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四章皮亚杰理论
第四章 皮亚杰(新)
经同化和顺应两种互补的适应过程,儿 童的知识因其与环境中事物的互动而增 加,且智力随生活经验的扩大而成长。 个体能适应环境,就表示其认知结构或 格式的功能,可以在同化和顺应之间维 持一种波动的心理状态。
3、平衡:当个体已有格式能轻易同化环境中 新知识经验时,在心理上会感到平衡。 4、失衡:当个体已有格式不能同化环境中新 知识经验时,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失衡。 智力成长是因为个体对环境适应时在心理上连 续不断地交替出现平衡与失衡的状态所致。
六、今天怎样看待皮亚杰理论
1、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和修正 (1)儿童所具有的能力比皮亚杰最初所认为 的要强些,尤其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实践知识 方面。 可以将守恒之类的任务教授给处于早期发展阶 段的儿童。 在简单、真实的情形中,儿童也能表现出设身 处地地考虑他人观点的能力; 婴儿表现出客体永久性的时间要比皮亚杰预期 的更早些。 (2)“阶段论”的观点近年受到指责。
“运算”(operation)是另一种十分重要的认 知结构,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它指 的是心理运算。他认为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 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1)心理运算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 了的动作; (2)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 (3)运算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 (4)运算是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一、感知运动期(出生到2岁)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 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 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由于新生儿与2岁的婴儿差异很大,因此 感知运动阶段被分为六个子阶段。
主要表现: 1、从反射性行为发展到目标指向行为; 最初,儿童有本能的反射行为,这是儿 童建立其格式的基础;不久就学会运用 这些反射行为来产生更有趣、更有目的 性的行为。
《皮亚杰理论》课件
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了解世界,如抓、摸、听等。
感知运动阶段发展里程碑
儿童开始能够抓取、听觉等感知动作。
前操作阶段
前操作阶段(2-7岁)
前操作阶段发展里程碑
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能够进行基本 的想象和直观思维。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基本的想象和直观 思维,如模仿、绘画等。
前操作阶段特点
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如语言、绘画 等,能够进行基本的想象和直观思维 。
应能力的个体。
内容
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基 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与生活 实际相关的经验和技能。
跨学科整合
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皮亚 杰认为教育应该注重跨学科的知识 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 系。
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皮亚杰认为 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解概念和理论。
形式操作阶段特点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解概念和理论, 如数学、物理等。
3
形式操作阶段发展里程碑
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理解概念和理论, 如数学、物理等。
03
CATALOGUE
皮亚杰的教育思想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教育是发展的引导者
皮亚杰认为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提供适当的刺激 和经验,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成长于一个学者家庭 ,父亲是大学教授, 母亲是教师。
皮亚杰的教育背景
1918年毕业于纳沙特尔大学, 获得学士学位。
1924年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 位。
先后在日内瓦大学、巴黎大学 、哈佛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
《皮亚杰理论》PPT课件
1、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 教学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皮亚杰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演变,将从婴儿期到表 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 运算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 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由此开始 萌芽。②前运算阶段(2-7岁),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 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以自我为 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思维不具有可逆性。③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 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 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④形式运算 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 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 入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 化性(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 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 在皮亚杰看来,不存在着纯粹的客观现实,人们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带着主体的认知特点,现实是 主体依据已有的认知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建构。 因此,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解释是根据他们已有 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几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 2、前运算阶段(约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约11岁至成人期)
(一)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对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作固定划分,过分强调天生的作 用,而忽视语言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在 信息时代尤其有害),众所周知,随着电视、多媒体和 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日益快捷方便, 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数量、质量也大大提高,儿童思维发 展进度已明显加快。皮亚杰没有认识到,儿童认知发展 的几个阶段及顺序虽不可改变,但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信 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上述发展阶段有可能大大压缩和提 前,而非一成不变。如果我们用皮亚杰划定的固定年龄 段来看待儿童思维的发展,将会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 是对小学阶段的教育造成很大的束缚与限制。
第4章_自我的发展_1_自我发展的理论_2_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理解在阶段内变化很小,但在阶段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变化会带来认知和生理上的成熟。
