状,谓如身在远方,妻父母将妻改嫁,或赶逐出外,重别招婿,及容止外人通奸。

”可见,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明律规定,婚姻缔结要有婚书和聘礼;同姓、同宗无服亲及良贱不得为婚。

可见,C项表述正确。

关于继承,明朝仍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和财产继承的诸子均分制,明律规定:“嫡庶无别,诸子均分。

”可见,D项表述正确。

3.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______。

A.大札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元典章》。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23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23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试卷23(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清朝制定的例中,最为重要的例是( )。

(分数:2.00)A.事例B.则例√C.条例D.成例解析:解析:清朝在立法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例的纂修。

清朝制定的例很多,包括事例、则例、成例、条例、律例等,但以则例为最重要。

注意:清朝制定的诸多例中,律例这一形式并非《大清律例》。

3.独子兼祧制度为( )独创。

(分数:2.00)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解析:解析:独子兼祧制度为清朝独创,以前历代皆无此制度。

4.(2011年真题)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 )。

(分数:2.00)A.大札撒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元典章√解析:解析:元朝由江西地方官府整理圣旨、条例而形成的法规汇编是《元典章》。

故选D项。

《大札撒》是蒙古入主中原前制定的习惯法;《至元新格》是元世祖时期制定的法典,而非法规汇编;《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法典,而非法规汇编。

5.(2011年真题)中国厉史上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 )。

(分数:2.00)A.元世祖B.明太祖√C.明成祖D.清世祖解析: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于1380年借胡惟庸谋反一案废除了三省和宰相制,从而结束了三省和宰相的历史,为明朝内阁首辅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我国行政制度方面引起了巨大变化。

故选B项。

6.(2011年真题)通过立法规定房屋出典后失火焚毁的风险责任分担原则的朝代是( )。

(分数:2.00)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解析:解析:清朝通过立法规定了房屋出典后失火焚毁的风险责任分担原则,故选D项。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2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2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宋朝官员选任制度和课考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科考中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真正入仕还需要通过吏部的“释褐试”B. 切近国家实际治理的策论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C. 宋朝官制区分官、职、遣,官代表品级和俸禄,职是文官的虚衔,差遣才是正式职责D. 考察地方州县官员的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2. 清朝入关后编制的第一部《大清会典》是A. 顺治会典B. 雍正会典C. 康熙会典D. 乾隆会典3. 再嫁妇女不得带走从娘家获得的财产。

法律首次明文作此规定的朝代是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4. 元朝法律规定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A. 八岁以下B. 十岁以下C. 十二岁以下D. 十四岁以下5. 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的罪名确定都是照律典正文中的A. 谋反B. 谋叛C. 谋大逆D. 大不敬6. 明洪武三十一年,某省布政使上书皇帝,嘉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

