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
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
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研究与探讨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广泛分散和只拥有少量股权的经理人员对公司具有控制权.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源可能被用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为解决高级经理人员激励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企业就开始把一定的股权授予经理人员,将经理人员的收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计划联系起来,对股权制度安排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契约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契约理论的分支之一是委托代理理论,它是研究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的主流.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出发点和契约设计的基本动因.信息不对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信息不对称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代理人很清楚他的决策(努力等)如何影响所观察的业绩,而委托人对这种影响并不确定,这时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最早对信息不对称范畴加以规范和分类的是阿罗(ArrowK.),他将信息的不对称性按照以下两种标准划分:一是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产生于契约行为发生之前的信息称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即逆向选择;由契约签订后无法观测的行为所导致的不对称信息,称为事后不对称信息,即道德风险.二是信息不对称的内容:包括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两类.詹森和麦克林(1976)将委托代理22口广州刘进关系定义为一种企业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将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如果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包括:①所有者和经营者;②股东和债权人;③企业与非投资的利害关系人,例如雇员, 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影响着企业代理链条上的全部委托代理关系,所以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代理问题.企业经营者代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经营者直接侵蚀所有者的财富;其二是,经营者不尽心尽力为增加所有者的财富而工作.因此存在着代理成本,詹森和麦克林(1976)将代理成本定义为三部分的总和: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担保成本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契约损失.在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为正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完全契约,在此情境下,解决代理成本问题,必须进行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调整.剩余索取权则是指对企业总收入扣除所有固定合约支付后的剩余额要求权.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总收入肯定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因此,不可能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工人均以自身投入获得一个固定的报酬,总得有人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这就是企业剩余.剩余可能是负的,那就意味着以投入来承担损失,所以,分享剩余索取权就意味着分担企业的风险.法玛和詹森(1983)认为,在企业内部,解决经理人的代理问题有两种途径:其一,经营权和控制权分离,并且由所有者掌握控制权.其二,是分配给经营者一部分剩余索取权(即承担风险), 让其承担决策的一部分财富效应.与经营者业绩相联系的报酬契约(如股权激励)就属于这一类.控制经营者在报酬上承担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按照斯蒂格利茨的分类,企业经营者存在着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两种行为.一般认为企业经营者都有规避风险的行为倾向,即避免向那些期望收益很高,符合所有者长期利益, 但风险很大的项目投资;同样,出于对自己人力资本市场价值的关注,经营者还会避免那些预期收益高,但投资周期长的项目.当经营者在报酬上承担的过大风险时,规避风险的行为倾向会更加突出,从而导致短期行为问题.人力资本理论以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为代表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增长.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式,对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对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中国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发展,周其仁认为,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企业合约在事前没有或不能完全规定各参与要素及其所有者的权研究与探讨利和义务,而总要把一部分留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加以规定.企业合约的这个特别之处,来源于企业组织包含着对人力资本(工人,经理和企业家)的利用.周其仁特别强调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指出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不可分离性,人力资本的产权残缺会使这种资产的经济利用价值一落千丈.部分经济学家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探讨将经理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进行产权化以取得同实物资本相当的分配权利,以此来解决企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在这些学者看来,企业内部的独立要素所有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工人),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因而对人力资本的使用只能采用激励的方式而无法对其进行”压榨’——即使是奴隶主也不能无视奴隶的积极性问题(周其仁).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适当分配来解决激励问题时无法使管理者和工人同时享有剩余索取权,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在不同成员的积极性之间做出取舍.一方面,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努力程度比企业其他成员更加难以监督,或者说“监督监督者”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管理者获得剩余索取权以实现自我激励; 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使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行为对企业价值起决定作用:这表明降低管理者的激励而导致的效率损失高于降低工人激励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企业合约的非对称性安排意味着适度放弃对生产成员的激励而将剩余索取权分配给管理者以提高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此时将产生较少的“总”激励损失:因为这样安排下工人自我激励的弱化可以通过对他们的监督来弥补;而如果工人索取剩余,管理人员的自我激励损失就不可能由对他们的监督来弥补.对于非人力资本的提供者资本家而言,由于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可分离性,因而这一资本具有抵押功能,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其他成员提供保险而成为企业内”天生的”风险承担者,这表明资本家相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更好的积极性做出最优的风险决策.对比之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失败的成本由别人承担,而成功的收益自己占有.同时,非人力资本由于可与所有者分离因而更容易被他人滥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仅可以通过偷懒来提高自己的效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虐待”非人力资本使自己受益.上述分析表明,如果负责经营决策的管理者是没有非人力资本的,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剩余索取者(风险承担者),而经营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他总是握有相当的”自然控制权”.保证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尽可能对应的最理想状态是,管理者自身又是一个资本家,在现代企业情境下,对于经理人的激励合约的设计就成为了关键.