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

合集下载

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国防教育宣传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全国解放战争是我国民主革命阶段革命力量同反革命力量进行的一场决战。

在这一时期,我军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采取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遵循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先后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战役140多次,消灭国民党军队800多万人,和全国人民一道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从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我军进行的歼敌10万人以上的重要的作战行动和著名战役主要有:东北冬季攻势(1947.12.15~1948.3.15);晋中战役(1948.6.11~7.21);辽沈战役(1948.9.12~11.2);济南战役(1948.9.16~24);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渡江战役(1949.4.20~6.1);甘肃河西战役及解放新疆(1949.7~9);广西战役(1949.11~12.12);西南战役(1949.11~1950.4)等。

在上述作战行动和著名战役中,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最为著名。

兹简介如下:辽沈战役:指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我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解放战争当时已进入第三年,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总兵力共55万人,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

我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决战部署,集中70余万兵力,首先攻打锦州,接着会战辽西,解放沈阳、营口。

此役,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淮海战役:指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

当时,集结在这个地区的国民党军共80万人。

我国解放战争时间表

我国解放战争时间表

我国解放战争时间表
我国国共解放战争(又称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旨在推翻国民党政权,解放全中国,确立人民民主政权。

以下是该战争及重大战役的时间表:
1. 1927年4月- 1927年12月: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爆发。

2. 1927年12月- 193年: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领导的红军进行长征,到达陕北地区。

3.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对抗日斗争展开。

4. 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展开全面抗战。

5. 1945年8月15日-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式爆发。

6. 1947年11月- 1948年4月:徐州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激烈战斗。

7. 1948年6月- 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今北京)与天津地区消灭国民党军队。

8. 1949年4月- 1949年10月:解放南京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国共双方于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些战役和时间都是我国国共解放战争期间的重要节点,其中前期以对抗日本侵略为主,后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内战。

战争的结果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放战争时期复习

解放战争时期复习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1.解放战争五个阶段:⑴.争取和平民主阶段:(1945.8~1946.6)⑵.战略防御阶段(解放战争第一年):(1946.6~1947.6)⑶.战略反攻阶段(解放战争第二年):(1947.6~1948.8)⑷.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⑸.渡江作战,追歼残敌:(1949.4~1949.10)2.抗战胜利后的时局:⑴.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抗战胜利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基本解决,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⑵.美国:为建立世界霸权,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力图控制中国;⑶.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旗号,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妄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⑷.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⑸.中共: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⑹.民主党派、爱国人士:既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又对蒋介石抱有幻想3.抗战胜利后时局特点:⑴.形成两大阵营: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中共与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⑵.斗争焦点围绕建国方针:国民党一党专政;人民要求民主联合政府;⑶.以政治斗争为主要形式:如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国民党军事进攻是局部的;⑷.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活跃: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提出自己独立的主张;4.抗战胜利后,时局进步的主流:和平建国,民主统一;5.实现和平民主面临的国际、国内有利和不利的条件:⑴.国际有利条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进一步巩固,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除美国以外的帝国主义力量削弱;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体系崩溃;这都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⑵.国际不利条件: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强国,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世界霸权,为了控制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⑶.国内有利条件:中共领导的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民主党派也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⑷.不利条件:①.国民党反动派坚持独裁内战,得到美国的援助;②.国民政府当时是一个形式上合法的全国性的政权,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③.国统区还有许多人对蒋介石抱有相当大的幻想;④.人民的力量相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薄弱;6.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的斗争:⑴.提出三大口号,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使国民党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⑵.参加重庆政协会议,与民主党派合作,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使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⑶.站在自卫立场上,对国民党发动的军事进攻,坚决予以回击;⑷.领导国统区反内战的民主运动;⑸.内战爆发后,中共仍未放弃和平的谈判,一直到1947年春,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上海等地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国共关系才彻底破裂;7.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必然性:⑴.从国际环境看: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世界霸权,控制中国是它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亲美反共的政府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目标,中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是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因此,扶蒋反共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⑵.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它为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必然要消灭中共和人民武装力量;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占有明显的优势,蒋介石集团认为完全有可能通过内战,消灭人民革命力量;8.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新内战。

