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_孟华_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孟华《自动控制原理》ch4-11

孟华《自动控制原理》ch4-11

在根轨迹上; 并确定与其相对应的 k 值。
解:满足幅角条件的点是根轨迹上的点,所以
1)利用幅角条件 (s1 z1) (s1 p1) (s1 p2 ) (s1 p3)
45 -120 - 79 - 26 180
S1
k=12.15
26O 45O 79O 120O -P3 -Z1 -P2 -P1
a 3 2 n
m


pj
j 1
zii1 (1 Nhomakorabea 2) 3 0
nm
2 1
a 1 a 2 k
a3
7.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1) 用s=jω代入求
j3.74
j
例4-3 G(s)H (s)
k

(s 1)[( s 2)2 6]
-j3.74
有限终点: z1 1 实轴上的根轨迹: 0.1 ~ 0.5, 1 ~
分离点方程:
s2 2s 0.55 0
解出分离点:
d1 1.67, d2 0.33
用s=α +jω代入特征方程1+G(s)H(s) = 0中,并整理得
( 1)2 2 0.67 2
k=26896
167s2 27221 0
-j12.8
令s1次项系数=0得 k=26896
例4-7 设系统开环传函如下,试绘制系统的根 轨迹,并证明复平面上的根轨迹是圆。
G(s)H (s) K * (s 1) (s 0.1)(s 0.5)
解:根轨迹有两条分支。起点: p1 0.1, p2 0.5
解方程得闭环特征根:
11 s1 2 2
1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章习题解答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章习题解答

4-1如果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s K s G 试用解析法绘出K 从零向无穷大变化时的闭环根轨迹图,并判断下列点是否在根轨迹上: (-2,j 0),(0+j 1),( -3+j 2)。

解:根轨迹如习题4-1答案图所示。

(-2,+j 0)在根轨迹上;(0,+j 1), (-3, +j 2) 不在根轨迹上。

习题4-1答案图4-2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2()13()(++=s s s K s G 试用解析法给出开环增益K 从零增加到无穷时的闭环根轨迹图。

解: 解析法:K =0时:s =-1/2,0;K =1:s =-1±2/2;K =-∞:s =-∞,-1/3。

根轨迹如习题4-2答案图所示。

习题4-2答案图4-3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1()()(-+=s s s K s H s G ,试按根轨迹规则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图,并确定使系统处于稳定时的K 值范围。

解:分离点:0.414;会合点:-2.414 ;与虚轴交点:±j 。

稳定的K 值范围:K >1。

根轨迹如习题4-3答案图所示。

习题4-3答案图4-4已知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4)(1)(1()(+-+=s s s K s G (1)试粗略画出K *由0到∞的根轨迹图;(2)分析该系统的稳定性。

解:稳定性分析:系统不稳定。

根轨迹如习题4-4答案图所示。

Root Locus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习题4-4答案图4-5 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64)(1()1()()(2*++-+=s s s s s K s H s G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图,并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范围。

解:渐近线:θ =±60°,180°;σ =-2/3;复数极点出射角55°;分离会合点0.46和-2.22;与虚轴交点1.57和2.56;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为1.46 <K <2.23 (即23.4 <K *<35.7)。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8章习题答案070520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8章习题答案070520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习题答案8-1 解:由原方程得:2225.03)5.03(),(x x x x x x x x x x f x--+-=----== ,令0==x x,得:0)1(2=+=+x x x x ,解出奇点为:1,0-=x 。

在0=x 处,特征根为:984.025.02,1j s ±=,显然为不稳定的焦点。

在1-=x 处,特征根为:225.45.02,1±=s ,显然为鞍点。

概略画出奇点附近的相轨迹如下:-1习题8-1相轨迹图8-2解:原方程可改写为:⎩⎨⎧=-+≥=++0II 0Ix x x x x x x x 0,:0,:系统的特征方程及特征根为:⎪⎩⎪⎨⎧+-==+±-==++)(618.0,618.1,01II )(2321,01I 2,122,12鞍点-:稳定焦点:s s s js s s 推导等倾线方程:xx dx xd --==1α,则有:x x xβα=+-=11 ,即: ⎪⎪⎩⎪⎪⎨⎧-=≥--=0,11II 0,11I x x βαβα::,画出系统相平面如下:习题8-2相平面图8-3 (1)解:相平面上任一点的相轨迹斜率为:x xxdxx dsin+-=,由=dxx d,得:),2,1,0(±±==kkxπ,因此在相平面的x轴上,),2,1,0(±±==kkxπ的点均为奇点。

