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产生因素及预防与治疗
龋
![龋](https://img.taocdn.com/s3/m/3ce825da28ea81c758f57879.png)
Company Logo
牙本质龋
在病理形态上是一个范围较广的三角形病变,顶指向牙髓 腔,底向着釉质牙本质界
Company Logo
牙本质龋残留一些坏死组织和细菌
细菌侵入层:牙本质小 管内有细菌侵入;小管 脱矿后有机基质溶解
脱矿层:细菌侵入前酸的扩 散导致;牙本质小管形态较 完整,基本无菌 透明层:硬化层,最早出现, 管腔中有矿物盐沉积。硬度 较低,存在脱矿
宿主: 牙自身的结构、形态、位置、唾液、免疫、遗传等影响 着龋的发生。
Company Logo
龋病的病理变化
1.按进展速度
急性龋:儿童和青少年 慢性龋:成年人和老年人 静止性龋:病变速度呈静止状态
2.受侵袭部位
窝沟龋,平滑面龋,根龋
3.根据龋病与治疗的关系:
原发龋:未经充填治疗的龋 继发龋:复发性龋,由于充填的修复体与牙体组织不 密合,引起的龋病
Company Logo
三联因素学说 细菌和菌斑
细菌-口腔致龋菌群
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
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细菌、唾液糖蛋 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构成的菌斑基质组成,其中还含 有少量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食物残渣等。 菌斑结构:
基底层:由获得性薄膜(唾液糖蛋白)构成 中间层:由致密微生物层和菌斑体部组成 表层:由多种细菌以及细菌残渣、脱落上皮细胞组成
2
蛋白溶解学说
早期损害首先发生 在牙体的有机物部 位(蛋白溶解酶) →无机晶体分离 →细菌进入 →细菌产酸,无机 盐溶解
3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破坏从釉质中的有 机物开始(蛋白溶 解酶)→形成具有 螯合特性的产物 →与钙离子螯合 →无机成分脱矿
4
《龋病的预防》PPT课件
![《龋病的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27b4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f.png)
遗传因素
基因遗传
家族中有龋病高发史的人更易患龋病,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 。
口腔环境
遗传因素也会影响口腔环境的酸碱平衡,增加龋病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
年龄
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患龋病,可能与牙齿发育和口腔环境的变化有关。
生活习惯
吸烟、喝酒、不良睡眠习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龋病风险。
漱口和使用牙膏
饭后漱口,并使用牙膏刷牙,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1 2
定期口腔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 疗龋病。
定期洁牙
每年洁牙一到两次,以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
3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龋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避免龋病加 重。
谢谢
THANKS
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适量的氟化水 也可以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定期使用氟化物漱口水
氟化物漱口水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内氟 化物的浓度,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龋病和口腔问题,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
接受专业口腔医生的建议
专业口腔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给出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和治疗方案。
认识龋病的症状
了解龋病的症状,如牙齿疼痛、敏感等,以便及 时发现和治疗。
了解龋病的病因
了解龋病的病因,如细菌、食物、口腔环境等, 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龋病。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每天刷牙两次
每天早晚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
除了刷牙,还应该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以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
详细描述:龋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 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口腔中的细菌是导致龋病 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细菌会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 ,这些酸性的代谢产物会侵蚀牙齿的硬组织,导致牙齿 的破坏。其次,食物中的糖分也是导致龋病发生的重要 因素之一。糖分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的代谢 产物,这些酸性的代谢产物会进一步加剧牙齿硬组织的 破坏。此外,口腔的酸碱度、牙齿的硬度和抗龋能力等 因素也会影响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如何预防龋齿
![如何预防龋齿](https://img.taocdn.com/s3/m/97114c5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0.png)
如何预防龋齿龋齿是口腔内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牙齿硬组织损伤,表现为无机物的脱矿和有机物的分解。
随着病情的发展,颜色发生变化,形成实质性病变。
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
它是口腔组织的主要常见病,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癌症、心血管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防治疾病之一。