(1)感知运动阶段
皮亚杰理论的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15个月)。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儿童完全以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为中心。这个阶段也可以被称为前表征阶段(prerepresentational stage),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还需要完全发展他的表征思维。前表征思维包括对人、地点和事件进行心理表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个体就可以考虑当前并没有发生的事件,思考当前并没有看到的人和物体。
这种能力可以用客体永久性测盖住或藏起来,婴儿会表现出根本不知道这个东西依然存在。这种能力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开始出现,这个时候的婴儿会做出寻找这个物体的行为,这表明他们知道即使他们没有看到这个东西,但它依然存在。
(2)前运算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15个月-6岁)。尽管这个阶段的儿童依然比较自我中心,但他们已经开始发展出抽象思维的能力了(如他们会使用符号来表征东西)。这种能力极大地加速了语言的获得。
首先,假想游戏只有自我导向的举动(如儿童假装喂她自己吃东西)。这个阶段的标志仍然是自我中心。到15至21个月大时,儿童开始把别人纳入到他的假想游戏当中。例如,儿童可能假装“喂她的凯蒂猫吃饭”。19至24个月大时,假想游戏中出现角色轮换(turn-taking)。这时,儿童会轮流扮演两个角色的行为。一直到6岁大时,假想游戏都在变得更为精细,然后开始减少。
形式运算阶段是皮亚杰模型的最后一个阶段(大于11岁)。这个阶段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思考假设的事件和情境。例如,在解决一个问题时,青春初期的孩子可能会问,“我如果做了X会有什么后果?”这个阶段的个体也能有效地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些认知技能可以让个体摆脱自我中心,因为他们现在已经能够想到他人对事件的看法可能与他们不同。
简述皮亚杰理论
简述皮亚杰理论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儿童的智力发展主要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实现的。
在智力发展中,认知结构同化是顺应的前提。
只有当儿童的某些心理图式具备了足够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同化新的知识时,顺应才会发生。
智力就在同化与顺应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就是同化和顺应作用交替进行的过程。
但是,同化作用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而顺应作用则可以不断变化。
例如,新生儿处于较高水平的活动同化状态,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至顺应水平,最终发展成为较低的活动顺应水平。
由于活动顺应水平很低,在同化作用水平较高的环境里几乎什么也学不到。
这样的发展称为原始的同化性顺应( primitive coexistence)。
婴儿虽然掌握了各种物体的不同属性,却不能利用它们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皮亚杰指出,儿童心理图式同化是顺应的前提。
他把这个思想归结为四个因素:(1)发生的早晚(early or late); (2)起作用的次序(first or last); (3)产生的时间(pre or post); (4)概括的程度(high or low)。
他进一步说明了从感知运动图式到同化作用,再到顺应作用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般过程。
他认为顺应是最初表现出来的、简单的同化;当一个儿童的活动顺应达到较高的水平后,就开始有意义地使用符号;一旦学会了使用符号,他便能根据语言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这时,他就开始作出真正的同化作用。
他指出,随着智力发展的继续,儿童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条件的认识不断改善,智力发展就转入更高级的阶段。
皮亚杰还提出另一种对智力理解的方法。
他将智力分为两种成分:一是建立在原有的、同化了的图式上的;二是建立在新图式上的。
他将前者看作是成熟的,已有特殊结构;后者则是新结构的形成。
只有两者都发展了,智力才算是达到成熟的标准。
这种“成熟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接受新的经验、掌握新的技能,二是使自己的图式适应周围环境和自己生理方面的成长。
《皮亚杰理论》课件
表征
抽象思维
儿童逐渐发展出内在的心理表征, 可以在脑海中操作和组织信息。
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概 念的处理,解决复杂问题。
语言发展理论
1 预言阶段
婴儿通过模仿声音和表情,开始与成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2 单词阶段
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单词,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句子阶段
孩子能够组织单词成为句子,进行更复杂的语言表达。
形象运算理论
样貌:说、看 转置成绩:说、看
逆反性:看、说 几何问题:看、说
语义反转:说、看 类比问题:说、看
社会心理理论
合作和竞争
儿童在社会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并竞争,发展社交技能和解决 冲突的能力。
自我概念
儿童逐渐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 认知,建立自我概念和身份认 同。
规范和价值观
儿童通过社会化和学习,接受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并形成个 人道德观念。
学龄前教育
通过综合教学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基本技 能和综合素质。
中学教育
通过深化学科知识和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
1 大学教育
通过专业课程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专业 技能和综合能力。
2 成人教育
为成年人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满足个人成 长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皮亚杰理论》PPT课件
探索儿童发展的奥秘,了解《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在 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阶段理论
1
运动阶段
婴儿通过感觉和运动,开始探索外部世
前运算阶段
2
界。
幼儿逐渐理解符号的象征意义,开始进
行简单的操作。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理论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 皮亚杰理论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 皮亚杰理论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2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 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简介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三、思维的结构
四、思维的机制
3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 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 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 作用的结果。
13
三、具体运算阶段
(7、8—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有如下两个显著特点:
获得了守恒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 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
群集结构的形成
14
四、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它 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此时已摆脱具体事 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 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生物的适应与组织机能有紧密联系,两者 皆为发展的不变性法则,又是智慧的重要 特征。
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7
