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业铁矿质量要求及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工业建设项目的大中型划分标准

工业建设项目的大中型划分标准
工业建设项目的大中型划分标准
计量单位 钢铁工业 钢铁联合企业 特殊钢厂 独立炼铁厂 独立铁矿山 其他黑色金属工业 有色金属工业 有色联合企业 镍联合企业 采选厂 砂矿 脉矿 氧化铝厂 年采选矿石万吨 年采选矿石万吨 年产氧化铝万吨 200 以上 100 以上 20 以上 3 以上 100-200 20-100 5-20 1-3 100 以下 20 以下 5 以下 1 以下 年产金属镍万吨 3 以上 2 以上 0.5-3 0.8-2 0.5 以下 0.8 以下 其他重金属联合企业 年产金属万吨 年产钢万吨 年产钢万吨 年产铁万吨 年产铁矿万吨 总投资万元 100 以上 50 以上 100 以上 200 以上 5000 以上 10 以 下 ( 不 包 10-100( 不 包 括 括 10 万吨,下 100 万吨, 下同) 同) 10-50 20-100 60-200 2000-5000 10 以下 20 以下 60 以下 2000 以下 大型 中型 小型
常用金属冶炼、电解 年产金属万吨 厂 常用金属加工厂 重金属 轻金属 其他有色金属工业 煤炭工业 煤炭矿区 独立洗煤厂 其他煤炭工业 石油工业 油气田开发 炼油厂 年加工原油万吨 年产原煤万吨 年洗精煤万吨 总投资万元 年产加工材万吨 年产加工材万吨 总投资万元
3 以上 2 以上 5000 以上 500 以上 120 以上 2000 以上
0.5-2 0.5-2 0.5-2 30-100 1000-3000
0.5 以下 0.5 以下 0.5 以下 30 以下 1000 以下 0.5 以下 0.1 以下 0.5 以下 0.1 以下 30 以下 1000 以下
发电设备、电机厂 年产量万千瓦
一般汽车 5 以 0.5-5 上, 重型汽车 0.3 0.1-0.3 以上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颁发部门:国家经济委员会(已变更)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已变更)发布日期:1988-04-05生效日期:1988-04-05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1988年4月5日)《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这个《标准》,是1986年1月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为了对企业加强管理,进行政策指导和宏观控制,由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负责,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体改委、中组部、国务院工业普查办公室、全国总工会、商业部、国家标准局组成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研究制订的。

两年多来,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经多方征询意见和反复协商,对统一划分企业规模的原则、依据、企业规模的认定权限、程序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一、关于确定大中小型企业标准的原则。

主要是:(一)坚持政企分开,企业规模应当同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脱钩。

(二)划分依据主要按企业的生产能力划分,生产品种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少数行业的企业,则可按固定资产(原值)划分。

根据劳动力、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产品在企业的集中程度,工业企业划分为特大型、大型(分为大型一档、大型二档)、中型《分为中型一档、中型二档》和小型四类。

一般简化分组可分为大型(包括特大型和大型)、中型、小型三类。

为防止单纯追求扩大建设投资规模,凡规定按生产能力划分的行业,不能因其生产能力低、固定资产原值高,而改按固定资产原值划分。

凡按生产能力划分的大型企业,除生产能力要达到标准外,还应具备固定资产原值二千万元以上的条件。

(三)为了利于深化改革,对现行的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标准作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四)划分企业规模的范围,一般是以独立核算的基层生产单位为对象。

铁矿三率最低指标

铁矿三率最低指标

附件1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铁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铁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1)大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

(2)中小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露天矿生产建设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

根据铁矿矿床的围岩稳固性和矿体倾斜度等自然赋存条件的不同,地下开采铁矿的开采回采率应达到表1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1 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围岩稳固性①矿体倾斜度②回采率(%)稳固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83 倾斜矿体81不稳固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79 倾斜矿体78极不稳固缓倾斜与急倾斜矿体77 倾斜矿体75注:①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将矿体围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级、Ⅱ级、Ⅲ级)、不稳固(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②缓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30°、倾斜是指矿体倾角30°≤α≤55°、急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55°的矿体。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含铁矿物的主要自然类型和磨矿细度的不同,铁矿的选矿回收率指标应达到表2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2 主要铁矿类型的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序号铁矿类型磨矿细度②选矿回收率备注1 磁铁矿①中细粒以上95指磁性铁回收率细粒、微细粒902赤铁矿(含镜铁矿)中细粒以上75细粒、微细粒703 磁-赤混合矿中细粒以上78 指磁铁矿与赤铁矿共生的混合矿细粒、微细粒724 褐铁矿中细粒以上5580④细粒、微细粒505 菱铁矿中细粒以上80焙烧工艺细粒、微细粒70注:①磁铁矿是特指磁性铁占有率大于85%的铁矿。

