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花山宋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到宋代,人们眼前总会浮现出《清明上河图》中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的城市形象,耳边萦绕着或悱恻缠绵或激情豪迈的宋词。而南京为南宋陪都,历时三百余年的两宋,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政治制度更迭、科学技术发展、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创造等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开辟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历史新时代。而当时的服饰,也处于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之中,呈现出独特的衣俗风尚。

秦观《南歌子》:“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朱淑真《生查子》:“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欧阳修《于飞乐》:“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贺铸《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宫锦袍熏水麝香。越纱裙染郁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这一首首宋词,从侧面展示了当时服饰的琳琅满目、多姿多彩,一幅幅画面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无穷。而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今天的我们也能够一睹宋代实物的风采,切身体会到古人的卓越设计与精湛工艺。

2003年9月30日,南京高淳县花山乡在道路施工中,于茅庵山南麓,距高淳县城约12公里处发现南宋砖室墓一座,南京市博物馆、高淳县文保所相关人员联合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的主人是一位女性,其墓中出土了银器、铜器、玉器、竹木器、铁器等一批文物,其中尤为特别的是50多件丝绸制品,种类丰富,工艺多样,图案精美,具有很高的研究与观赏价值。其中多件服装保存完整,十分难得。

花山宋墓出土的丝绸服饰种类繁多,包括衣、裤、裙、抹胸、鞋、袜、包袱、被衾、香囊等,质料涵盖罗、绢、纱、丝等。服装纹饰多变,以各类花卉纹为主。花纹风格崇尚写实,构图匀称,花朵摇曳生姿,活泼生动,具有典型的宋代特征。这其中的一部分服饰目前正在南京市博物馆《云裳簪影》展厅展出,下面我们选择其中三件各具特色的服饰加以介绍:

素纱直襟窄袖衫

衣长60,通袖长148,袖口宽13厘米。为纱质单衣,直领对襟,窄袖,衣摆两侧开叉。用同色面料镶领缘与门襟,从领边露出的行针线迹来看,原应该还有一条细滚边。这件纱衣质料轻薄,仅重31.1克。

纱是一种疏薄、方孔、纤细的平纹丝织物,孔眼细而均匀。由于其具有散热透气等特点,较适宜于制作夏季服装。如宋徐玑《初夏游谢公岩》中提及“又取纱衣换,天时起细风”。

并蒂莲纹罗裤

裤长85,腰宽36厘米。为罗质长裤,开裆,裤脚宽大,腰间有系带。图案为荷花和莲蓬、荷叶,莲荷并蒂,枝展叶茂,构图活泼生动。这类花卉纹明显带有宋代纹饰特征,为宋代流行的装饰题材。

罗是一种采用绞经组织的透孔丝织物。由于轻丝的纠绞,孔眼呈椒形。因其质地轻薄,孔眼稳定,牢固耐用,常被用作夏服或帐幔。

开裆裤又名无裆裤、套裤,仅用裤管,不缀裤裆。着时以带系束,男女均用,一般穿着在里面,外罩长裙。

菱形朵花纹印花绢抹胸

长50,宽116,带长51厘米。为绢质,呈长方形,两边系带,上部中间处打有一个折褶。以印花工艺用黑色印出菱形纹,菱纹内填以柿蒂小花,相错排列,并以朵花纹印花绢贴边。

绢是一种平纹丝织品。质地轻薄坚韧,组织稀疏,光泽细洁柔和,是宋元时期最常见的丝织品之一。

抹胸为覆于胸前的贴身小衣。通常以鲜艳的罗绢为之,上施彩绣,着时二带系结于颈,二带围系于腰。抹胸视气候不同有单、夹层之别,少数还纳有絮棉,既可用作遮羞,又可用以御寒。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提及,如五代南唐李煜《谢新恩》词:“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只见这(尤)三姐索性卸了状饰,脱了大衣服,松松挽个鬓儿;身上穿着大红小袄,半掩半开的,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

