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一则 ppt课件全面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礼记》大道之行也课件24张
文言句式
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为”表判断。
倒装句:不必藏于己。 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 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反映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故人不独亲其亲( 副词,仅,只是。) 独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名词,老而 )
无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 动词,杜绝,闭塞。 ) 闭
故外户而不闭( 动词,用门闩插上。 )
词类活用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壮”,形容词用 作名词,壮年人;“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幼童。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子,名词意动用法, 以……为子 谋闭而不兴 动词用作名词,图谋之心。
素材精粹
运用示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表达了人民大众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中国古代哲人曾 描绘出大同社会的美好图景,最著名的是《礼记·礼运》篇的论述:“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 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没有压迫、剥削 、欺诈的大同社会,是处于阶级压迫之中的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还有一部儒 家经典《公羊传》对“太平世”的美好社会作出憧憬:“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 ,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 一。”《公羊传》描绘出天下远近小大若一、各民族之间再也没有隔阂、共同享 有幸福生活的理想境界,与大同理想互相补充。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学》节选 ppt课件 (2)
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 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会诚 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 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 家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 也就能获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 天下太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 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重视。薄:轻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 情、做法等)。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礼
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 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 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 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 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 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 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 儒,如此而已。
《礼记·大学》节选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 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 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礼记·大学》节选
《l礼运.礼记》传统文化课件
肇庆鼎湖中学 陈小珍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培 养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知 课文来自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儒家的政 治理想
及其理想社会的实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 “大同”社会的特征,引导学生树 立乐于奉献、诚实守信、与人和睦 相处等观念,培养“以天下为己任” 的高尚情操。
•五.总结
我们都盼望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没有权
、利的纷争,人与人之间没有尔虞我诈。社会 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 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 哲们就已经描绘了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大同 。同学们,通过《礼运·大同》的学习,我们了 解了大同社会的思想内容和重要意义,请珍惜 我们的时代和社会,为实现全人类的“大同社会 ”而努力。
• 明确:不能是照搬过去的制度,那是倒退,也 不可能实现。大同社会,必须发展生产力,提 高人的觉悟和道德水平;小康社会,必须发展 生产力,尊重人性,提高法制化的水平。
• 四.背一背
• 分组背诵;
• 竞赛背诵;
• 摘录名句;
• 抓重点词句,填空背诵。
• 大道之行也, 。选 与 ,讲 修 ,故 , , 使 , , ,矜 、 、 、 疾者,皆 。男有 ,女有 。货 , ;力 , 。是故, , ,故 ,是谓 。
明确:孔子赞美大同社会,希望回复 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但是,孔子所 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已经无法恢复 大同。所以,孔子认为,三代的局面 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他倡导首先要 恢复周礼,实现小康社会。
• 三.感悟经典,分享感悟:讨论、发言分享
• 3.马克思、洪秀全、柏拉图、邓小平、欧文、 康有为的政治理想与孔子有什么异同?怎样才 能实现孔子的政治理想?
礼记礼运大同篇课件
大同篇认为诚信是人与人 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
公正正义
大同篇主张公正和正义, 反对任何形式的欺诈和不 公,强调每个人都应得到 公平对待。
大同篇中的教育理念
教育普及
大同篇认为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个 人,不分阶级、贫富或性别。
全面发展
大同篇提倡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人 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等多方面素质 。
批判为空想社会主义
一些学者认为大同篇所描绘的社会过于理想化,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因此将其 归为空想社会主义。
反思其现代意义
虽然大同篇有其局限性和缺陷,但也有其现代意义,如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 求,对人类共同体的思考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全球治理的借鉴
大同篇所倡导的天下为公、和谐共处的理念,为现代全球治理提供 了借鉴,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同篇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1 2 3
和谐社会的愿景
大同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模式,预示着未来社会 将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和谐共处,实现人类共同 发展和繁荣。
科技进步的引导
大同篇强调天下为公的理念,预示着未来科技发 展将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推动可持续 发展。
个性尊重
大同篇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 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
03
大同篇的影响和意义
大同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儒家思想传承
