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酒文化简介 黎族酒都有啥民族特色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黎族婚礼上的趣味习俗 黎族婚俗简介

【传统文化】黎族婚礼上的趣味习俗 黎族婚俗简介

【传统文化】黎族婚礼上的趣味习俗黎族婚俗简介【传统文化】黎族婚礼上的趣味习俗黎族婚俗简介结婚前,男方家要做三件事:一要向女家送聘礼,第二筹备婚礼物品,第三动员众亲为新郎盖新房。

女家也要办两件事:第一备好酒菜招待接亲队伍;第二组织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的队伍。

一年之中的秋收后至春节前夕,是黎族人结婚的旺期。

成婚场面盛大,婚礼程序有意思,但各地存有异。

成婚广泛以吊丧、送葬、尝福酒、逗娘、对歌、挑水、拜堂、收席、通报、恳请妻、媳规等程序。

接亲:举行婚礼的当天上午,男家派出三至五名男女,前往女家承担接护新娘。

男者俗称“公鸡”,是负责联络人;女者负责陪送新娘。

接亲时,女家办酒席,请来民间八音乐队吹吹打打。

新娘姐妹召集亲戚朋友和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队伍,人数越多新娘身份越高,少则二三十人、多则百人。

婚俗:新娘出嫁前三天要洁身,请人妆饰打扮,拔脸汗毛,修眉等。

新娘身穿艳丽衣裙,头披花巾,戴耳环,颈脖戴银项圈、玉珠圈,胸前挂银牌、银铃、珠链,腰系银链,银铃,手戴镯子、戒指,脚戴银圈。

合亩制地区的新娘,还要挂精致的小腰箩和戴闪光的云母片草笠。

新娘离开父母家时,由陪娘护送,男家接亲人员带路,行走在队伍的前头,还有乐队吹吹打打,场面十分热闹。

盛行新娘不见新郎不露面的婚俗,保亭、陵水地区的新娘,用雨伞遮脸;合亩制地区的新娘,用草笠遮脸,并佯装哭骂娘家把她送去远方。

如果不大哭不怒骂,众人可以说道她“想要老公”,不孝顺父母和亲。

白沙县南开地区的新娘,由四个陪娘各扎着白毡四角,新娘躲藏在里面。

琼中县和沿海地区的黎族新娘,披纱不露面,并且挑选陪郎和陪娘,必须与新郎、新娘同年长大,其身材和相貌与新郎、新娘大致相近的青年男女。

赛方言区黎族,由新郎率领吊丧队伍至女家把新娘接回来。

迎亲:送新娘队伍于傍晚到男家的村口,举行迎亲仪式。

奥雅(主持仪式的男性老人)身穿祭服,手持一把尖刀,在进村路口中央铺一片芭蕉叶,放上一个鸡蛋,面向送新娘队伍,念祈平安词(黎语意译):“天鬼地鬼凶魂鬼,不得阻路卡寨门;尖刀砍蛋见大红,刈叶脱销开寨门。

黎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介绍

黎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介绍

黎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介绍黎族尚礼的风俗习惯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

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

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

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

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

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二等是用树皮制做,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礼礼仪祭祖仪式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

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云南少数民族的酒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晶,是民族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深厚,包含了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社会等诸多的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在这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那么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呢?1.彝族。

彝族习俗以妇女敬酒为贵,不论任何场合只要是妇女买的或是敬的酒,被敬者不得拒绝,饮酒后要回赠点礼物。

2.纳西族“客酒”。

“客酒”是以高粱、大麦、小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

其制作方法是大麦、小麦各占60%,煮熟、焖黄,然后摊凉加酒药装箱糖化,再分装入瓦罐,加上60度大麦清酒,封存60天后过滤去糟,将汁液再分装入瓦罐密封沉淀,时间最短一年,越长越好,度数不高,富含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3.独龙族竹筒酒。

云南怒江贡山一带的独龙族男女老少都喜好饮酒,每当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酿酒。

独龙族人酿酒不用土坛而用竹筒。

酿制时他们选用最好的竹中,将竹子做成酒筒,然后将煮熟的大米、小麦、或高粱拌上药酒装进竹筒。

7天后,将竹筒盖打开,即可喝到醇香的竹筒酒了。

4.黎族山栏酒。

云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临门,便以自制的山栏酒为客人接风洗尘。

他们饮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腔斧昂”,是饮酒叙情之意;第二阶段是喝醉酒,叫“痹熬”,就是按黎族风俗要喝醉才罢;第三阶段叫“吞卓丘”,即主宾对唱当地民歌。

