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历史教案

合集下载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教案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教案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教案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通过评价义和团运动,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权的灭亡,促进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发展,震撼了全世界;同时,也说明旧式的农民战争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通过学习《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通过学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农民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它挫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重点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重点。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

义和团这时提出来“扶清灭洋”口号,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

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

义和团运动 教案-教学教案

义和团运动  教案-教学教案

义和团运动教案重点: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扶清灭洋"口号及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

教学思想:本课内容较多,而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在教学上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习历史。

这一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历史问题能力的好素材。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进行了哪些斗争?(学生回答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紧接着农民阶级又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屏幕显示《义和团运动的形势》示意图)①从义和拳到义和团:根据教材讲明义和团的名称、组织形式和主要成员;然后,请学生看书,进行师生问答:师:19世纪末,义和团为何把斗争矛头从反清转向了反帝?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

生: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敌人。

师:很好,那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爆发呢?生(思考后):山东受侵略最严重。

师:都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山东?生(思考、议论):日本、德国、英国。

②"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解释这一口号的含义,然后进行师生问答。

师:我们都知道清政府是反动的,义和团为什么还要"扶清"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义和团不想同清政府以及洋人同时作战。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生:义和团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生:说明义和团和愚昧,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对本质。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扶清"虽然有扶国、保国的含义,但也很容易让人们对清政府丧失警惕,后来,清政府果然在背后给了义和团一刀,是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之一。

那么,"扶清"和"灭洋"义和团更侧重哪方面呢?生:"灭洋"。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和团的成员组织形式和活动地区。

平原大捷。

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

义和团势力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中外反动势力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是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的具体表现。

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学习分析《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是使中国免于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

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英勇表现,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重点分析: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本课重点之一。

这是认识义和团运动性质的重要依据,义和团运动始终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是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具体表现,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另一重点内容。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难点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课难点之一。

它涉及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世纪末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扶清灭洋口号的含义学生也不易理解。

初中历史义和团运动的教案

初中历史义和团运动的教案

初中历史义和团运动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因;2. 掌握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3. 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事件;3. 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材或资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教学PPT或教学文稿。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和兴趣。

Step 2: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因(15分钟)讲解义和团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思想的变革对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Step 3:介绍义和团运动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通过PPT或文稿介绍义和团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目的。

Step 4: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20分钟)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事件,包括义和团的组织结构、活动范围和影响力等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具体内容。

Step 5:探讨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5分钟)分组讨论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Step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评价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或思考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定义、发展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4年历史义和团运动教案

2024年历史义和团运动教案

2024年历史义和团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口号、斗争对象、斗争结果;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历史意义。

通过分析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发展原因的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引言,掌握导致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归纳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原因,并掌握其发展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提高爱国热情,明确中国人民必须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努力进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斗争对象、口号。

难点:对义和团运动性质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请学生回答歌名及曲作者。

由此引出乐曲诞生的历史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由此导入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原因:1.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直接原因:教会欺压,导致民间仇视教会的情绪日益高涨。

经过:山东首先爆发,迅速扩展到直隶一带。

斗争对象由外国教士,发展到围攻在华的传教士及其家眷,提出“拆铁路,拔电杆,掀教士,灭洋人”的口号。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斗争对象:由京津地区向外延伸,波及全国。

斗争对象由教士扩大到洋货;由山东向北京转移过程中发展到围攻使馆。

斗争口号由“反清复明”改为“扶清灭洋”。

实质上这是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所采取的被迫反击。

三、义和团运动失败1. 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根本原因)导致失败。

缺乏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组织松散,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领导核心;无法正确对待西方的侵略;对清政府存有幻想;只凭血肉之躯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无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明。

2. 启示:中国人民具有反侵略爱国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必须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努力进取;明确反帝爱国不是无原则的排外主义。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教案名称:义和团运动
教案类型:历史教育
适用年级:初中
教案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2.理解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
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2.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课堂上学习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并问他们对义和团运动有什么了解或印象。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因,包括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中国封建社会的
危机和民众的不满情绪等。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每个小组可以留意一个方面,例如义和团的组织和行动、外国列强的反应、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等。

Step 4:小组报告(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学生可以做笔记,以备后续讨论使用。

Step 5:讨论和思考(15分钟)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并引导他们思考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
的意义。

Step 6: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历史研究和思考。

教学评估:
可以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回顾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和影响,并谈谈他们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延伸拓展: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其他历史事件或运动,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等,并与义和团运动进行比较和对比。

大学义和团运动的教案及反思

大学义和团运动的教案及反思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原因和过程;2. 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3.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义和团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原因;2. 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影响;3. 对义和团运动的正确评价。

教学难点:1. 对义和团运动历史意义的理解;2. 对义和团运动影响的评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义和团运动产生的原因。

2. 学生讨论:为什么在19世纪末,中国人民会发起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二、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原因1. 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包括甲午战争、帝国主义侵略、教案频发、自然灾害等因素。

2. 学生讨论:义和团运动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三、义和团运动的过程1. 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包括起义、发展、高潮、失败等阶段。

