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县区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县区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县区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一、疾病监测的目的
食源性疾病是通过摄取受污染的食品、饮水等途径感染机体的疾病,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及早发现、迅速处置食源性疾病疫情,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和控制,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县区中心医院制定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二、监测对象
食源性疾病监测对象包括社会群众和相关从业人员。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1.监测内容
(1)食源性疾病的类型和流行情况;
(2)食品卫生指标测试结果;
(3)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环节的卫生情况;
(4)食品加工器具、设备的卫生情况;
(5)食品卫生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2.监测方法
(1)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检验,包括对食品中毒和食品污染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检测;
(2)加强监督检查,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一、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监测目标为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二)监测范围1. 监测对象:我院就诊的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

2. 监测时间:全年进行,每月为一个监测周期。

(三)监测内容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 食源性疾病相关信息:发病时间、症状、疑似食物来源、暴露剂量等。

3. 生物标本:患者呕吐物、粪便、血液等。

(四)监测方法1. 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给院感科。

2. 院感科对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和生物标本,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的疑似食源性疾病进行审核、分析,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监测数据上报1. 医疗机构每月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上报给院感科。

2. 院感科每月结束后七个工作日内,将辖区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将辖区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食源性疾病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2. 设立专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部门,负责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的收集、审核、填写和上报等工作。

(二)培训与考核1. 医务科负责组织全院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的培训。

2. 定期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业务水平符合工作要求。

(三)工作流程1.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及时报告给院感科。

2. 院感科对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和生物标本。

3. 院感科将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上报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如下: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是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保障医院内患者、员工和访客的健康和安全,制定并实施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监测方案的实施能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提高医院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群的健康。

本方案旨在指导医院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一、监测目标1. 对医院的食品供应商进行质量检测;2. 对医院内部厨房和食品加工作业进行定期检查;3. 监测医院内患者、员工和访客出现的食源性疾病状况;4. 提高医院员工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二、监测内容1. 食品供应商的进货查验证实;2. 食品加工、贮存和加工环节的卫生状况检查;3. 对厨房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4. 对患者、员工和访客进行食源性疾病监测;5. 对医院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

三、监测方法1. 选取食品供应商抽样送检;2. 定期对医院内厨房和食品加工环节进行随机检查;3. 对厨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4. 建立健全患者、员工和访客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5. 对医院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评估检查。

四、监测评估1. 综合分析监测数据,评估医院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情况;2. 针对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控制措施;3. 定期对监测方案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监测方案的效果。

五、应急措施1. 针对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 对受影响人员进行隔离治疗;3. 对疫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本方案经医院领导和专家组讨论通过,现正式执行。

希望全体医院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监测方案,确保医院食源性疾病的有效防控工作。

愿我们共同努力,保障医院食品安全,维护人群的健康。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3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3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我院___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一、工作依据正式实施的的《___食品安全法》第二章第十四条明确说明:“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第七章第一百零四条指出:“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相关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目的为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三、领导小组组长:吴玉峰副组长:魏新社成员:宋光明、王全兴、郭立军、张学睿、___、刘兰茹、王中阳、朱林、唐朝峰、田登利、王国民、代灿灿2、职责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___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感染管理科,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

负责对食源性疾病诊断、必要时___院内专家会诊。

感染管理科职责。

负责全院医生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培训;制定我院监测方案;收集食源性疾病信息表,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临床医生填写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临床医生职责。

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

四、监测细则(1)定义:食源性疾病病例。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食源性异常病例。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

(2)重点监测科室:内科、儿科、肠道门诊、急诊科等科室。

(3)监测对象: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异常病例进行监测。

重点(优先)监测对象包括: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本(3篇)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本(3篇)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本雅安市名山区中医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一、目的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二、监测内容(一)食源性疾病病例。

临床医生负责病例信息的采集,填写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卡1.食物中毒,即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的变态反应性疾病;2.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1、针对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不能得到合理解释;(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的个案组成。

