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伤寒论》第十四条解密

合集下载

伤寒论140条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140条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140条原文及解释摘要:1.伤寒论简介2.140条原文概述3.140条原文解释与应用4.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5.伤寒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正文:一、伤寒论简介《伤寒论》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外感热病的专著,作者为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该书总结了张仲景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中详细阐述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被誉为“中医圣经”。

二、140条原文概述《伤寒论》共140条原文,分为三个部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

其中,太阳病67条,阳明病39条,少阳病34条。

这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不同病程、病机、病位的病证特点和治疗方法。

三、140条原文解释与应用1.太阳病:主要讲述表证,包括中风、伤寒、温病等。

太阳病的治疗原则为解表,常用麻黄、桂枝等药物。

2.阳明病:主要讲述里证,包括实证、虚证、寒证等。

阳明病的治疗原则为清热、滋阴、降火,常用石膏、知母等药物。

3.少阳病:主要讲述半表半里证,包括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等。

少阳病的治疗原则为和解,常用柴胡、黄芩等药物。

四、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伤寒论》不仅对古代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现代医学中仍具有很高的价值。

伤寒论中的一些理论和治疗方法,如解表、清热、滋阴、和解等,仍在现代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同时,伤寒论还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如病毒性感冒、传染性发热等疾病的防治。

五、伤寒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伤寒论》中的一些预防和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

例如,预防感冒可以通过喝姜汤、泡脚等方式;治疗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可以使用伤寒论中的解表、清热、止咳等药物。

此外,伤寒论还为人们提供了保健养生的方法,如饮食调理、起居作息等。

总之,《伤寒论》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中医经典著作。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1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 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阴数六故也。(00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 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 00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00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010)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 髓也。(01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2)
8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 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 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 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 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
5
《伤寒论》赵开美翻刻宋版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 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 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029)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

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

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

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

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方。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个(味酸温)细辛六两(辛热)干姜十两(辛热)黄连一斤(苦寒)当归四两(辛温)附子六两(炮,辛热)蜀椒四两(去汗,辛热)桂枝六两(辛热)人参六两(甘温)黄蘖六两(苦寒)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刘渡舟伤寒论注解 介绍

刘渡舟伤寒论注解 介绍

刘渡舟伤寒论注解介绍刘渡舟《伤寒论》注解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著作之一,它对于三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进行了系统解读和注释。

刘渡舟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和教育家,他对《伤寒论》的注解被誉为“刘氏伤寒”,为中医学界所广泛认可和推崇。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由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它是中国医学的经典之一,内容丰富,观点独到,被誉为中医药领域的“圣经”。

而刘渡舟针对《伤寒论》作出的注解,对其中的病理分析、辨证论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作出了针对性的补充和举例说明,使得《伤寒论》的内涵更加丰富,对后人的学习与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刘渡舟的《伤寒论》注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他对《伤寒论》的注解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刘渡舟以敏锐的医学眼光和扎实的医学知识,对《伤寒论》中的名词解释、疾病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伤寒论》的内容。

他的注解不仅解释了原文的含义,还深入剖析了其中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得读者能够从中获益匪浅。

他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刘渡舟是一位医术精湛的中医临床医生,他的注解中融入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经验总结,这些案例有力地印证了《伤寒论》中的理论观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

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读者可以更容易地将《伤寒论》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结合,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他将古代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注解广泛涵盖了对《伤寒论》中理论的现代诠释和应用。

刘渡舟在注解中结合了当代医学的发展现状和新的医学理论,使得古代医学理论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时代的价值。

他将古代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开阔了医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医学及传统医学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他对《伤寒论》的注解注重于全面、系统的阐释。

刘渡舟的注解不仅涉及了《伤寒论》中的各个章节和篇目,还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和注释,形成了具有严密逻辑和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伤寒论》需要背诵条文(共112条)

《伤寒论》需要背诵条文(共112条)