5.水族肝胆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

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

当客人入席,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

喝酒高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以上就是对云南各民族饮酒文化有哪些不同这一旅游饮食安全知识给大家带来的介绍。

希望大家在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对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多做了解,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

黎族山兰酒医学理论探析

黎族山兰酒医学理论探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1月上第21卷第1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黎族山兰酒医学理论探析张琳琳 仲乃堂 任天爱 邵恩茜 裴海鹏 邵天晓 马天鹏 吴妹 谢毅强 李凯 杨旭△(海南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99)【摘要】本篇简述了海南黎族特色山兰酒文化,从中医理论与微生物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山兰酒的作用机制及药用价值,分析表明山兰酒具有祛湿健脾、益气补阳、活血调经等功效,这对中医药治疗及预防相关疾病、海南黎族酒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山兰酒;黎族;米酒;健康【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01-0069-05海南黎族山兰酒是一种传统黎家自酿米酒,其独特的历史、制法、作用等深受当地黎人喜爱。

学生团队在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期间多次前往海南黎族本土文化丰富的村落;并通过查阅近年编撰的黎医药图书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章了解黎医药特色文化。

通过实地调研及整理信息得知山兰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1 山兰酒特色文化简述1.1 历史源流山兰酒,又称“biang”酒,相传是水神楠在劳作后机缘巧合下创造出的独特的制酒法。

楠是黎族神话中的水神,同时也是黎族人民的先祖。

一日,他带着一堆南椰嫩心(一种棕榈科植物幼嫩的树干髓心)打猎回来,准备将南椰嫩心当菜吃。

楠吃完后看还有很多南椰嫩心,于是将其切碎放入了曾装有野橘、山姜等野菜的罐子里密封。

几日后,楠发现装有南椰嫩心的坛子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喝了这种液体后感觉浑身舒畅,睡觉也格外香甜,醒来后更是精力充沛。

于是楠的子女们便沿袭这一制酒法并加以改良,以山兰稻为原料,加入不同的植物制酒,并称这种酒为山兰酒[1]。

在黎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山兰酒在喜事白事节日庆典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婴儿满月时,用筷子沾一点喂给新生儿以祝愿健康成长;男女谈婚论嫁时,男子敬酒寄托美好祝福;老人则会提前酿造山兰酒用来款待自己离世后前来吊唁的来宾。

传统酿酒工艺,传统古法酿酒技术

传统酿酒工艺,传统古法酿酒技术

传统酿酒工艺|传统古法酿酒技术传统酿酒工艺黎族传统酿酒工艺:醇香细腻余味绵长2021年,黎族传统酿酒技艺入选五指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酿酒需要的原料主要为山栏稻。

山栏稻又称为山兰稻,是一种旱生山栏糯稻谷,无肥无药的纯生态种植,通过自然发酵,能酿造出口味丰富的山栏酒。

山栏酒可以说是黎族人的茅台,黎族人称之为“biang(第四声)”。

山栏酒的酿造,光是拥有独特的原料还不够,没有独具匠心的酿造工艺,很难酿造出醇香细腻的山栏酒,在海南五指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美不过黎族三月三,甜不过黎家山栏酒。

山栏酒的酿造步骤主要为:将晾晒好的山栏稻谷脱壳、清洗,浸泡三个小时后进行蒸煮,蒸煮2-3个小时,煮好后将山栏米摊开晾凉,等山栏米完全晾凉后,在表面撒上酒曲,然后再把山栏米翻面,再撒一次酒曲,撒好后放置发酵两天再进行装坛,装坛时要用芭蕉叶在坛口进行密封,最后存放30天即可。

客家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客家黄酒酿造是一门综合性的传统工艺,其以糯米作为主要原料,经过洗米并浸泡、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木甑蒸煮、摊饭晾冷、拌曲、前期和后期发酵(陶缸发酵)、接酿、压榨、过滤(澄清)、炙煮(灭菌)、烤酒、勾兑、装缸贮存、灌装等多道工序酿造而成。

其中,清洗干净糯米杂质后浸泡至手指捻能粉碎,把米倒入箩里用清水冲洗干净至流出的水清澈无白色米浆水。

蒸煮,水沥干后的米全部倒入锅轻轻抹平,用木棍均匀打透气孔,上汽后90分钟至熟而不糊。

蒸熟后,铲到凉饭台冷却,沥干水分均匀翻拌一遍。

均匀撒入酒曲翻拌均匀后再次撒入酒曲翻拌均匀,把饭倒入桶或缸内,用洗干净的手在熟粳糯饭中央挖一个直通桶底部u形饭窝,冬春季洞口直径约10cm,夏秋季直径15cm左右,随后用手将饭面轻轻抹平至饭粒不下塌为度。

