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哪些程序
劳动合同的离职流程
![劳动合同的离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e9d1e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5.png)
劳动合同的离职流程离职流程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到期、解除或终止后,按照规定程序和条件结束在职状态的一系列步骤。
劳动合同的离职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出离职申请员工在决定离职之后,需要向雇主提出离职申请。
离职申请可以书面提交,也可以经口头告知,但为了防止争议和纠纷,建议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注明离职日期。
二、通知提前期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员工离职需要提前通知雇主。
根据不同的情况,通知提前期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提前通知期限为30天。
但是,具体的提前通知期限可以根据劳动合同、公司规章制度以及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三、协商解决离职事宜在离职流程中,员工和雇主需要进行协商,解决离职事宜。
具体协商内容包括待遇结算、工资支付、社保转移、劳动合同解除协议等。
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办理工资结算离职前,员工应当确认与雇主的收入结算情况。
这涉及到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的支付与结算,同时还包括假期补偿、年终奖金等其他福利待遇的处理。
五、社保和公积金处理员工在离职时,需要与雇主协商社保和公积金的处理方式。
一般情况下,员工可以选择将社保和公积金转移至下一份工作中,或者选择办理当地的社保和公积金退费手续。
六、办理离职手续离职手续包括签署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交还公司财物、办理离职手续等。
员工需要与雇主协商确定解除协议的内容,并在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签署。
七、离职证明和推荐信在离职流程完成后,员工可以向雇主索取离职证明和推荐信。
离职证明是员工离职后的工作证明,可以用于后续工作的参考;推荐信是雇主对员工工作能力和品德的评价,对求职者寻找新工作非常有帮助。
八、交接工作在离职之前,员工需要与接替工作的同事进行工作交接。
通过交接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员工离职而造成的工作中断或延误。
九、保持良好离职态度离职过程中,员工应当保持良好的离职态度,尊重公司的规定和程序。
遵循公司的要求,积极配合完成离职手续,维护离职流程的正常进行。
辞退员工需经过哪些流程?
![辞退员工需经过哪些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0797851ed9ad51f11df210.png)
Being hurt by a friend is the same as being hurt by a stranger. Don't doubt friendship, people don't owe you, but beware of those who betray you.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辞退员工需经过哪些流程?辞退员工的流程有:递交申请书、人事部门审批、办理工作交接、结算工资待遇、办理社保交接等,对于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需要辞退员工的,可以按照法律上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处理。
一、辞退员工需经过哪些流程?(一)由解除决定人(单位主管、劳动者)递交解除申请书;(二)人事部门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并报主管审批;(三)通知所在部门及职工办理工作交接并交回工具设备等;(四)有关部门与职工办理结算工资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五)职工在结算工资和发放经济补偿的财务手续签字领取;(六)给职工办理党、团、工会组织关系和档案等转移手续;(七)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转移单和公积金转移手续等事项;(八)给职工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二、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离职完整流程
![离职完整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6f91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e.png)
离职完整流程
1、辞职离职的一般程序:
(1)、提前1个月提交辞职请求;
(2)、员工主管与辞职员工积极沟通;
(3)、辞职申请表经各级领导签署意见审批;
(4)、员工辞职申请获准,办理离职移交手续。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员工正常离职流程是什么
员工正常离职流程: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后离职需要提前三十天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申请,按照双方约定办理交接手续,用人单位开具离职证明;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然后办理交接手续,领取离职证明。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流程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2d533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e.png)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流程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一般如下:
1. 内部调查:单位会进行内部调查,核实员工的违法行为、失职行为等情况,并收集相关证据。
2. 通知解除:单位通过书面形式向员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书,明确解除合同的原因和日期。
通知中应该注明员工享受的合法权益,如提前通知期限、经济补偿等。
3. 听证程序: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有权要求单位进行听证程序。
单位应尽职调查、听取员工陈述、明确事实和证据,争取公正的处理。
4. 强制离职:如果员工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或提供其他法定权益,单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如解除员工的劳动关系、停止支付工资等。
5. 记录保存:单位应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文件、通知书、证据等保存备查,为可能发生的劳动争议提供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公司规模、行业特点等而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咨询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和专业人士。
解除劳务的相关程序和流程
![解除劳务的相关程序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dc723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f.png)
解除劳务的相关程序和流程劳务关系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的雇佣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终止的过程。
