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二讲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定义对象和
现代汉语修辞学【全】

一、“修辞”的含义 “修辞”是一个多 义概念
修辞活动 即在说写中,积极调整语言的一种行为 修辞现象 指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语文现象 修辞规律 即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方法、技巧
、手段和法则
修辞学
即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 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
在题旨、情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 学总是着力阐述下列三个问题:
保持自我本色,看清交际对象”,是 指语言运用要适应交际双方,要依据听 读者和说写者两方的具体情况做到适 当、适度和适量。
“保持自我本色”就是言语交际要适应自我,
即根据自己的情况说自己的话,它包含两
层意思:
其一 要求使用自己真正懂得的、熟悉的词语, 放弃那些似懂非懂的辞句。 用词造句要符合使用者本身具备的主观因素, 诸如身份地位、思想性格、文化修养、处境心 情、职业阅历、经验识见等。
B 被陈述的事件所发生的社会环境。
忘记了社会环境,就谈不到提高表达效果,不了 解社会环境,也谈不到通过语言来表达或理解某 种思想。
修辞要适应自然环境
“物理世界”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着的 “世界”。词语是物理世界中单个事物的符号,句子 是物理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符号。不同层级的语 言单位同其所反映的物理世界的对象有“同构性”, 这就要求运用语言一般来说应同物理世界保持一致。
1、修辞一定要适切题旨(何故、何事) 修辞要“适切题旨”,就是指在修饰、调 整语辞时,一定要使修辞手段或方法与思 想感情和说写目的相适应、相切合。
交际的目的各种各样,但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给 予型、索取型、交换型,非给非取型。在交际中, 用不用或用哪种修辞手段或方法,完全要看题旨的 要求而定:该用的不省,不该用的不用,该用甲的 不用乙,该用乙的不用甲。
现代汉语修辞学

长句:这是个顶着假发的,爱做作
的,爱谈笑的,浑名“九娘子”
的
肥胖妇人。
短句:这是个顶着假发的肥胖妇人,
爱021/10/10
2.用否定词来简化表示条件、假 设关系的复句,避免分句间词语 的重复。如:一个青年一定要有朝气,要有坚
强的意志,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否则就不是一位 新时代的革命青年。
结论:修辞是以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 言手段为研究对象的,从词、句到篇章、语体的所 有表达手段都是它的研究内容,而追求理想的表达 效果,则是修辞的根本任务。
12
2021/10/10
二、修辞学的范围 修辞学A (广义): 修辞哲学 修辞学(核心)B:修辞学C(狭义)、
修辞术、修辞工程 边缘修辞学:语境学、语体学、文风学、
3.用“的”字结构使句子尽量变 简。如:整个阵地都被我军占领了,敌人溃不成
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35
2021/10/10
4.用重复分散法
A.你是英雄,不是那种抽象的英雄,而是具体的、 亲切的、受过很多苦难还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奋 斗着、希望着的英雄。
B.你是英雄,不是那种抽象的英雄,而是具体的英 雄,是亲切的、受过很多苦难还保持着一颗赤子之 心的英雄,是奋斗着、希望着的英雄。
另一种是改变词语的适用环境。(降用、易色)
二、改变词性
25
2021/10/10
第三节 词语的代用 一、相关的借代
借代由本体和借体两部分组成,重在事物的相关 性 。分为:1.特征代本体 ;2.具体代抽象 ;3.部分 代整体 ;4.材料或工具名称代与之有关的事物 ;5. 地点、作者、商标等代替与之有关的事物。; 6.典型人物代一般;7.结果代原因 ;
22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辞是一种艺术,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技巧。
修辞,在古人那里,称为“文”,即写作;在今人眼里,则称为“语言表达技巧”。
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就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语言学为指导,遵循认识论、方法论和创作论三大原理,注重提高语言能力和表达效果,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和系统性的鲜明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揭示修辞的本质,二是研究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现代汉语修辞学主要研究什么是修辞?怎样运用修辞?一般说来,我们对修辞的基本定义是:“利用语言符号和人类普遍共同的生活知识,对语言进行选择或调整,使其所表达的意思更鲜明、更强烈、更生动,更完美。
”(黄伯荣《现代汉语》, 2002年第3版),这也可以说是汉语修辞学的全部内容。
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对象就是现实的口语表达活动中存在的各种语言现象,包括运用什么修辞格,怎样用这种修辞格等问题,目的是创造出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从词义上讲,修辞是一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表达技巧。
汉语的修辞是研究在言语交际中如何选用词语,如何安排句子结构,怎样掌握语言节奏,如何处理停顿等技巧。
这里不但包含着语法修辞,还涉及到逻辑修辞。
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各种形式都可以通过适当的修辞而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以修辞在汉语表达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修辞手段的创造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感情色彩很浓的活动,是语言感情活动在语言交际中的反映。
因此修辞活动必然会与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状态密切相关。
为此,我们要从现代语言观出发,按照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去考察修辞现象。
我们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就是修辞格。
1、标志性特征一,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它的根据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同时又是广泛被人们承认的。
二,灵活性和简练性。
这是因为要想真正做到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必须了解它们的规律和作用。
语言表达活动应该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

