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声律与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四课时
[小初高学习]“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学目标]:.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过程]:专题总论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
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风,是对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没有情志,不能感化人的作品就没有风。
”(文言中,风即教化,感化)骨,是对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就是要求作品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
”(周振甫《风骨》)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望月怀远》[教学目标]1.注意诗中的用词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教学重点]诗歌的境界一、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九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二、作者介绍: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同步课件:《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盛唐诗的总体特征
•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 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 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 歌。
•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 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 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 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 唐诗歌到达高潮的标志。
问题2:颔联以“怨”为中心,表现了诗人什 么样的情感?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 情人怨恨着这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 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 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 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 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 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 么深沉的感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 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 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 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 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 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 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 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空想月光能 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 伴。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问题1:诗歌首联与题目有何联系?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描摹的画面,并将 句中“生”字,同张若虚“海上同潮生” 诗句中的“生”字进行比较,说明它的 妙处。
“海上生,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 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浑厚而自然 的语言描画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 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 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深奥莫窥,遥远 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 尽思念。
高二语文“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 苏教版
高二语文“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案李飞目录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鉴赏资料: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
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
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之《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课件 (共31张)
尾联将题目中“岘山”二字扣实。“羊公碑尚 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蕴含了诗人极 其复杂的情感。
明李沂《唐诗援》:结语妙在不翻案。后人好议论,殊觉 多事,乃知诗中著议论定非佳境。孟诗一味简淡,意足便 止,不必求深,自可空前绝后。子美云:“吾爱襄阳孟浩 然,新诗句句尽堪传。”太白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 下闻。”二公推服如此,岂虚语哉!
两座高峰
浪漫主义高峰:诗仙李白(风格豪放飘逸) 现实主义高峰:诗圣杜甫(风格沉郁顿挫)
《望月怀远》
诗人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谈谈这首诗与第一专题的诗歌的关联? 你是否读出诗歌流露出的满满的温情和无限的冰 凉。 诗作中哪些字打动了你?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首 联可见二人相见匆匆,魏万赴京行路之急。
“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 老之意,
“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 实,表明了诗人的旨意。珍惜时光,成就事业。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送魏万之京》言咋夜微霜游子, 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中四情景交写,而语有次第。 三四送别之情。五六渐次至京。收句勉其立身立名。初唐 人只以意兴温婉轻轻赴题,不著豪情重语。杜公出,乃开 雄奇快健,穷极笔势耳。
《与诸子登岘山》
羊公碑为何叫“坠泪碑”?诗人为何读羊公碑泪下沾襟?
孟浩然登岘山,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 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1 苏教版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体会阔大的意境
找出意境阔大的诗句,并加以赏析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讲述 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 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 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寒来暑 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地流着。首 联凭空落笔,初看好像与题目无关,实际 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所感,引 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和全诗貌离神合。
小结
这首山水名篇通过对山村雨后自然清新的景物和纯洁美 好的生活图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和闲适 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本诗一个重要的 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 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 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是比 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 寻味。
由四首诗的标题可以分别推断出哪 些内容?
1、《望月怀远》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先望月后怀 远。明确了诗歌的主要意象“月”。推断出诗歌的主旨: 思念远方的亲人。
2、《与诸子登岘山》推断诗歌的基本内容:借登山抒发感 情。再结合与岘山有关的历史人物羊祜,判断这是一首吊古
伤今诗。 3、《 山居秋暝》判断诗的类型:山水田园诗。明确诗的 主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推断诗的基本内容:写秋天山 野傍晚的景色。
“空山新雨后”中的“空”在这里能作“空空荡荡”理解吗
不能,而是由虚空的意思引申为深远和宁静,两 字此处有如世外桃源。从而创设了轻盈淡远、缥 缈空灵的意境。
概括诗歌主旨,品味“诗中有画”。
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组合画面的? 明月、松树、清泉、喧竹、浣女、动莲、渔舟
有感情朗读诗歌,体会这种凄 凉悲伤之情。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4 苏教版
品读与探讨
整首诗是如何扣住“望”和 “怀”来写景抒情的?试结合诗 句分析。
9
• 因望而怀,寓怀于望。
