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精.doc

合集下载

人民调解 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 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调研报告人民调解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人民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深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了解,我对人民调解进行了相关调研。

首先,我调研了人民调解的基本情况。

人民调解是由社区、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牵头组织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

在我国,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完善调解组织和调解机制。

人民调解员经过培训,熟悉法律法规,能够独立、公正地进行调解工作。

同时,人民调解还得到了党政法机关的大力支持和法律保障。

其次,我调研了人民调解的工作流程。

人民调解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接待当事人、听取当事人陈述、核实事实、分析矛盾的性质与原因、引导当事人协商解决、达成调解协议等环节。

人民调解员通过面对面的沟通,耐心聆听当事人的诉求和意见,并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和引导,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一旦达成,具有法律效力,调解结果可以得到具体的执行。

然后,我调研了人民调解的实际应用情况。

根据我的调查,人民调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人民调解不仅应用于日常民事纠纷,还应用于劳动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的解决。

通过人民调解,当事人可以主动化解矛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进社会和谐。

最后,我调研了人民调解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的了解,人民调解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调解员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调解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

此外,在执行调解协议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综上所述,人民调解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机制。

通过人民调解,广大群众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争端,维护自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完善,相信人民调解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人民调解是当今三大调解方式之一,人民调解制度以其自愿协商性、过程相对保密性、程序简易性和成本低廉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有效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我所于4月下旬至6月初对辖区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乡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成效1、领导重视,层层抓落实。

乡党委、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认识到位,领导有力,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了党政目标管理体系。

乡司法所在区司法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相关制度,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组织乡、村调解员学习人民调解法、调解业务知识、调解方法等,提高了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2、调解组织网络健全,严格按规范化要求运行。

今年上半年,乡重新调整充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其中乡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全乡10个村有调委会10个,全乡人民调解员达到了99人。

在此基础上,建乡级标准化调解室1个,村级10个。

目前,人民调解网络在辖区范围内已全部形成。

同时乡司法所还制定了人民调解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人民调解工作原则,建立了与开展调解工作业务相配套的登记、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使人民调解工作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得到保障。

3、调解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调解工作领域不断拓展。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司法所每月都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同时组织辖区内的乡、村调解组织,乡各职能所、站、派出所、法庭等单位人员和乡、村法律顾问等,集中时间、集中人力、进村入户,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大排查、大调处,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三访”、“四送”,即访查矛盾隐患、访查群众生产生活、访查稳定状况;送法律、送技术、送温暖、送政策。

并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实行定时定人包案或联合解决。

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120xx年,____区司法局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人民调解与交通事故赔偿处理协调联动、相互衔接、信息互通、共同化解矛盾的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

通过5年多的努力,现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运作模式,促进了地区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充分彰显人民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矛盾减压器”、“社会关系润滑剂”的作用。

仅20xx年,____区道路交通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道路事故损害赔偿纠纷1321件,涉案金额共1422万元。

现将____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实施过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总结提炼,以期待对工作开展有所裨益。

一、____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实施过程1.结合实际,理清思路。

____区地处南京市城东,区内涉及宁镇公路、宁沪高速、宁杭高速、宁洛高速、长江二桥、绕城公路等多个交通要道,路况极其复杂,车流出入频繁,既是南京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带,也是重大交通事故的多发区。

20xx年,____全区实发事故高达一万两千余起,直接导致严重人身伤亡的事故一百余起,其中需要调解的案件达到四千多起。

长期以来,交管部门承担着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调解工作,由于实际警力少、事故数量多、问题复杂等原因,调解工作的实效一直不能很好的凸显。

为了帮助交管部门减压卸负,节约警力资源,同时,也进一步创新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模式,拓宽大调解工作的新格局,____区司法局主动与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七大队研究磋商,多次召开了工作协调会,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反复推敲相关工作制度,集中优势资源,建立长效机制,联合开展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

2.健全网络,规范操作。

健全组织网络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区司法局在交警七大队派驻成立____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调解工作室)。

设主任一名,由区司法局副局长担任。

副主任由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七大队副队长担任。

关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精)

关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精)

充分做好人民调解文章积极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关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莘县司法局妹冢司法所(2011年11月20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妹冢司法所在县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基层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成为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力量。

