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思维导图)

第一章 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思维导图)

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计算文化计算史--计算的前尘往事手动式计算工具算筹算盘-最早体系化算法机械式计算器帕斯卡加法器第一台机械式计算工具法国莱布尼茨四则运算器德国雅卡尔可编程织布机穿孔卡片的输入方式法国巴贝奇的分析机存储装置运算装置控制装置可编程计算机的蓝图机电式计算机穿孔卡原理 制表机 赫尔曼第一次运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Mark-IMark-II全部使用继电器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管EDVAC--冯·诺依曼采用二进制存储程序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新型计算机能识别自然语言的计算机高速超导计算机激光计算机DNA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过程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大型制造业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大型制造业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计算思维科学方法理论实验计算计算思维概述周以真教授计算思维本质抽象自动化计算思维特性是概念化,不是程序化是根本的,不是刻板的技能是人的思维,不是计算机的思维是思想,不是人造物是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不是空穴来风面向所哟肚饿人、所有地方,不局限于计算学科利用计算思维求解问题步骤分析和抽象确定数据结构设计算法编程和调试得到结果实例语言描述抽象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选择编程语言,编写程序,让计算机自动执行。

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机思维基础

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机思维基础

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机思维基础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的通讯交流到复杂的科学研究,从便捷的在线购物到高效的工业生产,计算机的身影无处不在。

了解计算机文化和掌握计算机思维基础,对于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提升自身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简单来说,是指围绕计算机技术所形成的一系列观念、习惯、知识和行为方式。

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操作计算机,更涵盖了计算机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当我们谈到计算机文化,首先会想到它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主要依赖于书籍、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

而如今,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在瞬间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这使得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计算机文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让人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远方的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进行实时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的转变,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丰富了我们的社交生活。

在教育领域,计算机文化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线教育平台为更多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而计算机思维基础,则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思维方式。

计算机思维的核心之一是算法思维。

算法就像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清晰明确的步骤。

比如,我们在计算两个数的和时,会有一个明确的计算步骤,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算法。

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设计有效的算法,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逻辑思维在计算机思维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时,遵循着严格的逻辑规则。

我们在编写程序、设计系统时,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逻辑关系,以确保计算机能够正确地执行任务。

分解问题的能力也是计算机思维的关键。

当遇到一个庞大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将其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易于处理的子问题,然后逐步解决这些子问题,最终解决整个大问题。

最新《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基础》重点内容

最新《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基础》重点内容

《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基础》——赵国栋第一章认识计算文化与计算思维1、什么是计算?什么是计算科学?计算是依据一定的法则对有关符号串进行变换的过程。

计算机科学既是构造计算机器的学科,而是基于自动计算进行问题求解的学科。

2、计算思维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综合了数学思维(求解问题的方法)、工程思维(设计、评价大型复杂系统)和科学思维(理解可计算性、智能、心理和人类行为)。

3、计算思维与数学思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数学思维就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数学思维能力,即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转化与划归,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函数/映射的思想,等等。

计算思维吸取了问题解决所采用的一般数学思维方法,现实世界中巨大复杂系统的设计与评估的一般工程思维方法,以及复杂性、智能、心理、人类行为的理解等的一般科学思维方法。

4、简述图灵机模型图灵机模型是指给出固定的程序,模型能够按照程序和输入完全确定性地运行。

5、冯·诺依曼提出的程序存储计算机方案的要点有哪些?“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包含以下三个要点:(1)采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3)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6、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代?1)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计算机时代2)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计算机时代3)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4)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书上黑色字体:1、在计算机科学中,当一个问题的描述及其求解方法或求解过程可以用构造性数学形式来描述,而且该问题所涉及的论域为有穷或虽为无穷但存在有穷表示时,则该问题就一定能用计算机来求解,所以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解决的是什么能计算且被有效地自动计算的问题。

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含义

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含义

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含义你知道计算思维吗?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计算思维,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叫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含义计算思维是数字时代人人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计算思维与理论思维和实验思维一起构成了科技创新的三大支柱。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Jeannette M. Wing 教授2006年3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将计算思维定义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计算思维具有如下特征:(1)计算思维是概念化的抽象思维,而非程序思维。