磁性铁占有率(ω)=入选原矿中磁性铁(mFe )含量(%)/入选原矿中全铁(TFe)含量(%)×100%;②中细粒级:磨矿细度-0.074mm占90%以上;细粒级:磨矿细度-0.044mm 占90%以上;微细粒级:磨矿细度-0.037mm占90%以上;③除磁铁矿的选矿回收率特指磁性铁回收率外,其余铁矿种类的选矿回收率均指全铁回收率;④指焙烧工艺条件下的指标要求。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一、产量指标产量是衡量钢铁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原料产量、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

原料产量指的是钢铁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原料的产出量,包括铁矿石、焦炭、燃料等;粗钢产量是指未经过二次加工的钢铁产品的产量;钢材产量是指经过加工后的各类成品钢的产量。

通过监测这些产量指标,可以及时了解产能利用情况,为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质量指标质量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产品合格率、产品质量指数和产品技术等级等。

产品合格率是指生产的钢铁产品中合格产品所占比例;产品质量指数是指通过对产品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出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产品技术等级是指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划分,以便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衡量和比较。

通过监测质量指标,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能耗指标能耗是衡量企业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电耗和单位产品水耗等。

单位产品能耗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能量,包括原料能量、电能、燃料等所有消耗能量的总和;单位产品电耗是指单位产品所消耗的电能量;单位产品水耗是指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水量。

通过监测能耗指标,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优化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

四、成本指标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总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各项费用;生产总成本是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和费用;固定成本是指与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关的不变成本。

通过监测成本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生产成本控制不当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五、市场指标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出口量和库存量等。

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所得的总收入;出口量是企业产品出口到国外的数量;库存量是企业产品存货量。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日前国家对现行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改。

《标准》将不再沿用旧标准中各行各业分别使用的行业指标,而是统一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多少归类,主要的考察指标是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划分的依据是1998年的统计数据。

参照一些国家的标准及各类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大型企业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及以上;中型企业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其余均为小型企业。

根据新修改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统计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计为10177家。

按新的划型标准,在国家统计局目前掌握的40多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合计为10177家,比原标准的24120家减少了13943家,减少57.8%,其中大型企业为991家,比原标准的7223家减少了6223家;特大型企业62家,比原标准的268家减少了206家;小型企业为458329家。

按新标准,大中小型卓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比例分别为0.21%、1.96%和97.83%,这一结构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规模结构基本相似。

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说明1988年月4月发布1992年补充一、本标准是在1978年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划分标准的规定》和国家统计局现行《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基础上,由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会同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结合当时实际情况,经过协调平衡,做了必要个性与补充,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劳动人事部于1988年发布,作为全国工业企业划分大中小型规模的统一标准。

1992年,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又对本标准进行了补充,以国经贸企[1992]176号文件予以发布。

新补充的标准与原标准具有同样效力,统称为《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

附件1: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一、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环保节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进行修订,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钢铁企业”),包括国发〔2013〕41号发布之后建设、改造完成的冶炼产能或主体工艺装备发生较大变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新建、改造钢铁企业”)。

(三)本规范条件强化了环保节能约束,对新建、改造钢铁企业提出了要求,强化了对钢铁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是钢铁企业的基本条件。

(四)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应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

经整改仍不能达到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各地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其退出或转型发展。

二、规范条件(一)产品质量1.钢铁企业须建立完备的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具有产品质量保障机构和检化验设施,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问题。

2.钢铁企业产品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严禁生产Ⅱ级以下螺纹钢筋(直径14毫米及以下的Ⅱ级螺纹钢除外)、热轧硅钢片等《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号)中需淘汰的钢材产品。

3.严禁伪造他人厂名、厂址和商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不开发票销售钢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工艺与装备1.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

新建、改造钢铁企业须按照国发〔2013〕41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5〕127号)要求,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

铁矿石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铁矿石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铁矿石的质量控制与检 测技术
,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铁 矿 石 检 测 技 术 概 述 05 铁 矿 石 检 测 技 术 的 应 用 与
实践
07 未 来 铁 矿 石 质 量 控 制 与 检 测 技术的发展方向
02 铁 矿 石 质 量 控 制 的 重 要 性 04 铁 矿 石 质 量 控 制 流 程 06 提 高 铁 矿 石 质 量 控 制 与 检
铁矿石使用过程质量控制
采购阶段: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确保铁矿石质量
储存阶段:选择合适的储存地点和 方式,避免铁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输阶段: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 避免铁矿石受潮、污染等
使用阶段: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 使用铁矿石,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 产品质量
5
铁矿石检测技术的 应用与实践
智能化检测技术的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实现铁矿石质量检
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发展: 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铁 矿石质量检测的高效、快
速和准确。
远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利 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 实现铁矿石质量检测的远
程化和实时化。
集成化检测技术的发展: 将多种检测技术集成在一 起,实现铁矿石质量检测