今年10月1日市人大视察组来莘县对《人民调解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对我们莘县的人民调解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各种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农村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调解员队伍的业务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工作,我们对我镇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我镇人民调解工作基本情况(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体系。

我镇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秩序良好,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渐显现,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切实抓好社会矛盾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才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出“心齐、气正、人和”的干事创业环境。

而搞好社会矛盾调处工作,必须从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健全调解组织网络抓起,有效整合资源,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真正发挥人民调解的“防火墙”和“减压阀”作用,才能及时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才会有根本保证。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来抓,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狠抓落实,近几年来,我镇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基层调解网络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抓好我镇人民调解网络的建设,按照巩固、健全、发展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的要求,分类指导,大力加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人民调解网络,一是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任调委会主任,成员有治保主任、各村民小组长等;二是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镇级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任调委会主任,成员由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10篇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1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

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和优势,以实现调解制度之公正、效率的终极目标,值得深思。

前不久,受省院委托,一行专程到各基层法院进行了调研,下面就调研结果主要发表一下看法:一、当前基层法院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做法(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以调解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几个基层法院的统计数字来看,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比例多在60%至70%左右。

有的是逐步下降;有的是稳步上升;还有的是先下降后又上升。

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调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不断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强化审限管理的同时,调解的力度被削弱;二是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使法官应接不暇,没有时间过多的调解,客观上造成调解不能;三是调解需要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而目前法院的司法权威和法官的社会公信力在下降;四是对司法政策的理解不够全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重判决轻调解,或认为调解过多有损法院形象;五是其他社会力量的不当干预,影响了当事人自由处分权的行使。

(二)主要做法各地法院将调解贯穿于审判全过程和各个不同的诉讼阶段:1。

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时的送达调。

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收案后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即以打电话、就地审理等简便灵活的方法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到当事人住所,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且被告自愿放弃答辩期的前提下进行调解。

2。

询问被告答辩时的答辩调。

即在被告向法院送达答辩状时,根据原告的起诉事实及被告的答辩意见,给被告做调解工作;如被告同意,便及时通知原告立即到庭进行调解。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成为解决各种纠纷矛盾不可或缺的一种途径。

为了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一些调解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基层人民调解是解决纠纷矛盾的特殊类型,采用群众性的方式,成为尽可能地解决基层矛盾的重要方法。

调解中心一般设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工厂、企业等基层组织内部。

调解中心由中心主任、调解员、书记员等人员组成。

调解员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和工矿企业等地担任相关工作。

二、调解程序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程序相对简单,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1、提出调解申请,要求向调解中心提交书面资料,如书面材料、证据材料等;2、通过调解员的介绍和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比较协议;3、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并将协议交由调解中心保管。

三、发挥优势基层人民调解在解决社会纠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大多数调解员有着深厚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调解经验。

他们能够通过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当事人解决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

其次,调解员更加熟悉本地的习惯、风俗和传统文化。

可以在调解中发挥更多的优势,更加客观、公正、公平地处理矛盾纠纷。

还有,基层人民调解对政府的财力物力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四、存在的问题尽管基层人民调解在解决社会纠纷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双方当事人不配合、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的解决显得更加困难。

结论通过本次的调研,我认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对于解决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调解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的核心技巧,努力为当事人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优势。

同时,应加强调解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其的培养和管理。

否则,基层人民调解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外,调解中心应该进一步加强工作宣传和培训,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积极参与到调解中来。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1500字一、背景中国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建立在中国普法运动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上,旨在解决基层社会矛盾,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经过多年的发展,基层人民调解已经成为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为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本次调研在陕西省某县进行,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基层调解员的工作情况、矛盾纠纷的处理方式以及调解成效等情况,为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1.基层调解员情况该县共有基层调解员170余人,其中女性占比较大,约占70%。

年龄分布相对平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调解员仍然活跃在基层调解的第一线。

基层调解员的文化水平以中专及以上的学历为主,能够出色地完成调解工作。

2.矛盾纠纷情况该县的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农村领域,其中土地纠纷、民间借贷和房屋拆迁等占比较大。

农民缺乏合法知识是造成很多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现代法律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有关。

3.调解方式基层调解员所采取的调解方式以心理疏导为主,其次是耐心说服。

在协商的过程中,调解员耐心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之间的争执逐渐化解,达成通过调解解决矛盾纠纷的共识。

