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识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1.1《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1.1《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本节内容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要让学生知道结构与设计的重要性,知道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从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高中物理的一些力学课程,应该对本章结构问题的学习有一定力学基础。

高中学生对身边存在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不能准确把握结构的定义。

此外,学生不能准确地区分三类结构类型,特别是壳体结构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结构的含义;(2)学生会判断生活中物体的结构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上理解结构的涵义和一般分类,能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结构的兴趣。

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认识有关事物结构的研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结构的类型难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理解不同结构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一)教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马上行动和课堂提问,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交流互动,多种教学形式交叉和渗透灵活运用,并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

及时让学生自主总结和归纳。

(二)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指导学生观看视频《踩鸡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踩在鸡蛋上可以不踩破鸡蛋?师:脆弱的鸡蛋可以承受人体这么重的力量,它的魔力何在?与鸡蛋本身的拱形结构有关。

认识结构教案设计

认识结构教案设计

第一节认识结构
认识结构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在初中也学习了有关力学的知识,对物体受力分析有比较好的基础。

但学生对于技术中系统的结构知识还是比较模糊,所以教师通过本章学习带领学生走进结构领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结构概念
2、教学难点结构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一)了解结构的含义
(二)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序的案例分析和技术试验,了解三种结构的受力特点,领会结构与力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探究结构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对蜂窝结构的讨论,理解并掌握结构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身边技术的探究精神。

学生通过有趣小实验,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地掌握结构分类的知识。

然后通过三个阅读案例,拓展学生对结构的应用。

最后,让学生课外收集典型结构例子,为后面探究结构和结构设计做好铺垫。

《初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初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初识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理解结构在建筑、工程和其他领域的重要性;3. 学会分析各种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 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 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学习环节:1. 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建筑、桥梁和其他结构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结构的兴趣,让他们猜测这些结构是如何支撑起来的,从而引出结构的概念。

2. 学习结构的基本概念(15分钟)介绍结构的定义和分类,区分静力结构和非静力结构,让学生了解各种结构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例如梁、柱、框架等。

3. 探究结构的应用(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结构是如何设计和建造的,探讨结构在建筑、桥梁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性。

4. 讨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结构在承受外力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学习结构的荷载计算和承载能力分析,强调结构设计中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

5. 结课总结(10分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总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鼓励学生思考结构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四、课后作业:1. 查找一些著名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分析其中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和原理;2. 设计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展示给同学们,并向他们解释你的设计思路;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结构设计中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撰写一篇关于结构设计发展趋势的短文。

五、延伸拓展:1. 邀请专业工程师或建筑师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工地或工程项目,现场感受结构设计的魅力和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初步了解结构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对结构设计的兴趣和热情,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祝学习愉快!第二课时导学目的:通过学习《初识结构》这篇文章,帮助学生了解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构建文章结构,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初识结构导学案》

《初识结构导学案》

《初识结构》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结构的基本观点和作用;2. 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结构的定义和作用结构是指由构件和构件之间的毗连所组成的整体,其作用是支持和传递荷载,使建筑物能够稳定地存在并承受外部力的作用。

二、结构的分类和特点1. 按材料分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2. 按构造形式分类: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拱结构等;3. 结构的特点:刚度、稳定性、承载能力等。

三、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结构在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直接干系到建筑物的应用寿命和经济性。

四、运用结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修结构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闻名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建造过程,引发学生对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介绍结构的定义、作用、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一些实际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结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反馈:安置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结构的基本观点和作用,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理解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结构知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和反馈环节的设置,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增进学生的进修和提高。

§1-1-1初识结构

§1-1-1初识结构

§1-1-1初识结构使用时间:使用人:一、目标展示1、知识与技能:掌握结构的类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木制小板凳、大坝、门、窗等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结构的类型及受力特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并进行思考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点:结构的类型难点:结构的类型二、学导结合(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结构的概念;2)从力学的角度如何理解结构的含义;3)结构的功能和本质。