大同篇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中 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教育等 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历代 统治者和士人追求的理想社会模
式。
社会改革借鉴
在历史上,许多改革家和思想家 在大同篇的启示下,尝试推动社 会改革和进步,如王安石变法、
素质教育
02
根据大同篇的理念,教育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
公正正义
大同篇主张公正和正义, 反对任何形式的欺诈和不 公,强调每个人都应得到 公平对待。
大同篇中的教育理念
教育普及
大同篇认为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个 人,不分阶级、贫富或性别。
全面发展
大同篇提倡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人 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等多方面素质 。
批判为空想社会主义
一些学者认为大同篇所描绘的社会过于理想化,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因此将其 归为空想社会主义。
反思其现代意义
虽然大同篇有其局限性和缺陷,但也有其现代意义,如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 求,对人类共同体的思考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全球治理的借鉴
大同篇所倡导的天下为公、和谐共处的理念,为现代全球治理提供 了借鉴,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同篇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1 2 3
和谐社会的愿景
大同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模式,预示着未来社会 将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和谐共处,实现人类共同 发展和繁荣。
科技进步的引导
大同篇强调天下为公的理念,预示着未来科技发 展将更加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推动可持续 发展。
个性尊重
大同篇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 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
03
大同篇的影响和意义
大同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儒家思想传承
大同篇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中 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教育等 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历代 统治者和士人追求的理想社会模
式。
社会改革借鉴
在历史上,许多改革家和思想家 在大同篇的启示下,尝试推动社 会改革和进步,如王安石变法、
素质教育
02
根据大同篇的理念,教育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
《礼记》二则-ppt课件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 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 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 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 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 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 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 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自由诵读
即使
表否定:不
代:嘉肴
吃,品尝
味美
虽 有 嘉 肴,弗 食,不 知 其 旨 也
最好的道理
好处
虽 有 至 道,弗 学,不 知 其 善 也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 的味道鲜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 它的好处。
因此
教学
困惑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自我反思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参考答案: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
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 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 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多使用对偶句,句式整齐, 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颇有韵律美,其间道理易 于让人理解、接受。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 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 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 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 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 严密,有条有理。
《礼记》一则ppt课件(1)全面版
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 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
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的。
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比喻什 么?这一段论述的是什么?
比喻亲身学习的重要性。论述教学关系: 教学相长
朗有读味课的文正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给下列红字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背诵展示
虽有
,弗
,不知
其
;虽有
,弗
,
不知
。是故学 ,
教
。知不足,
;知
困,
。故曰:
也。《兑命》
曰:“
。”其
?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第四讲《礼记》PPT课件
礼义
礼质:礼的内 在精神。即仁
价 值
爱。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 无以立。 ” 《论语·季氏》
成己
个人层面: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等。
治世
别序:分出各种等级制度。君臣、父子、 夫妇、兄弟、长幼、邻里等。 分物:礼之核心在于分。分类、分配等。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论 语·子路》“礼也者,义之实也。” 《礼
唐“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隋炀帝以“明经” 科取士,唐承隋制,规定“三礼”(《周礼》、 《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及《易》、《书》、 《诗》,称为“九经”。
宋“十三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 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 《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 经》、《孟子》。
这样说来,君子总是以恭敬、克制和退让来阐 释礼。鹦鹉能言,始终是飞鸟;猩猩会说话,也始 终属于禽兽。现在作为人而不受礼的规范,即使能 说话,不也合了禽兽的心态么?只是禽兽无礼,才 会有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兴起时,才制定礼教化 人们,使人们有礼,从而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 来。
礼
礼仪
礼文(仪则): 各种行为关系、 日常行为规范
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金钱观
“邦有道(太平),贫且贱焉(自己却贫贱), 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
《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
因与《尚书·周官篇》相混,改为《周官经》。西 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该书搜 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 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共分六篇。
初中语文《礼记》二则 课件 (共27张PPT)
2. 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的呢?