前期发酵温度控制在31度左右为佳,后期发酵是低温长时间的发酵过程,熟酒后酒度大都在16度左右。

将成熟酒醅集中到储罐内,再到压榨设备内进行糟酒分离,酒糟满后将糟压榨4小时左右。

热情好客的黎族酒宴习俗

热情好客的黎族酒宴习俗

热情好客的黎族酒宴习俗海南岛的黎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在那里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富有传统色彩的风俗习惯,迎客酒就是其中之一。

黎族同胞十分好客,他们把客人的光临当作全寨子值得庆贺的事,不管哪家来了客人,家家户户都很高兴。

客人一进寨,男女老少就一齐走出家门,同客人握手,热情地说:“欢迎您啊,都托(有心人)!”客人被带到家里,主人马上端出备好的槟榔。

这时,全寨子都动了起来,忙着准备酒宴。

各家各户都慷慨地献出自己家里的酒和菜,一起迎接远方的来客。

黎家待客的最高礼节是杀牛,其次是宰羊。

一般的酒宴有鸡、鸭、鹅、小猪或猎物。

碰上重要的客人,他们提前好几天就拿起猎枪,上山去猎取野味。

迎客酒一般都在下午进行。

酒是自制的,若用买来的酒待客,便被认为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这种酒,是用一种在山坡上耕种的叫做“山兰”稻的米酿制而成的,醇香可口,浓而不烈,别具一番风味。

酒和菜都准备就绪以后,主人便在堂屋中厅的地上铺上编有各种精美图案的苇席,作为“酒桌”。

先请客人入座,陪客围坐四周。

然后,主人用椰壳制的勺子从酒瓮中舀出“山兰酒”,先给客人“贡熬”(敬酒),待每人的大碗里都装满酒后,主人把碗捧到齐额处,恭敬地说:“根噢啊(好人啊),让我们一起把酒喝下去吧!”第碗酒,一定要一饮而尽,不然主人就会不高兴。

酒宴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酒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叫做“腔斧昂”,意思是借酒抒情。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野猪在山里,猎狗把它撵出来;话语在肚子里,酒把它引出来。

