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岗位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总则为了保证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开展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施工生产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规程适用2、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噪声作业分级》;《施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示例:.1配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职业危害告知1、配漆作业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入油漆及其稀释剂蒸气,其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2、苯、甲苯及二甲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 )。

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二、职业健康防护:1、配漆应在专用工作间(区域)内进行。

工作前,应先开动通风设备或打开窗户,使工作间空气流通,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情况。

2、正确佩戴好如下防护用具:a、化学品防护服;b、防毒面具;c、防护眼镜;d、化学防护手套;e、化学品防护鞋。

3、在工作场所,严禁饮食吸烟、说笑、打闹嬉戏;4、工作结束后应用消毒液洗手或洗澡;5、遵守喷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按时、按要求进行体检。

三、操作及职业健康工作:(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施工生产命令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容器和油漆,按配比要求完成配漆工作;(2)完成每批的配漆工作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3)配漆开始时,必须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有机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4)配漆结束后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搞卫生清洁工作。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5篇)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5篇)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为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职业病预防制度。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二、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由安全部负责监督管理,各部门负责人、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对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

三、职业病防治工作需的费用在施工安全措施费中列支。

四、公司各部门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加强个人防护,开展群众性的防治工作。

五、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防止有害、有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要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

六、对施工现场易产生粉尘、焊接弧光、噪声、苯类等有害因素,加强监测管理,配备齐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需加强对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合理安排员工休息,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防止有害物质进人体内。

七、采购设备和材料,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对确实需要使用存在有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化学材料的,应该注明其成份、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和使用方法,并应提供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八、在公司的各项生产活动中,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制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要将各项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九、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2)一、制度目的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影响,建立和完善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条例》5.《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定》6.《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三、制度的实施范围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及合作伙伴,并包括公司所有场所和设施。

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治的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一、背景
职业病是指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工作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作业环境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健康损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职业病防治责任
1.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并且承担最终责任。

2. 职业卫生部门要负责职业病的危害评价和防治措施的制定。

3. 所有员工要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措施,保障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三、职业病防治措施
1. 预防为主,控制为辅。

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设备,减少接触有害物质的可能。

2. 健康监测。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健康教育。

对员工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增强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应急处理
1. 发生职业病病例要及时报告,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对职业病病人要给予及时救治,切实保障其生命和健康。

五、监督检查
1. 企业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监督部门要定期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
本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企业和员工都要严格遵守,共同努力,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资料9(苯中毒)

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资料9(苯中毒)

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资料9(苯中毒)一、认识苯苯是一种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微溶于水,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可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二、职业接触苯的作业在苯的生产、使用、运输、储藏等过程中,作业人员都较易接触苯。

苯在制鞋、制箱包、橡胶、医药生产等行业中应用较多。

它主要用作蜡、油、脂、橡胶、树脂、油漆、喷漆和氯丁橡胶等的溶剂,是合成化学制品和制药工业的中间体,如苯乙烯、苯酚、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合成染料、化肥、炸药以及农药等。

工业汽油与甲苯、二甲苯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三、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在重症起初有流泪、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神志恍惚、步伐蹒跚等酒醉状态。

病情继续发展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

严重时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四、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1.慢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

慢性苯中毒的血象异常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实际绝对数也减少),晚期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病例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2.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也可出现过敏性湿疹。

4.女工长期接触会导致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存活。

5.如果工作中长期接触苯,有可能导致职业性苯中毒或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等职业病。

五、苯的职业禁忌人员1.血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参考值: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8×1010/L;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女性低于3.5×1012/L或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

2024年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三篇)

2024年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三篇)

2024年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一般规定1、优先采用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旧技术、旧材料、旧工艺。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必需设有公告和警示标识,标明危害因素、后果、急救措施等。

3、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设报警装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和应急通道和泄险区。

前期预防1、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配备与职业病防治相适应的救护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相分开的原则。

4、设备、工具、用品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防治措施1、要建立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测定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泄漏源,防止因密闭性能不好、设备管理不善、检测检修不到位,而造成“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毒有害气体大量逸出,而酿成急性职业中毒等伤亡事故。

2、对进入高毒物品作业场所人员要加强劳动保护措施。

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应事先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要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3、维护、检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产装置,必须严格按照维护、检修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维护、检修现场应当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

4、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与自动报警装置。

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对少数高毒物质,必须采取严格密闭,隔离式操作,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等。

5、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模版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模版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涵盖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职业病监测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等内容。

第四条企业应当根据本操作规程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指派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本操作规程中所述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执行。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评价第七条企业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明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第八条职业病危害评价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暴露时间、作业方式等内容。

