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结构》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一章第一节初识结构 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一章第一节初识结构 教案

第一节认识结构引入:“结构”一词,对同学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习其它课程中,有哪些课程提到过“结构”?对!在生物课中提到过:人体的结构;在政治课里有社会结构;在化学和物理中,有物质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在语文课里接触过:文章的结构,在地理课中有地质结构。

看来,结构是普遍存在着的。

它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技术、社会各个领域。

教学过程:一、结构是无处不在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投影结构图片(蜂巢、蜘蛛网、恐龙骨骼等)蜂巢:使用最少的材料制作尽可能宽敞的空间,不会出现缝隙,空间使用效率最好。

蜘蛛网:任意两个节点都能找到一条可通过的路径以上我们看了这么多结构,可以说它们各有特点,各不相同,尽管它们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本质内涵是一样的,那到底什么是结构呢?二、结构的内涵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

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构件。

比如:汽车、椅子等。

汽车有车身、底盘、轮子等组成,椅子由椅背、椅面、椅子腿和横牚(cheng)组成。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结构呢?生:结构不仅能展现物体的形态,而且与物体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确定的结构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师:对,汽车有轮子所以能跑,飞机有翅膀所以能飞,物体的特性与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而且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结构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比如:——同样是水,有液态、气态、固态;——同样是碳,但有最硬的固体金刚石和最软的固体石墨存在;——用同样的制作材料,做出来的结构不同的小凳,就会有不同的特性,有的稳定,的就不稳定。

意义:从小凳的事例,我们看到结构是如何的重要,结构不合理,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举例:魁北克大桥的坍塌原因:魁北克大桥的坍塌”是桥梁筑建史最为严重的事故,大桥坍塌的原因是设计师在没有对桥梁的关键部位做相应加固的情况下,擅自将原来的500m的桥长延长到了600m,造成了大桥的南端制动臂上的压力索发生弯曲,从而导致整个上层结构倾塌。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认识的观点和结构2. 掌握认识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导学内容:一、认识的观点和结构1. 什么是认识?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理解,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知和思维活动。

2. 认识的结构认识的结构主要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方面。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直接感知和认知,而理性认识则是通过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和分析。

二、认识的分类和特点1. 认识的分类认识可以分为直观认识和观点认识两种。

直观认识是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直接感知和认知,而观点认识则是通过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和抽象。

2. 认识的特点认识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特点。

主观性指的是认识活动是由人的主体进行的,客观性指的是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社会性指的是认识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历史性指的是认识活动具有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三、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1. 认识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遵循着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2. 认识的影响因素认识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实践、社会环境、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等。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社会环境是认识的条件和基础,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则决定了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认识的观点和结构,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2.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们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的事物,感知和认知外界世界,体验感性认识的过程。

3. 辩论演练:组织同砚们进行辩论演练,讨论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探讨认识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4. 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要求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文章,展示对认识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认识的观点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认识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了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初识结构导学案》

《初识结构导学案》

《初识结构》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结构的基本观点和作用;2. 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结构的定义和作用结构是指由构件和构件之间的毗连所组成的整体,其作用是支持和传递荷载,使建筑物能够稳定地存在并承受外部力的作用。

二、结构的分类和特点1. 按材料分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2. 按构造形式分类: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拱结构等;3. 结构的特点:刚度、稳定性、承载能力等。

三、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结构在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直接干系到建筑物的应用寿命和经济性。

四、运用结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修结构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闻名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建造过程,引发学生对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介绍结构的定义、作用、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一些实际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结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反馈:安置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结构的基本观点和作用,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理解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结构知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和反馈环节的设置,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增进学生的进修和提高。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认识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掌握认识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认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干系;4. 能够运用认识结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导学内容:一、认识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认识结构是指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是由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机结构。

认识结构包括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环节,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认识结构的分类和特点1. 感性认识结构:主要通过感觉和直觉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是人们最初形成的认识结构。

2. 知觉认识结构: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和观点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3. 观点认识结构:通过对知觉认识的概括和归纳,形成更为抽象和普遍的认识结构。

4. 联系认识结构:通过对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干系进行认识,形成更为系统和完备的认识结构。

三、认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干系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认识结构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又反过来影响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不息地思考和实践,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高认识水平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认识结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 分析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认识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关键因素,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2. 解决问题:根据认识结构的特点和分类,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有效解决问题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导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认识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认识结构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干系,增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认识结构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深入理解认识结构的观点和分类,掌握认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干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认识到认识结构的重要性,不息地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构,提高认识水平宁思维能力。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通用技术初识结构学案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通用技术初识结构学案