(2)计算思维是人的思维,而非机器的思维。

(3)计算思维是思想,而非人造品。

(4)计算思维与数学和工程思维互补和融合。

(5)计算思维面向所有的人,所有的领域。

(6)如同“读、写、算”一样,计算思维是一种基本技能。

计算思维教育实践途径计算思维培养,具体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必须要有一个依托工具和抓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计算思维教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渗透计算思维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最容易上手的做法。

对于计算思维的培养,宜选择可视化的、模块化的、易于学习的程序设计软件。

LOGO语言是一种早期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至今还有很多人使用LOGO语言教学生程序设计,2012韩国对小学教师职前培训增加的计算思维的内容,就是借助LOGO语言的算法学习项目实施的。

Scratch是一种新式的程序语言,可以让你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音乐甚至是绘画,并且可以轻易的分享至网络上。

计算文化简介

计算文化简介

未来的计算机
⚫ 光子计算机 ⚫ 生物计算机 ⚫ 量子计算机 ⚫ 纳米计算机 ⚫ ……
浏览计算机世界
计算机新热点
浏览计算机世界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 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它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 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 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给我们的生活、 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应具有的特征:
⚫ 广泛性 ⚫ 传递性 ⚫ 教育性 ⚫ 深刻性
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文化教育
信息与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文化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在社会生存的需要 计算机教育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 计算机如同数学、物理一样,成为培养 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精神和能力的必修课程之 一! ⚫ 人人都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不断提高计 算文化能力。
计算机诞生
计算机奠基人: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 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研究博奕论。他曾 邀请图灵到普林斯顿工作但被拒绝。1954年冯·诺依曼被发现患 有癌症,于1957年2月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54岁。
ENIAC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但不是存储程序式的,程序要经 过外接电路版输入,冯·诺依曼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然而史
浏览计算机世界
电子管(1946-1957)
电子器件
晶体管(1958-1964)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1965-1971)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年至今)
信息的主要特征
认识信息
信息无处不在 信息的可传递性和共享性 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 信息的可处理性

计算思维教育:从“为计算”到“用计算”

计算思维教育:从“为计算”到“用计算”

计算思维教育:从“为计算”到“用计算”作者:李锋王吉庆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第10期摘要:信息技术从“工具革新”到“数据变革”的转向,使得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数据意识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挑战。

从教育历程来看,计算思维教育经历了“计算知识接受” “认知工具应用”和“普造价值推广”三个主要阶段。

然而在具体实施方面,学校计算思维教育也还存在着“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的困惑。

该文针对具体问题探讨了计算思维教育的实质与内涵,认为学校计算思维教育不仅需要重构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最主要的还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从“为计算”到“用计算”的转向。

关键词:计算思维教育;为计算的教育;用计算的教育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信息技术的革新与普及使得信息技术教育沿着以“个人计算机驱动”到以“互联网驱动”再到以“数据驱动”的路径得以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不仅需要提高学生技术工具的应用与操作技能,也需要发展学生利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

一、计算思维教育:历史的考察计算思维是一种能够把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表述成为通过计算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形式化思维过程。

尽管计算思维这一术语近年来才为学界所关注,但计算思维的教育理念一直隐含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之中,在不同教育阶段反映出不同的教育特征。

考察计算思维教育历程,大体可分为“计算(Computing)知识接受” “认知工具应用”和“普适价值推广”三个发展阶段。

1.知识取向的计算思维教育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进入中小学校后,青少年计算思维教育观念就已有萌芽。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计算机教育家西摩·佩珀特(Seymour Papert)在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中认为“计算机可以将儿童的认知思维具体化,儿童在通过计算机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可以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

计算思维逻辑思维算法思维思政设计

计算思维逻辑思维算法思维思政设计

计算思维、逻辑思维、算法思维、思政设计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能力和素养的体现。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甚至影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让我们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分析和探讨这几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一、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它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通过数据和信息来进行思考和决策。