第一节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一、修辞什么是修辞?“修辞”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并不多,到了现代,使用的频率才逐步提高。
修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那个事物:一是指人们对它的认识或描述,即关于它的知识。
前者是客观存在物;后者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我们把前者称之为“修辞”,而把后者称之为“修辞学”。
客观存在:修辞修辞主观认识:修辞学在给修辞下定义的时候,首先应当把这两者区分开来。
到底什么是修辞呢?修辞,就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所有方法、技巧,以及调整语言的一切活动。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
修辞学是语言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修”与“辞”本来是两个词。
它们何时开始连用的?从我们掌握的材料看,它们最早出现在《易》经的《乾·文言》中:子曰:“君子进德修业也。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儿“修辞”的含义,与今天理解的不同。
唐代孔颖达疏:“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因此,“修辞立其诚”是从政治的要求出发,作为君子居业的条件提出的。
宋代王应麟解释说:“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
(《困学纪闻·易》)认为指的是既要求有内容、情感的真实,又要求言辞、文辞富有文采。
之后“修辞”两字连用,在古代是指修饰、整理争讼用辞的本领,最初主要指口语表达的技巧。
到了现代则既指调整和修饰书面语,又指调整和修饰口语。
“修辞”不能混同于“修词”。
“词”应指一个个具体的词儿;而“辞”指的是语辞,应包括词句和篇章,两者不能混用。
二、修辞现象(一)什么是修辞现象在修辞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具体的语文现象,都是修辞现象。
什么是修辞过程,一篇文章或一席演说的形成,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1.材料收集前提2.主题确定,材料取舍前提3.写说发表修辞过程前两个阶段虽与修辞的关系密切,是修辞的前提,但终究不是修辞本身,第三阶段写说发表的全过程,才是修辞过程。
(完整版)现代汉语修辞学【全】

修辞的原则是“得体性原则 ” “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
,那就是得体性原则” 。”它“
是评价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原则 ,是决定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因 素”;“抓住了得体性原则也就 是抓住了修辞学的要领。尤其对 实用修辞来说,得体性原则就是 它的生命线,它的总纲”。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
(二)修辞原则的最基本方面
里程碑——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1962年)、第三 座里程碑 —— 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1996年)。总
之,许多学者经过精心探索,汉语修辞学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显示了其年轻的生命力,但这只不过是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所 以说,汉语修辞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一、“修辞”的含义 “修辞”是一个多 义概念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与修辞有关系的具体的 事项自然极其复杂,……但以为最有关涉的不过六个问 题,就是‘何故’、‘何事、‘何人’、‘何地’、‘ 何时’、‘何如’等六个‘何’”。
这六“何”可组合为一句话:“什么人为达到什么 目的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法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它分别概括了说写的目的、说写的事项、说写者与 听读者的关系、说写的地点、说写的时间、怎样说写等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修辞过程和修辞现象。修 辞过程(包括运用语辞的心理过程),是根据 特定目的惊心地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或方 法的过程。修辞现象是修辞过程中所产生的种 种的具体的语文现象。可以说,修辞现象出现 在何处,修辞学就应该研究到何处。
修辞学研究的范围:语音的配合,词语的运 用,句子的运用,平常语辞和修辞格的选择运 用,语言风格的选择和运用等。这些运用都是 以适应题旨和情境为前提的。
达到什么样的修辞效果。
“一奔马践死一犬”的事在北
宋有六种说法:
汉语言文学--修辞学相关资料