这个阶段,主人和客人边饮边谈,互相问候, 互相祝福。

双方如果有重大的事情须要商讨,就要在这时谈妥,否则,当酒宴进入第二阶段以后,便谈不成了。

他们的规矩是: 喝醉之前讲的话是有效的;酒醉之后讲的话是不算数的。

所以在“腔斧昂”阶段,喝酒是次要的,主要是谈话,商讨问题。

半小时以后,酒宴进人第二阶段一一“痹熬”(黎话: 喝醉酒)。

这时,主人高声宣布:“大家以最甜蜜的酒来代替最甜蜜的话,大家痛饮吧!”说完,由主人主持,指定客人依次与陪客人对饮,而且每人要连喝两碗,以示“好事成双”。

黎族文化—饮食篇

黎族文化—饮食篇

黎族饮食禁忌
食肉类方面:黎族地区普遍不吃猫肉,认为猫是家门灶神,家猫死了就埋 葬。五指山市合亩制杞方言和东方市美孚方言,视牛为崇拜物,禁止牛日杀 牛。按生肖推算,牛日杀牛会损牛的灵魂。合亩制的亩头和妻子,不吃狗、 猫、蛇、鹩哥鸟和乌鸦的肉,并禁止在家里煮此类食品。认为狗是家门卫士 和狩猎帮手,猫是家神,蛇是鬼神,鹩哥鸟要骑在牛头上是牛的灵魂,乌鸦 是吃死人肉的凶魂,吃了它们的肉不吉利。黎族民间,怀孕妇女不吃蛇和猴 子肉,吃了会生怪胎。五指山地区黎族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期间,禁止吃 鱼肉和鸡蛋等,认为吃腥味食品,会得妇科病。惟有乐东哈方言对吃肉没什 么禁忌,无论家禽家畜,还是飞禽走兽均可食用。
黄姜饭
黄姜饭又称黄色饭,是古时黎族同胞招待舅舅或久别的亲戚或当 地头人的美食。现在是用来招待贵宾,素有“一家黄饭熟,百家口 水流”的赞誉。
黄色饭的制做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兰米倒进锅里,加入适量的 水,然后把从山上采来切成片的山黄姜、牛大力、土藤根叶等草药 均匀地拌在一起,煮熟后便成为香喷喷的黎族特有传统风味美食—— 黄色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薯饭
黎族家家户户都种红薯。红薯饭的制作颇具特色:把生红薯洗净切成小 块,先下米待煮半熟时放入红薯,以三成米二成红薯混合煮成稀饭或干 饭。另一种是把红薯切成小片晒干,掺米煮成稀饭。夏天吃红薯稀饭清 甜可口,凉爽解热,有保健的作用。
南瓜饭
五指山地区,人们常煮南瓜饭食。制作南瓜饭时,先削去瓜皮,清除 瓜瓤,把瓜肉切成小块掺米下锅,煮成稀饭或干饭。或是糯米掺南瓜 肉,用蒸锅蒸成米饭后,用木臼舂烂,制成南瓜饭团,这是一种独特 的风味。 南瓜饭是寨子里黎族人的家常饭,也是招待客人的食品。黎寨流传着 一首歌谣:“今日出门好运气,主人恰煮南瓜饭,味又香来色又美, 诱得外人找上门。”黎族人通常把洗净的南瓜切成手指长的片儿,然 后掺入约为南瓜重量1.5倍的山兰米,加入适量的水煮。煮南瓜饭时不 能随便掀锅盖,更不能搅拌,这样才能在饭煮熟之后香气四溢。南瓜 饭营养价值很高,能清火去热,对糖尿病、肝病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文

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文

三一文库()
〔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文〕
我国少数民族喜欢饮酒,他们的饮酒方式多种多样,别
有一番风情。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
文,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少数民族饮酒的民俗范文
山栏酒
海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临门,便以自制的
山栏酒为客人接风洗尘。

他们饮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
“腔斧昂”,是饮酒叙情之意;第二阶段是喝醉酒,叫“痹熬”,
就是按黎族风俗要喝醉才罢;第三阶段叫“吞卓丘”,即主宾
第1页共3页
对唱当地民歌。

肝胆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胆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胆相照,苦乐与
共。

他们在杀猪时,一般都把猪胆留了下来。

当客人入席,
酒过三巡,主人便取出猪胆,剪开管口把胆汁注入酒壶,给
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轮到主人。

喝酒高
潮时,往往要喝交杯酒,即宾主联臂举杯,同时将对方递来
的酒饮下,表示心诚。

牛角酒
贵州东南一带苗族接待来客要敬献醇香可口的牛角酒。

苗家人都有外形美观、雕刻花纹的水牛角,客人到寨门时,
穿着华丽的苗家姑娘举起牛角酒敬客,同时还有几位姑娘在
客人胸前挂两三只紫红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

如果客人懂
得苗家规矩,要双手捧住牛角,一饮而尽,就会顺利进入苗
23。

极具民族特色的黎族礼仪文化(看黎族人如何祭祀祖先)

极具民族特色的黎族礼仪文化(看黎族人如何祭祀祖先)

极具民族特色的黎族礼仪文化(看黎族人如何祭祀祖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种礼仪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的,所以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黎族也不例外,黎族对于礼仪也是非常的重视,他们有自己的民族的礼仪,在一些事情上,是大家都墨守成规的一些礼仪,而且礼仪也是在黎族民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那么关于黎族的民族礼仪你都了解多少呢?黎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礼仪,这些礼仪涉及了多个方面,并且每个方面的礼仪都不同,代表的意义也是不同,那么黎族都有哪些传统的特色礼仪呢?接下来就跟着专业人士一起来了解了解吧!在一些聚会和节日的宴席中,也有他们特有的一些礼仪,对待客人黎族有一套专门的饮食礼仪,这个时候男女是有别的,男客人需要先酒后饭,女客人则是先饭后酒,在开始吃饭前,主人一般需要先请酒。

请酒就是主人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敬酒请酒,然后自己先作为东道主将酒一饮而尽表示尊重,之后再将酒一个一个的倒给客人,客人将酒喝完之后,再由主人给客人送一口菜,这样也是表示尊敬,一般情况下,主人只是陪客人喝酒,而不陪客人吃饭,因为怕客人因为不好意思而没有吃饱。

