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礼记》大道之行也课件24张

高考语文复习《礼记》大道之行也课件24张

文言句式
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为”表判断。
倒装句:不必藏于己。 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 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故人不独亲其亲( 副词,仅,只是。) 独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名词,老而 )
无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 动词,杜绝,闭塞。 ) 闭
故外户而不闭( 动词,用门闩插上。 )
词类活用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壮”,形容词用 作名词,壮年人;“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幼童。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子,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子 谋闭而不兴 动词用作名词,图谋之心。
素材精粹
运用示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表达了人民大众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中国古代哲人曾 描绘出大同社会的美好图景,最著名的是《礼记·礼运》篇的论述:“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没有压迫、剥削 、欺诈的大同社会,是处于阶级压迫之中的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还有一部儒 家经典《公羊传》对“太平世”的美好社会作出憧憬:“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 ,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 一。”《公羊传》描绘出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各民族之间再也没有隔阂、共同享 有幸福生活的理想境界,与大同理想互相补充。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部编版《《礼记》二则》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礼记》二则》PPT优秀课件
写作特点
总结《礼记》二则的写作特点, 如语言风格、论证方法等。
关键词句解析与翻译
关键词句
挑选原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解析,如 名言警句、重要概念等。
词句翻译
对关键词句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帮助 学生理解其含义。
思想内涵及启示意义
思想内涵
深入剖析《礼记》二则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如儒家思想、道 德教育等。
启示意义
性格特征分析与评价
孔子
孔子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博学、谦逊、仁爱和坚定。他善于倾听他人意见,注 重自我反省,对待学生循循善诱,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曾子
曾子的性格特征则体现为孝顺、谨慎、自省和勤奋。他时刻铭记父母的教诲,严 于律己,不断追求自我提升,成为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
人物关系梳理与解读
孔子与曾子的师徒关系
结合现代社会实际,阐述《礼记》二则对当代人的启示意义 ,如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
03 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
CHAPTER
主要人物形象描绘
孔子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礼记》中被描绘为一位博学多才、注重礼仪 、倡导仁爱的智者形象。
曾子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在文中以孝行著称,被描绘为一位恪守孝道、注重内 省、追求自我完善的贤者形象。
象。
行为描写
作者通过描绘孔子和曾子的行为举 止,如孔子的授课场景、曾子的孝 行等,进一步凸显了他们的性格特 征和人物形象。
环境烘托
作者还通过描绘时代背景、社会环 境等因素,为孔子和曾子的形象塑 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烘托。
04 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CHAPTER
修辞手法运用及效果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 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等。

《礼记》二则 PPT课件

《礼记》二则 PPT课件

中国和谐社会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障, ------ 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 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系,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 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十六大报告
可试一试抓重点词句背诵
大道之行也, ,选 与 ,讲 修 。
故人
, ,使 , , ,
同“鳏”,
老而无妻的人
幼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而无夫的人
老而无子的人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职业、职分 归宿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憎恶 扔
不一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 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共同 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 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 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 论证。
二者关系:
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 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 关系。
不必为己 ”。
4、作者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 是什么?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比较——拓展课文
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 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 对应的句子。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
余人(其余的人家)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 出酒食。
是哪句话?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什 么是大道之行也?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大道,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 大同,指理想社会。 •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

《礼记》一则 ppt课件全面版

《礼记》一则 ppt课件全面版
(9)“学学半” 第一个“学”同“斅”,教导,第二个“学”指学 习;“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10)兑命
兑: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有味的译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 味道的甘美;
虽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 的好处。
朗有读味课的文正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预字习词检正测音
给下列黄字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从自身找原因反。反,反省。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强,勉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连词,所以。长:促进。
“教学相长” 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大概说的就是……吧。”
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相成的。
教学相长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 “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 “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 样的启示?
走进《礼记》

《礼记》二则ppt课件

《礼记》二则ppt课件

儒家思想对礼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儒家思想对礼乐文化的重视
儒家思想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 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经典《礼记》详细阐述了礼的种种 规定和内涵。
儒家思想对礼乐文化的传承
儒家学者通过著书立说、传承经典等方式,不断弘扬和发 展礼乐文化。他们强调礼的实践意义,提倡人们在日常生 活中践行礼仪规范。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 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THANK YOU
思想内涵及价值观念探讨
思想内涵概述
阐述两则篇章所蕴含的主要思想 内涵,如儒家思想、礼仪文化等

价值观念探讨
分析篇章中体现的价值观念,如尊 卑有序、和谐共处等,并探讨这些 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现代启示
结合现代社会实际,探讨两则篇章 对于当代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03
文化背景与拓展延伸
礼乐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礼仪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 术价值。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概述
01
02
03
《礼记》概述
简要介绍《礼记》的作者 、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
选文篇章结构
分析所选两则篇章的整体 结构,包括篇章的开头、 主体和结尾部分。
04
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文学手法运用及艺术效果分析
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将抽象的道 德观念具象化,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 染力。