在x轴上满足),2,1,0(2±±==kkxπ的所有奇点附近,由泰勒级数展开来验证这类奇点为稳定焦点。

在x轴上满足),2,1,0()12(±±=+=kkxπ的所有奇点附近,由泰勒级数展开来验证这类奇点为鞍点。

绘制相轨迹如下图所示:习题8-3(1)相轨迹图(2)解:原方程可改写为:⎩⎨⎧=-≥=+IIIxxxxxx0,:0,:系统的特征方程及特征根为:⎪⎩⎪⎨⎧±==±==+)(1,01II)(,01I2,122,12鞍点-:中心点:ssjss推导等倾线方程:⎪⎪⎩⎪⎪⎨⎧≥11xxxxxx,=,-=αα,画出系统相平面如下:习题8-3(2)相轨迹图(3)解:令0==xx,得0sin=x,得出系统的奇点:,2,,0ππ±±=x当,2,1,02±±==kx,κπ时,令2xx+=κπ,可以验证奇点,2,1,02±±==kx,κπ为中心点。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

1 请解释下列名字术语:自动控制系统、受控对象、扰动、给定值、参考输入、反馈。

解: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组成;受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扰动: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

如果扰动产生在系统内部称为内扰;扰动产生在系统外部,则称为外扰。

外扰是系统的输入量。

给定值:受控对象的物理量在控制系统中应保持的期望值参考输入即为给定值。

反馈:将系统的输出量馈送到参考输入端,并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的过程。

2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解:作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应该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①被控对象:所谓被控对象就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②执行部件:根据所接收到的相关信号,使得被控对象产生相应的动作;常用的执行元件有阀、电动机、液压马达等。

③给定元件:给定元件的职能就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即参考量);④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到的被控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

⑤测量反馈元件:该元部件的职能就是测量被控制的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将其转换成为电量。

常用的测量元部件有测速发电机、热电偶、各种传感器等;⑥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如电压偏差信号,可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组成的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级加以放大。

⑦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用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校正元件有电阻、电容组成的无源或有源网络,它们与原系统串联或与原系统构成一个内反馈系统。

3 请说出什么是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解:反馈控制系统即闭环控制系统,在一个控制系统,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某测量机构对其进行实时测量,并将该测量值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反馈通道,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开环系统优点:结构简单,缺点:控制的精度较差;闭环控制系统优点:控制精度高,缺点:结构复杂、设计分析麻烦,制造成本高。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1(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1(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一章习题及答案1—1 根据题1—1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1) 将a ,b 与c,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1—2 题1-2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2图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

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题1-3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题1-3图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

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

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弊端.解答: 1 开环系统(1)长处 :构造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固。

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用能早先知道时,可获得满意的成效。

(2)弊端:不可以自动调理被控量的偏差。

所以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闭环系统⑴长处:不论因为扰乱或因为系统自己构造参数变化所惹起的被控量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消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

它是一种按偏差调理的控制系统。

在实质中应用宽泛。

⑵弊端:主要弊端是被控量可能出现颠簸,严重时系统没法工作。

1-2什么叫反应?为何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试举例说明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应。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纳负反应。

由1-1 中的描绘的闭环系统的长处所证明。

比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经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目前炉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对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试判断以下微分方程所描绘的系统属于何种种类(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2 d 2 y(t)3 dy(t ) 4y(t ) 5 du (t ) 6u(t )(1)dt 2 dt dt(2) y(t ) 2 u(t)(3)t dy(t) 2 y(t) 4 du(t) u(t ) dt dtdy (t )u(t )sin t2 y(t )(4)dtd 2 y(t)y(t )dy (t ) (5)dt 2 2 y(t ) 3u(t )dt(6)dy (t ) y 2 (t) 2u(t ) dty(t ) 2u(t ) 3du (t )5 u(t) dt(7)dt解答: (1)线性定常(2)非线性定常 (3)线性时变(4)线性时变(5)非线性定常(6)非线性定常(7)线性定常1-4 如图 1-4 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表示图, 图中 Q1,Q2 分别为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

