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合集下载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6首)上课用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6首)上课用

王翰、王昌龄、崔颢、高适、岑参、王之涣、李颀等
4.晚唐边塞诗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 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 晚唐边塞诗数量不少于盛唐,但格调则迥异,一言以 蔽之为“千古一哭”的反战哀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 贯休是晚唐创作边塞诗为数最多、成就最高的一位,另 有李益等。
【课堂研讨案】
1.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
情的? 2.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历来为 人所称道,请加以赏析。 (提示:可从景物特点、意境的特点、运用 的手法、字词的选用等方面赏析) 3.“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
1.全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 的?
社会背景:政治开明、经济发达、国力强大、
唐代各个时期的边塞诗
1.初盛唐边塞诗: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 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 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 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 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 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走近盛唐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别童子入京》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高适《别韦参军》
特点之一:自信自励,神采飞扬。
走近盛唐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高适《燕歌行》
特点之二:爱国爱民,无畏无惧。
昔人尝言:“国家不幸诗家幸”,但对于盛唐
而言,这是一个特例。盛唐是中国封建时代 的鼎盛时期,诗坛也呈现出百花竟放的局面。 一个星座 两个流派 七位诗人
一个星座指“双子星座”。这里的“双子”是“诗仙”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xí]砚[yàn]水凝。

虏[lǔ]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作品译文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文学赏析这首诗也是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的。

诗中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

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志。

全诗可分四部分。

前五句是第一部分,写西域风沙的险恶,表现行军的艰苦。

开始两句先点明行军的路线:走马川、雪海边,向前眺望是风沙迷漫的沙漠。

“莽莽”二字写出了沙漠无边无际的昏暗景象,“黄入天”则写出风卷沙土弥漫天空的颜色。

句中无一“风”字,却处处见风之猛烈。

这是白天的景象。

后三句写风在夜晚的景象,“轮台九月风夜吼”,一个“吼”字道出风声之大,又是在夜间,渲染出可怕的气氛。

“大如斗”,形容碎石之大。

“石乱走”中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之猛,连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得满地滚动。

几句诗虽短,却把环境的险恶渲染得形象、可感、淋漓尽致,足见行军的艰苦。

六、七、八三句是第二部分,写敌人侵犯,封常清出征。

敌人养兵蓄锐,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向唐边境发动了进攻。

为了保卫边疆,抗击侵略,“汉家大将”出师西征。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

尾联:“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 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 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 “梦”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既然现实中不能与远人想见,那就回到卧榻 上睡觉吧,在梦里也能与远人相会啊。 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 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画 中 有 诗
• 中国传统诗画中的“空”与“静” • “空明虚静”是中国传统诗画中的共同特点。 “空”不是真正的空无一物,“静”更不是 死板,空明虚静是一种境界,文人画中,烟 林寒树,古木老泉,雪夜归舟,龙潭暮云, 幽山民居,渔庄清夏,都透着宁静,而宁静 中又有生命的空明(濛)与灵动。 • 最常用的手法是“空山无人,流水花开”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 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 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 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 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 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 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 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 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 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苏轼称王维“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 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 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 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鲍照《岁暮》“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同僚》“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1 苏教版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1 苏教版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体会阔大的意境
找出意境阔大的诗句,并加以赏析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讲述 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 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 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寒来暑 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地流着。首 联凭空落笔,初看好像与题目无关,实际 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所感,引 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和全诗貌离神合。
小结
这首山水名篇通过对山村雨后自然清新的景物和纯洁美 好的生活图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和闲适 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本诗一个重要的 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 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 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是比 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 寻味。
由四首诗的标题可以分别推断出哪 些内容?
1、《望月怀远》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先望月后怀 远。明确了诗歌的主要意象“月”。推断出诗歌的主旨: 思念远方的亲人。
2、《与诸子登岘山》推断诗歌的基本内容:借登山抒发感 情。再结合与岘山有关的历史人物羊祜,判断这是一首吊古
伤今诗。 3、《 山居秋暝》判断诗的类型:山水田园诗。明确诗的 主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推断诗的基本内容:写秋天山 野傍晚的景色。
“空山新雨后”中的“空”在这里能作“空空荡荡”理解吗
不能,而是由虚空的意思引申为深远和宁静,两 字此处有如世外桃源。从而创设了轻盈淡远、缥 缈空灵的意境。
概括诗歌主旨,品味“诗中有画”。
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组合画面的? 明月、松树、清泉、喧竹、浣女、动莲、渔舟
有感情朗读诗歌,体会这种凄 凉悲伤之情。

