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磨课工作流程
研磨课实施方案

研磨课实施方案一、前言。
研磨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实施研磨课,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三、实施步骤。
1. 课前准备。
在开展研磨课之前,教师需要充分准备,包括确定课程主题、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设计学习任务和问题等。
2. 课堂引导。
在研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学习任务。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习评价。
在研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四、实施要点。
1. 确定课程主题。
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包括实验器材、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等,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3. 设计启发性问题。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在研磨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
研磨课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施研磨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准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园磨课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园决定开展幼儿园磨课教研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反思的平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2. 培养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3. 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评价和反思能力;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确定磨课主题: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师需求,确定磨课主题,如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领域的教学活动。
2. 教师自选课题:教师根据磨课主题,自选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
3. 同伴互助:教师之间进行同伴互助,互相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意见。
4. 修改教学设计:根据同伴互助的反馈意见,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5. 磨课展示:教师进行磨课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6. 教学反思:教师对磨课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7. 教研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时间1. 活动前期准备:1周2. 磨课展示:2周3. 教学反思与教研总结:1周五、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1)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讨论,确定磨课主题和自选课题。
(2)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活动方案。
(3)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2. 同伴互助(1)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意见。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中讨论,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3. 磨课展示(1)教师进行磨课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磨课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反思(1)教师对磨课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5. 教研总结(1)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2)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
六、活动评价1. 教师参与度:教师是否积极参与磨课教研活动,完成教学设计、听课、评课等任务。
教研活动磨课实施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决定开展教研活动磨课活动。
本次磨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评课议课等环节,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确保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
2. 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四、活动对象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 课堂展示: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结果,进行课堂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3. 评课议课:展示课后,全体教师对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课议课,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教学反思:展示教师针对评课议课中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六、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阶段:(1)确定备课内容:根据学校教研活动安排,确定备课教材内容。
(2)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3)制定教学方案:每组根据教材内容,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制定教学方案。
(4)集体讨论:各小组将教学方案提交给教研组长,进行集体讨论,形成统一的备课方案。
2. 课堂展示阶段:(1)确定展示教师:由教研组长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备课情况,确定展示教师。
(2)课堂展示:展示教师按照备课方案进行课堂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3. 评课议课阶段:(1)评课:展示课后,其他教师对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课,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2)议课:评课后,全体教师针对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教学反思阶段:(1)撰写教学反思报告:展示教师根据评课议课中的意见和建议,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研课磨课教研组活动安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教研组决定开展“研课磨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时间2023年X月至2023年X月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 时间:每周二下午- 地点:各教研组活动室- 内容:各教研组针对本学期将要教授的教材进行集体备课,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方法探讨等。
2. 课堂观摩- 时间:每周三下午- 地点:指定教室- 内容:由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
3. 教学研讨- 时间:每周四下午- 地点:各教研组活动室- 内容:针对观摩的课堂教学进行研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专题讲座- 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三下午- 地点:多功能厅- 内容: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改革与实践”等。
5. 教学案例分享- 时间:每月第二周周三下午- 地点:各教研组活动室- 内容: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促进经验交流。
6. 教学反思- 时间:每月第三周周三下午- 地点:各教研组活动室- 内容: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五、活动组织1. 成立“研课磨课”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各教研组设立活动负责人,负责本组活动的具体实施。
3. 教研组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活动过程,整理活动资料。
六、活动评价1. 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教学研讨的深度、广度。
3.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磨课的基本流程

磨课的基本流程一、第一次集体研讨:磨课设计责任人:磨课组全体成员主要活动:1、问卷设计(选用已有、修改调整、自行设计)2、问卷调查3、问题分析与聚焦4、已有理论与课例学习5、设计解决方案6、选择磨课效果观察点7、分工二、第一次个人备课责任人:主讲教师主要工作:1、分析学情、校情、教情2、设计教学目标与磨课目标3、根据磨课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三、第二次集体研讨备课与课堂观察量表设计责任人:磨课组全体成员主要工作:1、主讲教师陈述2、各观察教师陈述观察量表设计3、集体研讨教学设计与磨课目标是否相符4、集体研讨观察量表与磨课目标是否相符四、第二次个人备课责任人:主讲教师主要工作:1、分析集体研讨意见,决定取舍2、根据取舍重新备课五、第一次课堂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责任人:磨课组全体成员主要工作:1、主讲教师在A班进行课堂教学2、观课教师根据分工进行课堂观察六、第三次集体研讨对第一次课堂观察的分析与集体备课责任人:磨课组全体成员主要工作:1、主讲教师陈述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和磨课目标2、各观察教师基于观课数据与案例说明磨课目标是否实现3、集体研讨如何进行教学调整七、第三次个人备课责任人:主讲教师主要工作:1、分析第一次课堂观察数据与案例2、分析集体研讨意见,决定取舍3、根据数据、案例和意见重新备课八、第二次课堂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责任人:磨课组全体成员主要工作:1、主讲教师在B班进行课堂教学2、观课教师根据分工进行课堂观察九、第四次集体研讨对第二次课堂观察的分析与集体备课责任人:磨课组全体成员主要工作:4、主讲教师陈述教学设计修改以及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和磨课目标5、各观察教师基于观课数据与案例说明第一次教学的问题是否已解决以及磨课目标是否实现6、集体研讨如何进行教学调整。
