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_程又中
国外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共52页
小麦单产增长情况,公斤/亩
750
650
550
荷兰
450 爱尔兰
350
250
英国
150
1961 1967 1973 1979 1985 1991 1997 2003
劳动生产率
按农业人口平均生产谷物:
– 1961年1400公斤 – 1984年6613公斤 – 2019年13040公斤
按农业人口平均生产肉类:
村庄选择项目上报后修建跨河的小桥 3. 宽阔笔直的村内道路 4. 村庄排污系统的改造 5. 瓦房顶取代茅草屋顶 6. 修葺农家的旧围墙 7. 改善传统的饮用水井 8. 村庄会堂的建造
新村运动以“勤勉、自助、合作”为宗 旨,以提高农民的生活伦理水平和改善 农村物质生活条件为目标,实现“摆脱 贫困,走向富裕”。
韩国政府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地方 官员要有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奉献精 神,二是激发和培养农民的自助精神。
新村建设的内容
农村的问题很多。韩国根据解决的主体,分为 三类:
– 需要农民个人解决的,如农业生产决策; – 需要村民合作解决的; – 需要政府解决的,如新品种培育、通电、建造高中、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国外农业与农村发展的 经验教训与启示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柯炳生
欧盟:促进农业发展的经验
法国的城镇布局
德国的城镇布局
欧盟农业政策的背景
西欧城乡一体化过程起步早,到二次世界 大战之前,城乡差别已经很小。 二战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遭到重创,但 农村设施保存较好。 但另一方面,战后农业生产却面临着突出 问题:粮食自给率只有80%左右。 从1962年开始,欧共体(欧盟前身)实 行统一的农业市场政策,农业问题成为欧 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是对新形势下“三农”各种指导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和提升。
而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盟、日本,已经踏上或经历了这个历史阶段,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农村运动,这些国家的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而且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国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1.韩国模式。
(1)背景。
韩国的“新村运动”开始于1970年。
它是因为一些特定的历史情况而产生的。
1945年韩国光复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依靠人力资源开发来发展经济作为其发展的惟一途径。
从1963年开始,韩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以出口为导向战略为主体、重点发展工业和推进工业化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
这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显著提高了韩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
但是,在科技水平提高的同时,韩国的生活伦理水平严重滞后,其国民勤俭节约、互相信任的良好社会风尚被战乱、通货膨胀和政治家不能兑现的口号破坏掉了。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也就是第二个五年计划快要结束的时候,韩国的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村人口大批无序流动、下降过快,引发诸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业机械化发展落后,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濒临崩溃的边缘。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年均增长了7.8%,农业为5.3%,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增速升至10.5%,而农业仅为2.5%。
为了扭转工农业发展失调和城乡差距过大,在政治强人“贫农之子”朴正熙总统的亲自倡议和热情支持下,韩国政府自1970年发起了“新村运动”,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
国外乡村振兴经验及其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
国外乡村振兴经验及其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作者:邱春林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01期摘要: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战后韩国、日本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在推动乡村实践中既注重政府引导又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既注重保持传统又突出特色发展,既注重经济发展又保持文化传承,既注重把农民组织起来又倡导依法治村等。
韩国、日本的乡村振兴经验对当前中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启发。
实施乡村振兴既要有实施理念的创新,又要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做到三个统筹,构建乡村振兴投入长效机制,坚持走乡村生态现代化建设之路,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夯实基础。
关键词:国外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新村运动;造村运动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9)01—0081—08乡村振兴战略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进一步实现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
当然,实现乡村振兴途径和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觉选择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国家应对一系列内外部环境压力和挑战的结果。
亚洲的韩国、日本在战后面对国内外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困境,在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梳理总结韩国、日本的乡村振兴经验和做法,对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无疑具有一定启发,值得我们去认真梳理和借鉴。
一、韩国新村运动对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一)新村运动的启动二战后,韩国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运动并取得显著成绩。
与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相对,韩国农村农业发展显著滞后,导致工农业发展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分化更加明显,给韩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