1.儿童如何预防龋齿1.1儿童龋齿的发生原因儿童龋齿的发生与性别无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显著升高,原因可能在于,高年龄的儿童进食的磷、钙、蛋白质的量少。
吃含糖的食物会导致龋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甜食中含糖量较高,以变形链球菌为主的致龋微生物利用糖可以形成黏性菌斑基质,不仅有利于微生物黏着,还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导致牙齿脱矿,所以要控制儿童减少甜食的摄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食物越来越精细化,平时会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类,导致龋齿的发生率升高。
学龄前儿童在牙齿发育期间,受颌弓发育的影响,在乳牙列后期,牙列齿间的空隙较大,食物极易在其中残留,导致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出现龋齿。
许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学龄前儿童出现龋齿不是大事,换牙后自然会消失,但事实是,恒牙龋齿和乳牙龋齿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才可以有效防治后期出现龋齿。
1.2儿童龋齿的预防措施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在孩子没有长乳牙的时候,家长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纸巾帮孩子擦拭清洁口腔,戒掉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
3岁之后开始教孩子如何正确刷牙,每天早晚按时刷牙,每次吃完零食都要漱口。
对孩子家长做好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认识到按时刷牙的重要性。
尤其要重视睡前的一次刷牙,因为夜间时间较长,细菌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繁殖。
刷牙时注意顺刷,也就是刷上牙的时候要从上往下,刷下牙的时候要从下往上,里外都要刷到,这样才能彻底清除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
尽量避免长距离的横刷,以免损伤牙龈,且仅仅通过横刷无法有效清除牙缝里的残渣。
氟化物:氟的功能在于强健牙齿和骨骼结构,且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在为儿童选择含氟牙膏时,避免因为氟摄入过量会导致中毒,所以要妥善选择牙膏的种类,在刷牙时需要有家长从旁监督,告知孩子不要吞咽。
龋齿防治知识PPT课件
![龋齿防治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628a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7.png)
合理饮食
02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食用高糖食品,鼓励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
物。
定期口腔检查
03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问题。
家长参与孩子口腔健康管理重要性
1 2
监督刷牙
家长应监督孩子刷牙过程,确保刷牙效果。
引导健康饮食
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减少糖分摄 入。
3
及时就医
发现孩子口腔问题,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避 免延误治疗。
儿童青少年牙齿发育特点
乳牙期
乳牙萌出后,牙釉质较薄,矿化程度低,易受到 酸蚀作用。
换牙期
儿童在6-12岁左右开始换牙,此时恒牙逐渐萌出, 乳牙逐渐脱落。
恒牙期
恒牙完全萌出后,牙齿结构相对稳定,但不良习 惯或口腔卫生不佳仍可导致龋齿。
针对性预防措施建议Fra bibliotek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01
教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更换牙刷。
龋齿并发症风险
01
02
03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引 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导 致剧烈疼痛和牙齿松动。
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严重龋齿可导致牙槽骨和 颌骨炎症,表现为局部红 肿、压痛和张口受限等症 状。
全身性疾病
龋齿可作为病灶牙,引起 全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心内膜炎等。
02
龋齿预防策略与方法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食用鱼、肉、蛋、奶等优质蛋 白质,保持口腔健康。
定期口腔检查重要性
及早发现龋齿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龋齿的迹象,避免病情恶化。
及时治疗口腔问题
口腔检查可以发现其他口腔问题,如牙龈炎、牙周炎等,及时治疗 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8862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8.png)
四联因素学说
Page ▪ 12
牙菌斑致龋
牙菌斑的致龋作用可以概括为菌斑中的细 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由于菌斑基质的屏障 作用,这些酸不易扩散,使局部pH下降,从而 造成牙体硬组织脱矿,最终形成龋齿。
Page ▪ 13
3.临床特征
牙体硬组织 色、形、质 均发生 变化。
Page ▪ 14
4.如何预防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生活从齿开始
让我们一起预防龋病
目录
● 1.龋病概述 ● 2.发病原因 ● 3.临床特征 ● 4.如何预防
Page ▪ 3
1.龋病概述
正常牙体结构
Page ▪ 5
Page ▪ 6
什么是龋病
• 龋病是在细菌为主
外界多种因素影响下,
︵
有机物分解、无机物
俗 称
脱矿,导致牙体硬组
危害食物: 含糖饮料 蛋糕 饼干
●●●
有益食物:
奶制品
水果
鱼肉类
Page ▪ 21
●●●
临床助防
● 1.窝沟封闭 ● 2.定期检查 ● 3.早发现早治疗
Page ▪ 22
一.窝沟封闭前后
Page ▪ 23
二.定期口腔检查
Page ▪ 24
三.早发现、早治疗
Page ▪ 25
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
“虫 牙”
织慢性、进行、破坏
︶
的一种疾病。
Page ▪ 7
龋病的危害
前期: 1.颜色改变 2.影响外观 3.食物嵌塞 4.感觉不适 5.口腔异味
Page ▪ 8
龋病的危害
后期: 1.导致牙髓炎 2.诱发根尖周炎 3.引起其他全身症状 4.其它
Page ▪ 9
龋病PPT课件
