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讲解

合集下载

京杭运河PPT教学课件

京杭运河PPT教学课件
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 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纪海运兴 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
逐渐减小。
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 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 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制度的写照。
▪ 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 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由赤道向两极
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由沿海向内陆
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山地垂直
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
4
图 示
3 2 1
4321
南北(纬度)方向 东西(经度)方向
规 更替,东西(纬线) 更替,南北(经线)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 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 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1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
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1800千米。
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 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
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 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 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江
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
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 输水通道。
3. 8 地理环境 的地域差异
讨论:导致以下几个地区植物景观 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介绍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介绍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介绍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横贯北方平原,连接了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总长度达1794公里。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内涵。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各个国家为了加强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始修建运河以方便水陆交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运河逐渐连通起来,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大运河。

在隋唐时期,大运河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扩修,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运输网络,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横穿了中国的七个省市,连接了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串联了京杭大运河、黄河和长江等重要水系。

这使得中国大运河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促进了沿线城市的繁荣。

沿线的许多城镇都是在大运河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比如杭州、扬州、苏州等,它们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经济的中心。

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沿线的许多城镇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风貌。

比如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古典园林、扬州的瘦西湖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此外,大运河还见证了中国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沿岸的许多城镇都以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而闻名于世,这些商品通过大运河传遍了全国,也出口到世界各地。

中国大运河对于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连接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使得商品和文化可以自由流通,促进了各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大运河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沿线的城镇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然而,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中国大运河逐渐失去了运输的功能。

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快速、更便捷的交通方式。

尽管如此,中国大运河仍然作为一条重要的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和开发。

许多沿岸城镇的历史建筑得到修复和保护,成为了旅游景点。

七年级地理京杭大运河

七年级地理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 该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力度,确保其历史风貌得到完整保存。
促进旅游发展
京杭大运河沿岸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以结合当地特色, 发展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京杭大运河的沿岸地区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发 展模式,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个人行动计划和实践建议
深入了解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背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增强对大 运河的认识。
参与实践活动
可以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 志愿服务等,亲身体验大运河的风貌,了解其保护现状。
倡导保护意识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向 身边的人宣传大运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时期
南北贸易的繁荣
政治地位的提升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南北之间的贸 易往来变得更加便捷,沿岸城市因此 得到了繁荣发展。
作为重要的漕运通道,京杭大运河在明 清时期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对当时的 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化交流的促进
京杭大运河的航运也促进了不同地区 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内涵。
慧和创造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历史见证价值
02
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资料。
教育价值
03
京杭大运河作为历史文的认识和了解。
05
京杭大运河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
当前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01
近现代的发展和影响
水利工程的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杭大运河的 水利工程不断得到完善和改造,

京杭大运河.ppt11111

京杭大运河.ppt11111

•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计划投入巨资,力争“十一
五”末使苏北运河全线达到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 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 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这段运河是国 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部分,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
达杭州,流经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 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 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 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 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闻名于全世界。
早期
• 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Fra bibliotek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
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 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 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在兖州、济 宁、枣庄、滕县、丰县、沛县、徐州及两淮等有 大中型煤矿,并连接上海、南京、镇江、常州、 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为了使“黄金水 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 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 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 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 •
• • •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 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 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 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 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 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枣庄、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十八个城市.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背负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不仅便利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

在兖州、济宁、枣庄、滕州市、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州、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济宁段主航道将由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

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由长江直达济宁,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铁路”。

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28千米。

京杭大运河地区

京杭大运河地区

世 界 主 要 运 河 比 较 表
国 名 运 河 名 长 度(约) 开 凿 年 代 苏伊士运河 172.5千米 千米 基尔运河 98.7千米 98.7千米 81.3千米 千米
1794千米
埃 及 德 国
1859年 年 1887年 1887年 1881年 年 605年 年
巴拿马 巴拿马运河 中 国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地区
组长:邹杨
组员:许圣义、赵瑞婷、许皎雪、 王依琳、林子轩
风景浏览
什么是运河? 什么是运河?
运河是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 运河是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 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 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是在 公元前4000年(6000年前 由西亚美 年前)由西亚美 公元前 年 年前 索不达米亚人开挖的运河。 索不达米亚人开挖的运河。 中国开凿运河也很早, 中国开凿运河也很早,广西灵渠凿 成于公元前214年,是世界最古老 成于公元前 年 的运河之一。 的运河之一。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 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 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苏伊士运 千米, 运河全长 千米 河的16倍 巴拿马运河的33倍 河的 倍,巴拿马运河的 倍,
四、流向 1.节点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 流; 2.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 北流; 3.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 运河、里运河向南流; 4.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 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五、作用
(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主题
一、简介 五、作用 二、位置 六、过去与现在 三、组成部分 七、综合效益 四、流向 八、总结 九、大运河各个路段的图片一览 十、拓展部分------隋朝大运河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是哪里中国的大运河一直是炎黄子孙所珍视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欢迎阅读!大运河的中心和起止点分别隋代大运河,北到涿郡,今北京一带,南达余杭,今浙江杭州,中心为洛阳。