依照《大明律》的规定,该上书行为构成的罪名是A. 内乱B. 左官C. 奸党D. 谋大逆7. 明朝初年,朱元璋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件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史称A. 明《大诰》B. 《大明律》C. 《大明会典》D. 《问刑条例》8. 下列由判例和法规汇编而成,并标志着元朝建国以来法典编纂基本完成的法典是A. 《大扎撒》B. 《大元通制》C. 《至元新格》D. 《元典章》9. 关于元朝刑事立法,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A. 元朝基于民族分治和歧视政策,在刑罚的适用上实行蒙汉异法、同罪异罚的原则B. 作为外来民族统治者,元朝在量刑原则上总的趋势是处罚加重,重法治国C. 元朝罪名体系最显著的变化,是强奸幼女罪的确立D. 元朝刑罚明显地带有蒙古民族的旧俗,公开允许私刑的合法存在10. 元朝的最高**审判机关称之为A. 大宗正府B. 宗人府C. 宣政院D. 大理寺11. 最先对明刑弼教立法思想进行新的阐释,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的是A. 周公B. 董仲舒C. 朱熹D. 朱元璋12. 在明朝地方行政机构中,“三司”同为一省长官,其中掌管司法和监察的是A. 通政使司B. 布政使司C. 指挥使司D. 按察使司13. 关于明代申明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申明亭设于各州县乡间,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乡里耆老、里长主持B. 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贴榜文,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和过错行为,以示惩戒C. 调处和审判有关婚姻、田土、斗殴等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D. 若经申明亭调解仍不愿和息,始可向官府起诉,否则谓之越诉14.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明朝法定监察机构的是A. 风宪衙门B. 六科C. 巡抚D. 锦衣卫15. 为规范各部院政务活动、保障其正常运转,清朝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行政规则是A. 编例B. 则例C. 条法事类D. 决事比16. 清朝明确规定了典当回赎权的年限,即若约定年限超过这一年限即认定为买卖契约,必须缴纳契税,这一年限是A. 十年B. 十五年C. 十八年D. 二十年17. 清代独创的继承规定是A. 嫡长子继承制B. 昭穆相当的子侄继承绝户C. 独子兼祧D. 财产继承诸子均分制18. 下列关于元代阑遗物的规定,阑遗的牲口和奴婢如果公告多少天仍无人领取,即应由官府收管?A. 10天B. 15天C. 20天D. 30天19. 关于元代诉讼审判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诉讼在元代法典中开始独立成篇B. 元代开始出现诉讼代理制度C. 元代的诉讼代理制度主要适用于老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自诉能力有限者D. 元代“约会制度”主要适用于不同户籍、不同民族及僧侣之间的刑名诉讼20. 明代司法机关中,负责处理本省驻军军人之间诉讼的是A. 提刑按察使司B. 承宣布政使司C. 都指挥使司下设断事司D. 知府、知县统一司法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各选项,属于或符合唐朝立法思想和技术特点的有A.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B. 明法慎刑、以宽治天下和民本思想C. 礼法融合、相互为用D. 立法务求宽简,取便于时2. 根据唐律中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具体有议、请、减、赎、当五项具体特权制度B. 上诉五项特权制度由高到低针对不同等级的特权者C. 官员自首减免刑罚也是一种特权减免D. 若犯“十恶”重罪,上述特权皆不适用3. 下列各选项中,能够反映唐律详细区分法律责任轻重的规定或制度的有A. 区分自首和自新B. 老幼废疾减刑C. 区分“六杀”D. 保辜制度4. 关于唐律中的经济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 唐朝有土地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两种所有制形式,其中私有土地包括永业田和口分田B. 唐代赋役实行租庸调制,其中调是指按人丁摊派来调动人员服徭役C. 宰相杨炎主张推行的两税法,是指按每户的土地面积征收地税,按财产多寡确定的户等征收户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D. 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政府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5. 关于唐代主要的司法制度,说法正确的有A. 重大疑难案件由皇帝特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称“三司推事”B. 凡主审官员与当事人系五服内的亲属或姻亲,或师生关系,或曾为本部长官以及此前有仇嫌者,皆应换推,此即“换推制”C. 死囚执行前一日复奏两次,执行当日仍可复奏一次,提请皇帝审慎考虑是否立即执行,即死刑三复奏程序D. 要求有关的大理寺卿、少卿、丞、府、史等官员共同审案判决,共同承担错判的责任,以利于互相监督,避免错判,称为同职连署制度6. 宋朝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成立要件有A. “先问亲邻”B. “输钱印契”C. “过割赋税”D. “原主离业”7. 下列关于财产继承的规定,属于宋代的有A. 沿袭唐律中的家产的兄弟均分制B. 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C. 继子与绝户之女同享继承权D. 在室女可分得相当于未婚兄弟聘财的一半之财8. 下列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或规定中,体现了重农思想的有A. 务限法B. 初税亩C. 秋冬行刑D. 公廨田9. 以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的朝代有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10. 下列各选项中,以六部官制作为分篇体例的国家律典有A. 《宋刑统》B. 《大明律》C. 《大清律例》D. 《大清现行刑律》11. 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律包括A. 西宁番子治罪条例B. 蒙古律C. 钦定八旗则例D. 回律12. 下列各选项,属于元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A. 祖述变通,附会汉法B. 明刑弼教,重点治吏C. 因俗而治,蒙汉异制D. 轻徭薄赋,约法省刑13. 作为异族政权,元朝在婚姻制度上有一些特点,下列各选项中属于这些特点的有A. 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B. 实行一夫多妻,“父兄弟婚”的制度C. 建立婚姻必须订立婚书,婚书载明聘礼数额或者招赘则写明养老或出舍的年限D. 媒妁规范化,只有经过相关人员推荐的“信实妇人”才能充任媒妁14. 明代基本立法中,内容直接载有或涉及案例的有A. 《大明律》B. 《大诰》C. 《问刑条例》D. 《大明会典》15. 流刑在中国古代有多个变种,即与一般流刑有所区别的特别流刑,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类刑罚的有A. 刺配B. 充军C. 发遣D. 戍边16. 关于明朝会审制度,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有A. 三司会审的“三司”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B. 朝审是一种定期由皇帝委派宦官会同三法司官员审录囚徒的制度,是一种全面的狱案清理工作C. 热审是指在每年暑天小满后十余天,由宦官、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会审囚犯,是一种决遣和清理在押未决犯及对现监囚犯减等发落的制度D. 会审制度是慎刑思想的反映,有利于皇帝控制和监督司法活动,纠正冤假错案17. 清代旗人犯罪享有特权和优待,其中对于一般旗人刑事案件的审理权属于A. 宗人府B. 步军统领衙门C. 内务府慎刑司D. 内务府监所18. 为贯彻“重农抑商”政策,清朝政府广设钞关,重征商税,以严刑峻法推行禁榷制度,依此制度由官府垄断经营的民生物资有A. .盐B. .茶C. .酒D. .矾19. 关于秋审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秋审是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B. 秋审审理的对象是各省上报的死刑案件C. 会同秋审的有九卿、詹事、科道以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员D. 如秋审认为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则立即执行死刑20. 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元亡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清朝顺治年间颁布的( )是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

