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情观察规范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引言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且质量变差的症状。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2.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2.1 病史询问包括发病时间、粪便性状、伴随症状等。

2.2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腹部触诊、肛门指检等,以了解病情及可能的并发症。

2.3 粪便观察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气味、量以及是否有血便等,可帮助判断病因。

2.4 尿量观察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存在脱水。

2.5 电解质及血常规检查可通过检查电解质及血常规指标,了解病情程度及可能的并发症。

3.小儿腹泻的护理3.1 脱水防治①喂养调整遵循口服补液原则,根据年龄和脱水程度选择口服补液溶液,如葡萄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粉。

②目测法评估脱水程度观察眼窝、口腔黏膜、皮肤弹性等指标评估脱水程度。

③手法补液如果脱水严重,无法通过口服补液解决时,可采用局部手法补液,如鼻饲、胃饲等。

3.2 喂养调整①排除引起腹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炸、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等。

②补充益生菌给予适量的益生菌制剂,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3.3 休息与护理①加强维护卫生包括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洗手、消毒等措施的执行。

②保持宜温环境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儿童感冒受凉。

③病情观察对儿童的病情进行连续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4.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5.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小儿腹泻病护理案例

小儿腹泻病护理案例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红臀等皮肤问题。
对家属的指导建议
心理支持
给予家属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
健康教育
向家属普及腹泻病相关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 增强家庭护理能力。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家属正确喂养、饮食调整及日常护理技巧, 促进患儿康复。
对护理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提升专业技能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腹泻病护理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优化护理流程
进一步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开展多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小儿腹泻病的综合治疗方 案。
THANKS
感谢观看
小儿腹泻病护理案例
• 病例介绍 • 护理过程 • 治疗措施 • 护理效果评估 • 护理体会与建议
01
病例介绍
患儿基本信息
01
姓名:小明
02
年龄:2岁
03
性别:男
04
籍贯:中国
病情状况
01
02
03
腹泻症状
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 呈稀水样或蛋花样。
伴随症状
食欲不振、呕吐、发热、 脱水等。
病程
持续5天,病情逐渐加重。
初步诊断
诊断结果:小儿腹泻病 病因分析:可能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消化不良引起。
02
护理过程
基础护理
01
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 燥,勤换尿布,防止臀 部皮肤感染。
02
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 脉搏和呼吸,观察病情 变化。
03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 内温度适宜。
04பைடு நூலகம்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 间,避免过度疲劳。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

【护理常规】1.饮食指导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面条等,少食多餐。

2.纠正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

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2)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结合患儿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决定补液的总量、种类和输液速度。

3.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4.维持皮肤完整性注意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臀部,用柔软棉布吸干,外涂鞣酸软膏保护皮肤。

女婴儿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胶布,每次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洗局部皮肤,保持干燥。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量。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患儿多饮水、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服。

(3)密切观察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表现。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加强体能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过冷或过热,尤其婴幼儿腹部要避免受凉。

2.饮食指导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患病期添加辅食。

3.用药指导指导家长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

4.康复指导指导家长做好手卫生,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患儿大便颜色、次数、性状、气味、量的变化。

2、观察有无尿少、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等临床表现。

二、护理措施1、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患儿的用物、排泄物等做好处置,医务人员、家属等落实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2、皮肤护理: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选用柔软、透气、吸水性强的尿布,每次便后、晨起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肛周皮肤发红时可涂湿润烧伤膏或40%氧化锌油膏。

3、饮食护理: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外,一般不需严格禁食;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喂以等量米汤、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饮食,由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患儿改用无乳糖奶粉或豆制代用品,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

4、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体温过高时应给患儿多饮水或行物理降温,注意擦干汗液和更换衣服。

观察和记录排便次数,大便颜色、气味、性质及量的变化;观察有无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等临床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并处理。

5、药物护理:严格遵守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抽搐补钙的补液原则。

(1)病毒性肠炎:—般不用抗生素,给予饮食和支持疗法。

(2)细菌性肠炎: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并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三、健康指导要点1、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添加辅食循序渐进,避免夏季断奶。

2、保持食物新鲜、清洁,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指导家长配制和使用ORS口服液。