第九条企业应当对职业病危害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第三章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第十条企业应当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企业内部领导的指导下,负责协调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第十一条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档案,记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相关情况和效果。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对工作效果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四章职业病监测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定期进行职业病监测。

第十六条职业病监测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职工个体监测。

第十七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应当由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八条职工个体监测应当包括职业病的早期筛查、职业病的诊断和职业病的治疗。

第五章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第十九条企业应当采取适当的工程控制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和扩散。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2017-01-02 发布2017-01-12实施温州市龙湾强华家私厂发布粉尘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个体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防护眼镜、护耳器、防尘口罩等个体劳动防护用品;2)作业人员的衣服应选用耐火、不易产生静电的棉布制作,同时应易清洁和易脱下;二、作业安全:1)作业人员作业前,要先检查各类仪器、仪表、装置是否正常,并将检查情况如实记录;2)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首先开启粉尘除、排尘系统的排风风机进行排风运作10 分钟后,方可进行打磨抛光加工作业;3)作业人员作业后,必须在作业完全停止,粉尘除、排尘系统的排风风机继续运行15 分钟后,排风风机方可停机,然后要切断岗位所有电源开关。

三、检维修作业:1)生产系统完全停止、现场积尘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检维修作业;严禁交叉作业;2)检维修作业如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确定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四、场所清洁制度:1)定期对生产场所残留的粉尘进行清理,清洁作业场所地面粉尘,及时对收尘器、吸排尘管道等设备的粉尘进行清理;2)应当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

五、防火防爆措施:1)作业场所严禁各类明火。

需要在作业场所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停止生产作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作业场所内不应有非生产性明火存在,不应存放于粉尘性质不相容的物质或汽油、煤油、苯等易燃物。

配漆岗位卫生操作规程1.工艺操作流程及要求:根据生产命令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容器和油漆,按配比要求完成配漆工作。

2.完成每批的配漆工作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

3.配漆开始时,必须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有机溶剂的挥发浓度,结束后关闭。

4.配漆结束后不能将有机溶剂直接洒在地面上搞卫生清洁工作。

5.个人防护:在工作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对个人防护用品,应该爱护使用并定期更换。

6.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卫生事故,如:油漆溅入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工厂工人苯中毒应急预案

工厂工人苯中毒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我厂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免受苯中毒危害,提高应对苯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厂所有涉及苯及其化合物使用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涂装、喷漆、印刷、合成、清洗等环节。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苯及其化合物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中毒风险。

2.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成立苯中毒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4.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一旦发生苯中毒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苯中毒事故的应急工作。

2. 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援和人员疏散。

3.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和转运。

4.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和应急设备供应。

5. 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五、应急响应1. 报警:一旦发现苯中毒事故,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现场救援组迅速采取措施,隔离事故区域,疏散人员,控制泄漏源。

3. 医疗救治:医疗救护组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立即送往医院。

4.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组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员工通报事故情况。

六、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责任。

2.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总结经验:对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七、培训与演练1. 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苯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定期组织苯中毒事故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八、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苯作业防护管理规定(3篇)

苯作业防护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从事苯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苯及其同系物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苯,是指化学式为C6H6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

第四条从事苯作业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苯作业防护管理制度,加强苯作业的监督管理,确保苯作业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章作业场所要求第五条从事苯作业的场所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作业场所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苯的危害;(三)作业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通风设备、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四)作业场所应当定期进行检测,确保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第六条从事苯作业的场所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设置:(一)作业场所应当远离生活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二)作业场所应当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储存区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三)作业场所应当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废弃物处理区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第三章防护措施第七条从事苯作业的单位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一)对从事苯作业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苯的危害和防护知识;(二)为从事苯作业的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三)对从事苯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四)对从事苯作业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第八条从事苯作业的员工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二)不得在作业场所吸烟、进食、饮水;(三)不得擅自更改、拆除、损坏防护设施和设备;(四)发现苯浓度超标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职业性苯中毒的简介及防治建议

职业性苯中毒的简介及防治建议

职业性苯中毒的简介及防治建议该研究将通过中国知网进行关键词检索,对苯中毒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并综述汇报。

从职业性苯中毒机制、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建议。

标签:职业性苯中毒;症状;诊断;治疗;预防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在油漆、制药、制鞋等多个行业领域。

苯本身还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有机物,如果在应用中没有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可能引起苯中毒事件。