![龋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c9e9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b.png)
2023/12/17
21
三、龋 病 的 分 类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龋病治疗
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
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
织不密合,形成微渗漏,都可产生龋病,称
继发龋。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除净病变组
织发展而成。
2023/12/17
22
三、龋 病 的 分 类
2023/12/17
6
龋
病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过程 三、分类 四、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五、龋病的治疗 六、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2023/12/17
7
二. 龋 病 病 因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三联因素
四联因素
2023/12/17
8
二. 龋 病 病 因
2023/12/17
55
五、龋病的治疗
1.治疗原则 2.保守治疗 3.充填治疗
4.常用垫底、充填材料理化性质及其选择
5.深龋的治疗 6.牙体粘结修复术 7.龋病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1.定义: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是牙齿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 影响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
2023/12/17
4
一、 龋 病 概 念
2.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即牙釉质、牙本 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 化。初期龋坏的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釉质呈白垩 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 棕褐色。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分解的不 断进行,牙体组织疏松软化,发生缺损,形成龋 洞。牙齿一旦形成龋坏,则缺乏自身修复能力。
龋齿,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龋齿,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ab067b2aa76e58fafbb00337.png)
龋齿,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龋齿,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枫林龋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大家虽对此病不以为然,可你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龋齿发生的4大原因1.细菌。
简单说,龋齿也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细菌在牙齿表面滞留附着形成菌斑,迁延时久就会形成牙齿的龋坏。
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口腔内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
口腔卫生差、部分部位难以清洁、经常摄入甜食或者牙齿局部发育的缺陷等,都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3.牙齿结构。
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
4.时间。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
即使上述3种因素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
因此,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龋齿高发的3个阶段与位置龋齿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
从年龄上讲,儿童期、老年期和患病期,是龋齿高发的3个阶段。
在牙齿刚刚萌出的时期,由于表面结构复杂,窝沟较深,且矿化成熟程度相对偏低,再加上儿童对甜食的偏好,容易发生龋齿。
在老年时期,由于牙周炎等原因导致的牙龈退缩,根面暴露,牙间隙增加、难以清洁,再加上唾液流率下降,也容易发生龋坏。
另外,某些疾病状态会导致龋病风险增加,不能自理的时期也容易发生龋齿。
从位置上讲,上颌切牙和第一磨牙发生龋坏相对较多;年轻恒牙较成人恒牙发生龋坏的风险相对较大;位置靠后或者排列不齐难以自洁的牙齿,更容易发生龋齿。
龋齿自检方法龋病易发生于牙体不易自洁的滞留区,特别是磨牙合面的沟隙或牙列的拥挤嵌塞食物处,其龋坏程度分3种。
龋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
![龋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b9950f00b4c2e3f56276348.png)
龋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病因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在龋病的发展过程中,与下列因素有关:1.细菌和菌斑细菌和龋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乳酸杆菌和某些放线菌菌株。
牙菌斑可以看作是细菌的生态环境,牙菌斑最容易在咬合面窝沟、邻面、牙颈部等不洁区内形成,它在牙面上附着很紧,漱口、冲洗均不易除去。
大量研究证明,凡是口腔中牙菌斑多者,其患龋率也较高。
2.饮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使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产生有机酸,从而使牙齿脱钙,形成龋洞。
食物的致龋性与糖的种类、摄入量、形态和吃糖时间、方式有关,蔗糖致龋性最强,固态糖比液态糖更易致龋。
3.宿主主要指的是患者口腔、牙齿对龋齿的易感性和抗龋能力。
(1)牙齿:牙齿的组织结构,发育和矿化不良的牙,组织结构比较疏松,抗龋力较低,患龋病后发展也较快。
牙齿的沟裂、牙颈部是龋病的好发部位,龋病常发生在牙的不洁区、窝沟、邻面、牙颈部、义齿卡环和套冠边缘。
牙列拥挤、重叠、错位等原因造成不良的部位容易嵌塞、滞留食物,菌斑易于附着,为龋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唾液:唾液是口腔大小唾液腺的分泌物和龈沟液组成的混合物,是牙齿的外环境。