此外,调解员也会采用某些技巧,如疏导情感、拉家常、引发共鸣等。

4.调解成效在本县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每年都有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调解成功解决。

其中,调解到达率达到95%以上,调解成功率在85%以上,极大地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三、思考与建议1.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普及法律知识,防止矛盾纠纷的发生。

2.应该进一步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使他们更好地完成调解工作。

3.应该对调解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调解公正和公正。

对于一些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功的矛盾纠纷,应该有明确的处理方式,以防止矛盾升级和扩大。

人民调解调研报告.doc

人民调解调研报告.doc

篇一:《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人民调解工作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初会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基层社会矛盾有了新的变化,作为司法所的主要工作之一的人民调解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按上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巩固工作成绩并作出创新和新的贡献,这是我们基层调解员的工作重点问题。

为此我们近期对我镇的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调研。

一、我镇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及工作的基本情况1、现我镇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个,其中村级个,居委会个,乡镇个,另有两个行业调解委员会。

共计有名调解员。

2、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年至今,人民调委会共受理纠纷起,调解成功1103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

制止群体性事件(上访)4起,防止民转刑9起,无因调解不及时、不成功导致民转刑事件发生。

以上纠纷中,群众之间的邻里纠纷共计有667件,占总数59%;婚姻纠纷为256件,占总数27%,人身损害纠纷(包括人身伤害、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工伤)共计121件,占总数10.7%,其它纠纷共计84件。

这些数据说明人民调解工作在处理群众日常生产与生活矛盾中充当了有效的刹车与缓冲作用,避免了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3、在日常纠纷调解处理中,人民调解员立足本职不辞辛劳,针对各类矛盾纠纷实际情况,不搞形式主义,采取贴近群众和生产的工作方式来化解了各类矛盾,能就地调解的则就地调解,需协调和走访的则依事实和程序完成,绝不遮掩和拖拉。

二、当前我镇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问题(一)地方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1、虽说调委会是乡镇名义组建,但平时我们所讲的调解工作实际还是讲司法所的调解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基层领导认为人民调解工作只是一个说说好话,讲讲法规的事情,司法所是没有实权的单位,对于出现的矛盾纠纷可以由镇上总支或综治办解决就可以了,这样情况下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角色司法所就处于边缘的位臵,可有可无,对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上的作用持怀疑态度,从而对人民调解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舍不得投入;有时甚至正常的工作经费都会克扣。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doc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doc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使基层民间纠纷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民间纠纷的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人民调解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众所周知,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门兼容情、理、法的“化干戈为玉帛”的艺术,因为调解在解决纠纷时依据的规则不仅有法律与政策更重要的是大量依据公共道德、习俗、情理等社会规范,对这些规则的适用和依赖,实际上体现着“和为贵”及礼仪伦常等传统价值观,维护公共道德和公共利益,培养社会凝聚力及健康的人际关系社会力量,具有传承和维系传统文化、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联系的功能。

因此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结合我区实际,浅谈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一、当前我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层调解员队伍数量和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调解工作的发展需要第一、村级调解员不足。

村级调委会名义上由3至4名委员组成,但实际上从事日常调解工作的往往只有1人,而且这些调解员全部是兼职,除了担任调解工作外,还身兼综治等其他工作。

这些调解员长期处于工作任务多、压力大,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更新自己的调解业务知识,这就严重影响了调解水平的提高。

第二、村级调解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从我区整体上看,村级调解员队伍普遍存在老龄化,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缺乏的特点,这就严重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质量。

第三、调解员队伍不稳定。

由于各种原因,调委会人员更换频繁,队伍建设不稳定,有的村调委会名存实亡,使调解工作处于敷衍了事的状态2、基层调解工作方式、手段滞后,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需要。

目前的调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调解工作方式、方法开展的,调解手段侧重于“情”与“理”的运用,而不注重“德”与“法”的结合,因而调解效果不明显。

基层法庭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法庭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法庭调解工作调研报告根据我们对基层法庭调解工作的调研发现,基层法庭调解工作在解决民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解工作由专业调解员主持,通过调解达成双方和解协议,既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又提高了民众的满意度。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基层法庭调解员素质不高、能力不足、专业知识欠缺等,导致调解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基层法庭调解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基层法庭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当事人对调解程序缺乏了解,对调解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导致调解过程中态度消极,影响调解结果。