面对城乡发展的巨大鸿沟,韩国国家财力有限,无法满足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巨大资金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另辟蹊径,在政府的支持下把农民组织起来,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其投身建设自己的家乡,着力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
韩国-日本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对我国借鉴
韩国\日本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对我国的借鉴摘要:笔者通过分析韩国和日本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建设情况提出借鉴对策,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韩国;日本;农村建设;借鉴1 韩国、日本农村建设成功经验1.1韩国新村运动(1)背景自1962年以来,韩国开始大力推进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五年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进入腾飞期,但随之带来城镇差距进一步加大。
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一方面使城市承受过度的人口负担,带来交通、住宅、教育等方面的短缺,成为一种城市隐患;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减少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农业处于停滞状态。
以城市为主的工业化,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工业化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减少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单靠增加农民收入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新农村运动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旨在消除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并增加农民收入。
(2)成效①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村运动一开始,全国大部分农村都组织实施了修建桥梁、改善道路的工程。
1971~1975年间,全国农村工架设65 000多座桥梁,各村都修筑了宽3.5米,长2~4公里的进村道路。
到7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车,极大的改善了韩国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
同时,兴修灌溉设施和排水沟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为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新村运动突出成就在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韩国农民收入明显提高是从70年代开始的。
1970年,农户年人均收入137美元,到1978年,农户年人均收入649美元,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1993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的95.5%;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己跃升至1.4万美元。
国外乡村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借鉴
国外乡村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借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召开和发布一系列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会议和文件,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仅需要发展城市,更要重视乡村的发展。
尤其是在新时代,更需要发挥乡村地區的发展潜力,激发活力扩大内需。
同时,未来大量人口集聚在城镇地区,乡村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对我国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发展的研究。
文章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基本稳定且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当前阶段乡村发展的特点和特色,总结乡村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我国乡村发展提供借鉴,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健康发展。
标签:新常态;新型城镇化;乡村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城镇化进程加速。
但是,在当前农村人口仍然较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发生根本改变的阶段,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首要任务[2]。
传统城镇化不适合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不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解决。
因此党中央适时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4]”针对我国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多、人地资源矛盾大的特点,党中央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尤其是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召开和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会议和文件,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乡村振兴的方向和路径越来越明晰。
一、国外乡村发展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村地区为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当前的发展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国外经验与教训
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国外经验与教训益启示。
著名外国规划师留下了这样的忠告:你们应该更关注其他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尽可能避免重犯其他国家已经犯过的错误。
一、可持续发展的村镇规划建设价值取向在发达国家村镇规划中,判断可持续发展有2个不同的角度:一个是以生态为中心;一个是以人为中心的。
生态中心论以环境可承受和环境得以改善为前提来判断可持续发展,如决定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限度:人本论以满足当前人的需要但不损害后人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为前提来判断可持续发展。
两个不同的立足点的差异之一是尺度不同:生态中心论的尺度是区域的或全球的,而人本论的尺度是地方的,一个村、一个镇和一个城市。