2. 学生讨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四、义和团运动的影响1. 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打击、民族觉醒的推动等。

2. 学生讨论: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运动。

2. 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运动?二、对义和团运动的正确评价1. 教师讲解对义和团运动的正确评价,包括肯定其反帝爱国精神、否定其盲目排外等。

2. 学生讨论:如何辩证地看待义和团运动?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 学生反思:从义和团运动中,我们应该汲取哪些历史教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重点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难点是对义和团运动的正确评价。

义和团运动 教案

义和团运动 教案

义和团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内涵。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2.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主要事件。

3.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2.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让学生对义和团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学习义和团运动的背景(1)分析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引导学生理解义和团运动产生的必然性。

(2)讲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提供背景。

3.学习义和团运动的过程(1)介绍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讲解义和团的组织、口号和斗争目标。

(2)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讲述义和团在各地的斗争情况。

(3)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4.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影响(1)讲述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打击,引导学生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2)分析义和团运动对民族觉醒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5.评价义和团运动(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义和团运动进行评价,如爱国精神、盲目排外等。

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义和团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强调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7.作业布置(2)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谈谈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2.义和团运动的过程3.义和团运动的影响4.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是否深入?3.是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4.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全面评价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教学设计)义和团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义和团运动教学设计

义和团运动教学设计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大事和行动,以及对这些大事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争辩。

下面是我给大家共享的义和团运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

期望大家能够宠爱!义和团运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学问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同学了解或把握反洋教斗争的开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开展;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斗;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 力量方面:(1)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培育同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力量。

(2)通过辛丑条约的教学,培育同学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力量。

3. 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义和团运动历史阅历教训的教学,让同学生疏到农夫阶级不行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任务。

4. 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同学将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比拟,找出共同点,区分不同点,学会类比方法。

(2)引导同学阅读和理解关于清政府对义和团转变策略的历史材料,分析清政府的真正意图,挂念同学把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引导同学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峻危害,挂念同学完整把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1. 重点分析:(1)“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本节重点之一。

首先要留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选择。

义和团这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冲突锋利的集中反映,具有朴实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发动宽敞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威猛的冲击。

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本节教材的另一重点内容。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备地要严峻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平安;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转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到达永久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义和团运动优秀教案

义和团运动优秀教案

义和团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

2.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3.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义和团运动》。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二)抗击八国联军(三)《辛丑条约》的签订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义和团运动》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义和团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兴起: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发展过程: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进步性:“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局限性: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

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3)结果:在廊坊阻击战的同时,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舰队夺取了大沽炮台,天津门户洞开,八国联军源源登陆。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占北京。

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了。

(4)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5)签订协议: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教学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后果。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后果。

三、教学难点1.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关系。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义和团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历史事件。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义和团运动吗?它发生在哪个时期?它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何关系?2.讲解义和团运动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民族危机、外国侵略、教案问题等。

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从山东兴起,发展到北方,波及全国。

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但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3.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讲解战争起因:义和团运动对外国使馆和传教士的攻击,引发八国联军侵华。

讲解战争过程: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讲解战争后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

4.分析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质,触动了列强的利益,导致八国联军侵华。

5.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分析: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为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

6.小结强调历史教训,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祖国。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整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线。

2.思考: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学生了解了这段历史,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义和团运动 教案

义和团运动 教案

义和团运动教案教案标题:义和团运动教案目标:1.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2. 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短文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基本情况;2. 引发学生对于义和团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授:1. 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原因,如外国侵略、民众不满等;2. 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如清朝政府的动荡、对外关系的变化等。

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义和团成员、清朝官员、外国侵略者等),并讨论他们在义和团运动中的观点和行动;2. 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讨论义和团运动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反抗手段;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利弊。

展示和总结:1.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2.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结论,总结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评估:1.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或小测验,考察学生对于义和团运动的了解和分析能力;2. 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或书籍,深入了解义和团运动;2. 设计小组项目,让学生通过模拟义和团运动的情景,体验其中的冲突和抉择。

教案特点:1. 引入活动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2. 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3. 通过展示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4. 结合评估和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这是一个初步的教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历史与社会教案第六课 义和团运动

历史与社会教案第六课 义和团运动

历史与社会教案:第六课义和团运动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案:义和团运动第六课义和团运动【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扶清灭洋”的旗帜;义和团向京津地区的发展。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2.情感、态度、价值观:(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外掠夺空前残暴和野蛮的侵略战争,通过对史实的了解,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义和团运动是由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引发的一场以农民为主的群众自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通过总结义和团运动的历史经验教学,启发学生进异步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斗争的任务。

3.能力培养:(1)通过分析义和团兴起及其“扶清灭洋”的旗帜,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注意观点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的具体分析,并与其它不平等条约比较,正确认识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形成正确历史概念以及归纳、比较史实的能力。