修辞学资料一、定义:1、修辞:名词: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适应特定的语境,而采取的应用语言及语言风格的方法、技巧或规律。
动词:为了适应特定的语境,而应用语言及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活动。
2、修辞学:是研究修辞应用的科学,它研究如何依据语境,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方法和技巧。
3、语流义变:指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因受到前后词语的影响或者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发生语义变化。
4、情景义变:指词语因受到一定情景而产生意义上的变化。
5、准语言:指伴随着语言进行交际的眼神、身态动作、以及语速、声音等。
它包括:辅语言、副语言、体态语。
6、比喻:根据联想,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也叫譬喻。
7、比拟:基于想象,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此物为彼物的修辞方式叫比拟。
或者说用描写彼类事物动作形态的词描写此类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拟。
8、移就: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用来修辞和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叫移就。
9、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感觉到的移到另一感官上,从而启发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叫移觉。
10、夸张:为了表情达意,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造成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意境的修辞方式叫夸张。
11、移情: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作者使周围的物体染上一层与自己情感一致,但实际不存在的感情色彩的修辞方式叫移情。
12、借代:借此代彼,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修辞方式叫借代。
13、跳脱:在描写中,由于某种特殊的情景,中间断了语路,没有尽情地描写下去,而用省略号、破折号或其他符号来表示的修辞方式叫跳脱。
14、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言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指另一种意义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叫双关。
15、婉曲:有时碰到一些事,人们不便直说,不忍直说而闪烁其词,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暗示出来,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的修辞方式叫婉曲,也叫委婉或婉言。
修辞学第二章修辞学

• 积极修辞:“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 有力,要它动人”。 • 和消极修辞只关心意义的明白不同,它 “经常崇重所谓音乐的、绘画的要素, 对于语辞的声音、形体本身,也有强烈 的爱好。走到极端,甚至为了声音的统 一或变化,形体的整齐或调匀,破坏了 文法的完整,同时带累了意义的明晰。” (陈望道)
• 被称为“消极修辞”的那一部分修辞,也就是 把文章(或话)写(或说)得明确通顺、平匀 稳密,只要你开口说或动手写,这样的修辞就 无所不在。它帮助你完成语言的交际任务,发 挥语言最根本的功能,实在并不消极。
• “语体学研究的基本细胞、基本对象是修辞 现象,”“语体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包括 在修辞学研究的范围之内”,“从语体角度 对修辞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这是修辞学固有 的任务而不是外加的任务”。 • (《宗廷虎修辞论集》) •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修辞和语体、风格的关系 问题。
三、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 1、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
• 要把修辞学推向前进,关键在于研究“消极修 辞”,研究那些一开口说一动手写就会碰到的 修辞现象,做出的成果必须对说和写(甚至在 说写之前的思考中)有实际指导意义。 • (李维琦)
(2)文风、主题思想的提炼、题材的选择是 否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 这些问题本来都是文章学研究的范围,因为受到 政治上的极左思潮影响,一度也有人主张将它们 划入修辞学研究范围。 • 文章学可以论述文章的主题、题材、可以探索文 风,也可以论述语言运用的技巧。而修辞学着重 从表达效果上去总结语言运用的规律,它探讨的 范围不仅是书面语,也应该包括口语。 • (《宗廷虎修辞论集》)
• 修辞学的述说,即使切实到了极点,美备到了极 点,也不过从空前的大例,抽出空前的条理来。 (陈望道)
• 陈望道发现藏腰 • 仿词到推断仿句、仿篇的存在
现代汉语修辞学考试复习参考题