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规划设计社区时大都采取人本论的立场。
英国的《21世纪地方发展纲要》从4个方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村镇规划设计:(1)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应采取生态学的方式去考察社区,重新研究社区与它的背景的关系,如自然景观、生态系统、水和能源等。
(2)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应尽可能强化地方社区的独立的和综合的功能。
一个地方对汽车的依赖会产生环境污染、交通设施使用不平等、过量使用土地和能源等问题,因此,避免地方社区的区域功能衰退,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去规划设计社区的重要内容。
(3)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中,采用人的尺度、土地与空间的混合使用、人群的混合居住、维护地方的社会资本等基本准则。
(4)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使每个人都能负起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系统干扰的责任。
按照这些准则设计的社区有如下理想特征:有适当的住宅、工作机会、当地生产的农产品、稳定的能源和水源;不同年龄和收入的人们形成一个和谐的社区;人们在那里生活、工作、参与各类社区活动;大部分人在那里工作,不需要每天为了工作而长途奔波;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自己属于那里。
这些描述可以归纳为6大设计原则:(1)独立性:无论从技术上、社会上还是环境上讲,村镇居民的日常需要应尽可能在当地得到满足。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_程又中
金融为基础 ,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角 ,以 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 ,形成包括政府主导 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以及农村 商业性金融体系三种体系共同发展的格局 。印度的农村
金融体系包括 :印度储备银行 (负责监管和协调) 、印度的 商业银行 (国有及私人) 、农业信贷协会 、地区农村银行 、 土地发展银行 、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 、存款保险和信 贷保险公司 。除了直接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
美国的涉农金融体系除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外 ,还包 括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和美国农业保险体系 ,前者由美国 联邦政府主导创建 ,专门为本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融 资服务 。后者则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联邦农作物保 险公司 (风险管理局) ,第二层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 保险公司 ,第三层是农作物保险的代理人和查勘核损人 。 美国的农村金融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性
外 ,印度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管 、保险和间接支持体 系 ,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高效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总的来说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 体系以支持农业的发展 ,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筹 集资金 ,并提供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 ;更重要的是 , 它们大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 政府通过立法来保障 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和稳定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 2007 年第 2 期
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国外经验与教训
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国外经验与教训【摘要】国外的新农村建设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引言部分介绍了国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成功案例,为正文部分打下基础。
正文内容包括科技创新、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政府政策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这些方面是国外经验中值得借鉴的重点,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路径和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国外经验与教训,指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展望了未来,指出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综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通过对比和吸取国外经验,我国新农村建设将更加有效率和可持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国外经验、教训、科技创新、社区参与、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政策、未来展望、成功案例1. 引言1.1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国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新农村建设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农村地区,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新农村建设还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加强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社区。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只有加强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农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1.2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包括日本的小山町、荷兰的欧韦尔德、韩国的静冈、新西兰的汉密尔顿等。
这些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小山町位于日本东京都的一个山区,曾经是一个经济落后、人口外流的地区。
通过政府引导和社区合作,小山町进行了农村振兴工程,重点发展了农业和旅游产业。
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_林凤