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

1、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2、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3、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限于被动地位。
“双十协定”哪项内容真正实现?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 争端。 〃 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 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 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 〃 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 领导地位。
基本解放了长 江以北的华东 和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意义:1、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战争 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 空前的。 2、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已 成定局。
国共北平和谈:1949年1月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 被迫下野,李宗仁任代 理总统。
解放战争(1946.夏---1949.10.1)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化为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 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本节基本结构:
政治上: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时期 1945、8—1946、6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和平死了)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国民党: 1、迫于国内外求和平、反内战的压力;
2、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
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美蒋阴谋。
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进行谈判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二、重庆谈判 1945.8 (一)重庆谈判的成果: 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二)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 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和政治民主化问题。 (三)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意义:

【历史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内容

【历史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内容

【历史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主要的表现是蒋介石反动政权与广大人民的对立,所以主要目标是推翻蒋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的坚强意志与能力,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为目标,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组织统一战线,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阶级结构具有特殊性。

力量比较弱小的中国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与其他革命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造成中国革命的残酷性和长期。

同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1945年8月6日-1949年10月1日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进行原子弹爆炸,标志着二战的
结束。

1945年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进行第二次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解放战争随即
展开。

1946年1月10日:重庆签署《中共与国民党停战协定》,标志着
解放战争的开端。

1947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为人民服务》声明,宣示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

1947年11月在河南平汝县杜家村爆发反动军队进攻人民起义事件。

1948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为了争取更大游行胜利而斗争》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

1949年1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大陆最后一座国民党据点执行
战斗任务,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

1949年3月30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今北京)。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进军上海,解放上海。

1949年5月23日: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解放南京。

1949年9月21日:人民解放军进军武汉,解放武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解放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的界定

解放战争时期的界定

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止于1950年6月30日,而非建国之日——致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公开信经过我们长期的研究与观察了解,我国在职的高级干部(包括中央委员和省、部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包括教授、研究员等),其中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截止于1950年6月30日,而把1949年9月30日认为是解放战争截止时间。

这不奇怪,因为从书本上学到的就是这样。

一个文明、民主、法制的国家,如果有相当多的高级官员、高级知识分子(其他普通民众姑且不说)不知道本国人民武装夺取政权,所进行的革命战争正确的起止时间,以至闹成大笑话,那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教育的缺失和悲哀,是这个国家有关的领导者的失职和失责。

早在1955年2月13日,《人民日报》面向全世界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令,及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该条例明确界定“解放战争时期(自1945年9月3日到1950年6月30日)”,这是以法律的形式告诉全国人民,我国解放战争时期起于1945年9月30日,止于1950年6月30日,之所以将解放战争时期截止时间定在1950年6月30日,是基于此时全国除台湾及金门等地区外均已解放。

然而,1978年7月20日,中组部老干局会同国家劳动总局出于某种需要,在桂林召开的一次座谈会期间,发出了《关于更正革命战争时期划分的通知》(简称《更正通知》)(即中组老干字[78]127号、劳薪字[78]第32号文件)称“解放战争时期”是从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

(此件由国家劳动人事部编入1984年2月印发的《人事工作文件选编》第四册第1048页)。

依据《更正通知》这一官方政策性文件,几十年来,我国出版物、教科书、文件、史料等诸多方面,均不以法律界定的解放战争时期截止时间为依据宣讲历史,制定政策,回答处理问题,而是一切依从《更正通知》的错误“界定”,称:解放战争时期到1949年9月30日截止。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时间表(1945-1950)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时间表(1945-1950)

解放战争重要战役时间表(1945-1950)解放战争重要战役(1945-1951)一、局部冲突1945年1.上党战役(9-10):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山西长治。

意义: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

该战役由中共发动,且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

这次战役歼灭了阎锡山所属的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并且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

2.邯郸战役(10-11):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邯郸。

意义:此战,除新8军等部起义外,解放军共毙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俘马法五以下1.7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物资,自己伤亡4000余人。

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很大震动,对阻止和迟滞国民党军沿平汉路北进,掩护其他解放区部队向东北进军和展开,争取国内和平的斗争均有重大作用。