计算思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尤为重要,我们需要运用计算思维来处理海量的数据,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各种统计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客户需求、市场趋势等,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找到最优的方案,避免盲目的尝试和无效的工作。

在生产制造领域,通过计算思维可以优化生产工艺、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计算思维是一种注重数据和逻辑的思考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决策和问题解决中更加理性和科学。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通过事实、论据和推理,来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和分析。

它要求我们辨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规则。

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判断事物真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推理和论证,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辨别虚假信息,提高思维品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筛选信息、判断信息的真伪,避免被误导。

逻辑思维是一种注重推理和论证的思考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思考和判断中更加有条理和严谨。

三、算法思维算法思维是指通过建立、运用和优化算法,来解决问题和优化流程。

它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用算法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算法思维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运用它来优化软件性能、提高服务效率。

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思维

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思维
26
1.3
计算思维
◆ 选择合适的方式去陈述一个问题的方法、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
使其易于处理的思维方法;
◆ 按照预防、保护及通过冗余、容错、纠错的方式,并从最坏情况进行
系统恢复的一种思维方法;
◆ 启发式推理,用于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学习和调度的思维方法; ◆ 利用海量数据来加快计算,在时间和空间之间,在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
11
1.2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1946.2~1955.10 宾州大学 每秒5千次加减运算 没有存储器

采用十进制
第一款商用计算机:UNIVAL 1947年,莫奇莱和埃克特
仅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12
1.2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 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 人类第二台计算机;EDVAC(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 1945年 冯· 诺依曼参与研制并且发表:关于 EDVAC的报告草案
(n-2)!

20 1! 不能再分解
最小 问题
1.3
计算思维
1.计算思维的本质:抽象和自动化 抽象:完全超越物理的时空观,并完全用符号来表示 数学抽象是一种特例
示例1.3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18世纪经典数学问题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以及岛 与河岸连接起来。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 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
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 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 ,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 ,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 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 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 ,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 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 就会出现在另一个窗口中,但 是只能做加减计算。

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

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社会计算还是社会化计算

2011年12月1日上午,有幸被邀请参加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社会计算”启动暨研讨会。

来自北大、香港城大、哈工大的三位教授和本人分别做了报告,我的题目是:“计算思维、计算文化、计算社会:关于社会计算基础的讨论。

”在我的报告之前,是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祝建华教授的报告:“社会化计算的扩散与普及。

”祝教授的报告中,认为社会计算的含义不清,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社会化计算。

祝教授的报告十分出色,给我许多启发,但我无法同意社会计算是社会化计算的说法。

在开始自己的报告之前,我对此向大家说明了自己的看法,现转述如下,供大家进一步讨论并批评指正。

首先,我感觉这与我开始社会计算研究的最初动机相反。

我提“社会计算”,其实就是“计算社会科学”,追求的是“计算化的社会”,而不是“社会化的计算”。

我认为,“社会化的计算”是把计算作为现有社会科学研究之工具的“倒退”之举,最终可能是社会科学现状的维持,而“计算化的社会”是把社会作为目前计算科学升华之平台的“前进”之举,目标是引发社会科学的变革,使其从定性走向定量,从现实走向“人工”,开发Cyberspace、人工社会、平行世界、最终从工业时代走向“智业”或“知业”时代。

就我个人而言,社会计算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经验上是源于自己从事开源情报及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在情报和安全工作中注入新的科学的内容及方法;在思想上是源于波尔普“开放社会”和金观涛“超稳定社会结构”的影响,希望能以可计算的方式研究各种社会假说,进而对其理论的后果有一个量化且可比较的认识。

为什么要提倡社会计算研究?以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作为例子。

工业时代中的各种“人造过程”,如现代工厂里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其实在农业时代里都存在,但却是自然的过程,其强度、速度或规范一般都小,一旦大了就是“自然灾害”了。

“人造”自然过程的强度、速度和规模要求我们必须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因此过程控制系统PCS、集散控制系统DCS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等等,都成了工业时代必不可少的。