在解除劳务之前,双方应当了解相关的程序和流程,以便合法地解除劳务关系并维护双方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解除劳务的相关程序和流程。
一、解除劳务的程序1. 双方协商解除双方可以自愿协商解除劳务关系。
在协商解除前,应当明确解除的原因、方式以及解除后的权益处理等事项。
双方可以通过面谈、书面协议等形式达成一致,并在解除劳务后进行相应的权益清算。
2. 终止劳务合同劳务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之间约定劳务关系的正式文件。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务合同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进行终止。
解除劳务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向劳务人员发出书面通知,明确解除的原因、时间以及相关的权益处理等内容。
劳务人员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务的申请。
3. 提前解除劳务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双方可以协商约定提前解除劳务。
在提前解除劳务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务人员相应的经济补偿,并按照劳动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相应的手续。
二、解除劳务的流程1. 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务前应提前向劳务人员发出书面通知,明确解除的时间和原因。
通知中还应说明解除后的权益处理、工资结算等事项。
2. 劳务人员申请解除劳务人员也可以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务的申请。
申请时,劳务人员应当明确解除的原因,并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相关的问题。
3. 清算权益解除劳务后,双方应当进行相应的权益清算。
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务人员相应的经济补偿和工资等待遇。
劳务人员也应将用人单位的财务清算清单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
4. 解除劳务合同在劳务关系解除后,双方应当解除劳务合同。
用人单位应向劳务人员提供劳务合同解除书,同时劳务人员也可以申请解除劳务合同。
5. 劳务关系注销劳务关系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向劳务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办理劳务关系注销手续。
劳动部门将劳务关系注销后,劳务人员正式离开用人单位。
总结:解除劳务的程序和流程是双方依法解除劳务关系的基本要求。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https://img.taocdn.com/s3/m/4485a2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c.png)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合同范本专家回答: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1.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向用人单位书面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
2. 用人单位应当在收到劳动者的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后,及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事宜,如解除的时间、解除后的经济补偿等。
3. 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签订书面解除协议,并按照协议的约定办理解除手续。
4. 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
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除劳动合同。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和程序,避免因违约而承担法律责任。
2.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当与用人单位充分沟通,尽量协商解决纠纷,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公积金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自身权益。
以上是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更多疑问,欢迎随时咨询。
劳动中的离职与离岗程序
![劳动中的离职与离岗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fe83d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1.png)
劳动中的离职与离岗程序劳动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在职场中都可能面临离职或离岗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解析劳动中的离职与离岗程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情况。
一、离职程序离职是指员工主动或被雇主辞退离开职位的行为。
离职程序是指在员工离开前,雇主和员工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进行一系列的手续和步骤。
下面是常见的离职程序:1. 提前通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应在离职前提前通知雇主。
通常情况下,提前通知的期限由劳动合同或法律法规进行规定,通常为30天。
在通知中,员工需要明确表达离职的意愿,并注明离职日期以便雇主安排工作。
2. 提交离职申请员工在向雇主提前通知后,往往需要填写离职申请表或书面申请。
申请表中通常包含个人信息、离职原因、离职日期等内容。
员工需要认真填写并提交给雇主。
3. 变动手续在员工离职后,雇主需要办理相关变动手续。
这可能包括结算工资、社保缴纳、公积金提取等。
双方需要确认并签署解除劳动关系的文件,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离岗程序离岗是指员工在特定情况下临时离开工作岗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情况。
离岗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提交请假申请员工在需要离岗时,通常需要提前向雇主提交请假申请。
申请中需明确请假事由、请假时间等信息。
雇主会根据情况进行审批,并将请假结果通知员工。
2. 替岗安排离岗期间,雇主可能需要进行替岗安排。
这意味着雇主会寻找临时员工来替代离岗员工的工作。
替岗员工需要具备相同或类似的工作能力,以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3. 返岗手续离岗期满或情况发生变化后,员工需要向雇主提交返岗申请。
雇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并将返岗结果通知员工。
员工在返岗时需要遵守公司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流程。
三、注意事项不论是离职还是离岗,员工都应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劳动法规无论离职还是离岗,都需要遵守相关的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
员工应明确自己的权益与义务,并按照规定履行对应的程序和步骤。
2. 保持沟通离职或离岗前,员工应与雇主保持良好的沟通。
解除劳动合同操作流程