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 南北分别为辉县和涿郡.作用: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它还宛如一条彩带,沿岸城镇犹如彩带上镶嵌的一颗颗明珠.此后,历代王朝对运河不断疏浚和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大运河是由三个运河组成的,他们分别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那么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分别是什么呢?根据资料所记载,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已经连续击败了好几个国家,只剩下当时的齐国还没有攻打,夫差怎么能允许他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所以他就利用当时有利的地理位置,从而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以此来达到他运送军队北伐齐国的目的。

隋唐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隋炀帝想利用大运河坐船到江南巡游;第二点:加强南北的交通运输,更好的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第三点:抑制江南经济的发展,提高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点: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和融合。

隋唐大运河能得以开凿成功的条件是:1、南朝以来,江南的经济发展迅速,可是隋朝的政治中心却在北方,所以开通运河是大势所趋的。

2、前人留下的丰厚的财富。

3、隋朝统一,政治逐渐的稳定起来。

因此隋唐大运河在这些原因和条件下被开凿是必然的趋势。

浙东大运河被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较之前两个要简单的多,它之所以被开凿是因为它的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有很多的方便之处,而且开凿也比较容易。

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和条件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是是怎样的原因和条件,对于现今的世界来说,他们的开凿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

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明代 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 600 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 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运河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 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 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 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 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 份的象征。
京杭运河
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 忽必烈年号)十八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 )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 北至临清,长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 ,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 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明清时期
近现代
2002年,原本只负责通航的京杭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三线工程之一, 成为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通道,通过它长江下游的水得以送到 北部缺水的山东和河北等地。
京杭运河
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全国的政 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
产区域联系在一起。封建王朝当权者以它为基础建立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计划投入巨资,力争“十一五”末使苏北
运河全线达到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十一 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 这段运河是国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部分,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京杭大运河的地理知识

京杭大运河的地理知识

京杭大运河的地理知识《神奇的京杭大运河》嘿,同学们!你们知道京杭大运河吗?这可是一条超级厉害的河哟!就像我们的身体里有血管一样,咱们国家的大地上也有好多“血管”,那就是河流。

而京杭大运河呀,那就是一条又长又重要的“大血管”!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开始,一直通到杭州,这一路上经过了好多好多地方呢!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咱们国家的大地上。

你们想想看,它得有多长啊!从北到南,穿越了不同的地形,有高山,有平原,还有好多好多的城市和乡村。

我听老师说,京杭大运河经过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这些地方。

这一路上,它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好多好处。

比如说,它可以让船只把货物运到不同的地方。

就好像一辆大卡车,装着满满的东西,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

运河里的水,有时候静静地流淌着,就像一个温柔的小姑娘;有时候又波涛滚滚,好像一个生气的大汉。

我有时候就在想,那些在运河上开船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一路上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是金黄的稻田,还是高高的山峰?是热闹的集市,还是安静的小村庄?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运河边玩。

哇,那里可热闹啦!有好多大船小船在河上穿梭。

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在岸边钓鱼,我就跑过去问:“爷爷,运河里的鱼多吗?”老爷爷笑着说:“多哟,这运河里的水养着好多好多鱼呢!”还有一次,我们碰到一个卖水果的阿姨,妈妈问她:“这水果是从运河那边运过来的吗?”阿姨说:“是呀,多亏了这运河,我们才能把水果卖得更远。

”同学们,你们说京杭大运河是不是很神奇?它不仅让货物能到处跑,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丰富。