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文化、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2019年文档

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文化、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2019年文档

⼤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化、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2019年⽂档⼤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化、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从教育学意义上讲,素质主要指⼈在先天⽣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培训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的⾝⼼特征及其基本品质(Character)。

古⼈对素质的重要性早就有论述:“有出格见地,⽅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有超⽅学问;有超⽅学问,⽅有盖世⽂章。

”[1]当前,⼤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就是要培养学⽣⾼尚坚定的⼈格、理性辩证的思维以及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为此,⼤学的通识教育应注重传递科学精神和⼈⽂精神,体现不同⽂化和不同学科的思维⽅式和魅⼒。

相应地,⼤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就是传承计算⽂化、弘扬计算科学和培养计算思维。

⼀、传承计算⽂化计算⽂化(Computational Culture)就是计算的思想、⽅法、观点等的演变史。

它通过计算和计算机科学教育及其发展过程中典型的⼈物与事迹,体现了计算对促进⼈类社会⽂明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作⽤以及它与各种⽂化的关系。

通过计算⽂化的教育,可以让⾼校学⽣了解计算科学与⼈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展现计算之美,从⽽使学⽣对计算科学产⽣兴趣。

1.对计算⽂化的理解要建⽴在对计算本质的认识上计算⽂化是指“计算”这个学科所蕴涵的⽂化,我们理解计算⽂化⾸先要对计算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

⼈类对计算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个阶段是计算⼿段器械化。

计算⼿段的器械化是“计算”学科的基本属性。

在古代,⼈类社会最早使⽤⼿指、结绳、算筹等⽅式进⾏计算。

公元11世纪中国⼈发明了算盘(Abacus)。

1275年西班⽛的R. Lullus发明了旋转玩具,可以将初始符号串通过机械变换得到另⼀个所希望的字符串。

1614年法国的B. Pascal受钟表齿轮传动装置的影响,制造了能够进⾏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加法机”。

1673年德国⼈G. W. Leibniz设计制造了能够进⾏加、减、乘、除的计算轮(Calculating Wheel),为⼿摇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计算思维的理解

对计算思维的理解

对计算思维的理解
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它强调使用计算机科学中的概念和技术,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

计算思维不仅仅是关于编程和算法,而是更广泛的关于解决问题和思考的方法。

它包括了逻辑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使用技术工具的能力。

计算思维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越来越重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思维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而且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医学、法律、商业和科学等。

通过计算思维,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和创造力。

在教育领域,计算思维也越来越重要。

计算思维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科学概念和技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计算思维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之,计算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和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和教育中,计算思维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机科学领域,而且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 1 -。

计算社会科学计算思维与人文灵魂相融合

计算社会科学计算思维与人文灵魂相融合

计算社会科学:计算思维与人文灵魂相融合2014年04月16日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张清俐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社会可以计算吗?2009年2月,以哈佛大学教授大卫·拉泽尔为首的15位来自美国不同学科的教授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计算社会科学”的论文。

此后,这被看作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来自信息技术科学的计算思维融入人文社会科学虽不乏争议,却深刻改变着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计算社会科学相对传统单一学科研究有着怎样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哪些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对人类社会运行进行精细的跨学科研究习惯性地收发邮件、随时随地拨打手机、刷公交卡、网上购物……人们的个体行为在网络信息社会都会留下大量数字足迹。

对于计算社会科学家而言,大数据时代不仅需要“记录”,更需要“计算”,从看似日常而随机的个体行为与社会运转中获得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更深刻、更具前瞻性的解读。

一些观点认为,个体行为与社会活动规律如此复杂,很难运用严谨的科学进行逻辑推理或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

“在当今网络社会,人类行为较之于相对独立的个体决策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国成认为,通过全面分析反映历史行为的数据,原本难以捉摸的人类社会活动变得可被量化、解析和洞见,甚至有可能被预知、得到预先处理。

计算社会科学将社会科学的定量研究带向了新的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孟小峰向记者介绍,传统社会科学一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以这种方式收集的数据往往不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以此对连续的、动态的社会过程进行的推断准确性有限。