归纳: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 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 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 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 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 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 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 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 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 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 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 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 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 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 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1.类比手法的概念: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
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 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 理形式。
2.类比手法的作用: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 征,让读者加深对本体事物的理解,或加 强作者的某种感情、气氛的烘托。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 的学习。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 著作的选集。它与《周礼》《礼仪》 合称“三礼”。《礼记》相传为西汉 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 “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 “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 名,即对“礼”的解释。
10礼记(古汉语课件)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 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 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 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儒有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 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慕贤而 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儒有内称不 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 望其报;君得其也,见善以相示也; 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 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 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 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 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 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可亲而不可劫 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 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 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儒有忠信以为甲胄, 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 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一亩之 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 出,幷日而食。上荅之,不敢以疑;上不荅, 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
汉代传习三种礼经--《仪礼》《礼古经》 (今失传)《周礼》,以及无数的“记” (儒家杂述礼制及其变迁的历史,有现实也 有理想)。《仪礼》是战国实施的礼制,但 多为士礼,繁琐而不近人情。《周礼》是整 套理想的政治制度,不是实际应用过的。汉 代的“记”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有《大戴 (德)礼记》和《小戴(圣)礼记》,今天 的《礼记》多指后者。
3、吉礼七篇:《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 义》、《燕义》、《聘义》、《投壶》。《冠义》、《昏 义》、《乡饮洒义》、《射义》、《燕义》、《聘义》以及 前述之《丧服四制》是专门说明《仪礼》的,分别解释的是 《仪礼》中的《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 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跟《仪札》 关系很密切。《投壶》记叙的是主人与宾客在酒宴上以矢投 壶的游乐活动的礼节,是从射箭演变过来的,要是现在这纯 粹就是玩乐了,但在古代,也跟射箭一样是灌注了道德内容 的,要遵循许多礼节和规范。 4、制度六篇:《曲礼》(上、下)、《王制》、《礼器》、 《少仪》、《深衣》。这些制度大到封国之制,小到器物之 制,都有讲述。其中,《王制》述虞、夏、商、周四代之制, 带有理想政治色彩。 5、祭礼四篇:《郊特牲》、《祭法》、《祭义》、《祭 统》。《郊特牲》,篇名好像很怪,“郊”是祭天,“特牲” 是祭祀用一头牛。
《礼记》导读23页PPT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梦 境
《礼记》导读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梦 境
《礼记》导读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礼记之学记ppt课件
25户办家塾,500户办庠,2500户办序,天子或诸侯所在地办国学。 术有序:术,音义皆“遂”。古者天子用兵,先用六乡,六乡不足,取六遂。
比年:每年。中:间,隔年。 离经辨志:分离经句懂得句读,辨析志趣。离经:断句读。
强力不反:坚持志趣,不违师道。 蛾子时术之:蛾,蚁也;术:音义皆“衔”。蚂蚁之子也会向老蚂蚁学习衔土成山。
①呦呦you):鹿的叫声。②苹:草名,即皤蒿。③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 片状振动体,这里指乐器。④承:捧着。将:献上。 ⑤好:关爱。(6)周行: 大路。(7)德音:美德。孔:很,十分。昭:鲜 明。(8)视:示,昭示。恌: 轻怫。(9)则:榜样。效:模仿。 (10)旨酒:美酒。(11)式;语气助词,无实 义。燕:同“宴”。敖:同 “遨”,意思是游玩。(12)芩:草名,属蒿类植 物。(13)湛: 快活得长久。
严:崇敬,仰望。尸:神。诏:告诉,教授。 北面:向北面,拜师都要向北,老师向南。 《国语》:“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三: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荀况:天地君亲师。
荀子: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第十五章 最佳对答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 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 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 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 容,然后尽其声;不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 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 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学者:求学之士子。失:过错。 多:智差又贪多。寡:智高又嫌少。 易: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浅阅读。
比年:每年。中:间,隔年。 离经辨志:分离经句懂得句读,辨析志趣。离经:断句读。
强力不反:坚持志趣,不违师道。 蛾子时术之:蛾,蚁也;术:音义皆“衔”。蚂蚁之子也会向老蚂蚁学习衔土成山。
①呦呦you):鹿的叫声。②苹:草名,即皤蒿。③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 片状振动体,这里指乐器。④承:捧着。将:献上。 ⑤好:关爱。(6)周行: 大路。(7)德音:美德。孔:很,十分。昭:鲜 明。(8)视:示,昭示。恌: 轻怫。(9)则:榜样。效:模仿。 (10)旨酒:美酒。(11)式;语气助词,无实 义。燕:同“宴”。敖:同 “遨”,意思是游玩。(12)芩:草名,属蒿类植 物。(13)湛: 快活得长久。
严:崇敬,仰望。尸:神。诏:告诉,教授。 北面:向北面,拜师都要向北,老师向南。 《国语》:“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三: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荀况:天地君亲师。
荀子: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第十五章 最佳对答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 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 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 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 容,然后尽其声;不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 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 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 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学者:求学之士子。失:过错。 多:智差又贪多。寡:智高又嫌少。 易: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浅阅读。
品读礼记ppt课件
强化君主的权威
通过礼制和礼仪,礼记进一步强 调了君主的权威和地位,使得君 主在政治上具有更高的合法性和 地位。
促进政治稳定
礼记所倡导的礼仪和规矩,有助 于协调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 的关系,促进政治的稳定。
礼记在古代教育中的作用
培养道德观念
礼记强调礼仪和道德,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 念和品格。
塑造行为规范
品读礼记
• 礼记简介 • 礼记中的文化观念 • 礼记在古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 现代社会中礼记的价值与意义 • 品读礼记的方法与建议
01 礼记简介
礼记的起源与背景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礼制文化的代表性著作。
它是在周礼的基础上,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完善,最终由汉代礼学家戴德和戴圣整 理编纂而成。
通过学习和传播礼记,人 们得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
推动文化创新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礼记 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 融合,有助于推动文化的 创新和发展。
04 现代社会中礼记的价值与意义
现代社会中礼记的道德教育价值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如仁 、义、礼、智、信等。这些思想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 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礼记为人们提供了行为规范和标准,使得古代教 育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传承文化价值
通过礼记的学习,古代教育得以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礼记在古代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01
02
03
促进文化交流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 其传播和交流有助于推动 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 化交流和理解。
