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 苏轼
《留侯论 【宋】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留侯论【宋】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留侯论【宋】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古文观止》卷之十)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见:表现B.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轻:轻率C.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敝:通弊,弊端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称:相称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夜则以兵围寓舍,而予不得归矣B.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将请罪于君,君不许C.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使其从者衣褐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散文言简意赅,分析透彻,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用项羽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留侯论》原文和译文
苏轼《留侯论》原文和译文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圮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圮上之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做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困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
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留侯论》译文在古代称得上豪杰之士的人,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
普通人遇到了难以忍受的事情时,就会拨出剑来,冲上去捞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
留侯论
留侯论_作者:苏轼(宋代)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留侯论》原文及欣赏
《留侯论》原文及欣赏《留侯论》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留侯论》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留侯论》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苏轼《留侯论》
《留侯论》宋代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留侯论》(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留侯论》(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孺子可教也。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材料二:良尝学礼淮阳。
东见仓海君。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约:“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出一编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秦皇帝大怒A大索B天下C求D贼E甚急F为张良G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然,突然之意。
文言文:苏轼《留侯论》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轼《留侯论》原文译文赏析《留侯论》宋代: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苏轼留侯论原文及翻译
苏轼留侯论原文及翻译【原文】人而无情于臣,不可留也。
人而无情于土,不可留也。
人而无情于民,不可留也。
三者不备者,不可以为留侯矣。
臣者,令则行之,禁则止之,功则赏之,罪则罚之。
民之所安者,所信者,所亲者,主之。
然则主欲长保其国而安其民者,欲可以持天下而一也,不能无臣之情,三者之备。
天下之士以善为美,以能为贵,有道之者为贵;以劳多而惠少,为众人所恶;以勇力无前,坚定果毅,秦人之士为贵。
故士之事主也,皆以不失其所欲者为务焉。
故留侯之所建功立事者有三:一曰效己力以扶世,二曰任众人之难以安之,三曰知主之明也。
夫以己之力扶世,则仁者之所长也,以安众人之难则勇士之所长也,以知主之明,则圣人之所长也。
夫苟非主之所求而欲为之,则是以己之欲而忘主之求,此则不可以求长保也。
如呜呼其所欲而逐臣者,则贤者之心不能乐其身也。
是故交鞍之饰,人莫之怜也,寝兵之事,乡人莫之问也。
故留侯任众人之难以安之者,则名为良臣;知主之明而行之,则名过智士。
名良臣、智士者,则天下之士皆欲得交之。
得而交之者,则天下之士皆与其传也。
【翻译】苏轼的《留侯论》提出了留为侯爵的标准和原则。
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了统治者对臣民、国土和人民的情感和关怀的重要性。
苏轼认为,统治者对于臣民应该有情感,对国土应该有情感,对人民应该有情感。
如果一个统治者无法从这三个方面兼备,他就无法成为一位留为侯爵的合适人选。
臣民应当遵循统治者的命令行事,遵守禁令,立下功绩就应该受到奖赏,犯罪则应该受到惩罚。
一个统治者如果能够让臣民安心、信任和亲近他,那么他就能够长久地保持国家的安宁,统一天下。
因此,一个统治者不可能没有对臣民的情感和关怀,三者之间应该相辅相成。
在天下,能力和善行被视为美德,有道德修养的人更受人尊重。
勤奋多劳、慷慨施济的人会得到众人的敬重。
而勇敢无畏,坚定果敢的人则在秦国被推崇。
因此,作为一个臣子,最重要的任务是不失去自己的目标。
留为侯爵之所以能够建立功业和事业,是因为他有三种才能:一是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助推天下的发展;二是承担艰难的任务以安抚人民;三是了解统治者的智慧。
苏轼《留侯论》