![解除劳动合同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242cc4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9.png)
解除劳动合同操作流程
解除劳动合同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起解除申请:劳动关系的任一方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意愿,向对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申请。
申请方需书面提出,并明确解除的原因和理由。
2. 协商沟通:申请方提出解除申请后,双方应当进行协商沟通,以找到互相满意的解决方案。
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解除的条件、赔偿金的支付等事项。
3. 达成解除协议:在协商沟通的基础上,双方如果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签订解除协议。
解除协议需要详细记录解除条件、赔偿金金额、解除后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4. 提交解除申请:解除协议签订后,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相关人力资源或劳动部门,申请注销劳动合同。
5. 人力资源或劳动部门审批:人力资源或劳动部门会审核解除申请,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问题不存在,会对解除协议进行审批。
6. 解除劳动合同生效:经过人力资源或劳动部门的审批,解除劳动合同即生效。
此时,双方的劳动关系和权益将按照解除协议的约定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国家
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而有所不同,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程序流程
![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程序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f816f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4.png)
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程序流程一、引言劳动合同解除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法律行为,它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流程。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2. 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3.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4. 劳动合同到期自然解除。
三、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流程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并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2. 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并支付经济补偿。
3.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4. 劳动合同到期自然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待遇至合同到期日止,并支付经济补偿。
四、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执行。
2. 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3.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4. 劳动合同到期自然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待遇和经济补偿。
五、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处理1. 当事人对解除劳动合同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结语解除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一种法律行为,它涉及到双方的权益,因此,在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双方协商的结果执行,并注意相关事项,以避免产生争议。
当解除劳动合同产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解决。
解除劳动关系流程
![解除劳动关系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ebb19f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5.png)
解除劳动关系流程
解除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终止。
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主动离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被辞退等。
以下是解除劳动关系的流程:
1. 双方协商一致:如果双方都同意解除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
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签署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并按照协议的约定办理相关手续。
2. 劳动者主动离职: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申请,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其意愿,并在劳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相应手续。
具体来说,用人单位需要收回劳动者的工作证、工资卡等相关物品,结算工资和福利待遇,并出具离职证明等。
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决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并说明解除的原因和依据。
劳动者有权提出异议或者要求协商,如果双方不能协商一致,则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劳动者被辞退: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合同的规定,可以采取辞退的方式解除劳动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出具辞退通知书,并告知劳动者有权提出申诉或者请求仲裁。
总之,在解除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双方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 1 -。
员工离职管理规定及流程
![员工离职管理规定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263be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7.png)
