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三维适形放疗原理

三维适形放疗原理概述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疗技术,通过结合先进的成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可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从而实现对肿瘤的精确照射。
本文将介绍三维适形放疗的原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1. 三维适形放疗的原理三维适形放疗的原理是基于对患者进行三维成像,以获取肿瘤和周围正常结构的准确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进行精确的剂量计算和治疗计划设计。
其具体步骤如下:1.1 三维成像三维适形放疗需要对患者进行三维成像,以获取肿瘤和周围正常结构的准确位置和形状。
常用的成像技术包括CT、MRI和PET等。
CT扫描是最常用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显示出肿瘤和周围组织的细节。
1.2 立体定位立体定位是确定肿瘤和正常组织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的过程。
通过使用定位器和参考标记,可以确定患者的位置,并将其与CT图像进行对齐。
1.3 治疗计划设计治疗计划设计是根据三维成像和立体定位的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进行的。
在计划设计过程中,放疗医生将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输入计算机,然后根据治疗目标和剂量限制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治疗计划。
1.4 剂量计算剂量计算是根据治疗计划和患者的解剖结构,计算出每个治疗区域应该接受的辐射剂量。
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可以根据放射生物学模型和剂量分布目标,为每个区域的剂量进行优化。
2. 三维适形放疗的优势三维适形放疗相比传统的二维放疗具有以下优势:2.1 精确定位三维适形放疗可以通过三维成像技术准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形状,避免了传统二维放疗中由于无法准确确定肿瘤位置而导致的剂量不均匀。
2.2 保护正常组织通过对正常组织进行精确的剂量计算和治疗计划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3 提高治疗效果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根据肿瘤的特点和解剖结构,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治疗效果。
2.4 减少治疗时间相比传统的二维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可以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适形调强治疗过程

由医生确认该层面是否与计划等中心层面一致。必要时作适当调整。
体位确认
以上验证通过以后,说明实际中心与计划 中心重合。新的标记点就是以后摆位治疗的参 考点。原标记点去掉。
实施治疗
治疗前的体位验证是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患者第 一次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至少每周一次拍摄射野片或采集射野影像。方式 可以采用Varian加速器的EPID或OBI影像系统。
等中心绝对剂量的误差不超过3%
体位确认
无论计划设定的等中心位臵是否相对体表标记发生了移动, 治疗之前,患者都需要回到CT模拟机或常规模拟机上重新校位, 确认计划设定的等中心与实际治疗的等中心(加速器的等中心) 重合。
体位确认
利用模拟机进行体位确认的具体过程是:
患者严格重复定位时的体位躺好,扣上体膜。移动床使激光
线对准体膜上的“+”字标记线。
根据计划给出的数据(如:进或出床 Z cm,升或降床 Y cm, 左移或右移床 X cm)来调整床的位臵,使计划等中心与激光
线的中心(加速器等中心)重合。
到位以后,比较来自计划的DRR图与来自模拟机的射野验证 片两者的符合情况。通常选择 0°和 270°机架角拍验证片。
体位确认
体位确认
深度验证。验证射野中心轴
在体表的入射点到射野中心的 距离,即等于(SAD-SSD)。在 0°野时,打开距离灯,读出 SSD值,(100-SSD)就是从体 表到等中心点的深度,即可验 证该深度与计划给出的在中心
层面的深度值AO是否一致。
体位确认
利用CT模拟机进行体位确认的具体过程是:
患者选择
三维适形(3D-CRT)治疗 小体积、形状比较规则、沿人体纵轴方向变化不大的凸形靶区 多个适形射野,配合使用楔形板,调整射野权重,有可能使剂量分 布的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 调强(IMRT)治疗 靶区很大、形状不规则,而且沿患者纵轴方向扭曲时,如食管、气 管等部位的肿瘤。 病变周围有很多重要器官、靶区呈凹形,如宫颈癌、鼻咽癌等。 必须用较大且较复杂的适形照射野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这时必须采 用调强技术。
简述头颈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的制模流程

简述头颈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的制模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头颈部三维放射治疗技术的制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患者准备:在开始制模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患者实施放疗时完整的流程

为患者实施放疗时完整的流程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
以下是为患者实施放疗时完整的流程:
1. 评估和诊断:在开始放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是否适合放疗。
2. 制定放疗计划:根据肿瘤的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放疗团队(包括医生、物理师和剂量师等)会制定个性化的放疗计划。
这包括确定放疗的剂量、次数、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以及照射范围。
3. 模拟定位:在放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模拟定位。
