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家长必读教案 第一课 滋养关爱之心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爸爸妈妈》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爸爸妈妈》第一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爸爸妈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父母是人类最伟大的职业,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朴素美感,使学生对父母有真挚的感恩之情。

3.通过导读、启示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父母的心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文章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朴素美感。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回报的思想,发现身边的感人之事,培养学生的灵敏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通过启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补完全文那个“幸福的人”。

2.能够感知本课中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1.计算机及投影仪2.喇叭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7分钟)1.教师通过播放小学生“我爱你中国”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爱国情感。

2.导读本文,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父母的可贵,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3.通过课件呈现“父母是人类最伟大的职业”概念,引起学生思考。

二、学习讲解(25分钟)1.语文学习:在阅读文章中,学生如何理解补全文那个“幸福的人”?2.情感认知:如何理解父母的心声,求同存异,对他们有更深的理解?3.文学素养:从课文中能初步领会文学美感,学会感恩、回报的思想,发现身边的感人之事。

三、课堂探究(25分钟)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父母的认识和体会,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谢父母。

2.合作分享感恩经历,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

四、课堂延伸(20分钟)1.读《优秀父母课》。

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更多的父母的心声,发现身边的感人之事,这既是一种心灵的启示,也是一种思考的反思。

2.学生结对,分析对方发言,做出积极评价。

五、课堂小结(8分钟)1.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

2.鼓励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感恩回报,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保持感恩之心。

【板书设计】爸爸妈妈导读:父母是人类最伟大的职业;感恩之心补全文:幸福的人是……回报之道:……【教学评价】本课通过启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补完全文那个“幸福的人”。

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读后感

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读后感

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读后感摘要:一、引言:关爱之心的重要性二、滋养关爱之心的方法1.家庭环境2.父母榜样3.亲情沟通三、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途径1.分工合作2.承担家务3.学会承担责任四、关爱之心与责任意识的关系五、结论:关爱之心与责任意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正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家长都在关心如何让孩子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近期阅读了一篇关于“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文章,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文章强调了关爱之心的重要性。

关爱之心,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关心、尊重和理解。

一个具有关爱之心的人,在生活中会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

而这种品质的培养,需要从家庭环境出发。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尊重,让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感受到关爱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关心他人。

文章还提到了滋养关爱之心的方法。

首先,父母要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品质。

父母关爱、尊重家庭成员,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他人。

其次,亲情沟通是滋养关爱之心的重要途径。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能使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增强亲情观念,进而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

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方面,文章提出了若干建议。

首先,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他们分配合适的家务任务。

通过完成家务,孩子能体会到家庭责任,从而培养责任意识。

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承担家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

最后,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遇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

文章还阐述了关爱之心与责任意识的关系。

关爱之心是责任意识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关心他人,才能承担起责任。

而具有责任意识的人,会更加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成为有担当的人。

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和责任意识,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总之,阅读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关爱之心和责任意识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升阅读技能和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牺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升阅读技能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学习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分析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牺牲。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改正学生的错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对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亲情主题的写作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感恩父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1.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1.3 教学活动:观看父母关爱子女的短片,分组讨论父母的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认识自己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珍惜家庭的幸福,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特点,学会珍惜家庭。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互相交流对家庭的爱。

第三章: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共同制作感恩卡片,向父母表达感激。

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分享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五章:行动表达感恩之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行动。

5.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

5.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制定自己的感恩计划,分享感恩行动的收获。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辛劳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辛劳与付出,增强学生对父母的体谅之心。

6.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易,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父母的辛劳。

6.3 教学活动:开展“家长体验日”活动,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日常生活。

第七章:学会感恩的技巧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感恩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向父母表达感谢。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父母之爱的表现,感悟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懂得珍惜父母的爱,努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中父母之爱的表现,感悟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付出。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父母之爱的表现。

4. 课堂提问:(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父母之爱的伟大。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感悟文章。

2. 请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孝敬之事,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温馨的家庭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生活,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感交流。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牺牲,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学会从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做起,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父母的心》相关内容。

2. PPT课件。

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导入新课《父母的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父母的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母的爱。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交流如何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强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做起,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10. 家校沟通: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发言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父母心的理解和孝敬父母的行动。

2. 结合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家长的反馈,评估学生对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分享孝敬父母的心得体会。