1946年1.四平保卫战(4-5):东北民主联军(林彪,彭真);辽宁、吉林、内蒙。

意义:四平保卫战持续月余,民主联军以损失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万余人。

此战是党中央从全国的战略出发,为配合谈判斗争而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防御战。

在这次作战中,解放军推迟了敌人的北进计划,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全面战争(一)战略防御2.中原突围(6-8):中原野战军(李先念,王震);鄂豫皖边区。

意义:中原军区部队在突围中,以无比的毅力,多次打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主力,创建了两块游击根据地,并留置小部分兵力坚持鄂东和鄂中地区的游击斗争。

同时钳制了国民党军的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其他地区解放军的作战。

3.苏中战役(7-8):华中野战军(粟裕,谭震林);苏州中部。

意义:苏中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内线作战的著名战例(七战七捷),同时起到了战略侦察作用,也是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的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战备工作总结

解放战争时期战备工作总结

解放战争时期战备工作总结
解放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人民
解放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力。

在这场战争中,战备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总结这一时期的战备工作,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备工作在资源保障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要性。

由于
当时国内资源匮乏,人民解放军需要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战斗,因此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确保了战争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供应,这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其次,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备工作在组织指挥方面表现出了高效和灵活。

在这一
时期,人民解放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组织优势,通过科学的计划和精准的指挥,有效地组织了各种战备工作,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

同时,人民解放军还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指挥系统和战备体系,确保了战争的高效进行。

最后,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备工作在人员培训方面表现出了高水平和高效率。


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注重对战士的培训和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不断提高战士们的战斗力和素质,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备工作在资源保障、组织指挥和人员培训方面表
现出了极大的重要性和高效率,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同时,这一时期的战备工作还为今后的军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对于我们今后的军事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7课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17课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京,标 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基 本胜利。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
旧: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
旧:从君主立宪制到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 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 共和国为政治目标。
③群众基础——
旧: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新: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 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4、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国内:结束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历史,迎来了人民期盼已 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
国际:它改变了世界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 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开始标志: 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 2016考点 • 1、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 2、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 3、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了解挺进大别山:
千里概跃况进大:别1山9,47自年断后6月路,,向刘敌伯人的承心、脏邓地区小千平里率跃进领,晋确冀是一鲁步豫险解棋。放邓军小平 说:主“力我们,好挺似进一根大扁别担山,挑,着揭陕开北和了山人东民两个解战放场军。我战们略要反责无攻旁的贷序地幕打出。去, 把陕原北因和山:东防的务敌人空拖虚出;来。地我理们位打出置去重挑要的担,子向愈东重,可对控全南局愈京有,利向。西” 扼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事件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事件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事件1、重庆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以及和平建国希望和曙光。

后来国民党撕毁协定,内战爆发。

相关: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2、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万余人。

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其中的重要会战:锦州会战、辽西会战、解放沈阳。

淮海战役时间: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

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的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

平津战役在1948 年11月29日发起。

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

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1945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七大的讲话中已经指出:“从中国
9月14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会议,决定成立东北中央局,以彭
“第二号命令”
延安总部命令第二号: 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满”
敌伪军投降,我命令:
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 河进发;
4.人民群众: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
“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提出
1945.8.13
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 方针》的报告。指出:从整个形势看来,抗日站的阶段过去了, 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针对蒋介石对人民的方针,我们的 方针应该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以军事自卫对付蒋介石的军 事进攻。提出要坚持自然力更生的方针,强调依靠自己组织的力 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认为:当前的形势表明,中国人
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 民兵发展到220万人。提出通过民主联合政府的途径,建立一 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主张。 结束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反对内战独裁。要求“民主统 一,和平建国”。
3.民主力量:主要由国统区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组成,要求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准备
减租减息运动(新解放区减租减息,老解放区查租查息运动。 农村的封建势力被 削弱,广大农民获得了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大大提高了保卫和建设解放区的积极 性。)
解放区建设
生产运动(引导农民发展农业变工队、互助组等组织,并及时发放农业信用贷款和 工业贷款。在自卫反击作战动员民力时,尽量做到不违农时,减少误工。部队、极 光、学校在不妨碍作战、工作、学习的条件下也适当参加农业生产,以减轻人民负 担。)