《伤寒论》需要背诵条文(共112条)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5.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6.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13)(14)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8.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6)(18)9.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11.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5)12.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13.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28)(31)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34)16.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17.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38)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郝万山讲伤寒论14-15讲

郝万山讲伤寒论14-15讲

郝万山讲伤寒论14-15讲第 14 讲下面是太阳病的第二个类型,太阳伤寒。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第 35 条,写了8个症状,后世医家把它叫做“麻黄八证”。

这8个症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实际上只有三组。

第一组是发热、恶寒,这是表证的共同特征。

无论是第3条,还是第35条,都谈到了太阳伤寒表实证,有发热恶寒这样的特征。

对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来说,恶寒这个特征最先出现,而且怕冷最重,所以第 3 条才说“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为什么恶寒最先出现而且最重呢?这是因为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温煦失司,所以恶寒最先出现而且比较重。

太阳伤寒表实证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特别明显的怕冷。

对于太阳伤寒证来说,它的发热的病机是寒邪闭表以后,阳气郁积到一定程度,寒闭阳郁,才见发热。

所以对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来说,发热这个证候是后出现,因此第3 条才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有的病人找你看病的时候,已经有了发热了,有的病人找你看病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发热。

也就是说,阳气郁积的程度要达到发热这样的症状需要一定的时间。

平素阳气比较旺盛的,体质比较壮实的,阳气抗邪的反应能力好,所以郁积的比较快,它可能发热就出现得比较早;平素阳气稍稍不足一些的,抗邪的反应能力差一些的,他可能发热出现得比较晚。

但是对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来说,它毕竟是表证,尽管发热的出现有迟有早,最终都会出现发热的,如果自始自终不会出现发热的话,那就不诊断为太阳伤寒,而可以考虑为少阴伤寒了。

当然对于少阴伤寒来说,它的脉绝对不是浮的,而应当是沉的,这是第一组症状,是发热恶寒。

第二组症状,是诸痛。

在第3条说是体痛,那是笼统的说,第35 条就说得更明确一些,“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包括了全身肌肉的,全身关节的,也包括了太阳经循行部位的,头项部和腰部。

这么多疼痛,它的病机是什么?这主要是和寒邪有关,因为寒主收引,寒主痛,寒伤肌表以后,使肌肤气血涩滞,筋脉拘挛。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第一讲《伤寒论》导言一、《伤寒论》的历史变革《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

也有人叫《伤寒卒病论》,考“卒”字乃是“杂”字的误写。

这部书是公元196 年-204 年后汉人张机(字仲景)所写的作品。

张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于公元150年-219年,他的事迹汉书无传。

据唐《明医录》载.“甫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所着论,其言精而典,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了疾疫流行,死的人很多。

张仲景家族是拥有两百多人口的南阳大族,在疫情的危害下,还不到十年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中死于伤寒的则占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序文中曾哀叹地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激发了他着书活人的志愿。

为了着书济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地吸收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给合自己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

经过了辛勒的劳动和反复的印证,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这部作品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兵火的摧残,致使原书十六卷残缺不全。

公元256年一316年,西晋太医王叔和搜集了一些残存之书,进行整理并撰次成篇,但只整理了十卷,对十六卷的原貌已不复见。

所以晋以后的《隋书经籍志》和《唐书艺文志》只载《伤寒论》十卷,而不再称十六卷。

到了公元1065年,宋朝的治平年间,政府指令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医书,把开宝年间节度使高继冲进上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加以校正,同时梓板而颁行于世。

在这个时闻,翰林学士王沫在馆阁日,从蠹简中检得的《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也加以校正而刊行于世。

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伤寒与杂病有机联系,相提并论的一部书。

自宋治平梓板简称《伤寒论》,而林亿等人又有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的说法,使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伤寒,而《金匮玉函要略方》则专论杂病,这一看法一直流传至今。