2. 开展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感恩之情。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2. 学习正确的沟通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3. 了解孩子在成长中的需要,培养家长的关怀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正确的沟通方式;2. 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父母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2. 怎样避免过度控制孩子。

四、教学方法:1. 课件讲解,借助社会案例,更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2. 分组讨论,由学生自行撰写小组合作写几篇每个小组总结出的具体意见,以及总结报告。

五、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社会上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的事例。

2.学习1)父母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1) 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2) 对孩子保持关注(3) 明晰自己的期望(4) 及时修补和化解矛盾2)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1)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2) 用清晰明了的话语与孩子沟通(3) 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4) 安排约定时间与孩子交流3.对话学生分组自行讨论,讨论总结好意见,反馈给全班。

4.作业1)因人而异,凭记忆写一篇自己印象深刻的与父母关系、沟通的事例;2)阅读《父母的心》的部分内容,对文中的教育思想持有自己的态度。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的形式,更好地理解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了过度控制孩子。

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学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中的关键点,从而培养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2.教学不足这次教学我觉得参与度还不够高,需要在授课方式上有所改变。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无法针对每个同学进行针对性指导与支持,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加强补救。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父母的心》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父母的心》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父母的心》这篇文章的主题普遍能够产生共鸣。他们在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之爱时,表现出了深深的感激和感动。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然而,我也发现,在写作技巧的掌握上,学生们还存在一些困难。如何运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绘来表达情感,这对于他们来说挑战较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和写作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学习了如何通过写作技巧表达对父母的爱。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父母之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和言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写作技巧分析: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具体事例、生动描绘和情感表达等手法来展现父母之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借鉴。
举例:文章中描述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如“日夜操劳,舍不得吃穿,只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句话展示了父母的无私奉献,是教学中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父母之爱,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是教学难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父母之爱的基本概念。父母之心是伟大而无私的,它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文章中通过描述父母为子女所做的种种牺牲,展示了父母之爱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和重点词汇。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父母之爱。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WORD版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WORD版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下《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WORD版教案活动目标要求1、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怀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

从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2、行为与适应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怀、体贴父母。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

明白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学会回报父母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寻访、共同回忆等亲情活动,通过诵读儿歌、演唱歌曲、情境体验和孝心行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关爱的幸福,明白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怀父母。

活动过程:一、汇报调查情形1、出示:小脚印、小衣服、小帽子、小奶瓶……这些东西你熟悉吗?在哪儿见过?何时用过?2、从这些物品中,如何能看出你的变化呢?二、查找成长的足迹1、分四人小组活动,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长大的足迹呢?记下你观看到的结果。

2、各小组活动:(1)比比小脚印和自己现在的脚印(2)比比小毛衫和自己现在的毛衣。

(3)小帽子与自己现在的头相比,看看能发觉什么?3、活动小结4、问问、称称、量量活动(1)实物演示:称称你现在的体重与出生时的体重比一比。

(2)你发觉了什么?5、幸福的回忆活动(1)说说你难忘的小时候的事?(2)与好朋友交流小时候的事,交流看小时候的照片。

(3)夸夸自己的父母(4)总结三、亲情悄悄话活动(1)播放《世上的妈妈差不多上一样的》。

(2)为妈妈说句悄悄话。

(3)总结:你们的真情话语一定会让父母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
班级
一年级
课时
2 课时
时间
2 月 23 日
1、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 付出了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 母。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知道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学会 回报父母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寻访、共同回忆等亲情活动,通过诵读儿歌、演唱歌曲、情境体 验和孝心行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关爱的幸福,懂书上的一组照片, “听妈妈真情诉说” 。 (3)小组活动:自由组合,与自己的好朋 友一起欣赏自己搜集来的照片, 并将听来的 事情告诉好朋友。 3、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自己的成长 中, 他们操碎了心, 为自己的成长倾注了满 腔心血。谁能夸夸自己的父母? 三、亲情悄悄话。 让学生在感动之余,提笔写下“亲情悄悄 话” ,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请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悄悄话。 2、交流悄悄话,相互启发,共受教育。 3、 小组讨论: 怎样将悄悄话传递给父母呢? 猜想一下, 父母听后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 么? 4、课后延伸:记下父母听了悄悄话以后的 动作、语言,体会父母欣慰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听故事,学 孝敬之行。 听故事,欣赏歌曲,启迪学生向小乌鸦学 习,懂得感激,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父 母的深情关爱。 1、听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 2、讨论:你听出来故事主要说的是谁吗?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 3、你知道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能给大家 说说吗? 4、出示“我能做”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谈 一谈: 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当时怎么想的? 你做时,爸爸妈妈说了什么?表情如何? 二、竞赛表演, 思孝敬之行。 情境表演,再现生活情景,达到指导行为 的目的。 1、公布比赛规则。 2、必答题:书中情景。 3、抢答题:略。 4、公布竞赛结果,进行评价。 三、演儿歌,表 孝敬之情。 引导学生唱儿歌, 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父 母的感情。 1、唱儿歌。 2、大家表演唱儿歌。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之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之爱。