在黎族还有一种礼仪就是播种礼仪,因为在海南,一般是农历的二月春分的前后,是种植早稻的好时候,在七月的立秋前是种植晚稻的时间,一般有这样的一个习俗礼仪,就是在每一季种植插秧前,必须先由亩头采摘带有绿叶的小树枝,然后挂在自己家的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还要穿一身新衣服和新筒裙,一大早上需要先在田地的四角插上一百株秧苗,然后在秧苗的旁边插上树叶和红藤叶,这样意思是表示稻魂有主。

黎族人的祭祀礼仪也有需要遵守的,在黎族,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这一天是要举行民间的祭祖活动,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杀鸡卖肉,而且还要用五种颜色的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在晚上的时候,一般是由自己的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支香,这样是祭祀哪些没有人供祭的祖先。

关于黎族的民族礼仪还有很多,有很多我们没有提到的,现在依然在传承着,如果有时间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到当地去感受一下,跟当地的老人去交流一下,会学习到不少的礼仪知识。

浅析黎族酒文化之韵

浅析黎族酒文化之韵

浅析黎族酒文化之韵
符美明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黎族所酿制的酒有果酒和粮食酒,主要为"biang"糯米甜酒,还有以玉米、南瓜、荔枝等为原料酿制成的酒.黎族人的制酒和饮酒器具主要有圆木甑、陶甑、滴酒筐竹、竹制吸管.黎族酒文化内涵表现在待客方式、感情的表达、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黎族酒文化是了解黎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了解黎族人的饮酒文化及习俗,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孙悟)
【总页数】3页(P113-115)
【作者】符美明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1;TS262.4
【相关文献】
1.海南黎族酒文化考略 [J], 周菁葆
2.诗酒同韵酒魂诗心——论“中国诗酒文化” [J], 肖向东
3.诗酒同韵酒魂诗心——论“中国诗酒文化” [J], 肖向东;
4.浅析海南黎族饮食文化,推广黎族美食 [J], 王多惠
5.黎族酒文化浅论 [J], 邢孔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黎族的酒文化是怎样的

黎族的酒文化是怎样的

黎族的酒文化是怎样的黎族的酒文化是怎样的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联络感情的必需品,而酒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你知道黎族的酒文化吗?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黎族的酒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黎族的酒文化黎族是海南岛上的世居民族,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社会因素为其孕育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黎族人热爱生活,善于创造,黎锦、黎单、黎酒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其中,黎酒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

无论是节日活动、婚丧嫁娶、迁入新居,还是生育、社交和举行宗教活动,都离不开酒。

他们以酒为礼,敬酒对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酒文化。

黎族酒类繁多,酿酒技艺独特且历史悠久,常见的酒有山兰酒、芭蕉酒、南瓜酒、椰子酒、甘蔗酒、荔枝酒、番薯酒、木薯酒、玉米酒、山果酒等。

这些众多的酒类品种都得益于海南岛的优越地理条件,这里四季常青,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腴。

水稻可一年三熟;玉米、番薯等终年种植;椰子、槟榔、香茅、腰果等热带经济作物和香蕉、菠萝、菠萝蜜、芒果等热带水果产量丰富……黎族人正是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加工、酿造出醇香的美酒,最著名的就是山兰酒及与其相关的地藏酒。

黎族山兰酒的酿制与传说山兰酒被誉为黎族的“茅台”,黎语称“Biang”。

山兰酒是以黎族居住地特有的一种旱糯稻米(也叫山兰稻米)为原料,拌以酒饼,经过自然发酵制成的一种富含营养的酒蜜。

品尝起来清醇可口、味美甘甜,可以补气血、延年益寿,是黎族人用来滋补身体和招待宾客的上品。

酿制山兰酒,首先要制作酒饼。

酒饼是发酵酒时用的中介物,作用相当于发面时用的酵母。

由于黎族的区域分布差异,用来制作酒饼的原料也有所区别。

常见的原料有扁叶刺、黑藤、甜桃叶、山橘叶、姜叶、甘蔗叶、香皮树的表皮、菠萝蜜叶等,有的是用其中一种,有的是用多种混合。

具体做法是,先将原料植物叶晒干、切碎,之后用水浸泡数小时,捞出杂质,用该植物的汁水浸泡旱糯稻米1-2天捞出稻米并舂碎,将其揉成饼状放置在姜叶上,用麻包包裹令其在一定温度下发酵,这样带有姜叶香味的酒饼就做好了。

