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工作页开发和实践思考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工作页开发和实践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一体化课程设计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一体化课程不再将不同学科单独教授,而是将多个学科知识融为一体,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实践一体化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一体化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课程工作页成为关键工具之一。
课程工作页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开发和实践高质量的课程工作页对于一体化课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工作页开发和实践,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一体化课程设计的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字数:220】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工作页开发和实践思考,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课程设计师提供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思路和实践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一体化课程的概念和工作过程的重要性,探讨如何结合开发和实践的方法,提出课程工作页设计的要点,并分享实践案例,从而启发读者对课程设计的创新和实践。
通过总结反思和展望未来,希望能够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促进教育教学领域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资源和课程设计方案。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2. 正文2.1 一体化课程概述一体化课程是一种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
它旨在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一体化课程通常以跨学科合作和项目为核心,通过整合各学科的内容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体化课程的设计不再是传统学科教学的简单堆砌,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培养。
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相整合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相整合的思考与实践摘要:由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在教学思维创新方面,小学应该能够将学生的全面成长当作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
而劳动德育不但能够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多方成长,而且还能够利用劳动培养的综合实际技能,在自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现代的劳动价值观,使其更加热爱劳动,从而加强学生劳动品德建设,以达到劳动价值的最优化。
在小学的实际教学和劳动教育不断结合的进程中,小学必须能够寻找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以便找到问题。
关键词: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思考实践引言:小学教育中进行劳动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的劳动能力,因此劳动教学具有实用性较高的特征。
在劳动教学中,教育思想的落后直接影响了劳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目前,该校所举办的综合实践活动已有效整合了劳动教育资源,克服了小学以往劳动教学的缺陷,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逐步累积了劳动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有着很大意义。
而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小学劳动教育和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点。
所以,立足于劳动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融合的可能性,着眼于二者有机融合的实施途径,从而更好推动教学的开展。
一、将小学教育结合实践课程与社会劳动课程相融合的小学实施从我小学的综合应用实践课程和生产劳动课程情况来看,二者均是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社会实施和生产劳动经验相结合的成果,都注重以实践活动教书育人,核心均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同时,劳动教学也并非单一的知识理论教育,该教学的实施也离不开劳动实践活动,这与结合实践课程所倡导的实际教书育人无谋而合,均注重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劳动意义,进而提升劳动能力,并培育其良性劳动习惯于。
如此来看,将现代小学教育的劳动教学与综合实践课程相集成有着极强的操作性,有助于培育学生树立端正的劳动价值观和健康的行为。
二、综合实践项目教学和劳动管理的差异(一)综合实践项目教学和社会劳动课程的区别首先,不同的社会地位。
基于项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开发思考与实践——以局域网组建与维护项目课程教材开发为例
社会 需求 的变 化 要求 职业 教 育要突出 “ 职业性 ”加强 职业 素养 , 和能力的培养 , 提高学生 的实践 能
力 。 目课程就是 以职业 能力为 目 项
一
、
基 于项 目的理 实 一体化 开发思路归纳如图 1 所示 。 二 、基 于项 目的理 实一 体化
教材 开发 实践 本 文 以局域 网组 建与 维护 教 材开发 为例 详细 说 明基于 项 目的
2 1 年第 2 期 00 9 第 3 卷 1 总 67 2 期
职业 技 术教 育
V0CATI ONAL AND TECHNI CAL EDUCATI ON
No2 。 01 .92 0
Vo _l l 3
Ge e a . 2 n r lN06 7
基于项 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开发思考与实践
实 习技 术 员 、业 务经 理 / 销售 经
养, 突破 了单纯 的理论 讲解和先理 论后实验 的教学模式 , 适应 了当前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
理、 网站制作 维护 、 新后台管理 、 更
网站管理 、 协议研究工程师等。
收稿 日期 :O O 0 — 7 2 l一 8 2
教材 开发 思路
教 材是教 学实 施 的主要 教 学 材料 ,为了保证项 目课程 的实施 ,
教材也需要进行改革 。 教材应 改变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学原理教学分析与思考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学原理教学分析与思考作者:史可可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17期[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结合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实际,阐述了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了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不足,并从“定基调、显内容、讲方法”方面对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反思,提出具体意见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基金项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学生发展视域下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讨”(编号:2020053);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儒家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编号:2020YB17);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建项目“正念干预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症状缓解效果探究”(编号:2020GZG32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7-0045-02“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新型教学理念,引发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主旨在于强调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理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运用该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教育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单学科教学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型、系统性的教育学科+思政融合模式。
