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
开题报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编者按】:编者在此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铺开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其核心部分就在于信息技术课程。
按国家教育部的部署,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形势要求开展行动研究,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规律。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层面研究的不足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提出到实施仅仅两年多,加上国际上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不多、研究队伍力量薄弱,造成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相当不成熟,尤其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从国际比较研究的状况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远未形成一定的共识研究成果。
这种状况对于已经全面铺开的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不仅十分不利,甚至是十分危险的。
本课题正是基于对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现状的考察与反思而提出的。
“行动研究”一词,一方面是指行动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指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就在于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研究。
其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实施模式、课程评价量规等将成为重点研究内容。
通过这些研究尽快改变“行动在先,研究在后”的不利局面。
(三)信息技术教师在职培训与专业发展教师在职发展问题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毕竟教师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
但是我国依据计算机教育理念、目标培养出来的教师,应该怎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承担起教育信息化基层尖兵的责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紧迫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几所著名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研究开题报告[五篇]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研究开题报告[五篇]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研究开题报告《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达到培养和提高信息及时素养的目的。
而我们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上课不知该做些什么,该如何消化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
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家庭条件较好,家里买电脑的学生就可以很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剩余的时间做什么?玩游戏!导致了这部分学生宝贵的时间被浪费。
而在课堂中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学习计算机,也就是在学生上机实习时,给每个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与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实习相比,可说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务驱动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已经深入到各位信息技术老师的课堂,如何更好得交待学生学习的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关键。
因为学生的层次差异很大,老师们会发现无论口头布臵任务还是板书任务都难于照顾到全体学生,这时,一份能够发到学生面前的设计全面,难易合适的学习任务单将是很好得解决方案,可以说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就能成就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
二、课题的界定: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本课题中就指基于仰化中心小学硬件条件下,开设的信息技术课。
学习任务单: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老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的教学任务单,可以包括程序单、活动单和评价单等。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与范围: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任课教师及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开题的报告
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的教课模式研究与实践一、选题依照(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本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等)㈠背景及研究现状:“任务驱动法”是一线教师常常用到的教课法,很多的学者和教师在教课实践中提出了各自的任务驱动教课过程,比如,郭芳提出了“创建学习情形——体现任务——解说演示——指引学生自主研究协作达成任务——总结评论”的次序。
何克抗提出的“教课目的解析——情境创建——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成效评论设计——加强练习” ;陈星火指出“任务驱动教课模式有四个主要环节 : 创建情境、确立问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学习成效评论”。
成都市教科所的艾奉平老师鉴于建构主义教课论对任务驱动教课模式作了论述,分为五个阶段: 任务驱动、师生议论、任务达成、成效评论、概括汇总。
湖北省《鉴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课题组 2002 年展开了研究课题实验,研究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和编排课程内容。
课题中,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设计课程单元,创建主动、协作、研究的学习环境。
在任务设置策略上,提出从不一样年级教课内容的需要出发,采纳“小任务”、“小主题”与“大任务” 、“大主题”相联合的方式。
由南京师大李艺先生主编的《信息技术教课方法 : 继承与创新》中将任务驱动教课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课教课方法用一章篇幅加以论述。
书中还提到,第七届全世界华人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大会搜集的事例有 52%波及就任务驱动教课法,可见任务驱动教课法在实践中己有必定的成效。
校园信息文化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最近几年来,跟着信息技术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信息文化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日趋突显,一些机构和个人着手展开研究和研究,并获得必定的成就,但还未形成系统性研究。
比如:邝锦耀、许伟华对数字化校园的校园网络、现代化教育、教课模式的研究;徐仁杏《数字化、网络化与将来网络化》一文中,论述了将来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别和将来信息化的发展等等。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加强干扰因素的控制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控制干扰因素,如 采用随机分组实验等方法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 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善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学习任务单的 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提高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具体和有效的指导。
学习任务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交流互动等方式主动建 构的。学习任务单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和资源,促进 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学 习任务单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 单的使用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汇报人:
2024-01-04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实验过程 • 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体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 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 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研究问题
学习任务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对学生学习 有哪些影响?如何优化学习任务 单的设计和使用?