这通常涉及使用特殊的设备对肿瘤和周围组织进行定位,以确保放疗的准确性。
4. 放疗实施:一旦放疗计划确定并且模拟定位完成,患者将开始接受放疗。
放疗可以在医院的放疗中心或其他专门的放疗机构进行。
在放疗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保持静止,以确保放疗的精确性。
5. 放疗副作用管理: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反应、疲劳、恶心、呕吐等。
放疗团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管理,以减轻副作用的影响。
6. 放疗后的评估:放疗结束后,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放疗的具体流程可能因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医疗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整个放疗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和积极的沟通非常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受治疗,并及时报告任何不适或问题。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放射治疗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量射线寻找并摧毁肿瘤细胞。
然而,放射治疗并不总是能够瞄准肿瘤区域,而可能会影响到健康的组织。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一种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患者的CT扫描转化为三维图像,以帮助医生规划精确的放射治疗。
这种技术还使用先进的线性加速器和多叶调制器,以寻找和摧毁肿瘤细胞,确保不会影响健康的组织。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如何工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通常是使用计算机控制的设备在放射治疗室内完成的。
整个治疗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CT 扫描首先,患者将进行CT扫描。
医生会使用CT扫描仪获得患者所需的三维图像,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
2. 三维模拟一旦拥有了3D模型,医生就可以使用专业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模拟。
这可以帮助医生规划精确的治疗,以尽可能避免影响到健康的组织。
3. 治疗计划制定治疗计划制定是一个精细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肿瘤的大小、型状和位置。
医生还需考虑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
这些都需要在计划制定阶段得到详细概述。
4. 真实进行放疗当制定好了治疗计划后,医生会开始进行放射治疗。
在此期间,患者会躺在特殊的治疗床上。
放射治疗设备利用先进的技术帮助医生瞄准肿瘤,保护健康的组织,并摧毁肿瘤细胞。
优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改善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身体其他区域的影响。
其他优点包括:更精确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和精确控制,可以更精确地识别需要治疗的区域,同时降低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
效果更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可以使治疗更加精确,避免对身体其他区域的影响。
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在许多情况下,使治疗方案更加有效。
更短的治疗时间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可以显着减少治疗时间。
这可以减少治疗次数,并具有更便捷和经济的优点。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放射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放疗的效果和精确性。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靶区由主管医师勾 画,上级医师审核 确认后,交予物理师 进行放疗放射野设 计。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组织限量
物理师根据要求选择射线的性质、能量、照 射野数量、方向、组织补偿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流程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常金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 疗。 它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的肿瘤结构,通过 在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 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 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 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 使得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
理想的肿瘤放疗
只照射肿瘤而不照射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肿瘤影像技术的发展,产 生了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和结构上的虚拟 三维重建及显示技术。
最大程度的照射肿瘤,最好的保护肿瘤周围 的正常组织。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施
1)患者需穿病员服进行放疗。 2) 放疗开始前主管医师,物理师,技师应充分沟 通以确定正确的患者体位,固定方法,各项治疗参 数的正确输入及执行。 3 )主管医师,物理师,放疗技师亲自参与患者第 一次放疗,并向放疗技师说明摆位技巧及质量控制 方法,交代摆位和治疗过程要求。
谢谢!