伤寒论原文14条

伤寒论原文14条

伤寒论原文14条
1.伤寒者,自日沉及夜半上时,发热汗出,惕而不欲眠,或妄言语。

2.脉浮数而缓者,名曰太阳病不解,欲解者,当恶寒加减,次则腹胀
身重,按之自痛。

3.若发汗已,身热渐退,而反恶寒者,此为为自汗,当更发汗,令其
欲眠则止。

4.若下之,则胃中痞满;强发汗,则身体烦乱。

5.所以热者,必结脉而动,头痛者,必搏动利自割。

6.所以骨节之疼,其痛处必有热,热处必有痛。

7.子虚汗出,手足寒,心烦,口干咽燥,不欲饮食,眼中生眼眶起泡,时时恶寒者,为阴阳相得,是为欲愈。

8.发热而渴者,为里热也;手掌热而身体不热者,为外热也。

9.身中冷热不均,为伤寒最凶;必欲垂危,谨防勿失。

10.伤寒一二日,口渴欲饮水,心烦气短而泼欲哭;三四日则咳吐哺粥,五六日则五脏六腑皆痛,烦躁欠良。

11.太阳病,口中干燥,舌底生疮,不欲食,咽痛而不欲饮水。

12.若小便短少或不通,大便反通,此为逆也。

13.脉不出路,宜发其汗而通之;其下不通,宜用丸散泻之。

14.伏阴者,足不欲行,手不欲举,口燥不欲饮食,急呻欲卧者,必
有欲麻痹也。

经方实战录之解密葛根汤(下)——从相爱到相守

经方实战录之解密葛根汤(下)——从相爱到相守
石宜明医案:刘某,男,4岁,1984 年3月5日诊。患儿前日汗后受凉,昨日 起发生肠鸣腹泻,大便清稀带风泡沫, 日数次,伴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 涕,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属外感风寒腹泻,拟解表散寒为治。 用葛根汤原方:葛根12g,麻黄5g,桂枝 6g,白芍10g,大枣3枚,生姜2片,炙甘 草3g。药进1剂,腹泻减,表证除,再剂 则泻止而痊。
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中医 药
经方实战录之解密葛根汤(下)
——从相爱到相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授课专家】陈建国(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整理/ 本刊记者 吴王群
通过上期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葛根 汤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期我们再续前 缘,看如何对葛根汤做到相爱相守,应用 得手。
此外,由于晚上服用葛根汤有兴奋作 用,容易导致失眠,故可建议患者选择早 晨、中午服药。
最后提醒大家,临床治病最重要的 是掌握经方背后的机理,不断总结方剂的 规律、症状、表现和脉象,从而准确、高 效地治疗疾病,又不至于滥用。■
(发稿编辑:吴王群)
41 2019.06 No.16
在煎药时,应遵循原文所述“先 煎麻黄、葛根”;其中,虽原方说先煮 麻黄是为了去上沫,但现在临床使用的 麻黄一般是没有上沫的,仍要先煎的原 因是麻黄特别轻、饮片中间有很多小 洞,即该药会很吸水,如果与其他药物 同煎,它会吸取其他药物的药液;若先 煮麻黄使其充分吸水,待再和其他药物 同煎时就不会吸取药液了。而且麻黄吃 多了容易心慌,但配伍桂枝、甘草则可 避免心慌;所以同煮麻黄相当于直接把 桂枝甘草汤倒到麻黄汤里,服药仍易心 慌,若先煮麻黄使该药充分吸水,再加 上桂枝甘草汤就可避免心慌症状。

《伤寒论》重点总结

《伤寒论》重点总结

《伤寒论》重点总结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

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

6.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病机:阴阳错杂,虚风内动。

2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简述太阳病伤寒、中风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

病机:寒邪袭表,卫阳郁遏,营阴郁滞。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要麻黄汤)3、猪苓汤与五苓散区别?①五苓散②猪苓汤病机及治法特点比较脉浮:①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其脉必浮而无力②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