2. 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进入感恩的主题。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案例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心。

(2)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爱。

5. 总结提升:(1)总结课文主题,强调父母之爱。

6. 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

(2)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体会父母的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表达出对父母爱的感悟,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父母的心》。

2. 相关歌曲《感恩的心》。

3. 讨论话题: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4. 案例分析材料:课文中的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 第二课时:案例分析,总结提升,课后作业布置。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苏教版品生一下《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word教案

苏教版品生一下《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word教案
5、幸福的回忆活动
(1)请孩子出示一组自己成长的照片,边叙述这是什么时期?当时有什么难忘的有趣事?
(2)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自己的成长中,他们操碎了心,为自己的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
(3)总结: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洒满了爸爸、妈妈辛勤的汗水,洒满了深情的爱。父母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学本领,学做人,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过渡:在爸爸妈妈关心、呵护关心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起来不,那么,作为儿女,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呢?
1、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录像故事。
2、讨论:这首歌曲实际上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你听出来故事主要说的是谁吗?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
4、你知道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交流
讨论
比比看看活动:
(1)学生取出自己带来的小脚印或相册中出生时印有脚印图,与现在的脚比。也可以分别量一量,记下来。
(2)用毛衫与身上的毛衣比,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
(3)小帽子与现在头比,得出结论:头长大了。
(4)小奶瓶,以前每次吃多少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现在每顿吃一碗饭。……
小组活动:自由组合,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欣赏自己搜集来的照片,并将听下来的事情告诉好朋友。
3、从这些物品中,怎么能看出来你的变化呢?
1、分四人小组活动,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长大的足迹呢?记下你观察到的结果。
2.各小组活动:
3、小组活动的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比比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4、问问、称称、量量活动
(1)实物演示:搜集自己出生时躺在磅称上的照片。
(2)说一说你现在的重量和身高。
5、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深厚爱意。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父母的心。

(2)学会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会珍惜亲情,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深厚爱意。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父母的心。

2. 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父母的心》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子女的爱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父母对子女的深厚爱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珍惜亲情,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交流,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父母的心》与其他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如《背影》、《哈佛家训》等。

2. 亲情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父母的爱是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父母之爱的内涵。

2. 情景剧表演(1)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创作情景剧。

(2)各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

第一课时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第一课时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第一课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淮阴实验小学朱艾华【教学内容】《家长必读小学高年级分册》第一课: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教学目的】1. 通过学习,让家长深刻领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大事。

2. 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责任的意义,孩子缺乏责任意识的成因。

3. 学习怎样优化家庭环境,精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法,案例分析法,总结讲授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案例对比,引出责任主题,明确责任的意义。

1.正面故事,激发兴趣。

【教材第4-5页《一杯牛奶》的故事】这是一份对别人的关爱,正如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所言“仁者爱人”,是对被人设身处地换位的思考,“爱人”就是“爱己”;关爱他人因为心灵的富有从而身心更为健康;有爱心的人往往灵动活泼,从而更有创造力;有爱心的人就更有责任感,更容易走向成功。

而有些人又是怎么做的呢?2.反面事例,吸取教训。

【1982年5月28日,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火车翻车事故。

一列火车向关内行驶,一位铁路工人把起道机放在路线上,没拿下来便去休息,结果火车驶来,造成10节车厢报废,三名旅客丧生的严重后果。

】3.事例对比,互动交流:从以上的两个不同事例中,你感受到什么?4.小结:一位成功学者曾这样说:“天下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感的轻重,会决定你生存的质量。

给自己赋予了责任感,必会将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圆满而出色。

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是在学校,在家里,对待学习,还是交友处事,都要有责任心,唯有如此,才能让别人觉得与你在一起有安全感,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所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最先受益是你自己,得到最大利益的也是你自己。