研究假设和预期成果
研究假设
学习任务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开题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资料。
下边为大家搜寻整理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题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讲堂中的人文修养浸透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更多的是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解说,忽略了信息技术知识和学生生活、学习的联系。
甚至有些教材基本不波及信息伦理道德培育,忽略信息技术知识与技术的德育价值。
在信息技术讲堂上,教师常常给学生供给大批的着手操作的时机,并能赐予技术上的指导,但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些信息伦理教育重视不够,以致学生为学技术而学技术,学习动机异化。
当前,中小学生由于沉迷网络,而影响学业,做出违纪的事件其实许多见,主要的原由是没有形成优秀的网络意识。
好多学校,信息技术教课只讲基本知识,基本的操作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其实不够,特别是一些经济落伍的乡村校校,由于电脑设施落伍,无法上好信息技术,而关于好奇心强,对电脑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对碰到的网络问题,不可以很好的去办理,也不可以拘束自己,过分使用网络,时间长了,患上了网瘾症,甚至做了违纪的事,归根究竟是学校正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的不到位,没有重视信息技术教课中的人文修养的浸透,未能指引学生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及网络的使用价值。
2、素质教育是以促使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主旨的基础教育。
它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踊跃性、主动性,注意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建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教课中宽泛地浸透人文修养的教育,正是增强素质教育的卓有成效的举措之一。
让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人文关注,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指引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集作,学会生计,学会做人。
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是有害于人的发展、有害于社会进步的 ,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应做。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经过研究实验发掘在教课中联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切近学生实质,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培育孩子的人文修养的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在近年来已经逐步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了投入。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此,本研究选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行动研究法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行动研究,实现以下目的:1. 深入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分析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提供理论依据。
3. 探索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实践提供指导。
4. 构建一套适合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体系,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1)丰富和完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体系。
通过本研究,可以从实践层面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支持。
(2)拓展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有助于推动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提高教育研究的实践指导价值。
2、实践意义(1)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研究发现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本研究探索的有效教学方法和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推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
运用《学习任务单》助力小学信息科技自主探究学习
2019第2期中(总第291期)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表格设计任务单》任务要求:请根据以下文字资料,设计一份表格。
文字资料:学校举行运动会,三(1)班学生报名参加赛跑的6人,参加跳绳的4人,参加实心球的3人。
任务1、在上面的文字材料中,用“”划出比赛项目,用“!!!!!”划出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
任务2、确定表格的行数和列数。
设计的表格是()行()列任务3、确定表格的标题行、标题列的内容。
表格的标题行是(),标题列是()任务4、试着在计算机中创建表格,并输入表格中的信息。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呢?依托学习任务单为抓手,是一个很效的途径。
学习任务单,又称“学习单”,是学习的一种支架,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设计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使用的一种学习辅助工具。
一、引入课前学习单,缩小学生学情差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近郊的农村学校,学校97%以上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
家长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也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孩子缺少接触电脑的机会,其信息素养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对各类信息技术了解甚少,生生之间的差距悬殊,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教师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使用了课前学习任务单。
以《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各种各样的计算机》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课前学习单》引导学生在课前采访自己身边的长辈、老师,来了解各类常用计算机的用途和使用。
通过课前的调查采访,无论是原先有一定知识经验的,还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设备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享的时候就能做到人人有话分享,人人参与的良好效果。
二、植入课中学习单,提高学生探究效能《小学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指出,为了落实信息素养,教师在设定教学策略时,应优先考虑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升思维品质的策略。
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任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学校必修课程之一。
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单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实践,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进行有效的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实践化的学习需求,面对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采用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意在通过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探索一种更加实践、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则
(2)任务驱动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
(3)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建立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
针对参加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
解学生对任务驱动教学的反应,以及任务驱动教学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提高程度的影响。
(3)案例对比法
选取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进行对比,探究任务驱动的信息技
术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差异与优劣。
四、预期成果
以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对比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究一种更加优越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
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习任务单运用的有效性开题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语文课堂中学习任务单运用的有效性开题报告篇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开题报告●薛坪镇薛坪中心小学一、课题的提出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
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充满精彩的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本课题针对普遍存在于小学语文常态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的现实问题而提出。
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着。
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
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二)、本课题针对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惯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而提出。
以上分析的常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都会时常发生,但往往屈从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而怠慢、忽视并最终放弃了对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真正审问、慎思与研究。
造成新课改的理念与现实行为的人为割裂的尴尬。
除此,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与惰性也抑制了教师创新思维的发展,屏蔽了问题解决的新角度与新出路,使得“无效低效”这一重大问题的实际研究与解决始终停留在口头上,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开题报告我的课题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主要是从关注课堂实效性、探索网络德育新途径等方面入手,以网络为平台,整合各种资源,使我校师生共同走向成功。
在一次闲聊时,一个朋友问我:“你最近在干什么?”我说:“写论文啊!”他惊奇地说:“你还会写论文?那得多费脑子啊!”“当然啦,谁像你啊,连最简单的记叙文都写不好,也就是欺负欺负我们这些智商有限的人吧!”听了朋友的话,我只能苦笑了。
因为自从初二下半年接触计算机后,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已经变成了我必修的课程,这种感觉,真有点“欲哭无泪”啊!看着同学们大呼小叫,玩得不亦乐乎,心里总是感到十分焦急,好几次都想制止他们,可是又担心自己“灭火”不力而影响大局。
但是没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信息技术老师那里听到了一句话——“只要我们能把信息技术课上好,就会吸引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顿时让我眼前一亮,不禁怦然心动,真想立刻开展此项行动研究。