【板书设计】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地区:山东、直隶、河南主要成员:贫苦农民口号:“扶清灭洋”二、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1、时间:1900年2、义和团的战斗3、结果:失败4、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三、《辛丑条约》1、签订:1901年李鸿章2、主要内容:①②③④3、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义和团是自发的反帝斗争;清政府和义和团的关系;《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严重危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投影片)“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义和团运动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义和团运动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义和团运动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课题: 义和团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因;
2.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3.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和过程;
2.了解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和背景;
2.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5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不稳定情况,了解中国面临的困境。

二、讲授 (20分钟)
1.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和背景,解释义和团的来历和意义。

2.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运动的规模和影响范围。

3.分析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对清朝的动摇和西方列强的干涉。

三、讨论 (15分钟)
1.组织学生讨论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做出评价。

四、总结 (5分钟)
总结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强调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五、作业 (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写出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进一步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带领学生参观或研究相关的历史遗迹,感受历史的厚重和价值。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

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及原因。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

3.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1.义和团运动的复杂性及其历史评价。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吗?2.学生回答: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间秘密宗教组织的发展。

2.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从山东兴起,逐渐发展到直隶、京津地区;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3.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促进了民族觉醒,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义和团运动有哪些局限性?2.学生回答:盲目排外,不能正确对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与农民阶级的利益密切相关,但未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义和团运动,谁能概括一下义和团运动的特点?2.学生回答: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广泛、英勇斗争等。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对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盲目排外;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与农民阶级的利益密切相关,但未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2.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促进了民族觉醒,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概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发起和经过;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原因和结果;3.掌握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1.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发起;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和原因;3.这两个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分析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发起;2.如何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和结果;3.如何正确评价这两个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相关教学材料;2.学生准备笔记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的场景或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讲授:2.向学生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发起,包括农民起义的背景、官府对义和团的支持、义和团的主要活动等,通过案例和实例具体说明。

3.向学生介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和原因,包括外国侵略的原因、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八国联军的主要成员等,通过案例和实例具体说明。

讨论:4.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和比较这两个事件。

鼓励学生就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加深对两个事件的理解。

梳理:5.向学生介绍这两个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包括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等。

总结:6.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课后作业:7.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探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深入讲解和讨论,使学生对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教案义和团运动初中

教案义和团运动初中

教案义和团运动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斗争对象和主要斗争方式。

3. 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教学重点】1.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斗争对象和主要斗争方式。

3.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2.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剥削。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义和团运动吗?它发生在什么时候?二、义和团运动的背景(10分钟)1. 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包括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的加剧等。

2.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三、义和团运动的过程(15分钟)1. 讲述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过程,包括义和团口号的提出、斗争对象的确定等。

2. 分析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方式,如民间信仰、暴力反抗等。

四、义和团运动的结果(10分钟)1. 介绍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如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五、义和团运动的影响(10分钟)1. 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如民族觉醒、爱国主义精神等。

2. 讨论义和团运动对当代的启示,如如何看待民族矛盾、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强调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义和团运动教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义和团运动教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义和团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因;2. 理解义和团运动的目标和影响;3. 分析和评价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练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义和团运动”。

引起学生对该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述义和团运动(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起因,如义和团的组织形式、目标和影响。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该运动。

3. 深入研究与讨论(2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篇章,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以及它在当时社会中引发的各种问题和冲突。

4. 多媒体演示(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该运动的实际情况。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研究内容,引起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与思考。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家中阅读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2. 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更广泛的话题探讨,如义和团运动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2. 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和评价。

六、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义和团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理解和评价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义和团运动教案初中

义和团运动教案初中

义和团运动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 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清朝末年,中国发生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群众运动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6页,阅读“义和团运动的兴起”部分。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领土,赔款白银,使国家陷入危机。

2. 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民族矛盾加剧,民生凋敝,宗教信仰冲突,民众反抗情绪高涨。

3. 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义和团的发展、清政府的对策、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4. 讲解义和团运动的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6页,总结义和团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 思考: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性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使学生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但部分学生对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义和团运动》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义和团运动》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义和
团运动》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___运动的背景和起源
理解___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___运动相关的图片资料
班级黑板和白板
练题和讨论题的复印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引入___运动的背景,生动展示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
分步介绍___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重点强调其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和后果。

3.小组讨论
分为小组,让学生就义和团运动的原因、目标和手段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4.讲解教材
继续讲解教材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

5.总结回顾
对___运动进行简要总结,强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记忆。

6.练
分发练题和讨论题的复印件,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然后进行
讲解和讨论。

课堂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带领他们正确理解___运动的历史意义。

以上是一份对《义和团运动》这节课的优质教案。

本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全面深入地介绍了___运动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影响。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和团运动历史教案
内容预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和团的成员、
组织形式和活动地区。

平原大捷。

“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

义和团势力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中外反动势力对义和团运动的
镇压。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是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的具体表现。

“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认识
不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学习、分析《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人
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是使中国免于沦为完全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建议地……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流泻的月光,笼罩着浓浓的思念,倾泻了一地的氤氲,洁白的光辉,是我真切的祝福,轻轻洒落在你的四周,愿平安,好运包围着你,愿快乐,幸福伴随着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