铁矿石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传统的化学分析到
现代的仪器分析
检测技术的现状:各 种检测方法并存,如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向快速、准确、无损
的方向发展
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 不仅在铁矿石行业, 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矿
产行业和环保领域
4
铁矿石质量控制流 程

铁矿选矿工序能耗国家准入标准

铁矿选矿工序能耗国家准入标准

铁矿选矿工序能耗国家准入标准一、概述铁矿选矿工序能耗是国家对铁矿选矿工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评价铁矿选矿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铁矿选矿工序能耗的国家准入标准,旨在促进铁矿选矿工业的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

二、标准内容1.能耗指标铁矿选矿工序能耗包括破碎、磨碎、选别、脱水等环节的能耗,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具体指标如下:(1)破碎环节:单位能耗应不超过XX千克标准煤/吨矿石;(2)磨碎环节:单位能耗应不超过XX千克标准煤/吨矿石;(3)选别环节:单位能耗应不超过XX千克标准煤/吨铁精矿;(4)脱水环节:单位能耗应不超过XX千克标准煤/吨湿球。

2.准入标准根据铁矿选矿工艺和技术水平,国家对铁矿选矿工序能耗设定了相应的准入标准。

具体如下:(1)新建或改扩建铁矿选矿企业,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能耗准入标准;(2)现有铁矿选矿企业应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能耗准入标准;(3)对于未达到能耗准入标准的现有企业,应采取措施降低能耗,否则将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

三、实施情况为了贯彻本标准,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铁矿选矿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能耗监测和评估工作,督促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

同时,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监管和执法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建议和展望为了更好地实现铁矿选矿工业的节能减排,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铁矿选矿工业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采用更加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铁矿选矿工序能耗国家准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铁矿选矿工业的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企业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铁矿石中铅、砷、镉、汞、氟和氯含量的限量.doc

铁矿石中铅、砷、镉、汞、氟和氯含量的限量.doc

铁矿石中铅、砷、镉、汞、氟和氯含量的限量Iron ore limit element contant of lead, arsenic, cadmium, mercury,fluorine and chlorine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委综合[2012]92号文“关于下达2012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下达的2012年标准制定计划20121719-T-605,由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铁矿石中铅、砷、镉、汞、氟和氯含量的限量》国家标准,2015年结题。

二、目的和意义铁矿石作为炼钢行业产业链的源头部分,铅、汞、镉、砷等元素的含量直接决定了利用其为原料的金属制品中铅、汞、镉、砷等元素的含量。

另外铁矿在装卸、储存、运输、冶炼过程中铅、砷、镉、汞、氟和氯会扩散到大气、水源、土壤中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随着铁矿石用量的增加,铁矿产地的复杂多样,国内矿山企业产能落后,暴露出来的风险也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第二部分环境提到改善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

我国铁矿石以贫矿资源为主,富矿少,原矿品位低并且伴生矿物多,平均品位为32.67%,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1个百分点。

近几年,随着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国内钢材需求“高烧”持续不退,由于国内铁矿资源紧缺,许多钢厂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全国铁矿进口量逐年大幅递增。

2010年,全国各口岸共检验进口铁矿58149批,重量66818.0万吨,货值78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国内铁矿储量的日趋萎缩且品位较低冶炼成本高、运输成本的大幅增加,以及强劲的需求,刺激铁矿价格一路飙升,进口铁矿呈现出小量多批、矿种产地复杂、品质波动大等特点。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

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附件1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铁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铁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1)大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2)中小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露天矿生产建设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 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

根据铁矿矿床的围岩稳固性和矿体倾斜度等自然赋存条件的不同,地下开采铁矿的开采回采率应达到表1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1地下矿山开米回米率指标要求注:①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 94》,将矿体围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I级、U级、川级)、不稳固(W级)和极不稳固(V级)三类;②缓倾斜是指矿体倾角a <30°、倾斜是指矿体倾角30°<a< 55 °、急倾斜是指矿体倾角a >55°的矿体。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含铁矿物的主要自然类型和磨矿细度的不同,铁矿的选矿回收率指标应达到表2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2主要铁矿类型的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注:①磁铁矿是特指磁性铁占有率大于85%勺铁矿。

磁性铁占有率(3)=入选原矿中磁性铁(mFe )含量(%)/入选原矿中全铁(TFe)含量(%)x 100%②中细粒级:磨矿细度-0.074mm占90%以上;细粒级:磨矿细度-0.044mm 占90%^上;微细粒级:磨矿细度-0.037mm占90%以上;③除磁铁矿的选矿回收率特指磁性铁回收率外,其余铁矿种类的选矿回收率均指全铁回收率;④指焙烧工艺条件下的指标要求。

(三)综合利用率。

综合利用率包含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尾矿综合利用率和选矿废水综合利用率。

1.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

当共伴生矿物的品位达到表3规定的值时,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要对此元素的综合利用方式提出指标要求。