党在解放战争时期

党在解放战争时期

• • • • • • • •
我党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出席。 1946年1月10日《停战协定》,同时双方下达了停战命令(一月十三日午夜 生效)。为了监督,“三人小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 青年党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左,中,右三派。 会议争论焦点:军队和政权问题。 国民党“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我党“国家民主化”—军队国家化; 中间派要双方都交出军队,由他们代表“国家”来接受。 国家民主化: 结果:五项议案。其基本精神是立即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成立各党派 共同合作的民主政府。 一月三十一日政治协商会议闭幕,蒋介石在《致词》中说“我个人必忠 实信守这个纲领”。
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九 月)
• • • • • • • • • •
线索:国内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中国展开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 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一九四五年八月到一九四六年六月,是抗日战争到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即 争取和平和准备自卫战争阶段。 国民党反革命的两手和共产党革命的两手。 一九四六年七月全面内战爆发到一九四七年六月,是我军战略防御阶段 党制定了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进行了土改,整党和整军, 粉碎了蒋介石的军事进攻。 一九四七年七月到一九四八年八月,是我军的战略进攻阶段 由防御转入进攻的历史转折关头,“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召开了 十二月会议。 一九四八年九月到一九四九年九月,是我军进行战略决战和取得全国革命胜 利的阶段,济南战役的胜利,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 大战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一,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和准备自卫战争而斗争
• • • • • • • • •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方针 2,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3,党保卫和发展解放区的方针和各项措施 1,全面内战爆发,党号召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 2,党关于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 3,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政治危机和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2,解放区的土,整党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 3,党的十二月会议,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7.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 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这主要是因为 ( ) 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中国共产党即将 成为执政党 C.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 进攻 1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A. 抗日战争胜利 B.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新中国的成立 19.1946年和1949年两次政协会议的相近之处有: ①都是在中共领导下召开的②会议的中心议题都是政 权问题③都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④民主党派都起 了重要作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1946年~1949年9月,民主党派的斗争内容有:
(1).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合作,在1946年初的重庆政治协商 会议参加伪国大,使蒋 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 (3).1947年,民主同盟被蒋介石宣布为”非法团体”而遭 强行解散后,民主党派转入地下斗争. (4).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在香港改组,重建总部,与共 产党并肩战斗,和蒋介石集团决裂. (5)1949年9月,民主党派响应共产党号召,在北平参加新 政协,为筹建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6.(1)抗战胜利后,国共两次谈判是在什么情 况下举行的?谈判的结果怎样?(2)蒋介石既 要谈判,又拒不履行协议,为什么?
7.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能够迅速取得胜利?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节: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 议及其决议;全面内战的爆发。难点:抗战胜利后的国 际国内形势;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
2.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上、 经济上、军事上的方针政策?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1)全面内战爆发前,面对美蒋反动派的内战阴谋,积极作 好自卫战争的准备。 2)解放战争初期(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区军民以歼灭 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3)解放战争第二年(战略反功阶段),及时作出战略反 功,将主力打到外线去的决策。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就和平建国等问题举行谈判,先后于1945年10月和1946年1月签订《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和《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定》。

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举行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解决国内问题的五项协议。

在此期间,国民党并没有停止对解放区的进攻,在其完成各项军事部署后,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治决议,于1946年6月26日,开始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以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挥解放区军民奋起还击。

经过8个月作战,迫使国民党军放弃全面进攻计划,将进攻重点放在山东和陕北。

与此同时,在共产党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也逐步高涨,形成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包围之中。

