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
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激发新一轮财富涌现的载体。它不仅为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而且使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革。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
2010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562.67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51.6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7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11.0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5.2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1.5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7.0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
表1 历次普查城镇人口比重
(二)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随着青海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农牧区基层综合改革,城镇数量迅速上升,2000年建制镇为49个,到2010年,建制镇达到137个,十年增加了88个,再加上1个省辖市和2个州辖市,市镇数达到140个,这是青海省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同时,青海积极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0-2010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6%,非农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与2000年相比,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5.8%和11.3%,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人员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向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2010年全省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为57.74∶13.62∶28.64,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14.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4.92和9.81个百分点, 这些也促成了青海城镇化的快
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化水平分别上升7.93和7.12个百分点;其后依次是海北州、玉树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海东地区,城镇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32.78%、32.11%、28.47%、25.69%、24.72%、22.83%,比重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同2000年相比,都有所提高,尤其海南州、玉树州、海东地区城镇化率比2000年分别提高13.84、12.20和10.64个百分点。
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的另一个表现是青海各区县之间的城镇化差异。2010年达到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的区县15个,占青海县级个数的32.6%。超过平均水平的区县中,冷湖行委完全城镇化,城镇人口比重达100%;城镇人口比重90%以上的有5个:海西州的茫崖行委为99.96%、西宁市的城西区为99.79%、城东区98.66%、城中区95.5%、城北区91.24%;50%~90%之间有4个,分别为格尔木市86.58%、德令哈市70.15%、大柴旦行委63.46%、海晏县55.34%;46%~50%之间有5个,平安县49.04%、玉树县47.16%、玛沁县47.03%、乌兰县46.88%、天峻县46.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1个区县中,城镇化率达40%以上的仅有2个,区间30%~38%有6个,其余23个区县均低于30%,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四)青海城镇化水平在西部排名靠前,但与全国相比仍有差距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化排序中,青海城镇化水平居全国第19位,与全国平均水平49.68%相比,低4.96个百分点。青海城镇化水平在西部地区排第五,仅低于内蒙古10.78个百分点、重庆8.3个百分点、宁夏3.18个百分点、陕西1.04个百分点。
二、青海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快速推进,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制约青海城镇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自然与生态的约束。青海幅员辽阔,雪地、高山、沙漠、戈壁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占很大比重,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明显处于劣势,不少地方不具备城镇建设的条件,也很难形成密集且相互呼应的城镇群,城镇化进程缓慢。
(二)基础设施欠账多。由于欠账多、底子薄、投入缺口大,诸多地区又为高原和高山峡谷,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见效慢,加之当地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使青海无论基础设施的硬件管理还是软件都十分滞后,严重制约着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社会教育程度较低。社会文明程度深刻影响着就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进而影响了城镇化进程。青海是多民族地区,多数区域地处偏远,生产生活较封闭,城镇化发展难度大。
(四)广大农牧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在壮大特色工业、优势产业的同时,工业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是,青海工业化进程在外力作用下纵向推入,致使经济空间发展水平起伏大、反差强烈,尤其是广大农村牧区的非农产业发展受资源配置和开发的聚集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制约,以城镇为载体的工业与传统农业经济的各自封闭发展,阻碍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综合带动效应的发挥。
(五)城镇化的内生动力不足,城镇竞争力低。青海城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资源诱导成为城镇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城镇化发展中过分依赖自然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而忽视高级人力资源、知识、技术与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三、加速青海城镇化的应对措施
城镇化发展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人文历史特点等多种因素都有密切关系。青海应结合自身优势,既要推动大城镇的发展,也要积极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和提升,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地走出各具特色的差异性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城镇化中的最大作用是生成、催化与提升市场力量。政府应根据城镇功能对城镇环境的要求,通过市场机制,对城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