现代汉语修辞学考试复习参考题第一章修辞概说1.什么叫修辞、修辞活动以及修辞学?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指的是什么?修辞学: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具有主观性。
修辞:是在交际活动中那些同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关的现象,具有客观性;修辞学研究对象:凡是出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动机,而有效地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调整的一切现象。
2.修辞学与语法学、语用学有什么联系?语法学与修辞学的联系:研究对象上:语法学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修辞学研究如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任务上:任何话语都是按照语法的规则生成的,语法是修辞的基础。
语法学分析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特点;修辞学反映语言诸要素的综合运用。
语用学与修辞学的区别:语用学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和理解语言的问题;研究话语理解,即接受结果;研究制约语言使用的各种因素,注重规则阐释;修辞学一般只研究话语表达,主要从说(写)者的角度出发,研究表达效果;研究影响语言使用的条件,注重选择。
3.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理论、语体风格?修辞学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且在完成任务时如何贯彻这三方面的内容?(1)修辞手法:包括如何选词,如何炼句,如何使用特殊的修辞方式(2)修辞理论:重在探讨修辞学的对象、范围、性质、任务、原则和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语体风格:一方面需要探讨各类语体的形成、特点、分类、功用,解决语体运用方面的不得体现象,并且研究语体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探讨风格同话语的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做到风格多样化,如何创造新的独特的风格。
(4)修辞学的任务,是在大量收集修辞现象的基础上,从修辞手法、修辞理论、语体风格三方面去探索规律。
4.举例说明修辞的原则是什么?答:①明确目标、看清对象②适用环境,注意场合③前后连贯,关照上下文④准确无误,清楚明白⑤生动形象,妥帖鲜明。
5.在锤炼词语、选择句式、及采用特殊的修辞手段等方面,如何增强表达的形象生动性,请举例说明。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一、什么叫“修辞”?修辞,就是表达者(写说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应和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是什么?对象:研究现代汉语运用中的诸种修辞现象。
范围:由于各民族语言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方面就存在差异,比方说汉语中可以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等方面的一切可能性,而在世界其他民族语言中就未必都能做到。
同时,由于各民族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修辞现象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修辞学都有自己的传统,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就不尽相同。
大致说来,古代汉语修辞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辞格、字句锻炼、篇章布局等几个方面;而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范围,除了在中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上述方面作进一步研究之外,还研究修辞与题旨情境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语体风格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社会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关系问题、根据不同交际目标建构不同修辞文本的规律等等。
即如修辞文本(即传统所说的“辞格”)的分析,亦不仅仅局限于表达一个方面,而是从表达与接受两个方面来进行。
三、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的关系如何?与语法学的关系:修辞学和语法学是一种既有密切关联又有显著区别的两个学科。
两者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但在研究任务上有很大的不同。
修辞学是系统地研究如何适应语言活动中特定的题旨情境要求,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力图将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效果提升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的种种规律的科学。
而语法学则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与逻辑学的关系:修辞学与逻辑学也是一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诸种规律的科学。
而逻辑学则是一门“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以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认识客观真理。
”“从说话写文章的内容上考察思维符合不符合逻辑规则及规律,也就是反映、认识客观现实的方法正确不正确,这是逻辑的事。
初探修辞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