2、同化和顺应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同化与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有时处于不平衡状态。
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 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15
五、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
贡献
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
强调了以往一直被忽视的儿童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性 和能动性的作用。
缺陷
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贬低了环境和教 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 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文字较晦涩难懂,常常造 成误解。
《皮亚杰理论》PPT课件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 化性(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的 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 在皮亚杰看来,不存在着纯粹的客观现实,人们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带着主体的认知特点,现实是 主体依据已有的认知图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建构。 因此,儿童对于客观世界的解释是根据他们已有 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的。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的启示:①认知 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 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 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 作用的适当内容。②教育促使学生的认知发展。根据皮亚 杰的儿童发展认知理论,当代教育学倡导教育应该根据儿 童已有的基础提供适当的教育,慎重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避免传统教育中的死记硬背,提倡发现式教育,发展学生 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③皮亚杰认为,学习 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 果,儿童早期教育应着眼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活动。教育的 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为儿童设置充满智慧刺激 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习。学校不要过早地向 儿童教授他们以后能主动得到的知识。
1、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 教学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皮亚杰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演变,将从婴儿期到表 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 运算四个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 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由此开始 萌芽。②前运算阶段(2-7岁),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 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以自我为 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思维不具有可逆性。③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 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 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④形式运算 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 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 入形式运算阶段。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
三、名词解释 1、思维 2、抽象逻辑思维 3、形象思维 4、想象 5、无意想象
四、简答论述 1、思维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点是什 么?
4、试论述皮亚杰认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 信息加工理论
(4)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 的规则系统。
语言获得理论
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1、认知相互作用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主客体相互作
用的结果。 2、社会相互作用论: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
得的决定因素。 四、我们认为儿童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
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135
百家姓紧用功工夫到心有疑随札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心不端字不敬还原处虽有急蔽聪明坏心志三记忆的测量3回忆四元认知5评定结果元认知策略4动机说不想记压抑理论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 皮亚杰理论
1、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揭露事物的 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重点回答“是 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同化是已有知识的应用,是人对输入刺激的过滤 或改变。它以个体偏好的思考方式,对外界事物加以 说明和解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3、顺应是个体对特定事物作出反应,改变了自己已 有的知识结构。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修改观念或改变 行动)以适应现实。 ------------“先做容易的,难的 细琢磨”。
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对认知过程的认知。 二、元认知的成分: 1、元认知知识 (学习者、学习任务、学习策略) 2、元认知体验 3、元认知调节监控 三、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控
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ppt
叉重叠。 • 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
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
皮 亚 杰 ——以认知发展为标准
0-2岁: 感知运动阶段 2-6,7岁:前运算阶段
7-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
11,12-14,15岁: 具体运算阶段
认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综合概念。其含 义是:
认知(广义):就是人的认知活动,包括 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 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 产生各种策略、幻想等。
认知(狭义):就是思维和记忆。
认知发展观点的争议
•
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
一种观点认为是连续性的,是一种平缓的、持续增长
1、哲学思想主要受康德主义的影响,“图式”概念源于康德的“先 天图式”。但皮亚杰不是先天论者,而是持构成 (constructivism)观点。
2、结构主义对皮亚杰影响很深。结构: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 节性。
3、“同化”、“顺应”概念来自于生物学。
4、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如“自我中心倾向”。