山东省金矿、铁矿、石膏矿、粘土矿地下开采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标准(讨论稿)

山东省金矿、铁矿、石膏矿、粘土矿地下开采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标准(讨论稿)

山东省金矿、铁矿、石膏矿、粘土矿等地下开采矿山安全生产条件标准(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地下开采矿山安全生产条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2条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金矿、铁矿、石膏矿、粘土矿等地下开采矿山。

第3条矿山必须具有有效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或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第4条矿山企业法人代表(以下简称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

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以主要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生产行政管理体系和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第5条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深化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提升安全标准化水平,严格检查、考核、验收和奖惩。

第二章组织保障第6条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但最低不少于3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第7条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各类特种作业人员须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第8条企业要设立技术总负责人,安全技术人员至少配备中级以上职称且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采矿、地测、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各一名。

钢铁行业准入标准

钢铁行业准入标准

附件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一、总则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存在产能增长过快、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合理、淘汰落后进展缓慢、铁矿石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规范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行业现有企业生产经营实行规范管理,作为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项目、配置资源、核发建筑钢材生产许可证、规范铁矿石经营秩序及推进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等事项的依据。

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要与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工作相结合,逐步减少钢铁企业数量,降低落后产能比例,改进和完善行业管理。

本规范条件是现有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的一个基本条件,是适应我国钢铁工业目前发展水平的过渡性标准,随着我国钢铁工业总体水平的提升将不断提高。

对于钢铁行业建设及改造项目要达到更高的准入标准,需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要求执行。

二、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一)产品质量1.钢铁企业须具备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须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两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

2.钢铁企业生产属于国家生产许可制度管理的产品,须依法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二)环境保护1.钢铁企业吨钢污水排放量不超过2.0立方米,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不超过1.0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8千克。

2.钢铁企业须依法执行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未经环评审批的,须补办环评审批手续。

企业须具备健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配套完备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和治理设施,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

3.钢铁企业应持证排污、达标排放,两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应符合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依法处置;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须符合环保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

常见精矿质量标准

常见精矿质量标准

铜精矿质量标准铅精矿质量标准锌精矿的选矿工艺一般是由铅锌矿或含锌矿石经破碎、球磨、泡沫浮选等工艺,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锌精矿,锌精矿的主要成份根据产品等级规定,锌含量为40--55%。

硫精矿质量标准◆银精矿质量标准尚未颁布,目前按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8)中色财字第0596 号文:“暂定银大于3000g/t 的精矿为银精矿,含银1000~300 g/t 的铜、铅精矿为银铜、银铅混合精矿”的规定执行金精矿质量标准金精粉质量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黄金矿山所产金精矿、金块矿产品。

供冶炼黄金用。

一、技术要求(一)按矿床类型和化学成分,金精矿分为单一金属金矿山和多金属矿山(系指伴生铜、铅或锑的黄金矿山)所产金精矿。

单一金属矿山金精矿分六个品极;多金属矿山金精矿分为五个品极,以干矿品位计算,应符合表1的规定。

按化学成分,金块矿分为三个品级,以干矿品位计算,应符合表2规定。

表1 金精矿质量标准铋精矿的质量标准锑精矿质量标准(YB2419-82)锡精矿质量标准(YB736—82)锡精粉质量标准氟石精矿化学成分质量标准氟石精矿化学成分质量标准铯精矿质量标准铯精矿质量标准铯榴石精矿质量标准:Cs 2O 质量分数≥20%锂辉石精矿质量标准锂辉石精矿质量标准稀土精矿产品质量指标稀土精矿产品质量指标稀土精矿质量标准一、稀土矿中各种稀土元素的组成“稀土”是各种稀土元素的总称。

稀土矿随着产地的不同,其稀土元素的组成也有差异。

国内外主要稀土矿的各种稀土元素组成百分比列于表1。

表1 国内外主要稀土矿中的稀土组成百分数二、稀土精矿成分国内外主要稀土精矿典型成分列于表2。

表2 中国及国外主要稀土精矿典型成分,%三、稀土精矿质量标准国内外部分稀土精矿质量标准分别列于表3、表4、表5、表6、表7。

表3 独居石精矿质量标准表4 铈铌钙钛精矿标准表5 中国磷钇矿精矿部颁标准表6 中国褐钇铌矿精矿部颁标准表7 中国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部颁标准。

一般工业铁矿质量要求及企业标准

一般工业铁矿质量要求及企业标准

一般工业铁矿质量要求及企业标准第一章一般工业铁矿质量要求第一节一般工业铁矿指标1、需选矿石工业类型2、按选、冶要求划分下列类型①根据铁矿石成分及性质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及混合矿;②根据铁矿石含铁及杂质含量划分为平炉富矿、高炉富矿、一般富矿及贫矿;③根据铁矿石氧化程度划分为原生矿石、氧化矿石及混合矿石。