四、注意事项1、感染性腹泻应注意消毒隔离,做好食具、尿布、玩具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指导患儿家长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肛周皮肤发红时可涂湿润烧伤膏,防止红臀发生。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1. 引言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烂、颜色异常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症。

腹泻病情轻重不一,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腹泻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2. 护理措施2.1 确认腹泻的病因首先,对于出现腹泻症状的儿童,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

常见的腹泻病因包括感染性腹泻、营养不良引起的腹泻、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小儿腹泻时,由于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随粪便排出,可能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提供充足的水分,可以选择口服补液溶液或者顺序饮食。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指标,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补液量。

2.3 饮食调理在小儿腹泻期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腹泻程度,可以调整饮食种类和质量。

对于轻度腹泻,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适量添加清淡易消化食物。

对于重度腹泻,建议暂停固体食物,只提供少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4 注意个人卫生腹泻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在接触儿童之前,应洗手并戴上洁净的手套。

同时,保持住室的通风,勤换洗儿童衣物及床上用品。

2.5 注意清洁肛周小儿腹泻后,由于粪便污染,肛周易受到感染。

因此,每次更换尿布或者帮助儿童上厕所后,应及时进行肛周清洁。

可以选择使用温水或干洗纸擦拭,避免使用过度刺激的清洁剂。

2.6 观察病情变化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小儿腹泻的病情变化。

包括注意粪便颜色、质地、次数等变化,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呕吐等。

同时,需要注意观察儿童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等。

2.7 避免使用抗生素大部分小儿腹泻病因是病毒引起的,不适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因此,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家长和护理人员要避免滥用抗生素。

2.8 指导家长在进行小儿腹泻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家长进行相关指导,包括正确的饮食调理、个人卫生注意事项、观察病情变化的方法等。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

(一)急性腹泻的治疗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口服补液 – 适应症 脱水的预防及轻、中度脱水者 – 液体种类 口服补盐液(ORS) – 补液方法 轻度脱水50~80ml/kg,
中度脱水80~100ml/kg
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
(一)急性腹泻的治疗
(2)静脉补液
– 适应症 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重或腹胀者 – 三定 补液总量、补液种类、补液速度 – 原则 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补钾、抽 搐补钙
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
真菌培养:(+)
(三)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持续腹泻
营养不良
恶 性 循 环
五、辅助检查
(一)大便常规
无或偶见白细胞 毒感染 较多的白细胞 染所致 各种侵袭菌感 非侵袭菌或病
(二)十二指肠液检查 (三)结肠纤维镜 慢性腹泻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临床诊断
发病季节+病史+临床表现+大便性状 断 临床诊
腹泻丢失钙、镁
进食少,使钙、镁吸收不良
• 脱水和酸中毒纠正后血清钙↓ • 表现 手足搐搦或惊厥应用钙剂无效时 低镁血症
(二)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发病季节:秋冬季节多见 发病年龄:6个月~2岁多见 症状: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感症状;先吐 后泻;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轻
大便性状:“三多”量多、水多、次数多, 黄色或淡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 无腥臭味 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
补充生理和继续损失量
补充量: 总量减累积损失量(约为总量的1/2) 液体选择: 1/2~1/3张含钠液
速度:余下的12~16小时输完,约为5ml/(kg· h)

儿童腹泻诊断标准

儿童腹泻诊断标准

儿童腹泻诊断标准
儿童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水分增加等症状。

为了确保儿童的健康,我们需要准确
诊断儿童腹泻,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以下是儿童腹泻的诊断标准:
1. 病史和症状:儿童出现腹泻症状,如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水分增加等。

同时,儿童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

2. 临床检查:医生会对儿童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
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和量。

此外,医生还会
对儿童的腹部进行触诊,以了解是否有肠鸣音亢进、腹部压痛等异
常表现。

3. 实验室检查:医生会对儿童的大便进行常规检查,以了解
大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脂肪滴等成分。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粪
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引起腹泻的病原菌类型和敏感药物。

4. 诊断标准:
a) 急性腹泻:病程在3个月内; b) 慢性腹泻:病程超过2
周或反复发作的腹泻; c) 严重腹泻: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
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 d) 特殊类型腹泻:如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等。