苏轼《留侯论》及其赏析作品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作品解读留侯,即我们常说的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辅佐刘邦成就汉业。
张良一生为刘邦设计良谋无数,从历史角度看,这是张良成功所在,但苏轼在《留侯论》中不以此为重点,而是论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在于他放弃了以一击刺秦王的匹夫之勇,而接受了圯上老人的试探、警诫,“小忍而就大谋”。
苏轼的留侯论全文及翻译
苏轼的留侯论全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的留侯论全文及翻译1.苏轼是个旷世奇才!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和他爸苏洵,他弟苏辙组成了一个超级无敌考试三人团,进京考公务员。
苏轼《留侯论》及其赏析.doc
苏轼《留侯论》及其赏析《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
留侯论简短的赏析
留侯论简短的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留侯论简短的赏析《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留侯论》拼音版,带全文注音(苏轼)-文言文
liú 留hóu侯lùn论 [sòng宋]sū苏shì轼gǔ古zhī之suǒ所wèi谓háo豪jié杰zhī之shì士zhě者 ,bì必yǒu有guò过rén人zhī之jié节。
rén人qíng情yǒu有suǒ 所bù不néng能rěn忍zhě者,pǐ匹fū夫jiàn见rǔ辱,bá 拔jiàn剑ér而qǐ起,tǐng挺shēn身ér而dòu斗,cǐ此bù 不zú足wéi为yǒng勇yě也。
tiān天xià下yǒu有dà大yǒng勇zhě 者 ,cù卒rán然lín临zhī之ér而bù不jīng惊,wú无gù 故jiā加zhī之ér而bú不nù怒。
cǐ此qí其suǒ所xié挟chí 持zhě者shèn甚dà大,ér而qí其zhì志shèn甚yuǎn远yě也 。
fú夫zǐ子fáng房shòu受shū书yú于yí圯shàng上zhī之lǎo 老rén人yě也,qí其shì事shèn甚guài怪;rán然yì亦ān 安zhī知qí其fēi非qín秦zhī之shì世,yǒu有yǐn隐jūn君zǐ 子zhě者chū出ér而shì试zhī之。
guān观qí其suǒ所yǐ以wēi 微xiàn见qí其yì意zhě者,jiē皆shèng圣xián贤xiāng相yǔ与jǐng 警jiè戒zhī之yì义;ér而shì世bù不chá察,yǐ以wéi 为guǐ鬼wù物,yì亦yǐ已guò过yǐ矣。
留侯论
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①,无所获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②。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
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古文观止》)【注】:①贲、育:古代两位著名的勇士。
②张良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良倾家产收买刺客,始皇巡游武阳,良与能使120斤铁椎的力士在路上狙击。
留侯论苏轼原文翻译注释
留侯论苏轼原文翻译注释留侯论苏轼原文翻译注释《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散文。
这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侯论苏轼原文翻译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留侯论苏轼原文翻译注释1作品原文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留侯论》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留侯论》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文章开篇对“古之所谓豪杰之士”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指出他们必须具备过人的节操和胸怀。
接着,文章通过讲述张良在圯上受书的故事,说明了张良之所以能够成为“豪杰之士”,是因为他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
在这个故事中,张良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故意将鞋丢到桥下,让张良去捡。
张良最初想发怒,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为老人捡回了鞋。
老人认为张良“孺子可教也”,并将一部兵书传授给了他。
张良凭借这部兵书,帮助刘邦成就了帝业。
文章认为,张良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忍住自己的愤怒和冲动,不被情绪所左右。
这种“忍”的功夫,是张良能够成就大事的关键。
文章还通过引用郑伯和勾践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忍”的重要性。
郑伯能够在国家面临危险时,放下个人的尊严和面子,向敌人屈服,最终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勾践能够在被吴国俘虏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地复仇。
文章接着分析了张良能够“忍”的原因。
文章认为,张良之所以能够“忍”,是因为他有“大勇者”的胸怀和抱负。
他能够看到长远的利益,而不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
他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所左右。
这种“大勇者”的胸怀和抱负,是张良能够成为“豪杰之士”的关键。
文章最后对张良进行了评价。
文章认为,张良的状貌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但正是这种外柔内刚的性格,使得张良能够在关键时刻忍住自己的愤怒和冲动,不被情绪所左右。
这种“忍”的功夫,是张良能够成就大事的关键。
文章还认为,张良的成功,离不开桥上老人的启发和教育。
老人通过考验和磨砺,让张良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豪杰之士”。
《留侯论》这篇文章通过对张良在圯上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的分析,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文章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