28 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林 凤 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也是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踏上或经历了这个历史阶段,发展中国家也必须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东亚的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实施了世界闻名的“新村运动”,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造村运动”。
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及美国等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农村改革和建设。
这些国家的农村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基本解决了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积累了一些农村建设的经验。
一、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政府大力倡导、支持农村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启动者。
政府对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对农村建设的倡导与推动。
一般而言,在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在发展上总是落后于工业和城市,要改变这种不协调局面,必须通过农村改革与农村建设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政府出面倡导与推动。
韩国“新村运动”就是韩国政府为了改变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状况而倡导起来的。
日本“造村运动”的出发点是以振兴产业为手段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造村运动的发展,后来运动的内容扩大到包括景观与环境的改善,历史建筑的保存、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康与福利事业的发展等整个生活层面,运动的地域也由农村扩大到都市,变成全民运动。
政府对农村改革、农村建设的倡导和推动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求政府要作农村建设的启动者,这对政府来讲是责无旁贷的。
21对农村建设的规划与规范。
政府对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长远而系统的规划,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一贯之,并在推动过程中对农村建设运动进行规范。
在这方面韩国的做法具有代表性。
韩国所实施的“新村运动”的项目都是由专家经过周密研究后设计的,是用现代科学和理念决策的产物。
境外反哺农业的经验教训与我国新农村建设
一, 欧美历史启示: 政治博弈 中的长效 机制逐渐形成
欧 美国 家扶 持 "三 农" 发展, 从而 实现 城乡 共同 发展 的 历 程, 就是一部 通过政 治博弈 , 达 到社会 集团之 间利益 整合 或 妥协的历 史� 在这 个进程中 , 使 得利益天平 逐渐向 "三农 " 倾 斜, 从而形成 一种反 哺农业 , 建设农 村的长效 机制� 欧美 国 家的这种 历史进程表 明: 社会 要坚定反 哺信念�首先, 反哺 "三 农" , 实 现社会 但 时至今日 , 由 于农业 生产依 附于自 然的诸 多特点, 特 别是 基 本生产 资料�� � 土 地的不 可转移 性,在 很大程 度上制 约 了 农业不 能像工 业一样 ,通过 科技发展 迅速获 得日新 月异 的 生产力�在利益 差距日益 拉大的残酷 现实中, 如果 没有外 力 作用, 资源大 量流出 以及由 此导致的 农业萧 条,农 村凋 零, 农 民贫困就 是一个 必然结 局�因 此, 为实现 社会均 衡发 展, 反哺 " 三农" 同样也是 一种必然 选择� 其次, 反哺 "三 农" , 进 行利益整 合, 是实现 社会和 谐的重 要举措 �在欧 美国家, 把 社 会 集团 之 间通 过 政治 博 弈 达成 利 益妥 协 视作 理 性 行 为, 并 不是不光 彩的事 , 而 如果形 成僵局 或冲突 恶化则 实属 无 奈或不智 �我国 封建社 会存续漫 长, 专制 思想影响 很深, 人 民不善利 益表达, 社 会也没 有形成 崇尚民 主的氛围 , 在政 治 舞台上, 不管 是那朝 那代, 更没 有大规 模利益 集团在 制度 内 达成妥协 , 以 确定国 家大政 方针的 先例� 不仅如 此, 在处 理 国内问题 上, 长期以 来还造 成妥协 是软弱 , 流 血即光 荣的 偏 见�在 这种历 史沉淀下 ,马上 指望农 民作为 一个利 益集 团 ,在制 度框架 内采取 规范的 诉求方式 来谋求 自身利 益实 现 是不太 现实的 �通过 执政党 的先进性 和前瞻 性以及 社会
国外农村改革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国外农村改革实践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新农村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我们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就曾经多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但由于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和过去财力及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构想仅仅停留在较低的层面。
而此次中央重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不仅是因为我国已完全具备了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政策环境和强劲的财力支撑条件,而且也由此看出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第四代中央领导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和他们所付出了巨大的政治勇气。
再者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不是对过去新农村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可以预计,扎实推行这一重大战略必将对实现城乡统筹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产生划时代的重大影响。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要想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涉及到我国8亿农民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在当前大张旗鼓推进新农村建设热潮中,我们很有必要冷静地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比较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国外好的经验,毕竟他们走在了我们的前面,给我们趟出了一条基本可行的路。
虽然中外的国情不同,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很多经验却是相通的。
最基本的就是要围绕农民就业增收这个核心,发展经济,并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这方面,韩国、日本、德国等建设新农村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成为不少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我想通过对他们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学习,一定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国外几个典型农村建设的实例介绍韩国的新村运动(一)新村运动的背景1、社会的不稳定、城乡发展严重失衡五六十年代的韩国农村的社会问题是很严重的。