(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会典》(D)《大清现行刑律》2 (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律集解》(D)《大清会典》3 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是( )。

(A)《大明律》(B)《问刑条例》(C)《大明会典》(D)《明大诰》4 元朝由地方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汇编是( )。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风宪宏纲》(D)《元典章》5 元朝专理宗教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

(A)宣政院(B)刑部(C)大宗正府(D)大理寺6 明朝采用( )的刑法适用原则。

(A)从轻主义原则(B)从旧从轻主义原则(C)从新从重主义原则(D)从旧从重主义原则7 明朝由三法司联合审判的制度称为( )。

(A)三司推事(B)三司会审(C)九卿圆审(D)朝审8 标志着元朝法律遂告定型的法典是( )。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元典章》(D)《风宪宏纲》9 凌迟刑正式入律是在( )。

(A)五代时期(B)宋朝(C)明朝(D)清朝10 元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刑弼教(B)附会汉法(C)德本刑用(D)刑乱国用重典11 被清朝奉为“国家大典”的会审制度是( )。

(A)秋审(B)朝审(C)三司会审(D)热审12 为了防止“法外遗奸”,明朝颁布了( ),作为刑事特别法规。

(A)《大明律》(B)《明大诰》(C)《明会典》(D)《大明律集解附例》13 清朝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是( )。

(A)大宗正府(B)宗人府(C)理藩院(D)步军统领衙门14 明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

中国法制史第九章 元朝的法律制度

中国法制史第九章  元朝的法律制度
第九章
元朝的法律制度
“ 蒙古 ” 一词早先仅指蒙古草原中的一个部落 。自1205年前后铁木真统一各部,大漠南北概 为蒙古地区,所辖各个部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 蒙古 ” 一词始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1
第一节
元朝的立法概况
一 元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 1 ) 继承崇奉儒家思想 , 维护封建的伦 理纲常 。 大蒙古国在建立元朝的过程中 , 随着政治中 心不断南移 , 儒家的 思想对其影响就日 益 加 强 。 1261 年 , 儒臣许衡建议忽必烈 “ 从 《 大 学 》 之 道 , 以 修 身 为本 ”, 并称 “ 修德 、 用贤 、 爱民三者 , …… 此谓 治本 , 本立 , 则纪纲可布 , 法度可行 , 治功可必 ”。
18
( 3 ) 良贱不平等 。 元朝的刑法也和传统的封建刑法一样 , 有良 贱之别 。 良人因戏谑杀死他人奴隶 , 只杖七十七 , 赔偿烧埋银 50 两 。 殴杀他人奴隶 , 也只杖 一百零七 , 赔偿烧埋银 50 两 。 ( 4 ) 僧俗不平等 。 由于元朝在军事镇压之外 , 还辅以宗教的欺 骗手段 , 因此 , 宗教意识也渗透到刑法当中 , 国家保护和确认执行宗教职务的僧道的特权 。
25
( 3 ) 不禁止良贱通婚 。 元律许可良 、 贱 之间依其自愿而互相通婚 , 并规定良男与婢女结 婚所生之子女仍为良 ; 良女自愿与奴隶结婚 , 所 生子女便视为 “ 奴隶 ”。 ( 4 ) 不禁止同姓通婚 。 元律也不禁止 “ 同姓通婚 ”, 因为 蒙古人 、 色目 人盛行婚姻自 由的思想 , 故对同姓通婚不加限制 。
9
4. 《 元典章 》——— 地方自行编制的法律 汇编 与 《 大元通制 》 这一法典几乎同时出现的 , 还有一部不是由中央政府组织编制颁行的 , 而 是由英宗时江西地方政府组织收集的法律汇编 《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 即流传至今的 《 元典章 》。