当然,别人也会跟着受益。

”世界,因为有了责任而美好;家庭,因为有了责任而温馨;事业,因为有了责任而蒸蒸日上……这都是责任的力量。

责任感的培养是少年儿童健全人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责任感将为孩子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帮教师上好一堂课。

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采集整理的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字词,赏析语言;训练想像能力。

2、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二、经过与方法在老师的启发与诱导下,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对课文进行学习,让学生积累知识,把握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有本人的情感体验,进而愈加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经过]:一、导入在这个单元的学习里,我们知道了亲情的伟大。

一个背影,能够融注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能够蕴含着母爱的春晖;人琴俱亡,展现的是兄弟手足情深。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父母的心),她将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父母之爱。

二、明确目的(多媒体出示)三、检查预习1、需把握的注音濑户(li)女佣(yōng)褴褛(lnlǚ)酬谢(chu).....2、词语积累褴褛:(衣服)破烂。

寒酸:本文形容穿得破烂而显得不体面。

无精打采:垂头丧气。

酬谢: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四、学习文本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请同学们用本人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准备回答两个问题:①请用扼要的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②你觉得这对父母可恶吗?他们竟然要把本人的孩子当作货物一样卖掉。

讲讲理由。

明确:①本文写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本人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

(请23人发言,比比谁更简洁。

)②不可恶A、他们地位低下。

一家六口,生活困难,把孩子送出去,是现实所迫。

B、富人家条件好,孩子去了能过上好日子,也会减轻家里的负担。

C、他们最终还是把孩子要回来了。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在父母关心下成长第1课《我长大了》教案苏教版(2021-2022学年)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在父母关心下成长第1课《我长大了》教案苏教版(2021-2022学年)

第1课我长大了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同学们在活动体验中发现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进步,感受成长的喜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自己的进步,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展示活动和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变得更自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同学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聆听他人的成长故事,在交流和分享中会产生成长的喜悦。

2、通过给别人写感谢的话语,同学们会懂得感恩。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展示台和分享会,让学生了解、认识到自己的成长。

【教学难点】1、让同学们体会到成长的喜悦,了解成长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2、学会感恩。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信纸等.学生准备:记录下今年和上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小时候用过的东西以及成长故事进行分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引入新课“我长大了”。

【讲授新课】【分享会】老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们说出自己的变化和进步。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都展示了自己的身高和ﻬ体重,和上年相比我们都长高了,也长大了,那么我们有没有有没有问过爸爸妈妈我们这两年的变化呢?同学们又学会了哪些新的本领呢?我们再分享之前先看一下咕力有什么进步吧播放视频《我长大了》。

师:那么接下面大家都来分享一下吧,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进步多。

生: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变化,例如会穿衣服、会扫地、会爬楼梯、会些观察日记等。

【交流会】学生交流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成长故事.【体验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恩也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写一张感谢信给自己想感谢的人,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定下新目标】我们一直在成长一直需要学习新东西,那么同学们接下来想要学习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在这里定下一个新的目标,看看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一样的目标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合作。

【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并且学会了去感谢身边的人,还定下了下一阶段的目标,这些对同学们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进步ﻬ。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上苏教版父母的心的教案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教案: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3. 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习惯的重要性(1)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

(2)家庭环境对养成良好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中的作用(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关注孩子的学习进程。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

(4)与孩子沟通,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与技巧(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2)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3)阅读短文,积累语言知识。

(4)多做练习,夯实基础。

(5)做笔记,总结归纳。

4. 克服学习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1)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2)设定适当的奖惩制度。

(3)妥善处理学习中的困难。

(4)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如耐心,自律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为主,举例为辅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必要性。

2. 看图说话法通过图片让学生尽快领悟学习习惯的好处。

3. 情景演练法通过情景演练,让学生感受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思考题: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好习惯的作用,并理解家长在养成好习惯中的重要性。

2. 图片观察: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好的形象提示。

3. 观察画面后设计本人的学习计划。

4. 情景演练: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下,感受并适当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5. 演练后,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合适的解决方法,建立对学习的正确态度。

五、板书设计:1. 意义: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2. 方法:(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2)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3)阅读短文,积累语言知识。