员工离职管理规定及流程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员工离职管理规定及流程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离职管理,维护正常的人才流动秩序,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公司全体员工第三条离职类型离职分为辞职、辞退、合同期满解除劳动关系、自动离职、协议解除劳动合同、退休等.第四条办理流程一、离职申请:1、正式员工本人主动辞职需提前1个月申请,填写员工离职申请表;2、试用期员工需提前3天申请;3、公司辞退的员工,收到辞退通知之日应立即结束工作,由部门负责人填写员工辞退申请表进行交接,即为最后工作日.4、一个月内累计旷工3日或连续旷工两天及以上者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达7天者旷工达7天的员工,视为自动离职,员工辞退申请表由其部门负责人填写.此条是否需要二、离职审批:1、员工提出离职后,部门负责人审查其填写的员工离职申请表、离职交接表,如无问题,在上面签字确认.同时,于员工申请离职当日将员工离职情况上报人力资源中心备案;2、员工的离职手续一经核准,应根据公司规定办理工作交接及物品移交手续.相关部门根据移交手续办理情况,在员工离职交接表附表2上填写意见并签名.3、4、人力资源中心将员工离职申请表上交总裁审批,待总裁签字确认后,该申请单正式生效;5、人力资源中心将打印离职交接表、离职结算表、解除劳动协议书,交员工本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公司总裁签名或盖公章生效.三、离职办理四、一员工的辞职报告经审批同意后,由各部门做好离职清理的工作交接,具体如下:1、用人部门:尽快完成离职者的工作交接;应将未完成之工作造册登记,将常规工作、待办工作、工作文件、技术资料、客户资料等分类汇总并进行移交等;2、行政部:收回离职员工使用的资产、工具、办公用品、各种证照等;3、2、信息管理部:收回离职员工使用的电脑、软件、U盘等物品,检查电脑配置、取消公司邮箱、OA地址等;3、财务部及时做好该员工的财务清点等工作;4、财务管理中心:核实欠款、费用报销,清理个人帐务等;5、人力资源中心:做好离职面谈、培训赔偿、OA权限禁登、档案托管费、港澳通行证、指纹权限删除、五险一金的停缴、确认离职日期及薪资核算截止日期等工作.二员工自提出离职申请之日起,至离职到期日,应逐项办理交接手续,填写离职交接表;1、离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部门应收回下发员工的工作工具、资料等,由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在离职交接表上签名确认,主管级以上人员离职,应在人力资源中心协助下完成交接;b)员工持部门负责人签字生效后的员工离职申请表、离职交接表,到公司财务中心,请相关负责人对其借支状况进行审核,由经办人及财务中心负责人签名确认后交人力资源中心留底备案;c)人力资源中心按相关人员签字生效后的员工离职申请表、离职交接表以及当月考勤表计算员工考勤,填写离职结算表,由经办人及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及总裁签名确认后将离职结算表复印件交财务部办理离职结算.d)离职员工在离职结算表上,对离职结算内容签名确认;e)如员工有需要,为其开具离职证明或社保转移单.五、离职结算1、离职人员办理完离职手续后,同意在每月实际发薪日结清所有薪资.2、辞退和开除人员在办理离职后的最近一次实际发薪日,结清所有薪资,如造成公司损失的,在薪资中扣除.由人力资源中心填写离职结算表,报给财务中心,由财务中心统一造册发放.六、离职归档人力资源中心按照员工离职申请表、离职交接表、离职结算表、离职当月考勤表、加班申请表如有、请假单如有,以及入职时归档资料的顺序,将离职人员的资料归档备案.第五条附则1、已签署就业协议而合同期未满的大学生离职,按协议约定办理;2、自动离职或未正常办理离职手续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解除劳动关系的,公司人力资源部会电话、微信告知本人5日内回公司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办理的,公司将予以发函处理并强行解除劳动关系;3、因离职人员的原因导致手续未清者,人力资源部不予出具离职证明,工资暂不予发放,直至离职手续办理完结;4、自动离职或离职手续未按本规定办理完善者,公司所欠薪资在用于支付其手续办理期间社保等相关费用,并在其离职手续办理完善后予以结清,不足部分由本人承担;5、因部门负责人上报离职人员信息不及时,造成公司的经济损失,由部门负责人全部承担;6、若确因工作需要导致离职员工的离职日期延长时,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后,重新填写员工的离职日期,并说明延迟原因.第六条本规定自发放之日起执行.附件:员工离职上交资料清单:员工离职申请表:员工本人、部门负责人签字、总裁签字;离职交接表员工本人、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中心、财务部、总裁签字;离职结算表员工本人、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中心、财务部、总裁签字;其他公司下发的资料.备注:后附员工离职流程图员工离职流程图:。
规定提前七天解除劳务合同
![规定提前七天解除劳务合同](https://img.taocdn.com/s3/m/d70b0e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5.png)
尊敬的各位员工: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秩序,现就提前解除劳务合同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提前解除劳务合同的条件1. 员工提出解除劳务合同:(1)员工因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务合同的,需提前七天书面通知公司。
(2)员工因家庭、健康等原因提出解除劳务合同的,需提前七天书面通知公司,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公司提出解除劳务合同:(1)公司因业务调整、经营困难等原因,需要与员工解除劳务合同的,需提前七天书面通知员工。
(2)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公司可以立即解除劳务合同。
二、提前解除劳务合同的程序1. 员工提出解除劳务合同:(1)员工需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交书面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
(2)人力资源部门对申请书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通知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2. 公司提出解除劳务合同:(1)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向员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2)员工收到通知书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离职手续。
三、提前解除劳务合同的补偿1. 员工提出解除劳务合同:(1)员工在合同期内提前解除劳务合同的,公司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2. 公司提出解除劳务合同:(1)公司因业务调整、经营困难等原因,与员工解除劳务合同的,需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2)员工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被公司解除劳务合同的,公司不支付经济补偿。
四、其他事项1.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 本通知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3. 请各位员工务必遵守本通知规定,提前解除劳务合同需按照程序办理,否则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敬请各位员工予以重视,如有疑问,请咨询人力资源部门。
特此通知。
公司名称:年月日。
员工提前离职的法律程序与操作流程
![员工提前离职的法律程序与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47cd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5.png)
员工提前离职的法律程序与操作流程在职场中,员工提前离职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无论是由于个人原因还是其他因素,员工离职都需要按照法律程序与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本文将就员工提前离职的法律程序与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讨论。