发热:汗随热泄,其热较轻,只是微热②里热外蒸,其热较重。

渴:①三焦膀胱功能失职而正津不布,故见消渴、水逆②热结水停,较五苓散之渴程度轻,饮后可缓解,无吐。

小便不利:①三焦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必清②下焦水热郁结,小便必赤。

治疗:①泽泻配茯苓猪苓利水通阳,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表里同治②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阿胶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使湿热下泄4、结胸三症?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大结胸证的三个典型脉症。

(12)《伤寒论》第四条解密

(12)《伤寒论》第四条解密

(12)《伤寒论》第四条解密关键词:太阳病症状消失,脉平静的,为痊愈。

《伤寒论》第四条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文意:伤寒一日:因内伤引起外感六淫之邪的一切外感病初期。

“寒”,六淫的代称,非单指寒邪;“一日”,第一个时间,初期之意,不能理解成字面上的“第一天”。

太阳受之:(所有外感病初期,外邪入侵,都是太阳经层面先接受外邪。

“太阳”,太阳经,人体表层;“受之”,接受病邪;太阳经层面是人体的最外层面,一切外邪要进入人体,首先要经过太阳经层面。

脉若静者,为不传:(外邪侵入太阳经层面后,随着内伤的状况决定外邪的去留;纯粹太阳镜脏腑内伤引起的太阳病,外邪不会再想内层的经络脏腑转移;但若是其他经脏腑内伤引起的外邪入侵,则外邪会选择适当时机乘虚向内伤的层面转移,比如,阳明病外邪要乘虚进入阳明经层面,以此类推;而临床上判断外邪转移不转移的标准是脉象的平静与不平静)脉若静者,为不传。

(脉弱躁动者,为传)。

“静”,平静的脉象,阴阳平衡谓之静;“不传”,不发展。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倘若出现太阳病以外的症状,比如)很想呕吐,(病家老感到)烦躁,(诊得脉象)为数急的,(说明存在其他经脏腑的内伤,外邪不会停留在太阳经层面),要乘虚向内伤的经络层面转移。

“吐·躁烦”,太阳病以外的症状;“数急”,脉速比平脉快,脉象急促,非静之脉。

其意是说:六淫侵犯人体,在初期,都是太阳经受邪;太阳经受邪后,病情发展不发展,可从脉象和症状两个方面判别——若脉象平静,说明阴阳已平衡,病情已趋好转,表明病情不再发展;若出现“很想吐,情绪烦躁”等太阳病没有的症状,脉象出现“数急”不平静之象的,说明阴阳不平衡,病情在继续发展。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

其意义有二。

其一,记述了太阳病好转和恶化的脉象及症状。

其二,对于太阳病的转归要从两个方面认识:1,当人体有了内伤并引起太阳经经气抗邪力消弱后,六淫侵入机体,首先是太阳经接受病邪,出现太阳病。

倪海厦注解《伤寒论》(11-12)

倪海厦注解《伤寒论》(11-12)

倪海厦注解《伤寒论》(11-12)倪海厦注解《伤寒论》(11)三一: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服了桂枝汤后,或桂枝汤喝完后又攻下,病人仍头项强痛,一阵一阵的发热, 没有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张仲景讲的心下满和胸满不一样,胸满就是胸部胀满的时候,指的是整个胸,静脉流回心脏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桂枝汤把芍药拿掉,所以有胸满要去芍药。

心下满,张仲景讲的是心的下方,就是胃,胃里面难过,感觉胃不舒服,胃里面胀胀满满的。

此三一条就是桂枝汤的变证。

平常人吃桂枝汤,吃下去就好了,有一种人不会好,就是他本身有中湿的人,中焦的地方太湿了,脾主湿,脾在胃左侧,脾整个都是湿,白白的津液都存在脾脏里面,中湿太盛的时候,脾脏会没有蠕动且撑大,胃一蠕动就顶到脾,所以病人就会心下满,感觉到胃胀的现象,实际胃没问题、是胃的蠕动过不去,被脾脏压到了,这脾湿是素有的,平常舌苔又白又厚,或是肚子比较大、或是大便比较黏稠,就是中湿。