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医生可以对儿童腹泻进行初步诊断。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能需要行肠镜、钡剂灌肠等特殊检查。

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确保儿童的健康。

总之,儿童腹泻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和症状、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类型的腹泻。

家长在发现儿童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小儿急性腹泻病观察表

小儿急性腹泻病观察表
有,原因:
□无 1. 2.
□有,原因:
病情变异
□无 1.
□有,原因: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住院第 2-5 天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断 □ □ □
出院日 进行评估, ,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儿家长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 院复诊的时间、地点等
□ 补充完成相关检查 □ 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对症支持治疗 □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长期医嘱: □ □ □ □ □ □ 重 点 医 嘱 □ 儿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流质、半流质 有感染的控制感染 蒙脱石散剂 3.0g,餐前半小时口服,每日 3 次 卡多曲颗粒 10mg,餐后半小时口服,每日 3 次 双岐 1.0g,餐后半小时口服,每日 3 次
□ 葡萄糖酸锌颗粒70mg,餐后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 □ 临时医嘱: 必查 □ □ 血、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大便轮状病毒、腺病毒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 电解质、心电图 选查 :大便细菌培养、血气分析、胸部正位 补液 补充累计损失:轻度 30-50ml/kg,中度 50-100ml/kg,等渗性脱水予 1/2 张含 钠液,低渗性脱水予 2/3 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予 1/3 张含钠液,判断脱水性质有困 难时先用 1/2 张含钠液。 □ □ □ □ 补钾:按缺钾的不同程度给 10%氯化钾,每日 200-400mg/kg。 纠正酸中毒:剩余碱(BE-ecf)*kg*1/4=所需补充的 5%碳酸氢钠毫升数。 对无严重呕吐者予 ORS 1-2 包。 重度脱水或明显循环衰竭者用 2:1 等张含钠液(2 份生理盐水+1 份 1.4%碳酸氢钠) 20ml/kg 于 30-60min 内快速静滴或缓慢静推扩容 □ 护理 □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

3、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喂养过多、过 少、不定时、成份不适宜(过早添加淀粉 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断奶等。 (2)气候因素 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 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 口渴又使小儿饮水,稀释消化液并增加消 化道负担而致腹泻。
(二)身心状况
1、 躯体表现
(1)轻型 腹泻:大便,次数<10次/d,黄色稀便或蛋花汤样,酸 臭,可有少量粘液,皂块或未消化的奶瓣可有泡沫(发 酵过度)。大便镜检:有大量脂肪球 腹痛:排便前啼哭,肠鸣音亢进,压痛,排便后安静, 呕吐、恶心、溢奶:偶有。 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精神较好,T正常或稍高,体 重不增或减轻,无明显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骨骼肌张力下降: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呼
吸肌受累,呼吸变浅或呼吸麻痹 平滑肌张力下降: 腹胀,肠麻痹,肠鸣音减弱或 消失 心肌兴奋性增高: 心律失常,心肌受损,表现心
音低钝,心脏扩大,心衰
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小儿最常见)
原因:大量碱性物质丢失,酸性物质产生多,排出少
分度表现
CO2Cp mmol/L 轻度 中度 重度 18-13 13-9 〈 9 呼吸 无明显改变 口唇颜色 无改变 神志改变 正常 烦躁或萎靡 嗜睡,昏睡 以至昏迷
侵入肠粘 膜组织上 皮细胞
炎性反应
水肿 炎细胞浸 润 溃疡 出血
临床症状
发热、呕吐 腹痛 腹泻
菌痢样大便 里急后重 脓血便 水样便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
十二指肠、空肠病毒复制 小肠绒毛柱状上皮 双糖酶分泌↓ 糖类积滞于肠腔 分解成短链有机酸 微绒毛肿胀变短细胞脱落 水、电解质回吸收↓ 肠液渗透压 水、电解质的丧失
2、复方氯化钠(林格溶液): 等渗,含氯化钠0.86%,氯化钾0.03% 氯化钙0.03%。外科手术常用。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烂,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对于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腹泻的病因和传播途径1. 病因: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消化不良、过敏等。

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2. 传播途径:小儿腹泻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粪-口传播和食物、水源污染。