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认为,股权激励合约通过授予经理人股权使得人力资本取得了物资形态,这将促使人力资本取得和非人力资本相同的”风险抵押功能”,从而确保经理人经营决策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最大程度地和他所掌握的控制权相对应,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尽可能匹配并解决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理论管理学激励理论是在经验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管理环境为依托,以人的需求为基础,侧重对一般人性的分析. 按照研究侧面的不同和行为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管理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多因素激励理论,强调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设计相应的激励方案.二是行为改造理论,激励的目的是要改造和修正人们的行为,希望将环境设计技术与道德抑制结合起来,使激励形式多样化.三是过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将个人需要,期望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四是综合激励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诸多因素作用的状况.这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方式的多样化,机制的系统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下面重点介绍美国学者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美国tL,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会给个人带来既定的成果且该成果对个人具有吸引力时,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组织设置的目标.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估经营者的期望值.(1)与工作绩效无关的固定合同收益,如固定工资,福利等,期望值=1;(2)合同确定的与工作业绩相关的未来收益,如依据任务完成情况的提成,奖励,晋升等,业绩的实现除与个人才能有关外,受到企业内外诸多经营者不可控因素影响,属于风险收益,期望值≤1;(3)激励契约以外的间接收益,如社会声望,政府嘉奖,自有人力资本的社会价值提升等,是更加不确定的风险收益,期望值≤l.激励力与效价和期望值呈正相关,可通过增加效价或期望值来提高激励力.相对来说,效价是企业可控的,而期望值是企业不可控的,较为复杂;效价影响期望值.我们了解经营者目标效用和主导效用,设计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时,要考虑到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企业的自身资源,超出企业自身能力的激励,效价虽高,却大大降低了期望值,产生的激励力可能不会增长反而下降,因为决定激励力大小的效价和期望值是人的经验的主观心理判断,受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最广为人知的激励理论恐怕要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了.马斯洛是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栖身之地,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身体需要.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同时能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需要.社交需要:包括爱情,归属,接纳,友谊的需要.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等;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等.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 实现理想的需要.是一种要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的内驱力(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在激励方面,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励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分析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分析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由Wilson(1969)首先创立,后经Spence and Zeckhauser(1971)、Holinstronm(1979)和Grossa and Hart(1983)等人发展。
在古典企业中,所有者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在现代企业中,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是雇佣经理人经营企业,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在此关系下,两者具有不同的目标,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委托人的目标是企业价值(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然而,作为"经济人"的经理人所追求的却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是产生委巧代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个体拥有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及有些经济个体掌握的信息较其他经济个体更加充分全面。
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源于个体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同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其中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是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信息不对称理论出现于上个世纪中后叶,主要研巧市场参与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经济关系。
其按时间不同可分为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类。
事前信息不对称。
发生在签约前,由此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事后信息不对称发生在签约之后,引发"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签约前,交易的一方拥有另一方不知晓的信息,并凭借信息优势做出有利于自身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
道德风险是指在签约后,签约一方损害另一方利益为代价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
在委托代理活动中,委托方无法及时获得代理方掌捏的全部信息,二者在信息获取方面无法对等。
在签约前,代理人对自身的能力、生产率等人力资本价值比委托人更加了解,可能通过信息优势进"逆向选挥"。
在签约后,企业的经营者拥有比股东更直接、更广泛的关于企业经营信息。
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
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
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分红权、增值权、实股、期权激励。
一、分红权
分红权是很多成长性企业采用的股权激励模式,就是让人熟知的名字叫着干股。
我们经常有听到别人说,老板给他多少干股,指的就是给他多少比例的分红权,他并不享有真正的股权或股份,只是按照协议享受利润分红,分红权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模式,也是成长型性企业最多用的一种模式。
二、增值权
这种方式适合盈利比较稳定的企业,如果企业要成为行业的领先企业,未来要上市,这时候利润就不能全部分掉,要预留作为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实股
简单来说就是给员工股权股份,但是员工要卖的话是有条件限制的,这个条件一般指公司业绩条件,如果没有达到条件,就按约定的来处理,比如由公司按原价格回购注销等等。
四、期权激励
这个模式大部分适用于上市公司。
激励对象有权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权,当公司股票价格高于授予期权所指定的价格时,激励对象可以卖出股票获利,期权在国内有非常多的实践基础,是除了分红外最多使用的工具。
股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留住员工,企业选择哪种激励模式主要还是看企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以及业绩如何等。
论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论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股权激励是指企业通过授予企业职工股票或股权相关利益的形式,激励员工达成企业
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措施,目的是让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更好。
股权激励理论建立在一系列
基础上,包括实物论、社会心理学、机制论、企业理论等。
首先,实物论说明,分配以激励的报酬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可以作为
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
实物论指出,分红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使员工更加勤奋,也激
励员工较好地完成任务,更有效地开拓市场。
其次,社会心理学指出,股权激励深受益于社会心理学的说法,它基于人们的心理,
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绩效。