严重到什么程度?因政治动乱使许多老百姓死于非命。
还有卖儿卖女,打架斗殴,打老婆孩子,酗酒赌博的,咱们现在说的黄赌毒在当时韩国农村应有尽有,比咱们的农村严重得多。
这个时期韩国的粮食不够吃,也饿死了一些老百姓。
国外农村建设的有关经验和做法
2陈中华 。李玉盛. . 山东 乐陵 :一 位富豪的乡村 改造
实验 . 华 网 。2 o .. 新 0 632 2
3徐 久 锋 . 阳 首 次 全 员 轮 训 村 支 书 . 民 日 报 。 . 沈 人
2 o . .9 0 632
4 ・ 新农村建设的赣的模式, 杨军・ 最大程度尊重农民
一
园・ 新华网, 06 ・ 203n
( 本文 由李毓 良整理)
4 — 4
维普资讯
国家 的现代 农业 建 设 , 本上 是 在低 价 能源 时期 实 现 的 . 般 称 为“ 油农 业 ” 虽然 这 些 国家 的农业 发 基 一 石 。
参考资料 :
意 愿 ( 风 窗 ) . 浪 网 ,2 0 .. 南 新 0 63 2 5卢 良 恕 ,刘 志 澄 ,王 东 阳 ,孙 君 茂 . 乡统 筹 发 展 . 城
1 双 川 . 西 村 :中 国新 农 村 的 方 向 ( . 林 华 半月 谈 ). 新 华 网 ,2 o . 064 2
思 路 , 文 根据 有关 资 料整 理 编选 了部 分 国家 发展农 业 和 建 设农 村 的做 法和 经验 , 读 者 参 考 。 些 资 本 供 这
料 分为 两部分 , 是发 达 国家建 设 现代农业 的主要做 法 ; 是部 分 国家发 展农 业 、 一 二 建设农 村 的案 例 。
一
、
( 上接 第 4 3页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 实践 看 , 县 1 富裕 生态 家 园示 范 点建设 初具 规 模 , 全 6个 各有 特色 , 拘一格 , 的依 山而建 , 的 不 有 有 傍 水 而立 。 平安 乡 的社 山新 村 。 是一 个集 生 态农 业 、 游观 光 于一 体 的典 型 村 。 就 旅 村里 有 7 0多 户统 一 设 计 的新 民居 , 村前 清 清流水 , 影 婆娑 , 后青 山掩 翠 , 竹 村 鸟语 花 香 , 四周是 碧绿 的果 园 , 上 架 着一 座 钢轨 河 木 板平 安桥 , 有 “ 桥流 水人 家 ” 很 小 之美 。 上 村风 文 明 , 加 民风 淳朴 , 内外 的游 客慕 名 而 来者 甚 多 。 们 境 他 下 江 中撑排 、 泳戏 水 , 果 园摘果 , 游 进 入农 家与 村 民饮酒 同乐 。 里办 旅 馆 、 村 开饭 店 、 旅 游 的村 民 , 年 搞 每 也增 加 收入两 三万 元 。 新 村建设 拉动 了农 村 非农产 业 的发展 。 托十 里桃 花长 廊 的大 岭山 和潮水 岩新 村 、 托 万亩 月柿 基 依 依 地 的红 岩新村 , 2 0 自 0 3年 以来 分别举 办 了三届 桃花 节 和月柿 节 , 引着 区 内外 数 十万游 客 来 观光 旅 游 , 吸 促进 了农 村第 三产 业 的蓬 勃发 展 。 恭城 , 出打工 的并 不 多 , 村 劳力转 移基 本实 现 “ 土化 ” 在 外 农 本 。 有人这 样 赞美 恭城 新农 村 : 天是花 园 、 天是林 园 、 天是 果 园 、 天是公 园 , 春 夏 秋 冬 一年 四季 是乐 园 。 恭 城 的农村 , 在人 们 面前 展现 出了一 幅“ 小康 、 生态 文 明 、 生 、 卫 和谐 ” 的新 画卷 。
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韩光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分析、研究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健全的市场经经济制度1.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现代农业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市场经济在经济制度上保证了农村市场经济主体在土地产权、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以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立足点。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没收了亲英派贵族地主的领地,并把这些土地分成小块出售,使之成为农民的财产。
美国政府把向西推进得到的土地宣布为国有,然后出售给移民垦殖,使西部建立起大量的、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在南方还把少部分土地直接卖给或分给黑人。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或经营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具有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这为现代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
日本明治维新后,首先废除了封建社会的身份等级制度,允许农民有居住和选择职业的自由。
其次是实行了农业制度的改革,废除了作物耕种的限制和土地转让的限制,允许农民自由种植和土地自由买卖及出租。
农民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一经确立,获取更多收益便成为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内在动力。
这种动力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日益发展的根本力量。
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促使农村市场经济主体不断增加先进的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结果使农业生产的微观基础更扎实、牢固。
2.建立农产品价格调节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并趋向均衡价格。
这是农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各国一般将农产品价格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市场价格;另一种是控制价格,由国家制定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
这种双重价格机制的基本内容是对农产品价格的支持。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谢谢观赏!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主讲人:谢珺 组员:李强、刘斌辉、向秋、随国庆
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前言
前言
概况
概况
启示
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 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 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 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 农村建设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世纪的时候,欧洲的很多国家,包括荷兰都面 临着来自他国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大部分其他国 家都采取限制的措施,阻止这些廉价的农产品进 入本国,以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 荷兰着力于 在国内创造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条件,加大对农 业科技的研究投入,开发优质的教育,为农民提 供技术推广服务和职业培训,使得荷兰农场更有 竞争力、农民拥有更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重要 原因。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也推动了农村的发展。政府的角色是制定相应的 法律和制度,使农民合作社的利润可以合理地在 农民之间分配,而政府只从中提取其中的一小部 分利润。把农民变成“企业家”.