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结构的类型多种多样。

(二)新课教学1、从力学构架与形态考虑,结构可作如下分类:1)、实体结构2)、框架结构3)、壳体结构(1)、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受力特点:利用自身来承受荷载,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特征:几何外形简单。

例子:如大坝、实心墙、实体物。

(2)、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许充满空间。

特征: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由于这种结构用料少,可以受多种载荷,因此用得很广泛。

例子:窗户、画框、铁塔架、建筑用的脚手架等等。

三轴转台(结合自制模型帮助学生了解三轴转台)(3)、壳体结构:通常是指层状的结构。

受力特点:受力合理,形态稳定。

特征:壳体内空,在场馆建设中用得很多。

例子:贝壳、油罐、汽车飞机的外壳、饮水杯、文具盒、鸡蛋、西瓜、头盔……4、课堂小结从力学角度看,结构是可承受和传递荷载且起骨架作用的架构形态(部分),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结构的基本受力形式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结构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

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受力特点。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结构更多的若干结构类型的组合。

5、作业课本P11 练习1,2。

1-1初识结构

1-1初识结构

结构实例展示1——古老的板凳
三个板凳哪个更结实?
板凳的各个构件之 间是如何连接的?
榫卯连接
榫卯连接
榫卯,凸出来的部分称为“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做“卯”
常见的榫卯连接的种类
明榫
暗榫
常见的榫卯连具一般都采用榫卯结构 而不使用钉子呢?
榫卯结构较之钉子连接有以下优势:
第一节 初识结构
初识结构
1 结构 2 结构与力 3 结构类型
学科课程中的结构
• 人体的结构 分子结构
• 社会结构 • 物质结构
原子结构 地质结构…
• 文章的结构
结构无处不在
• 在自然界、在技术领域、在社会领域等普 遍存在着结构。
蜂巢
雪花结构
蜘蛛网
蜂 巢
蜂房是六角形的,0.073毫米的巢壁,蜂房微 微向内倾斜,排列成行,但彼此嵌合得天衣无缝, 构成一个整体,牢固无比。重40克的蜂房,却能 容纳2000克蜜蜂。
实例2 吊车与吊桶
天棚吊车
车载吊车
辘轳式吊桶
虽然吊车、辘轳的用途、操作方式不一样, 但共同点是能够方便地把重物竖直的或水 平的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所以 在结构上采用了柔软能方便伸缩的吊绳这 种构件,它们的功能决定了它们的结构。
蛇皮管台灯
有时候人们希望台灯 的灯头能方便地调节高 度和角度,而蛇皮管恰 恰具有这样的性质,所 以台灯的灯头与底座之 间采用了蛇皮管这种连 接方式,台灯的功能决 定了台灯的结构。
D.合格头盔视野清晰,可以帮助车主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解析】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壳体结构的表面上,以减少对单位面积 的压力,当壳体结构的头盔受到外力冲击时,外力将由弧面整体分担承受抵抗变形。 若换成长方形或多面体的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将主要由接触点所在的小平面承受, 容易使壳体变形。摩托车手的头盔正是利用壳体结构的这一特征来保护我们摩托车 手的头部安全。C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初识结构)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初识结构)

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初识结构科目:通用技术教学对象:高二课时:1 提供者:周新星单位:江夏实验高中一、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为高二结构与结构设计第一章内容,需要学生了解结构的含义,知道组成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涵义和一般分类,能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分类,激发探索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结构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了解结构的含义,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

3、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能认识到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结构存在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自然界的和谐美和统一美.3.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片,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4.学生通过教材的阅读和日常生活经验对图片中的结构进行自主讨论,归纳总结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结构的类型,结构的功能教学难点:通过了解结构的功能认识结构的作用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析[案例1]:古老的板凳1、板凳由哪些部分组成?形状有哪些特点?总结:结构是。

组成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我们称为,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部件。

[讨论交流]:台灯上的蛇皮管为什么可以任意弯曲,并停留在某一个位置上?2、提问: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连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从力学构架与形态考虑,结构可作如下分类:1)、实体结构受力特点:。