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让思政教育渗透到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一、教育学原理课程定位及其厘定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处于一级学科地位。
教育学原理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侧重探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关于教育的一般原理的课程,致力于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活动本质及其内在运行规律。
基于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发布时间:2023-03-03T05:45:10.3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0月20期作者:李丽萍[导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李丽萍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广东省珠海市 519090【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
(教育部,2022)笔者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学科内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究:依据诊断性评价确立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目标导向评价主体多元化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学科内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
“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要注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教育部,2022)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1.依据诊断性评价确立教学目标课堂评价是评价与教学的结合,教师先是基于诊断性评价进行教学设计,然后进行教学实施。
(罗少茜、柳丽萍,2017)诊断性测评,反馈信息是立即的、实时的。
从教师来说,诊断性测评的结果会帮助教师思考他的教学计划,修订或者调整教学进度,创设更多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课程等。
诊断性测评的目的是为教与学决策提供依据。
(武尊民,2018)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如下:基于学情分析,教师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自主拼读ill,chill,sip,sit, pill并在故事语境中理解它们的含义。
基于“点、线、面、体”立体化育人的课程思政思考与实践——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例
106
新余学院学报
统建筑与超级建筑;思政元素也分为“情、理、法”三政元素的挖掘映射图见图1。 个层面,即思想层面、道德层面与规则层面。课程思
课程思政
-专--业-教--育--- == o > --思--政--教-育-
2021 年
物——事—人 红色建筑
=> 思政元素
「 情:理想、信念
传统建筑
理:道德、伦理
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各 高校都对专业课课程思政非常重视。2020年5月28 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战略,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 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 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⑷。由此 可见,高校所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一种 共识、趋势和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要统一思想、转 变认识、认真思考。笔者称之为“人人思政、课课育 人”。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和主力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 想信念教育及中华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在 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保证讲授好专业技能知识 ,又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不生硬而又富有新意无疑是一项 巨大的挑战。目前许多专业课教师对如何在课程中
实际上,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内容中天然具备许 多红色革命建筑、传统经典建筑、现代国家超级工程 等工程案例,存在大量大国工匠及无私奉献人物的 感人事迹,奠定了一系列严谨科学的职业规范,适宜 开展课程思政。
二、课程思政教学理路 1.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要做好课程思政,必须先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按照OBE导向的教学理念确定包含有思政元素设计 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组织与实施策略、教学 方法及教学评价模式等完整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分为专业学习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 。 例如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专业学习目标为:(1)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专业内涵,对土木工程所涉 及的领域及主要学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并掌握最 基本的专业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
课程思政融入初中数学的实践分析——以“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教学为例
-089-2023年第16期(总第356期)教学课程思政融入初中数学的实践分析—以“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教学为例钱谷峰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将课程思政合理、科学地融入学科教育中,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政素养,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观念。
本文对课程思政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概述,并以“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教学为例,对课程思政融入初中数学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作者简介:钱谷峰(1989—),男,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教师要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具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更新教学理念,自觉行动起来,承担起育人的责任。
近年来教育改革力度一直在加大,课程思政是初中教育创新改革当中的重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深化思政融合观念,使得学科教学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还能够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采取有效的融合策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概述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学科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科学、充分地融合思政教育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找到学科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性,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更多的思政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能够帮助学校落实“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新理念,而这一作用的切实发挥,需要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即学科教学。