二、腹泻的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粪便、使用厕所后要彻底洗手。

2. 注意饮食卫生:食用熟透的食物,避免生食,尽量避免在不卫生的环境中就餐,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3. 饮食调理:给予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油腻、刺激性和高纤维食物。

4. 饮食间隔:避免过度喂养,控制饮食间隔时间,避免婴幼儿长时间吸吮奶瓶。

5. 饮用安全水源:确保饮用的水源安全,尽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可选择煮沸消毒后的水源。

三、腹泻的治疗方法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时,儿童会大量失水,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或者口服补液粉剂。

2. 适当调整饮食:腹泻期间,可以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给予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3. 使用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

4. 注意休息:腹泻期间,孩子需要充分休息,加强体力恢复。

四、腹泻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1. 脱水:腹泻时,儿童会大量失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脱水。

预防脱水的措施包括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观察孩子的尿量和皮肤弹性等。

2. 营养不良:腹泻会导致儿童的食欲下降,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预防措施包括适当调整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汤、水果泥等。

3. 继发感染:腹泻时,儿童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引发其他感染。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病原体,定期清洁卫生用品等。

五、腹泻的就诊指南1.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腹泻症状,特别是伴有高热、脱水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出现腹部不适、腹泻现象,对于家长和护理人员来说,采取正确的护理常规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1.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腹泻会导致儿童失去较多的水分和体液,因此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

可以给孩子饮用开水、温开水、果汁、电解质溶液等,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或者剧烈运动后,应该增加水分摄入量。

2.饮食调整:腹泻时,应避免给孩子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选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比如米粥、面条、软煮蛋、馒头、面包等。

少量多餐,以免增加肠道负担。

3.注意消毒:腹泻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的,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孩子使用的餐具和玩具等都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传染。

4.观察大便情况: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包括颜色、质地、次数等。

如果发现大便有明显变化,比如出现血便、黏液便等,应及时就医。

5.家庭环境的整洁:要保持孩子生活环境的整洁,及时清洗、晾晒被褥和衣物,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6.避免频繁用药:对于腹泻症状较轻的孩子,不需要频繁使用药物。

如果孩子症状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及时就医。

7.适当休息:腹泻会导致孩子身体虚弱,因此要保证适当的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8.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况:腹泻症状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9.定期复诊:对于腹泻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孩子,应该及时就医,并定期复诊,以便掌握病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10.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在护理小儿腹泻过程中,家长要与医务人员积极合作,按照医嘱给孩子进行护理,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病情变化。

小儿腹泻病人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病人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病人健康教育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是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为特点的小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2岁的婴幼儿。

【疾病特点】1.非感染性因素多因喂养和护理不当所致。

如进食过多或配比不当、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未经辅食过渡而突然断奶或婴儿时期对某种食物过敏、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情绪不稳定引起自主神经紊乱等。

2.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使用污染器皿、食物不洁或带菌者传播所致。

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见,病毒以轮状病毒为主。

肠道外感染常见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

【健康教育要点】1.住院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指导家长合理喂养,调整饮食。

对于轻型腹泻不必禁食,应少量多次补充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以防止因患儿腹泻而丢失营养成分所致的营养不良或体重下降。

小婴儿如用牛奶喂养,则应将牛奶稀释后喂养。

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食。

轻度腹泻不需禁食,可采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补充身体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医嘱口服补液盐时,告知应在4~6h 少量多次喂饮,口服补液盐一定要用冷开水或温开水溶解。

(2)病情观察指导:重点观察有无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前囱、双眼下凹,皮肤弹性差,烦渴,尿少,循环衰竭等脱水症状。

患儿如出现精神萎靡,腹胀,肌张力低,呼吸频率不规整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做血生化及心电图检查。

如小儿哭闹不安,易发惊,两眼上吊为低血钙表现,应报告医生补充钙剂。

(3)基础护理指导:告知家长详细登记出入量,如呕吐、腹泻的次数、量及性质、尿量等,便于了解病情,以供治疗参考。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如口腔黏膜有白色分泌物附着即为鹅口疮,可涂制霉菌素。

加强皮肤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臀部,并涂鱼肝油或软酸软膏,以预防臀红及尿布疹的发生。