战争第一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12万。

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夺取全国胜利及其以后的基本政策。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解放军遵照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以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中共党史——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党史——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篇
中共党史(四)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节 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1)战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严重斗争。 蒋介石虽然决定了要发动内战,要消灭中共,但迫于八 年抗战后人民要安定,中共也非在1927年那样,与横逆之来, 无还手之力,而当时国际上英、美、苏表示不赞成中国发生 内战,加上国民党军队也来不及部署,所以对立即发动内战 有所顾忌。因此,蒋连续向延安发出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 去重庆“共同商讨”“目前各种重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大转折
1、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 鲁豫野战军主力为中路,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由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一部八月挺进 豫西。由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也在九 月进入豫皖苏平原。 由此形成的外线和包括彭德怀等内线的兵力部 署以及一大片中原解放区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转入 战略进攻的作用
(2)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不参加 国民党“国大”,反对伪“宪法”,日益倾向于支持人民革 命。 (3)中国共产党以极大的努力团结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 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和党的组织同他们的领导人保 持着密切关系,鼓励和支持他们坚持发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 斗争,帮助了民主党派中的左派,加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地 位。
在1948年前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 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会等先后明确表示参 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1948年的“九月会议”提出 在五年左右时间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战略任务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430万 正规军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 备,有飞机、坦克等
先进武器,有美国 援助建立的空军和 271艘舰艇
3 美国 亿 8亿 多 美元
剩余 物资
120万 正规军
基本上是“小米加 1 无 步枪”,没有飞机 亿 和坦克,大炮很少。多
敌 众 我 寡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大的提高;建立
2、三年战争阶段(从1946年夏至1949年10 月)
抗日战争结束后,威胁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因素开始减少, 抗战中出于共同目标而隐藏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的矛 盾开始浮现。在东北、华北及中原部分地区,国共两党的军队竞 相展开城市管辖权与战略物资的接收。
同时,苏联把在东北地区缴获的原日军轻兵器及部分战略物 资,转移给由林彪率领的东北解放军;国民党则从美国方面取得 了军事援助,由美国海空军负责运送国民革命军前往华北、东北 地区,两党在部分地区对政权的控制展开了零星的冲突。
2.战略反攻阶段
(1)时间
1947、6——1948、9
(2)原因
必要性 可能性
(3)任务
只有打出去,才能减轻陕北和山东战场的压 力,减轻解放区财力、物力的消耗。
土地改革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意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数量
武器装备
拥 外援 有 人 口
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技术;不仅能打运用战,而
且能打阵地战。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后
方更加巩固,参军支前更踊跃。各主要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可作战 略上的直接支援。
国民党军队能用于第一线的只有170万人,虽然在数量上、装备上 还有一定的优势,但士气极为低落,战斗力已大为下降。与此同时, 国统区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人民民主运动不断发展,国民党的反动统 治,已摇摇欲坠。

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

②.目的:迅速结束战争,减轻人民苦难;策略:以 八项条件为谈判基础,同时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 到底的号召;影响: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的骗局, 最终推翻了蒋家王朝,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
①十年对峙时期 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1931年制定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见教材P10) 意义: ②抗战时期: 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P41 ③解放战争时期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 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
实质 废止国民党一党 专政和独裁 要人民军队交给 国民党
时间地点:1946.1.10—1.31日 重庆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参加代表:
国、共等五个党派共38人
会议焦点: 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
会议协议: 改组国民政府等五项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结果:
协议被国民党撕毁
二、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政策:
意义: 方针: 基本任务:外线作战全国反攻 部分任务: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 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广大地区 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
战略反攻 (1947.6— 反攻情况: 1949.9)
主攻方向:中原地区
意义: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四、战略决战阶段
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解放 概况: 淮海战役——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解放 平津战役——华北全境解放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成果: 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
1.中共争取民主和平阶段 (1945.8—1946.6) 2.解放战争防御阶段(1946.6—1947.6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南京工人在向入城的解放军战士献花
• 我军坦克部队在刚解放的南京街头行进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伪总统府
• 这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会场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1949年9月
1945年8月重庆谈判,签订的Hale Waihona Puke 双十协定》蒋介石与毛泽东的合影
毛泽东撤离延安
1946年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开往东北的运兵船。
国 民 党 开 往 东 北 的 运 兵 船 。
1947年6月30日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
邓 小 平 和 刘 伯 承
1947 7 19 年 月 日 , 在 刘 少 奇 主 持 下 的 全 国 土 地 会 议
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了
•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致辞 日开国大典,
• 开国大典现场
•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上
全国土地会议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示意图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
毛 泽 东 、 朱 德 在 中 共 七 届 二 中 全 会 上
命 令
1949 4 21 年 月 日 毛 泽 东 和 朱 德 向 全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发 布 向 全 国 进 军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策动了百万国民党军起义(包括和平改编),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的进程,甚至有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路线。

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共不仅在军事战场上采取了适宜的战略战术,而且宣传工作也体现了极高的艺术特色和时代魅力。