随着我国对职业病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重大职业病事故被有效地遏制。

但是职业性苯中毒人数近年来仍呈现出上升趨势。

职业性苯中毒作为众多职业病中的一种,发生地域较广,上海、福建、广东等省市均有病例出现。

由于苯中毒早期症状隐匿,中毒初期不易被患者发现并重视,往往等到病情加重后再前往医院就诊,进行治疗。

因此,职业性苯中毒的最佳治疗时机往往被耽误,造成预后效果较差。

由于有机苯在工业中的应用广泛,因此涉及到多个行业以及众多大小企业。

在众多中小型企业中,由于资金及管理等问题的限制,企业管理者对工人的防护意识及工厂中的预防措施做得还不到位。

再加上工人自身对身体健康状况职业安全防护关注不够,维权意识较为薄弱,使得职业性苯中毒问题愈发严重。

中小企业中的车间操作工人大多属于低收入人群,一旦发生职业性苯中毒,患者将失去劳动力,甚至家庭收入来源。

因中毒产生的医药费用也将成为患者家庭的负担。

因此,职业性苯中毒的相关知识应得到相关行业及管理部门更多的关注,并从各个层面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为此,该文将对苯中毒症状、诊断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公众对职业性苯中毒相关知识的了解。

并希望相关领域、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提高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性苯中毒的发生率。

1 职业性苯中毒的机制苯是一种具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类,具有特殊香味,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

苯可作为有机溶剂,用于造漆、喷漆等行业,也可以用作医药合成原料,用于医药合成等行业。

苯 甲苯 二甲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苯 甲苯 二甲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苯甲苯二甲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苯及其同系物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产物,人工也可合成。

苯在工业生产中一般用作化工原料,如生产酚、氯苯、硝基苯、香料、药物(磺胺、非那西汀等)、丁苯橡胶、苯乙烯、染料、炸药、农药等;还常用作油脂、橡胶、涂料的溶剂及其稀释剂,医药行业用于药物浸渍、萃取等。

甲苯、二甲苯由于毒性比苯低,在用作溶剂或稀释剂方面逐渐替代了苯。

苯、甲苯、二甲苯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完全分离,工业用甲苯或二甲苯都含有2%~10%的苯。

在工业生产中,苯系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经皮肤也可少量进入人体。

对人体的危害作业人员接触高浓度苯、甲苯、二甲苯可引起急性中毒。

轻者表现为头晕、头痛、眩晕、醉酒感、步态不稳,有的表现嗜睡、手足麻木、视物模糊;还有恶心、呕吐,流泪、咳嗽等。

一般脱离现场及时处理后,短时间可好转,很少留后遗症。

重度中毒除有以上表现外,还可出现昏迷、抽搐、震颤,极严重者会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长时间接触较低浓度苯,会引起慢性中毒。

慢性苯中毒是逐渐发生的,中毒情况因工作环境、个人健康状况而不同,也与性别、年龄有关。

可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造血系统表现为早期血象异常,不及时治疗并脱离接触,病情会加重,可发展成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继发性白血病。

长期吸入低浓度甲苯、二甲苯蒸气,可有体弱、头晕、头痛、恶心、食欲减退、感觉异常及失眠等症状。

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由于苯、甲苯、二甲苯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完全分离,所以甲苯、二甲苯作业人员参照苯作业人员要求进行健康检查。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对象是拟录用的从事接触生产性苯、甲苯、二甲苯的人员和转岗拟接触人员。

目的是发现职业禁忌证者,包括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6×1010/L者,以及患有造血系统疾病者。

检查内容一是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病史及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皮肤黏膜出血、月经异常等。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三篇)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三篇)

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一、总述1.1 背景职业病是由于从事特定职业活动而引起的疾病,是劳动者因工作因素而致残、致死的严重健康问题。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既要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又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制定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1.2 目的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的目的是指导各类企事业单位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

1.3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从业机构,涉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职业病监测与评价2.1 职业病监测2.1.1 建立职业病监测机制,每年进行一次职业病监测,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测等。

2.1.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主要包括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监测,测定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暴露水平。

2.1.3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测主要包括对劳动者的体检和职业病检查,对职业病病例进行报告和登记。

2.2 职业病的评价2.2.1 对已诊断的职业病病例进行评价,包括病例的程度评价、致残评估和职业致死率评估等,以便为职业病诊断和赔偿提供依据。

2.2.2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包括危害因素的强度评价、暴露水平评价和危害程度评价等,以便为危害控制和防护提供依据。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与控制3.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3.1.1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包括对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浓度、暴露水平等进行调查。

3.1.2 对劳动者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暴露时间、频次、方式等方面的评估。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3.2.1 采取技术控制措施,包括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等手段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暴露水平。