股权激励通过权益参与,
让员工从社会中受到股票本身及其他利益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建立了员工与企业的联系,使双方都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三,机制论提出,股权激励是以某种机制将员工的行为与收入挂钩的一种方式,它
对企业的绩效有助于增加其经济效益。
使用机制论的证据表明,股权激励可以帮助企业提
高经营绩效,让员工有动力去完成各项任务。
机制论认为,激励性绩效评估可以帮助企业
实现激励系统的最优化,保持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企业理论分析了股权激励的政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指出股权激励有助于改善
管理结构,有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和组织绩效的改善,在增加股东收益的同时也
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总之,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包括实物论、社会心理学、机制论和企业理论,它可以帮
助企业有效地改善绩效,促使员工更加勤奋,激发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业绩环境以促进企
业发展。
股权激励知识点总结
股权激励知识点总结一、概念股权激励是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忠诚度,通过向员工提供股票或股票期权等股权形式的激励措施。
其核心是通过让员工成为公司股东,与公司分享成长的果实,实现员工与企业利益的共享,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二、类型1、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企业赠与员工的一种特殊权利,即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员工可以在未来股价上涨时,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实现利润。
因此股票期权也成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
2、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是指企业免费赠与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但员工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转让或赎回这些股票。
一般情况下,员工需要在工作满一定年限后才能获得股票的所有权,以此来激励员工留任,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3、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是企业为员工提供股票或股票期权等股权的激励计划。
它通常包括股权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数量、行权条件、激励期限等内容,是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设计1、激励对象股权激励对象一般包括全体员工、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特定岗位的员工。
不同的激励对象需要根据其职位和影响力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案,以达到激励效果。
2、激励方式激励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情况和激励目标选择适合的方式,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激励方式,如薪酬激励、福利激励等,形成激励组合。
3、激励数量激励数量需要根据企业的激励预算、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既要保证激励的诱惑力,又要避免对企业财务造成过大压力。
4、行权条件行权条件包括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行权期限、行权方式等,需要明确规定,以保障员工的权益,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企业的财务风险。
5、激励期限激励期限通常包括激励的起止时间、激励的有效期限等,需要明确规定,以保证激励的效力。
四、实施1、信息披露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前,企业需要向员工全面披露激励计划的内容、激励对象、激励方式、激励数量、行权条件、激励期限等,让员工充分了解激励计划,增加员工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四种股权激励方案剖析
引言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而采取的一种奖励机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股权激励已被广泛应用,并且依据不同的目标和需求,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
本文将对四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剖析,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奖励、股份限制和股票购买权。
1. 股票期权1.1 概念股票期权是一种让员工在约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该权利的行使通常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如特定的工作年限、业绩目标等。
1.2 优势股票期权的一大优势在于激励效果明显,对于员工来说,既能享受公司经营成功所获得的利润,又能感受到与公司利益紧密联系的目标激励。
同时,股票期权还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减轻员工的税负。
1.3 不足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发展状况和股票市场的表现。
如果公司业绩不佳或股票价格下跌,员工的期望值可能无法实现,从而降低其激励效果。
2. 股票奖励2.1 概念股票奖励是指企业将一定比例的股份奖励给员工作为回报。
这样的奖励通常会在员工满足相应的条件后逐步释放。
2.2 优势股票奖励能让员工直接受益于公司的股权价值增长,同时也能够产生长期激励效应。
通过持续的股权持有,员工更有动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效力。
2.3 不足股票奖励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员工往往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享受到股权价值。
此外,如果公司的股票市场表现不佳,员工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从而影响其激励效果。
3. 股份限制3.1 概念股份限制是将一部分股份分配给员工,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员工不能转让或出售所获得的股份。
股份限制方案能够确保员工长期留在企业并参与企业的发展。
通过将股份与员工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员工更愿意为公司长期付出。
3.3 不足股份限制方案忽视了员工的流动性需求,员工可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变现股权以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此外,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不佳,员工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
4. 股票购买权4.1 概念股票购买权是公司向员工提供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员工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行使该权利,并以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文献综述-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研究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文献综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人才的越来越多样化,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间上市公司要应对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
一个好的管理层,不仅仅能帮助企业不断地创造新的良好的业绩,更能在众多的企业竞争中,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现代企业之间的挖墙脚行为确实越来越“猖獗”。
如何留住人才这个问题就是重中之重.为了防止别的企业的挖墙脚行为,同时也为了能使企业管理层们能专心企业发展经营,提高企业业绩。
这是就有了一个很直接的方式-——--——股权激励.1。
股权激励的概念及理论1.1股权激励的概念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公司为了合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Stockholder’s rights drive)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1。
2股权激励的假设理论(1)利益一致假说Berle和Means(1932)最早系统地思考过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问题,并在《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明确提出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问题,还指出当经理人持有一定的股权时,他们的利益将会同股东趋于一致,进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Jensen和Meckling(1976)在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行为和其所有结构》中提出利益一致假说:①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因此委托人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从而产生委托-代理成本。