特征:。

实例:大坝、实心墙、砖石……(2)、框架结构受力特点:。

特征:。

实例:窗户、画框、铁塔架、建筑用的脚手架等等。

(3)、壳体结构受力特点:。

特征:。

实例:贝壳、油罐、汽车飞机的外壳、饮水杯、文具盒、鸡蛋、西瓜、头盔……[学生讨论]:为什么头盔是圆弧形的?现实中,有一些物体是由多种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即组合结构。

第1章(1节) 初识结构

第1章(1节) 初识结构
[师]:从力学的架构与形态考虑,结构一般由如下分类:(1)实心结构:承受较大的力(2)框架结构:承受垂直和水平载荷(3)壳体结构:受力合理,形态稳定
[师]:这一节要求同学们知道结构的本质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其次从力学方面知道结构的受力特点和三种分类:实心,框架,壳体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师]:哪个同学来试一下?
(学生活动)上讲台进行实验
[师]:非常好,这几位同学的办法非常好,同学们有没有想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答案就在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内容中:
结构与设计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了解到最初这张纸不可能直接完成任务,而我们通过改变它的外形就使得它能承受很大的力。实际上这就是一个结构设计的问题
[课件展示]
[师]:下面来看课本上的P2图1-1例子,请同学们从技术角度看,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又是为什么被建造成各自具有的特殊形态?
[师]:他们都要承受和抵抗各种各样的力,抵抗由此引起的各种变形。同样也是因为我们的设计才使得材料由最初只能抵抗较小的外力向现在能抵抗较大的外力跨进一步。
[师]:下面我们具体的来看这一章,这一章可划分为三个知识单元:初识结构(知道什么是结构)分析结构(受力强度稳定性)结构设计(据需要进行设计)
[师]:以上三个基本结构所受的力分别是压力,拉力,弯曲力。
[师]:下面来看第二部分:
二、结构的功能与分类
[师]:
结构是指物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确定的搭配和排列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结构是可以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可用来抵抗引起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力。
简单地说,结构是为了承受力和抵抗变形,这就是结构的本质

初识结构教案

初识结构教案
2。框架结构是通过条状物的连接来承受荷载,既可以承受压力和拉力。
3.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受荷载,特别是当顶部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
1.如墙壁、柱子、实心球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实体泡沫演示)。
2.如窗户、画框、房子的架构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框架泡沫演示)。
3.如头盔、汽车飞机的外壳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
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具体感受到结构的形态,使知识的接受更形象、具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选取桥梁和椅子的受力来分析两者的受力情况
看展示
二、结构与力
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
(1)这些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形状
(2)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
(3)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其形状和大小改变的能力。
通过三种结构的引入,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及课件的配合,对这三种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





演示实验:手握鸡蛋不破
一、结构的涵义(从力学的角度)
二、结构的5种不同受力类型
三、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形结构
学生做实验
通过练习,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好。
板书设计
1.1结构与设计
一、了解结构
举例: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
让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
一、了解结构
过渡: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这些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各种物体中。
多媒体展示:选取蜂巢、雪花、贝壳、桥梁、长城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结构的形态,

认识结构教案

认识结构教案
1、鸡蛋
2、房子地基
3、鸟巢
4、恐龙骨架
5、悉尼歌剧院
观察
思考
讨论
让学生时刻与生活联系,更具体的了解所学的内容。
互动游戏
拿出老师自己做的简单结构模型,和同学一起互动试验不同结构所能承受的不同的力以及他们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试验中的不同情况,然后进行思考。
和老师一起进行活动并观察
调节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和思考能力
(3)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于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认识结构
学情分析
高中同学对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但是由于生活中的事物太多不能很好的对结构进行识别,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图片和文字两方面进行对结构的了解,让学生深入思考,认识什么是结构,学会对结构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结构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听讲
思考
明确问题
总结,让学生对结构又初步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深化提升
我们已经对结构又了一定的了解,而我们冲生活的常识中会习惯性的把结构很力联系在一起,结构和力又什么样的关系呢?
联系实际进行初步思考
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新课引导之二
二、结构与力
教师引导:用老师自己制作的试验教具,和学生一起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观察在游戏中发生的情况。
观看图片
听老师讲解
思考问题
用生动多彩的图片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结构的美好。
合作学习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识结构》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结构的含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不要求学生对这三种结构类型的特征进行定性地描述,但应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并指出这三种结构的不同应用场合。