(完整版)望月怀远_张九龄

(完整版)望月怀远_张九龄
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姜夔
二、欢——美人、爱情
1、月与美人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逢行 》 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浣溪沙 》晏殊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 李商隐
写景抒情
全诗句句扣住“望月”的景色,表达 出“怀远”的情感。因望而怀,寓怀于望。
开头一句意境雄浑阔大,起势遥远, 没有写“望月”,但望的神情隐约可见, “天涯”二字接得自然,照应到了“远”, 而暗示了“怀” 。三、四两句承接前两 句来说,情人相隔,远在天涯,因而生怨, 于是通宵望月而怀相思之苦。五、六句转 写相思的客观情状。七、八句写如此良辰 美景,却天涯阻隔,情何以堪?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 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 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 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 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 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 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 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 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 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 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 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从“悲”“欢”“离”“合” 四个层面分析唐宋诗词中“月” 的意象。
一、悲——永恒与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江花月夜》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总结:
赠别类的诗在唐诗中占有相当大 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 尽故人离别情”。在交通不发达的 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 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又看得很重, 抒写了大量的诗作,给后人留下了
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论家说:“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 正确理解一首赠别诗词,首先得从主题入
手。
赠别诗多是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 为常见的,这类诗往往凄恻缠绵,情 韵悠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但是 李白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硬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诗境界阔大,爽朗高远,全诗一气 流转,把别情写得豁达大度,新颖别 致,不落窠臼,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 之气。
诗作赏析
首联:
朝 • 第一句正面写“别”。


诗人只用“离歌”(《骊歌》,离别之 歌)两个字,唤起我们对这段歌词的记

游 忆,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子 第二句点“秋”。


也只用“微霜”一词透露,而景物 初
的萧条,心情的凄冷,游子旅程的艰辛,
离 都包含在其中。让我们联想到温庭筠的 渡

《 的商 情山 境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河
• 张九龄七岁能文,终以诗名。他的诗,有不少是应制 之作。但一些赠答、写景、抒情的诗篇,感情真挚、 词藻清丽,晚年遭谗言被贬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 首,风格转向朴实而且遒劲寄兴讽喻,与陈子昂的 《感遇》诗相近,对扭转初唐以来形式主义诗风有所 贡献。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清朝 人士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道:陈子昂、张九龄 “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作者简介 李颀,生卒年不详。作吏数年,后 归隐。他交游颇广,与当代著名诗 人王昌龄、岑参、王维、高适等人 皆有交往。他以边塞诗和送别诗闻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写作要点: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6首)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6首)

王维的诗歌特点:空灵的禅境,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孟浩然的诗歌特点:风格清 淡,长于写景及隐逸生活。 2、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 其他边塞诗人:王翰、王之涣、王昌龄 3、李白的诗:唐代浪漫主义诗歌最高成就 的代表。 4、杜甫的诗:唐代现实主义诗歌最高成就 的代表。
由四首诗的标题可以分别推断出哪些 内容? 1、《望月怀远》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先望月后怀
思考:颔联、颈联写了哪些景?有何 特点?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运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从动静、视听、 视角等方面考虑)?
写了明月、松、清泉、竹、浣女、渔舟, 这些景物清静,幽美,明洁,用热闹的字面写幽 静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归隐的情怀。运用了动静 结合,视听相兼,俯仰结合, 先声夺人的手法, 表现“山居”“空静”之美。
思考
1.作者登山的原因是什么?
因山上有名胜古迹
2.颈联写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 梦泽显得格外深远。 萧条、悲凉、邈远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再读诗歌,体会情感
1.作者读完羊公碑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 沾湿衣襟,为何会流泪?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露滋”有何意味?
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 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怜”应有怜爱之意。 “滋”指润湿,而且含滋 生不已的意思。“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 的意境,有延绵不尽之意。
写景抒情
2. 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 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 的悲哀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6首)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6首)