• 开头一句意境雄浑阔大,起势遥远,没有写“望 月”,但望的神情隐约可见;第二句“天涯”二 字接得自然,照应到“远”,而暗示“怀”,诗 人怀想远在天涯的“情人”,她也和自己一样, 同时在望月。三、四两句承接前两句来说,情人 相隔,远在天涯,因而生怨,于是通宵望月而怀 相思之苦。五、六句转写相思的客观情状,因怜 光满而灭烛,因夜深怀人,不能入睡,月下露水, 润滋披衣。七、八句写月光如此美好,想抓一把 赠给远在天边的“情人”;如此良辰美景,却天 涯阻隔,情何以堪?还是做个好梦吧,或许能在 梦中相见。
22
欣赏练习
1.对课文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 “暝”
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 “空山” 写出山中树林繁茂, 掩
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 源。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 枝, 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23
欣赏练习
16
诗文浅析
1.把握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7
诗文浅析
2.理清文意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时间
、地点、天气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静景:月、松、泉、石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动景:浣女归、渔舟下
6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
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
夜,整个晚上想念亲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课件.ppt1
4.诗人在诗歌的末尾想表达一种什么感 4.诗人在诗歌的末尾想表达一种什么感 情呢? 情呢? 山的秋景,秋的宁静, 山的秋景,秋的宁静,让诗人感觉到的 是生命一片澄明,面对宁静的秋山, 是生命一片澄明,面对宁静的秋山, 诗人感到心灵的自在, 诗人感到心灵的自在,这秋天的意境 正是诗人生命里的春天, 正是诗人生命里的春天,为什么要归 去呢?何不在此留居下去?表达了诗 去呢?何不在此留居下去? 人在面对自然山水时内心的喜爱与心 灵的安宁。 灵的安宁。这是受佛道深深影响之后 的王维最自然的情感流露。 的王维最自然的情感流露。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怀人写景
声律风骨兼备
1.盛唐诗的时间(大体713至766) 2.盛唐的诗歌特征:昂扬雄浑、阔大恢宏(内 容与形式)。 3.盛唐诗风骨:①诗人能对时代和人生进行积 极的思考;②诗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 示了强烈的自信与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 与高洁品质,他们追求功名少的是庸俗,多的 是理想。 4.声律完备:主要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 诗人们已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将 它发挥到了极至。
解题--山居秋暝
“山居”:山中的居所。 山居” 山中的居所。 秋暝” 秋天的傍晚。 “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问题思考
1.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 1.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这些意象集中表现 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 了一种怎样的情境? 了一种怎样的情境? 明月松树山石流水→→由黄昏写到夜晚,通过诗 由黄昏写到夜晚, 明月松树山石流水 由黄昏写到夜晚 人的所见所闻,描绘了山居清幽明净的自然画卷。 人的所见所闻,描绘了山居清幽明净的自然画卷。
3.既是诗人心境空明, 3.既是诗人心境空明,极力想表达山居 既是诗人心境空明 之幽静, 之幽静,那他为什么又写了喧闹的浣女 和下水的渔舟呢? 和下水的渔舟呢?
0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教 案 年 月 日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编号课 题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课 型 诗歌欣赏 教学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板书设计诗意:首联. 望月怀远自然浑成颔联. 流水对,自然流畅,古诗气韵颈联. 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尾联. 构思奇妙,意境幽清︵课外︶作业设计教后记编号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专题总论声律风骨兼备《望月怀远》与《送魏万之京》风骨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
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声律唐诗格律简要(1)唐诗的种类唐诗有两种,一类是古体诗,指唐代诗人继承唐代以前(主要是汉魏六朝)的诗体而写的诗;一类是今体诗,唐代诗人按照当时新兴的诗体而写的诗(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
而这两类诗——包括唐以前、以后的古体诗——相对现代白话诗即新体诗统称为旧体诗)。
唐代的古体诗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五言古诗,又称为五古。
五言诗句数不限,但每句五个字(一字称“一言”)。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尽管每首有几十句,但句句五个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教学目标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弘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王维、孟浩然和高适、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教学建议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
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本专题以及此后的李白和杜甫的两个专题,都属于盛唐诗歌的范畴。
因此在进行这三个专题的教学时,我们应首先通过对单篇诗歌的鉴赏从总体上把握盛唐诗歌的整体风貌。
本专题选取了除李杜以外的盛唐诗歌的代表作六篇,其中王孟和高岑的诗歌是本专题的鉴赏重点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望月怀远》【生平补介】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贬为荆州长史。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讲义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讲义xx年xx月xx日•盛唐诗概况•盛唐诗的声律之美•盛唐诗的风骨展现目录•盛唐诗的艺术成就•盛唐诗的传承与影响•盛唐诗的经典之作赏析01盛唐诗概况1 2 3盛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治经济繁荣盛唐时期,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各种思想、艺术流派相互交融,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文化交流频繁盛唐时期,诗人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人们敬仰和效仿的对象,进一步推动了诗歌的发展。
诗人的地位提升主题广泛盛唐诗歌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人生、自然等多个领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形式规范化盛唐诗歌在形式上逐渐规范化,形成了格律严谨的近体诗,讲究平仄、对仗、押韵等技巧,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意境深远盛唐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到见解和体验,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盛唐诗歌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典范和榜样,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盛唐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精神,对后世社会文化产生了影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盛唐诗的影响02盛唐诗的声律之美1对仗工整23盛唐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注重运用对仗工整的技巧,使诗歌在结构上更加严谨、对称。
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意义相反或相近的词语、句子进行巧妙地排列组合,以达到增强语言表现力的目的。
盛唐诗歌中的对仗工整,不仅使诗歌在形式上美观大方,而且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平仄协调01平仄是盛唐诗歌中重要的声律要素之一,通过平仄的交替使用,使诗歌在音韵上抑扬顿挫、起伏有致。
02平仄是指音节的声调,平指平直、稳重,仄指曲折、变化。
盛唐诗歌中,平仄的运用非常讲究,每种类型的诗歌都有不同的平仄规律。
03通过平仄协调的运用,盛唐诗歌在音韵上形成了和谐、优美的节奏感,为诗歌的表达增添了韵律美。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教学目标:1.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2.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赏析。
课时设置:2教时第一课时要点:整体熟悉,重点学《望月怀远》一、导入我们知道,初唐诗歌已经逐渐摆脱了齐梁绮靡婉媚的诗风,表现出了“风神初振”的特色,经过初唐的孕育,盛唐诗歌表现出了“声律风骨兼备”的气象。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的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特征: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
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所以我们的教材在后面为这两位大诗人设了专题。
今天我们先来学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二、朗读三、简介作者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位至宰相。
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1 苏教版
由四首诗的标题可以分别推断出哪 些内容?