它就像一条纽带,把咱们国家的不同地方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没有它,好多东西都没办法这么快地运到各地,我们也没办法吃到那么多来自远方的好吃的。

所以呀,京杭大运河真的是太重要啦!我们可得好好保护它,让它一直为我们服务!。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京杭运河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京杭运河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之京杭运河中考地理京杭运河的知识点总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1)起、终点:北京到杭州地位: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长度:1800千米(2)经过省、市:京、津、冀、鲁、苏、浙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航运量: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兴旺。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对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我们做了下面的知识讲解。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以上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的内容讲解,相信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铁煤石油的分布下面是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通过上面对铁煤石油的分布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哦。

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内容。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世界有森林面积40 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

全球森林资源绝大局部分布在北半球。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连接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串联起了京杭大运河、京杭运河和江苏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山东六个省份,贯穿了中国的东部地区。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分别是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因此需要一条连接两个地区的水路。

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君主夫差发起了挖运河的计划。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公元前486年完成了连接长江和黄河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完成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也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它成为了中国北方和南方之间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大量的商品和粮食通过运河运输到各地。

同时,大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因此繁荣起来,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商业带。

在大运河的沿线,还遗留下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大运河的地理特点也是其重要性的体现。

运河通过的地区多为平原地带,河道平缓,水流平稳。

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大运河的航运更加方便和安全。

此外,大运河还连接了中国的两大水系——长江和黄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网。

这不仅方便了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也有利于防洪和灌溉。

中国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

沿运河而建的城市和村镇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比如,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与大运河密不可分。

此外,大运河还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工程能力。

因此,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瑰宝。

它不仅连接了北方和南方,也连接了过去和现在。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繁荣和辉煌,也承载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保护和传承大运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意义重大,对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京杭运河地区》图文课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

《京杭运河地区》图文课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

秦岭—淮河 一线为界 北段 南段
年降水量
小于800㎜ 大于800㎜
干湿地区 一月均温
半湿润区 0~﹣8℃ 湿润区 0~4℃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京杭运河地区南北农业生产差异
秦岭—淮河 一线为界
北段 南段
年降 水量
小于 800㎜ 大于 800㎜
干湿地 区
半湿润 地区 湿润 地区
一月 均温
小于 0℃ 大于 0℃
温度 带
耕地 耕作制 类型 度
两年三熟
暖温带 旱地
亚热带 水田 一年两熟
京杭运河南段地区粮食产量高
洛阳
杭州
中国主要公路网
中国交通网络图
目 前 通 航 情 况 怎 样 ?
京杭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部分水文特征
河流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水资源 (亿立方米) 284 626 500 9793 输沙量 (亿吨) 1.82 16 0.3968 4.86
探究活动一:
我国古代为什么要开挖南北向的运河?
探究活动二:
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1、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降低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什么?
现代交通方式的兴起
2、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降低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缺水、泥沙淤积等导致河流的断航
共同开创京杭大运河的美好未来
充分发挥沟通南北的水上运输功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向北京供水京城水价不受影响
谢 谢
101教育PPT产品介绍
101教育PPT是一款专业服务老师的备授课一体化教学软件,丰富教学 资源、多元教学互动,辅助老师轻松备课、高效授课。 101教育PPT软件内含海量免费PPT课件、学科工具,支持PPT课件制作、 PPT课件下载,帮老师轻松完成课件制作。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大地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2006-7-9,17:53:48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著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

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

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教材

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教材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 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 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 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 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 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 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 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 经济加强联系。
江南运河 自长江南岸谏壁口经丹阳、常
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 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 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 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 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 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Q:为何运输地位降低?
今天交通工具发达,没有太大必要 通过运河沟通南北,所以有很多河 段河泥堆积,但是在短途,还是有 货物运输的,同时它也有很大旅游 价值,最重要是它是世界上最长的 运河,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结晶。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 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 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 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由于海运的海盗、 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 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 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 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 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
Q:我国为何要启动“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北方地区 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兴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 项目,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四大江河。
京杭大运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在 扬州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2500年 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纵 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概要18页PPT

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概要18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谢谢!
地理_京杭大运河地区概要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初中地理知识