1、定位 2、靶区及危险器官勾画 3、放射野设计 4、放疗计划评估,优化 5、放疗计划的输出 6、放疗前模拟验证 7、放疗计划实施
放疗操作规程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操作规程
1. 操作技师认真阅读治疗单,查对病人姓名,将病人引入治疗室内;
2. 查对病人的体膜和面膜,并确定定位床上V形板的位置;
3. 帮助病人仰卧于体膜,对齐定位标志线,并注意姿势对定位标志线的影响;
4. 把主弓置于定位床上,用手电光验证位置的准确性,如误差大于1mm,需要找出误差的原因;
5. 对靶点坐标,对好后,需有一操作者发声校对坐标的准确性;
6. 对激光线,需要保证定位床的水平,第一次治疗时,需要在体膜上或面膜上做激光标志,以后如重复性差(大于1mm)需找误差原因;
7. 确定治疗野之模块,模块置于多叶光栅后要检查多叶光栅叶片的适形情况,必要时调整;
8. 加速器出束前,需要认真检查机架的角度,床角度、光栅角度、光野大小,模块的更换情况及治疗Mu 等,一人操作加速器键盘,一人发声校对,如有疑问及时询问做计划的物理师,确定无误后方可出束;
9. 做好治疗登记:日期、次数、床位置;
10. 此操作需要两名放疗技师完成,不可一人单独操作,病人第一次治疗时,需有医生和物理师在场,问放疗技师交代计划的内容和注意点。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和照射技术

关键 词 : 咽癌 ; 鼻 三维适 形放 疗 ; 照射 摆位
中图分 类号 :7 9 3 R 3. 6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0 6 0 7 ( 0 0 1~ 0 0 0 10 — 9 9 2 1 )8 0 7 ~ 1
鼻咽癌 三维适 形放射 治疗 是 一种 高精 度 的放射 治疗 技术 , 体 位 固定和摆 位技术 是放 疗计划 执行 过程 中一个 重要 环节 , 整个 放 疗过 程 中都 需要保 证精确 的摆 位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位 , 否则就 可 能造成 靶 区剂 量不 足或正 常组织 超量 【本 文就 我 院 l 例 鼻 咽癌 患者进 行三 维 1 】 , 9 适形放 疗的摆 位和 照射技 术进行 探 讨。 1 资料与方 法 11 .一般资 料 : 理诊 断 确诊 为鼻 咽癌 低分 化鳞 状 细胞癌 , 经病 且无 远处 转移 的 1 9例患 者 , l 例 , 6例 ; 龄 2 — 9 ; 理 分 男 3 女 年 86 岁 病
慨代 诊
鼻 咽癌 三维 适形放 疗摆 位和 照 射技 术
李翠 荣 ’ 朱广 明
摘 要: 目的 : 过对鼻 咽癌 患者应 用三维 适形放 疗 , 讨其 最佳定位 、 通 探 摆位 治 疗技 术。 方法 : 用 三 维适形放 疗计 划 系统和 直线加 速 应 器6 v x 。 体位 固定装 置相 结合 的方 式 , 1倒 鼻咽 癌 患者 采 用三维适 形放 疗。结 果 : 疗后 通过检 查 , 效率 10 三 年生存 率 M —线 与 对 9 放 有 0%, 8. 7 73 倒患者 出现 中度 口干 , %, 无其他放 射性 损伤 发 生。结论 : 三维适 形放 疗在有 效保 护头 颈部 正常 重要结 构组 织的 同时提 高 了鼻 咽 癌 的放 疗效果。 高精度 的放射 治 疗技 术 , 求放疗技 术人 员有 更高 的专业知 识和 专业技 能 。 要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

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流程规范摘要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它通过精确的剂量分布和尽可能少的副作用,对肿瘤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我院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流程规范,包括患者评估、影像学检查、剖面设计、计划评估、治疗实施等环节,以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1. 介绍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基于精确的肿瘤解剖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对放射剂量进行精确调控的放疗方法。
通过引入三维适形技术和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减少放疗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2. 流程规范2.1 患者评估在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检查结果,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等。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确定适合的放疗方案。