课程思政的思想理念提出之后,各初中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要求,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对学科教学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同时,各学科教师也在积极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中,寻找有效的方法将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资源进行融合。
二、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概述在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征,对融合方式进行科学考量与合理规划。
“理论+实践”双元驱动理念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统计学课程为例
[收稿时间]2023-04-03[基金项目]校级教学改革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多维协同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GY2001017)。
[作者简介]韩中(1984—),男,江苏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
2023年8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对专业数据统计分析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秉承“理论+实践”双元驱动的教学理念,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创新实践等方面对统计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较好地实现了理论知识学习与统计方法实践双元驱动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理论+实践”双元驱动;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5-0040-04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对专业数据统计分析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经济社会发展亟须一大批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的交叉复合型统计人才。
作为财经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课程旨在传授学生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科学、准确地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分析并解释经济社会现象。
然而,在课程教学中,部分学生对统计学基本理论一知半解,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对统计方法的使用也不熟练,尤其是在运用所学统计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社会问题时,往往忽略统计方法的应用前提,造成统计方法的误用。
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课程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和实现。
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透、统计方法应用不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教学痛点和难点,本课程教学团队(以下简称课程组)秉承“理论+实践”双元驱动的理念,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创新实践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教学的痛点和难点(一)数据时代知识升级数据时代知识升级,,教学资源不足大数据时代,人们更注重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价值,要求专业数据统计分析人才同时具备统计学、数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及相关能力,教学资源的时代性、前沿性、交叉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思政理论实践课心得体会
思政理论实践课心得体会
在参加思政理论实践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意义。
思
政理论实践课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在课堂上老师们通常会以各种案例、问题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我们思考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提升思维能力和道德水平。
在课堂上,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如何积极应对挑
战和困难,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
老师们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价值观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选择和行为,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思考和行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除了课堂学习,思政理论实践课还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到基层单位、社区、农村等地方进行实地调研和服务实践,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通过思政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不足之处,有了
更加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前进方向。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理论实践课教会了我如何正确看待自我和社会,如何提升自我修养和综合
素质,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我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幼儿园教学反思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幼儿园教学反思在幼儿园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二者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与困难。
本文将对我的幼儿园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探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和方法。
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例如,我在进行幼儿数学教学时,根据Piaget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然而,尽管理论上我已经了解到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很难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这时,我会不断尝试和实践,将理论融入到实际教学中,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逐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都需要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
通过研读教育学理论和幼儿发展心理学等相关专业书籍,了解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我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然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理论研读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
教育理论繁多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理解。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时间往往紧迫,工作量繁重。
因此,我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学习,将理论知识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对实践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平时我会尽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记录和分析幼儿的学习行为和成长变化。