留侯论原文及赏析
留侯论原文及赏析留侯论原文及赏析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注释:①本文为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
留侯即张良,字子房,他是“汉初三杰”之一,辅刘邦定天下,封为留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特色举要】 艺术特色举要】
1.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章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 自己的观点:“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就在于“忍”。 然后以“忍小忿而就大谋”为线索纵贯全篇。圯上老人之所 以屡次“倨傲鲜腆”目的就在于要教给张良学会“忍”。然 后举出历史上的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妾于吴和项刘楚汉之 争的事实,进一步论说,只有“忍”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否则只有失败。可谓一以贯之,滴水不漏。 2.转承开阖,妙趣横生。对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 之事,人们引以为奇,甚至将“老人”视为“鬼物”。作者 在此却另辟他说,指出“圯上受书”乃“圣贤相与警戒之 意”,而非“鬼物”所为。接着作者将笔锋猛地一转,又出 惊人之语:
真不可及,然精义究不能多。(〔清〕吴德旋《初月楼古 文绪论》) 一意反复,说者须晓得逆顺法,又须晓得虚实法。 “子房以盖世之才”一段,从子房说到老人,“夫老人者” 一段,从老人说到子房,此顺逆法也。虚实法者,即《高 帝篇》荆川所谓藏露也。得此二法,便能一意翻为两层。 又须晓得急脉缓受法。前“千金之子”云,此以比喻为缓 受法也;后引郑伯、勾践事,是引古为缓受法也。且一路 皆说子房不能忍,而譬喻及引古,皆是能忍者,乃反正相 间法也。又须晓得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理。后幅项籍之不 能忍,观起高帝之能忍,而以为子房教之,又言高帝犹有 忿忿不能忍,而非子房不能全之,如此方滚滚不穷。(石 村贞一《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卷六引汪武曹语)
留 侯 论
苏
轼
【学习要点提示】 学习要点提示】 1.了解本文所表达的作者的基本观点。 2.分析本文的层次与线索。 3.掌握本文论说的艺术特色 4.掌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是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 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 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 (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 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平常在家没有犯罪而被杀身灭族的,也数不胜数。即使有孟 贵、夏育那样的勇猛,也没有施展的机会。那些操持法禁刑 罚过于严峻的,他的锋芒不可冒犯,而这种情势也没有机会 可乘。子房忍耐不住忿忿的心情,只凭一个人的力量,竟想 得逞于一次突然袭击之间。在这个时侯,子房没有被杀死, 这当儿简直是不能有一根头发那样的误差,真是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不会死在和盗贼的搏斗上,为什么?这是因 为自己的生命应该珍惜,不值得为盗贼而死。子房凭着盖世 的才能,不去策划伊尹、姜太公那样的重大谋略,而只是干 采用荆轲、聂政之辈的小手段,以求侥幸不死,这些都是圮 上老人为子房所深深惋惜的。因此,以倨傲无礼的态度挫其 过于刚勇急躁之气,他若能有所忍耐,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事。 所以老人说:“这小孩子可以教育好。”
重点实虚词-----实词
(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 (2)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3)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4)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对待, 名词活用为动词) (5)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6)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 (7)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 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 (8)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9)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
1、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 而试之(怎么) 4、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 5、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 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 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 弱)(挫伤) 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 志气(志向气度)
【层次结构分析】 层次结构分析】
全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至“而其志甚远 也”。将“匹夫”之勇与“大勇者”之勇相比较,指出“大 勇者”之“不惊”与“不怒”正是缘于他的“所挟持者甚大, 而其志甚远”,为下文论说张良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从“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至“非子 房其谁全之”。论说张良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并最终 辅佐刘邦建立帝业。这一部分又分三层:第一层为第二自然 段,对张良“圯上受书”的流传之说进行辩驳,进而指出圯 上老人正是见“其能有所忍”,“可以就大事”而受之书; 第二层为第三自然段,以鲜明生动的历史事实为例,说明只 有“忍小忿” 才能