一、员工提前离职的概念员工提前离职是指员工在合同约定的离职日期之前提前终止与雇主的劳动关系。
员工提前离职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如个人发展、家庭原因等,也可能是由于公司的变动,如结构调整、经济困难等。
二、法律程序与操作流程1. 公司内部流程员工提前离职时,公司应根据法律规定与相关政策进行处理。
首先,员工应书面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并注明离职日期。
公司应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离职原因,并与员工协商解决相关问题,如待遇、工资结算等。
2. 雇佣合同解除员工提前离职需要解除原有的雇佣合同。
雇佣合同解除应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应达成解除协议并进行书面确认。
解除协议中应包括离职日期、解除原因以及相关权益的安排。
3. 剩余工资结算员工提前离职后,公司应按照相关规定结算剩余工资。
剩余工资包括员工离职前工作期间尚未支付的工资、加班费等。
公司应及时核算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工资结算的准确性。
4. 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险员工提前离职后,劳动关系解除,公司应及时进行与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险相关的手续办理。
公司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员工应获得的相关保险金进行结算。
5. 福利待遇的处理员工提前离职后,公司应根据福利政策进行福利待遇的处理。
福利待遇包括年假、带薪休假、节假日福利等。
公司应与员工进行协商,确定离职后的福利待遇方案。
6. 其他事项处理员工提前离职可能会涉及其他事项的处理,如保密协议的解除、工作交接等。
公司应与员工积极沟通,解决相关事宜,并确保员工离职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员工提前离职的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1. 法律风险员工提前离职可能导致一定的法律风险,如违反合同约定、侵犯商业机密等。
公司应在员工离职前与员工协商解决相关问题,以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
辞退员工的流程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
![辞退员工的流程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https://img.taocdn.com/s3/m/a10ae1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d.png)
辞退员工的流程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辞退员工是一项涉及劳动法的重要事务,雇主必须遵循相关劳动法规定的流程。
以下是中国劳动法规定的辞退员工的流程:1.辞退决策:雇主需要确立辞退员工的决策。
辞退的原因可能包括劳动纪律违规、经济困难、组织重组、技能不符,或是个人行为问题等。
2.内部程序:雇主应当事先向员工提出书面的工作解除意见,说明解除理由、依据和时间等。
员工有权要求面谈并进行申诉陈述,雇主需要做出充分的解释和考虑。
3.提前通知:根据劳动合同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雇主需要提前向员工发出书面通知,通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解雇的具体原因和员工工龄。
对于经济性解雇,通常提前通知期限在30天至90天之间。
4.协商谈判:雇主应与员工就解雇事宜进行协商谈判,寻求双方的共识。
此时,双方可以商讨解雇遣散费、补偿金、社保、年假及限制竞业等问题。
另外,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雇主还需要提供合适的职业介绍。
5.解雇通知书: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雇主应当向员工发出正式的解雇通知书,明确解雇的决定和解雇的生效日期。
6.登记备案: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企业需要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辞退员工的情况。
备案应当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解雇原因、通知书等相关材料。
7.解雇遣散费和补偿金: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被辞退后有权获得一定数额的解雇遣散费和补偿金。
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员工的工龄和解雇原因来确定。
解雇遣散费一般是按照员工月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
8.薪资支付和结算:雇主需要及时向员工支付应发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
此外,雇主还需结算员工的年假、加班工资等余额。
9.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雇主需要向员工支付其应享受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并将其从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缴纳名单中删除。
10.劳动争议处理:如果员工对解雇决定存在异议,他们有权向当地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或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调解。
劳务合同辞退流程
![劳务合同辞退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35f82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e.png)
一、背景劳务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
在劳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因劳动者原因或用人单位原因,需要解除劳务合同,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以下为劳务合同辞退流程:二、辞退流程1. 提出辞退申请(1)用人单位提出辞退申请:用人单位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或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务合同约定等情况,向劳动者提出辞退申请。
(2)劳动者提出辞退申请:劳动者因个人原因,如家庭、健康等原因,向用人单位提出辞退申请。
2. 协商解除劳务合同(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就解除劳务合同达成一致意见。
(2)协商过程中,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3. 通知劳动者(1)用人单位在协商一致后,向劳动者发出解除劳务合同的通知。
(2)通知内容应包括解除合同的原因、解除日期、双方权利义务等。
4. 办理离职手续(1)劳动者在接到解除合同通知后,应按照规定办理离职手续。
(2)离职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归还工作证、工作服、工作牌等物品,结清工资、社保等费用。
5. 办理档案转移(1)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后,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工资卡等转移至相关部门。
(2)转移过程中,应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6. 解除劳动合同备案(1)用人单位在办理离职手续后,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材料报送给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7. 劳动争议处理(1)如劳动者对解除劳动合同有异议,可向用人单位提出劳动争议。