增强文化认同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 ,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礼记所蕴含的道德教育 和社会治理思想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和借鉴。例如,通过弘扬礼记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可 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减少社会 矛盾和冲突;通过借鉴礼记中的社会治理思想,可以 建立健全的社会制度和规范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 进社会和谐。
礼记课件
读一读,
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想一想,说一说。
意思是: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 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 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 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 不符合礼的。
2、你从上面句子中得到做人方面的什么启示?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 食(sì)之。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 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jiē)!来食!”(饿者)扬其 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 檀弓】)
《礼记》选读
《礼记》简介:
今存《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 《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 戴 圣 编 纂 。 全 书 包 括 《 曲 礼 》《 檀 弓 》 《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 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 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 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 小故事。《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 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 科书。其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 价值。
教 师寄语
历史悠悠。它淘尽了千古兴亡之事,却 无法掩盖古代先贤思想的光芒。多读书, 读好书,读国学经典吧!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更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语)
让国学经典之“根”永立中国人心中! 让国学之“魂”代代传化
沾化县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 执教教师:李吉英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 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学学半” 第一个“学”同“斅”,教导,第二个“学”指学 习;“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10)兑命
兑: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有味的译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 味道的甘美;
虽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 的好处。
朗有读味课的文正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预字习词检正测音
给下列黄字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从自身找原因反。反,反省。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强,勉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连词,所以。长:促进。
“教学相长” 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大概说的就是……吧。”
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相成的。
教学相长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 “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 “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 样的启示?
走进《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 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 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 “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 是“传”或“记”,《礼记》因此 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 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历 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 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有味的点读
(1)虽有嘉肴 虽:连词,即使;佳:美好;肴:鱼、肉之类的熟食。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弗:不。“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 味美。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连词,因此,所以;困:困惑,疑难。
主题归纳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背诵展示
虽有
,弗
,不知
其
;虽有
,弗
,
不知
。是故学 ,
教
。知不足,
;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困,
。故曰:
也。《兑命》
曰:“
。”其
?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兑命》曰:“学学半。 ”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味的研读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 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
《虽礼记有》佳一肴则
《礼记》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 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 的必读之书。
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 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 自己的机会。
示例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 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 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 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 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 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有味的译读课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有味的译读课文
(10)兑命
兑: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有味的译读课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 味道的甘美;
虽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 的好处。
朗有读味课的文正读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预字习词检正测音
给下列黄字注音: 嘉肴( yáo ) 自强( qiǎng) 兑命( yuè) 学学半(xiào )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从自身找原因反。反,反省。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强,勉励。
(6)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连词,所以。长:促进。
“教学相长” 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8)其此之谓也
其: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 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 “大概说的就是……吧。”
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 相成的。
教学相长
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 “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 “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 样的启示?
走进《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 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 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 “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 是“传”或“记”,《礼记》因此 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 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生活、历 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 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有味的点读
(1)虽有嘉肴 虽:连词,即使;佳:美好;肴:鱼、肉之类的熟食。 (2)弗食,不知其旨也 弗:不。“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 味美。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是故:连词,因此,所以;困:困惑,疑难。
主题归纳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 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 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背诵展示
虽有
,弗
,不知
其
;虽有
,弗
,
不知
。是故学 ,
教
。知不足,
;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困,
。故曰:
也。《兑命》
曰:“
。”其
?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兑命》曰:“学学半。 ” 《兑命》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 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味的研读
1、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 理? 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 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
《虽礼记有》佳一肴则
《礼记》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 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 《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 的必读之书。
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 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 自己的机会。
示例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 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 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 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 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 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 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
有味的译读课文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有味的译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