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教学设计(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文内容分析

《灯光》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文。这个单元主题是“革命岁月”,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能够不忘历史与英雄,在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中感受他们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育。

本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的憧憬陷入在一本书里的一个在电灯下读书的孩子,并希望能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用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牺牲了。本文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努力建设好前辈用生命与鲜血开创的新中国。

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感人至深。特别是“灯光”作为全文的线索,联系起过去、现在、将来,又因为它带来的光明、温暖、希望,而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在课文之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这个“阅读链接”围绕革命文化主题展开,安排了四篇阅读材料,同时还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略读文,有大量的学习略读文的经验。教学中要尊重略读文的编排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但是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三、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表达顺序,体会文章倒叙、首尾照应、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

3.读“阅读链接”,并关注场景与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难点: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灯光》,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都预习了哪些内容,谁愿意来和大家共享?(可以交流作者、写作背景、清明节等资料)

3.介绍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战争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和《灯光》。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4.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预设:课文主要写郝副营长战斗前划火柴借着光亮看书,战斗中点燃手中书本为战士们找突破口提供帮助,因此而英勇牺牲的事。

5.梳理结构。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预设:课文1、2自然段写作者在天安门广场散步时,听到一句赞叹——多好啊!从而引起了作者的回忆。(板书:灯光)课文3—11自然段写往事。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作者在璀璨的灯光下,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

(2)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又围绕郝副营长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3—7自然段写郝副营长战前借着火柴的微光看书;8-11自然段写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点燃手中的书本为部队找到突破口,自己壮烈牺牲。

(3)不论是过去还是往昔,整篇课文里一直围绕着什么来写?

预设:光,灯光和火光。

【设计意图】此环节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作家生平,同时整体感知文本结构,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进而聚焦文前提示的思考题,并将思考题与学生阅读的初步体验结合,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自读自悟。

(二)自读自悟,体会情感

1.聚焦主问题。

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找到相关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学批注。

3.小组交流并汇报。

4.聚焦“天安门的灯光”。

(1)品读广场上的灯光。

①学生找到并朗读描写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语句。

②欣赏天安门广场灯光的图片。

③指导学生读出赞美的语气。

(2)唤醒难忘的回忆。

①正当作者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忽然了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联系上下文,为什么这句话让“我心头微微一震”?

预设1:清明节怀念革命先烈。

预设2:“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牺牲前夜留下的话语。

预设3:千千万万郝副营长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广场上璀璨的灯光。

②像这样先写现在,再回忆过去的写法,叫作——倒叙。再看课文的结尾,也写到了灯光,这就是——首尾呼应。而灯光就是全文的——主线。

5.聚焦战场上的“灯光”与“火光”。

(1)聚焦郝副营长书中的灯光。

①学生找到并朗读描写郝副营长书中的灯光语句。

②抓“沉思”:在紧张的战斗间隙,郝副营长注视着灯光的图片,他在沉思什么?

预设1:可能在回忆自己童年没书读时的苦难时光。

预设2:可能在设想电灯下学习的孩子们的美好生活。

预设3:可能憧憬着胜利后,普天下的孩子都在灯光下学习的情景。

③指导朗读郝副营长的语言:

“多好啊!”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④郝副营长多么向往这灯光啊!他向往的仅仅是这灯光吗?

预设:这也是郝副营长的理想,一个关于美好生活的理想。(板书:理想)

(2)聚焦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①过渡:为了他们的理想,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②学生找到并朗读描写战场上火光的语句。

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③这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从哪儿读出来的(千钧一发)

④此时,战场上出现的火光和灯光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板书:奋斗)

预设1:郝副营长为了能让千千万万的孩子能在电灯下学习,点燃火光,暴露自己,为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预设2:郝副营长为了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⑤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此时又在想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