(2)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与劳动者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3)如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注意事项1. 在辞退过程中,用人单位应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
2. 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务合同时,应明确告知原因,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 办理离职手续时,应确保劳动者工资、社保等费用结清。
4. 办理档案转移时,应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解除劳动关系流程
![解除劳动关系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76112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1.png)
解除劳动关系流程
解除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因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等约定,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关系的过程。
解除劳动关系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公告或通知员工: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关系前,通过公告或书面通知的方式告知员工,明确解除的原因、时间、方式等相关信息。
2. 内部调查:用人单位应对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进行调查,确保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司政策,避免出现隐患或法律纠纷。
3. 单方面解除: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员工存在严重违规或不履行职责等情况,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并给予相应的赔偿或补偿。
4. 经协商解除: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存在纠纷或意见分歧,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达成一致,然后解除劳动关系。
5. 提交相关文件: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向员工提供相关的离职证明、工资结算等文件,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
6. 公示或备案:对于涉及退休、特殊行业等情况,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公示或备案,确保符合法律要求。
总之,解除劳动关系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和规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风险。
- 1 -。
员工离职手续细则、流程、表格
![员工离职手续细则、流程、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05e653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7.png)
员工离职手续细则、流程、表格员工离职手续细则、流程、表格在企业运行中,员工离职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规范企业员工离职程序,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完善的员工离职手续细则、流程和表格。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员工离职的具体手续、流程和表格。
一、员工离职手续1、员工向公司申请离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中需说明离职的原因。
公司收到员工离职申请后,应当对该申请进行审核。
2、公司审核离职申请公司审核员工离职申请时,应首先查询该员工是否存在未完成的工作及待处理事项。
如果有未完成的任务,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同意离职申请。
3、公司与员工协商公司收到员工离职申请后,应与员工进行协商。
具体需要协商的内容包括工作交接、社保缴存、工资结算等。
员工应向公司提交自己相关的离职材料,公司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4、公司通知其他部门经过协商,公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对员工离职事项进行安排和分工。
同时开展员工任意一方面有异议时候的协商谈判。
5、员工进行工作交接员工担任的职责、工作任务以及未处理完的事项需要进行有关的工作交接。
员工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交接的成功并减少企业的损失。
6、公司办理员工离职手续公司需要办理员工离职手续,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签字、劳动合同解除证明、社保证明、离职证明、工资结算单等。
员工须自行前往社保、公积金中心等机构进行自行领取相关文件。
二、员工离职流程员工离职流程是公司对员工离职手续的具体流程安排。
流程从员工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开始,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和步骤安排。
员工离职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内容:1、员工向公司申请离职。
2、公司审核员工的离职申请。
3、公司与员工进行协商。
4、公司向相关部门和领导发送通知。
5、员工进行工作交接。
6、公司办理员工离职手续。
三、员工离职表格为了规范员工离职行为,企业应制作员工离职表格,帮助员工进行离职前预备资料的整理。
典型的员工离职表格有以下几个:1、员工离职申请表员工在离职之前,需向公司填写离职申请表,说明离职原因和时间。
劳动合同解除的操作流程通知书
![劳动合同解除的操作流程通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ddd8167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6.png)
劳动合同解除的操作流程为规范集团公司员工辞职、辞退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提出本集团公司劳动合同的解除的操作流程。
本集团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情况。
一、协商解除协商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3、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基本操作流程:负责部门:人力资源部参与部门:用人部门财务部1、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出:公司及员工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2、达成一致: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3、工作交接:用人部门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4、结算薪资和经济补偿:在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财务部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和经济补偿金;5、劳动合同解除:完成上述流程后,劳动合同按双方约定解除;6、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部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7、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及原电子档案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二、法定解除(一)单位解除1、过失性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过失性辞退的法定情形有:(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吉林人社解除劳动合同流程