《礼记》经典篇章课件PPT

《礼记》经典篇章课件PPT

经典篇章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01
02
03
强调礼仪的价值
经典篇章中强调了礼仪在 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提 醒人们要注重对他人的尊 重和关心。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经典篇章,人们 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 化自信。
提高个人修养
学习经典篇章有助于提升 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培养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大学》解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大学》篇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 个人应该先修身养性,然后才能承担起家庭、国家和天下的 责任。它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服人。
《礼运》解读:儒家政治哲学和理想社会
阐述儒家政治哲学和理想社会
《礼运》篇是儒家政治哲学和理想社会的代表作之一。它 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强调了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人 民的道德义务,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中庸》
总结词
探讨道德哲学的篇章
详细描述
《中庸》篇是《礼记》中探讨道德哲学的篇章,主要阐述了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追求适度、平衡的道德原则。该 篇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以达到个人 与社会的和谐。
《大学》
总结词
论述修身治国的篇章
VS
详细描述
《大学》篇是《礼记》中论述修身治国的 篇章,主要阐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学之道 ,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实 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该篇认为,个 人的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强调了个 人品德的重要性。
04
经典篇章在现代的应用和 意义
现代社会中的礼仪问题
缺乏基本礼仪知识
社交媒体对礼仪的冲击
许多人对于基本的社交礼仪和行为规 范缺乏了解,导致在公共场合表现不 当。

礼记课件PPT

礼记课件PPT
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思想启迪。
05
礼记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要点一
礼仪文化的传承
礼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礼 仪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积极传承这些优秀 的礼仪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点二
礼仪文化的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礼记中的礼仪文化进行创 新,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例如,在家庭教育中 ,我们可以借鉴礼记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结合现代心理学 和教育学知识,创新家庭教育方式。
影响
礼记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影响了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也影响了后世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同时,礼记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 之一,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礼记中的礼仪文化
礼仪的概念与意义
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遵循的行 为规范和仪式,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传 统和社会秩序。
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和价值观,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道德的价值和意义。
04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重要性与目的
总结词
礼记认为教育是培养德行和塑造人格的 重要途径,其目的是培养有德行、有才 能的人才,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 发展。
VS
详细描述
礼记强调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德行和才 能,使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能力, 从而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礼 记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个人素质, 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
有针对性的教育。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总结词
礼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注重 实践和情感教育的教育方法。

《礼记二则》ppt课件

《礼记二则》ppt课件
文本选读意义
通过《礼记二则》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礼仪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理解儒家思想对于礼的阐述和重视。同时,通过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文本选读原因及意义
02
CHAPTER
文本解读与赏析
以《礼记》中的两篇文章为例,分析其篇章结构,包括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探讨其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礼记二则》PPT课件
目录
引言 文本解读与赏析 知识拓展与延伸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CHAPTER
引言
礼记背景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篇章结构
介绍《礼记》的写作特点,如注重礼仪制度的阐述、强调道德教化、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简练、意蕴深厚等。
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
选取《礼记》中的关键句段进行解读,分析其含义和表达技巧,如“礼之用,和为贵”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再选取另一关键句段进行解读和赏析,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帮助学生领略文本的深刻内涵和优美语言。
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礼记》与《周礼》的关联
探讨两部经典在礼仪制度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礼仪描写
选取一些代表性文学作品,分析其中对礼仪的描写和反映,以及这些作品对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礼记》与《仪礼》的比较
分析两部儒家经典在内容、形式和思想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与其他文学作品比较分析

《礼记》一则课件

《礼记》一则课件
作者
戴德、戴圣是《礼记》的编纂者,但具体作者不详。
《礼记》的内容和分类
内容
《礼记》共四十九篇,内容涵盖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方面。
分类
《礼记》按照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通论礼仪制度的《曲礼》、《檀弓》、《杂记》,论述丧服的《丧服》、《丧 大记》,记载典章制度沿革的《王制》、《月令》、《考工记》,以及记载各种礼器的《明堂位》、《投壶》、 《文王世子》等。
《礼记》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文化建设
《礼记》所强调的礼仪、道德等 观念,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企
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
《礼记》提倡尊重人、关心人,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指导
意义。
营销策略
《礼记》所强调的诚信、礼仪等 观念,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营 销策略,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竞
争力。
《礼记》在个人修养和社交礼仪中的应用
原文解读
“曲礼曰:‘毋刺齿,毋噬啮,毋嗄声,毋 足席,如厕毋留。’”这句话是《礼记》中 关于餐桌礼仪的描述。其中“毋刺齿,毋噬 啮”指的是不要用牙签剔牙,不要大口咬食 物;“毋嗄声”指的是不要大声喧哗;“毋 足席”指的是不要把脚放在席子上;“如厕 毋留”指的是如厕后不要在洗手处长时间逗 留。
“礼从宜,使从俗”这句话是关于礼仪的原 则。其中“礼从宜”指的是礼仪应该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运用;“使从俗”指的是在交往
02
《礼记》中的一则原文
原文内容
曲礼曰:“毋刺齿,毋噬啮,毋嗄声,毋足席,如厕毋留。” 礼从宜,使从俗。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原文内容
毋固获,毋我贿迁。 可以共食食,共饮酒,无敢苟。
席不正,不坐。