元明清代法律制度演示教学

元明清代法律制度演示教学

“奸党”罪的创设
朱元璋洪武年间创设“奸党”罪,用以惩办官吏结 党危害皇权统治的犯罪。《大明律·吏律》规定:“凡奸 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斩;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 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亦斩;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 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刑部及大小 衙门官吏不执法律,听从主司指使出入人罪者,罪亦如 之。”从规定上看,这样的法律显然是重判。如“交结 朋党紊乱朝政”,没有具体标准,也没有讲具有什么明 显的危害后果,这纯粹是为统治者镇压政敌,扫除异端 打开方便之门。明代每逢内部出现危机,总是迭兴大狱, 并以“奸党”罪杀戮臣下。朱元璋在胡惟庸奸党案中, 先后处死三万余官吏,就是明证。有关“奸党”规定的 实施,导致明代冤狱,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大清律例》共七篇四十七卷30门436条,附例1049条,篇目仍是名例律、 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七篇。卷一,为全部律文的详细目 录。卷二,各种图表,附有六赃图、五刑图、狱具图、丧服图等。卷三,具 体服制的规定。卷四、卷五,为名例律,规定了刑事惩罚总的原则和通例, 以及“十恶”、“八议”、“五刑”等颇具特色的制度,附有条例。卷六至 卷三十九为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具体规定,附有条例。内容的编 排均为:先是罪名,再是罪行,三是罚责。卷四十至卷四十七为总类,将相 应的罪行按刑罚种类的轻重次序进行分类编排,如笞二十,就将所有应笞二 十的罪行,按照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排列集中在一起。以此类推, 一目了然,这种按刑罚为目的编纂形式,是对历代国家法律的一种突破和创
厂卫干预司法
厂卫干预司法始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 太祖始令锦衣卫负责刑狱与缉察逮捕。锦衣卫下设南、北 镇抚司,其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按旨行事,并设法庭 监狱,管辖“不轨、妖言、人命、强盗重事”,使“天下 重囚多收系锦衣卫断治”。太祖后期曾加禁止,但成祖很 快恢复,且建立宦官特务机构东厂,专司“缉访谋逆,大 奸恶。”其权超过锦衣卫。明宪宗、武宗时又分别建立西 厂、内行厂。内行厂权力又在东、西厂之上。到明后期, 厂卫特务多达十余万,严重干扰司法。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申明亭”的设立体现了明朝( )的立法指导思想。

A.重典治吏B.刑乱国用重典C.重其所重,轻其所轻D.明刑弼教正确答案:D解析:“申明亭”意在申明教化,故D项为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元明清法律制度2.明朝对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是( )。

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御史台正确答案:A解析:明朝的司法机关中,大理寺掌复核,刑部掌审判,都察院掌监察,合称“三法司”。

明朝将前朝的御史台改称都察院。

知识模块:元明清法律制度3.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 )。

A.损害赔偿金B.罚金C.罚款D.违约金正确答案:A解析: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损害赔偿。

知识模块:元明清法律制度4.《明大诰》一共由( )篇组成。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D解析:《明大诰》一共四篇:《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

知识模块:元明清法律制度5.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 )。

A.中书省B.中书门下C.尚书省D.门下省正确答案:A解析:元朝没有效法前代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而是设置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

故选A项。

中书门下是宋朝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宋神宗元丰变法后,恢复了三省六部的职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的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共同行使宰相职权。

知识模块:元明清法律制度6.奸党罪始创于(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正确答案:D解析:明朝始创奸党罪,以强化皇权。

知识模块:元明清法律制度7.廷杖制盛行于( )。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正确答案:C解析:廷杖制虽然在隋朝就有所适用,但到了明朝盛行。

中国法制史之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三)

中国法制史之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三)

封建制后期法律制度 第⼀节法制指导思想 ⼀、元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1、附会汉法。

其法律总的倾向是遵⽤汉法,但⼜保持了明显的民族⾊彩。

以附会汉法为⽴法的指导思想,在沿⽤蒙古习惯法的同时,⼤量参照唐宋之制,建⽴了具有特⾊的法律体系。

2、分⽽治之。

按民族及地域的不同,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各级僧侣都享有法律上的特权,使元朝法律的不平等性更加突出。

⼆、明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1、刑乱国⽤重典。

2、重典治吏。

明朝重典治国包括治吏和治民两个⽅⾯,⽽侧重点⼜在治吏。

三、清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1、详译明律,参以国制。

这⼀思想的内涵在于⾸先要全⾯理解、吸收以明律为代表的汉族法律⽂化、法律制度,然后再根据满族⾃⾝的特点及清朝社会的现实,制定出⼀套既能体系儒家传统⽂化的基本精神,⼜适合清朝政治统治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

2、尚德缓刑。

第⼆节⽴法活动 ⼀、元朝⽴法概况 1、元朝第⼀部成⽂法典《⾄元新格》 2、体例模仿唐宋旧律的法典《⼤元通制》元英宗⾄治三年(公元1323年)修订了⼀部较为完备的法典——⼤元通制。

这部法典共⼆千多条,分制诏、条格、断例、别类四部分;其篇⽬仿唐宋旧律分为名例、卫禁、职制、祭令等20篇。

较为全⾯地反映了元朝法制的基本情况。

3、地⽅政府纂辑的法令法规汇编:元典章 其全称为《⼤元圣政国朝典章》。

这是当时地⽅政府对⾄元以来到英宗⾄治时期约五⼗年时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的圣旨条例的汇编。