1、《望月怀远》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先望月后怀 远。明确了诗歌的主要意象“月”。推断出诗歌的主旨: 思念远方的亲人。
2、《与诸子登岘山》推断诗歌的基本内容:借登山抒发感 情。再结合与岘山有关的历史人物羊祜,判断这是一首吊古
伤今诗。 3、《 山居秋暝》判断诗的类型:山水田园诗。明确诗的 主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推断诗的基本内容:写秋天山 野傍晚的景色。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品味语言
• 颔联:“怨”什么?为何“怨”?
“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 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 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 字。
颈联: “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
尾联:“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 愿望?
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 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而皎洁的 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拟明 月何皎皎》)。所以还是回去睡吧,也许在梦中 能与你欢聚。这是诗人奇妙的构思。
小结
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意 境雄浑豁达。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被围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结局(心愿)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齐读,注意划出诗中描写边塞景物的句子。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第一课时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第二课时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第三课时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第四课时《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导学案一.知识积累。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
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形式和内容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一.读《望月怀远》,思考以下问题。
1.说说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思考诗歌是如何围绕“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2.赏析首联,体会其情感及境界的阔大。
二.读《送魏万之京》,思考以下问题。
1.本诗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了什么情?体会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首联和颔联写出的季节特征即离别的环境,请简要分析。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与诸子登岘山》《山居秋暝》导学案一.走近作者。
王维和孟浩然均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世称“王孟”。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的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
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
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
王维多才多艺,精诗文、书画、音乐,其诗清新秀雅,兼善各体,诗歌常冶禅理、诗情、画笔为一炉。
苏轼曾这样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读《与诸子登岘山》,思考问题。
1.读尾联,思考诗人落泪的原因。
2.赏析尾联“尚”字的好处。
3.分析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手法。
结合诗歌作具体说明。
三.读《山居秋暝》,思考问题。
1.从绘画的角度,概括前三联描绘的画面。
说说这些画面给你带来的总体感受。
2.从写景的角度上,给画面进行简单分类,领会诗歌的表达技巧。
3.翻译尾联,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燕歌行》导学案一.知识积累。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
边事增加,战争频繁。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
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了解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三.研读诗作,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通读全诗,解决疑难字词,了解诗作大意,理清诗作所写事件的过程:出师、战败、被围、死斗。
3.写出你认为生疏的字词及读音,并强化记忆。
3.出师时的恩遇和行军时的状态如何?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4.哪些诗句描写了环境?环境描写有何作用?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帐下犹歌舞”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最后四句,诗人赞美了谁,又批判了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导学案一.走近作者。
岑参与高適齐名,同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
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
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川行》、《轮台歌》。
岑参在诗作多歌颂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
风格峭拔。
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二.研读诗作,思考问题。
1.概述诗歌思想内容。
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怎么写的?歌颂了什么?2.写出出征原因的诗句,并作翻译,从而理解这次战争的性质。
3.汉将出师的情形怎样,翻译相应诗句。
说说描写的角度和作用。
4.学生找出诗中环境描写的文字,反复诵读说说全诗中所呈现的环境的特点、所用的修辞手法,达到的效果。
3.诗人于末句说要“伫献捷”,表明了什么,分析诗人能伫献捷的原因。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巩固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蹉跎(jié)逶迤(yí)百草俱腓(féi)B.苑囿(yuàn)单于(shàn)星斗满天(dǒu)C.浣纱(huàn)边塞(sāi)传檄天下(xī)D.伫立(zhù)戍边(shù)御苑砧声(zhēn)2.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还有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他们专写山水田园诗,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適和岑参。
因为他们都有边塞生活的实际体验,所以,其边塞诗成就最高。
C.所谓“盛唐气象”是指在这一时期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D.《燕歌行》一诗虽然内容比较复杂,但主旨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希望将军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戒骄戒躁,关心爱护士卒。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
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D.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二.名句填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3.人事有代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子非常赐颜色。
5.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三.诗歌鉴赏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描写出作者身处何境?“寒灯”二字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将下面的4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
有效信息不能减少,字数可增减。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
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风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