主要表现在:宣传主体方面,依托健全的宣传组织机构,以严肃科学态度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内容方面,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宣传策略及方针,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宣传渠道和载体方面,以报刊、广播为主体,其他宣传形式为补充,辐射扩大自身影响;此外,宣传对象方面,通过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效应。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是举国同庆的光辉节日,永远彪炳史册。

而“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工作,也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的重要一页。

早在“开国大典”一个多月之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各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

胡若木、高而公和我分工编写实况广播稿,一次又一次地到郊外去采访阅兵式和分列式的演习,并且到参加游行和各机关、团体、学校、工厂、农村去了解情况。

当时的技术装备相当简陋。

要使整个天安门广场都能清楚地听到城楼上主席台的声音,并且传播到全国,只有一个喇叭的普通扩音机是不能适应需要的。

1940年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时期负责技术工作的傅英豪设计、制作了一种大型扩音机,把9只喇叭装置在一块板子上,形成强大的音量,我们把它叫做“九头鸟”,在广场上架设了好几个,把问题解决了。

技术上还有一个大难题,朱德总司令阅兵时候,要乘检阅车从广场中央驶向东长安街,然后再返回广场。

在广场以内的音响问题已经解决,可是,检阅车一开出广场,那边的音响就无
法传回设在天安门城楼下面的机房了。

工程师黄云想出一个办法,在检阅车的挡风玻璃板上安装一只话筒,在车的尾部安装一上小喇叭,同时在记者和技术员的采访车上安装机器,采访车还要尾随其后,事关重大,要报请阅兵指挥部批准。

我们向指挥部说明了情况,他们很理解让全国人民听到阅兵情况的重要,就批准了这个方案。

在西郊飞机场演习时,,我和黄云乘坐采访车,紧跟着检阅车,朱总司令向受阅部队高呼:“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齐声回答:“为人民服务!”这些呼应的声音都录了下来。

由于车速和时间都有严格规定,我们录音的长短同样经过了精确计算,准备到10月1日按照程序播放。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一切准备就绪。

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

俯瞰广场,受阅部队全体肃立,广场的南部站满了各界群众,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那个庄严的时刻。

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健步走上城楼。

主持庆典筹备工作的周恩来,早已提前来到城楼上,以他一贯的严谨、负责的作风;仔细检查了各项工作,特地过问了实况广播的准备情况。

3点钟,庆典准时开始。

毛泽东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整个广场,欢声雷动,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到全国的城市和乡村,并且远达海外。

千千万万的人都聚集在收音机和高音喇叭周围,聆听着首都的声音,热烈庆祝新的历史时刻的到来。

承担了重任的那个老式话筒,成为一件文物,后来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丁一岚和齐越认真地交替朗读实况广播稿,把眼前的动人情景报告给海内外的亿万听众。

胡若木和我由于事前进行了采访,撰写了广播稿,具体了解庆典的程序,用手指或者点头示意,告诉他们应该播出哪一段。

我们四个人配合默契,工作很顺利。

阅兵工结束后,整个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华灯齐放,光彩夺目。

等候在东长安街和东单一线的群众游行队伍,挥舞着各色鲜花和彩旗,浩浩荡荡,欢呼着通过天安门广场。

正阳门外一阵轰响,五颜六色的礼花飞向夜空。

直到晚上9点20分,庆典快要结束了,毛泽东大声向广场上的群众说:“同志们辛苦了,大会结束了。

”按照原定的程序,我们在9点25分宣布了实况广播结束,整个广播持续了6个半小时。

我们本以为胜利完成了任务,可是,却出现了事前无法预料情况。

聚集在广场南部的群众,高举着鲜花和彩旗,像潮水一般涌到了金水桥边,向天安门城楼上欢呼、雀跃,场景非常热烈。

我们看到,毛泽东等领导人面对热情高涨的群众,似乎不忍马上离去,缓步走向城楼的东端,不断地向群众招手致意。

又转身向西走来,从我们面前经过,到了城楼的西端,向这边的群众招手致意,才一同走下城楼。

目睹眼前这种生动的场面,我们四个人都束手无策,而且已经广播了结束语,只好留下深深的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