同时,通过这段时间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要用自己的笔去探索适合于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虽然我有点懵懂,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心底里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就一定能够成功!如果这次研究课题能顺利进行,取得成功,并能成为我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新形式和新亮点,那将是我们全体信息技术教师的巨大收获!1。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发达国家将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国民教育的战略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置于基础学科地位,予以特别保证。
学习任务单开题报告
学习任务单开题报告学习任务单开题报告一、引言学习任务单是一种常见的学习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并提供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估。
本文将探讨学习任务单的定义、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学习任务单来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任务单的定义和作用学习任务单是一种由教师或学生根据课程要求或个人学习目标制定的学习计划和指导材料。
它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进度和评估要求等内容。
学习任务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单明确了学习者需要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
2. 指导学习过程:学习任务单提供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指导材料,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步骤,提高学习效率。
3. 提供学习反馈:学习任务单可以设立学习进度和评估要求,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进展情况,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整和提高。
三、如何有效地使用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的有效使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使用学习任务单的建议: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单应该明确学习者需要达到的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并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2.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任务单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压缩学习时间或浪费学习时间。
3. 多样化学习方法:学习任务单应该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实践、讨论等,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风格。
4.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单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帮助学习者获取全面的信息。
5. 设立明确的评估要求:学习任务单应该设立明确的评估要求,如作业、测验等,以便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提高。
四、结语学习任务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辅助工具,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习过程和提供学习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更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研究需求。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列举当前常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2. 探讨适应信息时代的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3. 通过教学实验和案例研究,验证新设计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效果;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并提出改进现有教学方法的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全面了解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的现状和问题,并验证新设计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 对当前常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2. 提出一种更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3. 验证新设计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有效性;4. 提出改进现有教学方法的建议,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时间表进行:1. 研究背景调研和文献综述:第一个月;2. 列举常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并进行分析评估:第二个月;3. 设计新的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方法:第三至四个月;4. 进行教学实验和案例研究,验证新设计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第五至七个月;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八至九个月;6. 完善论文,准备答辩:第十个月。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2. 提高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2018)。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我校《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课题,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背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网络凭借其信息储存的容量大,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高度共享性与扩展性以及交流的实时性和便利性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打破了学生仅以教科书作为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的局限,为改变长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为各类教育资源的多层次开放和建设创立了有利的条件。
而专题学习网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完备的系统的知识,而且还能创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几年,国内外对专题学习网站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
各种专题的学习网站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此,深入开展专题学习网站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另外,选择“信息技术”作为专题也适合我校的实际。
而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完整而丰富的知识体系与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将成为我们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载体。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1、教育信息化理论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
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应用策略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多媒体为基本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不仅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且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教学过程。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使得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真正达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目标。
要使学生们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他们进行适时恰当的激励,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激励”这一重要环节,通过设置相应的任务单,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将学生的作品及时展示,通过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的素质差异化逐渐明显,如果依旧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很难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起新型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然后由教师或者学生直接进行评价,这样既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又可以避免由于面子等原因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这种评价方式就是基于任务单的自主学习任务评价法。
信息技术课堂中任务单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完成任务,同时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知识水平,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制作各类型的任务单,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可以在讲解基础知识之前设计一些问题,比如: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图片,再选择两幅不同的图片进行搭配,然后在对这些小图片进行描绘和创作,最终得到一副具有美感的图画。
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们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并通过小组交流来解决遇到的难题。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问题——探究”开题报告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问题——探究式”教学实验开题报告尚志市希望小学信息技术组任洪胜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网络环境下“问题——探究式”教学实验开题报告信息技术组:任洪胜一、课题的提出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阶段虽然不是必修课程,但担负着向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任务,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但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为了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本实验课题。
(一)现有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教师讲,学生练”的“填鸭放羊”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
教师每节课先讲10-20分钟,然后学生自由练习20-30分钟,无完整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反馈和评估体系,教师无法控制教学活动进程,任凭学生“自由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体现。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讲练循环”式教学模式被大量采用,教师先就每个知识点讲解并操作示范,学生再模仿操作训练,如此多个循环来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做到了讲练结合,按步进行,但框死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忽视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冻结了学生的思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小学生自制能力普遍较差,利用网络资源时多为游戏,不能自主地学习或与他人合作学习。
(三)按大纲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本实验的主导思想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也符合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原则。