控制的目的是保持水位为必定的高度。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孟版)2006a_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孟版)2006a_

σ % = e−πξ /
tp =
1−ξ 2
× 100% = = 0.1
π ωn 1 − ξ 2
1.3 − 1 ×100% 1
5
解得:
ω n = 33.71 ξ = 0.358
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
3-3 解: (1) K = 10 s 时:
−1
1136 47.1 = s ( s + 24.1) s (0.041s + 1)
开(闭) 门 的位置 门实际 位置
受控量:门的位置 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
电位器
_
放大器
电动机
绞盘
大门Leabharlann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 1-5 解: 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
1
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 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
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 0.1 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 (原放大系数为 10,时 间常数为 0.2)
⎧ 10 K 0 = 10 ⎧ K 0 = 10 ⎪ ⇒⎨ ⎨1 + 10 K H ⎪1 + 10 K = 10 ⎩ K H = 0.9 H ⎩
,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3-2 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 X2(s) R(s) C(s) X5(s) X3(s) N(s) N(s) s T X5(s) K X1(s) R(s) s τ X2(s) X1(s) X3(s)
1 s +1
1 Ts + 1
X4(s)
X4(s)

自动控制原理 孟华第3章习题解答

自动控制原理 孟华第3章习题解答

3.1.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0(2.1.0)(16≥-+=--t e e t c tt 0021试求:(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Φ(s)=?(2) 阻尼比ζ=?无自然振荡频率ωn =? 解:(1)由c (t )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t te et g 10601212)(--+-=600706006011210112)]([)(2++=+-+==Φs s s s t g L s (2)与标准2222)(nn ns s ωζωω++=Φ对比得: 5.24600==n ω,429.1600270=⨯=ζ3.2.设图3.36 (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3.36 (b )所示。

试确定系统参数,1K 2K 和a 。

(a) (b)图3.36 习题3.2图解: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2212212112)(1)()(nn n s K K as s K K K a s s K a s s K s W ωζωω++=++=+++= 又由图可知:超调量 43133p M -== 峰值时间 ()0.1p t s =代入得⎪⎪⎪⎪⎪⎩⎪⎪⎪⎪⎪⎨⎧==-==--221121.01312K K eK n n ζωπωζζπ 解得:213ln ζζπ-=;33.0≈ζ,3.331102≈-=ζπωn ,89.110821≈=nK ω, 98.213.3333.022≈⨯⨯≈=n a ζω,32==K K 。

3.3. 给定典型二阶系统的设计性能指标:超调量p σ5≤%,调节时间 s t 3<s ,峰值时间1<p t s ,试确定系统极点配置的区域,以获得预期的响应特性。

解:设该二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nn G s s s ωξω=+ 则满足上述设计性能指标:⎪⎪⎪⎩⎪⎪⎪⎨⎧<-=<=≤=--113305.0212ζωπζωσζζπn p ns p t t e得:69.0≥ζ,1>n ζωπζω>-21n由上述各不等式得系统极点配置的区域如下图阴影部分所示:3.4.设一系统如图3.37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1)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1)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1.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组成的系统,用于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和调节。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经过控制器进行处理和计算,再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1.2 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按照控制方式: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按照控制对象: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按照系统结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按照控制策略:比例控制系统、积分控制系统和微分控制系统2. 反馈控制系统2.1 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是什么?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是两种常见的控制系统结构。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包含反馈回路。

在开环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而是仅通过传感器对被控对象进行监测。

这种控制方式简单直接,但容易受到外界扰动和参数变化的影响,控制效果不稳定。

闭环控制系统中,除了传感器采集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外,还将反馈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送回给控制器进行处理,并对输出信号进行调节。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对反馈信号的比较和处理,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调节和稳定控制。

2.2 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闭环控制系统相比开环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自动调节能力:通过反馈信号的比较和处理,闭环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输出信号,使得系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响应外界变化和扰动,保持稳定运行状态。

•鲁棒性:闭环控制系统能够抵御外界扰动和参数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稳定性: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反馈机制可以实现稳定控制,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

•精度高: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不断的调节和校正,可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并且控制精度高。