初探修辞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初探修辞学: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修辞学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它探究了语言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作为修辞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技巧和艺术手段。
本文将对修辞学的基本概念与修辞手法进行初步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修辞学的基本概念修辞学是研究语言中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的学科。
它强调通过言语的魅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受。
修辞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用最精炼和准确的方式传达思想感情,如何用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 修辞的定义修辞最初指的是辩论和演说中的辩证手法,后来逐渐延伸到文学创作中。
通俗地说,修辞就是运用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达到增强说服力和艺术效果的目的。
2.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修辞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中的修辞现象,包括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和效果分析。
3. 修辞学的作用修辞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写作和演讲提供了高效的技巧和方法。
二、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修辞手法是作者在创作中运用的技巧、艺术手段,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例句:他像一只乌鸦一样黑暗,让人寒心。
2. 比较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以突出其共同之处或不同之处。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意义。
例句:他的声音如同天使般的优美。
3. 倍数修辞倍数修辞是通过使用数字来对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它可以增强感受力和表现力。
例句:这个小孩跑得快得像闪电一样。
4. 排比排比是通过一系列并列的修辞手法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或对比不同的情感或观点。
例句:他勇敢、聪明、善良,是一个完美的人。
5. 反问反问是通过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对问题的肯定或否定,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第二讲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定义、对象和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二、修辞规律:如何依据语境和题旨,运用语文 的各种材料(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来提 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技巧、方法、规则。 修辞是“说话的艺术”,是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 的基础上提高表达效果的手段和技巧。(吉林师 范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语言学名词简释》) 修辞是讲词句加工的法则。(朱星《语言学概论》 156页) 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 或写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北 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讲义》199页)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问题: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活动还是修辞规 律? 交际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的、 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多方面的因素。人们从 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便构成不同的科学门类: 语法学、词汇学、语音学、逻辑学、心理学、医 学、社会学等。修辞学以交际活动中的修辞规律 为研究对象。它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一、修辞学只研究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问题,非语 言的东西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二、修辞学只研究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言问 题,而不研究一切语言问题。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一、修辞活动:为达意传情适切题旨和情境而修饰和调整 语辞的活动。 在我国,除陈望道的“修辞”定义外,影响比较大的修辞 活动定义还有:修辞:依据题旨惰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 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 活动。(《辞海》242页) 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 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现代汉语词典》1297) 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 利用民族各因素以美化语言。(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 1页)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现代汉语教案(第六章修辞)

第六章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一、修辞和修辞的原则(一)“修辞”的含义“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修辞行为,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对语言进行的修饰、调整、选择、创新等修辞活动;第二个含义是指修辞规律,即人们适应交际需要、运用语言形式、增强交际效果的规律;第三个含义是指修辞理论,即人们对修辞规律进行研究和探寻的理论成果。
这第三个含义就是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它一般表现为研究和揭示修辞规律的论文、著作和教科书等。
前两个含义的“修辞”和第三个含义的“修辞学”有联系又有区别。
修辞学是在修辞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有修辞,然后才有修辞学。
先是有了修辞行为,产生了修辞现象,才存在着种种修辞规律;客观上存在着修辞规律,人们才去作研究和探寻,产生修辞理论,建立修辞学。
修辞规律具有客观性,修辞学具有主观性。
修辞规律是人们的修辞行为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修辞理论是人们主观上对客观的修辞规律的认识。
客观的修辞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人们的修辞理论却带有主观性,所以修辞学有不同的体系。
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就是要使我们的修辞行为尽可能遵循客观的修辞规律,使我们的修辞理论尽可能反映客观的修辞规律,不断实践、探寻,尽可能地使主观的修辞理论与客观的修辞规律相一致。
(二)修辞的原则1.辩证原则辩证原则是修辞的最基本的原则。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运用了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修辞研究。
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毫无疑问也要充分掌握辩证原则。
修辞是充满辩证的。
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用词的追求准确和讲究模糊;炼句追求整句的整齐有力和讲究散句的活泼多变;运用辞格,可以从正面发问,自问自答,也可以从反面发问,问而不答;就语言风格来说,一方面追求绚丽,另一方面又讲究平实等等。
交际效果的好坏是相对的,绝对的最佳效果是没有的。
2.得体原则修辞是综合运用语言各因素形成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求得理想的交际效果。
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才能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这取决于运用的语言形式是否得体。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及辞格2

我梦见了夕阳,披着灿烂的霞光,在巍峨的雪山上, 雪莲盛开的地方。 缭绕的云气在阳光下流动,那是庄严的佛光,传说 雪山的顶上连接着仙人居住的地方,是沟通人间和 仙界的桥梁,有缘的人才能看到。 闪耀的光芒是仙人在给过往的行人赐福。 哦,等一等,让我和你们一起。 我做你们虔诚的信徒,拜倒在你们的身前,请告诉 我那个困惑已久的秘密吧。
语言越来越——鲜活?陌生?
叫板比喻主动挑战,参与竞争。 亮点比喻引人注目的优点。 洗牌比喻对事物进行调整组合。 接轨比喻使不同体制、法规、做法纳入 统一的规范。 盲区比喻尚未被认识的领域。 瘦身比喻对机构的精减压缩。 大鳄比喻很有势力、举足轻重的人物。 放电比喻用眼神或微小的动作传递情感。
2016/12/8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4
修辞的含义
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即修辞规律。 人们对语言运用的方法、技巧的调整和把握,即修 辞活动。 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表达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 达方式,力求使话语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以收 到最好的表达效果。 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 或修辞著作。 我们这门课是在第三种意义上使用“修辞”这个术 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练习以及语言运用当中的 修辞,是修辞活动。
2016/12/8 荆楚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14
1 、比喻的含义
㈠ 字面义——比:并列,并排;喻:告晓、明晓
㈡ 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 以彰之——王符 ㈢ 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 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袁辉 ㈣ 比喻定义:是根据甲乙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的表达方式。 比喻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辞格,构成比 喻 三要素,即本体、喻体、相似性。
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