2.本监测中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不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次监测的范畴:(1)国家法定传染病;(2)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三、监测对象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食源性异常病例进行监测。

1.感染性病例:有可1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

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米酵菌酸中毒、珂鲀毒素中毒等。

3.异常病例。

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儿肾结石病例。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针对医院内食源性疾病监测,需要按照以下方案进行执行:
1.建立全面覆盖的监测体系,包括对医院内各个环节的食品、餐具、厨房设备等的检测,确保全面监测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

2.定期进行医院内食品和餐具的微生物学检测,确保食品安全符合标准,及时发现和排查潜在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3.严格执行医院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食品供应链,确保食品从购进到加工的各个环节符合卫生要求,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加强对医院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监测,确保从事食品加工工作的人员身体健康,减少食品污染的风险,保障医院食品安全。

5.持续开展医院内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疾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6.建立完善的医院内食源性疾病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医院内部各个部门的责任分工,做好疫情爆发时的紧急处理和控制工作。

7.加强对医院内食品供应商的监督检查,确保供应商符合卫生生产要求,减少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8.定期开展医院内食源性疾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院内部员工和患者对食源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共同维护医院内的食品安全。

9.制定医院内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确保每个环节有详细的操作规范,降低监测工作的风险和漏洞。

第 1 页共 1 页。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人食用或接触食物引起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

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人通常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食源性疾病,因此对医院食品安全进行监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范文,共计3000字。

一、背景介绍医院是人们接受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而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医院病人免疫力较弱、疾病传播风险高等因素,医院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医院食品安全,监测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非常重要。

二、监测目标1. 监测食源性病原体在医院食品中的存在情况。

2. 监测医院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情况。

3. 监测医院餐厅卫生情况,包括食品存储、准备、加工、运输等环节。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监测项目和方法。

a. 监测项目:包括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

b. 监测方法:采用标准化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如传统培养法、PCR技术等。

2. 确定监测频次和样本数量。

a. 监测频次:定期进行监测,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

b. 样本数量:根据医院食品供应量和食品种类确定样本数量,要求满足统计学要求。

3. 选择合适的样本收集点和收集时间。

a. 样本收集点:包括医院餐厅、食堂、病房等食品供应和食用地点。

b. 收集时间:根据医院食品供应时间确定样本收集时间,要保证样本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4. 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a. 样本处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样本处理,包括提取和净化等步骤。

b. 实验室检测: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食源性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5. 数据分析和报告。

a. 分析样本检测结果,统计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情况。

b. 编制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结果、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等内容,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监测措施和改进要求1. 加强餐厅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XX县人民医院文件X医字〔202X〕XX号关于印发《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的通知各部门、科室:根据XX县卫健局下发的《202X年XX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请各部门、科室组织学习并认真执行。

附件:1.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2.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管理制度3.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流程XX县人民医院202X年5月20日附件1:XX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食源性疾病监测背景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是目前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多样,临床表现复杂,最为常见的是微生物和化学性有害物质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和急性中毒,近年来也发生过类似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造成婴幼儿罹患肾结石这种潜在的、少见的健康损害事件。

特别是一些新的食源性危害所致疾病,无法事先预测其所致危害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我院为山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承担着主动监测的任务,目的在于掌握我省主要食源性疾病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为研究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规律、疾病负担、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调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诊疗专家组。

1、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办公室设在公共卫生科,负责搜集和汇总疫情报告卡及日常工作并负责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并设置专职管理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临床重点科室设立疫情报告管理员,负责科室内部的组织协调管理、疫情监测报告:儿科:急诊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科:2、诊疗专家(评估)组:。

三、食源性疾病监测职责:医疗机构监测职责包括: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实验室监测;病例信息与标本(菌株)的报送;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的报告。

医院卫生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卫生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卫生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物或饮用水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本医院卫生院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目的:1.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工作,提早发现疫情,减少疫情蔓延的风险;2.提供准确的数据,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对食品供应链的监督,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4.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监测对象:1.医院内部食品加工和供应部门;2.医院食堂;3.医院帮厨和食品外送员;4.医院附近的餐饮店等。