正常的舌苔是薄白的,桂枝汤里面没有去湿的药,张仲景对中湿的病人,一定是利小便。

为什么加白朮?白朮这药就是中药里面专门去湿的药,而且还专门去中湿,所以在【本草】写白朮是燥剂,所以白朮放着,一下就变成硬硬的,湿就是黏液,糖尿病的病人,四肢末梢如果有破洞,就不会收口,西药都是用消炎的药,中医认为炎就是热,石膏、黄芩、黄连都是消炎的药,但是在消炎的同时,还加了去湿的药,伤口流出来的脓,黏黏稠稠的体液一直往外流,臭臭的,就是坏掉的湿。

如果把去湿的药和消炎的药并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外科敷剂,西药只有去热没去湿,所以不会收口。

身体的中湿在里面,不能用发汗发掉,所以小便利掉,白朮是燥剂,但是湿不会凭空不见丁,用白朮集中,然后加茯苓,茯苓就是利尿剂,茯苓专门健脾整胃、把中焦的水消导出来的药,所以茯苍白朮等量,胖子茯苓开六钱,白朮就开六钱,如果白朮开太多,就会太干了,如果茯苓开太多,会把正当的津液利掉了,所以白术茯苓都是等量在用的药。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全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全

倪注《伤寒论》原著:汉张仲景民国:倪海厦倪注《伤寒论》校堪序本《伤寒论》乃由民间的中医爱好者搜集与校正。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守护着炎黄子孙的健康。

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医的许多典籍在流传上产生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而失传。

使得这份本应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所共有共享的珍贵智慧,无法让更多需要的人学习他,大非往圣之本意!我们在校正的过程中,仅对明显的错别字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者则保留原样。

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书,但限于能力,自知错误在所难免。

本书的原始材料来自于网络,为网络中善心人士传播之电子版本。

本书的校正,属于无偿的自发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亦不得将本书内容用于商业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本电子书仅供网络测试,不收取任何费用。

请您下载后24 小时内删除,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购买原版。

任何人不得将本书用于商业行为,否则由此直接或间接引发的任何法律问题,我们不承担责任。

民间中医爱好者敬校庚寅年庚辰月已未日伤寒论序言经方在我国汉朝以前其实就已经存在,应该是来自西域,而且已经在我国流传千年,只是经方在汉朝之前是没有正式的辨症依据,用来指导如何使用经方。

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经方的医师非常之少,一直等到汉朝出现一位名医张仲景,他是利用内经热论中的六经辨证将经方如何使用系统化的第一人,也因此他至今仍被历代中医尊称为医圣。

最初他的经方著作书名叫做伤寒杂病论,而张仲景在此书的前言中就有说明,他的草药知识是来自胎胪药录,到了宋朝以后政府开始成立所谓制版局,当时以林亿为主的一群人将这伤寒杂病论区分为二书,一名伤寒论,一名金匮,自此以后就有这二本书在民间流传至今,本文伤寒教学课程就是指这第一本书伤寒论的教学,其中所有的处方就是所谓的经方,原书结尾有所谓霍乱病脉症治等篇。

我将之编入金匮的第一篇,历代对这篇都有许多争议,有些名经方家认为应该留在伤寒论中,有些认为应该编入金匮中,我个人对此的认定是伤寒论只讨论六经辨症,可以讨论到厥阴篇就结束,其它的可以都放在金匮中,因为金匮本来就是分门别类的一个杂病论,从内科到肠胃科到妇科等等都有,如此后来的学者就比较容易做一简单的区隔,先研究伤寒论,等到所有伤寒论的六经辨症条辨都能够很纯熟的运用之后再进入金匮时,就可以很迅速的进入这经方的殿堂。

胡希恕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胡希恕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胡希恕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汤加葛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这个“项背强几几”啊,“几几”这两个字是象形字。