大胆指出,圯上老人受书其意却不在书,而在折张良“少年 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而张良之所以最终成为 “豪杰之士”并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原因也不在所得之兵书, 而在圯上老人的“倨傲鲜腆”使其学会了“忍”。这一转承 开阖,使文章另辟洞天,妙趣横生,可谓“一语空际掀翻, 如海上潮来,银山蹴起。”(沈德潜语)文章最后以张良的 “妇人女子”之貌来反衬其“天下大勇之士”,也让人揣度 良久,回味无穷。 3.形象生动,流畅自然。文章以郑伯肉袒牵羊,勾践臣 妾于吴与项刘楚汉之争等历史事实为例,进行说理,这不仅 具体生动,深入浅出,更能对人晓之以理,甚至动之以情, 这无疑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特别是本文的语言晓畅易懂, 婉转自然,也无形中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词类活用梳理:
1、臣妾于吴者(n—v 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 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 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 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打,逢打务必取胜;因而轻易地使用其力量的;但是汉高祖 却能忍受得住,保养了自己完整的力量,而等待他的身疲力 竭,这该是子房教的吧。当着淮阴侯韩信攻陷了齐国,而想 要自己称王时,汉高祖发怒了,而且表现在言谈脸色上。以 此来看,他犹有刚强不能忍受的脾气,如果不是子房又谁能 来成全他呢? 太吏公曾发出疑问:原以为子房是个魁梧奇伟的人,然 而发现其相貌却宛如媳妇姑娘一样,认为和他的胸怀气度不 相称。噢!这不就是子房之所以为子房的吗?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苏轼《赤壁赋》 苏轼《赤壁赋》墨迹
【作品背景介绍】 作品背景介绍】
张良(?—公元前186),字子房。原为韩人,其祖父、 父亲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等五世之相。韩为秦灭 后,张良不惜以全部家财寻求刺客行刺秦王,为韩报仇。后 寻得一力士,借秦始皇东游之际,与力士以一百二十斤重的 大铁锤在博浪沙阻击始皇,误中副车。后隐姓埋名,被迫流 浪于下邳,传说其在这期间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楚 汉之争时,张良辅佐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汉朝建立后, 张良被封于留(今江苏省徐州),世称“留侯”。《留侯论》 是苏轼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应制时所上的《进论》之 一。在此文中,苏轼对张良圯上受书之事及阻击始皇之事重 做阐述,指出张良之所以能够成大事,就在于他学会了 “忍”。
“就大谋”。第三层为第四自然段,以项刘 楚汉之争为例,论证正是由于张良能够 “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谋”,也才 能够辅佐高祖刘邦建立帝业。 第三部分为最后一自然段,以张良的 貌不惊人反衬其大勇大智,回应文章开始 的“天下之大勇者”。
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1、卒(猝)cù 然临之 2、刀锯鼎镬huò 3、虽有贲bēn育 4、倨jù 傲鲜xiǎn 腆tiǎn 5、肉袒tǎn 6、圯yí 上老人
【译文】 译文】
古时侯所说的豪杰人物,必定有超过众人的节操。对于 一般的人来说,有些事情是不能忍受的,一个普通的人被污 辱了,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称不上所谓的勇敢。世上 有那种大勇的人,屈辱突然来临而不震惊,无缘无故地将屈 辱加在他头上也不忿怒,原因就在于他个人的抱负大,而他 的志向也很远大。 张子房接受圯上老人赠书一事,非常奇怪。然而又怎么 会知道这不是秦朝隐居的君子出来考验他呢?观察老人隐约 显示出来的意图,都是古代圣贤相互警戒的道理,可世人不 用心考察,认为这是鬼神之物,就太不对了。况且他的本意 并不在赠书。当韩国灭亡、秦朝正当强盛的时侯,用割截人 的肢体的刀锯、用烹人的鼎镬来对待天下的士人,就是那些
才华横溢的苏轼 文—— “ 唐宋八大家 ” 苏 黄” 诗—— “苏 苏 辛” 词—— “苏 书、画—— “宋 四 家” 宋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韩愈 唐代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 宋代 苏轼 曾巩 柳宗元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苏辛: 苏辛:
北宋词人苏轼 南宋词人辛弃疾 以苏、辛词为豪 放派的代表,故 常以并称。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伯袒露上身牵着羊来迎接他。庄王 说:“郑国的君主能居人之下,一定也能凭信义管理他的臣 民。”于是就释放了郑伯。越王勾践被围于会稽之时,而能 以奴仆的身份归附于吴国,达三年之久而不懈怠。那些有报 复人的志气,但是不能屈就下俯于人的,是一般人的刚强。 那老人认为子房的才能有余,而担心他的肚量不足,所以深 深磨一磨他年轻人的刚强锐气,使他能够忍受小的忿恨以成 就大的计谋。为什么?没有平生的交情,突然在草野之间相 遇,却命令他做仆妾所干的贱事,而他却感到很自然毫不见 怪,这一定是秦始皇不使他受惊,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原因 啊。 观察汉高祖所以胜利,项羽所以失败的缘故,就在于能 忍耐与不能忍耐之间罢了。项羽就是不能忍耐,所以逢仗必
【作家作品汇评】 作家作品汇评】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 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 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 吾亦不能知也。(〔宋〕苏轼《自评文》) 王元美论东坡云:“观其诗,有学矣,似无才者;观其文, 有才矣,似无学者。”此元美不知文,而以陈言为学也。东坡 诗于前人事词无所不用,以诗可用陈言也,以文不可用陈言也; 正可于此悟古人行文之法,与诗遇异。(〔清〕刘大槐《论文 偶记》) 苏长公晚年之作,有随笔写出,不待安排,而自然超妙者。 非天资高绝,不能学之。其少年之作,滔滔数千言,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