“离歌” ,《骊歌》,离别之歌,渲染了 依依惜别之情,言简意丰。 第二句点“秋”,也只用“微霜”一词透 露,而景物的萧条,心情的凄冷,游子旅程的 艰辛,就都包含其中。。“初渡河”,把霜拟 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他令我们 立即联想到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的情境。
中间两联对仗极工。秋夜微霜,挚 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 “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 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 正题,照应第一句。 “不堪”、“况是” 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 意深。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 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都 在想念着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 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 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诗的标题为《望月怀远》,哪些内容是 写望月的,哪些是写怀远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尾联用什么手法表达出怎样的内容?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 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 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诗歌特点
李颀诗擅七言边塞诗与送别诗,风格豪放慷 慨悲凉。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长于炼句。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 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 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 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 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 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 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精品课件
【赏析】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光是如此皎洁,伸出手去,满手皆是,可是 却无法送给对方以表相思,只好回房就寝,希 望在梦中相会。此联构思精巧,意境幽情,并 化用古人诗句,写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失意。
精品课件
本诗的思想感情是 什么? 由题目“望月怀远” 可见是借助月亮怀 念远方的亲人,表 达思念之情。
精品课件
情景相生
情与景完美结合,营造了清丽而深远的 意境。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 传达情思,构思巧妙。全诗围绕“望月” 而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炷写到 披衣,由室内写到室外,又由室外回到 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由相思写到入 梦。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精品课件
思考
本诗中表现力最强的是哪个意象?
“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
远”。一个“共”字使句子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 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 怀远。一下子把自己的怀远之情与天下人共通 的怀远之情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不仅形成诗歌内容的不确定性,还产生一种含 蓄蕴藉之美。
精品课件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 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 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姜夔
精品课件
二、欢——美人、爱情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欧阳 修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 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 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诉衷情》 张先
精品课件
有人说“月亮是悬挂在天上的一 首诗”。的确,在月亮上载满了 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1 苏教版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1 苏教版

由四首诗的标题可以分别推断出哪 些内容?
1、《望月怀远》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先望月后怀 远。明确了诗歌的主要意象“月”。推断出诗歌的主旨: 思念远方的亲人。
2、《与诸子登岘山》推断诗歌的基本内容:借登山抒发感 情。再结合与岘山有关的历史人物羊祜,判断这是一首吊古
伤今诗。 3、《 山居秋暝》判断诗的类型:山水田园诗。明确诗的 主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推断诗的基本内容:写秋天山 野傍晚的景色。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品味语言
• 颔联:“怨”什么?为何“怨”?
“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 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 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 字。
颈联: “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
尾联:“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 愿望?
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 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而皎洁的 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拟明 月何皎皎》)。所以还是回去睡吧,也许在梦中 能与你欢聚。这是诗人奇妙的构思。
小结
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意 境雄浑豁达。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被围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结局(心愿)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齐读,注意划出诗中描写边塞景物的句子。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ppt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作者简介 李颀,生卒年不详。作吏数年,后 归隐。他交游颇广,与当代著名诗 人王昌龄、岑参、王维、高适等人 皆有交往。他以边塞诗和送别诗闻
名于诗坛。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三讲解诗的大意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 望月,思念对方。多情 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 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 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 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 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 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 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 里相见。
四 分析鉴赏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什么?
望月怀远
张九龄
通过明月寄托相思
【生平补介】
• 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后受奸相李林甫陷害,于 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贬为荆州长史。在用人方面 主张任用“智能之士”,注意选择州县官。对安禄山 的反叛野心,也早有觉察,并建议唐玄宗及早诛灭, 但未被采纳。他在执政时敢于谏诤,注意援引一些有 为之人,当时被称为“贤相”。谥号文献。
练,为征人游子赶制寒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莫 尾联

见 由颈联“催寒”、“向晚”的“催”和 令
长“向”又表示一种迫促的动作,使人深感 岁
安 岁 出月慰如勉的流话,:时不不要我沉待湎。于最长后安水的到逸渠乐成生,活提,月
行 空使岁月蹉跎!





学习探讨: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这联诗有 一点歧义,就是初渡河的主语究竟是“游 子”呢,还是“微霜”呢?谈谈你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教师填教学方法或点拨的方法,学生归纳、积累知识要点或反思)