这个本来是成无己注呀,就是伸脖子的这么一种形状,伸颈状,他也解释明白这个意思了。

实质这个字你查字典没有,是说小鸟学飞的时候,它这个羽毛不丰啊,飞不起来,脑袋往前伸伸的样子,叫做“几几”。

那么由于这个项背特别强,强就是拘紧呐。

这个脖子啊萎软不自如,就叫做“几几”。

伸着脖子,左右的运转不自如。

那么这个太阳病,限于这个“项背强几几”的这种情况,“反汗出恶风者”,这搁个“反”字,它后头有这么一段,它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它冲这一段来的。

它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全是由于无汗而恶风,用葛根汤。

那么现在呢,搁个反汗出,与那个就不一样了,那个无汗,而这个是反汗出。

这个字用的用的用意呀,特意搁个“反”,干什么呢,让你对这两个方剂作个鉴别。

全是“项背强几几”,无汗者是葛根汤,有汗者就是桂枝加葛根汤。

这搁个反字啊,就把这个内容给揭示开了,搁个反字让你比较,就是让你比较那一段,那么后头就快讲到了,这是两个方剂应用的主要鉴别点,葛根汤和桂枝加葛根汤。

那么这个项背强,就是项背这个地方肌肉发痉挛,它痉挛的厉害,就是痉病了,就要背弓反张了。

轻者就是“几几”然,就是脑袋别扭,脖子伸着运转不自然。

这是肌肉的关系,肌肉发痉挛。

这个葛根汤,葛根这个药,在本草上说是,主消渴,身大热,是个清凉性的解肌药,而有作用这个“项背强几几”,就是项背肌肉拘急呀,葛根汤有这个作用,有这个医疗上的作用。

那么其他都是桂枝汤证,别看他没写,这个太阳病就贯穿了,然后太阳病汗出恶风,就概括头前那两段了,太阳病,头项强痛,怕冷啊,同时再有汗出恶风呢,这就是桂枝汤证。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附思维导图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附思维导图

《伤寒论》柴胡加芒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附思维导图伤寒论第104条原文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

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1]下之,此非其治也。

潮热者,实也。

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04)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大枣十二枚(擘)芒消二两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注释丸药:汉时流行的成药,据《伤寒论·伤寒例》“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误攻”,有人考证,汉时泻下的成药有巴豆制剂和甘遂制剂两类,前者用于攻下寒积,后者用于泻实逐水。

这段主讲:论少阳病兼阳明里实误用丸药泻下后的证治。

解释本证成因:少阳兼阳明里实,误用丸药泻下后,大便虽通而里热未去。

主症和病机:胸胁满而呕,是邪入少阳经腑,枢机不利的表现,胸胁满为少阳经有邪,呕吐为少阳胆热犯胃所致。

日晡所发潮热,是阳明里实已成的特征。

如果此证再有不大便,则是典型的少阳不和兼有阳明里实的证候,当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清泻阳明。

之所以可以用大柴胡汤泻下,是因为其人“不得利”,也就是没有大便。

但此病人却出现了“微利”,也就是轻度下利,仲景推测是因其他医生误用丸药攻下所致。

本证大便不通,乃是因阳明燥结所致,如果用辛热的巴豆制剂泻下,肠道虽通,但燥热难以排出体外,故虽有下利,而潮热不除。

潮热者实也,是强调潮热未罢,里实热仍在。

证属少阳不和兼有阳明实热,但毕竟有下后微利,故不可与大柴胡汤,而应先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冀其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若服用小柴胡汤不愈者,再以柴胡加芒硝汤以和解少阳,泻热润燥。

治法和解少阳,泻热润燥。

方剂柴胡加芒硝汤。

方义本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芒硝以泻热润燥。

与大柴胡汤相较,不用枳实、大黄、芍药,一般认为,这是由于下后腑气已通,胃肠受损,正气较弱,燥热虽有而大便未实,故不用行气荡涤之品,而用芒硝之咸寒润下,泻热润燥。

伤寒论原文条文提取

伤寒论原文条文提取

《伤寒论》原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十六法,方十四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7]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9]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1]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12]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二。