![吉林人社解除劳动合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a4789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8.png)
吉林人社解除劳动合同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吉林人社解除劳动合同这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告别之旅,虽然可能有点复杂,但只要搞清楚流程,也没那么可怕。
我有个朋友小李,在吉林的一家公司工作了好几年。
最近呢,因为一些个人发展的原因,他不得不考虑解除劳动合同。
他一开始那可是一头雾水啊,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完全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在吉林人社的相关规定下,解除劳动合同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干的事儿。
首先啊,如果是员工自己想要解除劳动合同,得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呢。
这就好比你要搬家,总得提前跟房东说一声吧。
按照规定,在试用期内呢,提前三天通知就行;要是过了试用期,那就得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啦。
小李当时就特别纠结,他说:“哎呀,这三十日好长啊,我这心里着急得很呢。
”我就跟他说:“兄弟啊,这是规定,就像火车要按轨道走一样,咱们得遵守啊。
”那用人单位这边呢,要是同意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那就得开始走一系列的流程。
单位要给员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这证明可重要啦,就像是你的一张通行证,以后找新工作、办社保啥的都可能用到。
我就给小李举例子说:“你看,这证明就像是你的学历证书一样,是你工作经历的一个重要凭证,没有它可不行。
”然后呢,用人单位得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这一步也不能马虎啊。
我记得小李担心地问我:“要是单位拖着不给办咋办呢?”我就告诉他:“嘿,这时候你就可以去找吉林人社反映情况啦。
人社部门就像是一个大家长,会来主持公道的。
”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那就更得谨慎啦。
要是因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这种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就像一场考试,你没考好,给了你补考机会还不行,那可能就只能这样了。
但是单位也不能随便就说员工不能胜任啊,得有证据,就像你不能随便说一个人偷东西,得有证据一样。
企业劳动合同解约流程
![企业劳动合同解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387f4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2.png)
企业劳动合同解约流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解约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合同解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文将为企业详细解析劳动合同解约流程。
一、劳动合同解约的定义及类型劳动合同解约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解约分为协商解约、过失性解约、无过失性解约三种类型。
1. 协商解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2. 过失性解约: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3. 无过失性解约:用人单位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如经济性裁员、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
二、劳动合同解约的程序劳动合同解约程序分为协商解约程序和法定解约程序。
1. 协商解约程序(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达成解约意向。
(2)双方签订解约协议,明确解约时间、补偿事项等。
(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解约补偿,如协商解约补偿、经济补偿等。
(4)双方办理劳动关系解除手续,包括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等。
2. 法定解约程序(1)过失性解约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期限为口头通知或者书面通知。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无过失性解约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需要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期限为口头通知或者书面通知。
双方办理劳动关系解除手续,包括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等。
三、劳动合同解约的补偿1. 协商解约补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约的,应当按照双方约定支付补偿。
补偿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2.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哪些程序
协议书
甲方:北京索福特安全防护设备有限公司乙方: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在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现就以下问题达成如下协议,供甲、乙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1、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于20XX年5月15日解除,乙方的社会保险缴纳至20XX 年5月。
2、乙方应在年月日前完成以下工作交接:。
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及本公司规章制度,甲方与乙方一次性结清基于双方劳动关系存续及解除产生的各项工资、补偿、赔偿及其他相关费用共计人民币元。
甲方同意于年月日以方式一次性向乙方支付。
4、甲乙双方同意并对此解除协议严格保密,并不得向任何其他的人或他方泄露本解除协议的细节;乙方同意并对他在甲方工作期间知悉的所有信息严格保密,并不得向任何其他的人或他方泄露甲方的商业方法、客户、或任何甲方的其他事情。
如甲乙双方有违反此款保密义务行为,可按本协议第3条所列数额支付违约金。
5、甲乙双方就此劳动关系不再有任何争议(包括但不限
于工资、奖金、提成、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带薪年假、加班费、劳动合同
签订、续签等所有基于劳动关系建立、存续及解除产生的各种争议;包括但不限于仲裁、诉讼、行政等方式)。
6、本协议一经签订,任何一方均不得主张再回到本协议签署前的状态。