二是在一些案件中,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复杂,调解难度较大,需要调解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和处理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在社会中开展更多关于调解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和调解意识,同时加强对调解员的岗位培训和日常考核,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

另外,我们对一些基层法庭调解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

在一些地区,基层法庭调解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和好评。

通过调解,很多民众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维护了自身权益,增进了社会和谐。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基层法庭调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基层法庭调解工作在解决民众纠纷、减轻法院压力、提高民众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我们应该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和调解意识,将基层法庭调解工作推向更加健康、稳定的轨道。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研报告,采纳我们提出的建议,为基层法庭调解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1500字一、调研目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我国法律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为进一步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调解员和当事人,通过问卷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实地走访主要围绕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机制、人员配备、工作效率等方面展开,通过走访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现场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机制我国法律服务机构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大多由当地的乡镇、街道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承担。

本次调研发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机制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完备,有专门的调解员从事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解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调解效率较高;而另一些地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则存在组织不够完善,调解员专业性较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

2、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配备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调解员。

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地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选任不够严格,造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调解员经验不足、法律素质不强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加强人员培训和选拔程序,提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素质是今后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

3、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工作效率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效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调研结果显示,在人员配备较为充足并且组织管理较为严格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而在人员配备不足,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中,调解工作的效率也相应较低。

此外,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丰富调解工具和方法,提高调解案件的工作效率。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编写单位:XX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研组时间:XXXX年XX月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矛盾和纠纷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纠纷,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人民调解工作在我市得到了广泛开展。

为深入了解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对我市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目的1. 了解人民调解机构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情况。

2. 评估人民调解工作的效果和成效,了解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

3. 分析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进行梳理和分析。

2. 实地调研:走访我市不同区域的人民调解机构,与调解员、被调解方、申请人等进行深入交流。

3. 问卷调查:针对人民调解工作中的各方面情况,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四、调研结果1. 人民调解机构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良好。

目前,我市设立了XX个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辖XX个人民调解中心。

2. 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数据统计,去年全市共受理矛盾纠纷案件XX 件,成功调解XX件,调解成功率达到XX%。

3. 人民调解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包括人员配置不足、经费不足、调解力量不够充分等。

五、调研建议1. 继续加强人民调解机构的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质和调解能力。

2. 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其正常运转和有效开展。

3. 加强宣传,提高人民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4. 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进行整改。

六、总结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市得到了广泛开展。

本次调研对我市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纳这些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调研目的:深入了解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为改善和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调研背景: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矛盾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亟需加强调研和改进工作。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基层人民调解机构的工作人员、当事人以及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

同时,我们还利用了实地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各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整个调研过程历时一个月,共收集了来自30个城市的数据和资料。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和归纳,以得出研究结果和结论。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

首先,在人员配置方面,大部分基层人民调解机构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矛盾纠纷处理需求。

其次,在专业能力方面,一些基层人民调解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和技能,导致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受到质疑。

2.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调研还发现了一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由于工作人员的不足和能力不足,一些矛盾纠纷无法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增加了社会矛盾的积累和扩大的风险。

其次,一些基层人民调解机构的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信息化建设,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3. 改进和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议鉴于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和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议:•加强基层人民调解机构的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加强基层人民调解机构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在制定政策和解决矛盾纠纷时主动听取和吸纳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确保调解结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人民调解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进行了一次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人民调解员。

三、调研内容1.人民调解的工作流程及法律依据人民调解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申请调解→双方协商→人民调解员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确认执行或采取司法措施。

此外,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情况,应当查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避免强迫或者欺诈。

在法律依据方面,人民调解工作主要关注的法律条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人民调解的具体对象及案件类型人民调解的具体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普通民事案件,包括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动争议、债权债务等;另一类是刑事案件,包括轻微刑事案件、未被逮捕的轻罪案件等。

3.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人民调解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够强。

(2)人民调解工作认识不均,少数人认为司法程序是首选。

(3)人民调解工作保障不到位,如调解场所缺乏、调解经费不足等。

(4)人民调解工作与司法程序脱节,少数人存在将人民调解作为“权宜之计”使用的情况。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有:(1)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不健全。

(2)人民调解工作推广宣传不到位,公众对其认识较浅。

(3)人民调解工作缺乏政治配套支持。

(4)人民调解工作缺乏足够的物质保障。

四、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议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