第十四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第十四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第十四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伤寒贯珠集》太阳病。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者。

桂枝汤主之。

太阳受邪。

无论中风伤寒。

俱有头痛。

俱有发热。

但伤于寒。

则表实无汗。

伤于风。

则表疏自汗。

是头痛发热者。

伤寒所同。

而汗出恶风者。

中风所独也。

中风必以风剂治之。

云桂枝汤主之者。

见非他药所得而更者耳。

太阳病。

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太阳外证。

即头痛、发热、恶风寒之属。

外证未解。

宜从汗解。

然必审其脉之强弱而施治。

若脉浮弱。

则是中风阳浮阴弱之候。

治宜桂枝汤。

助正以逐邪。

太阳病。

外证未解者。

不可下也。

下之为逆。

欲解外者。

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在表者宜汗。

在里者宜下。

此大法也。

是以外证未解者不可下。

下之是病在表而攻其里也。

故曰逆。

本论云、本发汗而复下之。

此为逆也。

若先发汗。

治不为逆。

此之谓也。

而欲解外。

则桂枝成法。

不可易矣。

仲景于当汗之证。

随示不可下之戒如此。

病常自汗出者。

此为营气和。

营气和者外不谐。

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

以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

营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此即前条阴弱者汗自出之意而发明之。

谓营未病而和。

则汗液自通。

卫中风而不谐。

则阴气失护。

宜其汗常自出也。

夫营与卫。

常相和谐者也。

营行脉中。

为卫之守。

卫行脉外。

为营之护。

何有发热恶寒之证哉。

惟卫得风而自强。

营无邪而反弱。

邪正不同。

强弱异等。

虽欲和谐。

不可得矣。

故曰营气和者外不谐。

不谐则岂特卫病而已哉。

故欲营之安。

必和其卫。

欲卫之和。

必逐其风。

是宜桂枝汤助阳取汗。

汗出则邪去而卫和。

卫和则营不受扰而愈。

病患脏无他病。

时发热。

自汗出。

而不愈者。

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

宜桂枝汤主之。

人之一身。

经络纲维于外。

脏腑传化于中。

而其为病。

从外之内者有之。

从内之外者有之。

脏无他病。

里无病也。

时发热自汗。

则有时不发热无汗可知。

而不愈者。

是其病不在里而在表不在营而在卫矣。

先其时发汗则愈者。

于不热无汗之时。

而先用药取汗。

则邪去卫和而愈。

《伤寒论》第十四天——蓄水证

《伤寒论》第十四天——蓄水证

《伤寒论》第十四天——蓄水证《伤寒论》第十四天来自天医堂00:0001:17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1],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2]者,五苓散主之。

【词解】[1]胃中干:指津液耗伤而致胃中津液不足。

[2]消渴:指口渴而饮水不解的症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名。

【提要】辨发汗后胃中津液不足与太阳蓄水证的证治。

【解析】本条提示太阳病汗不得法,可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汗出损伤津液,导致胃中津液不足证;二是外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形成太阳蓄水证。

本条可分为两段理解:第一段:“太阳病......令胃气和则愈”,论述太阳病汗后胃中津液不足及调护方法。

太阳病无论中风、伤寒均当发汗,但都不宜过汗,而只宜覆取微似汗,若过汗则必然伤津,使胃中津液亏乏。

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干气燥,故致病人烦躁不得眠;并求助于外,故有口渴欲饮的表现。

但此时不能咨其所欲,让其大量饮水,否则会有水停胃中之弊。

须让病人少少地饮水,使胃得滋润,津液慢慢恢复,待第二段:“若脉浮......五苓散主之”,承接第一段论述太阳蓄水证的证治。

太阳病过汗后,表邪内陷,但仍有部分表邪羁留于表,故仍可见到微热、脉浮等症状。

内陷之表邪随经入腑,邪与水结,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气化能水行,气不化则水不出,因而小便不利;水蓄于内,阳气不能化气生津,故见口渴喜饮。