⼆、明朝⽴法概况 1、⼤明律。

改唐宋旧律的传统,形成了以名例、吏、户、礼、兵、刑、⼯等七篇为构架的格局。

与明朝取消宰相制度,强化六部职能的体制变⾰相适应的。

表明了法律与政治制度戚戚相关的联系。

2、明《⼤诰》其主要内容为惩治⾂民各种典型犯罪的案例及朱元章发布的训词诫令,是明朝具有特别法性质的重刑法令和案例,充分体现了重典治世的思想。

3、编例。

明朝例分为两类,⼀种是作为判案依据的典型判例,⼀种是单⾏成例。

明清的法律制度.ppt

明清的法律制度.ppt
16
蓝玉案
明初四大案之一,又称“蓝狱”。 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1393)。蓝玉, 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 兵,勇敢善战,功绩显赫。曾参加伐蜀、 北征、讨西番、平云南之战。洪武二十 年(1387)任大将军,二十年封凉国公。 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为汉代卫青、唐代李 靖。但蓝玉却恃功骄横,夺占民田,多 行不法行为。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 其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 万五千余人。
审判制度:秋审、朝审、热审
10
[重点名词] 《清会典》、六科给事中、“文字
狱”、九卿会审、秋审 [法典] 《大明律》 《明大诰》 《大清律例》
前门街市图 11
[历史人物] 1、朱元璋:主张治乱世用重刑。 修订律令,刑用重典。 严禁臣下结党和
内外官交结。 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14
空案
此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年间,是明初四大 案之一。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 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事,因路途 遥远,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即加 盖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备急用。此事习以 为常。但是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朱 元璋知道此事后大怒,怀疑其中有弊,责令 严查空印案。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 官员(正职)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副 职)处以杖一百,戍边。受牵连者达万人以 上。
6
三、清朝法律制度概述
(一)继承明律,取得立法的重要成就 1、 制定具有很高水准的《大清律例》。 2、制定《蒙古律例》、《西藏章程》等适应
少数民族需要的单行法规,稳定了民族关系, 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二)发展完善了死刑复审制度 1、九卿会审。2、秋审、3、朝审。 (三)实行思想高压与文字狱制度
中国法制史

宋元明清的法律制度

宋元明清的法律制度
(一)强化中央集权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功利思想
三、宋朝的立法状况
(一)宋朝的立法活动及其特点 1、《宋刑统》(《宋建隆重详定刑统》) ——宋朝初年制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 印行的封建法典。 (1)每篇之下设“门”。 (2)增加209条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 并附于律文之后(包括“起请”32条) (3)增加了“折杖法”;
(三)“例”的编辑 判例或事例。明朝有多部条例,如: 1、《〈钦定律诰〉条例》 2、《问刑条例》、 3、《真犯杂犯死罪条例》 4、《充军条例》
(四)《大明会典》 ——明朝调整封建国家各机关权力职责的 行政法典。
五、明律的主要特点
1、加重处罚反逆大罪 对犯罪者本人及亲属处刑更重 株连范围更广 处罚不分情节 ——与唐律相比,有所加重
二、立法指导思想
(一)“参汉酌金” (二)秉承儒家正统法律思想,明刑以弼 教 (三)“稽往宪,合时宜” (四)贯彻“满汉畛域”的原则,维护旗 人的特权
三、立法活动
(一)《大清律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其结 构形式与《大明律》相同,律后分别附 以奏准的“条例”。
(二)各部院则例 1、《刑部现行则例》 2、《钦定吏部则例》 3、《钦定户部则例》 4、《钦定礼部则例》 5、《钦定中枢政考》 6、《钦定工部则例》 7、《理藩院则例》
(四)元律的主要特点
1、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2、残酷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 3、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4、确认蓄养奴婢的合法性 (1)驱奴 (2)工奴 5、保留蒙古习惯法
(四)元朝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中央: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地方:达鲁花赤 2、诉讼制度 限制诉权 不得越诉 “恤刑”制度有所发展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申明亭”的设立体现了明朝( )的立法指导思想。

(分数:2.00)A.重典治吏B.刑乱国用重典C.重其所重,轻其所轻D.明刑弼教√解析:解析:“申明亭”意在申明教化,故D项为正确答案。

3.明朝对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是( )。

(分数:2.00)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御史台解析:解析:明朝的司法机关中,大理寺掌复核,刑部掌审判,都察院掌监察,合称“三法司”。

明朝将前朝的御史台改称都察院。

4.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 )。

(分数:2.00)A.损害赔偿金√B.罚金C.罚款D.违约金解析:解析: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损害赔偿。

5.《明大诰》一共由( )篇组成。

(分数:2.00)A.一B.二C.三D.四√解析:解析:《明大诰》一共四篇:《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

6.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 )。

(分数:2.00)A.中书省√B.中书门下C.尚书省D.门下省解析:解析:元朝没有效法前代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而是设置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司其职。

故选A项。

中书门下是宋朝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宋神宗元丰变法后,恢复了三省六部的职权。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的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共同行使宰相职权。

7.奸党罪始创于( )。

(分数:2.00)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解析:解析:明朝始创奸党罪,以强化皇权。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4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4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14(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______”。