计算社会科学以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为核心技术,使用机器智能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有趣的模式和知识,在数据的驱动之下,进行探索式的知识发现和数据管理。

正是通过数据挖掘,社会科学家可以处理非线性、有噪音、概念模糊的数据,分析数据质量,从而聚焦于社会过程和关系,分析复杂社会系统。

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课件

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课件
做不同的动作
人也抽象为图灵机
1.将人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由五 官感知周围环境获得的一切看 成输入集合 2.将人作出的一言一行看成输 出集合 3.将人脑(保存脑中所有神经 细胞的状态)看成状态寄存器 4.将人对外界所作出的反应( 一言一行)看成执行了一套复 杂的控制规则
27
1 计算思维
与计算思维有关的计算
什么是计算?
计算的过程
计算的本质
计算的外延
图灵通过构造图 灵机,形式化地阐述 了计算的本质:
任何计算,在本 质上都可以还原为计 算者(人或机器)对 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 的纸带上的一串0、1 进行变换,最后得到 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 符号串的过程。
2023/10/2
计算的本质是:
计算思维不是软件、 硬件等人造物品,而 是设计和制造软件、 硬件中的思想,是计 算这一概念用于求解 问题、管理日常生活 以及与他人交流和互 动的思想。
而且,计算思维要 用于所有的人,所有 的地方。
2023/10/2
19
1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的特征 1 是概念化,不是程序化 2 是根本的技能,不是刻板的技能 3 是人的思维,不是计算机的思维 4 是思想,不是物品 5 是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
2023/10/2
23
1 计算思维
为了能用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
学习

数 据
程 序

组 织
设 计
2023/10/2
24
1 计算思维
与计算思维有关的图灵机
图灵分析了人的计算过程, 将计算归结为最简单、最基本、最确定的操作动作, 从而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描述直观上具有机械性的基本计算程序,
使任何机械(能行)的程序都可归约为这些动作, 实现了计算的自动进行。

021078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

021078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

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关键词:计算思维 计算文化去年刚开始阅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1)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所撰写的《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1]这篇文章时,虽然产生了些许共鸣,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因为毕竟自己不在计算机教学一线上工作。

年初,与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老师商谈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时,在关于“有必要在软件学院引入一门面向新生的关于计算方法与软件系统的通识课”的讨论过程中,我突然想起了周以真的《计算思维》一文,因此建议院里研究开设一门1或2个学时的名为《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的讲座课。

这一时的闪念迫使我再次细读这篇《计算思维》,开始感到在这短短3页纸中的学科观点不但散发着“科技散文”的优雅,而且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转型可能还真正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英文为“Fundamental Importance”,一般情况下,应译为“基础的重要性”)。

为此我特地与同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任教的同事和朋友谈起此文,他们向我进一步说明了周教授写此文的动机和目的,并告知卡内基-梅隆大学即将举办“计算思考的研讨会(Symposium for Computational Thinking)”,同时还将与微软联合成立“计算思维研究中心”。

对“计算思维”的思考“计算思维”到底讲了什么,大家可看原文并参考中译文。

对我而言,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我们对计算机科学的转型与发展之基本认识。

从最初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出现到今天,计算机的历史已逾半个世纪,计算机科学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发展,是每个信息研究者都应考虑的问题。

对此,可在两个层面上思考:一是基本和哲学的,二是需求和现实的。

基本和哲学层面对于这一层面,不妨回忆一下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1972年图灵奖得主艾兹格·迪杰斯特拉(Edsger Dijkstra)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

面向计算社会的计算素质培养: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

面向计算社会的计算素质培养: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

0 引言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手段。

狭义地讲,就是人们思考问题、表述问题、讨论问题的“框架(Framework)”。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思维“框架”的认识也不同,古希腊的柏拉图有“蜡板”之说,工业革命前夕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有“天赋观念”之论,英国哲学家洛克还有“白板”理论,等等[1][2],正如后来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所言:“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