有肠痉挛腹痛者,指导应用热水袋热敷,或喝热饮料,或用温手揉摸患儿腹部,减轻疼痛。

强调家长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每次喂奶前、换尿布后一定要洗手。

小儿腹泻的辨证施护

小儿腹泻的辨证施护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泄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感染性腹泻或其他腹泻。

【临床表现】1.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多达10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

2. 或伴有恶心、呕吐、纳差、腹痛、发热、口渴、小便少等症。

3. 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出现气阴两伤或阴竭阳脱的表现,如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护理评估】1. 喂养史、卫生习惯。

2. 大便性状、气味、次数、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 辨证: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寒湿泻、脾虚泻、脾肾阳虚证。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病室管理:病室要清洁通风,排泄物及时妥善处理。

3. 皮肤护理: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便后用清水洗净、擦干,防止臀红,擦干后涂以植物油,保护皮肤。

一旦发现肛门周围红肿湿疹,可用10%黄连水冲洗局部,擦干后用红外线照射15分钟,再涂以黄连油膏。

4.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口疮的发生,可用银花甘草漱口液,每日三次。

5. 消毒隔离:患儿的饮食用具要定期消毒,污染尿布用清水洗净后再用开水浸泡,并暴晒;大便培养后,具有传染性者,应执行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6.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患儿的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变化。

(3)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囟门凹陷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7. 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

8. 饮食护理:以素食、流食或半流食为宜,忌食荤腥、油腻、生冷瓜果之品,哺乳儿应减少乳量和次数。

9. 情志护理,腹痛时应多与患儿交流,分散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辨证施护】1.湿热泄泻症下利垢浊,稠粘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面黄唇红,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指纹紫。

婴幼儿患病后的病情观察要点

婴幼儿患病后的病情观察要点

婴幼儿患病后的病情观察要点婴幼儿是家庭中最为脆弱的一群,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当婴幼儿患病后,及时观察和监测病情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患病后的病情观察要点,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护理婴幼儿。

一、体温观察体温是判断婴幼儿是否发热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的体温应在36.5℃-37.5℃之间。

当婴幼儿患病后,家长应每天定时测量婴幼儿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如果婴幼儿的体温超过37.5℃,则说明他们可能发热了,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给予退烧药物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

二、呼吸观察呼吸是婴幼儿生命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的呼吸频率应在每分钟30-60次之间。

当婴幼儿患病后,家长应观察婴幼儿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等。

如果婴幼儿的呼吸异常,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呼吸不规律等,应及时就医。

三、饮食观察婴幼儿患病后,饮食情况的观察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观察婴幼儿的食欲和饮水情况,如果婴幼儿出现食欲不振、拒绝进食或口渴等症状,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大小便情况,如尿量减少、大便次数增多或出现异常颜色等,也需要引起重视。

四、睡眠观察婴幼儿的睡眠对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非常重要。

当婴幼儿患病后,家长应观察婴幼儿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等。

如果婴幼儿出现失眠、多梦或频繁醒来等情况,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五、皮肤观察婴幼儿的皮肤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婴幼儿患病后,家长应观察婴幼儿的皮肤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湿疹或疹子的出现、皮肤干燥或出汗等。

如果婴幼儿的皮肤出现异常,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六、行为观察婴幼儿患病后,行为的变化也是需要关注的。

家长应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和情绪变化等。

如果婴幼儿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活动能力下降等情况,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儿童腹泻护理知识

儿童腹泻护理知识

儿童腹泻护理知识引言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较为脆弱,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感染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腹泻症状。

儿童腹泻不仅给孩子带来不适,还会给家庭带来困扰。

正确的腹泻护理可帮助孩子更快地康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儿童腹泻护理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家长和护理人员在儿童腹泻时提供帮助。

1. 寻求医疗帮助当儿童出现腹泻症状时,家长应该首先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医生会对儿童的症状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家庭待诊期间,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儿童腹泻期间,由于持续的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增多,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

以下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几点建议: - 给予足够的水分:儿童腹泻期间,应该多喝水或是其他补液饮品,以预防脱水的发生。