日韩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脱贫致富 法国 没有农业税,农业补贴却很多 荷兰 把农民变成企业
法国——没有农业税,农业补贴却很多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拥有可耕土地2800 万hm^2,20世纪50年代以前,法国农业远落 后于其它国家,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占主体, 同时法国还形成了封闭而稳固的农业生产结构 吗、,产权模糊的农村公社,思想观念保守的 农民,从未摆脱农产品净出口国局面, 总而 言之,法国陷入一个低水平的恶性循环怪圈。
2. 准确定位。韩国政府将农民定位为农村建设的主角,而政府在农 村建设中只是充当引导、援助作用的配角;
国外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巴西:城乡发展失衡的教训
背景:农业发达
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巴西农业生产和 贸易发展较快。2003年同1961年相比,谷物生 产增长了3.5倍,大豆生产增加了190倍,甘蔗 生产增加了5.7倍。 甘蔗(超过4000万吨),柑橘(1800万吨)和 咖啡豆(250万吨)生产遥居世界首位。 大豆(5000万吨以上)生产仅次于美国,居第 二。 玉米(3500万吨)生产位于世界第三。
主要措施与做法
主要措施:
– 市场支持政策 – 政府公益服务 – 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 直接补贴政策
财政支农资金支出:840亿欧元,1500万 农业人口,人均5600欧元。
10500
15500
20500
25500
5500
500
1961 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背景:农产品贸易数额大
巴西还是农产品出口大国。2004年农产 大农产品出口国。 如果按农产品净出口额计算,巴西以 236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荷兰191亿美元 居第二。 就具体产品看,巴西的食糖、咖啡豆和 鸡肉出口居世界第一,大豆、豆粕和牛 肉出口居世界第二。
欧盟谷物生产发展,万吨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961 1965 1969 1973 1977 1981 1985 1989 1993 1997 2001
欧盟肉类生产发展,万吨
欧盟谷物贸易,万吨
国外村镇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房 度假 或安 度 晚 年 ; 村 的 服 务 设 施 高 农
距 。
级化, 即促 进 乡 村 城 市 化 , 小 城 乡 差 核 心 是生 活 质 量 。美 国小 城 镇 各 有 特 色 , 似 相
性 有 三 点 : 城 镇 把 创 造 一 个 比 城 市 更 小
“ 村 运 新 优 美 舒 适 的生 活 居 住 环 境 放 在 首 位 , 重
韩 国 于 I7 年 开 始 的 90
动 ”其 成 功 之 处在 于 : ,
视 交 通 、 信 、 共 服 务 等 条 件 , 私 人 通 公 为
基 本 上 可 就地 解 决 。新城 交 通便 利 、 施 时 『 调 整 了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 次 , 民 设 卣 J 其 居
齐 全 , 境 优 于大 城 市 。新 城 建 设 有利 于 环
但 是 由 于 我 国 长 期 以 来 对 农 村 投 控 制 大 城 市 的 规模 、减 轻 大 城 市 的人 口 压 力 、 解 一 系列 的城 市 问题 。 缓 , 展 乡村 经 济 , 0 纪 5 - 0年 代 英 国政 2 世 0 7 府 开始实施大规模 村镇 “ 展规 划” 目 发 ,
肥 力 下 降 , 及 生 活 污 水 乱 排 放 导 致 地 村 建 设 对 提 高 乡 村 生 活 的质 餐 , 善 乡 以 改 下 水 污 染 严 重 , 直 接 威 胁 饮 用 水 的 安 村 生 活 和 就 业 环 境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积 极
但 英 全 ; 3 新 农 村 建 设 缺 乏 合 理 规 划 , 地 作 用 , 也有 孵 端 。之 后 , 国 的 乡村 政 () 土 集 约 利 用 率 低 ,很 多 农 村 庭 院 太 大 , 策 出 现 转 变 , 向 “ 构 规 划 ” 改 变 过 住 转 结 ,
国外乡村建设对涪陵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国外乡村建设对涪陵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鲍旭源【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是基于新时代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这一历史现状,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国家战略.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多经历过乡村衰落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切实可行的解决模式.把国外乡村建设成功经验应用于涪陵区乡村发展实际,有助于解决涪陵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面临的产业链不完整、产业结构单一、人才流失等问题.【期刊名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2【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国外乡村建设;涪陵区【作者】鲍旭源【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 ,重庆涪陵 40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7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
区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受资源禀赋等因素限制,面临着不同难题。
涪陵区地处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助推长江经济带发展。
因此,提升涪陵区乡村建设水平,发挥涪陵区东西部枢纽的战略地位,意义重大。
1 涪陵区农村发展实践与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的偏离涪陵区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长期由农村单向流入城市,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与乡村振兴内在要求存在一定偏离。
1.1 农业产业价值链整合度偏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规模农业、工业化和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等阶段,过去主要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转化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乡村的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等方面。
要实现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因为“产品价值可分解到不同的经济模块创造,各个经济模块的活动决定着个别环节的价值,也决定着整个产品的总价值;价值单元环环相扣,导致产业中价值的'链'化,从而形成产业价值链”[1]。
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
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
李雯;李嘉林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