初识结构学案
问题思考:
1人坐在板凳上,会给板凳施加什么力?板凳的横牚承受什么样的力?
2、横牚起到了什么作用?
3、榫卯连接方式,制作比较复杂。

如果用钉子或螺钉连接,制作不是更方便吗?为什么要采用榫
卯连接?
例2、吊车与吊桶
4、吊车与吊桶的吊绳为什么有很大的力气,能够把沉重的物体自如地吊运到适合的高度?为什么
使用钢缆而不用钢筋呢?
例3、蛇皮管灯具
5、台灯使用了蛇皮管作为灯头支撑架,为什么不换用其他材料作为支撑架呢?换成容易弯曲、弹性很强的金属管怎么样?
结构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结构的类型
分析题目、总结方法新知,探索新知总结知识
附答案:
达标题:DBS
作业:头盔之所以设计成圆弧形结构,是为了承受较大的力,抵抗变形’当这种头盔受到外力冲击时.外力将弧面整体分担承受,抵抗变形「如果将头盔做成长方体形或是多面体形的』受外力冲击时,外力将主要接触点所在的小面承受,易使壳■*变形’因此,常见的头盔罰设计成圆弧形结构:。

初识结构教案

初识结构教案
2。框架结构是通过条状物的连接来承受荷载,既可以承受压力和拉力。
3.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受荷载,特别是当顶部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
1.如墙壁、柱子、实心球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实体泡沫演示)。
2.如窗户、画框、房子的架构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利用框架泡沫演示)。
3.如头盔、汽车飞机的外壳等等。(结合图片举例分析)。
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具体感受到结构的形态,使知识的接受更形象、具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选取桥梁和椅子的受力来分析两者的受力情况
看展示
二、结构与力
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
(1)这些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形状
(2)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
(3)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其形状和大小改变的能力。
通过三种结构的引入,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及课件的配合,对这三种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





演示实验:手握鸡蛋不破
一、结构的涵义(从力学的角度)
二、结构的5种不同受力类型
三、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形结构
学生做实验
通过练习,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好。
板书设计
1.1结构与设计
一、了解结构
举例: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
让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
一、了解结构
过渡: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这些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各种物体中。
多媒体展示:选取蜂巢、雪花、贝壳、桥梁、长城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结构的形态,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初识结构》教案设计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2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初识结构》教案设计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初识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结构的含义,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过程与方法: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

【教学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的类型。

【教学难点】:结构与力。

【学习方法】: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模型展示、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回顾技术与设计1的知识,展望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

展示两种砖头堆法的设计方案,提问:哪一种会使砖头垒的更高,并谈谈其缘由。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初识结构【新课教学】一、初识结构“结构”一词,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学习其它学科中,也有提到过“结构”。

例如,在生物课中提到过:人体的结构;在政治课里有社会结构;在化学和物理中,有物质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在语文课里接触过:文章的结构,在地理课中有地质结构。

其实结构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

(放映蜂巢、雪花、集团组织结构、公司人员结构、跷跷板、鸟巢等图片)尽管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不一定相同,但是,它们的本质涵义却是相同的。

怎么样给“结构”归纳出一个总的表述呢?我们先看[古老的板凳]这个案例。

二、结构的含义和功能分析案例[古老的板凳](出示板凳的图片):1、提问:板凳由哪些部分组成?形状有哪些特点?答:板凳由板面,板脚,横牚组成。

2、提问: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连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答:采用榫接(榫接是两块材料一个做出榫头,一个做出榫眼,两个穿到一起,靠材料的摩擦力将两块材料固定在一起),使用榫接比使用螺丝连接更牢固。

总结:组成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我们称为构件,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部件。

结构的主体框架与构造形式,我们称为架构。

上面说到的这张板凳的功能是用来坐的或承重的,同样椅子也是。

展示两张图片(人坐在椅子上,行人和车辆在桥面上)案例分析:提问:从受力的角度,分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处:(1)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2)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其形状和大小改变的能力。

《认识结构导学案》

《认识结构导学案》

《认识结构》导学案一、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认识结构的基本观点和特点,了解认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并能够运用认识结构进行思维分析和问题解决。

二、导学重点和难点:认识结构的定义和特点;认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结构的运用。

三、导学内容:1. 认识结构的定义和特点认识结构是指认识对象的内部组成和互相干系。

它是认识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方式,是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统一。