上课磨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上课磨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提升教学实效”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展示、课后评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二、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阶段(上午)- 分组讨论:活动伊始,全体参与教师按照学科分成小组,每组由一位资深教师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 确定教学目标:各小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共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 设计教学方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各小组围绕教学重难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 交流与修改:各小组将初步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完善。
2. 上课展示阶段(下午)- 抽签决定顺序:各小组通过抽签方式决定上课展示的顺序。
- 课堂展示:各小组按照备课方案进行课堂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 学生互动:在课堂展示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互动,展示课堂活力。
3. 课后评课阶段(晚上)- 分组评课:各小组针对本组展示的课堂进行评课,其他小组教师参与点评。
- 总结反思:各小组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 交流分享:各小组将评课结果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三、活动亮点1. 集体备课,优势互补:通过集体备课,各小组教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设计教学方案,提高了教学设计的质量。
2.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各小组的课堂展示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风采和学生的课堂表现。
3. 评课交流,共同成长:通过课后评课,教师们能够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并从其他教师的经验中汲取营养,实现共同成长。
四、活动反思1. 备课环节需更加注重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园教研活动磨课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园特开展教研活动磨课方案。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环节,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3. 增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资源共享。
4. 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至2022年11月15日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2. 集体听课3. 集体评课4. 教学反思5. 教学研讨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时间:2022年10月15日-10月19日(2)内容:各年级组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共同研讨课程内容,制定教学方案。
(3)要求:a. 各年级组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b. 教学方案要体现课程目标,注重幼儿兴趣和个体差异。
c. 教学方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2. 集体听课(1)时间:2022年10月20日-10月26日(2)内容:各年级组教师根据备课内容,进行公开课展示。
(3)要求:a.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方案进行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b. 听课教师要认真观察、记录,为评课环节做好准备。
3. 集体评课(1)时间:2022年10月27日-10月31日(2)内容:各年级组教师对公开课进行评课,总结优点和不足。
(3)要求:a. 评课要客观公正,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
b. 评课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讨改进措施。
4. 教学反思(1)时间:2022年11月1日-11月5日(2)内容:教师针对公开课和评课环节,进行教学反思。
(3)要求:a. 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b. 教师要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 教学研讨(1)时间:2022年11月6日-11月15日(2)内容:教师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分享教学经验。
磨课例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开展了磨课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磨课研讨、课堂展示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11月15日(星期一)上午8:30-12: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师、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学校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等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确定磨课主题:本次磨课主题为《荷塘月色》。
(2)分组讨论:教师们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对《荷塘月色》进行分组讨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3)撰写教学设计:教师们根据讨论结果,撰写教学设计,并提交给教研组长审核。
2. 磨课研讨(1)教学设计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教学设计,其他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2)课堂展示:教师们根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并记录。
(3)研讨交流:观摩教师对课堂展示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磨课教师进行反思。
3. 教学反思磨课教师针对课堂展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教学目标:《荷塘月色》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为:①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
②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③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教学重难点:①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 教学难点:分析散文的结构,学习散文的写作手法。
(3)教学方法:①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②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磨课研讨(1)教学设计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教学设计,其他教师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① 教学目标明确,但可适当增加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步骤
目标
参与主体
形式(流程)
主要工作
指导思想
总体目标
第一步
自
研
自
磨
初步研制
“达标课”
基层学校领导
研磨课教师
备课、说课、研课
领导:①参加启动会;②制定计划、落实人员;③开展研修;④参与研课;⑤研合送培团队工作。
教师:①认真备课;②写好说课稿;③听取评课教师意见;④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第二步
导
研
导
磨
研磨形成
“优质课”
基层学校领导研磨课教师
1讲达标课
(为第一次公开课)。
②议课
领导:①安排好磨课日程;②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听课;
③参与听课、议课;④做好记载。
教师:①讲课;②参与议课、研课;③听取导评建议。④集备课组教师和专家组意见进行教学设计(再课)
专家团队
听、观、问、
议、研、导
①听课;②看自研磨记实;③交流听课体会;④研究方法;⑤提出意见和建议;⑥撰写评课材料。
第三步
合
研
合
磨
努力打造
“精品课”
基层学校领导
研磨课教师1讲优质课Biblioteka 第二次公开课)②议课;③生成
领导: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教师:①讲优质课;②参与议课;③接受导评;
④议课;⑤生成成果。
专家团队
①听课;②议课;
③导课;④搜集
①听优质课,做好评课记录;②指导研磨课教师议课;③收集教学成果。
以国培精神为指导,以高效课堂为主题,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搭建平台,解疑解惑,分享经验,推优创新。
落实课改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严格贯彻落实“三为主”的理念和方法,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评价和教学效果等进行打磨,坚持“立德树人”。
专家团队
定主题,排日程表
①针对方案定主题;②围绕主题排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