如乙方再就此事提起任何形式的争议,乙方应按按照本协议第3条所列款项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同时向甲方承担因处理此争议事宜发生的交通费、律师费、滞纳金、员工劳务费等相关费用。
7、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北京索福特安全防护设备有限乙方:
公司
时间:年月日
时间:年月日
目前由员工辞职引起的劳动纠纷日益增多,其中大专院校毕业生在分配工作不久辞职引发的劳动纠纷占绝大部分,单位要求辞职人员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赔偿损失,巨额的赔偿金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受到辞职员工的质疑,学子们发出“踏入社会就挨上一刀”凄婉呼唤,员工辞职赔偿畸重的问题受到劳动仲裁、司法和律师界的广泛关注,也存在不同的认识。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确立了劳动者的单
方辞职权,对劳动者辞职并没有设立实质性要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劳动法》的立法意图是相当明确,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目的是为了保护在劳动法律关系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志趣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需要;劳动者在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后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是行使法定授权,不违反《劳动法》,不构成“违约”。
自从《劳动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对于第31条的疑义颇多,认
为如果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无任何限制,劳动合同没有约束力,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就得不到保证,影响用人单位的工作、生产的正常安排;用人单位的这种看法没有看到劳动者的“可替代性”,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时,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劳动技能或者身体条件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劳动者能够完成所担负的工作,用人单位招聘或者聘用并不是定位于某一人的特定劳动者,这就是劳动者具有的“可替代性”,任何一名满足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均可以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何工作都不是离开某个特定的劳动者就不能完成
的,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死了张屠户非吃带毛的猪?”非常通俗和准确地表达了这层意思。
《劳动法》第31条规定了劳动者的“提前30天”与“书面通知”的义务,保证用人单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在劳动者辞职前招聘、雇佣新的员工来完成交接工作和接替工作,不会影响用人单位工作、生产的安排。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对用人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赔偿只是用人单位由于劳动者辞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通过法规严格限制经济损失的范围,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
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而且当用人单位存在以上经济损失时才发生赔偿,在用人单位没有以上经济损失时劳动者也不需要赔偿。
目前我国许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要求劳动者在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违约金,并且与劳动者的月工资相比较“违约金”畸高,一般都超过劳动者的年工资2-3倍;劳动者在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后与用人单位解除
劳动合同关系是行使法定授权,不违反《劳动法》,不构成“违约”,也不存在支付违约金问题;即便是将所谓“违约金”理解为“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合理限制。
用人单位在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和经济性裁员时可以依据《劳动法》的授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承担违约责任,对于劳动者所作的不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而是经济性补偿,根据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补偿的金额也“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相比较而言,劳动者辞职赔偿责任畸重,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根本失衡。
在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时,虽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律上讲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劳动者事实上处于弱者地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地位是对等而非平等的,劳动合同中并不完全适用普通民商合同的意识自治原则,劳动合同中劳动者辞职责任畸重条款应当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劳动争议诉讼中得到纠正,目前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判例采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约定赔偿金最高不得超过劳动者年工资来限制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如果片面适用合同法领域的意识自治原则,对于劳动者损害很大,不符合我国《劳动法》立法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
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原劳动部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第4条明确规定了赔偿的范围:“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 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
偿费用”。
职工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部分职工在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0日后主动离职,不予理会用人单位的赔偿要求,用人单位则不给职工办理人事关系和档案的调转手续,职工离职后人事关系和档案长期留置在原用人单位;造成职工在新的工作单位不能办理劳动保险、不能办理出国政审手续、影响技术职称评定、不能进一步求学深造和丧失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
所以,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损失方面发生争议后应当在60天内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争议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