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瑜 胃脘痛辨证施护共49页文档

合集下载

浅谈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施护

浅谈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施护

【 关键词 】 胃脘痛 ; 证施 护 ; 辨 中医
【 中图分类号 】 2 8 R 4
【 文献 标识 码 】 B
【 文章编号 】 6 2 22( 02 0 — 33 0 17 —5 32 1 ) 4 02 —2
柑橘等有行气开胃作用的食品。 22 寒邪犯 胃型 饮食宜 软而 热 , 生冷 食 品 。 .2 . 忌
用, 其中,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这也说明了壮医针挑法配合中药 内服可通过 调节 甲状腺功能来治 ̄G ae’ , rvs病 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他巴唑组, 疗 效显著 , 且具有方法简便、 易于操作 、 经济适用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 文献
集针挑 、 割治、 按摩为一体的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传统 医疗技法 , 是其治病
结合 临床研 究 . 中医杂 志 ,9 02 ( 1:7 I6 ,I })2
血清中的甲状腺索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为F 3 F 4 正常血中甲状 T ,T 。 腺索( 4、 T )三碘 甲状腺原氨酸(3绝大部分与血清蛋白质结合, T) 游离的极 少, 游离T (T ) 4F 4与 ̄ T (T ) 3F 3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部分, 能直接反 映甲状腺功f[] l 3。 P 近年的研究认为 ,T 是 甲状腺激索代谢的重要控制点,  ̄ F3 是调节细胞内活性激素水平的重要机制。 从本文观察结果中可以看出, 经
《 求医问药 半月刊 S e Me i l dA kT e dc e 02年第 1 卷 第 4 el dc An s h Mein 2 1 ‘ a i 0 期
33 2
行气, 诸药合用, 共凑理气化痰散结, 养血活血消瘿之功 。 壮 医针挑疗法是用一种特制针或大号缝衣针, 根据患者病症选择体 表上有关部位或穴位( 网结)运用不同手法, , 挑破浅层皮肤异点或挑 出皮 下纤维, 进行治病的一种简便疗法。 与传统中医针挑疗法相比, 这是一种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及护理查房
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 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 脉弦。治以疏肝理气。
• (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 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以疏肝清热。
• (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 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 数。治以清热化湿。
少呕吐。
2.注射给药
●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 药。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 液。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二)特色技术
• 1.穴位贴敷: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女性患者妊娠期禁
• (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 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 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治 以健脾益气。
• (五)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 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 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治以温中健脾。
• (六)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 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 无,脉细或数。治以养阴益胃。
• (七)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 便,面黄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治以 活血通络。
(一)胃脘疼痛
•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 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 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空小便。药熨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

浅谈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

浅谈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

浅谈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摘要】目的探讨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的效果。

方法3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施护组180例给以辨证施护,对照组170例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施护,对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出院时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结果施护组疼痛缓解率为97.2%,满意度问卷调查为98.9%;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0%,满意度问卷调查为90%,施护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施护组从饮食、情志、环境、生活起居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同时采用了同病异护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胃脘痛辨证施护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辨证分型有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及脾胃虚寒证七型。

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对180例胃脘痛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施护组180例,男92例,女88例,年龄19-79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2年;对照组170例,男87例,女83例,年龄20-78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23年。

辨证分型见表2 辨证施护2.1寒邪客胃证:症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施护原则:温胃散寒、行气止痛1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酌情配合适当的身体锻炼),热敷胃脘部,病室宜向阳,室温可偏高2疼痛剧烈时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穴以温中散寒止痛3中药宜热服4饮食以软、烂熟、清淡及少量多餐为原则,可适当用姜、葱、芥茉、胡椒、大蒜作调料,轻症可热饮生姜红糖汤,忌食生冷、油腻、坚硬食物。

2.2饮食伤胃证:由饮食不节或不洁史,症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
张淑萍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2(010)013
【摘要】@@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脘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导致.胃脘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若久治不愈,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胃脘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临床上常见的证型主要有: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耗证、脾胃虚寒证等.
【总页数】1页(P1183-1183)
【作者】张淑萍
【作者单位】044400,山西省夏县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中医辨证施护
2.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中医辨证施护
3.中医护理方案对胃脘痛辨证施护的临床运用探讨
4.中医辨证施护对胃脘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神阙穴隔盐艾灸结合中药汤剂辨证施护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和医疗护理查房培训课件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和医疗护理查房培训课件