海南biang酒文化

海南biang酒文化

海南岛的原住民——黎族,已有3000年的民族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黎族人民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黎锦织造、山兰种植、米酒酿造、黎家歌舞等黎族文化脍炙人口,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其中,黎族传统米酒的酿造,为海南有独有,黎族同胞称之为Biang (读第四声,没有相应的汉字),在中国酒系中属于黄酒。

其酿酒原料为本土农作物山兰旱稻,在坡地上种植,亩产仅有100多公斤,较低的稻产量造成酒产量相应也比较少,主要散见于民间,由百姓自发生产,大部分用于家庭消费,商品率低,仅有的少数几家企业(如保亭的海南黎轩酿酒有限公司)的生产规模也不大,更缺乏市场细分研究,定价策略模糊,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

总而言之,Biang酒在国内的酒行业、酒市场中名不经传,与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民族文化背景非常不相称,商业开发的空间巨大。

2008年,海南省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

对于如何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指出,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为海南岛的原住民,黎族同胞所创造的文化应该而且必然能成为海南旅游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挖掘黎族文化,开发具有黎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览丰富多彩的黎族文化,我们会发现黎族酒文化具有很重的份量,她根植于黎族农耕文化,贯穿于一系列黎族节庆活动、居家生活之中,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做好黎族酒文化的文章,对于丰富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旅游产业向文化内涵的纵深发展,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绝对是一件利省利民的大好事。

如何做好黎族酒文化,推进Biang酒市场化、产业化,将其打造成为富有黎族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市场的旅游产品,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非常值得努力实践的课题。

我会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省政府出面注册商标优质品牌是一种能够产生无穷无尽效益的商业资源。

有一个说法,即使全世界的可口可乐企业一夜之间毁于灾难,凭借其无形资产的价值,依然能够迅速获得融资实现东山再起。

海南黎族的风俗习惯

海南黎族的风俗习惯

海南黎族的风俗习惯海南黎族的风俗习惯海南黎族是我华夏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而拥有礼仪之邦的国家的一员自然是具有强大“礼”之文化,而且在海南黎族中礼仪拥有很高的地位!那这样的一个民族会有怎么样民族习俗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海南黎族的风俗习惯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

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

宾主分开对坐。

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

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

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

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

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

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

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2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

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

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

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

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亲人离世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

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

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

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欢迎。

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

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做,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口,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黎族嗜酒习俗原始宗教信仰

黎族嗜酒习俗原始宗教信仰

黎族嗜酒习俗原始宗教信仰一、顽强的杞黎原始宗教信仰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黎族杞黎地区,现代性的教育机制早在20世纪50年代解放以后就被建立起来了,政府的无神论宣传也一直在进行。

尽管黎族群众的受教育水平一直较低,但是主流的无神论教育多少在年青一代中发生着作用,以至于人们在被问及鬼神时显得有些许矛盾与迷茫。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此地黎族群众的原始宗教信仰却仍然保存着十足的传统味,似乎没有明显受到现代科学文化的冲击,甚至在经历了“破四旧〞、“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文化灾难之后,它仍然迅速恢复并我行我素甚至还发挥着更重要且全方位的作用。

二、原始宗教信仰的现代维系机制寻找一种异于宗教起源的解释逻辑上述现象如何解释?显然,对原始宗教信仰所产生之初的解释逻辑并不适用于解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维系了。

对于这个问题,很容易联想到的解释逻辑就是人们对于传统习俗的遵守,也即原始宗教信仰意识作为一种被世代黎族群众所认可与使用的习俗而继承与保存下来。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解释逻辑十分牵强。

原始宗教信仰意识能够作为习俗被继承,只能是在科学文化与认知水平较为低下的传统社会才有可能,一旦到了现代文明社会,它就会受到沉重打击。

当然,如果现在所继承的传统习俗与现代科学文化认知相吻合或者至少不与其相矛盾,人们是有可能去遵守这种传统的。

但原始宗教信仰在很多时候与科学相矛盾,那么在现代社会中它的继续存在就不能仅仅简单的认为是对传统习俗的遵守了。

从生产力水平或者认知水平较低方面来解释宗教信仰意识仅适用于对它在形成之初的情况。

而将其应用于当前社会除了因其本身太过于空泛而显得有点虚之外,也无法对传统原始宗教信仰的继续存在做出合理的解释,因而没有太大的意义。

笔者在下文中将尝试使用新的解释逻辑来研究和探讨原始宗教信仰在现代社会的维系机制问题。

三、田野案例:当今黎族村落的原始宗教实践在笔者驻村调查的村庄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关于鬼的故事和传说,有些还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海南黎族

