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哲学 联系观和发展观答题思路精集
高中政治哲学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哲学万能答题模板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高中政治的时候,哲学模块是不太会的,那幺哲学模块的答题模板有哪些呢,请跟随小编来看一下!高中政治答题模板高中政治怎幺学高考政治大题万能答案高中政治必修二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大题答题模板(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关键词:联系发展矛盾创新联系(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影响了(导致了)××。
比如:“美国金融危机殃及中国”“欧债危机影响世界”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虽然承认××与××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本来不存在的。
比如:“吉祥数”3、联系的多样性,我们要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不仅承认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看到了多个事物对一个事物的影响(或一事物对多个事物产生了影响)。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人力利用某种条件加深了联系,如网络、交通等。
5、整体与部分(1)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材料有整体也有部分,如结构调整、各个环节等(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部分,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整体,统筹全局。
——(材料强调整体)(3)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发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达到最大发挥。
——(材料强调部分)(4)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材料强调结构或优化组合)小编推荐:高中政治28个答题模板哲学与生活万能答题模板一、(辩证)唯物论(探索真理)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12.生活与哲学:联系观、发展观

12.生活与哲学:联系观、发展观一、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方法(1)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2)方法论: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观1.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途径)(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量变和质变(发展的状态)(1)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押题1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材料开发利用好大数据这一基础性战略资源,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实用,必备!)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定。
要注意“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和“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考大切口时,原理方法论尽量简写,考小切口则要详写。
一、辩证唯物论(也叫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1.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①物质决定意识,。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材料③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材料④物质是运动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材料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或“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回答问题①原理: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材料.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材料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材料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运用“规律”或“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材料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
+材料③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材料二、唯物辩证法(也叫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关键词:联系和发展(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矛盾(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质与核心)联系观(联系的特点+整体和部分)1、联系特点的原理方法论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19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一、运用的辩证唯物论(物质观)知识/探索世界,回答......问题。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材料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材料④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这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材料二、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观/把握思维的奥妙,回答......问题。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目的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材料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材料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材料三、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回答......问题。
①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材料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材料③这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材料四、.......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单独考)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材料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材料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回答......问题。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材料(材料体现哪个用哪个)②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
=材料③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第一篇: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高中思想政治哲学部分答题技巧同学们对高考政治中哲学部分常感到棘手,拿不定主意该用什么原理,以致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有人总结出如下规律:1.世界是物质的,凡是题中出现思想、道德、精神、理论、真理、“三讲”、“双思”、“三观”等关键词,都符合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物质是运动的,凡是物质都与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运动是有规律的,凡是物质的运动都有其规律,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凡是分析事物的左右关系,都符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5.事物是发展的,凡是分析事物的前后关系,都符合发展原理,核心是量变与质变。
6.事物是矛盾的,凡是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都符合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方法论上即一分为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7.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凡是认识的目的都是实践,实践与认识循环往复,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8.价值规律,凡是经济类问题都符合价值规律。
得分不高的原因分析:1.审题不细。
一是不能具体地分析情景材料,全面领会并把握它的基本内容,不善于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二是把握不住试题的基本意图和设问的指向。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贴近、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不能满天撒网、空泛议论甚至不着边际地议论,时间花了不少,文字写得满满的,却没有多少有效的内容,分数与字数无关,阅卷老师不会因为你写的字多,就给你同情分的。
2.理论无法说明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
一些考生“运用”能力较差,主要表现:①答非所问,盲目地套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瞎写一气。
②笼统回答,泛泛地说些道理,不能切题,缺少实质性的认识和分析。
③机械、死板地写几个定义式的句子,不会拿这个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去灵活说明应回答的问题。
④片面性,不能作全面、完整的回答。
3.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模板与绝招

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模板与绝招高考政治答题模板哲学一、哲学思想与唯物主义0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提示】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2)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4)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0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3)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0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提示】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二、认识论01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设问模式(1)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结合材料,分析真理的特点与追求真理的过程。
2.答题要素(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提示】真理特点+认识过程+材料①真理特点: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②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探索和实践过程。
【提示】实践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过程①实践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②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③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三、联系观和发展观01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提示】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观答题思路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观题答题思路1.“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答题思路→①自然界是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④发展的普遍性告诉我们,要用普遍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答题思路→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答题思路→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反对“过犹不及”的错误做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答题思路→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要正确看待新旧事物的斗争。
③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因此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④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必要准备,质变是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前进。
因此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发展,还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事物向不好的方向变化。
2019年高考政治哲学综合性主观题答题思路

简化记忆一些哲学综合性主观题思路1.“唯物论”【“探求世界的本质”】答题思路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规规律办事,也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认识和利用规律。
2.“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或“求索真理的历程”答题思路】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大特征,并且实践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我们树立实践观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③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前进性和上升性。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答题思路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联系出发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运用联系的观点,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具有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佳目标。
2)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决定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⑤运用联系的观点,要求我们学会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联系。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答题思路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其实质是新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19届高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