护理程序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概念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辩证施护 中医特色治疗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称之为胃脘痛。常 由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所致。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参考本病护理。
• (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 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以疏肝清热。
• (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 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 数。治以清热化湿。
• (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 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 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治 以健脾益气。
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等。 •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熨胃
脘部。 •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 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
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辩证分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一)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 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 脉弦。治以疏肝理气。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

胃脘痛的辨证施护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是胃肠功能动力障碍性疾病又是消化系统中典型的心理疾病之一。

其发病与物理化学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自身免疫因素有关,中医称之为胃脘痛、痞满、嘈杂、反胃等证范畴,起病多与情志、饮食、起居、外邪等有关。

辨证治疗固然重要,正确的辨证施护也不容忽视,下面将胃脘痛分型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1 辨证施护1.1 寒邪犯胃型:进食生冷或受凉而致寒凝气滞,不通则痛,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则舒,遇寒加重,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发作时嘱患者速饮热水1杯,或置热水袋于胃脘部,可立即止痛,待疼痛稍缓解后,饮姜糖水(用干姜10 g,加红糖半勺,水煎)或葱椒汤(用蜀椒5 g加葱白5寸煎),每次20 ml,每日3次,均可起到温胃散寒止痛之功。

1.2 饮食停滞型:暴饮暴食而致食积停滞,气机不通而作痛,表现为胃脘胀痛,暖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苔厚腻,脉滑。

由于过量进食,超越胃脘所能承受的限度而导致食积停滞,化腐生热,湿热中阻,胃失和降而暖腐吞酸,呕吐。

可用生山渣10 g加水100 ml煎,分次服用或服用健胃消食片、大黄苏打片、多酶片等以消食导滞。

嘱患者近2日适当控制饮食,给胃腑留有一定的空间,才有利于气血运行和功能的恢复,进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饭后食用水果,如橘子、苹果等助消化。

1.3 肝气犯胃型:胃脘胀满而痛,连及两肋,暖气,苔薄,脉弦,常因情志不舒而诱发。

“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是机体调节心理应急反应核心,肝脏通过对气机、血液和情志的影响,调节人体的应急反应[1]。

因此中医学一直将情志因素列为主要的致病因素。

《济生方·惊悸论治》云:“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2]。

说明消极情绪可影响心神而造成人身脏腑的损害,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源,肝之疏泄功能减退,则肝气郁结、心情抑郁,故诸病生焉。

面对这样的患者,应做好心理咨询,与患者交朋友,了解患者的家庭、朋友、工作以及周围环境对其影响,针对发病原因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主动与护士进行心理交流,使其倾诉心中不快之事。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

胃脘痛的辩证施护

---------------------------------------------------------------最新资料推荐------------------------------------------------------胃脘痛的辩证施护胃脘痛的辩证施护一、肝胃气滞证:1、主症: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适,舌苔薄白,脉弦。

2、护理措施:(1 )首先暂时禁食,病情缓解后方可进半流质饮食、软食,减少胃的负担,使胃得以休息,恢复脾胃功能。

疾病恢复后,逐步过渡为普食,仍要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

(2)饮食上应给予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食品。

(3)若患者为暴伤饮食胃脘胀满可用探吐法,使胃中停滞物吐出。

(4)若为食滞胃脘胀满疼痛者,可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以和胃理气止痛,助消化(5)若出现泛吐清水或胃酸减少症状,应食用葱姜浓汁肉汤,以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反之,若嗳腐吞酸或胃酸过多,需要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脂肪食品,因蛋白质与胃酸中和,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能保护胃黏膜不受过多胃酸的损害,可用牛奶、鸡蛋、豆浆、奶油等,仍要避免硬固、不易消化的食物。

二、肝胃郁热证 1 、主症: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1 / 4便干燥,舌质舌苔黄,脉弦或数。

2、护理措施:(1 )安慰患者使其性情开朗,避免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善于克制情志影响,郁怒、悲伤时应注意避免饮食。