监测内容:1.食品供应链的监督和检查,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2.食品卫生状况的监测,包括食品样本的采集、检测和分析;3.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监测,包括细菌、寄生虫、霉菌、病毒、农药残留等的检测;4.食品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处理,包括食品中毒事件的调查、追踪和处置。

三、监测方法和流程监测方法:1.采用定期抽样的方法,对不同食品供应环节和食品样本进行抽样检测;2.采用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3.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监测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系统,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监测流程:1.确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2.抽取食品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3.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得到监测结果;4.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异常情况;5.根据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指导食品供应管理工作;6.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四、监测结果的处理和应急响应监测结果的处理:1.对于合格的监测结果,将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在监测报告中进行记录;2.对于不合格的监测结果,将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跟踪和督促;3.对于严重的不合格监测结果,将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查封有问题的食品单位,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2023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3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3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一、背景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食物中含有病原体、毒素或化学物质等,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疾病。

在医院环境中,食源性疾病往往是病人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对于保障医院内部食品安全、提高病人康复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以避免食物中的病原体、毒素或化学物质对病人健康的影响,确保医院内部食品的安全,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三、具体内容1. 食品供应和管理1.1 食品采购管理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食品的采购和管理。

采购部门要使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供应商,确保其具备相关食品安全管理证书和卫生许可证。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符合要求。

1.2 食品存储管理医院要设立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存储场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确保食品分区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存储要按照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行,食品保存期限到期的要及时淘汰处理。

定期进行食品存储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2. 食品加工和烹饪2.1 确保食品安全生产医院要对加工食品进行全面监管,确保食品的原料安全、加工工艺安全和操作人员健康。

加工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操作人员要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手套、帽子等。

2.2 建立食品标准配方医院要建立食品标准配方,明确每道菜品的食材和加工方法,保证食材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食品标准配方要与相关部门联动,及时更新和调整,确保其符合最新的食品安全标准。

3. 食品服务和就餐管理3.1 就餐环境管理医院食堂要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

就餐区域要保持通风良好,设立充足的座位,确保就餐病人的舒适度和就餐环境的卫生。

3.2 食品服务规范医院食堂要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制定并执行食品服务规范。

操作人员要接受相关的食品安全培训,具备相关的卫生和操作技能。

食堂要设立公示栏,公布每日食品菜单、菜品成分、营养价值等相关信息。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二篇)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二篇)

2024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背景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物或饮水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毒素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也给医院的医疗服务和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防控医院食源性疾病,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制定并实施监测方案十分必要。

二、目的制定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的目的是全面监测医院内食品安全状况,发现潜在危害因素,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食品安全。

三、监测内容1. 食品供应商审核对医院内的食品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包括食品质量认证、供应商卫生条件等,确保食品供应商具备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 食品采购管理建立食品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清晰记录食品来源、供应商、进货日期等信息。

对进货的食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卫生状况等方面,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3. 餐厅卫生监测定期对医院餐厅进行卫生检查,包括餐厅设施、工作人员的卫生习惯、食品储存和加工条件等。

监测员可以通过抽取样本,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4. 监测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建立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的监测系统,包括对患者的就诊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可能与食品相关的疾病发生情况。

对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进行分离和鉴定,追踪食品源头,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疾病扩散。

5. 建立溯源制度建立食品溯源制度,追溯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配送过程,确保食品安全。

监测员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对食品供应链进行监控,发现食品质量问题和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四、监测方法1. 定期检查定期对食品供应商、餐厅以及相关设施进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 抽样检测抽取食品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如细菌数量、霉菌数量等方面。

对食品进行全面分析,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3.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应急处理一旦发现食源性疾病的疑似病例或者食品安全问题,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措施。

某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某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某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某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为保障患者的食品安全,某年医院制定了专门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该方案旨在加强餐饮管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从而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医院声誉。

1.监测对象本方案针对的监测对象为医院内所有食品摄入者,包括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等。