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的不同结构的物体来探究。

因此,我们用结构套件设计了3个探究试验,让学生感受和归纳三种结构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初识结构”的内容。

具体包括3部分内容:1.结构实例展示,2.结构的含义与功能,3.常见结构的类型。

通过古老的板凳、吊车与吊桶和蛇皮管台灯三个实例展示,引出了结构的概念,并重点从力学角度阐述了结构的本质含义,区分了常见的三种结构类型。

通过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知道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形态。

接着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参照苏教版和广东版的教材,设计了三个探究试验,通过三个探究试验, 使学生从力学角度理解三种不同结构类型: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卓越的结构是设计者和制造者重要追求。

告诉学生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三、学情分析通过系统的学习《技术与设计1》,学生对设计中的结构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结构的作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零散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界中的结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学习目标1.知道结构无处不在,能举出不同领域的实例。

2.通过小组搭建“孔明锁”,体会结构的有序搭配和排列,能说出结构的含义。

3.通过课堂的探究试验,归纳出三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4.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能指出三种结构的不同应用场合。

1.1-初识结构

1.1-初识结构

二组:用已给出的材料组装成 框架式结构的板凳。 三组:用已给出的材料组装成 壳体结构的板凳。
以下的这些物体分别属于什么样的结构? 框架结构
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 实体结构 框架结构
实心结构
小试身手:设计制作简易篮球架
用提供的材料,自行设计制作篮球
架模型 温馨提示:制作时间为8分 制作要求: 钟。制作方法:1.先设计画 好篮球架图纸。2.分工制作 1.稳定性好,结实。 篮球架所需的各个构件。 3.根据图纸有序组合构件, 组成篮球架模型。 2.形态美观,实用性强。 3.可操作性,容易制作。 4.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从上面的案例看出,
结构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 这些部分之间通过有序的 搭配和排列,就组成了一 个整体的结构。
生活中的台灯
结构是由物体的功 能所决定的,而物 体的结构又决定了 物体的性能和形态。
结构是多样的,结构的 基本类型有哪些呢?
设计要求: 制作时间: 5分钟
一组:用泡沫砖 组装成实心结构 的板凳。
第一节 初识结构
三都高平凤凰实验学校 覃意军 2017年3月26日
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定设计方案
知识回顾
制作原型或模型 优化设计方案 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测试评价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结构
既然结构无处不在,那 到底什么是结构呢?
台灯的主要部件有: 1.灯罩 2.灯泡 3.支架 4.底座 5.储物盒 6.开关 7.电池 8.导线
总结
分享与交流
课后思考:
制作一个好的作品结构,
应该从哪

《初识结构导学案》

《初识结构导学案》

《初识结构》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结构在建筑和工程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1. 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结构在建筑和工程中的应用。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结构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个观点,它在建筑、桥梁、车辆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对结构有什么了解呢?结构在你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呢?第二步:进修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1. 什么是结构?结构是指由构件和构件之间的毗连所形成的整体,能够承担荷载并保持稳定的系统。

2. 结构的基本观点:构件、毗连、荷载和稳定性。

3. 结构的作用:承担荷载、传递荷载、保持稳定。

第三步: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1. 结构的分类:按照构件的形式和材料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按照荷载传递方式可以分为桁架结构、悬索结构、桩基结构等。

2. 结构的特点:不同类型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钢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好的特点;混凝土结构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的特点。

第四步:理解结构在建筑和工程中的应用1. 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结构形式会影响建筑的外观、应用功能和安全性。