它的量和质的变化,都和龋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唾液除了能冲洗牙面之外,唾液中溶菌酶和铵盐有抑制细菌的作用,钙、磷、氟等元素与牙釉质可发生离子交换,使之再矿化,因而可以降低龋患率。
唾液中含有与龋病有重要关系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即S-IgA,唾液中的S-IgA含量少者,患龋牙数多,而在无龋或龋齿少者,其唾液S-IgA的含量就高,通过实验证明S-IgA有很强的防龋作用。
(3)全身健康情况:全身状况与龋病有关,如内分泌障碍、结核病、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的龋患率可增高,口干综合征的患者往往发生猖獗龋。
除上述三联因素外,在龋病发病过程中,时间因素也很重要,龋病的发生、发展是相当缓慢的过程。
细菌、饮食和宿主三种主要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只有在这三种因素同时并存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才能导致龋病的发生。
龋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龋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87e5e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5.png)
06
手术治疗方法
充填术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治疗龋损范围较小的 牙齿。
手术过程
首先去除龋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 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 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然后以充 填材料填充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
能。
充填材料
适应证
当牙体缺损较大,无法用 充填术或嵌体修复时,可 进行冠修复。
冠的类型
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金 属冠、烤瓷冠和全瓷冠等 。
修复过程
首先制备牙齿,然后制取 模型并制作冠。最后将冠 粘结在牙齿上,恢复牙齿 的形态、功能和美观。
07
康复期管理与预防复发策 略
定期复查和口腔保健指导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 和其他口腔问题。
根尖周炎症状
当龋病发展到根尖周组织时,患者可 能出现咬合痛、根尖部肿胀和疼痛等 症状。
如果龋病侵犯到牙髓,患者可能出现 自发性、阵发性牙痛,夜间疼痛加重 ,以及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等症状。
并发症及后果
牙髓坏死
严重的龋病可能导致牙髓坏死 ,使牙齿失去活力。
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龋病可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等症 状。
面。
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
02
当龋坏达到一定深度时,牙齿会对这些刺激产生酸痛感。
牙齿表面粗糙或凹陷
03
随着龋病的进展,牙齿表面可能变得粗糙,甚至出现小的凹陷
或龋洞。
进展期表现
龋洞形成
随着龋病的继续发展,牙齿表面的龋 坏逐渐扩大,形成明显的龋洞。此时 ,患者可能感到牙痛,尤其是在进食 时。
龋病的防治
![龋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5a73d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4.png)
龋病的防治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使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产生非可逆性破坏的疾病。
龋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同时世界分布范围很广,但龋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它每年的治疗率低,再治疗率高。
龋病与癌症、心血管疾病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列为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美国调查资料显示: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龋病治疗失败导致充填物脱落,替换这些充填物的花费高达 50 亿美元以上。
因此了解龋病的发生发展,早期预防控制龋病的进展极为重要。
本文以龋病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为一综述,旨在提高社会对龋病的注视程度,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社会的压力。
1龋病及其影响因素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龋病病因学说也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
目前的致龋因素被称为龋病的三联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和牙所处的环境,有时又与时间合称为致病四联因素。
龋病的本质是牙体硬组织中的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的分解,由于牙体硬组织的晶体结构发生改变,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食物及色素更易堆积,在临床上龋病表现为牙体硬组织的色、形、质及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发生牙冠缺损最终导致牙缺失,深龋病将可能引起牙髓疾病或根尖周疾病等,继而可能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和颌骨炎症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害全身健康。
1.1 牙菌斑生物膜龋病的发生与牙菌斑生物膜密切相关。
牙菌斑生物膜是定植在牙面上的多种细菌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是牙面菌斑的总称。
根据牙菌斑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龈上菌斑主要为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龈下菌斑主要为专性厌氧菌。
菌斑的形成经历获得性膜的形成、初期细菌附着(最初多为球菌,且以血链球菌为主),细菌繁殖发育和菌斑成熟四个过程。
口腔内有上千种不同的细菌,然而并非所有细菌都具有致龋性,只有产酸、耐酸的细菌在可以促进龋病的发生。