5、用符号逻辑(数理逻辑)来描述儿童的智慧活动。
1896-1980
一、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 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Objectpermanent),末期出 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 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只能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维
生物学的研究一直很有兴趣,到1920年,他开始注意到生物学与
心理学之间的关系。随后的20年中,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智
第4章 皮亚杰
10岁在瑞士纳沙泰尔的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科学报告。
16岁已在动物学杂志发表大量有关软体动物的科技文章。
22岁在纳沙泰尔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后在为西奥多· 西蒙工作期间,逐渐转入对儿童智力的研 究。力图发现“某种智力的胚胎学”。 1955年在日内瓦大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皮亚杰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认知领域,他给当代儿童 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 ——John Flavel, 1998
3. 组织化(organization)
组织化反映内部图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体的认知结构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不断
从原来的分散状态整合为更高级的更有组织性的
状态,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对环境刺
激作出更为适应的反应。
4. 平衡(equilibration)
个体(机体)总是倾向于使认知结构保持一种稳定 的状态(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儿童的认知结构在 平衡状态和不平衡状态之间来回转换。
(二)认知发展机制
1. 图式(scheme)与认知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它是动作 的结构或组织。 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 出新的认知结构。
最初的图式来自先天具有的动作和无条件反射。
2.适应(adaptation)
适应反映了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 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1)同化(assimilation)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主体将其遇到的外界 信息直接纳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可以理解为以自 己既有的方式解释世界,或对刺激作出反应。 (2)顺应(accommodation)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主体调节自身认 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即产生新的认知 结构。
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自我中心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 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 有不同的观点。
实验者从A、B、C、D四 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 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 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 A 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 的是哪张照片。
B
C D
三山实验
自我中心
• 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 • 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
三种格式
• 动作格式:是一 种组织化的行为 模式,儿童用它 对物体或经验进 行表征或做出反 应。
• 符号格式:用来代表经验的内部心理 符号(如图像或语言符号)。
• 运算格式:对思维对象进行的内部心 理活动。
(三)思维的机制-组织和适应
• 组织:将已有图式(格式)整合成相关系 统或知识体系的先天倾向。
• 杰奎琳坐在床垫上,没有任何吸引她的玩 具,我把她的鹦鹉玩具从她的手中拿走, 并两次把它藏在左侧的床垫上(位置A), 杰奎琳每次都能立即找到并能抓住它。接 着我又从她手中拿走玩具,并从她的眼前 将玩具慢慢移到右边,藏在了床垫底下 (位置B)。杰奎琳看到了这种移动,但当 鹦鹉消失时(位置B),她却转向最初藏玩 具的左侧(位置A)。
--皮亚杰,1954
贝拉吉恩的客体永久性测验
• 杰奎琳去看望了一个18个月大的小男孩。 整个下午这个小男孩都在大发脾气。他尖 叫着试图从围栏里出来,一边跺脚一边向 后推围栏。杰奎琳惊讶地站在一旁看着, 她以前从没有看过这样的场面。第二天, 她在她的围栏里尖叫,一边试图移动围栏, 一边跺脚……连着做了好几次。
6岁孩子先挑,他首先挑选了一大杯而放弃 两小杯,可是当他拿起大杯看着两个小杯,又 似乎犹豫起来,于是放下大杯又来到两小杯前, 仍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他还是拿了一大杯,并 喃喃地说:"还是这杯多一点"。这个6岁的孩 子在挑选饮料时表现出了犹豫地选择了大杯)。 在6岁孩子来回走动着挑选量较多的饮料时, 他那8岁的哥哥却在一旁不耐烦而鄙薄地叫道: "笨蛋,两边是一样多的""如果你把可乐倒回 瓶中,你就会知道两边是一样多的",他甚至 还亲自示范了将饮料倒回瓶中以显示其正确性。
皮亚杰理论4
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不主张教给学生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 材料。 保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是他们 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生在认知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 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思维结果,更要关注 他们的思维过程。
认知发展阶段论
个体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 结构与外在环境不断重构,表现出具有 不同性质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到成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反射行为 目标指向性行为 客体永久性开始形成
*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任何图式都没有清晰的开端,它总是
根据连续的分化,从较早的图式系列中
产生出来, 而较早的图式系列又可以在
最初的反射或本能的运动中追溯它的渊
源。”
——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图式的发展,即是机体适应环境的积 极建构的过程,它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
新不
图式
刺平 激衡
同化 顺应
平衡状态*形式运算阶段(源自1岁到成人)具有了抽象思维、纯符号 思维、假设性思维。
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 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 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影响发展的因素
成熟:神经系统 练习和经验:来源于物体本身的一 种经验。 社会性经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社会 文化的传递。 平衡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 中的自我调节。
皮亚杰理论4
皮亚杰简介
主要著作: 《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关 于世界的概念》 、《儿童的道德判 断》、《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 《儿童符号的形成》 、《发生认识 论导论》
发展是怎样产生的?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运算思维的局限性 1、自我中心主义 2、不能完成守恒的任务 3、转导推理 4、不能解决分类任务
近年来关于前运算思维的研究 —— 关于自我中心主义 —— 唐纳森的研究
三、具体运算阶段(7、8岁-11、12岁)
运算:皮亚杰理论中的特定概念,有四层含义:内化 了的动作;可逆的动作;具有一种守恒性;是系统性, 不能单独进行.