• 4、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有 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 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 总的来说,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简洁、活泼、自 然;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文雅。
• 政论、科技语体一般多用长句,文艺语体一般多用短 句,但是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长短句配合使用的。
.
16
长句化成短句的方法
•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 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可以是单句,也 可以是复句)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
17
• 拈连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类。 • 1、全式拈连 •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 • 2、略式拈连 •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
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 容还是清楚的。
.
35
• (二)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 1、拈连要贴切自然。
• 2、拈连要注意甲乙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 在联系。
• 5、结构代原因 • 用某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
.
32
(二)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 1、借体与本体的关系密切,在上下文里,作者应 有所代替,使读者看到借体时,能明白本体是什 么。
• 2、无论运用哪一种借代,抓准借体与本体间的密 切联系,十分重要。其借体一定要能代表本体, 其作用才会明显突出。
.
10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
11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

如日常对话中,“你吃饭了吗?”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询问、肯定、疑问等不同的 情感和意义。
03 词语修辞
比喻
比喻的定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 达思想或情感。
比喻的分类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明喻是直接用“像”、“如”等词将本体和喻 体连接起来,暗喻则通过比喻词来表达相似之处,借喻则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的运用更加广泛 和深入。作家通过修辞技巧来刻画人 物形象、描绘场景、表达情感,使作 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广告文案中的修辞运用
广告语言
广告文案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 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双 关、对仗、押韵等,使广告语言
更加富有创意和吸引力。
品牌形象
通过修辞手法塑造品牌形象也是 广告文案的重要任务。通过比喻 、拟人等手法,将品牌形象化、 人格化,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
详细描述
整句由于结构紧凑、匀称,更加强调整体效果, 使语言更加严谨、庄重。散句则更加强调个别词 语的表现力,通过个别词语的运用来突出整体效 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05 篇章修辞
起承转合
总结词
文章结构的有机组合
详细描述
起承转合是汉语修辞中常用的篇章结构方式,它强调文章的开头、承接、转折 和结尾要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开头部分要引人入胜,承接部分要 自然流畅,转折部分要巧妙过渡,结尾部分要收束有力。
跨媒体修辞
跨媒体修辞是指跨越不同媒体平台的修辞方式,如将文字 、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全新 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这种修辞方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互 动性,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现代汉语修辞》

(六)反复和同语
1.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 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做 反复。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 呵,你在哪里?
(六)拈连和移觉 1.拈连
两个事物一起说时,顺势把用于甲事物的
词语拈来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拈连。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 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
肯定的说法,语意强些,否定的 说法,语意弱些。
双重否定比一般的肯定语气强, 更加肯定。
试比较
今天天气好。 今天天气不坏。
辞格的运用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 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
格不是修辞学。修辞格是修辞学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而已,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殊 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的 实践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 表达效果 而发挥作用。
什么是修辞学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研究 怎样运用具有不同表达效果的语音、词 语、句子等来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规 律的科学。 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及文 字学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和同一层次。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
(三)“修辞”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 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
修辞把语音的双声叠韵、叠音、 轻声、重音、儿化、字调、平仄等作 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使之在特定题 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 较好的修辞效果。
2. 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修辞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就声 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 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 表达效果的重要语言手段。
3.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语言的表达更多的是靠句子传达 修辞感受的。一般说,修辞要在合乎 语法的基础上进行,但有时也可突破 语法规则。修辞往往是从同义手段选 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 的。
现代汉语修辞国家课程课件