(2)扩大人民调解宣传覆盖面,增强公众对人民调解的认识,消除“人民调解不如司法程序”的误解。

(3)完善人民调解的政治配套支持,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资金保障力度,营造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环境。

关于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人民调解是指通过调节、调处、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平稳有序的一种社会公共服务。

为了深入了解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情况,本次调研以某地区为样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地区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综合考察。

二、调研结果分析1. 调解机构设置该地区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辖区内设立了多家人民调解中心。

在调解机构内,设有多个调解组,每个组都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组成,他们经过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独立处理纠纷。

2. 调解工作流程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按照该地区的调解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当一方或双方申请调解时,调解员会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

之后,调解员会发出调解书,邀请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共同参与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求达到双方均可接受的调解结果。

3. 调解案件特点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调解案件是因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和民间借贷引起的。

这些案件较为复杂,需要调解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解决纠纷的能力。

此外,我们也了解到就业、劳动关系、房产等问题也是一些常见的调解案件。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调解效果评价根据对参与调解的当事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当事人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通过调解,他们得到了公正、公平的对待,并且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再争执。

此外,当事人还表示调解员的调解技巧与沟通能力对调解结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调研结论通过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人民调解工作的建立和发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有效手段,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2. 调解机构的设置能够为人民调解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使调解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3. 调解员的能力和素质对于调解的结果至关重要,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调研报告对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些思考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人民调解具有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生活、便民、利民的优势,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支持。

然而,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调解制度在性质、职能、原则、程序、效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人民调解体系存在不足日趋显露。

就此,笔者谨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粗识拙见。

一、人民调解与其它几类调解的主要区别我国的调解制度主要有诉讼内调解和诉讼外调解两大类。

虽然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调解,其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当事人的纠纷,采用的方式方法都是通过说服教育、宣传法律政策、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和解协议,适用的原则基本都包括“自愿原则”、“合法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但是,作为一种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以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其它各类调解活动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一)范围有所不同。

人民调解仅限于调处民间纠纷;行政调解也限定在各行政机关职能管辖范围的纠纷,如治安调解的范围就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轻微的行为;仲裁调解主要是商务活动中发生的合同纠纷以及劳动争议纠纷;法院调解则囊括了所有纠纷,包括自诉刑事案件。

(二)程序有所差别。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均属诉讼外调解,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除仲裁机关可以作出仲裁裁决外,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相关行政机关是无权对纠纷作出处理决定,也不能依职权移送人民法院审理。

而法院调解则属诉讼内调解,其中离婚诉讼的调解是法定必经程序,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裁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做好人民调解文章积极构建稳定和谐社会
----关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莘县司法局妹冢司法所
(2011年11月20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妹冢司法所在县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基层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成为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力量。

今年10月1日市人大视察组来莘县对《人民调解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对我们莘县的人民调解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各种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农村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调解员队伍的业务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工作,我们对我镇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我镇人民调解工作基本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体系。

我镇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秩序良好,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渐显现,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切实抓好社会矛盾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才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营造出“心齐、气正、人和”的干事创业环境。

而搞好社会矛盾调处工作,必须从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健全调解组织网络抓起,有效整合资源,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真正发挥人民调解的“防火墙”和“减压阀”作用,才能及时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才会有根本保证。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来抓,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狠抓落实,近几年来,我镇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基层调解网络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抓好我镇人民调解网络的建设,按照巩固、健全、发展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的要求,分类指导,大力加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人民调解网络,一是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任调委会主任,成员有治保主任、各村民小组长等;二是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镇级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任调委会主任,成员由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

目前,我镇人民调解工作的总体情况是:全镇共有调解委员会75个,其中,村级调委会65个,企业调委会2个,镇直部门调委会8个,调解员234人。

人民调解网络的建立,使人民调解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成为了新时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

(二明确职责,整合职能,做好结合文章。

我镇调解中心是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依托司法所,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依
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办事机构,并按照有关规定赋予其十项职责,即:制定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掌握并控制全面情况,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报告重大社情、民意和热点、难点纠纷;组织指导监督基层调委会和各单位矛盾纠纷调处组织开展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配合并协助信访部门接待来信、来访,疏导、调处重大矛盾纠纷,解决突发性事件;调处基层调委会调处不了的矛盾纠纷;调处跨村矛盾纠纷;调处单位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指导“110”、“148”接处警工作;调处各级领导交办和指定的矛盾纠纷;搞好社会矛盾的预测和调研,进行经验总结和情况交流。