3. 控制器的基本原理3.1 比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比例控制器是一种简单的控制器,它的输出信号与误差信号成正比。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7章习题解答(含过程)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7章习题解答(含过程)

习 题7-1 根据定义*()e()enTsn E s nT ∞-==∑试求下列函数的E *(s )和闭合形式的E (z )。

(1) e (t ) = t ; (2) 2)(1)(a s s E +=解 (1) e (t ) = t 求解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 求()e t 的采样函数*()e t :由()()|,0,1,2,t nT e nT e t nT n ==== ,得斜坡函数()e t 在各采样时刻的值()e nT 。

故采样函数为*00()(0)()()()()()()()()n n e t e t e T t T e nT t nT e nT t nT nT t nT δδδδδ∞=∞==+-++-+=-=-∑∑② 求*()e t 的拉氏变换式*()E s :*()e t 的拉氏变换式为*()E s*0223'2'''2()()02[][(1)]1111(1)nTsnTsn n Ts TsnTsTs TsTsnTsTsTsTsnTs TsTs Ts Ts Ts E s e nT enTeTe TenTe e e eeeeeeTe e e e e ∞∞--==-------------===+++++=-+++++=-+++++⎡⎤⎡⎤=-=-=⎢⎥⎢⎥---⎣⎦⎣⎦∑∑③ 求()E z :由*1ln ()()|s znE z E s ==,得2()(1)Tz E z z =-(2) 2)(1)(a s s E +=① 求()e t :()ate t te -=② 求*()e t*0()()(),()()|anTt nTn e t e nT t nT e nT e t nTeδ∞-===-==∑所以 *0()()anTn e t nTet nT δ∞-==-∑③ 求*()E s*()()nTsanTnTsn n E s e nT enTee∞∞---====∑∑④ 求()E s*1ln 012()()|[()2()()]anTns zn Tat atatnE s E s nTeze z e z n e z T∞--==---===++++∑令1()at e z y -=,则2123''2()(123)()1(1)n nE y y y nyyT y y y y yTy Ty yT y y -=+++++=+++++⎛⎫== ⎪--⎝⎭将1()at y e z -=代入上式,可得()E z 为 1122()()[1()]()ataT at aTT e z Tze E z e z z e----==--7-2 求下列函数的Z 变换X (z )。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5章习题解答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5章习题解答

137习 题5-1 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c (t ) = 1-e -t +e -2t- e -4t ,试求系统的频率特性。

解:238s+8G(s)(1)(2)(4)s s s s +=+++,将s =j ω代入,得23()8+8()(1)(2)(4)j j G j j j j ωωωωωω+=+++5-2 设系统传递函数为1)1()()(12++=s T s T K s R s C 当输入信号r (t )=A sin ωt 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

解:系统的稳态输出为21()arc tan -arc tan )ss C t t T T ωωω=+5-3画出下列传递函数的Bode 图。

(1) G (s )=1121++s T s T , ( T 1 > T 2 > 0 ) ; (2) G (s )=1121+-s T s T , ( T 1 > T 2 > 0 )(3) G (s )=1121++-s T s T , ( T 1 > T 2 > 0 )解:答案见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Page709,B5-13。

5-4画出下列传递函数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1) G (s )=)18)(12(2++s s ; (2) G (s )=)16)(1(5022+++s s s s(3) G (s )=)1.0()2.0(102++s s s ; (4) G (s )=)254)(1()1.0(822+++++s s s s s s解: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如习题5-4(1)~ 5-4(4)答案图所示。

M a g n i t u d e (d B )1010101010P h a s e (d e g )Frequency (rad/sec)M a g n i t u d e (d B )101010101010P h a s e (d e g )Frequency (rad/sec)习题5-4(1)答案图 习题5-4(2)答案图138M a g n i t u d e (d B )10101010P h a s e (d e g )Frequency (rad/sec)M a g n i t u d e (d B )10101010101010P h a s e (d e g )Frequency (rad/sec)习题5-4(3)答案图 习题5-4(4)答案图5-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自动控制原理_孟华_习题答案大连理工】t>第一章(略)第二章2.1 试分别写出图2.68中各无源电路的输入ur(t)与输出uc(t)之间的微分方程。