2. 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工程领域中的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都离不开结构设计,良好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五步:小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掌握了结构的分类和特点,理解了结构在建筑和工程中的重要性。

结构是建筑和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实践中更加重视结构设计,为建筑和工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拓展练习: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结构类型,并分别说明其特点;2. 选择一个建筑或工程项目,分析其结构设计对项目整体的影响;3. 你认为结构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有哪些趋势和挑战?请谈谈你的看法。

1.1初识结构

1.1初识结构

1.1《初识结构》教案【课题】初识结构【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第1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结构无处不在,理解结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大量的结构事例,让学生了解结构无处不在及自然界中的结构给我们的启示,从而理解结构的含义。

对小板凳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含义、结构的功能和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树立结构设计的责任感。

【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的功能和本质。

【难点】结构的功能和本质【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交流讨论、事例展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回顾技术与设计1的知识,展望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

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二、新课教学1、无处不在的结构说到“结构”,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大的我们可以看见的椅子,课桌,他们有自己的结构。

小的到我们化学中学习的分子、原子也有自己的结构。

可见一件事物只要它存在,那它就一定会有自己结构。

所以我们说结构无处不在。

向学生展示生活实例:建筑物、收割机、压力锅等。

尽管它们各有用途、各具特色,然而它们都是结构设计的结果。

怎么样给“结构”归纳出一个总的表述呢?2、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确定的搭配和排列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举例说明结构的含义提出问题:在自然界,相同的物质,不同的结构,表现出不同特性的现象处处可见。

(请你举例)A、同样是水,有液态、气态、固态;B、同样是碳,但有最硬的固体金刚石和最软的固体石墨存在;C、化学有机物结构不同性质不同(色素);D、同样的六个字“这个人表现好”“这个人好表现”,但因排列不同,就形成了一褒一贬;E、用同样的材料,做出的结构不同的小板凳就会有不同的特性,有的稳,有的不稳;F、各种材料组成结构可以使“死的”材料变成“活的”机器。

初识结构(讲课用)

初识结构(讲课用)
第一单元 结构与设计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 第四单元 控制与设计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初识结构
1.知道结构的含义 2.了解结构的本质 3.掌握结构的分类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
习其它课程中,有哪些 地方提到过“结构”?
一、无处不在的结构
人体的结构 社会结构
印度德里莲花庙的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庙”。它高34.27米,底坐直 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莲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 为神物,在当代印度人心目中又贵为国花,所以这座庙宇一建成就备受印度人的喜爱。
悉尼歌剧院
看了以上精妙绝伦的建筑,我们不
禁为设计师们精彩的设计艺术而感 叹! 大家也注意到这些建筑使用的材料 没什么特殊,却千姿百态,风格迥 异,它们在设计上有什么不同? 主要是结构不同。
注:本教材中的结构只限定在“技术领域” 。
结构实例展示1——古老的板凳
三个板凳哪个更结实?
案例:小板凳
它是怎么构造 的?
板凳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之为“构 件”,大家看一下,板凳的各个构件之 间是如何连接的?
榫卯连接
榫卯连接
榫卯,凸出来的部分称为“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做“卯
常见的榫卯连 接的种类?
(3)壳体结构
壳体结构通常是壳体内空的结构。 几何形状多为圆弧形、拱形、折线式 (如方形、长方形)如贝壳、头盔等 。
壳体结构特点:壳体内空或为层状,受 力合理,形态稳定。
想一想:为什么鸡蛋能够承受如此 大的压力? 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
表面上。特别是当顶部受到压力 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
生活中的常见结构
实心结构
实心结构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外形简单,能承受较大的力

通用技术课程初识结构 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课程初识结构 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制作人张延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初识结构”。

本节课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教材首先通过三个实例引出了结构的概念,并重点从力学角度阐述了结构的本质含义,继而区分了常见的三种结构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本节课是本章以下四节课的基础,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这学期的第一节通用技术课,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而要重点对待。