从而使教师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总之,为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我校设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网络环境下“问题——探究式”教学实验。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学生主要是被动的接受者。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许多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论文、文章等已有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成果,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需求,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3.实验研究法: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对比试验或实验观察,验证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研究内容与重点本文将主要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引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供依据。
2.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其实现方法,比较不同的应用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影响。
3.设计并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比较不同方案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4.评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预期结果1.明确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2.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其实现方法,为各类小学学科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小学计开题报告
中小学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计算机教育逐渐被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创新能力。
然而,目前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等。
为了提高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质量,推动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本研究选取“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模式。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旨在达到以下目的:1. 分析当前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探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模式,为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3. 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1)丰富和完善我国计算机教育理论体系,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2)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教育领域的交叉研究,促进多学科融合与发展。
2. 实践意义(1)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提高计算机教育质量;(2)帮助教育部门制定合理的计算机教育政策,推动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3)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计算机教育研究较早开始,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许多国家都将计算机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1)美国:美国在K-12计算机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为领先。
如“计算机科学教育周”(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Week)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美国教育部门还推出了“每个学生都学计算机科学”(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ESSA)等政策,鼓励各州将计算机科学教育纳入K-12课程体系。
(2)英国:英国政府非常重视计算机教育,将计算思维培养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以任务
驱动为教学内容设计的中心思想, 通过设定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与整合,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技能, 达到培养和提高信息及时素养的目的。
而我们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的学习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上课不知该做
些什么, 该如何消化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
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家庭条件较好, 家里买电脑的学生就可以很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剩余的时间做什么?玩游戏! 导致了这部分学生宝贵的时间被浪费。
而在课堂中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学习计算机, 也就是在学生上机实习时,给每个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与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实习相比,可说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务驱动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已经深入到各位信息技术老师的课堂, 如何更好得交待学生学习的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关键。
因为学生的层次差异很大, 老师们会发现无论口头布臵任务还是板书任务都难于照顾到全体学生, 这时, 一份能够发到学生面前的设计全面, 难易合适的学习任务单将是很好得解决方案, 可以说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就能成就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
二、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小
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 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本课题中就指基于仰化中心小学硬件条件下,开设的信息技术课。
学习任务单: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 老师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的教
学任务单,可以包括程序单、活动单和评价单等。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与范围:
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任课教师及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 研究目标:
(1如何为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课设计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
(2学生能利用学习任务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效率。
3. 研究内容:
(1对本课题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强化,了解目前对学习任务单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
(2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制定,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要求, 为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课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单;
(3师生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学习任务
单的认可程度,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组织信息技术组教师听评课活动,并对课堂及时反思,相互交流,总结得失;
(5整理学习任务单集,根据不同的年级整理学习任务单,形成学习任务单集,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4.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走捷径、求实效。
(2行动研究法。
由教师在课余时间,课堂教学中,边创新、边实践、边更新、边积累,逐步设计出有效、可行的学习任务单。
(3调查研究法。
主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测验、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4个案分析与经验总结法。
不断反思自己的典型课例及相关教学细节,
从中发掘和提炼有效的实施举措。
注意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进行总结和提炼。
四、研究思路:
第一阶段(2013年 3月-2013年 6月 :规划设计阶段。
主要工作: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设计课题研究计划、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县、市相关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3年 6月— 2014年 11月 :开题研究阶段,主要工作:课题组各教师将自己研究中利用网络改进有成效的实验、实验
教学中的成果收集汇总。
课题主持人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 对所有成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分析,形成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2014年 11月— 2015年 6月研究深化阶段,主要工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做好结题工作。
五、预期研究成果:
1. 调查报告及实施方案。
2. 课题研究教师研究成果,论文集、案例集。
3. 学生的电子作品。
4. 构建学习任务单在教学中的使用的教学体系。
5. 实验课题总结。
六、保障条件:
课题组长系仰化小学业务校长,中学高级职称。
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 具备了较高的教育教学业务素养及水平。
多年从事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丰富。
主持、参与研究的省级课题《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下的学生自主生活化研究》 ,市级
课题《农村小学生存教育的研究》等多项课题均已顺利结题,撰写的多篇优质论文在省、市级发表、获奖。
课题主持人系仰化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被区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 指导多名学生在市纵横汉字输入比赛、学生计算机作品比赛中获奖,参与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中培养研究》课题已结题。
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评比中获奖。
课题参加者都是学校优秀的一线教师,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善于教学研究与探索,科研能力较强,工作中积极上进,勤劳肯干,在教育教学上虚心好学,刻苦努力也取得成绩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本课题由学校业务校长亲自领导并担任课题组组长, 由学校骨干教师和有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组成, 加强管理, 使完成本课题研究得到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制度。
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必须的经费,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学校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有相关课题的科研专项经费, 有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机构和措施, 有计算机作为统计手段, 有多媒体设备为研究服务,有网络信息化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 更有足够的时间和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这些定会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及深入发展, 并取得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