图2.68 习题2.1图解:(a)ur?ucurrrrr2?c?uc?12cu?r??r?u?c)?i2,i1?i2?c,12cu?i1,c(uurr1r2r1?r2r1?r2r1?r2(b)?r?u?c)?i1,c1(uur?u1?1,uc?i1r2?u1, ?i2,i1?i2?c2ur1??c?(r1c1?r1c2?r2c1)u?c?uc?r1r2c1c2u??r?(r1c1?r2c1)u?r?u r r1r2c1c2u(c)u1ur?uc?i1,c1(ur?u1)?i2,i1?i2?1,uc?i1dt?u1, r1r2c2???c?(rc????r1r2c1c2u12?r2c2?r2c1)uc?uc?r1r2c1c2ur?(r2c2?r2c1)ur?ur2.2 试证明图2.69(a)所示电路与图2.69(b)所示的机械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

图2.69(b)中xr(t)为输入,xc(t)为输出,均是位移量。

(a)(b)图2.69 习题2.2图解:(a)1ur?uc?r?u?c)?i2,i1?i2?i,uc??i1,c1(uidt?ir2,r1c2???c?(r1c1?r1c2?r2c2)u?c?uc?r1r2c1c2u??r?(r1c1?r2c2)u?r?u r r1r2c1c2u(b)?c?x?1)?k2x1,b1(x?r?x?c)?k1(xr?xc)?b2(x?c?x?1), b2(x b1b2bbbbbbb??c?(1?2?2)x?c?xc?12??r?(1?2)x?r?xrxxk1k2k1k2k1k1k2k1k22.3 试分别求出图2.70中各有源电路的输入ur(t)与输出uc(t)之间的微分方程。

自动控制原理 (孟华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2章习题

自动控制原理 (孟华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2章习题

化,试导出 Δh 关于 ΔQr 的线性化方程。 解 将 h 在 h0 处展开为泰勒级数并取一次近似

代入原方程可得
在平衡工作点处系统满足
式(2) , (3)相减可得 Δh 的线性化方程

h = h0 +
d (h0 + Δh) α 1 1 + ( h0 + ⋅ Δh) = (Qr 0 + ΔQr ) dt S S 2 h0
da
w.
(1) (2)
4 ⎤ ⎡ −1 k (t ) = L−1 [G ( s )] = L−1 ⎢ = 4e − 2 t − e − t + ⎥ s 1 s 2 + + ⎣ ⎦
s 2 C ( s ) + s + 3sC ( s ) + 3 + 2C ( s ) =



s 2 + 3s − 2 1 4 2 C ( s) = − = − + 2 s( s + 3s + 2) s s + 1 s + 2 c(t ) = 1 − 4e −t + 2e −2t
da
w.
co
m

由图可得
2 C ( s) 2 s + 2s + 1 = = 2 R( s) ( s + 1)( S + 3) 1+ 2 ( s + 1) s + 2s + 1
2
又有
R(s) =

C ( s) =


2-12 试绘制图 2-11 所示信号流图对应的系统结构图。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答案
(2-2题 题 题 仅供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部分习题答案 (仅供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2-4题)
2-2(a)
ɺɺ ɺ ɺ 即:m x o ( t ) + ( f 1 + f 2 ) x o ( t ) = f 1 x i ( t ) (b) f ( k + k ) x ( t ) + k k x ( t ) = k fx ( t ) 1 2 ɺo 1 2 o 2 ɺi
ɺ ɺ (c) f x o ( t ) + ( k 1 + k 2 ) x o ( t ) = f x i ( t ) + k 1 x i ( t )
2-3(a) R1 R2C1C 2 uo ( t ) + ( R1C1 + R2C 2 + R1C 2 )uo ( t ) + uo ( t ) ɺɺ ɺ
2-14 2-15
Ω m (s ) K1 = U a (s ) Tms + 1
Ω m (s ) K2 =− M a (s ) Tm s + 1
∆u
θi
1 11
ui
3
u1
2
u2
k3
3
1 11
ua ut
uo
km s(Tm s + 1)
θo
k ts
31.26 θ o (s ) = θ i (s ) Tm s 2 + (1 + 3k 3k t k m )s + 31.26k 3k m
3-2 (1) k ( t ) = 10 5 h( t ); 53.13 o ) 4
(3-1题~3-9题) 题 题 h( t ) = 10 t