2.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肿瘤的形态学信息和功能学信息,为后续剖面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2.3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是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进行剖面设计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剖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放疗剂量的分布。
剖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等因素,以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2.4 计划评估在完成剖面设计后,需要对放疗计划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剂量分布、剂量覆盖率、剂量均匀度等。
通过评估,可以判断放疗计划是否符合治疗要求,是否满足放疗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5 治疗实施在完成计划评估后,可以进行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实施。
治疗实施需要借助放疗设备进行,包括放疗机、定位系统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放疗计划,进行精确定位和放疗操作,确保放疗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现代放射治疗技术,通过精确的剂量分布和尽可能少的副作用,对肿瘤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
胸腹部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和摆位的体会

行双侧鼻腔、鼻咽部粘膜表面麻醉2次后取出棉片,再取1 0%利多卡因2ml行腺样体周围浸润麻醉,自一侧鼻腔导入广角0 ,另一侧鼻腔导入直形和弯形吸切器刀头,电视监视器下完整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切除腺样体后个别出血稍多者再用输出功率为20~30 W的微波对手术创面进行热凝止血治疗,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患者不需要用微波热凝止血。
术毕双侧鼻腔内各置入一约8cm长高膨胀止血海绵,后端直达鼻咽部手术创面区填塞止血,并予抗感染治疗1周,3d 后取出鼻腔内填塞物高膨胀止血海绵,改为复方麻黄素点鼻4次/d治疗。
2 结果本组15例患者全部均1次治愈。
随访3月余,所有患者张口呼吸、打鼾、鼻阻症状完全消失。
鼻内窥镜检查示:鼻咽部粘膜光滑,仅3例患者局部有轻度瘢痕,所有病例均无咽鼓管口和软腭损伤,亦无腺样体残留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电动吸切器将吸引与切割两大功能完美结合,不同直径和不同弯度的吸切刀头大大提高了切割组织的精确度,同时在鼻内镜下经鼻腔进行腺样体切除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楚,避免了咽鼓管口的损伤和腺样体的残留。
而传统手术经口入路腺样体刮除术,具有操作盲目性,局麻下病人不易配合,因无法窥视鼻咽部情况,术中易损伤咽鼓管以及腺样体易残留等缺点。
通过本组病例手术观察,我们认为该手术术式疗效好,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郑中立主编.耳鼻咽喉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297收稿日期:2004 06 15胸腹部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和摆位的体会王永刚1,刘 跃1,刘 均1,陈 宏1,丁云霞1(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肿瘤科,云南昆明 650032)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方法:对389例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5例病人因精神紧张或不自主运动致定位困难或不能定位;4例因真空褥垫漏气变形无法重复定位;152例肺部肿瘤因其活动度达5~10mm而不能定位;3例因CT扫描时参数变动成为无效信息而影响三维计划设计;7例因推注造影剂对扫描前后标记点偏移;5例因CT扫描时双手抱头而进入扫描隧道而限。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流程与计划设计技巧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流程与计划设计技巧精确放疗的计划设计及实施流程1.计划设计的基本流程1.1体位或⾯罩固定病⼈经放疗医师确定放疗后,⾸先需严格的体位或⾯罩固定,体位固定以病⼈舒适、⾝体重复性好为主,,固定好后⾏定位CT扫描。
1.2输⼊患者基本信息和图像信息基本信息是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等,图像信息是模拟定位获得的⼈体外轮廓或⼈体CT断层图像,或其它影像学检查获得的图像(MRI、PET),扫描后图像通过⽹络输⼊到TPS中。