为了降低代理成本,使委托人的福利最大化,他们认为需要给予代理人一定的激励,而授予他们股权就可以使双方的利益趋向一致,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效率的同时增加公司业绩。
干货丨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干货丨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引言:股权激励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实践背景。
一、股权激励的诞生机制股权激励自诞生以来的迅速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实践背景。
0 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代理人不能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这种信息不对称如果是事前的,我们称之为逆向选择模型;如果是事后的,我们称之为道德风险模型。
在现代企业运行过程中,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如果经营者的目标与公司目标不一致,经营者就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谋取个人利益,对公司形成侵蚀,这种侵蚀我们称之为代理成本。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股东需要通过一定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经理的行为,股权激励就是一种选择。
这可以使经理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消减了双方的目标差异,并且使经理阶层承担部分由道德风险问题带来的利益损失,从而有利于将经理的努力引向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
股权激励使公司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即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配置机制,使经营者的长期利益与企业的效益和股东的利益紧密联系并趋向一致。
委托代理理论是股权激励产生的动因,也是股权激励起源的基本理论。
0 2产权理论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明晰是企业绩效的关键或决定性因素,该理论认为:企业拥有者追求企业绩效的基本激励动机是对利润的占有,企业家对利润占有份额越多,提高企业效益的动机就越强,企业拥有者追求企业绩效动机的程度与利润占有的份额成正比。
那么,如果企业资产为私人拥有,拥有者就在产权上保证资产带来的收益不被他人所侵占,从而构建起企业拥有者对资产关切的有效激励机制; 但是,如果是非私有企业,那么企业就存在企业目的多元化、对经理激励不足,以及由不能承担所有商业风险导致的财务软约束等弊端。
产权理论就如同古语所表达的: 无恒产者无恒心。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目的也就是通过建立在股权基础上的制度契约,实现经营者对产权拥有和利润占有的权利,从而实现追求绩效的自我激励动机。
什么是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
什么是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做老板的都知道股权激励是个好东西,用未来的钱激励现在的员工。
确实,股权激励是企业经营的“绝世好剑”。
200多年前,晋商就在使用,影响了整个大清帝国,现代企业中,华为、格力等都是股权激励的杰出代表,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想要使用它,先要了解它。
股权拥有者享受的权利股权激励的学术定义为:一种使经营者获得公司一定的股权,让其能够享受股权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权利,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激励其勤勉尽责地为企业公司长期发展服务的激励方法。
话说得很漂亮,但是没什么用?现在企业发展不只是激励经营者,还有C端用户,上下游渠道,甚至还有同行业,所以股权激励的学术定义太狭隘、太学院派。
企业实际操作中,对股权激励的理解应该如下:通过内部公司管理及外部资本市场的合理运作,将员工的财富、未来的财富、企业上下游的财富、以及VC/PE等投资机构的财富平滑整合,在企业平台上建立起一套与各方关联人利益共赢的机制。
股权激励的准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五事),校之以计(七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一曰道:我们做的是什么样的事业?二曰天:我们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群?三曰地:我们的行业有什么政策?竞争如何?四曰将:由谁来负责项目的操盘?有哪些团队成员?五曰法:分配规则?进入退出机制?考核标准?股权激励十定艺术以上表格中比较难理解的如下:定目标不只是制定公司总体目标,更要制定各个部门年度工作的目标,甚至是被激励对象的个人工作目标。
部门目标制定的要素1、独立核算(以部门或业务板块为经营单位,单独计算)什么是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什么是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2、数字详实(营业额、客户数量、订单数量、回款比例)3、步步分解(年度细化至月度、部门细化至个人)4、阶梯法则(完成得越多,奖励得越多)5、公众承诺(如未完成,愿意接受何种惩罚)定对象内部:核心高管(总经理、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业务团队(销售团队、市场部门、营销中心)种子选手(储备干部、新进精英)昨日黄花(创业元老、功勋旧臣)外部:合作机构(供应商、经销商)投资机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忠实客户(重复购买、介绍新客)股权激励分配常见问题•每个人都说自己重要,究竟如何区分?•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完全不同的职位,怎么比较才算合理?•同一职务级别(如:各部门经理)对企业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吗?•有些员工虽然职位不高,但过去给企业创造很大贡献,咋办?•股份给出去了,员工不胜任或完不成目标咋办?……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在职务数量太多时难以一一比较•对于一些性质不同的职务,难以直接比较•对于众多的岗位,难以确定统一的比较标准和权重•其评价结果太过笼统,缺少细化、量化的表征•一人多岗或多职,不知道以那个为准•老板因素如何考虑双因素价值评估法东方的人文管理和西方的科学管理的结合,过去的贡献,现在的身份及未来的价值结合。
股权激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
股权激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第一章:引言股权激励是一种集中考虑企业治理和员工激励的经营管理手段。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股权激励政策在企业融资、投资、治理和经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既定领域内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为企业的管理与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持。
本文将以微软等企业为案例,对股权激励政策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可研、可行的参赛方案。
第二章: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股权激励政策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采用相应的财务、税收、法律等措施,为员工或管理层提供股票或股票期权等形式的激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业绩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发展。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包括:1.激励理论:员工被分配了一定的股权作为鼓励,将努力工作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2.风险分担理论:员工拥有股权后,其经济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若经营与盈利不力,员工也会有损失,从而增强了员工对企业个人责任感和紧迫感。
3.治理理论:股权激励拓宽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投资来源,提高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了公司董事会的代理问题,增强了公司治理能力。
第三章:股权激励的实践1.微软案例股权激励政策在微软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1996年股权激励计划推出以来,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出了强大的增长势头,员工也得到了相应的激励。
具体措施包括:股票期权、股票赠与、特别股权授予和员工股权购买计划。
这一政策的成功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需要高度的个性化和科学性,应根据企业级别、行业特点、员工薪酬结构等情况量身订制。
(2)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不仅是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应从股权分布、股票价格走势、税收风险等多个维度考虑和优化。
(3)股权激励应当加强对董事会、高管团队和员工的责任、义务和约束,建立合理的执行机制和评估机制,落实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和企业贡献共赢。
会计学中的股权激励理论与实践
会计学中的股权激励理论与实践在当今商业世界中,股权激励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股权激励是通过向员工提供公司股票或其他股权形式的奖励来激励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忠诚度。