常见的致龋菌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等。
其中,变形链球菌组中变形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与龋病密切相关。
龋病的产生因素及预防与治疗
![龋病的产生因素及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da3007c3968011ca30091e5.png)
龋病的产生因素及预防与治疗陈俊宏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龋齿发病情况,加强防龋治龋工作,改善学生口腔健康状况。
方法:通过查阅近年调查资料等文献,按性别和城乡分组对其患龋率、龋均、龋失补构成比进行分析。
结果:大学生总的患龋率为 38.95%,其中男生为 33.82%,女生为 43.28%;农村学生为 39.42%,城市学生为 38.61%。
农村学生的龋失补构成比为龋 82.98%,失 3.02%,补 14.00%,城市学生则为龋 28.99%,失 1.03%,补 69.98%。
结论:大学生患龋率与以往资料一致,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城乡患龋率无显著差异,这与城乡人们的饮食结构、保健意识的变化有关。
城乡龋失补构成比有着显著差异,显示农村口腔医疗工作者缺乏、医疗设备短缺和群众口腔保健意识淡薄。
关键词:龋病;产生因素;预防与治疗前言:龋齿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常见疾病之一,WHO已将此列入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
龋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下,在细菌作用的参与下,牙体硬组织中的无机盐脱钙,有机质分解,造成牙体组织破坏、缺损的一种疾病,它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龋患率在不同民族、年龄、性别之间有差异,我国一般平均患龋率在50%左右。
对于本病如未及时治疗和修复,龋蚀继续发展,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并能并发颌周蜂窝织炎及颌骨髓炎,影响整个身体健康。
所以,早期检查,早期治疗,不仅可以防治龋病的发生,而且可以防止其它疾病的发生。
为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与龋齿患病关系,我们通过抽查部分典型人群以及查阅调查报告类文献,进行以下科研报告。
1.人们对于龋齿认知龋病,俗称虫牙,是以细菌为主导因素的牙体硬组织的进行性破坏性感染性疾病。
龋齿是含糖类食物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过致龋菌的作用产生酸,酸腐蚀牙釉质致其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实物。
龋齿造成的牙体缺损可引起疼痛,影响咀食效率,干扰儿童的消化吸收,导致儿童的营养缺乏,还可导致恒牙的釉质发育及异位萌出,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影响美观和正常发音。
龋病的预防
![龋病的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62d48b7a26925c52dc5bf58.png)
4.DENTOBUFF STRIP试验
原理:了解唾液的缓冲能力。 产品:黄色试条。 方法与原理:将含指示剂的黄色酸性试条浸受试者唾液后,
可使酸性试条PH提高,则试条变为蓝色,说明唾液有一定 缓冲能力。 结果判断:试条从黄色变为蓝色,表示PH >6.0说明唾液有缓 冲能力,颜色不变则缓冲能力差。
5.刃天青纸片法
深龋
病变部位 色改变 形改变 质改变 探诊 温度刺激 试验 激发痛
牙釉质或骨质 牙本质浅层
白垩或黑褐色 黄褐或黑褐色
浅洞,钩探针 明显龋洞
粗糙
变软
无
敏感
无
冷刺激(+)
牙本质深层 黑褐色 深洞 变软,有食物残渣 探痛明显 疼痛较中龋剧烈
无
可有
明显,食物嵌塞痛
鉴别诊断
1 窝沟浅龋和正常窝沟
• 探针是否可插入。
宿主因素
三、个体因素
知识 态度 行为 经济水平
人工喂养方式不当导致奶瓶龋
行为因素
个体因素
影响食物致龋力的因素
食物成分: 糖 纤维
食物物理性质
食物产酸性
产酸性降低
北京猿人头盖骨
蔗糖 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果糖 山梨糖 木糖醇
14
3 饮食因素
• 食物的成分 糖、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 • 物理性能 硬度、精细程度、粘附性等。 • 产酸性 • 糖代用品
举例-咀嚼习惯
• UNILATERAL CHEWING
治疗及成本
窝沟封闭 60
树脂充填 200
根管治疗 >600
烤瓷桥 >2000
种植牙 >10000
第一节 龋病致病因素
龋病病因学的发展
龋病及其治疗
![龋病及其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b7fb29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8.png)
儿童龋病管理策略
01
02
03
04
饮食习惯培养
鼓励儿童养成定时定量、均衡 饮食的习惯,减少糖分摄入。
口腔卫生教育
教导儿童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的方法,培养其自主维护口腔
卫生的习惯。
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儿童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 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龋病。
局部用氟化物
对于高龋风险儿童,可考虑使 用局部用氟化物增强牙齿抗龋
加强口腔卫生维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坚 持早晚刷牙、饭,以降低龋病发 生的风险。
合理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钙质、磷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有助于牙齿健康。
及时就医治疗
如发生龋病,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 化影响母婴健康。
06
龋病与全身健康关系探 讨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高
01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儿童
为主。
分布广
02
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不同地域、民族和经济状况的人
群中均有发生。
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03
龋病的发病与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龋病分类与临床表现
分类
根据龋损累及牙齿的硬度、深度和范围,龋病可分为浅龋、 中龋和深龋三类。
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氟化物应用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 预防策略。