家长可以给孩子口服含有盐和糖的口服液体,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

- 控制饮食:在腹泻期间,儿童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汤等。

同时,应避免油腻、辛辣以及高纤维的食物,以免刺激肠胃。

如果儿童没有食欲,家长可以适当增加进食次数,少量多餐。

- 补充盐分:腹泻会导致体内盐分丢失,家长可以在饮食中适当增加盐分来保持电解质平衡。

3. 维持肠道健康维持肠道健康是预防和处理儿童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促进肠道健康的方法: - 增加益生菌摄入: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儿童使用益生菌制剂,或是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食品等。

- 避免常见致病菌的传播:腹泻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

4. 平稳过渡到正常饮食在儿童腹泻症状减轻后,家长应逐渐将儿童的饮食恢复到正常。

以下是一些建议: - 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逐渐引入新的食物种类,注意观察儿童对不同食物的反应。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休息与活动: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活动。

3、饮食护理
(1)严重呕吐患儿,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后尽早恢复喂养。

(2)对轻型腹泻患儿可继续进食其日常饮食,避免酸、辣、硬、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母乳喂养者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停喂牛奶和辅食,4-6小时后逐渐恢复进食,但要遵循由少到多,少量多餐的原则。

4、病情观察
(1)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神志、精神及面色。

(2)观无脱水、皮肤粘膜的弹性,有无休克先兆等症状。

(3)观察腹痛程度、腹泻和小便的次数、量、性质,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5、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补液,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

(2)遵医嘱给予止泻合剂注射。

6、对症护理
(1)高热护理。

(2)腹胀:腹部热敷或行肛管排气。

(3)呕吐护理。

(4)加强皮肤护理,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发生红臀时涂鞋酸软膏或鱼肝油保护皮肤。

7、健康指导: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

小儿腹泻注意事项

小儿腹泻注意事项

小儿腹泻注意事项
小儿腹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整:腹泻期间,应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
多糖的食品,如鸡蛋、鱼、肉类、油炸及油腻食品、奶油、含糖量高的饮
料、点心等。

同时,蔬菜中的粗纤维可能加重腹泻,所以也要尽量避免。

对于吃辅食的宝宝,可以吃面汤、米汤、米粉等易消化的食物。

母乳喂养
的宝宝要减少奶量,妈妈不可吃辛辣、油腻食品。

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把奶
粉换成适用宝宝腹泻期的不添加乳糖的豆奶粉。

2.预防脱水:腹泻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所以要及时补充口
服补液盐,以预防脱水。

婴幼儿首选口服补液盐。

3.注意卫生:腹泻期间,孩子的抵抗力会降低,容易感染病菌。

因此,要注
意孩子的卫生状况,及时更换污染衣物、被褥,开窗通风。

同时,排便后
应温水清洗肛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涂抹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
保护肛周皮肤,促进损伤部位愈合。

4.观察病情变化: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大便次数、性状、尿量、
皮肤弹性、精神状态等。

如果发现孩子有脱水症状或病情持续加重,应及
时就医。

5.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腹泻加重或迁延
不愈。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

总之,在孩子腹泻期间,要注意饮食调整、预防脱水、注意卫生、观察病情变化和避免滥用抗生素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要保持孩子的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如果孩子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招聘考试题目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招聘考试题目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招聘考试题目: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出现的一种急性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稀薄、含水量多,常常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口服口服补液盐或者其他电解质溶液,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2. 饮食调整:在腹泻期间,应该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应该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

3. 抗菌治疗: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4. 对症治疗:对于严重的腹泻,可以采用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5. 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腹泻的次数、性状、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饮食调整、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观察病情变化。

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小儿腹泻病护理案例

小儿腹泻病护理案例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调整室温至适宜,减 少人员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饮食护理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患儿的饮 食结构,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 的食物,避免油腻、生冷、刺激
性食物。
对于严重腹泻的患儿,可能需要 暂时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物
质。
鼓励患儿多喝水,以补充因腹泻 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参考文献
腹泻病患儿的护理原则
腹泻病患儿的护理应遵循及时补充体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合 理饮食调整等原则,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腹泻病患儿的体液补充
腹泻会导致大量体液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以维持 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
腹泻病患儿的皮肤护理
腹泻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受损,因此需要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 燥,及时更换尿布,并涂抹适量的护臀霜。
案例启示与建议
加强预防意识
家长应提高预防意识,注意饮食卫生和气候 变化,避免感染病毒和细菌。
科学护理
家长应掌握科学护理知识,正确处理患儿病 情,避免病情加重。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患儿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小儿腹泻的认识 和预防能力。
05
参考文献