3、一般情况下,铁矿石中金属矿物是磁铁矿及赤铁矿,脉石矿物是石英及不含铁的硅酸盐矿物或碳酸盐矿物时,可采用:①TFe/FeO<2.7为原生矿(磁铁矿,易选);②TFe/FeO>3.5为氧化矿(赤铁矿,难选);③TFe/FeO=2.7~3.5为混合矿。

第二节炼钢用铁矿石:原称平炉富矿。

矿石入炉块度要求:①平炉用铁矿石50~250 mm;②电炉用铁矿石50~100 mm;③转炉用铁矿石10~50 mm。

直接用于炼钢的矿石质量要求见表3.2.2。

表3.2.2 适用于炼钢磁铁矿石 赤铁矿石 褐铁矿石的质量要求其它杂质含量要求:Cu ≤0.2% As ≤0.1%第三节 炼铁用铁矿石:原称高炉富矿,矿石入炉块度要求:一般为8~40mm 。

① 铁矿石的酸碱性:指矿中脉石成分的酸碱度,具体是指氧化钙与二氧化硅的比值。

CaO/SiO2大于1则为碱性矿,CaO/SiO2小于1则为酸性矿。

如果矿中氧化镁、氧化铝含量较高,也有将(CaO+MgO )/(SiO2+Al2O3)大于1作为碱性矿,反之则为酸性矿。

② 炼铁用铁矿石,按造渣组分的酸碱性可划分:铁精粉的酸碱度与高炉的炼铁指标有关,如果高炉采用碱性渣熔炼(为了更好地脱硫) 则希望使用碱性矿;如果高炉采用酸性渣熔炼(为了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和降低焦耗)则希望 使用酸性矿。

目前国内高炉一般使用碱性矿,即希望铁矿的碱度高一些。

③直接用于高炉炼铁用铁矿石质量要求见表3.2.3。

表3.2.3 适用于高炉炼铁各种铁矿石类型块矿的质量要求其它杂质含量要求:Cu≤0.2% As≤0.07% Sn≤0.08% Pb≤0.1% Zn≤0.1%P含量为一般要求,按炼生铁品种不同对矿石P含量要求也不同。

赤铁矿 产品标准 重金属含量限值

赤铁矿 产品标准 重金属含量限值

赤铁矿,又称黄铁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资源。

赤铁矿主要包含铁和硫,常用于生产铁和硫酸。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赤铁矿的开采和利用愈发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各国对赤铁矿产品的标准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一、赤铁矿产品标准1.1 赤铁矿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并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销售和使用。

1.2 赤铁矿产品的标准应明确包括产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加工工艺、贮存和运输要求等内容,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二、重金属含量限值2.1 各国对赤铁矿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都有严格的限制要求,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2 一般来说,赤铁矿产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包括铅、镉、铬、汞等,其含量限值一般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规定。

三、国际标准3.1 国际上对赤铁矿产品的重金属含量限值一般参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劳工组织(ILO)等组织的相关标准。

3.2 国际标准对赤铁矿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限值一般较为严格,以保护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四、国内标准4.1 各国根据本国资源和环境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了针对赤铁矿产品的标准和重金属含量限值。

4.2 我国国家标准对赤铁矿产品的重金属含量限值在逐步提高,以推动我国赤铁矿产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五、重金属污染防治5.1 赤铁矿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尽量减少、控制重金属排放。

5.2 进口赤铁矿产品的企业应当加强检测和监管,确保进口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不会对国内环境和人裙造成危害。

六、结语6.1 赤铁矿产品标准和重金属含量限值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赤铁矿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6.2 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当共同合作,加强赤铁矿产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推动赤铁矿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七、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7.1 鉴于赤铁矿产品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重金属污染,各国纷纷加大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力度,以减少和控制重金属排放。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

附件1: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一、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环保节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34号)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年修订)》进行修订,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本规范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钢铁企业”),包括国发〔2013〕41号发布之后建设、改造完成的冶炼产能或主体工艺装备发生较大变化的钢铁联合、冶炼企业(以下简称“新建、改造钢铁企业”)。

(三)本规范条件强化了环保节能约束,对新建、改造钢铁企业提出了要求,强化了对钢铁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是钢铁企业的基本条件。

(四)符合本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性依据,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应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

经整改仍不能达到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各地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其退出或转型发展。

二、规范条件(一)产品质量1.钢铁企业须建立完备的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保证制度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具有产品质量保障机构和检化验设施,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问题。

2.钢铁企业产品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严禁生产Ⅱ级以下螺纹钢筋(直径14毫米及以下的Ⅱ级螺纹钢除外)、热轧硅钢片等《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中需淘汰的钢材产品。

3.严禁伪造他人厂名、厂址和商标,以次充好以及伪造、不开发票销售钢材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工艺与装备1.严格控制新增钢铁生产能力。

新建、改造钢铁企业须按照国发〔2013〕41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5〕127号)要求,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