在每天的课后,我会仔细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以此为依据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基于“理论-实操-创新”的ADDIE教学方法实践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 引言《动车组辅助设备维护与检修》是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讲解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低压电气柜、蓄电池、充电机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完成动车组检修工作和辅助供电系统、低压电气柜、空调控制系统等的操作、监测和故障处理,达到动车组机械师(中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要求。
基于“OBE教育理念”,精准对接岗位需求,融入动车组新技术、电工证书、专业技能竞赛等,重构教学内容,初步实现“岗课赛证”融通。
采用“理论-实操-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学习对接实操演练,实操演练对接创新项目,层层递进,破解教学重难点。
借助在线开放课平台,采用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实操演练、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活跃度,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
从思政层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从内外需求出发,结合时代楷模,秉承“一挖掘、二融入、三推广、四反馈”策略,将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传递给学生,促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水乳交融。
根据学生画像,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打造“分析设计+开发实施+教学评价”ADDIE教学体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2 背景与问题2.1 理论教学与职业需求不匹配《动车组辅助设备维护与检修》旨在培养具备辅助供电系统、低压电气柜、蓄电池等基本操作、在线监测和故障处理等专业技能的新时代动车组检修技术复合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教学占比过高,实践教学只集中在学期末一周之内完成,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导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不满足现场岗位的需求。
2.2 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情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基于“理论-实操-创新”的ADDIE教学方法实践逯红霞1 安昌祖2 张亚彤11.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62.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摘 要:“动车组辅助设备维护与检修”旨在培养具备辅助供电系统、低压电气柜、蓄电池等在线监测和故障处理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理论占比过高,导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不满足现场岗位的需求。
2024年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范本
2024年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范本在____年,我有幸参加了《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什么是高效课堂,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学习《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发现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的把握和控制,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但是,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教学设计和策略,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开展项目制学习,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大大提高,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交流思想和观点。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让我意识到,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以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
其次,我学习到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原则是“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个性,我们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因材施教。
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
通过对学生的兴趣、才能、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了解,我能够更好地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
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此外,我还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
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需要个性化的教学。
最后,我意识到高效课堂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高效课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指向育人的大单元教学理论与实践解读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指向育人的大单元教学理论与实践解读一、教学设计的意义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有效地设计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条件。
“直觉不是有效课堂表现的关键,实际上,收放自如的优秀表现是经过周密计划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多明显的成绩,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思维更活跃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上,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劳动。
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小学数学都研究什么,小学生六年中要学数学的哪些内容?从数学内容层面而言,小学数学研究对象是数与形。
研究数与形的表示、意义、关系和度量四个方面。
三、如何使教学设计更有底蕴1 .追寻本质,将数学学得通透些——要有高度2 .放慢脚步,把教学过程拉长——拉大半径,拉大密度教学内容分析要关注数学本质,整体把握数学内容——将数学学通透些,数学才会更简单。
教学活动的设计——给学生多一些空间,学生才会施展数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既包括对一节课的设计,也包括综合性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关注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
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形成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基于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高中数学理论思考和实践
、
高 中数学信 息技术 与新课 程整 合的 含义
遵 循 自主学 习与优 化 教 学成 果 的 原则 , 不 断 激 发学 生 学 习兴 趣 ,
高 中数学 信息 技术与新 课程 的整 合 , 是在 学 生 自主学 习信 息 让 学生 养成 良好 的学 习 习惯 , 提 高学 习成 果 。 技术 的基础上, 不断丰富教学环境, 对教学 内容进行信息处理与 三、 高 中数 学信 息技 术与新 课程整 合有效 性的 建议
语数外学 习
NO. 11 . 2 01 3
Y u S h 1 1 Wa i X u e X i
2 0 1 3年第 l l 期
基 于信 息技 术 与新 课 程整 合 的高 中数 学理 论 思 考 和 实践
李 媛
( 上 冈高级 中学 , 江苏
摘
盐城
2 2 4 7 0 0 )
关键 词 : 多媒体 ; 信 息技 术 ; 教 学效 果
中图分 类号 : G 6 3 3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6 3 5 1 ( 2 0 1 3 ) 一 1 1 — 0 0 0 2 — 0 1
由于传统 的教学理 念 , 涵 盖 的教育 资 源 、 信 息技 术 极为 有 限 , 的学 习习惯 , 以及 数学 思想 、 方法 与品质 的养成 。 在科 学技 术快 速发展 的今天 , 多媒 体技 术 在教 学 中得 到 了广 泛 的 为 了保 障信 息技 术与 新课程整 合 有效 性 , 我们 可 以从 多 媒体
威 f 标后, 得到对应的信息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新 课改 的全面 推行 , 很 多学 校 以及 教 育人 员 越来 越 注重 ; 毒 f r