自动控制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
当摄像机方向角与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一致时,θ 2 = θ1 ,自整角机输出 e = 0 ,交 流放大器输出电压 u = 0 ,电动机静止,摄像机保持原来的协调方向。当光点显示器转过 一个角度,θ 2 ≠ θ1 时,自整角机输出与失谐角 Δθ = θ1 − θ 2 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其大小、 极性反映了失谐角的幅值和方向),经电位器后变成 e ,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旋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5 所示。 1-6 摄像机角位置自动跟踪系统如图 1-20 所示。当光点显示器对准某个方向时,摄像 机会自动跟踪并对准这个方向。试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及给定量, 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 1-20 摄像机角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解 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摄像机自动跟踪光点显示器指示的方向。
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
2
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 T ° C ↓ → u f ↓ → ue ↑ → u1 ↑ → ua ↑ →θ ↑ → uc ↑ → T ° C ↑
图(a)系统,当 u 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经放大器 K 放大后,驱动电机 D 转动, 经减速器带动电刷,使发电机 F 的激磁电流 I j 增大,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会升高,从而使偏
差电压减小,直至偏差电压为零时,电机才停止转动。因此,图(a)系统能保持 110 伏不变。
图(b)系统,当 u 低于给定电压时,其偏差电压经放大器 K 后,直接使发电机激磁电流
图 2-33 系统原理图
解. (a)以平衡状态为基点,对质块 m 进行受力分析(不再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1. 课后习题答案。

1.1 第一章。

1.1.1 选择题。

1. A。

2. C。

3. B。

4. A。

5. D。

1.1.2 填空题。

1. 系统。

2. 控制。

3. 输入。

4. 输出。

5. 误差。

1.1.3 简答题。

1. 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对某一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两种类型。

2.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输入端、输出端、控制器和执行器四个部分。

3. 控制系统的闭环和开环是指系统是否具有反馈环节,闭环系统具有反馈环节,开环系统则没有。

1.2 第二章。

1.2.1 选择题。

1. B。

2. A。

3. D。

4. C。

5. B。

1.2.2 填空题。

1. 传递函数。

2. 时域。

3. 频域。

4. 线性。

5. 时不变。

1.2.3 简答题。

1. 传递函数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函数,通常用H(s)表示。

2. 时域分析是指通过对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域响应。

3. 频域分析是指通过对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频域分析,得到系统的频域特性。

2. 综合题。

2.1 第三章。

2.1.1 选择题。

1. D。

2. A。

3. B。

4. C。

5. D。

2.1.2 填空题。

1. 稳定。

2. 系统。

3. 极点。

4. 零点。

5. 阶跃响应。

2.1.3 简答题。

1.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特性。

2. 极点和零点是描述系统传递函数特性的重要参数,极点决定系统的稳定性,零点则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

2.2 第四章。

2.2.1 选择题。

1. B。

2. C。

3. A。

4. D。

5. B。

2.2.2 填空题。

1. PID。

2. 比例。

3. 积分。

4. 微分。

5. 控制。

2.2.3 简答题。

1.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

2. 比例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当前误差的大小来调节控制量,积分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误差的历史累积值来调节控制量,微分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误差变化速度来调节控制量。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章 作业答案:
• 1、什么叫控制系统?
• 简答:控制系统是由动态被控对象和控制机构等独立体(单元)有机结合,实现某种控制 目的的综合体。