我们处于什么时代?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处于一个成熟且稳定的时代,如何思维或许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然而,十分明显,我们正处于一个科学与技术急剧动荡的变革时代,各种“破坏(Disruptive)”性概念与技术不断涌现,使问题越来越复杂,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否应该改变,思维手段是否应当更新?一句话,什么是当前和即将来到的下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变还是不变?更进一步,每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必须影响甚至催生时代的文化形态。

如果我们的时代思维方式要变革,相应的文化形态又应如何变革?笔者认为,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普及,特别是互联网和Cyberspace应用的不断深化,计算思维将成为我们时代思维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而且,当计算思维能像“读、写、算(3R)”一样深入社会,使“3R”成为“3RC”面向计算社会的计算素质培养: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王飞跃1,2(1.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军事计算实验与平行系统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摘要】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以及人类所特有的相应思维。

农业社会的特征是地表资源的开发,以感性思维为主;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地下资源的开发,以形式思维为主;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特征是数据资源的开发,计算机和网络是主要工具,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就是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溯源(二)

计算思维溯源(二)

计算思维溯源(二)前情提要1、简介计算思维概念的正式提出是2006年,但事实上,伴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这个概念就已经开始酝酿,并逐步趋于完善。

回顾历史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诸多的论断中去伪存真,继续前行。

2、科学的思考与实践方法在计算机诞生的早期,计算领域鸿蒙初开,天地混沌,计算科学还无法与其他成熟学科划分边界,此时已经萌生了计算思维的概念。

早期存在许多对于计算科学的界定。

Fein将计算定义为跨学科领域;Gorn认为是对机器语言及其处理器的研究;Zadeh坚持认为计算应该归为工程领域而非数学领域;Hamming将计算与数学区分开来,因为计算的重点在现实世界,具有实用性;Forsythe认为计算的核心是设计;Hammer强调计算对人类及社会的巨大影响。

1967年,Newell、Perlis及Simon发表他们的著名文章《计算机科学》,开始为计算机科学申辩,并主张其在学术界的地位,但是计算作为一种智力活动的身份仍然缺失。

一方面是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追寻学术灵魂,在这个过程中,兼顾思考与实践的对计算的界定开始出现。

2.1 亮出身份:计算是独特的思考与实践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Alan Perlis作为第一批计算科学的先驱,强调编码是一种思考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各种问题。

1960年,他认为计算机的价值不在于计算,而在于能培养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提出了算法化概念,是对计算任务的定量分析,并指出算法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中,人们迟早都要学会它。

到了70年代,计算机教育家们努力证明计算机是一个有别于数学的独特领域,又足够严谨,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中占据一席之地,所谓研究型大学,他们注重理论研究,但有意回避技术学科。

多年以来,许多人,包括Dijkstra和Knuth等先驱者,都重申了这样的观点:计算的学科属性出自其独特的心智过程。

Dijkstra认为,计算的独特性来自于算法思维,其特点是:①用自然语言搭起一个桥梁,连接问题和解,问题的描述是非标准化的,但解的表示是标准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From Computational Thinking to Computational Culture王飞跃去年刚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Jeannette M. Wing (周以真)教授的《Computational Thinking(计算思维)》[1]时,一丝淡淡的共鸣在脑中闪过,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思索,毕竟自己不在计算机教学的一线上工作。

年初去西安交通大学与软件学院的老师商谈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时,认为有必要在软件学院引入一门面向新生的关于计算方法与软件系统的通识课。

讨论中我突然想起了Wing 的“计算思维”一文,因此建议院里研究开设一门一个或二个学时的讲座课,就叫《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并希望这一尝试能得到有关基金的支持。

这一时的闪念迫使我回头再次细读Wing的“计算思维”,开始感到这短短三页纸的学科观点不但散发着“科技散文”的优雅,而且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转型可能还真正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英文为“Fundamental Importance”,一般情况下,应译为“基础的重要性”)。