(4)多做练习,夯实基础。

(5)做笔记,总结归纳。

3. 真理课:家长的心,孩子的灯六、教学反思:1. 整节课内容紧凑,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父母的心》教案设计执教者:李明伟执教班级;镇江市第十中学八(1)班教学目标:1. 了解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2. 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之中也隐含着淡淡的哀愁3. 体会小说语言意味深长的特色,激发学生想象力4. 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教学过程:一. 导入以一则故事导入新课二. 研读课文(一).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速读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体现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要把孩子送给贵妇人?仅仅是因为穷吗?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什么?3.三次把孩子要回来的理由是什么?4.文中除了那一对父母与贵妇人的对话可以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拳拳爱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相关语句(三).小结三.拓展延伸1.这篇小说不仅很感人,而且文章中很多地方读完之后值得我们回味、思考,甚至会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

(1)文中三次要回孩子的理由都借那一对夫妻的口讲的很清楚,第一次决定把大儿子送给贵妇人的时候人物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斗争,什么样的对话?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他们商量的过程写出来。

(2)文末“那一家六口又终于团聚了。

”这一喜剧性的结尾让我们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你能想象一下他们团聚时的场面吗?2.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很爱我们,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学父母对我们的爱时总习惯于直接抒情,往往写出来让人觉得不真实,不能感动人。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往往表现在一些细节方面。

你能联系实际,用一些细节方面的描写写一个最能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的小片段吗?我们能为我们的父母做些什么呢?四.以学生集体背诵孟郊的《游子吟》结束课文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二」《父母的心》教案学习目标:1、能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2、能联系生活,对文章内容及感情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父母的心》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珍惜家庭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父母的心》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培养创新思维。

(2)如何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珍惜家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父母的心》的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母的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分析父母的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发现课文的新意。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父母的爱的伟大。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父母的爱。

(2)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关爱父母。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讲解了课文《父母的心》。

2. 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滋养关爱之心,培养孩子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为什么缺乏责任心。

3.通过学习,让家长学会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
学会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方法:
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由此可见责任心对于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具有重要作用。

二、案例一;《早饭,妈妈没给我买肉夹馍》
我们来看一段情景对话:
1.谈话
(1)各位家长,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在生病的时候、或者生活中遇到麻烦,或者工作不顺心时,你的孩子是怎样做的?他能体谅你的苦恼吗?他会安慰你吗?(找家长谈)(2)作为父母,我们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为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是很多家长却没有教会孩子在沐浴爱的同时去细心体会爱、感受爱、回报爱。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3)心中有爱,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基础。

一个连父母都不知道关心、体谅的孩子,怎么能去关心他人?长大了,有怎么能有家庭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
2.教师小结:情景中的一幕,读了真让人心酸。

面对这样的孩子,相信每一位母亲都会非常难过.这件生活中的小事,折射出的是令人遗憾的亲子关系。

我们忽略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

人类的母爱应更加广博和深刻,不只让孩子沐浴爱,还要让孩子感受爱;不只让孩子学会自爱,还要让孩子学会爱别人;不只让孩子学会索取,还要让孩子学会给予……必须教会孩子知恩图报。

这位母亲,最终在同事的帮助下,巧妙的安排了一个场景,让孩子自己从一个小故事中受到启迪,主动去关心妈妈,挖掘出了孩子内心的爱。

你看,只要我们细心的播撒下爱的种子,给孩子找准了施爱的土壤,孩子就会收获爱的种子。

3.家长交流孩子缺乏爱心的原因
4.教师小结:一位专家说:“孩子的心就是一片空地,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长什么样的庄家。

”作为母亲,作为家长,在全心全意给予孩子爱的同时,要让孩子学会爱别人。

要让孩子在沐浴爱的同时去体会爱,感受爱,培养孩子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5.专家建议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和培养。

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批评要巧妙不落痕迹
当孩子的行为让父母伤心时,父母绝不要把自私、冷酷等字眼加到孩子身上。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要盲目的批评,因为你的错误批评会在他心灵中形成一生的痕迹。

”许多时候,尤其是小孩子的冷漠并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道这样做会上父母的心。

当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和疼爱后,自然就会对自己的言行产生内疚感。

父母应以巧妙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不落痕迹的批评是最有力量的。

(2)父母要有让孩子回报的意识。

父母往往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对孩子的爱只知道给予,而不讲回报。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量涌现,父母对孩子的爱更是无条件的给予,而没有想过让孩子来回报自己。

有些父母对回报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

这些做法会使孩子形成“爱的麻痹和缺失症。

”父母可以不图回报,但却必须培养起孩子回报父母意识,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3)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做父母的应从小就在孩子的心中播撒爱的种子,让孩子学会感受爱——理解爱——感激爱——产生爱——给予爱。