A. 禹刑B. 汤刑C. 九刑D. 五刑2. 我国历史上首创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篇的法典是______。

A. 《刑书》B. 《秦律》C. 《法经》D. 《汉律》3. 唐朝对处流一千里的罪犯加一等处刑,则该罪犯应判处的刑罚是______。

A. 流三千里B. 绞刑C. 斩刑D. 流二千里4. 清末官制改革后,专任最高司法行政的机构是______。

A. 刑部B. 提法使司C. 法部D. 大理院5. 依照唐律规定,对于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而杀人的是______。

A. 过失杀B. 误杀C. 斗杀D. 故杀6. “式”作为法典形式最早出现于______。

A. 东魏B. 西魏C. 曹魏D. 北魏7. 宋朝的折杖法中,臀杖一共______。

A. 五等B. 十等C. 十五等D. 二十等8. 唐朝对三次犯徒刑之罪的强盗采取的基本处罚原则是______。

A. 累犯加重原则B. 诬告反坐原则C. 刑不累加原则D. 从旧兼从轻原则9. 清朝受理内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区的中央上诉审机关是______。

A. 刑部B. 理藩院C. 宣政院D. 大理寺10. 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宋朝首次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折狱龟鉴》B. 宋朝首次将“六赃图”编入法典中C. 宋朝首次创立了凌迟刑D. 宋朝在科举考试上实行糊名考校法11. 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______。

A. 都察院B. 御史台C. 审刑院D. 大理寺12. 中国近代史上为修律工作做准备而制定的刑法典是______。

A. 《大清新刑律》B. 《大清现行刑律》C. 《大清律例》D. 《暂行新刑律》13. 南京国民政府解释法律的机关是______。

A. 立法院B. 国民大会常务委员会C.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D. 国民党最高法院1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宪法是______。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3-2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3-2_真题-无答案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3-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______”。

A.禹刑 B.汤刑C.九刑 D.吕刑2. 在秦代,髡子和奴妾属于______。

A.州告 B.公室告C.诬告 D.非公室告3. “以两剂禁民狱”、“以两造禁民讼”的司法制度最早确立于______。

A.商朝 B.西周C.春秋 D.战国4. 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篇章体例结构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____。

A.禹刑 B.铸刑书C.《秦律》 D.《法经》5. 下列有关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宋朝对犯人推翻原有口供的,采取翻异别推实施重审B.宋朝在行政立法上将行政权分为枢密院、中枢门下和三司使以削弱相权C.编敕和编例是宋朝最重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D.宋朝将徒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6. 汉朝的法律形式不包括______。

A.律 B.令C.格 D.比7. 宋朝掌管军事权的中央国家御用机关是______。

A.中枢门下 B.枢密院C.审刑院 D.宣政院8. 关于明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大明律》是明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B.充军刑在明代得到广泛的适用C.奸党罪是明朝专有的罪名D.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司法制度的一大特色9. 《大明律》一共______。

A.7篇 B.12篇C.4篇 D.18篇10. 首创律例合编体例法典编纂方式的朝代是______。

A.唐朝 B.宋朝C.明朝 D.清朝11. 清朝入关后制定的会典不包括______。

A.顺治会典 B.康熙会典C.嘉庆会典 D.光绪会典12. 下列有关沈家本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沈家本的修律活动使中国法律走向近代化B.沈家本修律活动的最主要成果是制定了《大清现行刑律》 C.沈家本的修律活动使中国收回了治外法权D.礼教派对沈家本修律活动的攻击集中在《大清新刑律》上13. 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______。

2024版中国法制史课件

2024版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要,进行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法制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法律制度的基石
中国法制史为现代法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渊源和制度基础。
法律思想的启示
中国法制史中蕴含了丰富的法律思想,如“以法治国”、“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等,对现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的“遗教”为立法的根本原则,颁布《六法全
书》,建立起以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
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制度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文 化制度等基本内容。
《大清律例》
清朝的基本法典,继承了《大明律》的主要 内容,并有所发展。
司法机构
清朝实行三法司制度,即刑部、大理寺、都 察院共同负责司法审判工作。
则例
清朝针对特定事项制定的单行法规,如《户 部则例》、《刑部现行则例》等。
秋审与朝审
清朝对死刑案件实行秋审与朝审制度,体现 了慎刑思想。
05
近现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变革
同时开始实行死刑复奏制度。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
法律形式
隋朝制定了《开皇律》,唐朝则 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形成了 律、令、格、式完备的法律体系。
刑罚体系
隋唐时期刑罚制度相对较为宽缓, 减少了肉刑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同 时流刑和徒刑成为了主要的刑罚方 式。
司法制度
隋唐时期司法机构更加完备,大理 寺、刑部、御史台等机关分工明确; 同时实行了三司推事、死刑三复奏 等制度。
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司法制度与审判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课-中国法制史元明清法律制度(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中国历史上首次规定,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的是( )。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规定,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或称“婚嫁礼书”),婚书上写明议定的聘财数额。