【年(卷),期】2008(028)005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举措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非常有意义.文中侧重分析了几个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的经验,提炼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几点启示,以期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所帮助.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李雯;李嘉林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0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
【相关文献】
1.农业科技园带动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经验启示——以北戴河集发观光园为例
2.长三角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和经验启示
3.韩国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录
4.共生与融合:建国70年来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启示——以江山市乡村大花园建设为例
5.国外种猪引种经验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式 。美国通过由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信息系统的硬 件建设 、信息资源的长期积累和低成本共享的方式来实 现农村信息化 。日本则由相关政府部门联手推进农村信 息化建设 ,政府主要负责村信息化的市场规则及发展政 策的制定 、大容量通讯网络及地方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 和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立 。法国的农村信息建设和服务 主体多元化 , 不同主体的服务重点 、对象和群体的规模有 所不同 ,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印度采用公私共享的合作 模式 ,由中央政府至地方的各级农村发展部和村民自治 组织负责建设和管理 。④
(二)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国外农村合作社已有近 200 年的发展历史 ,在提高农 民组织化程度 、保护农民利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 发展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目前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 。一是 以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欧洲模式 ,以德国 、荷兰 、法国为代 表 ,大多是根据某一产品或某一项农业功能或任务而成 立一种合作社 ,前者如牛奶合作社 、小麦合作社 ,后者如 收割合作社 、销售合作社 。合作社由农户提交股金 ,有的 还吸收一部分政府的财政补贴 。合作社与政府的关系比 较密切 ,农业合作社成为连接农民与市场和政府的纽带 和中间组织 。二是以综合性合作社为主的日韩模式 ,以 日本 、韩国 、以色列 、泰国 、印度和中国的台湾为代表 ,如 日本 、韩国的“农协”。综合性合作社涵盖生产 、销售和多 种业务 ,是半官半民的组织 ,与政府关系密切 ,政府对农 协给予了大量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三是以跨区域 、协作 式合作社为主的美加模式 ,美国 、加拿大 、巴西建立在大 农场 、大农业基础上的共同销售性合作社即是 ,一般一个 专业合作社只经营一种产品 ,但体现了对该产品的深度 开发 ,涵盖了销售 、运输 、储藏 、初加工 、深加工等各个环 节 。⑤ 国外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持保护和扶持的态度 ,给予 的政策比较优惠 。国外一般规定对合作社的经营免征所 得税 ,墨西哥和巴西还允许合作社内部自办金融组织 。⑥ 在美国 ,经联邦所得税法认可 ,农民合作社的纯收入通常 按单一税原则征收 。在日本 ,多年来 ,政府对农协一直实 行低税制 ,如所得税 ,一般股份公司要缴纳 62 % ,而农协
金融为基础 ,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角 ,以 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 ,形成包括政府主导 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以及农村 商业性金融体系三种体系共同发展的格局 。印度的农村
金融体系包括 :印度储备银行 (负责监管和协调) 、印度的 商业银行 (国有及私人) 、农业信贷协会 、地区农村银行 、 土地发展银行 、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 、存款保险和信 贷保险公司 。除了直接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
(三) 涉农金融体系建设 国外农村涉农金融体系包括三大部分 : 农村合作金 融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 。合作金融指由
农民或民间资本采取合作方式成立的金融机构 ,以解决 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德国和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包 括基层 、中层和中央三个层次 ,呈金字塔型 ,各级法人均 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 ,机构遍布全国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 具有亦官亦民 、上官下民两重性质 。地方和省级农业互
11 发达国家的农地流转 。美国农地属农场主私有 ,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历史基础是家庭私人农场 ,农场主 拥有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私人所有权 。政府采用信贷支 持 、政策引导 、利息调节 、价格补贴等经济手段 ,鼓励家庭 农场规模适度扩大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一般不涉及土 地的所有权 ,大多是土地使用权 、经营权的有偿转让 ,土 地转让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通过签订经济契约来实现 , 土地流转的主要目标在于农场规模的扩大 、生产要素的 优化组合以及先进科技与管理的运用 。日本的农地以小 规模家庭私有制为基础 ,实行小规模家庭协作式经营方 式 ,其农地管理实施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20 世纪 70 年代后 ,在政府和民间中介组织的共同推动下 ,日本的农 地流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政府不 断完善农地制度 ,解除农民疑虑 ,克服农地流转障碍 ;民 间中介组织在促进农地流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认定农 业者制度 ,以便保证农地流转的农业使用方向 ;政府培育 与扶持中介组织 ,并对它们的活动加以规范 。
外 ,印度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管 、保险和间接支持体 系 ,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高效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总的来说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 体系以支持农业的发展 ,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筹 集资金 ,并提供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 ;更重要的是 , 它们大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 政府通过立法来保障 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和稳定 。