2.监测项目本方案对食品及相关环境进行监测,主要监测项目包括:(1)食品样品:监测前后厨房加工环节中产生的所有餐饮摄入食品的样品,包括原材料、加工、成品等。

(2)环境样品:监测前后厨房等相关环境的表面,包括地面、墙壁、设备及餐具等。

(3)工作人员:对食品从生产到服务的所有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考核和培训。

3.监测频次本方案对不同食品进行不同的监测频次:(1)每周对大型食品制作监测一次,包括肉及肉制品、鱼及鱼制品、米饭、炊饭、蔬菜及水果。

(2)每月对大型工作面积的排水口、垃圾桶等相关环境进行1次监测。

(3)每月对小型食品制作监测一次,包括沙拉、饼干、点心及糕点等。

(4)每季度对前后厨房等相关环境进行1次监测。

(5)每年进行一次大型综合监测,包括对全部食品摄入者提供的食品及相关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并进行排查和整改。

4.监测指标本方案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指标和环境卫生指标。

(1)食品安全指标:按照国家公布的食品安全指标进行监测,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环境卫生指标:按照国家公布的环境卫生指标进行监测,主要包括硒、砷、银、汞等。

5.监测方法本方案的监测方法主要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检测,包括食品卫生学检测、物理指标检测、化学指标检测和生物学指标检测等。

6.监测结果的处理本方案的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监测结果合格率大于98%时,本方案将继续执行;如果监测结果不合格率达到2%以上,则需及时进行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模版(2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模版(2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模版____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或饮水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毒素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物感染病。

医院作为集中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建立有效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对于维护医院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全面、科学、规范的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及时掌握并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2. 原则:(1) 综合性:从饮食供应环节到食品加工和储存环节,全面覆盖医院的食品安全。

(2) 预防性:通过定期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 科学性: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4) 公开透明:监测结果应及时向公众和相关部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 监测内容:(1) 食物进货链监测:对进入医院食材的供应商进行材料检测,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

(2) 食品加工和储存环节监测:监测医院食堂和餐饮单位的食品加工和储存环节,确保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3) 食品质检监测:对医院饮食中心供应的食品进行定期质检,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4) 环境监测:对医院餐饮区域的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检测细菌、霉菌等因素,以及温度、湿度等因素,确保环境卫生符合标准。

(5) 患者和医务人员监测:对食源性疾病的症状和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患者。

2. 监测方法:(1) 采样和检测:采用标准的采样方法对食物、饮水、环境和患者进行采样,使用标准的检测方法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2) 追溯调查:对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进行调查,并使用追溯技术找出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3) 数据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监测实施1. 建立监测团队:医院应成立专业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团队,包括食品营养学专家、医学微生物学专家、环境卫生专家等,负责监测工作。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XX医院承担着XX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是XX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的哨点医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印发XXXX年XX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完成每年上级部门规定的报告例数,特制定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方案,请相关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组织领导(一)食源性疾病监测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 、XXX、XXX领导小组下设食源性疾病监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防保科,XXX为具体工作人员。

防保科负责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组织、培训、责任落实和相关制度建设工作以及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的收集、记录、填报工作。

(二)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组长:XXX成员:XXX 、XXX、XXX会诊专家组负责对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进行院内会诊。

二、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

(二)、病例定义:1、食源性疾病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2、食源性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

(三)、监测对象: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现为腹泻,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等。

3、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如三氯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四)、监测科室及职责:1、全院各临床科室均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责任科室,其中儿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为重点科室。

2、监测科室职责:科室日常管理科主任负责制,指定一名医生负责科室病例报告卡的收集、审核和登记,并与防保科沟通;科室利用早会、查房等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培训;科室医生在日常接诊工作中,识别、诊断和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卡》,食源性异常病例填写《疑似食源性疾病异常病例报告卡》。

2023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3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

2023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范文一、背景和目的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物受到污染或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疾病,是医院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医院食品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制定本监测方案。