评价铁矿石的质量标准

评价铁矿石的质量标准

评价铁矿石的质量标准
(壹佰钢铁网推荐)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是含有铁元素或铁化合物能够经济利用的矿物集合体,主要分为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褐铁矿(Fe2O3.nH2O)、菱铁矿(FeCO3)等。

我国铁矿石多为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复合物,且铁矿石品位相对较多,一般为27-32%。

从工业经济的角度来讲,不如从盛产富铁矿的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直接进口。

对于铁矿石质量一般的评价标准是:
1、最重要的指标是含铁量要高。

含铁在55%以上称为富矿。

2、脉石中SiO2、CaO、Al2O3等含量越少越好。

一般情况下SiO2、Al2O3含量高的铁矿石价值低,而CaO、MgO含量高的铁矿石价值高。

3、含P、S、Pb、Zn、K、Na等有害杂质越少越好。

4、铁矿石越容易还原越好。

一般情况下,铁矿石的还原性磁铁矿差,赤铁矿居中,褐铁矿和菱铁矿最好。

5、铁矿石一般都有较高的软化温度,常常大于1100℃,铁矿石软熔特性以软熔温度区间窄的矿石为好。

6、铁矿石粒度约均匀越好。

小于5mm的粒度的矿石比例要低于5%,粒度为5-10mm 的比例要低于30%。

一般要求,磁铁矿粒度要低于40mm,赤铁矿和褐铁矿低于50mm,中小高炉要求粒度在20-35mm。

7、铁矿石成分要温度,要求含铁波动在±0.5%以内、碱度波动在±0.8以内。

8、铁矿石抗爆裂性要好,还原度要高、含结晶水要少。

我国铁矿石矿山多是贫矿,资源储量占到总量的80%。

因此每年会从国外进入大量的高品位的矿石,主要是从澳大利亚和巴西。

(壹佰钢铁网推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工业铁矿质量要求及企业标准第一章一般工业铁矿质量要求第一节一般工业铁矿指标1、需选矿石工业类型2、按选、冶要求划分下列类型①根据铁矿石成分及性质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及混合矿;②根据铁矿石含铁及杂质含量划分为平炉富矿、高炉富矿、一般富矿及贫矿;③根据铁矿石氧化程度划分为原生矿石、氧化矿石及混合矿石。

3、一般情况下,铁矿石中金属矿物是磁铁矿及赤铁矿,脉石矿物是石英及不含铁的硅酸盐矿物或碳酸盐矿物时,可采用:①TFe/FeO<2.7为原生矿(磁铁矿,易选);②TFe/FeO>3.5为氧化矿(赤铁矿,难选);③TFe/FeO=2.7~3.5为混合矿。

第二节炼钢用铁矿石:原称平炉富矿。

矿石入炉块度要求:①平炉用铁矿石50~250 mm;②电炉用铁矿石50~100 mm;③转炉用铁矿石10~50 mm。

直接用于炼钢的矿石质量要求见表3.2.2。

表3.2.2 适用于炼钢磁铁矿石 赤铁矿石 褐铁矿石的质量要求其它杂质含量要求:Cu ≤0.2% As ≤0.1%第三节 炼铁用铁矿石:原称高炉富矿,矿石入炉块度要求:一般为8~40mm 。

① 铁矿石的酸碱性:指矿中脉石成分的酸碱度,具体是指氧化钙与二氧化硅的比值。

CaO/SiO2大于1则为碱性矿,CaO/SiO2小于1则为酸性矿。

如果矿中氧化镁、氧化铝含量较高,也有将(CaO+MgO )/(SiO2+Al2O3)大于1作为碱性矿,反之则为酸性矿。

② 炼铁用铁矿石,按造渣组分的酸碱性可划分:铁精粉的酸碱度与高炉的炼铁指标有关,如果高炉采用碱性渣熔炼(为了更好地脱硫) 则希望使用碱性矿;如果高炉采用酸性渣熔炼(为了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和降低焦耗)则希望 使用酸性矿。

目前国内高炉一般使用碱性矿,即希望铁矿的碱度高一些。

③直接用于高炉炼铁用铁矿石质量要求见表3.2.3。

表3.2.3 适用于高炉炼铁各种铁矿石类型块矿的质量要求其它杂质含量要求:Cu≤0.2% As≤0.07% Sn≤0.08% Pb≤0.1% Zn≤0.1%P含量为一般要求,按炼生铁品种不同对矿石P含量要求也不同。

第四节需分选的铁矿石1、对于含铁量较低、含铁量虽高但有害杂质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和含伴生有益组分的铁矿石,均需进行选矿处理,选出的铁精粉经配料烧结或球团处理后才能入炉使用。