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具体建设和管理来看 ,例如 农村公路的建设 ,首先由政府确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 来源 ,许多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和征收公路税的办法 融资 ,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公路 等级予以分担 、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的融资模式 ;其次 ,国 家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和整体规划 ,在政策上保障农村 公路与全国运输网络的协调发展 ;第三 ,对农村公路的管 理主要集中在州级及其以下各部门 。②对于农村电业建 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优惠性的农电发展政策 。 如美国的 农 电 合 作 社 对 联 邦 政 府 所 有 电 厂 的 电 力 拥 有 “第一购买权”,电价较商业性电力公司的要低 。日本政 府对农村配电工程建设提供贷款 ,对农民生活用电及农 业排灌 、脱粒和加工用电分类收费 。法国 、巴西都建立了 农村电气化发展基金 ,并以低价或优惠等方式支持农村 电业建设 。澳大利亚也对农村电气化实行保护性福利政 策 ,通过提高城市电价消化农村供电的成本 。③
二 、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
发达国家大多将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看待 ,因而采取 多方面的支持和保护性政策 ,如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 实施各种直接 、间接的农业补贴和信贷 、税收 、贸易等方 面的优惠政策以支持农业发展 。美国 、欧盟和日本在这 方面最为典型 ,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如此 。
11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当前国外在农业科技推广上 存在着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以政府农业部门为主体的农 技推广模式 ,政府是农业科研和推广的主要执行者和融 资方 ,采取自上而下的推广运作方式 ,以以色列为代表 。 第二种是以大学 (农学院) 为中心的农技推广模式 ,政府 将农技事业中的技术部分转移给涉农高校负责 ,政府从 政策和宏观上把握国家农技发展方向 ,同时整合社会资 源 ,形成“教育 —科研 —推广”三位一体的模式 ,以美国为 代表 。第三种是以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推广模式 ,政 府和农民合作组织相协同 ,采取自下而上的运作途径 ,做 到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 ,以日本为代表 。第四 种是商业市场化推广模式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科研 , 推动农业公司开发农业新技术并加以推广 ,其特点是逐 利性 、针对性都很强 ,以法国为代表 ,美国 、意大利采取这 种模式的比例也较高 。⑨
美国的涉农金融体系除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外 ,还包 括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和美国农业保险体系 ,前者由美国 联邦政府主导创建 ,专门为本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融 资服务 。后者则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联邦农作物保 险公司 (风险管理局) ,第二层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 保险公司 ,第三层是农作物保险的代理人和查勘核损人 。 美国的农村金融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性
一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建设
(一)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发达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 ,效果比较
明显 ,而发展中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则相对 较少 ,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总体上都是由政府主导 ,社会 、市场和农民合作组织为辅 进行投入 。①不过“政府主导”也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这取 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指向 、本国的国力及由其最 终决定的公共财政能力 ,以及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 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高 ,政府在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 、激励政 策的实施和信息引导上 ,实际建设则由不同性质的企业 承担 。韩国的“新村运动”由政府提出各类工程建设项 目 ,经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后 ,政府再免费提供水泥 、钢筋 等建材实施目标 ,如果建得好 ,政府继续追加建设投入 。 日本的农民自治组织 ———农协发展得很成熟 ,在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巨大 。印度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 高 ,政府只能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一些最 基础的设施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 2007 年第 2 期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Ξ
程又中 胡宗山
[ 内容提要 ] 当前国外农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涉农金融体系建设 、农地与农地流 转制度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 、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社会政治生活的组织 与管理体系建设 、农村城市化的路径选择等方面积累了不同的经验 ,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建设工程 ,有力推进了 发达国家和部分重要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了解并借鉴国外农村建设中的有益经验 ,对于解决我国的 “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 关键词 ] 国外 农村建设 经验教训 [ 分类号 ]D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526505 (2007) 0220100205
助信贷银行是私法性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而它的中央 机构 ,即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总行属于国家机关 。美国的 农业合作金融机构体系由联邦土地银行及其协会 、联邦 中期信贷银行及其生产信贷协会以及合作社银行三类相
互独立的合作金融组织所构成 ,主管部门是联邦农业信 贷管理局 ,它是隶属美国政府农业部的一个独立机构 ,自 成体系 ,不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督 。美国农业信用合作 系统初期由政府出资创办 、扶持引导 ,其后由借款人借款 认股来筹资 。大部分的农业合作金融机构的控股权为借 款农民或农民合作社所有 ,但合作方式比较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