认识结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2. 认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结构是认识对象的内部组成和互相干系的表现,它是认识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外部联系的有机统一。

通过认识结构,人们可以深入了解认识对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3. 认识结构的运用通过认识结构,人们可以进行思维分析和问题解决。

在认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认识对象的结构,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和矛盾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导学方法:1.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认识结构的观点和作用,激发他们的进修兴趣和思维能力。

2. 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认识结构进行思维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进入进修状态。

2. 进修:向学生介绍认识结构的定义和特点,讲解认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认识结构的运用方法。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认识结构的应用技巧和方法。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认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六、课后作业:完成相关练习题目,稳固和加深对认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一、导言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识结构》这一观点,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认识结构对于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

二、认识结构的观点认识结构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建立的一种有机的、系统的、稳定的认知结构。

它是个体对外界事物及其互相干系的心智表征,是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认识结构包括观点、图像、范畴、模型等认知因素,是认知活动的基本单位。

三、认识结构的特点1. 有机性:认识结构是由多种认知因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2. 系统性:认识结构是一个系统,各个认知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和互相依存的干系。

3. 稳定性:认识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

4. 功能性:认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判断、预计和解决问题。

四、认识结构的构建1. 意义建构:个体通过感知、观察、思考等认知活动,将外界信息转化为内在认知结构。

2. 观点建构:个体通过对外界事物的一般特征进行概括和分类,形成观点系统。

3. 联系建构:个体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干系,形成认识网络。

4. 层次建构:个体将认知因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和结构进行组织和整合,形成层次化的认识结构。

五、认识结构的影响1. 指导认知活动:认识结构对个体的认知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认知任务。

2. 影响进修效果:良好的认识结构有助于提高进修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增进问题解决:有效的认识结构可以帮助个体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总结通过进修本导学案,我们深入了解了认识结构的观点、特点、构建和影响。

认识结构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建立的有机系统,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和进修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进修不息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宁解决问题的能力。

愿大家都能成为思维急迅、见解独到的优秀学子!。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主题:认识结构导学目标:1. 了解认识结构的概念及其作用;2. 掌握认识结构的种类和特点;3. 能够应用认识结构进行知识组织和归纳。

课前导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认识结构吗?2. 认识结构的作用是什么?3. 认识结构的种类有哪些?导学过程:一、认识结构的概念及作用1. 认识结构是指人们对知识的组织和归纳方式,是知识的内在结构。

2. 认识结构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率。

二、认识结构的种类和特点1. 层次结构:将知识按照重要程度和逻辑关系进行分层归类,形成层次结构,便于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2. 网状结构:将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串联,形成网状结构,便于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3. 树状结构:将知识点按照父子关系分层展开,形成树状结构,便于系统化地整理知识体系。

三、应用认识结构进行知识组织和归纳1.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知识领域,尝试用层次结构、网状结构或树状结构对其进行组织和归纳。

2. 分享你的认识结构,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补充和完善。

课后作业:1. 思考一下,在学习和工作中如何运用认识结构提高效率和成果。

2. 搜索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认识结构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困惑,准备下节课的讨论和提问。

拓展延伸:1.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认识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共同探讨认识结构在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和实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认识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好认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认识结构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认识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能够运用认识结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导学内容:一、认识结构的概念认识结构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进行加工、整理和组织的方式和规律。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导学目的1.1 理解认识结构的概念及其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1.2 掌握认识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3 培养对认识结构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预习内容2.1 什么是认识结构?它包括哪些要素?2.2 认识结构对我们的认知过程有何影响?2.3 举例说明不同的认识结构对认知的影响。

第三部分:学习内容3.1 认识结构的概念认识结构是指一个人在认识和思维中形成的一种结构化的整体性的认识模式。

它是由认知要素、认知程序和认知秩序所构成的系统整体。

认识要素是认识的基本单位,如概念、事实、规则等;认知程序是对认识要素进行处理的规则和方法;认知秩序是认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形式。

3.2 认识结构的影响认识结构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不同的认识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果。

比如,具有结构化认识结构的人更善于整体把握问题,具有由点及面的认知特点;而具有线性认识结构的人则更善于逐步细化问题,具有逻辑性和顺序性的认知特点。

3.3 认识结构的应用通过分析和理解自己的认识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认知能力,促进学习和思维发展。

同时,深入了解他人的认识结构也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第四部分:课堂讨论4.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不同认识结构在生活中的表现,并讨论其影响。