(2)宜清淡饮食,避免过饱,忌食南瓜、芋头、红薯、土豆等淀类壅阻气机的食物及辛辣、燥热之品。

(3)有热者饮食宜清凉,易消化,多饮水,忌食煎炸、肥甘厚腻之物。

(4)可配合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或按摩上腹以止痛。

(5)适当进行锻炼,如气功、慢跑,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分散患者对病痛的注意力。

三、脾胃湿热证 1 、主症: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胃脘痛不同证型的中医辩证施护

胃脘痛不同证型的中医辩证施护

胃脘痛不同证型的中医辩证施护张瑶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30020【摘要】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中医胃脘痛可见于现代医学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系统疾病。

是一种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胃脘痛常容易因受凉、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因此护理工作者根据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包括中药外治法,合理饮食调护,情志调护,起居管理,,等措施,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缓解症状的作用。

【关键词】胃脘痛中医辩证施护中医所指的胃脘痛,涵盖了西医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具有慢性发病,反复难愈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临床上,胃脘痛可以辩证分为寒邪犯胃,肝气犯胃、肝胃湿热、脾胃虚弱等型。

现就中医综合护理不同证型胃脘痛的方法概述如下。

1.中医外治法:1.1中药外敷穴位疗法:将中药研成细末,以棉布制成肚兜,内置药末,敷于中脘治疗脾胃虚寒型、肝郁气滞型胃脘痛。

1.2离子导入疗法:用中药电敷中脘穴治疗急性寒症胃脘痛。

1.3针灸疗法:用艾条温针隔姜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

1.4穴位按摩:选取内关、足三里、合谷用手拇指腹按摩,每日2-3次,每穴10-15分钟【1】。

1.5中药烫疗:选用大黄、当归、红花、干姜等活血温经、祛风镇痛的中药用高度酒浸泡1-2个月,取药渣300-500g棉布包裹。

每次烫疗可以加入药酒和水适量,用微波炉加热,烫神阙穴或上腹部,至药包冷却【2-3】。

2.情志疏导:中医理论认为忧思对人的脾胃功能有不利影响,因而,对于胃脘痛患者,应注意情志疏导,,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开解内心烦忧,因此,应多给予患者关怀体贴,消除焦虑紧张情绪轻质的目的。

提高患者对诊疗的满意度,以此达到减少情绪波动,调畅的目的【4-5】。

3. 饮食护理3.1 寒邪犯胃:症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通减,口不渴,喜热饮,苔白,脉弦紧。

护理时必须注意妨害保暖,可予热水瓶温敷神阙穴。

予足三里温和灸法,亦有效果,饮食宜给予热饮,如生姜红糖茶、姜韭牛奶汤、羊肉汤、良姜牛肉汤等有温中散寒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病情。

王亚瑜 胃脘痛辨证施护PPT课件

王亚瑜  胃脘痛辨证施护PPT课件
胃脘痛辨证施护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内容
一. 胃脘痛的定义 、病因、病机 二. 胃脘痛的辨证分型 三. 不同证型临床表现与施护要点 四. 诊治与保健
3
1.1 胃脘痛定义
又称为“胃痛”、“心下痛”,以 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纳差、嗳气、 反酸、腹泻或便秘,甚至呕血、黑便等 症状。
现代医学中的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癌、胃神经官 能症等疾患均属此证。
4
• 中医学认为
本病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劳倦过 度、感受外邪等导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 则痛;或因感受外邪等导致胃脘气机阻滞,
③饮食调理:以清淡、易消化、软烂食物为主,宜少食多 餐,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可食桂圆粥、莲子 粥、大枣粥等,并适当用葱、姜、芥末、胡椒、大蒜作 调料,起到温胃散寒的作用。
15
相 关 图片
• 神阙穴
中脘穴
16
脾胃培元散+TDP灯照射
17
温胃散寒的食物
18
温胃散寒的食物
19
(二) 饮 食 停 滞
21
③饮食护理:急性期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先 给予清淡流汁、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 饮食,食量逐渐增加。可多食萝卜、金桔、苹 果、山楂等有宽中理气作用的食品,有助于消 化;禁食硬固、厚味等不易消化食物,注意饮 食卫生,不可暴饮暴食。
④中药汤剂宜温服,保和丸加减,以消导食积, 和胃化湿、散结清热。
有针刺感,食后痛甚;或吐血黑便,舌 质紫暗面黯,脉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