这种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还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在会计学中,股权激励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首先,股权激励理论是股权激励实践的基础。
股权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契约理论、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
契约理论认为,股权激励是一种合同关系,通过契约来约束双方的行为,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代理理论强调,股权激励可以解决代理问题,即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信息不对称理论则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无法完全了解员工的能力和动机,因此需要通过股权激励来激励员工的工作表现。
其次,股权激励实践是股权激励理论的具体应用。
股权激励实践主要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奖励和股权分红等形式。
股票期权是指员工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股票奖励是指公司向员工发放公司股票作为奖励。
股权分红是指公司根据员工持有的股权比例向员工发放红利。
这些股权激励形式不仅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表现,还可以使员工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然而,股权激励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股权激励可能导致激励效果不佳。
由于员工持有的股权比例较小,他们对公司的影响力有限,因此可能缺乏动力去改变和创新。
其次,股权激励可能导致利益冲突。
员工可能会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公司的利益,从而导致道德风险和代理问题。
此外,股权激励还可能引发公司内部的不公平和不稳定,导致员工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首先,公司应该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确保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相一致。
其次,公司应该加强对股权激励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激励机制被滥用和扭曲。
此外,公司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四种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2篇
四种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2篇**方案一**一、股票期权激励方案1. 授予对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员工。
2. 授予数量:根据员工的职位、贡献等因素确定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
3. 行权价格:确定合理的行权价格,一般可参考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或经评估的公允价值。
4. 行权期限:设定一定的等待期和行权期,等待期结束后员工可在行权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5. 考核指标:制定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只有在达到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员工才能行权。
二、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1. 授予对象:与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类似。
2. 授予数量: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职位确定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
3. 授予价格:通常低于市场价格,以体现激励性。
4. 解锁条件:设定业绩解锁条件和时间解锁条件,例如公司业绩达到一定目标或员工在公司服务一定年限后,限制性股票方可解锁。
5. 回购条款:若员工未能满足解锁条件或出现违规行为,公司有权回购限制性股票。
三、股票增值权激励方案1. 授予对象: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
2. 授予数量:根据员工的职位和贡献确定。
3. 行权价格:一般以授予时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4. 结算方式:在行权时,员工可获得股票增值部分的收益,公司以现金形式支付。
5. 考核指标:制定与公司业绩相关的考核指标,如股价涨幅、市值增长等。
四、虚拟股票激励方案1. 授予对象:公司全体员工或特定部门员工。
2. 授予数量:根据员工的职位、绩效等因素确定虚拟股票的授予数量。
3. 分红权:员工享有虚拟股票对应的分红权,但不拥有实际股票的所有权。
4. 价格设定:虚拟股票的价格可参考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或经评估的公允价值进行设定。
5. 退出机制:员工离职或公司进行激励方案调整时,虚拟股票可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退出处理。
**方案二**一、股票期权激励方案1. 确定激励范围:主要针对公司的关键岗位员工和业绩突出的员工,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
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作者:刘进来源:《现代企业》2008年第05期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广泛分散和只拥有少量股权的经理人员对公司具有控制权。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源可能被用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
为解决高级经理人员激励问题,早在20世纪30 年代,美国企业就开始把一定的股权授予经理人员,将经理人员的收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计划联系起来,对股权制度安排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
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契约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契约理论的分支之一是委托代理理论,它是研究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的主流。
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出发点和契约设计的基本动因。
信息不对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信息不对称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
代理人很清楚他的决策(努力等)如何影响所观察的业绩,而委托人对这种影响并不确定,这时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最早对信息不对称范畴加以规范和分类的是阿罗( Arrow K.),他将信息的不对称性按照以下两种标准划分:一是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产生于契约行为发生之前的信息称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即逆向选择;由契约签订后无法观测的行为所导致的不对称信息,称为事后不对称信息,即道德风险。
二是信息不对称的内容:包括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两类。
詹森和麦克林(1976)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企业契约, “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将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
如果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
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包括:①所有者和经营者;②股东和债权人;③企业与非投资的利害关系人,例如雇员、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
股权激励常用的四种模式剖析9
股权激励常用的四种模式剖析1. 现金分红模式现金分红模式是股权激励的一种常见模式,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给予员工现金回报来激励和奖励其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贡献。
此种模式通过向员工提供现金分红或特定奖励,以补偿其对公司的业绩增长所做出的贡献。
现金分红模式的优点包括灵活性高、激励效果直接,可以提供直接的经济回报。
此外,现金分红模式还可以为员工提供短期奖励,能够快速激励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然而,现金分红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现金激励的效果有时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
其次,现金分红模式更偏向于短期激励,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可能不够持久。
最后,现金激励可能导致员工过度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
2. 股票期权模式股票期权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通常给予员工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期权,使其有权在未来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这种模式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让员工分享公司的增长回报来激励和留住优秀员工。