基于工作任务专业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工作任务专业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摘要:按照课程对接职业标准的原则,以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建立基于工作任务专业课程,重点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作者结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开发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专业课程开发思路。
关键词:工作任务课程开发理论实践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中职课程改革经历了“三段式”课程、平台式课程、“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的发展过程。
“三段式”课程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突出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但未能突破以学科本位为基础的逻辑关系、课程框架和知识体系。
平台式课程改革打破了专业限制,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构建了新的统一的大类专业课群,拓宽了专业口径,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变迁,但平台式课程只是对学科本位课程进行了改良。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将各类课程归类于不同的模块中,强调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本质上仍是学科体系课程,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不够,同时职业群的界定仅凭学校教师个人的经验完成,缺乏科学性。
二、课程开发的理念现代中职课程开发突破了专业技术教育的狭窄范围,形成了开发主体多元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实施一体化、课程评价社会化的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模式,注重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其基本要求如下:1.实现校企合作。
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实施。
2.重构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重新构建行动导向课程,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3.重组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4.转变实施方式。
打破学科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
基于三个维度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基于三个维度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思考,以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结合实际,增加案例分析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时俱进的,要在理论教学中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们在教学技法上要坚持讲学生喜欢听的课。
比如引文性或配图性的教学等。
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接受理论。
可以引用当前社会上一些热点事件和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贴近社会实际情况,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更生动、更具针对性。
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多角度教学,激发学生思考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角度呈现,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入不同的视角,展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样性的讨论和交流。
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可以通过展示多媒体资料,介绍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全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入国际视角,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通过多角度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课程。
三、融入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重融入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育是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大学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大学教案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指导教师教学的桥梁作用。
在大学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案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方法和实施效果。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理论是指教学内容中的知识体系和原理,而实践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案例教学是一种将具体实例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实验室实验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实践操作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再次,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实践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项目实践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实习和实训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参与实习和实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理论结合实践趣味教学法的模式识别本科课程教学研究
高 教 学 刊 J o u r n a l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2 0 1 5年 1 7期
基于理论结合实践趣 味教学 法的模 式
识别本 科课程教学研 究
蒋 俊 锋
( 河海大学 常州校 区物联 网工程 学院 , 江苏 常州 2 1 3 0 2 2 )
Ch i n e s e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Co mp o s e d o f c o mp l e x ma t h e ma t i c a l t h e o r i e s ,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 i s q u i t e h a r d f or t h e B. S .s t u - d e n t s t o l e a n a r n d u n d e r s t a n d .T o t h i s e n d ,t h e t h e o r y i n t e g r a t i n g p r a c t i c e a n d i n t e r e s t -i n t ig r u i n g b a s e d me t h o d i s p r o p o s e d ,i . e .t h e i n- c l a s s t h e o r e t i c l t a e a c h i n g a l t e na r t i n g wi t h i n- l a b c o d i n g e x p e ime r n t s . As a r e s u l t ,t h e a n ly a s e s or f t h e c o mp l e x ma t h e ma t i c l f a o r mu l a s a y e a b a n d o n e d.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i n t e r e s t i n g c o d i n g e x p e ime r n t s a r e c r o s s i n g o v e r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f r o m t h e s h ll a o we r t o t h e d e e p e r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B . S .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e s t s ye a t r e me n d o u s l y i n t ig r u e d ,a n d ls a o ,t h e l e a ni r n g e f f e c t ye a re g a t l y i mp r o v e d .