定期口腔检查与早期干预
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龋病等口腔问题
。
早期干预
对于已经发生龋病的牙齿,应尽早 进行治疗,防止龋病进一步发展。
建立健康档案
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口腔健 康状况和治疗过程,方便追踪管理 。
龋病的病因、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
![龋病的病因、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5f29407915f804d2b16c165.png)
龋病的病因、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
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龋齿的知识,欢迎阅读。
病因病理
龋病经过长期研究,现已基本明了,龋病是由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致,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在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
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
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
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
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ccce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9.png)
·97·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田 蕾 彰武县卫生健康监督中心 辽宁阜新 123200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龋齿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手段。
方法…挑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儿童发生龋齿的原因。
结果同不喜好甜食、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儿童相比,偏好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儿童发生龋齿率更高(P<0.05)。
结论儿童龋齿出现同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存在密切关联性,主要原因是儿童偏好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等,故家长需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重视开展有关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从而有效降低龋齿出现,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龋齿 病因 预防 措施儿童龋齿是临床多发疾病,它是指牙体硬组织被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损害性疾病,长时间下去就会演变成牙髓炎、牙周炎和根尖周炎等[1],对儿童牙齿使用寿命与健康构成直接危害。
本文分析儿童龋齿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手段,挑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69名,女51名,年龄5-10岁,平均(7.5±3.4)岁。
此次研究经儿童家长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所有儿童实施常规口腔检查,判定儿童有无患龋齿。
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引发龋齿因素,涉及:是否偏好甜食、睡前是否刷牙、饭后是否漱口等。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运用SPSS19.0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挑选( x±s)形式呈现,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形式体现,实施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突出。
2结果2.1…分析引发龋齿原因对120名儿童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同不喜好甜食、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儿童相比,偏好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儿童发生龋齿率更高(P<0.05)。
龋病的预防—龋病的预防方法
![龋病的预防—龋病的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40190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d.png)
第三节
龋病的预防方法
一、龋病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口腔健康教育 消除危险因素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龋的并发症 康复
———————————————————————————————
龋病发生知识 氟化物
定期口腔检查
治疗牙髓炎
修复
定期口腔检查 窝沟封闭
定期X线检查 治疗根尖周炎 牙体、
口腔卫生习惯
早期龋简单充填 拔除残根、残冠 牙列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龋病预防方法
• 控制牙菌斑 • 控制糖的摄入和使用糖代用品 • 增强牙抗龋能力 • 定期口腔检查
(一)控制菌斑 1.机械方法 • 牙刷(Tooth brushing) • 牙线(Dental floss) • 牙间刷及牙间清洁器 • 牙签 长期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控制菌斑的有效方法。
(三)增强宿主的抗龋能力 1.发育期:营养和保健 • 氟化物的应用(Fluoride) • 窝沟封闭(Pit and fissure sealant)
(四)定期口检 • 学龄前儿童:3-6M • 学龄儿童:6M • 成人:6-12M
(五)替代疗法 • 根据口腔内微生态环境中细菌间定居竞争特征,利用同
定期X线检查 治疗根尖周炎 牙体、
口腔卫生习惯
早期龋简单充填 拔除残根、残冠 牙列
———————————————————————————
二、龋病预防方法
• 控制牙菌斑 • 控制糖的摄入和使用糖代用品 • 增强牙抗龋能力 • 定期口腔检查