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初中地理知识

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
【知识点的认识】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1794 公里.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作用.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为选择、填空题.
例:京杭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依次是()
A.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黄河、海河、淮河、钱塘江、长江
C.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D.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分析: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
解答: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故选项 A 符合题意;选项 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观察京杭运河示意图,明确沟通的水系.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熟记京杭运河的概况.
1/ 1。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京杭运河地处我国黄、淮、海冲积平原东部边缘地带及长江三角洲的里下河地区、太湖流域两大碟形洼地之内。

沿运地势具有三起三伏的特点,起伏之差一般在20~40m之间。

北京至天津段,距离虽短,却高差悬殊,本段系京杭运河的第一降落段。

通惠河河底平均高度约30m,(该高度指高出废黄零点高度),通县河底高约20m,天津市海河河底高度则为-3m,北京至天津段河床高差可达33余米。

天津往南地面逐渐隆起,到黄河现道止,为第一隆起段。

临清河底高25m,从天津到临清,河床高度相差28m。

大运河穿过黄河现道之处,是京杭运河最高地点,可视为京杭运河在黄淮之间的分水岭,穿黄处河底高38m。

从天津市至穿黄处,京杭运河河床高度相差41m。

运河过黄河到南旺以南,地面高度又逐渐降落,直到长江为止,为京杭运河第二降落段。

济宁河底高31m,淮阴河底高4m,在穿过长江处,河底高度为-15m。

长江以南,运河河床又逐渐隆起,到丹阳北部为最高点,这是第二隆起段,是江南运河的分水岭。

丹北分水岭海拔高程30~40m,相对高程仅20m左右,河底高程约8m左右,至无锡崇德河底高程下降为-7m,这是第三降落段。

从崇德到杭州,河床又略见隆起,但河底高程均在-1~ -5m之间,这是第三隆起段。

由于京杭运河各段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各段航道水流的方向也不相同。

综上所述,可概括如表所示。

当大运河全线通航时,从北京到通洲、临清到淮阴、镇江到常州三段,利用河闸通航,维持比较困难,其余各段则属普通河流性质。

┏北京┃↓京津段╋通州┃↓┗天津←─海河┏↑津黄段╋临清←─卫河┃↑┗东阿←─黄河┏↑黄淮段╋南旺┃↓┗淮阴←─淮河┏↓淮江段┻瓜州\←长江┏镇江/┃↑┃丹阳┃↓镇杭段╋苏州┃↓┃崇德┃↑┗杭州←─钱塘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济渠:京杭大运河因为都城靠近 黄河中游,所以修建时,运河是由 东向西流,从第三阶梯至第二阶梯, 地势愈来愈高,修建时水会由西向 东流,淹死很多人。
另外几条附近河流众多,一旦遇到 河流,突然增加水量会使河水倒灌。
运河流经黄河,淮河,长江。其中 黄河泥沙多,河面较高,淮河下大 雨时水量过多,两河极易泄洪,修 运河时比住在附近更危险。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 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 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 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由于海运的海盗、 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 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 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 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 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
里运河 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
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 近年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 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 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 1500万吨左右。
中运河 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
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 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 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 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 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近年 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 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 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 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 “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 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 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 着巨大的作用。
Q:地形影响?
大多数是平原,无太大影响
Q:为何古代要开挖捏?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 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 送军队北伐齐国,同时扩大灌溉面积;公元前 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 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 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 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京杭大运河——南北水运的“动脉”
组员:徐涔峪

潘秋彤

胡译尹

孙思盈

孙矢劲
Q:目前大运河哪些河段还在通航?
山东济宁以南河段可以通航,以北河道淤积, 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里, 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 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 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 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 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 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 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 通航100吨级船舶。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 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 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 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这一尖锐矛 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 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 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 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 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 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 键。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 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 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 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 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 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 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 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 经济加强联系。
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 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 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 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以运河为基 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 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华大地 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运河的修复改道,其缘 由亦是现实中运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权的 都城位置变化。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
特别感谢
Q:我国为何要启动“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北方地区 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兴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 项目,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四大江河。
京杭大运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在 扬州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2500年 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纵 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江南运河 自长江南岸谏壁口经丹阳、常
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 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 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 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 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 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Q:为何运输地位降低?
今天交通工具发达,没有太大必要 通过运河沟通南北,所以有很多河 段河泥堆积,但是在短途,还是有 货物运输的,同时它也有很大旅游 价值,最重要是它是世界上最长的 运河,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