我对心理课建议十条
我对心理课建议十条心理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我们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习心理课时,我想提出以下十条建议:1. 实践与理论结合:心理课程通常是基于理论知识,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加以巩固和应用。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例如观察他人行为、自我反思和实际操作,以深入理解知识内容。
2. 多角度思考问题:心理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不要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解释,要学会积极探究多个解释和观点,以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
3. 注重实用性: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我们应该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技巧,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
4. 培养观察力:观察是心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善于观察他人的行为、表情和言语,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观察他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5. 培养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共感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在学习心理课程时,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同理心,积极关注他人,并尝试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6. 鼓励思考和讨论:心理学是一个充满探索和争议的领域,我们应该鼓励思考和讨论。
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点、疑惑和问题,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心理学知识。
7.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心理课程通常会有一些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这些活动,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8.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不仅关注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9. 注意个人成长: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人,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在学习心理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个人成长和发展,善于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基于课程微化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之理论思考和实践——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基于课程微化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之理论思考和实践——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许丹莉【摘要】本文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基本做法为思考原料,提出“课程微化”的概念,探讨课程微化、模块化教学的逻辑,梳理其实战,望能为旅游职教同仁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广东教育(职教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化教学;课程微化【作者】许丹莉【作者单位】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部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一)课程微化课程微化是指以专业标准为指导、课程标准为基础,将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进行分解、提炼、组合、重构,形成体系化的实习期实践教学要点库,是以提高学习效能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课程微化可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机会。
(二)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按照必需、适用的原则编成若干个教学模块,各个模块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各专业工种根据自己的培养方向比较灵活地采用这些模块或者相应的子模块,像堆积木那样各取所需。
模块化教学有两种主要的模式,其一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即“MES”模式。
其二是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即“CBE”模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整合学生的学习内容,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还可分为若干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相近的学习单元,使一个模块能实现一个教学目标。
(一)旅游专业教育的缄默知识特征需要模块化教学旅游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本质区别之一是让学习者自己去建构知识,应“不再关注建立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更多地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考
摘要:“实践出真知”是高校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方式与途径,而提出专业课程理论与创新项目训练相结合,是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教学专业素养。
本文通过记录课程与实践项目结合的过程、实施的效果和总的指导方针来阐述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法并总结经验。
关键词:创新项目;课程理论;实践思考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项目,是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深化,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
本文拟以“高校教师公寓设计”这一创新实践项目为例,探讨课程理论与实践项目结合的目的以及得到的效果。
1.课程和实践项目结合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专业平台的支撑及专业教师的带动。
在日常本科教学过程中,很多课程都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以此来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的能力,但对于实践内容,学生并没有机会进行深入了解,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后也很少有实践机会,在实践项目的选题、申报中虽有热情但却显得不知所措。
这时,学生如果选择与教师课题相关的研究内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
的学习研究能力,扩展学生的专业平台。
(2)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方向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疏导。
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有些学生只限于书本上的文字表面,并没有深入了解到专业知识的精髓,对那些创新项目的宣传工作,更需要学院对学生加强引导。
例如在“高校教师公寓设计”这一实践创新项目中,涉及的一些建筑美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专业性的知识,就需要专业教师的讲解及课程内容的结合,并在其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内容,进而完成申报与写作。
(3)创新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离不开教师及专业人士的指导。
创新项目虽说以大学生为主,遵循自主实践的过程,但这种自主性的实践过程离不开教师对于整个项目走向的指导以及专业人士针对市场现状的经验分享。
在此次“高校教师公寓设计”中,研究团队的组员通过各自特长分工,不断交流、讨论。
但还是在考察和测量、相关数据、空间需求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经常翻阅资料或者请教专业设计师,才能促使整个项目从最初的想法到实践,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通过了校级、省级的考核。
因此,课程中的理论学习与项目中的实践经验积累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2.课程和实践项目结合的总的指导方针:理论与实践兼顾
在整个“高校教师公寓设计”项目中,每位组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分歧,但这并未消磨组员对项目的积极性,反而更加努力地查阅资料,请教老师、专业人士。
每一个过程的参与,使组员们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把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和扩散的过程,理论学习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实践则是知识的吸收、应用过程。
因此在大学生创新项目中,我们要本着“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态度,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体,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相互推动作用。
3.课程和实践项目结合的实施效果
(1)更好地发挥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的能动性。
学生主要利用学习之余进行项目研究,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加上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相对不足,进度会比较慢,所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热情会大大提高。
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与课程理论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更有效率地进行项目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优化教师的工作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
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较多,并且对于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是缺乏兴趣的,若学生的创新项目可以与教师的教学理论相结合,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实践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指导工作效果。
另外,在课堂教育的理论板块中,实践内容较少并缺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但结合创新实践项目后,学生能够了解到理论板块中缺乏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又恰恰极富价值。
因此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兴趣会更高,并且延续到理论学习中,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大学生创新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结合,并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进行专业知识互补是项目研究的重要目的。
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一方面,大学生应重视在校期间的书本知识的掌握,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充实自己,以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对社会的了解,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高专业素养,实现知识与行动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