2.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 )。

A.损害赔偿金√B.罚金C.罚款D.违约金元朝的“烧埋银”类似于现代的损害赔偿。

3.( )作为元朝建立以前最为重要的法律形式,以其原始性和刑罚残酷性而著称,对元朝的立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元典章》D.《大札撒》√《大札撒》作为元朝建立以前最为重要的法律形式,以其原始性和刑罚残酷性而著称,对元朝的立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4.明朝的“受赃”一卷设于( )。

A.《工律》B.《户律》C.《刑律》√D.《礼律》《大明律》共有七篇,30卷,460条。

其中《刑律》11卷,包括“受赃”一卷。

5.明朝直属皇帝的刑事特别法庭是( )。

A.南镇抚司B.北镇抚司√C.东厂D.内行厂厂卫干预司法活动,是明朝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明成祖夺取皇位后,除派遣锦衣卫军士负责政治性案件、重大案件的侦缉外,又增设“北镇抚司”,简称“北司”,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

北镇抚司正式成为直属皇帝的刑事特别法庭。

6.首创六部分篇体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唐六典》B.《宋刑统》C.《大明律》√D.《大清律例》《大明律》以“名例律”为统率,以吏、户、礼、兵、刑、工六篇为分则,首创了六部分篇的新体例,该体例为清朝沿用。

7.明朝的考课之法中,对在京官员的考核的法律称为( )。

A.外察法B.三互法C.考满法D.京察法√本题中,三互法是汉朝规定官员任官回避制度的法律。

明朝的考课之法分为“考满法”与“考察法”两种,而考察法分为“京察”(对京官的考察)和“外察”(对外官的考察)两种,其中的京察最为重要。

8.明成祖死后,被废除的法律形式是( )。

A.律B.令C.《大诰》√D.榜文9.中国法制史上最为空前普及的法规是( )。

A.《大明律》B.《唐律疏议》C.《宋刑统》D.《明大诰》√朱元璋以强行手段普及《明大诰》,以至于“家家有大诰、户户讲大诰”,从而使得《明大诰》成为空前普及的法规,像朱元璋这样推行法律普及的,在法制史上实属罕见。

10.《明大诰》是明初的一部( )。

A.特别民事法规B.特别行政法规C.案例集D.特别刑事法规√《明大诰》共四编236条;具有与《大明律》同等的法律效力。

是明朝具有特别法性质的重刑法令和案例,充分体现了“重典治世”的思想。

11.元朝婚姻制度的特色没有( )。

A.法定婚书制度B.媒妁的管理和职业化C.民间招婿之风盛行D.寡妇带产改嫁√元朝婚姻制度颇具一代特色。

包括法定婚书制度,婚书即书面契约,是双方当事人同意建立婚姻关系的意思表示。

还有赘婿管理制度,对婚约的管理和职业化,收继婚制度,严禁寡妇带产改嫁制度及绝户女的继承权等制度。

12.元代对于典当的收赎年限是( )。

A.30年B.未作明确规定√C.20年D.25年13.清朝的则例( )。

A.专指刑事单行法规B.指某一行政部门或某项专门事务方面的单行法规汇编√C.指皇帝就某项事务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D.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所谓则例,是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可以视为清政府的行政法规。

14.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法典是( )。

A.《大清律例》√B.《大清律集解附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律集解》《大清新刑律》是清末修律制定的第—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是清顺治年间制定的,《大清律集解》是清雍正时期制定的,《大清律例》制定于乾隆时期,因而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法典。

15.清朝审理宗族案件的机关是( )。

A.大宗正府B.宗人府√C.内务府D.刑部对于宗族犯罪,刑部不能过问,只能交由宗人府审理。

内务府是清朝审理满洲贵族案件的机关;大宗正府为元朝的机关。

16.元朝由地方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汇编是( )。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风宪宏纲》D.《元典章》√《元典章》是由江西地方政府纂辑的。

17.《大清律例》颁行后,统治者规定条例的修订年限为( )。

A.每年修订一次B.每两年修订一次C.每三年修订一次D.每五年修订一次√18.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 )。

A.发遣√B.充军C.枷号D.徒刑发遣是将罪犯发配至边疆地区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的刑罚。

发遣是仅次子死刑的重型,为清朝特别创立。

19.明初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律是( )。

A.《大明律》B.《明大诰》√C.《明会典》D.《问刑条例》明初的立法主要包括制定《大明律》和《明大诰》,其中《大明律》是明朝的基本法典,而《明大诰》则是由朱元璋亲自制定的刑事特别法。

20.元代中央主审机构是( )。

A.枢密院B.大理寺C.审刑院D.刑部√元代中央司法机构的设置既仿中原旧制,又有变化。

其中元撤销了大理寺,将其职能部分转移至刑部,因此,刑部成为中央主审机构。

21.下列不属于体现清朝民事主体地位于变化的选项是( )。

A.开豁贱籍B.改善雇工人地位C.废除匠籍制度D.解除雇工人的贱籍身份√清朝民事主体地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废匠籍、改善雇工人地位和开豁贱籍三个方面。