4.2 举例分析:选择一个话题,比如“成功”,请同学们结合不同的认识结构,从不同角度分析成功的内涵和路径。

4.3 观点交流:鼓励同学们就认识结构的重要性、应用方法等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第五部分:课后作业5.1 阅读《认识结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不同学者对认识结构的定义和理解。

5.2 分析一篇论文或案例,探讨作者采用的认识结构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5.3 撰写个人感想,就认识结构对个人认知的影响进行思考,并列举自身体验。

以上就是本次《认识结构》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理解掌握有关认识结构的知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提升认知水平和学习效果。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识结构》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结构的含义,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不要求学生对这三种结构类型的特征进行定性地描述,但应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并指出这三种结构的不同应用场合。

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的不同结构的物体来探究。

因此,我们用结构套件设计了3个探究试验,让学生感受和归纳三种结构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初识结构”的内容。

具体包括3部分内容:1.结构实例展示,2.结构的含义与功能,3.常见结构的类型。

通过古老的板凳、吊车与吊桶和蛇皮管台灯三个实例展示,引出了结构的概念,并重点从力学角度阐述了结构的本质含义,区分了常见的三种结构类型。

通过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知道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决定了事物的性质和形态。

接着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参照苏教版和广东版的教材,设计了三个探究试验,通过三个探究试验, 使学生从力学角度理解三种不同结构类型: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卓越的结构是设计者和制造者重要追求。

告诉学生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三、学情分析通过系统的学习《技术与设计1》,学生对设计中的结构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结构的作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零散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人类如何利用自然界中的结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学习目标1.知道结构无处不在,能举出不同领域的实例。

2.通过小组搭建“孔明锁”,体会结构的有序搭配和排列,能说出结构的含义。

3.通过课堂的探究试验,归纳出三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4.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能指出三种结构的不同应用场合。

《常见结构的认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常见结构的认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常见结构的认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常见结构的认识》,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结构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学习内容:1. 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结构的特点;3. 常见结构的应用示例。

二、学习过程:1. 导入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结构的基本概念,让学生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来发现结构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探究接着,通过PPT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结构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结构是指由多个零部件相互连接而成的整体,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

3. 讲解教师针对结构的特点进行详细讲解,例如承重、稳定性、刚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实践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合作与实践,亲自动手搭建不同结构,并观察这些结构的特点。

5. 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不同结构的特点有何区别?- 你认为哪种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见?6. 拓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更多关于结构的知识,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自主学习,分享自己对结构的理解和见解。

三、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表现、讨论和合作情况,以及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着重评估学生对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回答;2. 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结构,描述其特点和应用;3. 思考如果没有结构存在,我们的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五、板书设计:《常见结构的认识》- 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实践探究,加深理解六、作业检查:下节课前,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作业,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耐心引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常见结构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结构的重要性,并加以应用和探索。

希望同学们能够尽情享受结构学习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1.1初识结构

1.1初识结构

1.1《初识结构》教案【课题】初识结构【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第1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结构无处不在,理解结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大量的结构事例,让学生了解结构无处不在及自然界中的结构给我们的启示,从而理解结构的含义。

对小板凳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含义、结构的功能和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树立结构设计的责任感。

【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的功能和本质。

【难点】结构的功能和本质【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交流讨论、事例展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回顾技术与设计1的知识,展望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

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二、新课教学1、无处不在的结构说到“结构”,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结构,大的我们可以看见的椅子,课桌,他们有自己的结构。

小的到我们化学中学习的分子、原子也有自己的结构。

可见一件事物只要它存在,那它就一定会有自己结构。

所以我们说结构无处不在。

向学生展示生活实例:建筑物、收割机、压力锅等。

尽管它们各有用途、各具特色,然而它们都是结构设计的结果。

怎么样给“结构”归纳出一个总的表述呢?2、结构的含义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确定的搭配和排列决定了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结构的各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

举例说明结构的含义提出问题:在自然界,相同的物质,不同的结构,表现出不同特性的现象处处可见。

(请你举例)A、同样是水,有液态、气态、固态;B、同样是碳,但有最硬的固体金刚石和最软的固体石墨存在;C、化学有机物结构不同性质不同(色素);D、同样的六个字“这个人表现好”“这个人好表现”,但因排列不同,就形成了一褒一贬;E、用同样的材料,做出的结构不同的小板凳就会有不同的特性,有的稳,有的不稳;F、各种材料组成结构可以使“死的”材料变成“活的”机器。