第四讲《礼记》PPT课件

第四讲《礼记》PPT课件

礼义
礼质:礼的内 在精神。即仁
价 值
爱。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 无以立。 ” 《论语·季氏》
成己
个人层面: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等。
治世
别序:分出各种等级制度。君臣、父子、 夫妇、兄弟、长幼、邻里等。 分物:礼之核心在于分。分类、分配等。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论 语·子路》“礼也者,义之实也。” 《礼
唐“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隋炀帝以“明经” 科取士,唐承隋制,规定“三礼”(《周礼》、 《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及《易》、《书》、 《诗》,称为“九经”。
宋“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 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 《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 经》、《孟子》。
这样说来,君子总是以恭敬、克制和退让来阐 释礼。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 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 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 会有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 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 来。

礼仪
礼文(仪则): 各种行为关系、 日常行为规范
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金钱观
“邦有道(太平),贫且贱焉(自己却贫贱), 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
《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
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西 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该书搜 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 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共分六篇。

初中语文《礼记》二则 课件 (共27张PPT)

初中语文《礼记》二则 课件 (共27张PPT)

2. 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的呢?
归纳: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 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 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 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 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 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 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 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 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 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 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 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 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 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1.类比手法的概念: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
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 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 理形式。
2.类比手法的作用: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 征,让读者加深对本体事物的理解,或加 强作者的某种感情、气氛的烘托。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 的学习。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 著作的选集。它与《周礼》《礼仪》 合称“三礼”。《礼记》相传为西汉 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 “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 “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 名,即对“礼”的解释。

10礼记(古汉语课件)

10礼记(古汉语课件)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 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 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 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儒有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 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慕贤而 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儒有内称不 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 望其报;君得其也,见善以相示也; 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 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 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 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 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 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可亲而不可劫 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 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 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儒有忠信以为甲胄, 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 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一亩之 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 出,幷日而食。上荅之,不敢以疑;上不荅, 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
汉代传习三种礼经--《仪礼》《礼古经》 (今失传)《周礼》,以及无数的“记” (儒家杂述礼制及其变迁的历史,有现实也 有理想)。《仪礼》是战国实施的礼制,但 多为士礼,繁琐而不近人情。《周礼》是整 套理想的政治制度,不是实际应用过的。汉 代的“记”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有《大戴 (德)礼记》和《小戴(圣)礼记》,今天 的《礼记》多指后者。
3、吉礼七篇:《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 义》、《燕义》、《聘义》、《投壶》。《冠义》、《昏 义》、《乡饮洒义》、《射义》、《燕义》、《聘义》以及 前述之《丧服四制》是专门说明《仪礼》的,分别解释的是 《仪礼》中的《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 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跟《仪札》 关系很密切。《投壶》记叙的是主人与宾客在酒宴上以矢投 壶的游乐活动的礼节,是从射箭演变过来的,要是现在这纯 粹就是玩乐了,但在古代,也跟射箭一样是灌注了道德内容 的,要遵循许多礼节和规范。 4、制度六篇:《曲礼》(上、下)、《王制》、《礼器》、 《少仪》、《深衣》。这些制度大到封国之制,小到器物之 制,都有讲述。其中,《王制》述虞、夏、商、周四代之制, 带有理想政治色彩。 5、祭礼四篇:《郊特牲》、《祭法》、《祭义》、《祭 统》。《郊特牲》,篇名好像很怪,“郊”是祭天,“特牲” 是祭祀用一头牛。

22《礼记》二则课件(29张PPT)