04
案例分析
腹泻原因分析
01
02
03
04
病毒感染
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 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感染
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感 染后可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腹
泻。
饮食不当
如喂养不当、食物不耐受等, 也可能引发腹泻。
其他因素
如气候变化、过敏反应等,也 可能导致小儿腹泻。
护理难点与应对
预防脱水
THANK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病病情观察规范
一、按病因分类:
1自身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水的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3)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2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可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二者多见,尤其是病毒,最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2)肠道外感染.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3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①人工喂养;喂养不当。

②过敏性腹泻;③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或活性丧失.
2)气候因素
二、腹泻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达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1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天大便可达10余次以上,每次量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2﹚全身中毒症状:轻型腹泻患儿偶有低热,中、重型腹泻患儿有发热,精神萎靡或烦燥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等。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脱水:主要为口渴、眼窝及前
囟凹陷、眼泪及尿量减少、黏膜及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弱、烦躁、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等。

三、病情观察:
1、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以下几方面观察:
轻度中度重度
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烦躁或萎靡昏睡或昏迷
皮肤弹性稍差差极差
口腔黏膜稍干燥干燥极干燥
眼窝及前囟凹陷轻度明显极明显
眼泪有少无
尿量略减少明显减少少尿或无尿周围循环衰竭无不明显明显
酸中毒无有严重
失水占体重百分比 5%以下 5%-10% 10%以上
2、体温:体温在37.5℃或以上时给于每日四次监测,体温38.5℃以上的随时监测至道恢复正常。

患儿入院体温38.5℃,遵医嘱予地塞米松2.4mg 静脉注射并嘱解衣散热,温水擦浴。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警惕惊厥发生.及时更换清洁衣物,观察有无脱水征象,避免受凉.
3、腹泻:
1)评估可能引起腹泻的因素。

2)观察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及量,并收集送检
3)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臀部护理,预防臀红4、体液不足: 1)防止液体继续丢失,调整饮食,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

2)静脉补液静脉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见尿补钾。

5、营养失调:与腹泻丢失营养物质过多及摄入减少有关
1)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有稀到稠.2)患儿主要以母乳喂养为主,辅以等量的米汤、粥、面条等。

3)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饮食.每天加餐1次,共2周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观察患儿臀部皮肤情况
2)选用清洁,柔软尿布,及时更换,避免使用塑料布。

3)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蘸干,涂油,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

4)局部发红.渗出或溃疡者.可用烤灯.理疗促使创面干燥愈合。

小儿腹泻的并发症及护理
一、小儿腹泻的并发症:
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泻时机体不仅不能有效地从食物中吸收水份和电解质,而且还会以肠液的形式将它们进一步丢失。

所以腹泻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水份和电解质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其中,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低钾、低钙和低镁,它们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例如低钾可引起顽固性的腹胀,低钙可引起手足抽搦或惊厥。

2、病毒性心肌炎:它发生在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之后,腹泻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病毒就可侵犯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

并发此病的患儿会有胸闷、胸痛、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

重症患儿会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肠套叠: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

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
只有2%~8%的病例为继发性。

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

腹泻和伴随它的病毒感染是引起肠套叠的主要原因,应当引起警惕。

4、营养不良:多发生在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腹泻之后。

营养不良会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易继发各种感染,如鹅口疮、支气管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而且腹泻迁延不愈还会加重营养不良,造成恶性循环。

二、护理:
1.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乳,改变饮食种类。

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合理喂养,乳食勿过饱,勿进难消化食物。

2.讲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要消毒。

3.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

4.做好腹泻患者的隔离治疗及粪便消毒。

5.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防止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肠炎。

6.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温度要适宜。

7.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

8.控制饮食,适当减少乳食,频繁呕吐者应禁食8~12小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少量易消化的食物。

初愈后应注意调摄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