1.3标记参考点和图像配准标记参考点是翻动扫描图像找到CT图像在体表标记三个(⼗)字对应的激光在体表的位置,以此点做为坐标原点。
配准图像是建⽴两组不⽤图像之间空间位置关系的过程,配准的图像可能来⾃同机或异机。
异机是指融合的图像是在不同的机器上采集的,患者需要两次摆位,体位变化的可能性⽐较⼤,配准需要⼈⼯或半⾃动化完成,配准的准确性可能受影响。
同机是指两组图像是在⼀个机器上采集的,两次采集之间患者的体位⽆变化,配准率较⾼。
1.4精确定义解剖结构并给定处⽅剂量要求要精确定义解剖结构⼀般有⼈体外轮廓、靶区、危及器官等,根据ICRU62号报告需要定义的靶区有肿瘤原发灶(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
GTV和CTV及危及器官由主管医⽣精确勾画,医⽣根据输⼊到计划系统的患者图像及其它诊断材料,结合特定的肿瘤临床表现,精确地完成这项任务,并给与靶区及危及器官的耐受剂量。
PTV由计算机根据靶区外扩⾃动产⽣,外扩的⼤⼩取决于摆位误差、放疗设备误差和器官运动幅度。
由物理师通过对平时治疗技师摆位后拍治疗验证⽚以⾻性标记或DRR⽚图像对⽐定量分析后得出头部、胸部、腹部等外扩数据。
1.5采⽤正向或逆向⽅式确定射野参数物理师检查医师勾画的靶区及危及器官⽆误后,根据医师提供的剂量要求设定⽬标函数。
逆向⽅式是指物理师根据医师提供的剂量要求填写⽬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及各⾃的重要性,⽤约束条件描述靶区剂量均匀度要求和正常组织耐受量要求,然后⽤计算机以⼀定的数学模型进⾏优化,然后给出⼀组数据最优的射野参数和剂量分布,若医师满意,射野参数就确定下来;若不满意,则调整优化的射野参数,如:正常组织最⼤耐受量、靶区的剂量限值、以及相应的重要系数,如此反复,直⾄计划满意。
三维适形放疗

2、1.剂量学研究:寻找最佳3DCRT计划
方案 4
常规放疗技术(大 野46Gy)+3DCRT缩 野24Gy 3DCRT:2侧野动态 旋转
2、2. 食管癌的立体适形放疗 —临床I期剂量递增试验
研究目的
建立食管癌3DCRT放射治疗技术,通 过观察放疗的急性和晚期放疗反应,试 图获得食管癌的3DCRT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maximum tolerance dose , MTD),并 观察即期疗效
死亡原因分析
至末次随访为止,死亡10例 脑转移1例,骨转移1例,肝转移1例 肺内转移2例 局部病灶未控5例
肺癌复发再照射后的结果
中位生存期:14月
局控率:
生存率:
1年 51%, 2年 42%
1年 59%, 2年 21%
结
论
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再照射在技术上可行,能为患者所耐受。
远处转移率:1年 29%, 2年 41%
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临床报道
试验者 病人数 放疗(Gy) 2年生存率
常规放疗
美国纽约MSKCC 1997 美国芝加哥UCH/MR 1995 MIR 美国芝加哥UCH/MR 1997 美国华盛顿大学 1997 Rosenman 2002 45 37 46 18 100 67
2000年7月——2001年7月,共20例食管癌
胸上段8例,胸中段12例 男性12例,女性8例 中位年龄60.8岁 病灶中位长度6.5cm T2N0M0 5例 T3N0M0 5例 T4N0M0 3例 T2N1M0 3例 T3N1M0 1例 T4N1M0 3例
放射性食管炎
放射性气管炎
70Gy (5例) 1级1例;2级3例
中位化疗3周期(2-5周期) 46例用MVP方案 2例用EP方案(VP-16+DDP) 2例用泰素加卡铂方案
三维放疗方案

三维放疗方案引言三维放疗是一种用来治疗癌症的先进放疗技术。
它基于精确的三维解剖结构信息,通过计算机算法来确定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和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三维放疗方案的步骤和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步骤三维放疗方案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 影像获取首先,医生需要获得患者体内的三维解剖结构信息,通常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实现。
CT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出肿瘤和周围组织的详细结构。
此外,医生还可以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技术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2. 数据处理和分割通过计算机软件,医生将CT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割。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图像中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区分出来,如肿瘤、正常组织、食管、胃等。