3.2.2 采取管理控制措施,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3.2.3 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包括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和指导。

苯中毒及其预防措施范本

苯中毒及其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苯中毒及其预防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63465苯中毒及其预防措施Benzene poisoning and preventive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应用广泛,由它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受到关注。

近年来,我国职业性急慢性苯中毒发生率一直高居急慢性职业中毒的前3位,重大恶性职业中毒事件常见报端。

据统计,我国每年由职业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亿元人民币,其中苯中毒人数约占职业病患病总数的1/5,苯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安全和健康问题之一。

病例分析某个体制鞋厂有82名员工,其中多数为女性。

由于使用不合格的粘胶剂,工人长期暴露在苯蒸气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出现了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在体检时,工人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占35.71%)、头痛(25.71%)、乏力(36.52%)、月经量增多(11.43%)、牙龈出血(8.57%)、贫血貌(12.86%)、皮肤黏膜出现散在瘀点或瘀斑(7.14%)等。

血象表现为:白细胞最低仅2.0×109,红细胞最低1.46×1012,血小板最低30×109。

按照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该厂已诊断出4人患上慢性苯中毒,其中轻度苯中毒3人,中度苯中毒1人,另外有7个人被列为观察对象。

调查发现,该厂的生产场所是几间简陋的平房,每间面积约160m2,帮面、缝纫、刷胶流水线各1间厂房,工艺流程为:布、海绵刷胶粘合→包底→成型→装箱。

工人中毒程度与所在车间中苯浓度的高低有关,刷胶车间苯浓度最高,工人中毒症状最严重;帮面车间次之;缝纫车间空气中苯浓度不高,未发现苯中毒者。

后测得帮面、刷胶车间模拟现场的平均苯浓度均超过国家限值的40mg/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岗位职业病防治操作规程
为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结合各岗位实际,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苯的理化特性及急救
(1)苯(benzene,C6H6)有机化合物,是组成结构最简单的芳香烃,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

苯可燃,有毒,为IARC第一类致癌物。

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

苯的产量和生产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苯具有的环系叫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

(2)苯的物理特性:
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挥发。

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ml,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

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

苯能与水生成恒沸物,沸点为69.25℃,含苯91.2%。

因此,在有水生成的反应中常加苯蒸馏,以将水带出。

(3)苯的化学特性:
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C=C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一种是苯环的断裂。

(4)苯的健康危害:
1)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

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

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2)接触限制:
PC-TWA 6 mg/m3(皮)
PC-STEL 10mg/m3 (皮)
(5)苯的代谢:
苯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47-80%)、胃肠及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

一部分苯可通过尿液排出,未排出的苯则首先在肝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作用下被氧分子氧化为环氧苯(7-氧杂双环[4.1.0]庚-2,4-二烯)。

环氧苯与它的重排产物氧杂环庚三烯存在平衡,是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中间体。

接下来有三种代谢途径: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苯巯基尿酸;继续代谢为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偏苯三酚、邻苯醌、对苯醌等,以葡萄糖苷酸或硫酸盐结合物形式排出;以及被氧化为已二烯二酸。

乙醇和甲苯可以降低苯的毒性。

(6)苯的中毒症状:
1)短期接触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

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

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

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

2)长期接触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

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

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

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

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7)苯中毒急救:
1)急性苯中毒
应迅速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的场所,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注意保温和安静。

急救原则与内科同。

可给予葡萄糖醛酸,以增加苯的代谢产物的结合和排出。

2)慢性苯中毒
治疗重点为设法恢复已受损的造血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采用中西医疗法,给予一些有助于恢复造血功能的药物如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皮质激素、丙酸丸素等。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同内科。

苯中毒一经确诊,则应调离接触苯的作业,除积极治疗,还应根据病情必须适当休息。

2、熟知苯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毒性、中毒急救方法。

3、熟知苯中毒急救知识,泄露应急预案以及防护措施。

4、班前穿戴好劳保用品,否则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5、做好对外来人员的监护工作,严禁携带手机,打火机等易产生火花的东西进入风机房。

6、班前不准喝酒,岗位不准会客,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定,杜绝有章不循和违章操作的现象。

7、本岗位严禁烟火,动火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8、进各种柜、器清扫时,一定要采取安全措施,确认无误后,并在安全人员的监督下,方可进入。

9、各备用设备必须经常保持良好备用状态,有问题及时汇报排除。

10、离开岗位后,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对身体及衣服上粘附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理,并及时清洗身体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各个部位,避免污染物进入体内。

1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等措施有效预防职业病。

12、按照公司规定按时参加职业危害岗位的健康体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