北宋的统一及其后奖励耕织的政策使得桑蚕耕织得到迅速发展,当时的官府还设置相关管理机构,促使官营、民营和家庭个体纺织业蓬蓬勃勃。因此,两宋染织生产的规模、产量、技艺都较隋唐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绫、罗、绸、缎、纱、缎、绢等织物品种琳琅满目,纹样繁多,不胜枚举。

宋代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此时的人们崇尚自然,审美观趋于平和淡雅。相应地,此时服饰以质朴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杂的装饰,给人以素雅、洁净、自然之感。与唐代女性服饰的富丽堂皇、色彩浓艳、张扬而富有生气相比,宋代女性服饰色彩方面较为清淡雅致,造型显得含蓄、内敛,多以修长、纤细为美。纹饰内容虽然丰富多样,但相关构图有所简化,趋于精巧,总体上显得较为素雅恬静。

建国以来,各地在历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很多宋代墓葬,其中有多座墓葬都出

土了丝绸服饰,而其中出土女性服饰的保存较完整或出土实物资料较丰富的墓葬除花山宋墓外,还有福州黄昇墓、江西德安周氏墓等。花山宋墓中如此多种类、且保存完整的丝绸服饰的出土,在南京尚为首次,在国内可与之相媲美者也屈指可数。同时,花山宋墓还出土了一些目前其他宋墓中未见或少见的物品,如鞋样、星象图、垫片、枕、组带等。花山宋墓出土的这批珍贵的实物资料真实再现了宋代江南地区贵族女性服饰的基本情况,对于研究宋代女性服饰制度及当时丝织工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花山宋墓与北宋服饰的契合。花山宋墓现在一般被判定为南宋墓,但是小伙伴们在做宋裙子实验的时候,逐渐发现这个衣服和南宋有太多的不一致的地方,反而和北宋时期的

很多壁画、摹本等风格相撞,甚至纹饰中也是,比如花纹里的火焰纹,就是很具备宗教艺术感的纹样,南宋的暗纹基本是写生花卉(以牡丹纹为主)和几何纹,但花山的花卉纹却是大量以芙蓉纹(莲荷纹)为主。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出有《爱莲说》的北宋人,是不是会比南宋更爱莲花芙蓉一类植物,而南迁远离洛阳的南宋会更爱花王牡丹?(当然这只是我纯粹的脑洞而已)

花山宋墓的报告,刊登于《南宋高淳花山宋墓出土丝绸服饰保护与研究》,出土52件(套)丝绸服装,根据其报告判断,该墓为南宋墓葬。其理由是墓葬和黄昇、周氏墓很像。但笔者通读报告内容,认为该墓比较可能是北宋早中期服饰墓。而非南宋服饰墓(当然确定为北宋的证据也不明朗)。其服饰能发现几个比较有趣的议题,现分别列出如下:

1、大袖衫的问题

●两宋时期,大袖衫又称为大袖衣,简称大袖、大衣。现能明确知道墓葬时间的

南宋后期墓葬:福州黄昇墓、德安周氏墓、茶园山许俊墓,三个墓葬都同时出土有大袖。而大袖形制,有典型的三角兜【即霞帔兜】,并伴随有霞帔和霞帔坠出土。这种状态的大袖衫,在后世明代沿用,并记载于中东宫冠服图中。可见,霞帔兜是判断大袖衫的主要条件。

●但是花山宋墓的大袖衫,却并不具备这个典型的结构,其与帔子的衔接,是依

靠在领子两侧和下摆的纽撑连接的。可见这是霞帔兜未成形前的处理方式。因为霞帔兜成形后,就固定以兜作为大衫的配置了。因此该墓葬的时间要远早于南宋后期的黄昇等墓。

2、没有褙子

褙子是唐代就存在的妇人表衣,但是有唐一代,是短袖短衣的形制,如正仓院藏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