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对医院食品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食源性疾病风险,保障医院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 监测内容(1)食品供应源监测:对所有食品供应商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审核和评估,确保供应商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供应的食品质量和安全。

(2)生产过程监测:对医院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测,如原材料采购、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餐饮环境监测:对医院餐厅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包括餐具的清洗和消毒情况、病媒生物防控等。

(4)食品留样监测:对每一批次进入医院的食品留样,并定期送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进行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

2. 监测方法(1)食品供应源监测:采取定期审核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文件和相关资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同时,定期抽样检测进货食品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包括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2)生产过程监测: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测生产环节,对原材料、加工设备、工作人员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3)餐饮环境监测:定期对餐厅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和监测,包括食堂的清洁状况、餐具的清洗和消毒情况、灭鼠、灭蟑等病媒生物的防控情况。

(4)食品留样监测:对每一批次进入医院的食品进行留样,并送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包括食品中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有害物质残留等。

三、监测结果和处理措施1. 监测结果的评估和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食物污染的程度和风险等级,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2. 处理措施(1)针对供应商:如果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将立即暂停或终止与其的合作,并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强化管理要求。

XX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1

XX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1

笑嘻嘻思想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我院笑嘻嘻年始被列为昆明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之一,将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病例信息与标本(菌株)的报送;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可疑聚集性病例和暴发事件的报告等任务。

为规范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信息网报员:xx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xxx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制定我院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组织院内会诊。

预防保健科职责:负责全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知识培训;由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盘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盘龙区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区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标本。

2、成立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组长:xxx组员:xxx、xxx、xxx、xxx、xxx、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要求(一)监测内容1、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监测科室: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妇产科等科室)。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四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四篇)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____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一、背景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污染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而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我们医院制定了____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1. 监测范围:涉及医院内各个食堂、餐饮区域以及与食物相关的医疗服务区域。

2. 监测对象:所有提供给患者、医务人员及访客食用的食物、饮品等。

三、监测内容1. 采样方案:a. 每周随机选择不同食堂、餐饮区域进行采样;b. 选取不同时间段进行采样,以保证全天候、全时段的监测;c. 采样时充分代表食物种类和供餐量,在合适的取样量下进行采样。

2. 检测指标:a. 细菌总数: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细菌总数来评估其卫生状况;b. 大肠菌群:以大肠杆菌群为代表,检测其数量来评估食物是否受到粪污污染;c. 食物中毒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检测食物中是否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菌种。

3. 检测方法:a.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使用传统的培养方法,比如平板计数法;b. 食物中毒菌的检测可采用PCR方法,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来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菌种;c. 若初步检测结果存在异样或阳性反应,需进一步进行鉴定或确认。

四、监测执行1. 专人负责:a. 设立监测小组,由专门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的人员组成;b. 监测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培训及资质,能熟练操作检测设备。

2. 采样流程:a. 由专业负责人员进行现场采样,保证采样操作规范;b. 采样前,采样器具应经过严格消毒,并使用无菌器具进行采样。

3. 检测流程:a. 采样后的食物样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b. 检测过程中,保证实验室的操作环境无菌,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

五、监测结果处理1. 结果分析:a.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食物中毒菌种的数量和比例;b. 对不同餐饮区域和时间段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存在较高风险的区域和时间段。