D项错在:雇工人虽然身份低下,但不属于贱籍。

22.明朝创设的耻辱刑是( )。

A.充军B.发遣C.枷号√D.廷杖明朝创设的耻辱刑是枷号。

它使犯人在监狱外带枷示众,受尽耻辱和痛苦。

23.明朝将御史台改为( )。

A.通政使司B.布政使司C.按察使司D.都察院√明朝中央司法机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司法机关职掌的变化和名称的改异上,如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24.明清时期的中央主审机关是( )。

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D.军机处明清时期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中央司法机关。

其中,刑部为主审机关,大理寺负责复核,都察院负责法律监督。

25.清政府在( )下设置理刑司,受理各少数民族地方机构不能决断的死刑案件。

A.军机处B.大理寺C.理藩院√D.刑部清政府专门设置了理藩院,作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关。

在理藩院下设置理刑司,受理各少数民族地方机构不能决断的死刑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明代负责军官军人诉讼的专职司法官有( )。

A.断事B.锦衣卫C.卫镇抚√D.所镇抚√27.明代例由( )组成。

A.条例B.判例√C.单行成例√D.断例明代例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判案依据的典型判例,一种是单行成例。

例经过汇编并经朝廷认可,即可上升为有效的法律。

28.户部钱法堂和工部钱法堂周下设的铸钱供全国经费开支的机构是( )。

A.宝泉局√B.厘金局C.宝源局√D.监造司清朝时期的货币铸造由政府统一安排分局监造,中央的专门机构是户部和工部设立的钱法堂,户部钱法堂成立宝泉局,工部成立宝源局,分别管理全国经费开支的铸币事务。

29.元代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直属机构有( )。

A.台院B.察院√C.殿中司√D.内八道肃政廉访司√30.清朝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有( )。

A.《蒙古律》√B.《回律》√C.《苗律》√D.《番律》√清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定了多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如《蒙古律》、《回律》、《苗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等。

31.清代制定的少数民族法规主要有( )。

A.回律√B.番律√C.蒙古律√D.苗律√回律、番律、蒙古律、苗律都是清代制定的少数民族法规。

32.以下关于“明刑弼教”说法正确的有( )。

A.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B.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并无不同C.可以“先刑后教”行事√D.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明刑弼教”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中“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之语,后人简称“明刑弼教”。

从字面而观,“弼”乃辅佐之义,似与“德主刑辅”的传统立法、司法原则并无不同。

实则不然,“德主刑辅”中“德”为“刑”纲,“刑”要受“德”的制约,始终处于次要、辅助位置。

宋以前论及“明刑弼教”,多将其附于“德主刑辅”之后,其着眼点仍是“大德小刑”和“先教后刑”。

宋代以后在处理德、刑关系上始有突破。

著名理学家朱熹首先对“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释。

他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经过他的注解,刑与德的关系不再是“德主刑辅”中的“从属”、“主次”关系,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而只是刑罚的目的,刑罚也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行事。

这看来小小的变通之义,却意味着中国封建法制指导原则沿着德主刑辅——礼法合一——明刑弼教的发展轨道,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对明清两代法律实施的方法、发展方向和发挥的社会作用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我国古代法律史上,一般说来,倡导“德主刑辅”,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所以它往往是同轻刑主张相联系的。

而经朱熹阐发,风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则完全是借“弼教”之口实,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33.下列关于清朝典、卖契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清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方能成立B.清朝明确区分了典当契约与典卖契约√C.清朝规定的典当契约的回赎期限为3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D.清朝的典当与买卖的根本区别在于出典人是否享有回赎权√A项错在:宋朝的典卖契约须经过割赋税等四道程序。

而清朝对于典当契约,无须过割赋税,但对于买卖契约,须过割赋税。

C项错在:清朝规定的出典人对典物的回赎期限为10年,超过此期限的以买卖契约论。

注意:宋朝规定的回赎期限为30年,且宋朝不区分典与卖。

考生应半宋、清二朝的典卖契约对比复习,以强化记忆。

34.明代的充军按路途远近及地域分为( )。

A.附近充军√B.边卫充军√C.极边充军√D.沿海充军√35.清朝针对死刑的特殊制度是( )。

A.立决√B.凌迟C.剥皮实草D.监候√清朝针对死刑的特殊制度是立决和监候。

一般罪名确实,应该处死者,可判斩立决或绞立决,即在当年的法定执行期内处死。

如罪有可疑,或情有可悯,则判斩监候或绞监候,在监收押,留待来年秋审时再审。

三、判断题(总题数:10,分数:10.00)36.元代曾在法律上将境内之民分为高下四等,实行同罪异罚的原则。

( )A.正确√B.错误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元代法律将全国各族人民的身份地位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实行同罪异罚。

37.廷杖之制始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前从无此例。

( )A.正确B.错误√38.“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大明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