2005年夏,自己曾作为访问教授赴CMU计算机系工作,Wing时任系主任,但我并不知道她如此关注计算机的基础教育,印象中CMU计算机系就是研究、研究、再研究。

为此我特地与同在CMU计算机系任教的同事和朋友谈起此文,他们向我进一步说明了Wing写此文的动机和目的,并告知CMU即将举办“Symposium for Computational Thinking”同时与微软联合成立“计算思維研究中心”之事。

此时恰逢Wing被聘为美国基金会(NSF)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CISE)主任­­­­,而我已被邀参加今春NSF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领域的专家评审。

原想赴美时与Wing面谈,但到了NSF方知她要到七月才上任。

只好又约六月中旬在CMU见面,因届时我要赴Pittsburg参加IEEE TAB会议。

到了五月,才发现IEEE TAB 会议是在同州的Philadelphia开,相距CMU很远,只好取消会面。

好在Wing六月初来北京,终于见了面,但会谈时间太短,又多为ACM北京分会之事,无法深入细谈计算思维之事,只是向她表明希望将来中美基金能够联合资助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尝试。

此事真是一波三折,但愿是“好事多磨”。

“计算思维”到底讲了什么,大家可看原文并参考中译文。

对我而言,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我们对计算机科学的转型与发展之基本认识。

计算机最初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出现到今天,已逾半个世纪,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发展,是每个信息研究者都应考虑的问题。

对此,我们可在两个层面上思考:一是基本和哲学的,二是需求和现实的。

在第一个方面,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1972年图灵奖得主Edsger Dijkstra 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

”今年五月底,我曾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邓勇教授发起并主持了中国科协第七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主题就是《可以看见的未来:信息技术与教学教育创新》,而且主要是围绕着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教育创新展开的。

其中的一个话题就是电动机的出现引发了自动化的思维,而计算机的出现催生了并将进一步地发展智能化的思维,与Dijkstra的说法不谋而合且更具体化了。

Wing更是把计算机这一从工具到思维的发展提炼到与“3R(读、写、算)”同等的高度和重要性,成为适合于每一个人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

一定程度上,这也意味着计算机科学从前沿高端到基础普及的转型。

在第二个方面,涉及计算机的发展,看法也只能“发散”了。

但我们还是可以再借鉴一下电动机的例子,来说明计算机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电机就是计算机的“近祖”。

因此,一定意义上,电机的历史和命运之轨迹,也会折射出计算机的历史和命运之轨迹。

社会上,明天之计算机,是不是就是今日之电机?甚至还不如?因为计算机将变得更加普遍和普通。

大学里,明天之计算机系,是不是就是今日之电机系?甚至还不如?因为想教能教计算方法和应用的系要远比想教能教电机的系多得多。

催生大学计算机系的IBM公司早已开始“鼓吹”不要多久今天的计算机系将“消失”,并被服务科学(Services Science)系取而代之[2]。

此话尽管“危言耸听”,但发人深省。

刚刚兴起的万维学(Web Sciences)更是希望通过将人文社会等“软”科学知识融入计算机科学,利用社会计算,在“虚”的万维空间(Web Spaces)里开拓出实实在在的新且有价值的领地[3,4]。

显然,这将促进实现Wing提出的目标:“一个人可以主修计算机科学,接着从事医学、法律、商业、政治,以及任何类型的科学和工程,甚至是艺术工作。

”而且,正如Wing自己所指出的:“当我们行动起来去改变这一领域的社会形象时,计算思维就是一个引导着计算机教育家、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宏大愿景。

”两种考虑的结合,或许表明了计算机科学将发生“涅磐”般的“重生”,而计算思维的提出,就是未来升华的前奏?显然,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科学工作者都认同对计算思维的这种看法。

以研发Algol 60而著名,2005年图灵奖的获得者Peter Naur教授为代表的欧洲学派的观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虽然Naur得的是图灵奖,但他半个世纪有关人的相对于计算机的思维研究使他坚信人之思维的神经系统与计算机的根本没有相同之处(“no similarity whatever”)[5]。