海南黎族

海南黎族风情2011-6-29来源:中华五千年网我要评论(0)文章摘要黎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

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

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服饰风格独特。

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用布巾缚腰。

黎族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润黎妇女穿贯头服和超短筒裙;杞黎妇女穿开襟无领上衣,花筒裙长及膝盖;孝黎妇女穿中筒裙;美孚黎妇女穿方领上衣,筒裙长及小腿;赛黎妇女穿圆领包胸右侧开襟上衣,筒裙宽大。

黎族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木棉做为纺织的原料。

公元五世纪的时候,黎族的纺织工艺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后,回到她的家乡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市)传授纺织技术,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的。

黎锦配色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一百二十多种。

除筒裙外,用黎锦做的花幅、壁挂、花带、挂包等工艺品颇受人民的喜爱。

织锦工艺是黎族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奇葩。

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已能织出彩色斑斓而又耐用床单幕布。

至宋代,黎锦、黎幕、黎单已经颇负盛名,远销桂林等地。

这些纺织品图案精美,主要有“渔猪农耕图”、“绿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配色调和,绚丽华美。

黎族村落多在山谷缓冲的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子周围保留着茂密的树木。

平原村落的周围种植着刺竹,形成营赛,故称“黎赛”。

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 船形茅草房屋”,传说这种住宅的造形,象征着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迁居而来的。

黎族山兰酒文化

黎族山兰酒文化

黎族山兰酒文化作者:郭雷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7期摘要:酒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可以让我们认识一个民族,了解一个民族。

山兰酒作为黎族家家户户的必备佳品,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也形成了独特的山兰酒文化。

关键词:黎族;山兰酒;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一、山兰酒的起源山兰酒,黎族人也称之为“biang”酒,这是黎语的叫法。

神话传说中楠是黎族的先祖水神,他在山兰园里日复一日的辛勤耕作,在深山密林里捕捉猎物。

有一次,他打猎归来,顺便带了一大堆南椰嫩心(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棕榈科植物)当菜吃,饭后,把多余的南椰嫩心切碎,无意中放入了原来装有姜片、野橘等腌菜的土坛子里,封好坛口后他又去山兰园里劳作。

几天后,楠带着猎物准备回家,刚打开门一股甘香迎面扑来,依味而去,便来到装有南椰嫩心的土坛子旁。

楠把南椰嫩心拿出来后,坛子里多了一些浅黄色的汁液,他忍不住喝了一口,发现入口绵滑,极其清爽,又连续喝了两大杯,劳作之后的疲劳感顿时散去,全身充满了活力。

之后楠的儿女开始用山兰园里出产的山兰稻制成的糯米充当原料,制作出来的酒汁反而更加甘甜爽口。

这种汁液不但能去劳生津还能祛寒消食,他们把它叫做“biang”酒,从此以后山兰酒便产生了。

二、山兰酒的酿造工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谷部·稻”中说:“造酒糯米也,其性温,故可为酒,酒为阳,故多热。

”制作山兰酒的时候,必选上等的山兰稻。

山兰稻是一种早稻米,品质好,味道佳,而且产量低,可谓弥足珍贵。

酿酒的时候,先把山兰米淘洗干净,当然也不可过分淘洗免得影响风味,之后放入锅中用地火蒸成干饭,放入竹筐自然风干,揉成散粒;并用山橘叶、甘蔗叶、菠萝蜜叶、杨桃叶、黑藤等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和山兰米一起制作成“酒饼”;之后把“酒饼”碾碎加温水调和后与山兰米掺杂在一起,放在铺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箩筐内,上面也用芭蕉叶盖住,开始发酵。

海南黎族酒文化考略

海南黎族酒文化考略

海南黎族酒文化是海南黎族民族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海南黎
族民族的精神家园。

海南黎族酒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黎族人就有烹饪酒的习俗,他们用芒果、椰子、桑叶、芋头等原料制作酒,以此来庆祝节日、聚会、宴请客人等。

海南黎族酒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汉族人引进了酿酒技术,使黎族人可以
制作出更加精美的酒,从而更好地表达他们的精神。

此外,海南黎族酒文化还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斯兰教的教义规定,酒精饮料只能在宗教仪式中使用,这也使得海南黎族酒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海南黎族酒文化不仅是海南黎族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海南黎族民族的精神象征。

黎族人
用酒来表达他们的热情好客,用酒来表达他们的友谊,用酒来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用酒
来表达他们的文化自信。