股票期权模式的优点包括激励效果较强、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还能够对员工形成持续的长期激励。
此外,股票期权模式还可以使员工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和长期战略。
然而,股票期权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通常较低,导致员工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回报。
其次,股票期权可能会受到股票市场波动和公司业绩波动的影响,从而影响员工对股票期权的价值和激励效果。
最后,股票期权模式在税务和会计方面存在复杂性,需要公司和员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3. 绩效股权模式绩效股权模式是一种将股权激励和员工绩效综合考虑的模式。
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公司给予相应的股权激励奖励。
这种模式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激励优秀员工,提高公司的整体绩效和业绩。
绩效股权模式的优点包括能够强化员工的绩效导向和激励效果,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此外,绩效股权模式还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员工和公司利益的有效对齐,使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及我国实践考察研究综述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及我国实践考察研究综述股权激励是指企业通过发放股票或股权期权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股权激励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企业发展。
在国际上,股权激励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激励手段,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在中国,股权激励的实践相对较晚,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就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进行考察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一、股权激励相关理论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激励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代理问题,股权激励可以通过让经营者成为企业的股东,从而增加其对企业价值的关注,减轻代理问题。
机制设计理论则强调了激励合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员工的行为与企业价值的关联,以达到最优激励效果。
激励理论则关注员工的动机和行为激励机制,如激励奖励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2. 股权激励的设计原则股权激励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公平、激励、可行、合理、透明等。
公平是指股权激励要赋予员工公平的权利,不应出现内部人士占用资源、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激励要能够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产生获得更高回报的动力。
可行是指股权激励方案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员工的接受程度、市场行情等因素,不能脱离实际。
合理是指股权激励的设计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不能违法违规。
透明是指股权激励的设计和实施要公开透明,员工要清楚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避免信息不对称。
3. 股权激励的效果评价股权激励的效果评价主要从企业绩效、员工激励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企业绩效是股权激励的最终目的,它可以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份额、资产回报率等指标来评价。
员工激励则关注员工的积极性、工作绩效、忠诚度等情况。
四种股权激励方案
四种股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通过给予员工一定比例的公司股权,使他们与公司利益直接挂钩,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实践中,有多种股权激励方案可供选择,其具体形式和方式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目标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案,并对其特点和适用场景进行分析。
1. 虚拟股权计划虚拟股权计划(Virtual Stock Option Plan,简称VSOP)是一种以虚拟股份的形式向员工提供股权激励的方案。
这种方案并不真正给予员工公司股权,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以经济利益的形式奖励员工。
员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虚拟股权的收益。
虚拟股权计划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风险可控性。
由于并没有实际的股权交易,所以公司的持股结构和股权比例不会发生变动。
同时,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虚拟股权计划的条件和比例,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2. 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计划(Stock Option Plan)是一种向员工提供购买公司股票权利的方案。
员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并在未来的某个时点进行出售,从中获得差价收益。
股票期权计划的优势在于激励效果和利润分享。
员工可以通过购买股票享受公司成长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激发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股票期权计划可实现员工与公司利益的共享,增加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股份回购计划股份回购计划(Stock Repurchase Plan)是一种通过回购公司股份来激励员工的方案。
公司将一定比例的股份以市场价格回购,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分配给符合要求的员工。
股份回购计划的优势在于稳定回报和分配公平性。
由于公司会按照市场价格回购股份,所以员工可以确保获得一定的回报。
同时,股份回购计划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表现进行分配,体现了分配公平性和绩效导向。
4. 限制性股票计划限制性股票计划(Restricted Stock Plan)是一种向员工提供限制性股票的方案。
股权激励理论
股权激励理论一、股权激励的委托-代理理论1976年,米契尔·詹森(MichaelJensen)和威廉·麦克林(William.H.Meckling)发表《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及其所有结构》,正式提出了委托一代理理论。
因为经济社会的复杂化和职业经理等的专业化,现代企业只能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予以分离,让专业人士来负责公司的管理工作,也就是所有者委托经理人从事经营与管理决策。
所有者为委托人,经理人为代理人,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一代理关系。
委托一代理关系带来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即作为代理人的企业高层经营人员在受托组织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拥有信息优势,代理人的行为不能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而逐渐摆脱了授权主体(委托人)的控制,从而实际拥有了整个企业经营的运作权力。
这时经理人就可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忽视公司的长期利益,而公司的长期利益恰恰就是所有者所看重的。
这样就产生了代理人不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鉴于此,对于委托人而言,最好能让代理人利用其才能,做出为自己谋利的行为,也就是为公司谋利。
这就必须给代理人以风险收入,让代理人站在所有者的角度思考和行动。
这样在公司激励机制方面,就出现了股权激励。
二、股权激励的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
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指附着在自然人身上的关于知识、技能、资历和熟练程度、健康等的总称,代表着人的能力和素质。
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任何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活动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科技革命革新了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在当代工人队伍“白领化”过程中,人力资本逐步起决定性作用,因而人力资本应与物质资本一同分享剩余价值(公司权益)。
同时,人力资本是财产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动。
基于这一理论,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成为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股权激励的五大理论支持.doc