2019届⾼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盾观2019⾼三政治复习提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联系的特征1、联系的普遍性①表现事物之间:⼀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内部: 每⼀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②⽅法论要求⽤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的观点看问题思考: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但是对于两个具体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1)内涵:联系是事物本⾝所固有的,不以⼈的意志为转移。
(2)根据事物的联系与实践的关系可分为:A⾃在事物的联系(⼈类产⽣以前就存在)B⼈为事物的联系请判断下列哪些事物的联系和⼈的实践活动有关:①围魏救赵②南⽔北调③花开花落,潮起潮伏④宇宙星⾠运转⑤严师出⾼徒⑥胶州湾⼤桥⑦沧海桑⽥的变迁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法论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新的具体联系。
反对:⼈为臆造联系⼈为割裂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1)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形式: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外部联系本质联系————⾮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3)⽅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第⼆种表述⽅法强调整体的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法论要求:树⽴全局观念,⽴⾜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案,寻求最优⽬标,从⽽达到整体功能⼤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部分的整原理内容: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法论要求:搞好局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四、掌握系统优化的⽅法1、系统的含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哲学高考一轮复习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

材料二 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针对其在西南地区的区位特点和省情,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着力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2008年四川省境内新开工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087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7674亿元。2009年四川省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
原理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总: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因此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观点。
具体:
整体:长远、过程,整(个),全世界、全局、目标
部分:眼前、环节、阶段、某个要素、局部、步骤
六、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四、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条件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性能就不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1、含义: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因果联系等。
2、表现
原理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其为部分。 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两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必修四哲学各种XX观分类答题模板

要求我们重 视意识的作 用,重视精 神的力量, 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 思想意识。
物 质 和 意 识 辩 证 关 系 原 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 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 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 作用。
发展 的状 态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 质变。 (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 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
对立 统一 规律 矛盾 的普 遍性 原理 矛盾 的特 殊性 原理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每一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 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 盾,勇于揭露矛盾, 时时有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解决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有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 不同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 分析。 通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统一矛 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系统 和要 素关 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 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 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 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趋向。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 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①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 ②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 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机地结合起来。
哲学易错点(第三单元——联系观、发展观)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3、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4、联系是普遍的,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5、联系是普遍的,所以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6、联系是普遍的,所以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7、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面对联系无能为力8、规律也是联系,所以我们也可以建立新的规律9、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它与人的实践无关;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10、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联系,按客观联系办事,反对孤立的观点11、联系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1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
13、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无条件的。
14、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从数量上看它是多15、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决定部分16、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不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17、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18、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19、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20、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部分决定整体21、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2、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2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23、发展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发展之中24、寒暑往来、四季更替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25、新出现的、力量强大的事物即为新事物26、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光明的,前进的,发展的总趋势是迂回曲折的27、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28、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9、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所以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克服困难,接受考验30、量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31、量变是一种变化、质变是一种发展3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江苏版)精讲课件:哲学3大体系之(二)第1课时 联系观和发展观

维方式认识事物
向
(二)侧重点法区分联系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侧重点 强调一事物总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 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调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
[抓牢选择· 不失分] 1 . (2017· 江苏高考 )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 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 达 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 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 料表明 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 )
[典例]
(2014· 江苏高考Βιβλιοθήκη 节选)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
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 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 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 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 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 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我的答案] (先自主解答,再比对满分答案找差距)
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忽视联系 的条件性,认 为任何事物之 间都存在着相 互联系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①树立全局观念, 反对只考虑整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 立足整体,统筹 体利益、忽视 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 全局,选择最佳 局部利益和只 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 方案,实现整体 重视局部、部 其变化影响部分 的最优目标 分利益而置整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 ②重视部分的作 体利益于不顾, 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 用,用局部的发 把整体和部分 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展推动整体的发 割裂开来的错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展 误倾向
哲学社会发展主体的知识答题模板

哲学社会发展主体的知识答题模板一、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
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人们做某件事情的依据:设问模式: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侧重世界观)。
答题模板:世界物质性原理 +规律客观性原理 +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
答题要素: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必须按照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④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说明某种精神的作用。
答题模板:世界物质性原理 +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 +材料。
答题要素: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应。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能够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详细体现设问模式:材料中的×××是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的?答题模板: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 +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
答题要素:①尊重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必须按照规律,按规律办事。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反对唯意志主义与消极无为的做法。
⑤贯彻唯物辩证法,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做事情。
二、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
1.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设问模式:结合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答题模板:真理的特点 +真理的查验+真理的发展+真理的作用+材料。
答题要素:①真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
②查验真理的实践是客观的,只有在实践中真理才能得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主观题答题思路
1.“联系的普遍性”答题思路
→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间相互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答题思路
→联系具有客观性,表现在: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有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①要从事物固有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面对联系并非无能为力。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通过实践环节,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 “联系的多样性”答题思路
→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 “联系的特征”答题思路(★★★)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另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通过实践环节,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状态影响着部分的功能状态。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居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其功能状态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甚至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到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 “系统优化方法”答题思路: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的各个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3)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的功能通过优化应当达到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
统的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答题思路
<这个答题思路是综合考查联系观的答题思路>
→(1)联系的特征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另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实践环节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居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其功能状态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甚至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到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系统优化方法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系统的各个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整体的功能通过优化应当达到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④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观题答题思路命制人:王树鑫备课组长:李英莲审核人:_________
1.“发展的普遍性及实质”答题思路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④发展的普遍性告诉我们,要用普遍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答题思路(★★★★★)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④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事物向不好的方向转化。
④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4.“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同时也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事物向不好的方向转化。
5.“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答题思路(★★★★★★)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要正确看待新旧事物的斗争。
③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因此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④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量变是必要准备,质变是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
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前进。
因此要求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发展,还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事物向不好的方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