二、学情分析1、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能够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一些结构,也知道它们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但不能从理论上科学的给它定义出来。

3、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结构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并不困难,对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分类可能会有困难,因为现实中的结构往往是多种结构类型的结合。

教师应该把握分类的角度,即从力学的架构和形态考虑。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结构的含义,能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⑵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分类,能指出三种结构的不同应用场合。

2、能力目标:⑴通过学生对大量的、无处不在的结构现象的认知、讨论过程,体会、总结结构的普遍含义。

⑵通过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的学习过程,体验对比学习的方法。

3、情感目标:⑴通过对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结构都不是偶然组成的,而是符合一定原理的,让学生形成观察、思考、反思的生活习惯。

⑵通过对工程力学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的认识和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结构、构件、架构等概念,了解结构的功能,识别不同的结构,并能对常见结构进行分类。

难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理解不同结构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视频《世界鸟人大赛》片段通过观察参赛人士设计的不同风格的飞行器,引出“结构”一词。

1.1初识结构.ppt

1.1初识结构.ppt

(三)结构的类型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 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 框架结构 壳体结构
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 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几何外形简单, 通常有杆、板、体之分。
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 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有梁、柱、 杆、管等组成,能节省用料。
壳体结构:壳体内空,形态稳定, 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鹰眼”导弹系统能自动寻找、
识别、跟踪、打击目标。
马上行动
我们的生活生产中还 有哪些产品的结构是受到 自然界事物的启发而产生 的呢?
(2)在技术领域,产品 的结构更是丰富多彩。
(一把锤子、一辆汽车、一座桥、一 幢房子都具有特定的结构)
客家围屋, 又被称为"东 方城堡",是 一种集祠、 家、堡于一 体,具有鲜明 防卫特征的 封闭式客家 民居,至今已 有数百年历 史,主要分布 于赣、闽、 粤的客家人 聚居地。
小结
• 1结构的定义 • 2结构的功能 • 3结构的分类
再见!
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 的性质和形态。
在技术领域, 结构方面的 一个小问题,也许就会导致 重大事故的发生。
因此,合理的结构是事物 存在的基础,卓越的结构是设 计者和制造者的重要追求。
一个较复杂的结构由许 多不同的部分组成,这种
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自行车的 车轮由 辐条、 轮胎、 车圈、 气门 等构件组成。
初识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结构的含义; 2、掌握结构的三种类型,能对生活中 常见的结构实例归类,能指出三种结 构的不同应用场合。 3、初步认识结构和体会结构的和谐、 简练和经典,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
导读 阅读教材P2—P10,打记重点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识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结构的含义,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过程与方法: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

【教学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的类型。

【教学难点】:结构与力。

【学习方法】: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模型展示、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回顾技术与设计1的知识,展望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

展示骨灰钻石资料,提问:同样是碳元素组成,为什么金刚石质地坚硬,为人们当做饰品所收藏呢?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初识结构【新课教学】一、结构无处不在“结构”一词,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会提到过“结构”。

例如,在生活中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在生物课中人体的结构;在政治课中的社会结构;在地理中的地质结构;在化学和物理中,有物质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等等。

其实结构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

1、自然界中的经典结构A蜂窝结构问题:为什么蜂窝都是六边形的孔?学生思考回答:每个蜂房呈大小相等的六棱柱体。

使用最少的材料制作尽可能宽敞的空间。

这些蜂巢组成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所有的锐角都是70°32′。

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

B蜘蛛网问题:柔软的蜘蛛网为什么能捕抓到昆虫?学生思考回答:蜘蛛网呈辐射网状结构。

小昆虫撞在蜘蛛网上,拼命的挣扎,会使蜘蛛网发生形变,但它却不能将蜘蛛网撞破,因为蜘蛛网在变形的过程中,可以将运动产生的力分散掉。

C贝壳结构问题: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什么却如此坚硬呢?学生思考回答:虽然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贝壳的壳体结构和波纹结构,在抵御压力上显著的。