股权激励的五大理论支持目前,员工持股、年底分红等“股权激励”问题已成为众多企业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随着人才竞争加剧、企业管理难题的升级,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现金流减缩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实行股权激励方案。
大家似乎一致认为,相对于以“工资+奖金+福利”为基本特征的传统薪酬激励体系而言,股权激励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加牢固、更加紧密的战略发展关系。
目前,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已不能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尤其是对长期激励很难奏效。
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方式,是通过让经营者或公司员工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或给予其享有相应经济收益的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
然而,如何定位股权激励,即“股权激励到底是什么”依然有许多人不是十分清楚的。
笔者认为,弄明白“股权激励是什么”首先要理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股权激励与其他的薪酬激励手段有何不同?股权激励有哪些作用?期股、期权、实股、虚股等概念如何区别?下面将讲述股权激励实施的五大理论基础、股权激励的作用,并就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说明。
为什么要实行股权激励?实行股权激励的理论支持有哪些?笔者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理论论述并结合长期的股权激励项目经验,在这里简要介绍支持股权激励的五大基础理论。
它们分别是:(1)委托代理与公司治理理论;(2 )交易费用理论;(3 )现代收入理论;(4)人力资本理论;(5)博弈论。
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从根本上来说,股权激励就是为了解决经理人和股东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的行为。
现代企业是以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彼此分离为特征的,所有者委托经理人从事经营与管理决策,所有者为委托人,经理人为代理人,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文化
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文化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创新方面。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不仅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企业的创新文化。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股权激励如何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文化。
一、股权激励的基本理论1.1 股权激励的定义与形式股权激励是企业通过给予员工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激励其为公司长期发展而努力。
常见的形式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等。
简单来说,就是把公司的未来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动力。
1.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上,股权激励主要源于代理理论。
这一理论指出,企业的管理层(代理人)与股东(委托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为了缩小这种差距,股权激励应运而生。
通过将管理层的收益与公司业绩挂钩,可以使得管理层更愿意采取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而不是短期利益的追求。
二、股权激励对民营企业创新文化的影响2.1 激发员工创造力在民营企业中,创新往往依赖于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股权激励能够让员工感受到自身与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连。
当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的未来,进而获得股权上的回报时,他们会更愿意提出新想法,参与到创新项目中。
这种归属感和责任感,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2.2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股权激励还可以促进团队内部的合作。
在股权激励机制下,员工的利益与整个团队的表现挂钩,这样大家更容易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团队目标而努力。
相较于传统的绩效奖励,股权激励使得每个人都能在同一个方向上努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
这样的文化环境,有助于推动跨部门的合作,进而促进更大范围的创新。
2.3 建立长期视角的文化民营企业的短期利益驱动常常导致创新投入不足,股权激励正好可以帮助企业树立长期发展的视角。
通过设置解锁期和业绩考核,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业绩。
这种长期视角的培养,有助于企业建立持续的创新文化,使创新不仅仅是偶然事件,而是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广泛分散和只拥有少量股权的经理人员对公司具有控制权。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源可能被用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
为解决高级经理人员激励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企业就开始把一定的股权授予经理人员,将经理人员的收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计划联系起来,对股权制度安排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
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契约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契约理论的分支之一是委托代理理论,它是研究经营者激励机制问题的主流。
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出发点和契约设计的基本动因。
信息不对称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信息不对称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
代理人很清楚他的决策(努力等)如何影响所观察的业绩,而委托人对这种影响并不确定,这时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最早对信息不对称范畴加以规范和分类的是阿罗(ArrowK.),他将信息的不对称性按照以下两种标准划分:一是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产生于契约行为发生之前的信息称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即逆向选择;由契约签订后无法观测的行为所导致的不对称信息,称为事后不对称信息,即道德风险。
二是信息不对称的内容:包括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两类。
詹森和麦克林(1976)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种企业契约,“在这种契约下,一个人或更多人(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个人(即代理人)代表他们来履行某些服务,包括将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
如果这种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代理人不会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
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包括:①所有者和经营者;②股东和债权人;③企业与非投资的利害关系人,例如雇员、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
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影响着企业代理链条上的全部委托代理关系,所以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代理问题。
企业经营者代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经营者直接侵蚀所有者的财富;其二是,经营者不尽心尽力为增加所有者的财富而工作。
因此存在着代理成本,詹森和麦克林(1976)将代理成本定义为三部分的总和: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担保成本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契约损失。
在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为正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契约是不完全契约,在此情境下,解决代理成本问题,必须进行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调整。
剩余索取权则是指对企业总收入扣除所有固定合约支付后的剩余额要求权。
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总收入肯定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
因此,不可能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工人均以自身投入获得一个固定的报酬,总得有人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
这就是企业剩余。