(3)现代“修辞”的定义:“修辞”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它可以是指一种修辞现象,如“《芙蓉镇》在修辞方面很有特色。
”;――也可以指一种修辞活动,如“语言大师都善于修辞。
”;――还可以指修辞学,如“学点儿修辞能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
”在现代,“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1)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3)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和修辞著作。
一般情况下,总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进行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即: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二、修辞的性质和原则:1 、性质:修辞是一种以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为目的的言语活动。
一切形式的言语活动都是离不开修辞。
2 、原则:(1)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变易的适度性。
(2)信息的真实、切题、适量。
三、修辞的途径人们通过对各种语言单位或者言语材料的选择、安排或加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这种选择、安排、加工的过程就是修辞的途径。
四、修辞的目的和作用目的:是为了恰当地表现写说者写说的内容。
所谓恰当是指合度。
合度一是指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融洽,二是指信息量合度,三是指说话要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
第二节词语锤炼一.什么叫词语的锤炼?(又叫“炼字”)二、原则:――切合题旨和语境1 、因文制宜:2 、因人制宜:3 、因地制宜:―因场所、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
三、要求:1 、准确2 、得体――适合一定的语境。
3 、简炼(不用“烦字”)四、内容:一般从词语的内容(意义)和词语的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
(一)词语意义的锤炼:A 、利用词语同义关系进行锤炼: 1、“同义词语”的内容(1)意义相近的词语(又叫近义词语)a 、语汇意义略有些不同。
b 、适用范围、对象不同。
c 、语法特点不同。
(2)同指词语:a 、临时性同指的词语b 、非临时性同指词语2 、同义词语锤炼的内容:(1)同义词语的选用a 、语体色彩不同的语境,选用不同的同义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三、修辞学:研究语言运用的科学,研究语言的 社会功能的科学,研究如何依据语境和题旨,运 用语文的各种材料(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 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技巧、方法、规则 即修辞规律的科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独立的学 科,和文学、美学、文章学、逻辑学、诗律学等 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修辞学只研究交际活动中的语言问题,非语 言的东西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二、修辞学只研究和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言问 题,而不研究一切语言问题。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并非所有语言的加工即“对语辞的调整和修饰” 行为都属于修辞学研究的内容:
1、由于实际表达内容的改变而引起的语辞改动不 属于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 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现代汉语词典》1297)
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 利用民族各因素以美化语言。(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 1页)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二、修辞规律:如何依据语境和题旨,运用语文 的各种材料(语音、语法、词汇、语义等)来提 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技巧、方法、规则。
2、由于思想认识的变化而对语言的加工,也不是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3、只有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的 加工,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即只有在表达意 图(表达内容、语义)不变的情况,而对语言进 行的加工,才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吓!”声音很严厉,左手的食指坚强(强硬)地指 着,“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吃官司?”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同义语言手段选择 活动中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有关的种种规 律规则。
修辞是“说话的艺术”,是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 的基础上提高表达效果的手段和技巧。(吉林师 范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语学名词简释》)
修辞是讲词句加工的法则。(朱星《语言学概论》 156页)
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 或写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北 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讲义》199页)
(优选)第二讲现代
汉语修辞学的定义对 象和
一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一、修辞活动:为达意传情适切题旨和情境而修饰和调整 语辞的活动。
在我国,除陈望道的“修辞”定义外,影响比较大的修辞 活动定义还有:修辞:依据题旨惰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 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 活动。(《辞海》242页)
修辞就是使我们能够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 有说服力的一种艺术或规范的科学。(高名凯 《普通语言学》下册80页)
二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问题: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活动还是修辞规 律?
交际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社会的、 生理的、心理的、物理的多方面的因素。人们从 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便构成不同的科学门类: 语法学、词汇学、语音学、逻辑学、心理学、医 学、社会学等。修辞学以交际活动中的修辞规律 为研究对象。它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
……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嘴脸(神色)。 (《多收了三五斗》)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到、 过)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泊 瓜州渡》)王安石]
修辞活动是同义语言手段选择的活动。修辞学的 研究对象主要是如何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能够用 以表达相同或相近内容的词语和句式的手段、方 法、技巧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