分割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3. 体积重构和剂量计算在获得了分割的图像后,医生将进行体积重构和剂量计算。
体积重构是将图像上的每个区域/器官转换为三维坐标系中的体积。
剂量计算是根据医生的指示,确定辐射剂量在每个体积中的分布方式。
4. 靶区设计和剂量规划在体积重构和剂量计算之后,医生将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特征,设计靶区。
靶区是指需要接受辐射治疗的区域。
医生还将制定一套剂量规划方案,以确保在治疗过程中,剂量分布均匀且覆盖到肿瘤的每一个部分。
5. 验证和调整在制定好剂量规划方案后,医生会进行验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验证的目的是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医生使用模拟器或模拟治疗机来模拟实际治疗过程,验证计划的可行性并调整必要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6. 治疗实施最后,确定好治疗方案后,患者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放疗治疗。
在每次治疗之前,医生会使用定位设备将患者精确定位,确保辐射束准确照射到目标区域。
治疗通常需要持续多天或多个周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应用三维放疗方案在癌症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如下优势:•精确性:三维放疗可以提供准确的肿瘤定位和器官分割,从而确保辐射剂量在靶区内的准确分布。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ppt课件

锁上野与胸壁切线野的衔接
胸壁切线野与内乳区野的衔接
MLC Segments
Isodose 115% 110% 105% 100% 95% 90%
剂量分布图
Ⅱ 肺部肿瘤的计划设计
ⅰ中心型肺癌
(5野照射)
ⅱ 周围型肺癌、肺转移灶的射野
剂量线分布图
DVH图
ⅲ 食管癌放疗计划的设计
5野照射
射野方向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转换后Beam-1方向 内的子野
(12个 segment )
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分布图
Ⅱ 脑胶质瘤放疗计划的设计
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规整照射范围大, 好发于额叶,与周围敏感器官(脑干、眼球、晶体、 视神经等)关系密切。射野时根据BEV图或重建的 DRR图通过转床角避开这些器官,(一般设8个非 共面野)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的设计 3D-CRT 3D-IMRT
头颈部肿瘤的计划设计
Ⅰ鼻咽癌(喉癌、下咽癌等包括全颈淋巴 引流区照射)逆向适形调强放疗(IMRT-I) 一般设7~9个固定野,0o—360o等角度分布 根据确定的目标函数和剂量分布要求,利用 计划系统自动优化出每个射野内的剂量强 度分布(反复修改目标 反复优化) 剂量强度分布转换成子野(segment)转换 以后的所有射野计算得到的剂量为最终剂 量分布
6野照射
采用5野、6野照射的剂量分布图
腹部肿瘤的计划设计
ⅰ 原发性肝癌
4野照射的剂量分布图
ⅱ 腹膜后LN
偏一侧
居中心
ⅲ 肾上腺肿瘤
剂量分布图
盆腔肿瘤的计划设计
直肠癌的5野照射
剂量分布图
盆腔预防的4野盒式照射
剂量分布图
3d-crt原理

3d-crt原理3D-CRT,即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放疗中广为使用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根据患者的脏器结构、肿瘤体积和治疗计划精确地投放放射线,最大程度地限制放射线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性。
在3D-CRT技术的基础上,人们开发出了IMRT,VMAT 等更加先进、精确的放疗技术。
下面将介绍3D-CRT原理。
3D-CRT技术与其他放疗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但可以将患者投射成三维图像,而且可以调整放疗机的角度和强度,确保放射线穿过肿瘤的最小截面并最大限度地分散到肿瘤周围的组织。
3D-CRT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计划:首先,医生需要收集患者的CT扫描、MRI、PET等病例资料,并利用计算机处理器将这些数据组合成一个三维的图像。
这个图像将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周围健康组织的情况。
2、定位:在治疗开始之前,医生需要定位患者的身体,确保肿瘤和放疗机的距离,调整放射线的角度和强度。
这个过程有时需要使用像X线或CT扫描一样的成像技术,以确保放射线的准确位置和角度。
3、技术:利用3D-CRT技术,医生可以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形状、周围组织的情况、患者的年龄,带病情等因素,确定放疗机的姿势、设定放射线的强度和方向,最终实现精准照射,保留周围健康组织,确保疗效。