剩余可能是负的,那就意味着以投入来承担损失,所以,分享剩余索取权就意味着分担企业的风险。
法玛和詹森(1983)认为,在企业内部,解决经理人的代理问题有两种途径:其一,经营权和控制权分离,并且由所有者掌握控制权。
其二,是分配给经营者一部分剩余索取权(即承担风险),让其承担决策的一部分财富效应。
与经营者业绩相联系的报酬契约(如股权激励)就属于这一类。
控制经营者在报酬上承担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斯蒂格利茨的分类,企业经营者存在着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两种行为。
一般认为企业经营者都有规避风险的行为倾向,即避免向那些期望收益很高,符合所有者长期利益,但风险很大的项目投资;同样,出于对自己人力资本市场价值的关注,经营者还会避免那些预期收益高,但投资周期长的项目。
当经营者在报酬上承担的过大风险时,规避风险的行为倾向会更加突出,从而导致短期行为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以西奥多・舒尔茨、加里・贝克尔为代表一批美国经济学家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增长。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式,对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对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中国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发展,周其仁认为,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
企业合约在事前没有或不能完全规定各参与要素及其所有者的权□广州刘进股权激励的四种相关理论研究与探讨22现代企业2008・5利和义务,而总要把一部分留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加以规定。
企业合约的这个特别之处,来源于企业组织包含着对人力资本(工人、经理和企业家)的利用。
周其仁特别强调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指出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不可分离性,人力资本的产权残缺会使这种资产的经济利用价值一落千丈。
部分经济学家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探讨将经理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进行产权化以取得同实物资本相当的分配权利,以此来解决企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
在这些学者看来,企业内部的独立要素所有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工人),另一类是提供物质资本(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
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的产权特征,因而对人力资本的使用只能采用激励的方式而无法对其进行“压榨’———即使是奴隶主也不能无视奴隶的积极性问题(周其仁)。
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适当分配来解决激励问题时无法使管理者和工人同时享有剩余索取权,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在不同成员的积极性之间做出取舍。
一方面,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努力程度比企业其他成员更加难以监督,或者说“监督监督者”的信息成本过于高昂,管理者获得剩余索取权以实现自我激励;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使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行为对企业价值起决定作用:这表明降低管理者的激励而导致的效率损失高于降低工人激励而导致的效率损失。
企业合约的非对称性安排意味着适度放弃对生产成员的激励而将剩余索取权分配给管理者以提高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此时将产生较少的“总”激励损失:因为这样安排下工人自我激励的弱化可以通过对他们的监督来弥补;而如果工人索取剩余,管理人员的自我激励损失就不可能由对他们的监督来弥补。
对于非人力资本的提供者资本家而言,由于非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可分离性,因而这一资本具有抵押功能,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其他成员提供保险而成为企业内“天生的”风险承担者,这表明资本家相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更好的积极性做出最优的风险决策。
对比之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风险是不对称的,失败的成本由别人承担,而成功的收益自己占有。
同时,非人力资本由于可与所有者分离因而更容易被他人滥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仅可以通过偷懒来提高自己的效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虐待”非人力资本使自己受益。
上述分析表明,如果负责经营决策的管理者是没有非人力资本的,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剩余索取者(风险承担者),而经营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他总是握有相当的“自然控制权”。
保证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尽可能对应的最理想状态是,管理者自身又是一个资本家,在现代企业情境下,对于经理人的激励合约的设计就成为了关键。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认为,股权激励合约通过授予经理人股权使得人力资本取得了物资形态,这将促使人力资本取得和非人力资本相同的“风险抵押功能”,从而确保经理人经营决策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最大程度地和他所掌握的控制权相对应,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尽可能匹配并解决经理人的激励问题。
激励理论管理学激励理论是在经验总结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管理环境为依托,以人的需求为基础,侧重对一般人性的分析。
按照研究侧面的不同和行为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管理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多因素激励理论,强调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设计相应的激励方案。
二是行为改造理论,激励的目的是要改造和修正人们的行为,希望将环境设计技术与道德抑制结合起来,使激励形式多样化。
三是过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将个人需要、期望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
四是综合激励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诸多因素作用的状况。
这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方式的多样化、机制的系统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重点介绍美国学者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会给个人带来既定的成果且该成果对个人具有吸引力时,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组织设置的目标。
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估经营者的期望值。
(1)与工作绩效无关的固定合同收益,如固定工资、福利等,期望值=1;(2)合同确定的与工作业绩相关的未来收益,如依据任务完成情况的提成、奖励、晋升等,业绩的实现除与个人才能有关外,受到企业内外诸多经营者不可控因素影响,属于风险收益,期望值≤1;(3)激励契约以外的间接收益,如社会声望、政府嘉奖、自有人力资本的社会价值提升等,是更加不确定的风险收益,期望值≤l。
激励力与效价和期望值呈正相关,可通过增加效价或期望值来提高激励力。
相对来说,效价是企业可控的,而期望值是企业不可控的,较为复杂;效价影响期望值。
我们了解经营者目标效用和主导效用,设计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时,要考虑到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企业的自身资源,超出企业自身能力的激励,效价虽高,却大大降低了期望值,产生的激励力可能不会增长反而下降,因为决定激励力大小的效价和期望值是人的经验的主观心理判断,受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需要层次理论,最广为人知的激励理论恐怕要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了。
马斯洛是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栖身之地、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身体需要。
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同时能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需要。
社交需要:包括爱情、归属、接纳、友谊的需要。
尊重需要: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等;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
是一种要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人的内驱力(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
在激励方面,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励下一个目标。
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研究与探讨23现代企业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