通用技术课程初识结构 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课程初识结构 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制作人张延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初识结构”。

本节课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教材首先通过三个实例引出了结构的概念,并重点从力学角度阐述了结构的本质含义,继而区分了常见的三种结构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本节课是本章以下四节课的基础,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这学期的第一节通用技术课,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而要重点对待。

二、学情分析1、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能够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一些结构,也知道它们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但不能从理论上科学的给它定义出来。

3、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结构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并不困难,对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分类可能会有困难,因为现实中的结构往往是多种结构类型的结合。

教师应该把握分类的角度,即从力学的架构和形态考虑。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结构的含义,能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⑵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分类,能指出三种结构的不同应用场合。

2、能力目标:⑴通过学生对大量的、无处不在的结构现象的认知、讨论过程,体会、总结结构的普遍含义。

⑵通过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的学习过程,体验对比学习的方法。

3、情感目标:⑴通过对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结构都不是偶然组成的,而是符合一定原理的,让学生形成观察、思考、反思的生活习惯。

⑵通过对工程力学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通用技术的认识和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结构、构件、架构等概念,了解结构的功能,识别不同的结构,并能对常见结构进行分类。

难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理解不同结构类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看视频《世界鸟人大赛》片段通过观察参赛人士设计的不同风格的飞行器,引出“结构”一词。

结构的认识导学案

结构的认识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题:§1.1第一章《常见结构的认识》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一)了解结构的含义。

(二)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三)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力的。

2.过程与方法:阅读理解、案例分析、交流讨论、多媒体展示、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系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激情和兴趣。

能认识到力对结构会产生重要影响,合理的受力是结构存在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结构与力,结构的分类2.教学难点:学会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受力。

新授导入:请同学们将以下六个字改变排列顺序,变成一句有意思的话---“这个人表现好”。

同样的六个字,但因排列不同,就形成了一褒一贬。

这六个字按不同的方式排列,得到了不同的语句,这是一种文字结构。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结构。

(一)、无处不在的结构(1)结构的概念: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和。

1、自然界中的结构案例分析:苍耳子与尼龙搭扣同学们预读课本P03案例,思考: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请举例说明:尼龙搭扣在我们生活中有应用。

找一找: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产品的结构是受到自然界事物的启发而产生的?请举例说明。

2、技术领域的结构在技术领域,产品的结构丰富多彩。

结构影响着它们的性质和功能,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个小问题也许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所以,合理的结构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卓越的结构是设计者和制造者的重要追求。

课堂阅读:阅读课本P4的“魁北克大桥的坍塌”,并回答:大桥坍塌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3、社会领域的结构在社会领域,也普遍存在着结构现象。

一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影响文章的表达与质量,一家企业的人员结构关乎企业的运行与效率。

(二)、结构与力(1)结构的力学概念: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初识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识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结构的含义,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过程与方法: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

【教学重点】:结构的含义,结构的类型。

【教学难点】:结构与力。

【学习方法】: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模型展示、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回顾技术与设计1的知识,展望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

展示骨灰钻石资料,提问:同样是碳元素组成,为什么金刚石质地坚硬,为人们当做饰品所收藏呢?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初识结构【新课教学】一、结构无处不在“结构”一词,对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会提到过“结构”。

例如,在生活中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在生物课中人体的结构;在政治课中的社会结构;在地理中的地质结构;在化学和物理中,有物质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等等。

其实结构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于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

1、自然界中的经典结构A蜂窝结构问题:为什么蜂窝都是六边形的孔?学生思考回答:每个蜂房呈大小相等的六棱柱体。

使用最少的材料制作尽可能宽敞的空间。

这些蜂巢组成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所有的锐角都是70°32′。

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

B蜘蛛网问题:柔软的蜘蛛网为什么能捕抓到昆虫?学生思考回答:蜘蛛网呈辐射网状结构。

小昆虫撞在蜘蛛网上,拼命的挣扎,会使蜘蛛网发生形变,但它却不能将蜘蛛网撞破,因为蜘蛛网在变形的过程中,可以将运动产生的力分散掉。

C贝壳结构问题: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什么却如此坚硬呢?学生思考回答:虽然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但贝壳的壳体结构和波纹结构,在抵御压力上显著的。

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些结构呢?学生思考回答: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教师分析案例:1、苍耳子与尼龙搭扣;2、鸟与飞机;3、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