某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某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患者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如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 通过对比不同病例的症状,有助于发现共同点,进而推断可 能的病因。
诊断标准
制定食源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如基于症状、病程、实验室检 测结果等。确保病例的准确诊断和分类,为后续分析提供可 靠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与溯源
流行病学调查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 的饮食史、接触史等信息。通过对比 健康人群与病例的暴露因素,识别可 能的危险因素。
溯源分析
利用溯源技术,如食品批次追踪、同 源性分析等,追踪问题食品的来源。 通过溯源,可以快速定位问题环节,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传播。
04
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分析与报 告
数据收集与整理
01
02
03
收集病例信息
收集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 的基本信息、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整理数据
对收集到的病例信息进行 整理,包括分类、编码、 标准化等,确保数据质量 。
建立数据库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 库,以便对数据进行存储 、查询和分析。
数据分析与解读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病例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 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监测指标评估
根据监测方案设定的指标,评估 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流行趋势
、病原体分布等情况。
方案执行情况评估
评估监测方案的执行情况,包括 监测覆盖面、数据质量、报告及
时性等方面。
问题与挑战分析
问题识别
通过数据分析,识别食源性疾病监测中的问题, 如病例漏报、数据不准确、报告不及时等。
挑战分析
分析食源性疾病监测面临的挑战,如技术难度、 人员配备、资金支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卫计委、经信委、商务厅、质监局、药监局、粮食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识别、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使食源性异常病例能够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及各自职责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信息网报员:2、职责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领导我院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医务科职责:食源性疾病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组织院内会诊。

院感科职责:负责全院医生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培训;制定我院监测方案;信息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 异常健康事件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将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区卫计局;收集信息表 /卡,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临床医生填写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每月填写《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每月腹泻数据汇总表》(见附表1)。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对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及时进行检验,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样本。

3、成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会诊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监测细则(一)定义: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

(二)监测科室: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一科、内二科、儿科等科室)。

(三)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门诊、住院患者(重点为年龄W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2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关注内科、急诊科和儿科的就诊者)。

(四)监测人员:临床医生(五)监测内容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1)食源性疾病指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2)报告名录:共42种疾病。

细菌性感染疾病16种: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布鲁氏菌病、非伤寒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病、肉毒梭菌病、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病、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病、蜡样芽胞杆菌病、单增李斯特菌病、阪畸肠杆菌病、其他。

病毒性感染疾病3种:病毒性肝炎、诺如病毒病、其他。

寄生虫性感染疾病4种:包虫病、管圆线虫病、旋毛虫病、其他。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7种: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桐油中毒、龙葵素中毒、河豚毒素中毒、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其他。

化学性中毒8种:有机磷农药中毒、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甲醇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克伦特罗中毒、毒鼠强中毒、领盐中毒、其他。

其他类别4种: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异常病例、不明原因食源性疾病。

(3)具体内容临床医生负责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病人采集新鲜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送检验室检验,对患者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进行采集,并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见附表2)。

专管人员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监测信息。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事件(1)医院短时间内发现2名或2名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就餐(送餐)场所共同就餐后出现症状相似的病例或原因不明的异常病例。

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就诊病例或事件(如三聚氧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针对的是一组用目前的知识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或事件,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事件:①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及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年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流行病学知识等无法解释;②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未能找到相关病因;③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2人以上需上报),超过既往水平且未能明确相关原因;④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并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

(2) 本方案中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事件不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方案监测的范畴:国家法定传染病;原因明确的食物中毒;诊断和鉴别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未经医院会诊、也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3) 具体内容临床医生负责对符合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定义的病人采集新鲜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送检验室检验,对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信息进行釆集,并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事件报告卡》(见附表3)。

三、监测报告流程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流程(1) 符合监测的对象在本院就诊,首诊医师发现符合本方案定义的食源性疾病病例。

(2) 临床医生负责采集信息,内容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

(3) 临床医生将填好《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上报院感科,报告卡字迹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记录详细、完整。

⑷院感科信息网报人员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直接报送监测信息。

2、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事件监测报告流程⑴符合监测的对象在本院就诊,首诊医师发现符合本方案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事件。

(2)临床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事件报告卡》,上报院感科,报告卡填写时字迹应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尤其要准确记录患者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能确保找到该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或以后随访时有据可循。

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记录应当详细和完整。

⑶接诊科室立即通知医务科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认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4)临床医生将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交由院感科,院感科对报告内容进行逐一核实,并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区卫计局,并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事件报告卡》、病历复印件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⑸配合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四、救治流程1、确认为异常病例者,医务人员要积极实施救治,必要时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

2、如果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救治。

五、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院医务人员要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措施。