(一)控制菌斑 1.机械方法 • 牙刷(Tooth brushing) • 牙线(Dental floss) • 牙间刷及牙间清洁器 • 牙签 长期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控制菌斑的有效方法。
龋病的相关基础和治疗
![龋病的相关基础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8b3649bdaef5ef7ba0d3c4d.png)
3、放线菌属:兼性厌氧菌:内氏放线菌和黏性放线菌
专性厌氧菌:依氏放线菌、迈氏放线菌
和溶牙放线菌
2、饮食因素
(1)、糖(蔗糖与碳水化合物)因素相关
食糖量与龋病发病的关系
食糖量愈多,患龋的情况愈严重
糖(蔗糖与碳水化合物)因素相关
糖的种类:
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
糖醇
糖(蔗糖与碳水化合物)因素相关
(2)、按一定要求将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
(3)、充填材料填充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能。
3、复合树脂充填术 适用于充填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
(1)、制备一定的洞形
(2)、中度以上的窝洞需作基底
(3)、调拌器具要洁浄、干燥
(4)、充填时防湿,避免气泡,并宜用聚脂薄膜或玻璃纸
将材料压紧,最后修形磨光。
六、龋病的预防
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
1、细菌
2、口腔环境
3、宿主 4、时间
1、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宜采用顺刷法 2、氟化物防龋使用含氟牙膏,或在医院使用含 氟药物涂布 3、窝沟封闭 4、限制糖的摄入
5、饮食防龋
6、积极地治疗已发生的龋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食频率
频率与龋密切关系
儿童餐间、睡前加甜食食
糖(蔗糖与碳水化合物)因素相关
含糖食物的物理性状和摄人方式
含糖食物的硬度、粗细度、黏稠度等物理性
状
糖(蔗糖与碳水化合物)因素相关
进食频率
频率与龋密切关系
儿童餐间、睡前加甜食食
(2)、氟化物 氟量 适
钙酸 磷 化 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龋病的产生因素及预防
与治疗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龋病的产生因素及预防与治疗
陈俊宏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龋齿发病情况,加强防龋治龋工作,改善学生口腔健康状况。
方法:通过查阅近年调查资料等文献,按性别和城乡分组对其患龋率、龋均、龋失补构成比进行分析。
结果:大学生总的患龋率为 38.95%,其中男生为33.82%,女生为 43.28%;农村学生为 39.42%,城市学生为 38.61%。
农村学生的龋失补构成比为龋 82.98%,失 3.02%,补 14.00%,城市学生则为龋 28.99%,失 1.03%,补 69.98%。
结论:大学生患龋率与以往资料一致,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城乡患龋率无显着差异,这与城乡人们的饮食结构、保健意识的变化有关。
城乡龋失补构成比有着显着差异,显示农村口腔医疗工作者缺乏、医疗设备短缺和群众口腔保健意识淡薄。
关键词:龋病;产生因素;预防与治疗
前言:
龋齿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常见疾病之一,WHO已将此列入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
龋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下,在细菌作用的参与下,牙体硬组织中的无机盐脱钙,有机质分解,造成牙体组织破坏、缺损的一种疾病,它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龋患率在不同民族、年龄、性别之间有差异,我国一般平均患龋率在50%左右。
对于本病如未及时治疗和修复,龋蚀继续发展,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并能并发颌周蜂窝织炎及颌骨髓炎,影响整个身体健康。
所以,早期检查,早期治疗,不仅可以防治龋病的发
生,而且可以防止其它疾病的发生。
为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与龋齿患病关系,我们通过抽查部分典型人群以及查阅调查报告类文献,进行以下科研报告。
1.人们对于龋齿认知
龋病,俗称虫牙,是以细菌为主导因素的牙体硬组织的进行性破坏性感染性疾病。
龋齿是含糖类食物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过致龋菌的作用产生酸,酸腐蚀牙釉质致其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实物。
龋齿造成的牙体缺损可引起疼痛,影响咀食效率,干扰儿童的消化吸收,导致儿童的营养缺乏,还可导致恒牙的釉质发育及异位萌出,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影响美观和正常发音。
龋病通过不断的进展可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乳牙的早失,下沉,恒牙的萌出异常及错合畸形的发生,从而引起牙齿的疼痛,缺损,干扰咀嚼消化,进一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颌面部的生长及心理健康。
2.龋齿形成的因素:
致龋菌
细菌是儿童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口腔中的致龋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产酸菌属为代表的产酸菌属,可分解糖类物质产生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一类是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代表的厌氧菌,可破坏有机质,使牙齿形成龋洞。
在这些引起龋齿的菌类中,变形链球菌是最主要的原因菌。
饮食
儿童龋齿的发生与所吃的食物有很大关系,一方面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矿物盐类、蛋白质、主要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钙、铁、磷、氟等的摄人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增强牙齿的抗龋力。
而另一方面,食物中的含糖类成分也会与口腔中的
致龋菌作用,产生龋齿。
儿童食用过多的甜食如含糖较高的饮料、蛋糕等均会增加龋齿的发病率,这是因为含糖量高的食物残存于口腔时会极大提高致龋菌的繁殖。
睡前吃甜食对牙齿的损害更为严重,这是因为睡眠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量减少,细菌的繁殖加速,因此会增加患龋几率。
研究发现,饮料除了含糖量高以外,由于其 pH也相对很低,对牙齿有很强的酸蚀作用,能破坏牙齿外层的保护膜,削弱牙齿的抵抗力,已成为儿童患龋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与含糖量高的食物相反,有些食物反而会降低龋齿的患病率。