4、治疗:在所有步骤完成后,患者可以接受真正的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需要多次接受放疗,每次都需要进行定位和技术处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饮食和普通的生活方式。
3D-CRT技术的优点很明显,它可以使放疗更加准确、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减缓患者的副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然而,该技术仍具有一些挑战,包括肿瘤移动、患者移动、设备故障等。
因此,医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来掌握这项技术,并与技术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维适形放疗流程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过程)流程1.体位选择与固定2.病人影像信息的采集— CT、MRI、PET目的:1.获取病人信息2.确定摆位标记 3.确定参考标记1)获取病人信息●扫描范围:考虑到采用非共面照射,CT扫描的范围应足够大,体部扫描的肿瘤前后各沿长4~5cm,脑部扫描时应包括整个头颅。
●扫描层厚:根据病变大小,部位而异,一般头颈部肿瘤采用层厚3mm,体部肿瘤采用层厚5mm。
●增强扫描:浓积在病灶及其同围的造影剂会对剂量计算产生影响,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放疗时的剂量分布之间的误差。
●方法:把没有增强的CT和已强化的CT融合在一起。
画病灶以增强CT为值,做治疗以未增强CT为准。
2)确定摆位标记找3-5个体位固定不动的点,可以是骨性标记,记录其坐标值。
3)确定参考标记●固定参考系:固定头架上或埋在床里的N形线(拓能公司)如图所示:●相对参考系:至少三个以上的点,用针或铅丝等做皮肤标记,作为参考标记点。
位置选择遵从下列原则:✧不因呼吸和器官及组织的运动而变化太大,在模拟机上、CT机上能显像;✧对皮下脂肪层较薄的部位,体位固定器与身体形成的刚性较好,皮肤标记可设在体位固定面罩上(如头颈部肿瘤);✧对皮下脂肪层较厚的部位,设立皮肤标记使其位移最小( 如腹部肿瘤);✧标记点离靶中心位置越近越好,内标记比体表标记引起的误差小;注意的问题:⏹校准激光灯的重合准确性⏹皮肤上贴的标记物和所画的线要重合⏹在加速器治疗摆位时,两侧参考标记都要核对3.射野等中心的确定与靶区及危险器官轮廓的勾画●射野等中心: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根据肿瘤的多少及相互关系可确定一个等中心或多个等中心靶区及危险器官的勾画:临床医生和影像医生在TPS上勾画●GTV的确定:CT、MRI、PET●CTV—PTV:GTV+Margin(治疗过程中靶区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在内的综合误差)●注意的问题:当PTV与危险器官轮廓相互重叠的时候,可以适当缩小PTV或危险器官的体积●危险器官的确定:为了确保危险器官实际受照剂量不超过剂量计算结果,危险器官要考虑器官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加以一定的Margin4.照射野的设计●首先,医生提出对靶区的剂量要求和危险器官的剂量限制●其次,物理计划师针对要求合理选择射线性质、能量、射野多少、入射方向、组织补偿等●一般头颈部肿瘤选择6MV X线,体部肿瘤选择15MV X线布野原则:对单一肿瘤4-7个野即可;过多,正常组织受量大;过少,适形度不好适形射野边界的确定:在BEV窗口,射野边界与PTV边缘之间的宽度(block aperture margin)恰当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过程)流程
1.体位选择与固定
2.病人影像信息的采集— CT、MRI、PET
目的:1.获取病人信息2.确定摆位标记3.确定参考标记
1)获取病人信息
扫描范围:
考虑到采用非共面照射,CT扫描的范围应足够大,体部扫描的肿瘤前后各沿长4~5cm,脑部扫描时应包括整个头颅。
扫描层厚:
根据病变大小,部位而异,一般头颈部肿瘤采用层厚3mm,体部肿瘤采用层厚5mm。
增强扫描:
浓积在病灶及其同围的造影剂会对剂量计算产生影响,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放疗时的剂量分布之间的误差。
方法:
把没有增强的CT和已强化的CT融合在一起。
画病灶以增强CT为值,做治疗以未增强CT为准。
2)确定摆位标记
找3-5个体位固定不动的点,可以是骨性标记,记录其坐标值。
3)确定参考标记
固定参考系:
固定头架上或埋在床里的N形线(拓能公司)如图所示:
相对参考系:
至少三个以上的点,用针或铅丝等做皮肤标记,作为参考标记点。
位置选择遵从下列原则:
不因呼吸和器官及组织的运动而变化太大,在模拟机上、CT机上能显像;
对皮下脂肪层较薄的部位,体位固定器与身体形成的刚性较好,皮肤标记可设在体位固定面罩上(如头颈部肿瘤);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的部位,设立皮肤标记使其位移最小(如腹部肿瘤);
标记点离靶中心位置越近越好,内标记比体表标记引起的误差小;
注意的问题:
校准激光灯的重合准确性
皮肤上贴的标记物和所画的线要重合