22《礼记》二则课件(29张PPT)
大道之行.( 施行 )也,天下为公.( 公共的 )。选贤.( 品德高尚 ) 与.( 同“举”)能.( 才干出众 ),讲信.( 诚信 )修.( 培养 )睦. ( 和睦气氛 )。故.( 所以 )人不独亲.( 以……为亲 )其亲. ( 父母 ),不独子.( 以……为子 )其子.( 子女 ),使老有所终. ( 善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C.文章指出了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 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在不断地学习 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 现自己知识的短缺。
答案B (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大道之行也
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22《 礼记》 二则课 件(2 9张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22《 礼记》 二则课 件(2 9张PPT)
B.“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 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二千多年来许多进步思想家 和社会改革家一直为之奋斗着,也曾出现过如桃花源那样的 地方。 C.文章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 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22《 礼记》 二则课 件(2 9张PPT)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22《 礼记》 二则课 件(2 9张PPT)
二、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 大 道 ”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社会的纲领 是“ 大 道 之 行 也 , 天 下 为 公 , 选 贤 与 能 , 讲 信 修 睦 ”。 (2) 选 举 社 会 管 理 者 的 标 准 是 “ 贤 ” 和 “ 能 ” , 即 要 求 “ 德才兼备 ”。(用成语填空)

《礼记二则》课件(共58张PPT)

《礼记二则》课件(共58张PPT)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 良好的关系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人人都能得 到社会关爱
满足 生存需要
人人都能 安居乐业
满足 发展需要
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
满足 精神愉悦的需要
3.作者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Sikaoo
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 样的状况?
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从外面把门带上 用门闩插上
是谓大同。
这叫作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 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 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 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只是敬 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 的子女,
要使老年人能终老的保障,中年 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 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 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 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 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 要能及时婚配。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
读准句读 ◎DUZHUNJUDOU
行 也
大 道 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DUZHUNJUDOU
◎读 准 句 读
虽有 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 ◎ 读
DUZHUNJUDOU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 准

品读礼记ppt课件

品读礼记ppt课件

强化君主的权威
通过礼制和礼仪,礼记进一步强 调了君主的权威和地位,使得君 主在政治上具有更高的合法性和 地位。
促进政治稳定
礼记所倡导的礼仪和规矩,有助 于协调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 的关系,促进政治的稳定。
礼记在古代教育中的作用
培养道德观念
礼记强调礼仪和道德,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 念和品格。
塑造行为规范
品读礼记
• 礼记简介 • 礼记中的文化观念 • 礼记在古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 现代社会中礼记的价值与意义 • 品读礼记的方法与建议
01 礼记简介
礼记的起源与背景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礼制文化的代表性著作。
它是在周礼的基础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完善,最终由汉代礼学家戴德和戴圣整 理编纂而成。
通过学习和传播礼记,人 们得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
推动文化创新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礼记 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 融合,有助于推动文化的 创新和发展。
04 现代社会中礼记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社会中礼记的道德教育价值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如仁 、义、礼、智、信等。这些思想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 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礼记为人们提供了行为规范和标准,使得古代教 育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传承文化价值
通过礼记的学习,古代教育得以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礼记在古代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01
02
03
促进文化交流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 其传播和交流有助于推动 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 化交流和理解。
增强文化认同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 ,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礼记所蕴含的道德教育 和社会治理思想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和借鉴。例如,通过弘扬礼记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可 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减少社会 矛盾和冲突;通过借鉴礼记中的社会治理思想,可以 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和规范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 进社会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一读,
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想一想,说一说。
意思是: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 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 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 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 不符合礼的。
2、你从上面句子中得到做人方面的什么启示?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 食(sì)之。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jiē)!来食!”(饿者)扬其 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 檀弓】)
教 师寄语
历史悠悠。它淘尽了千古兴亡之事,却 无法掩盖古代先贤思想的光芒。多读书, 读好书,读国学经典吧!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更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语)
让国学经典之“根”永立中国人心中! 让国学之“魂”代代传承!
弘扬国学,义不容辞!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 五经: 易》《春秋》
合称”诗、书、礼、易、春秋“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

“三礼” 。
西 汉 朝代 )____ 戴圣编纂,又叫 1、今存《礼记》,是 ____( __ ___.礼》或《小戴礼记》 《小戴
《中庸》 《大 学》 、 2、科举时代读书人应试必读的“四书”指 _____ _____、 《大 学》 《孟子》 《中庸》 《论语 》 ____ 、_____四部书。其中 ____ 、_____是从《礼记》中 抽出的。
《礼记》选读
《礼记》简介:
今存《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 《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 戴 圣 编 纂 。 全 书 包 括 《 曲 礼 》《 檀 弓 》 《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 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 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 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 小故事。《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 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 科书。其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 价值。
意思:学习应该做到的境界是:广泛地学习,详尽地询问,细 密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实行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 意思: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 失败 。
经典诵读
太上贵得,其次务施报。礼 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 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 “礼者,不可不学也。” (《礼记· 曲礼》)
礼记《 》 《周 礼》 仪礼》 3《 、____ 、_____ 、_____ 合称为“三礼”。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学记》。 意思: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意思: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比喻人不通过学 习,就不懂得道理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dǔ)行之 。—《礼记· 中庸》。
传统文化
沾化县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 执教教师:李吉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