需经选矿处理的铁矿石要求:①磁铁矿石TFe≥25%,mFe≥20%;②赤铁矿石TFe≥28%~30%;③菱铁矿石TFe≥25%;④褐铁矿石TFe≥30%。

2、对需选矿石工业类型,通常以单一弱磁选工艺流程为基础,采用磁性铁占有率来划分。

矿石类型mFe/TFe(%) ①单一弱磁选矿石≥65②其他流程选矿石<653、对磁铁矿石、赤铁矿石也可采用另一种划分标准:①mFe/TFe≥85磁铁矿石②mFe/TFe85~15混合矿石③mFe/TFe≤15赤铁矿石第二章铁精矿粉第一节铁精矿的定义天然磁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碎、选矿等加工处理成的矿粉叫铁精矿,铁精矿粉是选矿厂的最终产品。

1、铁精矿的含铁量:一般为60%~68%,精矿脉石矿物SiO2应尽量低,Al2O3/SiO2应控制在0.1~0.3,CaO和MgO含量高一点,经济价值高;有害杂质P、S、As、Pb、Zn、Cu、K、Na、F等愈少愈好;精矿还原性能和熔化性能要好。

2、铁精矿的粒度:精矿粒度很细,小于200目的占60%以上,精矿粒度粗细与矿石的晶粒大小有关,与磨矿工艺有关。

精矿粒度除用网目表示外,还经常用比表面积表示。

所谓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精矿粉所具有的表面积,单位为cm2/g或cm2/cm3。

3、铁精矿的矿物组成:精矿主要含铁矿物是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SiO2),其次是白云石(CaCO3〃MgCO3)、云母、角闪石等。

4、铁精矿的烧结性能:主要包括精矿石种类,化学成分、粒度、水分、亲水性和成球性,以及软化—熔融特性等。

第二节铁矿粉造块的目的1、在烧结矿生产中,加入CaO,可以改善烧结矿的还原性能。

2、在球团矿生产中,加入Mgo,可以改善球团矿的软熔性能。

3、在烧结、球团的造块过程,可脱除矿石中的有害杂质,如:S、K、Na。

4、造块过程可以消化冶金企业产生的大量粉尘和烟尘,起到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第三节烧结矿烧结: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按要求配入一定数量的燃料和熔剂,均匀混合制粒后布到烧结设备上点火烧结;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和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混合料中部分易熔物质发生软化、熔化,产生一定数量的液相,液相物质润湿其他未熔化的矿石颗粒;随着温度的降低,液相物质将矿粉颗粒粘结成块。

这个过程称为烧结。

所得的块矿叫烧结矿。

1、熔剂的作用①在烧结生产中加入熔剂,可以改善烧结过程,强化烧结,提高烧结矿产量、品质,而且可以向高炉提供自熔性和高碱度的烧结矿。

②熔剂与矿石中的高熔点脉石能生成熔化温度较低的易熔体;能造成一定数量和一定物理化学性能的炉渣,达到去除有害杂质的目的(如去硫)。

2、烧结熔剂的种类:可分为中性、碱性和酸性三类。

1)酸性熔剂:石英石(SiO2)2)中性熔剂: Al3O2等。

3)碱性熔剂:①石灰石:主要化学成分CaCO3,按其矿物结晶的不同又分三种:a)白色粒状具有明显的菱形解理面的叫方解石;b)结晶良好、结构致密的叫大理石;c)青灰色、致密隐晶质叫石灰石。

烧结生产中常用的是后者。

②白云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通常呈粒状结晶、灰白色,有时呈浅黄、褐或绿色。

③菱镁石:菱镁石分子式MgCO3,外表呈白黄色。

④生石灰:石灰石经高温煅烧后的产品,主要成分为CaO。

利用生石灰代替部分石灰石作为烧结熔剂,可强化烧结过程。

这是因为生石灰遇水后,发生消化反应生成消石灰,并放出热量可以提高料温,减少烧结过程的过湿现象。

⑤消石灰:生石灰消化后的热石灰,其化学式:Ca(OH)2。

消石灰表面呈胶体状态,吸水性强,黏结力大,可以改善烧结混合料的成球性。

3、燃料:烧结生产使用的燃料分点火燃料和烧结燃料两种。

①点火燃料:有气体、液体、固体燃料。

一般常采用焦炉煤气(15%)与高炉煤气(85%)的混合气体,其发热值5860 kJ/m3。

而实际生产中不少厂只用高炉煤气点火。

②烧结燃料:指混入烧结料中的固体燃料。

一般采用的固体燃料主要是碎焦粉和无烟煤粉。

对烧结所使用的固体燃料总的要求是:固体燃料碳含量高,挥发分、灰分、硫含量要低。

4、烧结生产工艺流程:由几部分组成:含铁原料、燃料和熔剂的接受和贮存;原料、燃料和熔剂的破碎筛分;烧结料的配料、混合制粒、布料、点火和烧结;烧结矿的破碎、筛分、冷却和整粒。

第四节球团矿球团矿:通过滚动成型、焙烧固结、生产直径10mm左右,粒度均匀,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高炉原料。