在加速器治疗摆位时,两侧参考标记都要核对
3.射野等中心的确定与靶区及危险器官轮廓的勾画
射野等中心:
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
根据肿瘤的多少及相互关系可确定一个等中心或多个等中心
靶区及危险器官的勾画:
临床医生和影像医生在TPSxx勾画
1/4
GTV的确定:
CT、MRI、PET
CTV—PTV:
GTV+Margin(治疗过程中靶区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在内的综合误差)注意的问题:
当PTV与危险器官轮廓相互重叠的时候,可以适当缩小PTV或危险器官的体积危险器官的确定:
为了确保危险器官实际受照剂量不超过剂量计算结果,危险器官要考虑器官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加以一定的Margin
4.照射野的设计
首先,医生提出对靶区的剂量要求和危险器官的剂量限制
其次,物理计划师针对要求合理选择射线性质、能量、射野多少、入射方向、组织补偿等一般头颈部肿瘤选择6MV X线,体部肿瘤选择15MV X线
xx原则:
对单一肿瘤4-7个野即可;过多,正常组织受量大;过少,适形度不好
适形射野边界的确定:
在BEV窗口,射野边界与PTV边缘之间的宽度(block aperture margin)恰当选择。
射线能量越大所需aperture margin越小,头颈部肿瘤采用MLC所需aperture margin取3-5mm,体部肿瘤采用MLC所需aperture margin取5-
10mm。
一般头颈方向较前后左右要大些;
5.三维剂量计算—数学模型的选择
三维计划常常提供了多种三维剂量计算模型,计算模型所考虑的修正因素越多,计算速度越慢,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剂量分布越相符;
剂量分布显示
常用剂量分布显示和观察方式:
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二维剂量分布显示;三维等剂量面分布显示;DVH;剂量统计表等;
射野权重的调整:
剂量计算完成后通过调整射野权重以改善剂量分布
剂量归一:1处方归一点:
等中心/肿瘤中心2剂量显示归一点
6.计划的评价与优化
评价三维计划的手段有:
二维横切面、冠状面、矢状切面剂量分布图
三维剂量分布
DVH
剂量统计表
优化手段有:
修改射束方向
修改射野形状
2/4
修改射野权重
修改射野性质和能量
7.治疗计划文件输出
治疗计划文件(计划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诊断、住院号、定位号等。
治疗体位说明包括治疗体位、体位固定方法、摆位说明等。
射野参数包括射野等中心参数、射野权重、机架角、光栏角、光栏大小、射线性质及能量、床角等。
射野修饰物block或block aperture 、ML
C、wedge的方向和楔形角等。
剂量计算模型。
组织不均匀性校正——CT值表。
射野BEV数字重建X光片。
剂量分布图、剂量—体积直方图、剂量统计表。
计划所用软件及射野资料(beam data)说明。
计划完成时间、计划参与者。
8.验证模拟(verification simulation)
计算深度(depth of calculation)验证:
计算深度即射野中心轴在体表的入射点到射野中心的距离,等于(SAD-SSD)。
在体表可见投影的射野如AP野,在摆位完毕后读出SSD即可验证该野的计算深度是否与虚拟模拟的计算深度相符。
射野上下界是否和CT模拟的一样,大致位置是否符合。
治疗计划各项参数的可行性验证:
虚拟模拟所设计的各项治疗参数是否可行,需在治疗前进行验证。
特别是非共面照射计划,常常可能出现机架角与治疗床或病人身体相撞的情况。
故治疗前治疗计划可行性验证是必要的。
上述验证模拟可在治疗机上进行,也可在传统模拟机上进行,建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在治疗机上进行,因为传统模拟机与治疗机之间存在机械误差,在治疗机上进行验证才是最终验证。
9.治疗实施(treatment delivery)
治疗开始前,医师、物理师应指导治疗师充分理解治疗过程,如正确的体位固定方法、射野的方向性等,确保各项治疗参数的正确输入和准确执行。
物理师和主管医师必须参与第一次治疗,向治疗师说明摆位技巧和摆位质量控制方法,交代摆位和治疗过程的基本要求。
治疗开始后应进行每周一次的射野影像检查(weekly portal imaging)以检测摆位误差是否在治疗计划的3/4
估计范围之内。
剂量监测可及时发现一些重大失误,如忘记组织补偿器的放置或放置方向错误、MU输入错误等。
附: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计划与2D计划的主要区别
病人信息采集
采集信息范围
靶区及危险器官的定义
图像处理功能
图像融合功能
射野设计背景
剂量计算模型2D
通过数字化仪手工输入轮廓并定义组织密度
等中心平面
在等中心平面进行无无
CT轴面
简单,误差大,主要根据中心轴深度剂量、离
轴比计算,无组织不均匀性效正。
单一横切面二维显示
无3D自动采集病人信息整体信息采集,包括靶区及其上下一定范围所有层面CT信息在整体范围内进行,BEV立体显示图像质量可调整
有以DRR为背景,并有轴、冠、矢状参考面复杂,误差小考虑射野斜入射效正,组织不均匀性效正等任意轴面、矢状及冠状切面二维显示,三维等剂量面显示有
剂量分布显示
DVH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