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些结构呢?学生思考回答: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教师分析案例:1、苍耳子与尼龙搭扣;2、鸟与飞机;3、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初识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结构的含义,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过程与方法:
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

【教学重点】:
结构的含义,结构的类型。

【教学难点】:
结构与力。

【学习方法】:
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模型展示、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回顾技术与设计1的知识,展望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

展示两种砖头堆法的设计方案,提问:
哪一种会使砖头垒的更高,并谈谈其缘由。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初识结构
【新课教学】
一、初识结构
“结构”一词,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学习其它学科中,也有提到过“结构”。

例如,在生物课中提到过:
人体的结构;在政治课里有社会结构;在化学和物理中,有物质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在语文课里接触过:
文章的结构,在地理课中有地质结构。

其实结构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

(放映蜂巢、雪花、集团组织结构、公司人员结构、跷跷板、鸟巢等图片)
尽管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不一定相同,但是,它们的本质涵义却是相同的。

怎么样给“结构”归纳出一个总的表述呢?我们先看[古老的板凳]这个案例。

二、结构的含义和功能
分析案例[古老的板凳](出示板凳的图片):
1、提问:
板凳由哪些部分组成?形状有哪些特点?
答:
板凳由板面,板脚,横牚组成。

2、提问:
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连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
答:
采用榫接(榫接是两块材料一个做出榫头,一个做出榫眼,两个穿到一起,靠材料的摩擦力将两块材料固定在一起),使用榫接比使用螺丝连接更牢固。

总结:
组成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我们称为构件,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部件。

结构的主体框架与构造形式,我们称为架构。

上面说到的这张板凳的功能是用来坐的或承重的,同样椅子也是。

展示两张图片(人坐在椅子上,行人和车辆在桥面上)
案例分析:
提问:
从受力的角度,分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
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
(1)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
(2)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其形状和大小改变的能力。

引出从力学角度结构的含义:
从力学的角度: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应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引导出结构的功能本质:
为了承受力,抵抗变形。

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就会遭到破坏其实上就是当其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那么什么是应力呢?在第三节我们就将会学习。

讨论交流:
台灯上的蛇皮管为什么可以任意弯曲,并停留在某一个位置上?
蛇皮管的结构是方形扣和结构
蛇皮管灯,应便于调节,且调节后不反弹。

这说明结构是由物体的功能所决定,而物体的结构又决定了物体的性能和形态。

例如:
(1)同样是水,有液态、气态、固态;
(2)同样是碳,但有最硬的固体金刚石和最软的固体石墨存在;(展示图片)
(3)同样的六个字“这个人表现好”“这个人好表现”,但因排列不同,就形成了一褒一贬。

结构是多种多样的,结构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结构的类型:
从力学构架与形态考虑,结构可作如下分类:
1、实体结构
2、框架结构
3、壳体结构
(1)、实体结构
受力特点:
利用自身来承受荷载,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特征:
几何外形简单。

例子:
如xx、实心墙、实体物。

(2)、框架结构
受力特点:
支撑空间而不许充满空间。

特征:
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

由于这种结构用料少,可以承受多种载荷,因此用得很广泛。

例子:
窗户、画框、铁塔架、建筑用的脚手架等等。

三轴转台(结合自制模型帮助学生了解三轴转台)
(3)、壳体结构
受力特点:
受力合理,形态稳定。

特征:
壳体内空,在场馆建设中用得很多。

例子:
贝壳、油罐、汽车飞机的外壳、饮水杯、文具盒、鸡蛋、西瓜、头盔……[学生讨论]:
为什么头盔是圆弧形的?
现实中,有一些物体是由多种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即组合结构
练习:
判断下列物体结构是属于哪种结构类型。

物体结构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组合结构
栅栏———
圆形陶瓷装饰品———
xx———
高层建筑的穹顶———
钢化玻璃锅盖———
竹排———
汽车外壳———
人的头盖骨———
xx斗兽场———
四、小结
五、作业
调查: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建筑物或生活用品的结构特征进行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