因此,他几乎完全拒绝图灵关于智能的想法,特别是Turing Test所隐含的思想,认为图灵的整个论证都是站不住脚的,原因是他关于思维的想法是建立在错误的概念之上的,与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所阐述的第一心理学事实,即“思维是一种延续的东西(thinking is something that goes on)”相悖[6]。

为此,Naur还建立了自己的神经系统的神经生理学描述(a neurophysiological descrip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称之为“The Synapse-State Theory of Mental Life”[5]。

但Naur的观点和成果有时被视为“离经叛道”,其有关文章也曾数次被主流杂志(包括CACM)退稿。

与本文直接相关的是Naur的一个“大胆”且关键性的结论:他认为,就科学和学术活动而言,计算只是作为一种描述形式才有意义,而有关逻辑和方法的话题是不相关的(“as far as the activity of science and scholarship is concerned, computing makes sense as a form of description, while issues of logic or method are irrelevant”)。

Naur进一步推断:尽管计算机这种形式能够描述世上非常多种类的现象,但人的思维不在其中(“This form is very useful for describing a great variety of phenomena of this world, but human thinking is not one of them”)。

原因?人的思维基本上是神经系统中元素的可塑性之事,然而计算机—图灵机器并无塑性元素(“human thinking basically is a matter of the plasticity of the elements of the nervous systems, while computers –Turing machines –have no plastic elements. ”)。

那如何才能描述人的思维?Naur并没有真正地回答,只是说:为了描述人的思维,我们需要一种非常不同的、非数字的形式, 如他的Synapse-State Theory所显示的(“For describing human thinking one needs a very different, non-digital form, as demonstrated by the Synapse-State Theory”)[5]。

更具有杀伤力的是Naur声称这一切都已经由有关编程活动中应用形式描述的经验性研究所确认,毕竟他是这方面世界上最有权威的专家之一,也是最有资格发言的人之一。

表面上,Naur的观点与Wing在“计算思维”中阐述的思想直接冲突。

特别是Naur的文章在Wing一文发表后不久就在计算机科学界同一重要杂志上登出,自然容易引起人们的遐想。

“人的,不是计算机的思维(A way that humans, not computers, 其实不然,Wing在文中特别强调:think) ”。

Wing进一步指出:“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但决非试图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的思考。

”而且,“计算机枯燥且沉闷;人类聪颖且富有想象力。

我们人类赋予计算机以激情。

配置了计算设备,我们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那些计算时代之前不敢尝试的问题,就能建造那些其功能仅仅受制于我们想象力的系统。

”关于这两篇文章的思想和观点在深层次上的异同,无法在此详细展开,但有两点,应当说明。

其一就是Naur对他的计算思维观点之界定,即:是“就科学和学术活动而言”的;其二就是Wing对她的计算思维目标之定位,即:使其与“3R(读写算)”同等重要和普及。

显然,“读写算”远远超出了“科学和学术活动”的范围,是对今日之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已属基础文化技能的范畴。

清楚地认识这两点,明确“科学和学术活动”与“文化和素质培养”的不同和关联,是正确地解读这两篇文章之间关系的关键。

不过,我对Naur的断言有所保留,因为人类的工具使用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之影响,是人类自己难以预知的。

前面已提过计算大师Dijkstra“工具影响思维”之断言,更有说服力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关于劳动工具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论断。

机器最终能否描述人的思维,似乎不是今日人类可以知道甚至理解的。

就像不论是远古还是今天的猿猴都根本无法明白当年的木棍石器怎么能把它们的猴脑猴思维变成现代的人脑人思维一样,今日之人及其子孙可能也无法明白眼前的计算机因特网会把他们的人脑人思维再演化成何脑何思维。

如果将来我们的后代能弄明白,那是万幸,说明进化论没有把未来的人类演变成今日之猿猴(相对而言,但也十分可怕)。

如果一定要在今天弄个明白,那只好再用Dijkstra 的话来回答:“机器能否思维的问题……这个问题差不多与潜艇能否游泳的问题一样相关(The question of whether Machines Can Think ... is about as relevant a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ubmarines Can Swi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