• • •
2、什么是反馈控制?反馈控制原理?
简答:①从被控对象获取信息,并将其作为调节被控量的作用馈送给被控对象,参与形成 控制作用的控制方法。 ②将从被控对象检测出来的输出量馈送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比较形成控制作用 的控制方法。 反馈控制原理-通过反馈信息形成反馈控制作用的原理,称为反馈控制原理。
劳斯表第1列全为正数,系统稳定;变符号0次,右半复平面有根0个。
(c) s6+4s5-4s4+4s3-7s2-8s+10=0
1 4 -1 0(-4) -1 -1 4 -4 4 -1 0(-2) 4 -7 -8 2 一行同乘4/20 辅助多项式-s4-s2+2 一行同乘4/2 一行同乘1/18 10
a.输入量:体现引起运动原因的物理量。本例中 u(t)是输入量。 b.特征受控量:体现运动特征的物理量。本例中 电流i(t)、uc(t)是受控量。 c.输出量uc(t) :需要重点研究的受控量(个数 非唯一)。 d.中间变量i(t) :某些受控量选为输出量后, 其余的受控量就视作中间变量。
R i(t)
L uc(t)
输 出
+ + _ y _
_
di U ( t ) L Ri u C dt
iC
2
(2.2.2) (2.2.3)
2、按照机理分析法建微分方程:
根据电路定律写出单体微分方程式(2.2.2)和 (2.2.3)。把特征受控量uc(t)选作输出量,依 据式(2.2.2)和(2.2.3),消除中间量i(t) , 则可得到输入输出微分方程(2.2.4)。 3、利用Laplace变换求出传递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略) 第二章2.1 试分别写出图2.68中各无源电路的输入u r (t )与输出u c (t )之间的微分方程。

图2.68 习题2.1图解:(a)11r c u u i R -=,2()r c C u u i -=,122c u i i R +=,12122121212c c r r R R R R R Cu u Cu u R R R R R R +=++++ (b)11()r c C u u i -=,121r u u i R -=,1221i i C u +=,121c u i R u =+, 121211122112121121()()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c)11r cu u i R -=,112()r C u u i -=,1122u i i R +=,1121c u i dt u C =+⎰, 121212222112122221()()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2.2 试证明图 2.69(a)所示电路与图 2.69(b)所示的机械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

图2.69(b)中X r (t )为输入,X c (t )为输出,均是位移量。

(a) (b)图2.69 习题2.2图解:(a)11r cu u i R -=,12()r c C u u i -=,12i i i +=,221c u idt iR C =+⎰, 121211122212121122()()c c c r r r R R C C u R C R C R C u u R R C C u R C R C u u ++++=+++(b)2121()c B x x K x -=,1121()()()r c r c c B x x K x x B x x -+-=-,121221212121211212()()c c c r r r B B B B B B B B Bx x x x x x K K K K K K K K K ++++=+++2.3 试分别求出图2.70中各有源电路的输入u r (t )与输出u c (t )之间的微分方程。

(a) (b) (c)图2.70 习题2.3图解:(a)12c r r u u Cu R R +=-,221c r r R u R Cu u R =-- (b)12c r c u u Cu R R =--,221c c r R R Cu u u R +=- (c)2111r r c u uu R dt R C R =--⎰,12c r r R Cu R Cu u =-- 2.4 某弹簧的力-位移特性曲线如图2.71所示。

在仅存有小扰动的情况下,当工作点分别为x 0 =-1.2、0、2.5时,试计算弹簧在工作点附近的弹性系数。

图2.71 习题2.4图解:设力f 与位移x 的关系为f=g (x )。

取增量方程:()x dg x f x dx∆=∆, x 0 =-1.2、0、2.5()x dg x dx为工作点处的弹性系数,分别从曲线中量出为30201660,20,80.512=== 2.5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在初始条件为零时,施加输入测试信号r (t )= t (t ≥0),测得其输出响应为c (t )=1+sin t +2 e -2t (t ≥0),试确定该系统的G (s )。

解:21)(ss R =,22111)(2++++=s s s s C ,222533)(23234++++++=s s s s s s s s G 2.6 系统的微分方程组如下:)(d )(d )( , )(d )(d )()()()( , )()()(d )(d )( , )()()(54435553422311121t c tt c T t x K t x K t t x t c K t x t x t x t x K t x t x K tt x t x t c t r t x +==--==+=-=τ其中τ,K 1,K 2,K 3,K 4,K 5,T 均为正常数。

试建立系统r (t )对c (t )的结构图。

解:2.7 系统的微分方程组如下:t t c tt c t x K t nNN K t x t x x tt x Tt x t x t x t x K t x t n t c t r t x d )(d d )(d )( , )()()(d )(d , )()()()()( , )()()()(225022453452311211+=-==-==+-=其中K 0,K 1,K 2,T 均为正常数。