海南黎族酒文化的发展,为海南黎族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
增添了新的内涵,为海南黎族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黎族神秘的酿酒技法

黎族神秘的酿酒技法

黎族神秘的酿酒技法黎族酿酒分为两种酿法:一种是酿制糯米酒的罐酿法和筐酿法;一种是酿制米酒、水酒等蒸酒法。

糯米酒的酿制过程一般是先用冷水将糯米浸泡半天或一天,然后淘净蒸熟或煮熟,接着倒在米筛或竹篮里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不限,一般用手触摸觉得没有热度为宜),待冷却后撒上适量酒饼粉(俗称酒曲),并搅拌均匀,堆成锥体状,再用烫软的芭蕉叶或干姜叶盖住,待一天一夜发酵,当闻到酒味或见到酒水(俗称酒娘)流出来时,就将这些已开始发酵的酒饭装进陶罐或陶缸,并密封罐口,贮藏在阴凉处或埋于地下让它继续发酵,经过7天以上发酵而成。

贮藏的时间越长酒越香甜醇厚,贮藏5-8个月,糯米酒色变成橙黄色;贮藏一年酒色变成黄褐色,贮藏数载则变成暗红色(俗称血酒),酒味更加醇厚香甜。

筐酿法与罐酿法有所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将已开始发酵的酒饭装进用竹篾编织成“v”形体的竹筐(带有四只脚),再用烫软的芭蕉叶或干姜叶盖住筐口,下面放置酒坛接酒,酒饭发酵就开始滴出酒来。

其酒味香甜可口,但酒的浓度不够高。

筐酿法主要流行于杞黎地区。

另外,有一种奇特的树甜酒,那是长期在深山老林里劳作的人,就地取材酿造的酒:选粗壮的南椰树在靠近树冠幼嫩的地方打个洞将树心捣烂,装进适量的酒饼粉,并将洞口密封7天后,用竹管插入洞就有淡黄色的酒液流出来,香醇可口。

米酒、水酒的酿制过程一般是先用冷水将大米浸泡一个晚上,然后淘净蒸熟或煮熟,倒在米筛或竹篮里冷却,冷却后撒上适量的酒饼粉,搅半均匀后堆成锥体状,再用烫软的芭蕉叶或干姜叶盖住,待二三天发酵,当闻到酒味或见到洒水流出来时,就将酒饭装进陶罐或陶缸里,并密封罐口,让它继续发酵,一般20多天就可以发酵完毕。

临近熬酒(烤酒)的前四五天还需要往缸里(罐内)加适量凉开水或清水。

烤酒时,先将罐内或缸内的酒饭和酒水倒进大铁锅内,然后罩上自家制作的蒸酒器(其造型为两头大中间小,一般是下端比上端大,在腰部有凿口,为出酒口,中间有三个直径约五厘米的小洞跟上端相通,而洞口向上卷),再用一个小铁锅罩住蒸酒器上端,并在其内装约三分之二锅的凉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酒文化简介黎族酒都有啥民族特色
>一、玉米酒玉米淀粉多,酒度高。

黎族把玉米舂碎,煮成玉米干饭,盛入陶盆,撒上酒饼,盖封盆口。

酒料发酵15天后,酒汁可饮。

酒密封存一个月后,用蒸酒锅蒸馏出高浓度的玉米酒。

二、番薯酒、木薯酒把生番薯洗干净,切成小块,用锅煮熟晾干,加入酒饼拌匀,盛入大坛密封一个月,发酵成酒料,把酒料倒入蒸酒锅蒸馏成酣醇的番薯酒。

此酒有浓厚番薯味道,酒浓度不高,适合盛夏季节畅饮。

木薯酒蒸制方法与番薯酒一样,但木薯酒浓度高,适合酒量大者饮用。

三、芭蕉酒、南瓜酒芭蕉果实淀粉含量多,是制酒的好原料。

制作芭蕉酒时,把未成熟的芭蕉果实斩成小块,煮熟晾干后投入酒饼调匀,放入坛子封口一个月,发酵成芳香的酒料。

把酒料和清水调稀后盛入蒸酒锅熬煮,制出酒质清香的芭蕉酒。

南瓜淀粉多,是酿酒的好原料。

黎家把南瓜加工后,掺入糯米蒸成酒料,把发酵的酒料,酿成南瓜酒。

另一种酿制方法是从南瓜蒂上开一小洞,将酒饼放进瓜内,把洞口密封一个月,经酒曲的发酵,南瓜内盛满酒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