比如酸奶和奶酪由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D、双膦酸盐和钙,能使口腔中的pH值升高,酸性降低,而降低患龋率;橙子、猕猴桃和彩色的柿子椒等由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不仅可以消灭口腔中的致龋菌,还会促进牙龈生长所需要的胶原蛋白,增强牙齿的抗龋率;黄菜花、西芹以及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生吃时可以清洁儿童的牙齿,去除牙缝中的食物,而降低龋齿率。
牙齿状况
儿童牙齿发育不良以及矿化特别是钙化不足均会增加龋齿的发病率。
因为此时儿童牙齿的釉质和牙本质的致密度低,所以抗龋性低。
出生时体重低于正常值的婴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通常会有缺陷,因此会导致牙齿对致龋菌的易感性,并且由于釉质发育不完全,牙齿表面也会有点窝状或沟状凹陷容易滞留食物残屑,不易清洁,从而产生龋齿。
儿童生长过程中,牙齿的发育有三个阶段,分别是乳牙列(3岁)、混合牙列(6岁)和年轻恒牙列 (12岁)。
乳牙极易发生龋齿,原因是儿童进食时,食物必须经过乳牙咀嚼才能咽下,所以乳牙的牙釉质易被磨损而导致龋齿。
胚胎在母体中4~5周时,乳牙就开始发育,因此孕母自身充足的营养摄入能够保证胎儿期
乳牙的良好发育。
混合牙列阶段的恒牙,牙齿发育尚未完全,并且恒磨牙表面的窝沟形状复杂,食物极易残存。
而且一旦发生龋齿,就会影响恒牙的进一步发育。
年轻恒牙列阶段,牙齿的钙化程度很低,也易发生龋齿。
牙齿中第一恒磨牙患龋齿的几率最高,原因是恒磨牙萌出最早,咀嚼食物的机会最多,因此牙釉质的损伤几率最大,并且恒磨牙表面的窝沟很多,刷牙时不能彻底清除窝沟中残存的食物,因此容易聚集细菌,形成牙菌斑。
研究发现,下颌乳磨牙由于食物重力的原因以及上颌中切牙由于生理性缝隙的原因均极易残存食物,发生龋齿。
3.龋齿的预防与治疗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教育工作
首先,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口腔知识水平,充分意识到龋齿对孩子的危害,然后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提高家长的口腔知识认识水平如前所述,家长的口腔知识水平对儿童的龋病发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定期的口腔检查,教授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纠正口腔不良习惯。
[5]魏丽敏研究表明,68%的父母并不知道儿童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的家长认为龋齿不会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有%的父母不知道第一恒磨牙何时萌出,可见大部分父母对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甚少。
对幼儿家长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工作是控制儿童龋病的必经之路。
窝沟封闭
牙面窝沟是龋齿最易发生的部位,统计数据显示,窝沟龋齿占恒牙龋病的84.7%。
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预防儿童窝沟龋齿发生的措施。
窝沟封闭是将一种对人体无害可自凝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树脂涂在牙
齿的十字型窝沟上,经光照后固化形成的一层牙齿保护性的屏障,防止食物残留在窝沟内与致龋菌作用产生酸性成分对牙体侵蚀,形成沟龋。
一般来说,儿童在牙齿达到咬合平面就可以做窝沟封闭,乳磨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 3-4岁,第一恒磨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 6~7岁,第二恒磨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 1l一13岁,双尖牙的最佳封闭时间是 9~13岁。
氟化物的应用
氟化物能够降低龋齿的发生率,延缓或者逆转已经存在的龋齿。
有资料表明,适宜的氟可使邻面龋、游离光滑面龋、窝沟龋分别减少 78%、85%以及26%一45%¨。
氟化物预防龋齿主要通过使早期受损的牙釉质再矿化、干扰致龋菌与糖类的反应、杀死致龋菌、使新发育的牙齿牙釉质更坚固以及牙咬合面更加圆润易于清洁来实现的。
氟化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儿童在每天的饮食以及喝水中均可以获得一定的氟。
另外,还可以通过人为氟化来增加氟化物的吸收,比如饮水氟化、牛奶氟化以及使用含氟牙膏和含氟漱口水等。
木糖醇的应用
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可以从许多水果和蔬菜的纤维中、各种浆果、燕麦和蘑菇以及玉米壳、甘蔗渣和桦树中提取。
木糖醇的甜度和蔗糖相似,因此能和蔗糖一样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木糖醇对龋齿的预防效果表现在: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的增长、残存在口腔中时不能被致龋菌分解产生酸而腐蚀牙齿、清新的甜味能够促进唾液的分泌而有助于清洁和保护牙齿。
目前,可用的木糖醇形式有很多,例如木糖醇口香糖、木糖醇咀嚼片、木糖醇牙膏等。
木糖醇口香糖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防治龋齿。
芬兰维耶斯卡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一项为其两年的木糖醇对儿童龋齿预防效果的研究,结果发现,每天通过咀嚼口香糖来获得 7~10g木
糖醇的 11-12岁的儿童比不吃口香糖的儿童龋齿率降低了 30%~60%。
4.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儿童龋齿是有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的,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采用外在的方法如窝沟封闭、氟化物的应用,对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拥有健康的牙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建平.儿童保健学[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7—250.
2.邱文彦,李哲,宋印章,等.变形链球菌在牙齿表面定植与婴幼儿年龄变化关系的研究 [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15(4):279-280.
3.王红忠.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与常规防治 [J]_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