本证外有太阳表邪未尽,内有膀胱蓄水,故用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双解。

【辨治要点】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小便不利,少腹胀满,渴欲饮水但饮后不舒,或兼发热,苔白滑,脉浮或浮数。

治法:化气利水,外散风寒方药: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提要】此条紧接上条补叙太阳蓄水的脉症。

【解析】脉浮数表明太阳病发汗后,表仍有邪,表证未能全解。

但表邪已大部分入里,膀胱气化失司,下焦蓄水,津液不能上承,故见口渴、心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伤寒论》第十四条解密
太阳中风病的变证:桂枝加葛根汤证。

关键词:桂枝加葛根汤证:内伤在气,督脉失养,外感风邪。

《伤寒论》第十四条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文意:太阳病:太阳经脏腑气虚或他经脏腑气虚外感风邪的太阳病。

项背强几:项背非常拘强,总想伸背摇肩。

强,音jiang.拘强,僵硬,形容词;几,音ji.有盛大,著名之意;也有人将音读为shu.《说文解字》:“几,鸟之短羽飞几几也。

”,其意是描写短羽之鸟伸颈欲飞而不能飞的样子,此处借以描写人项背拘强伸颈摇肩,像短羽鸟伸颈欲飞而不能飞的样子。

两种解释都通。

何以项背强几?发生这种症状有两种原因:其一,邪气外束,向背部经气不畅;其二,督脉——向背部筋
脉失养。

常见的是外邪束经,如寒邪,湿邪等,但各有其症状。

在此病中,没有其它症状,反而出现的症状是汗出恶风,汗出恶风是气虚不能敛阴,即太阳伤风病的症状,因此,这个项背强几一定是督脉失去阴液的濡养。

既然同是太阳伤风病,为什么此病家就会出现项背强几的症状呢?这又要回到《伤寒论》的辩证原理上来,内伤不但决定外感病的种类,而且决定着外感病的发展。

此病家本来气虚汗出过多,进而波及督脉,加之又感风邪,加剧内伤病态,汗出更多,以致筋脉失养,项背强几。

反而汗出恶风者:(一般项背强几应是风寒凝涩经络,本不当出汗,现在)反而汗出恶风。

(说明外感之邪并不是风寒,而是风邪;既是风邪,那内伤必是气虚。

)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由于本病病机是:太阳伤风兼及督脉失养,因此治疗既要调和营卫,又要滋养督脉。

故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

其意义有二。

其一,记述了一个太阳伤风兼及督脉失养的案例。

其二,督脉失养怎样
调治?所谓督脉失养,实际上是失去津液的濡养;对此,若从脾胃入手,不但路遥耗时,而且在脾胃阴气不虚的情况下,还不能滋阴;仲景用葛根扩张血管,起阴气而上行来滋补阴液,濡养督脉;实为一大发明。

《神农本草》谓: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说明葛根有良好的生津益阴解表功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能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心脑与外周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

太阳伤风时,因汗出过多,头颈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筋脉失养,故有项背强几之感。

用葛根后,神经肌肉得以濡养,则拘强自除。

本条在此意欲十三条对比,让后世医家明白决定外感病种类的是内伤,决定外感病发展的还是内伤。

若医家能把内伤和六淫的关系搞清楚,则《伤寒论》的学术观点就庶几了悟了。

附: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薇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汤要啜稀粥,桂枝加葛根汤不要啜稀粥,这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呢?桂枝汤的病机是气虚无力固护阴液,致汗出伤阴,营卫不和,因此桂枝汤在振奋心气的同时,要通过加强脾的运化能力来增加阴液,这就要啜稀粥以提供脾脏运化的物质来源;桂枝加葛根汤的病机是汗出过多,督脉失养,治疗思想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此时啜粥,恐增加血液容量,加重心脏负担。

元阳道人(张敏宁)禁止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