试建立系统结构图。

解:2.8 图2.72是一个模拟调节器的电路图。

试写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微分方程,并建立该调节器的结构图。

图2.72 习题2.8图解:(a)11r cu u i R -=,)(11211dt du C R u i +-=,312R u i =,⎰-=dt i C u 2221,542R u R u c -=, r c c c u u u R R CR R R uR C C R R R -=-+ 5224315214312.9 图2.73是一个转速控制系统,输入量是电压u a ,输出量是负载的转速ω,试写出其输入输出间的微分方程,并画出系统的结构图。

图2.73 习题2.9图解:(a)ωe a aa a a K dt di L R i u ++=,a i d i K M =,ωωB dtd J M d +=, a ee i a a a e i e i a u K K K B R B L J R K K K K J L 1)1()(1=++++ωωω2.10 某机械系统如图2.74所示。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圆筒与弹簧和阻尼器相连(通过轴心),假定圆筒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滚动(无滑动),试求出其运动方程和结构图。

图2.74 习题2.10图2.11 试化简图2.75中各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 (s )/R (s )。

(a) (b)(c)图2.75 习题2.11图解:(a) 1222132211)(H G H G G G G G G s G +++=(b)211121211)1()(H H H G H H G G s G +++=(c)14321443232133243211)(H G G G G H G G H G G G H G G G G G G s G -+++=2.12 已知系统结构如图2.76所示,试将其转换成信号流图,并求出C (s )/R (s )。

(a) (b)图2.76 习题2.12图解:(a) 21212211211)(H H G G H G H G G G s G +++=(b) 2211211)(H G H G G G s G ++=2.13 系统的信号流图如图2.77所示,试用梅逊公式求C (s )/R (s )。

(a) (b)图2.77 习题2.13图解:(a) Ks s s Ks G 5.05.35.0)(23+++=(b)2142124513211212465143211)1()(H H G G G H G G G G G G H G G H G G G G G G G G s G ++++++++=2.14 试梅逊公式求图2.78所示结构图的传递函数C (s )/R (s )。

(a)(b)图2.78 习题2.14图解:(a) 3212521211241)(G G G H G G H G G H G G s G ++-+=(b)21212121312)(G G G G G G G G s G -++-+=2.15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2.79所示,试写出系统在输入R (s )及扰动N (s )同时作用下输出C (s )的表达式。

图2.79 习题2.15图解:HG G G G G H G G G s N H G G G G G G G H G s R H G G G G G s C 3213122124314212231211)()]1(1[)()]1([)(+++++++++++=2.16 系统的结构如图2.80所示。

(1)求传递函数C 1(s )/R 1(s ),C 2(s )/R 1(s ),C 1(s )/R 2(s ),C 2(s )/R 2(s );(2)求传递函数阵G (s ),其中,C (s )=G (s )R (s ), C (s )=⎥⎦⎤⎢⎣⎡)()(21s C s C ,R (s )=⎥⎦⎤⎢⎣⎡)()(21s R s R 。

图2.80 习题2.16图解: (1))(1)1()()(1187513252532111s G G G G H G H G H G G G G s R s C =-+++=)(1)()(218751325765112s G G G G H G H G G G G G s R s C =-++=)(1)()(128751325954321s G G G G H G H G G G G G s R s C =-++=)(11)()(2287513251365422s G G G G H G H G H G G G G s R s C =-+++=)((2) ⎥⎦⎤⎢⎣⎡=)()()()()(22211211s G s G s G s G s G2.17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2.81所示。

(1)试求传递函数C (s )/R (s )和C (s )/N (s );(2)若要消除干扰对输出的影响,即C (s )/N (s )=0,试问应如何选取G 0(s )。

图2.81 习题2.17图解: (1))1()()(321321++=Ts s K K K K K K s R s C )1()()()(321430321++-=Ts s K K K sK K s G K K K s N s C (2)2140)(K K sK s G =3.1.已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0(2.1.0)(16≥-+=--t e e t c tt 0021试求:(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Φ(s)=?(2) 阻尼比ζ=?无自然振荡频率ωn =? 解:(1)由c (t )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t te et g 10601212)(--+-=600706006011210112)]([)(2++=+-+==Φs s s s t g L s (2)与标准2222)(nn ns s ωζωω++=Φ对比得: 5.24600==n ω,429.1600270=⨯=ζ3.2.设图3.36 (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3.36 (b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