为有效提高调解工作效力,我们注重整合各种调解组织、调处方法、调处手段,严格按照“一庭、两所、三结合”的具体要求,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普法依法治理等基层司法所的职能纳入调解中心,在提高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同时,依法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与政法工作进行对
接。

与妹冢派出所、朝城法庭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面提升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构筑起了大排查、大调解的工作格局。

二、我镇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的各种矛盾纠纷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尽管我镇的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人民调解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基层调解员人均人数偏少、法律专业人才匮乏。

村干部人数偏少,在基层,往往由治保主任兼任调解主任,但往往由于治保主任身兼数职,没有专门时间学习人民调解方面的法律知识
和办案技巧,他们在处理基层矛盾时更多的是从道德层面上进行分析、凭经验进行评判,而对于可能牵涉到的专业法律问题,他们往往只能是向上推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是请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参与调解。

但由于镇司法所人员限制,这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依法调解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很容易造成矛盾和纠纷不能及时化解在基层。

(二基层人民调解员素质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基层的调解工作。

由于基层组织法规定村民自治组织三年为一届,村民调解委员会也是跟着三年换一班,并且农村年轻稍微有点知识和能力的都到外面打工,留在村里适合做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比较少,加上知识学历普遍较低,所以造成除了极少数村有专职调解员外,很多村的调解员都不够稳定,好的情况三年一换,不好的情况一、二年就换,人员的不稳定导致调解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给调解工作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

(三受财政困难的客观影响,造成调解工作和培训的经费困难,调解效果无法保障。

由于我镇的财政比较困难,根据《人民调解法》的规定人民调解又不能收取费用,因而无法保证调解工作的经费,造成绝大多数村调委会运转艰难,办公条件简陋。

一旦发生纠纷后,大多采取临时找场所、随处谈情况等办法解决。

此外,人民调解员在受理纠纷后,需要经常深入到第一线,调查实情,耗时较多,由于没有经费补贴,工作
积极性普遍不高,遇到纠纷不受理或受理后草草结案现象时有发生,以上的种种原因都造成调解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三、构建大调解格局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大调解格局,队伍建设是前提。

建立大调解格局首先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形成覆盖镇、村、企业等的组织网络。

当前应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在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组织、指挥、协调作用。

要进一步提高调解人员素质。

一是结合农村“两委”建设整顿健全、配齐配强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吸纳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热心民调工作、社会威望较高、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参加,不断优化调解员队伍。

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对新任人民调解员开展任前培训和考试制度,把好人民调解员的入口关。

二是科学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队伍制定不同的教育培训规划。

根据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应整合资源,合理分工,树立人民调解员教育培训工作“一盘棋”的思想。

在实际培训工作中,要改变集中培训上大课的方式,多开展一些能让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引起互动的方式。

如定期召开调解案例点评分析会结合基本法律知识教育辅导、组织人民调解员旁听法庭庭审等培训方式,更能提高人民调解员参与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改理论灌输为具体实践指导。

还应当努力把那些懂法律、政策的律师、法官和一些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请来,充当人民调解工作的培训师资,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以达到全面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大调解格局,经费落实是保障。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就必须提供一定的经费做保障,
目前镇财政有限,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没有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各村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村干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调动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

建议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三)建立大调解格局,长效机制是关键。

大调解的工
作模式要坚持下去并发挥作用,相应的机制建设非常关键。

一是经费保障机制,司法行政机关应将人民调解宣传、培训、表彰等经费列入业务经费预算,落实到位、足额保障;二是业务规范化建设。

要按照“三懂一会” (懂政治、懂法律、懂政策、会做群众工作)的要求配备调解员;实现调委会标牌、印章,人民调解标识、调解工作程序、制度、文书“六统一” 。

三是激励机制。

不断完善对调解员的培训、宣传、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调动调解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四)建立大调解格局,公信力是标准。

通过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开展规范化组织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在民间矛盾纠纷处理上的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增强人民调解的公信度。

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是诉讼程序之外化解民间纠纷的有效手段,要不断探索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有效发挥调解在处理民间矛盾纠纷中的优势,构建起大调解的工作格局,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好“第一道防线” 的作用。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