与烧结矿相比,球团适合粒度极细(成球性好)的高品位的铁精矿成型。

对SiO2含量没有要求,可降低高炉渣量。

1、球团矿的焙烧固结1)焙烧设备:竖炉、带式焙烧机、链篦式-回转窑三种。

2)焙烧过程:分为干燥、预热、焙烧、均热和冷却五个过程。

①干燥:200~400℃,主要反应:蒸发生球水分。

②预热:900~1000℃,水分蒸发完全。

主要反应:磁铁矿氧化为赤铁矿,碳酸盐分解,硫化物分解和氧化以及固相反应。

③焙烧:主要反应:铁氧化物的结晶和再结晶,晶粒长大,形成晶桥,固相反应形成低熔点化合物或共晶的熔化,形成部分液相,体积收缩,组织致密化。

a)磁铁矿粉在氧化气氛下焙烧,900~1100℃;b)赤铁矿在氧化气氛下焙烧,1300℃;c)铁矿粉在还原气氛下焙烧,1300℃。

④均热:温度略低于焙烧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晶粒进一步长大,提高晶桥强度,使球团组织均匀化,消除内部应力。

⑤冷却:从1000℃以上冷却到运输皮带可以承受的温度。

冷却介质为空气。

2、粘结剂与添加剂1)粘结剂-膨润土、消石灰、石灰石、和水泥等。

氧化固结球团常用膨润土、消石灰两种。

膨润土的作用-能提高生球强度、调剂原料水分、稳定造球作业,提高物料的成核率和降低生球长大速度,使生球粒度小而且均匀。

同时膨润土还能够提高生球的热稳定性,既提高了生球的爆裂温度和生球干燥速度,缩短了干燥时间,又可提高干球强度和成品球团矿的强度。

2)添加剂-消石灰、石灰石和白云石等钙镁化合物。

目的-改善球团矿的化学成分,特别是其造渣成分,提高球团矿的冶金性能,降低还原粉化率和还原膨胀率等。

3、球团焙烧工艺球团矿氧化焙烧工艺有三种焙烧方法-带式焙烧机法、链箅机-回转窑和竖炉法。

球团焙烧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干燥、预热、焙烧、均热和冷却几个环节。

4、球团矿处理-包括冷却、破碎和筛分。

通常竖炉团矿的冷却是在竖炉本身的下部进行的。

焙烧好的球团矿从上部焙烧带逐渐下移至冷却带,冷却风从炉子下部两侧鼓入,冷风与炽热的球团矿进行热交换,把球团矿冷却下来,并通过排料齿辊将冷球团矿排出炉外。

焙烧固结后的球团矿粒度大都很均匀,只需筛分出返矿即可直接供给高炉冶炼。

竖炉球团矿的破碎,是指在焙烧不太正常时球团矿在炉内粘连或结块,通过设在炉内下部的齿轮破碎设备将其破碎。

球团矿排出竖炉后已被破碎,只需设臵筛分装臵筛除粉末,筛上为成品矿,筛下为返矿。

返矿经细磨后造球,也可不磨直接送烧结厂使用。

第五节烧结矿与球团矿的比较烧结和球团都是粉矿造块的方法。

但它们的生产工艺和固结成块的基本原理却有很大区别,在高炉上冶炼的效果也有各自的特点。

烧结与球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原料条件:球团和烧结对原料条件要求的主要差别在于粒度不同。

1)球团对原料要求严格。

要求造球料粒度细(-200网目大于80%),比表面积大,原料的品位要高,SiO2含量要少。

2)烧结对原料粒度要求可粗一些,对原料的适应性强。

烧结原料中-150目粒级的应小于20%,一般SiO2含量要高于5%;可使用富矿粉和钢铁厂的其他副产品,如钢渣、炉尘、轧钢皮、焦粉等都可充分利用。

2、固结成块的机理不同:1)烧结矿是靠液相固结的,为了保证烧结矿的强度,要求产生一定数量的液相(一般>25%),因此混合料中必须有燃料,为烧结过程提供热源。

2)球团矿主要是依靠矿粉颗粒的高温再结晶固结的,要避免产生过多液相(<5%),防止球团粘结;热量由焙烧炉内的燃料燃烧提供,混合料中不加燃料。

3、冶金性能:1)球团矿粒度小而均匀,常温强度高,可作为商品买卖;含铁品位高,氧化度高,还原性好;酸性氧化球团的高温性能较差,需要防止还原膨胀率过高。

2)烧结矿是不规则的多孔质块矿,粒度不够均匀,最好分级入炉,运输和贮存时粉末较多,一般不作为商品买卖;含铁品位比球团矿低,高碱度烧结矿高温性能较好。

4、冶炼效果:二者均属于人造富矿,与天然矿相比,具有含铁品位高、还原性好、强度合适、软熔温度高、有害杂质少等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