(二)突出重点,积极主动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工作细致,发现符合定义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应及时主动地填写报告卡,并上报院感科,医务科应主动向主管院领导报告,并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院感科及时将信息上报区疾控中心及区卫计局。

(三)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调查研究,加强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严格奖惩对疑似或确诊食源性疾病不按要求上报,瞒报、缓报、谎报者,一经查实将给予教育、经济处罚,并及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XXX医院2016年5月5日附表:1、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每月腹泻数据汇总表2、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3、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片4、《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相关字典解释(仅供参考)附表1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每月腹泻数据汇总表《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每月腹泻数据汇总表》填表说明1、每月初诊“腹泻”病人登记人数:是指医院每月统计初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小儿肠炎等有腹泻症状(24小时内稀便3次及以上,并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病人的登记人数,包括“门诊腹泻"病人登记数(包括所有类型门诊,如儿科门诊、内科门诊、急诊等)和“住院腹泻”病人登记数两部分。

2、每月采集粪便标本的“腹泻”病人数:是指检验科每月接收的粪便标本(包括做粪便常规和培养)的腹泻症状病人数,包括门诊采样“腹泻”病人数和住院采样“腹泻”病人数两部分。

3、每月检测沙门/志贺茵病人数:是指检验科接收的每月检测沙门/志贺茵的"腹泻”病人数,包括门诊检测沙门/志贺菌病人数和住院检测沙门/志贺函病人数两部分。

4、以上三个指标,“经门诊再转入住院”或''不经门诊,直接住院”的病人均应统计在“住院”病人数中。

"看门诊而不住院”的病人应统计在"门诊” 病人数。

5、每月沙门/志贺菌阳性菌株数:是指检验科每月在接收送检粪便样本数中检测出沙门/志贺菌阳性的菌株数。

6、每月传染病报告卡''沙门/志贺茵感染”上报例数:是指每月医院防保科根扌居医院检验科结果,在传染病报告卡上明确"其他感染性腹泻”备注为“沙门/ 志贺菌感染”的上报病例数。

7、其他腹泻病原阳性数:是指检验科每月在接收送检粪便样本数中检测出其他"腹泻”病原阳性的例数,请罗列在空格中,如“轮状病毒10例,腺病毒5 例”。

附表2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一.病例基本信息(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或相应选项的“匚r中打J)病例编号:(N)三.初步诊斷水:□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河豚中毒、□肉毒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其他四.就诊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抗生素名称:五.既往病史:□无、□一般消化道炎症、□克罗恩病、□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肠易激综合征、□脑膜炎. 脑肿瘤等、□其他六、暴露信息是否怀疑进食了某些食品后出现以上症状:□是□否,如果“是”请于表格中填写仓品信息,可填写多行。

食品品牌.生产厂家、购买地点信息主要对应于预包裟及散装产品,进食场所主要对应于餐饮仓品。

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至少填写一项。

(1)、食品分类:1、肉与肉制品2、蔬菜类及蔬菜制品3.水果类及其制品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5、婴幼儿食品6、乳与乳制品7、蛋与蛋制品8、饮料与冷冻饮品类9、包装水(含桶装水)10、粮仓类及其制品11>豆及豆制品12、坚果籽类及其制品13、前类及其制品14.酒类及其制品15、糖果、巧克力.蜂蜜及其制品16.藻类及其制品17、油脂类18、调味品19、其他仓品20.多种食品21、混合食品22、不明食品(2)、加工或包装方式:1、餐饮服务业2、家庭自制3、定型包装4、散装(包括简易包装)5、其他(3)进食或购买场所类型1、家庭2、饭店(酒店)3>食品店4.街头食品5、餐饮业-其他6、单位食堂7、学校食堂8、工地食堂9、农贸市场10.超市零售店12.寥隹-其他13、农村宴席14、其他七、生物标本采集九x填报机构信息医疗机构名称* :填表人: 填写时间:年月日《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填卡说明1. 病例编号:由食源性监测报告系统自动生成2. 门诊号:填写病人就诊的门诊号,同一家医院门诊号不能相同,除非是复诊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