二、前运算时期(2岁-7岁)
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这一阶段儿童已出现象征性功能,运用象征性符号进
行思维,儿童象征性游戏是从象征性思维开始的。象征性思 维又叫前概念思维,这些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不是抽 象的、图式的。
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这阶段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
客体的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是儿童获得守恒概念在机能上的等价物。客体 永久性和位移群的形成,是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从自我中 心状态的第一次解除,是第一次去中心化的重大成果,皮 亚杰称它为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对感觉运动阶段的新近研究 1、关于物体存继性的研究 2、关于心理表征能力的研究 3、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
思维的结构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认 知结构组织的基本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格式有点类似 于图式。
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的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 征。儿童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 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 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发展的认知 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认
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 2、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顺应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期(0岁-2岁)
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 第二分阶段(1 — 4、4.5月)这一阶段称为习惯 动作时期; 第三分阶段(4.5 — 9个月) 这一阶段称为有目地 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 第四分阶段(9 — 11、12个月) 这一阶段称为手段 与目地的分化并协调时期; 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 1.5岁) 第六分阶段(1.5 — 2岁)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简介
皮亚杰,瑞士人,他的认知理论是发展理论中最重要、 最详尽和最有争议的理论。1907年,他发表在杂志上的第 一篇文章时年仅10岁。4年后他又发表了一些关于软体动物 的文章。这使他萌发了在日内瓦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软体 动物的部门供职的愿望,但是博物馆主任知道他还是一个 中学生时就拒绝了他的要求。皮亚杰对生物学的研究一直 很有兴趣,到1920年,他开始注意到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 的关系。随后的20年中,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智力的 著作。到他84岁逝世那年,皮亚杰已出版40多部著作、发 表了200多篇论文。
3、皮亚杰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很多儿童认知的发展超出了皮亚杰提出的年龄阶段 的水平,而且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条件下能够解决皮亚杰认为 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有关各种认知技能经历一个不变的渐进质变序列的 问题仍存在争论。
第三,皮亚杰忽视了经验的重要作用。跨文化研究结果表 明,智力成长的序列不像皮亚杰所描述的那样一成不变,它是 一个因文化和经验因素以及问题解决策略上的训练程度不同而 有所不同的发展序列。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 儿童的认识或思维是从哪来的?对于这一问题有多种解释。 • 唯心论者认为思维来自于先天遗传; • 经验论者认为思维来自对客体的知觉; • 皮亚杰——相互作用论 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主 体,也不是单纯递来自客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 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思维的结构
五、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详尽的描述和解释了儿童 思维的发展过程,成为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 一。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婴儿的基本认知结构得 到了不断的修正,并建立起崭新的图式。同化是根据已有 的图式有选择地接纳感觉的输入信息。顺应是改变内部图 式以适应环境刺激的过程。通过包括经验的再组织和适应 过程的相互作用,儿童认知结构逐渐复杂起来 。儿童经 历着相同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每一阶段的发展都 依赖前一阶段的成就。皮亚杰把思维发展的整个历程划分 为四个阶段,它们构成了一个认知发展和变化的连续体。
第四,皮亚杰理论中诸如同化、顺应和平衡这类基本概念 缺乏严格的操作定义,辩证思维的有关研究认为形式运算并非 思维的最高形式,辩证思维才是更加成熟的思维形式。尽管如 此,皮亚杰在发展心理学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具体运算阶段的成就: 1、 获得了守恒性 2、 群集结构的形成 群集概念是一种分类系统。群集运算有两种:类群集运 算;系列化群集运算。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 儿童思维此时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 式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产生了 四元群结构和组合运算结构,后又被整合为一个结构整体, 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
2、皮亚杰提出了有关认知发展的最详尽最全面的理论。 皮亚杰理论对当代发展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前发 展方面与认知因素有关的研究以及很多认知研究机构的 创立主要归因于皮亚杰的影响。皮亚杰有关智力成长的 理论是绝无仅有的。他在方法论上尽管有许多缺陷 ,缺 乏客观性,但另一方面,他以独特新颖的方式提出并回 答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而且他富有挑战性的理论及其了 同行们做出大量研究和创立新理论的兴趣。正是皮亚杰 杰出的贡献,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