《认识结构导学案》

《认识结构导学案》

《认识结构》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掌握认识结构的观点和基本特征;
2. 理解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3. 掌握认识结构的分类和作用;
4. 能够运用认识结构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
1. 认识结构的观点和基本特征
2. 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3. 认识结构的分类和作用
4. 认识结构的应用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认识结构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2. 进修:讲解认识结构的观点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思考认识结构是如何影响认识活动的。

3. 拓展:讲解认识结构的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认识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实践: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认识结构的理论解决具体问题,加深对认识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认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强调其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作业:安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稳固对认识结构的理解,或者设计一个小实验来探究认识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认识结构的观点和基本特征,掌握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的影响,了解认识结构的分类和作用,并能够运用认识结构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砚们在进修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不息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宁进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识结构》导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说教学目标:了解结构的含义,知道组成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涵义和一般分类,能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分类.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结构的兴趣.
说知识与技能:
1.从广义上了解结构的含义,能够从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列举出具体的结构.
2.三种结构类型的各自特点.
说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片,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2.学生通过教材的阅读和日常生活经验对图片中的结构进行自主讨论,归纳总结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能认识到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结构存在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自
然界的和谐美和统一美.
教学重点:掌握结构的类型,结构的功能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结构的功能认识结构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ppt、教材、多媒体、细线、纸张、乒乓球
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实例:板凳
大家见过图中、、的板凳.它由凳面和凳腿两部分组成.
设问:凳面和凳腿是怎样搭配和组合的呢?
设问:3张板凳有什么不同?
板凳装有4条腿,而且腿与腿之间呈“八”字形态.
板凳加了两条短横梁,它们将左端两腿和右端两腿分别牢牢地连接在一起.
板凳又加上了1条长横梁,将左端两腿和右端两腿也连接在一起.
思考:如果板凳断了1条腿,或者将板凳的4条腿都做成直上直下的形状,那么人坐在上面还能像原来那样稳当吗?
物体的主体框架与构造形式,一般称为架构.比较3种板凳:的架构最简单、居中、的架构最复杂,最结实2.实例:卷扬机
许多重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都需要用到吊
车、卷扬机等,那么吊车、卷扬机是怎样构造的呢?
吊车、卷扬机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与连接,采用了吊绳,这是这类设备的的一个共同点.
3.实例:蛇皮管台灯和跳水板受力产生弯曲变形,两者存在相似之处.
学生动手:请同学们用纸张做几个结构模型.
可用纸张折叠出实心结构,框架结构等.
同学们,当我们把纸张换成木材、钢筋、水泥,那么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来呢?
板书:结构是指用不同的方法把构件连接在一起.
放映书本、桌球、门框、贝壳、篮球、蔬菜大棚等结构图
思考:这些物体从其结构上如何分类?
我们从图中可以得到:结构分为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2.结构的的类型
板书:实心结构
1)实心结构:整个物体本身是实心的
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承受较大压力
如长城、三峡大坝、锤子、厨房中的菜板子、实心墙、水库的大坝、古代的城墙、柱子、实心球等是实体结构.板书:框架结构
2)框架结构:结构体由不同的构件围合起来但不充满整个空间
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
框架结构是由细长的杆件或板件连接而成的,构件可以是空心,也可以是实心;可以是平面框架,也可以是空间框架。

由于这种结构用料少,可以承受多种载荷,因此用得很广泛。

如窗户、画框、房子、竹排、教室的门窗、常用木框架,蔬菜大棚的棚体、建筑用脚手架、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板凳、书橱、输电铁塔等是框架结构。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门
板书:壳体结构
3)壳体结构:壳体内空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弧形、拱形
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壳体结构是用薄壁壳状构件来替代空间框架而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

由于它可以将作用在其上的集中横向载荷分散为沿壳体的压力,因此在场馆建设中用得很多。

如头盔,汽车飞机外壳、饮水杯、文具盒、装甲车、油罐、鸡蛋、核桃壳、锅碗瓢盆等
3.小结和练习
1)构件:物体中各个组成部分
2)结构的慨念:指用不同的方法把构件连接在一起
3)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练习1:说说自行车中哪些是实心结构、哪些是框架结构、哪些是壳体结构.
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

自行车也是由若干结构组合而成的。

其中承重部分是框架结构,挡泥板是壳体结构,脚踏与链轮之间是实心结构等.
练习2:画出几种桥的结构图.
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斜拉桥五种基本类型
4.板书设计
1.初识结构
1)结构的慨念:指用不同的方法把构件连接在一起
构件:物体中各个组成部分.
2)常见结构的类型: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