并以身作则,关爱尊敬老人,做好孩子的榜样。

正所谓身教甚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要父母做好了孩子的榜样,相信爱也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4)让孩子帮自己做点事。

父母应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建立起爸爸妈妈需要他做点事情的意识。

有首儿歌“妈妈回来了,上班真辛苦,乖乖孩儿快过来,给我捶捶腰和腿,爸爸妈妈都爱你……”儿歌中的这对父母就做的很好,下班回家后,让孩子做点拿拿拖鞋、递递报纸这样的小事,久而久之就培养起了孩子关爱父母的意识和行为。

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很小就不去做,要知道,孩子的心灵都是在一件件小事中丰富和成长起来的。

当孩子对父母表达出关爱时,父母应立即给予孩子鼓励,并愉快地享受孩子给予的爱,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体会付出爱的快乐。

(5)学会和孩子分享。

家长要及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快乐与忧虑,让孩子一起与自己分享,让孩子参与到父母的生活中来,这样更容易加强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也更容易及时让孩子了解父母。

让孩子分享父母的悲与喜,劳与累,可以让孩子学会更加关爱父母。

三、案例二:坏了,我又忘记带书了。

1.情景演示:坏了,我又忘记带书了(请一位家长扮演对话中的妈妈,一位家长扮演孩子)
2.互动交流:
(1)听了母子两个的对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你的孩子有没有忘记过带学习用品或者其它物品?
(3)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3.教师小结:丢三落四是许多孩子的通病,忘记带学习用品等是常有的事。

孩子的丢三落四,让家长不胜其烦。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想办法及时给孩子送过去是大部分家长的做法。

殊不知,这样做恰恰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作为父母,应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加以改正,帮助孩子克服这种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4.专家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做为家长,要先了解孩子出现丢三落四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粗枝大叶,有的谨小慎微;有的一时兴起,有的有条不紊。

属于前者的孩子做事不够细心,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

(2)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做事马虎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3)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

(4)孩子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

家长了解了孩子丢三落四的原因以后,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帮助孩子彻底纠正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1)心平气和,善待孩子。

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是孩子自理能力差、责任心薄弱的表现,而不是故意丢三落四给家长添麻烦。

孩子要求家长给自己送来丢掉落掉的东西,说明孩子对家长是信任和依赖的。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这一心理,心平气和地找孩子谈一谈,让孩子认识到这种坏习惯的危害性,帮孩子自觉改掉这个坏习惯。

(2)学会自然惩罚法则。

“自然惩罚法则”是教育家卢梭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是:让孩子从自己的过失中直接体验到后果,从而督促他自觉地去改正。

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当让孩子自己承受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自我反省,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如一个孩子总是弄丢自己的课本,那就不要再买新的给他,他自然会体会到没有课本是多么的麻烦,这种“麻烦的感觉”会让他认真对待自己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从而自觉地加以改正。

(3)以身作则。

家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言行举止无轮好坏都会被孩子不自觉的效仿。

所以,要想孩子有良好的习惯,家长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习惯。

一个丢三落四老找不到钥匙的妈妈,很难培养出细心的孩子。

所以,家长应摒弃丢三落四的坏毛病,让自己细心起来,条理起来,养成好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

(4)教给孩子一些行之有效的技巧。

做事的方法策略,对于帮助孩子克服丢三落四的毛病会大有帮助。

例如:帮助孩子准备记事本,养成每天写记事的习惯;帮助孩子用贴标记的方法辨别物品,将物品分类摆放;提前将第二天上学需要的物品整理好,不要等到早晨才去整理等等。

(5)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养成孩子自我检查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做事丢三落四的毛病。

例如带孩子旅游时,可让孩子检查自己应带的用品;每晚睡前对照课程表逐一检查要带的书本和文具等等。

四、感悟探索:
1.通过对刚才两个案例的分析,以及听取了专家的有关建议,相信家长对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了很多收获。

下面,请家长们互相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2.家长讨论,交流做法。

3.教师小结: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

家长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从家庭起步,从日常生活小事抓起,循序渐进,让孩子在家庭的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哪怕只是清扫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忠于职守时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五、课堂总结:
孩子一天天长大,如果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很容易养成孩子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孩子的责任心也培养不起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作为家长,要给孩子这样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我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相信在家长的努力和帮助下,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