【课前预习】
一、专题总论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第一步骤: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
第二步骤: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
第三步骤: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课题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一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宋正斗
教学
目标
1、积累人物形象类命题的基础知识
2、读懂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归纳、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重点
难点
1、读懂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通过例题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教学
方法
诵读鉴赏、合作研讨、探究归纳、精讲点拨
教学
过程
鉴赏示例:景物形象--《送魏万之京》二三联为魏万设想了别后的羁旅之景:鸿雁悲鸣南飞,山中云雾缭绕,秋寒袭来,树色渐深,暮色降临,砧声起落;营造了萧瑟凄切的氛围,作者借此表达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
出题示例:语言--赏析“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中的“怜”“觉”字。
答案:“怜”即爱,引申为可爱;“觉”即感觉,感到;熄灭蜡烛,更觉得月色可爱,披衣出屋,长久望月,感到露水的凉意。两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运用情景相生的写法,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勾勒出月明露重、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一)A级:初读《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理解大意
导学提示:结合课后注释、同步导学练自主完成
1、作者背景:
(1)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一名,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诗风,贡献尤大。誉为“”。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
1、人物形象: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
(1)诗歌塑造的客观人物: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2)抒情主人公(作者):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
(2)李颀(690-751),人,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3)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世称,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以写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
2、《送魏万之京》:首联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3、《与诸子登岘山》:诗歌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导学提示:
1、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解读描写手段(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
(2)学会知人论世(作者生平、生活时代背景),关注注释。
(3)抓住关键语句(议论抒情处)
(4)借助诗中意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2)第二步骤:写诗人因遥思远人,难以入眠,灭烛之后,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
(3)第三步骤: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2、《送魏万之京》:首联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1)第一步骤:首联塑造了即将离别的游子形象;
(2)第二步骤:昨夜,游子刚刚渡河与诗人相聚,今晨,清霜布地,游子低吟着离歌,与诗人道别,准备冲寒上路;
第三步骤: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玉阶怨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问: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2、强化答题规范
(1)第一步骤:概括形象特点;
(2)第二步骤:具体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第三步骤:指出形象的意义。
1、小组合作交流
2、学生板书展示
3、教师精讲点拨,强化方法指导和答题规范
1、《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塑造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1)第一步骤:“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塑造了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彻夜难眠的诗人形象,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和物。
(1)景色形象: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物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景和物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事物形象:咏物诗一般借某个具体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三、读书指导
2、注音:
颀砧蹉跎岘
3、解释词语:
怜光满盈手离歌
蹉跎向晚莫见
(二)B级:二读诗歌,理解诗歌情感
导学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再现诗歌情境,体会诗歌情感
时间:
地点:
景物(意象):
人物:
事件:
典故:
情感基调的词或句子:
(三)C级:三读诗歌,鉴赏诗歌
导学提示:尝试从形象、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鉴赏诗歌(可以尝试出题,并附答案)
(3)第三步骤:抒发了未能建功立业,无所作为的遗憾之情。
六、学习报告
基础知识梳理和再现
经典题型及解题思路
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疑难问题
1、展示学习生成问题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3、教师精讲点拨
七、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形象:
语言:
技巧:
思想内容:

【课堂互动】
一、导入
学生集体背诵苏东坡《水调歌头》
教师:明月,是我国诗歌中传统意象,它代表着思念、团聚、祝福,面对一轮明月,苏东坡吟诵千古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唐代大诗人张九龄面对一轮明月又会写出怎样的杰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二、A级:初读诗歌,理解诗意
(3)第三步骤:首联采用倒置手法,突出“离别”,既有对游子冲寒上路的爱惜,又有和游子乍逢即别的惆怅。
3、《与诸子登岘山》:诗歌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明确:(1)第一步骤:诗歌塑造了政治失意的诗人形象;
(2)第二步骤:诗人登上岘山,见到羊公碑,用羊祜的名垂千古,与山俱传与自己无所作为,死后湮灭无闻相对比,突出自己政治的失意;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二、考点指津
(一)形象分类
四、C级:三读诗歌,鉴赏诗歌
1、诵读诗歌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诗歌形象、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内容(不要求面面俱到)
3、展示小组研究成果(板书)
形象:
语言:
技巧:
思想内容:
4、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分析,矫正存在的问题
五、典题导航,突破人物形象类题型
(一)典型例题(C级)
1、《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塑造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步骤: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第二步骤: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问:分析诗歌中的主人公形象。
「参考答案」第一步骤: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
第二步骤:“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还应说着远行人”从对方落笔,借既家人对诗人的思念表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第三步骤: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教学
反思
1、诵读诗歌
2、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
(1)作者简介
(2)创作背景
(3)字音
(4)解释词语
三、B级:二读诗歌,理解诗意
1、诵读诗歌
2、同桌合作交流
3、展示讨论结果
示例:《望月怀远》
时间:夜晚
地点:客栈或卧室
景物(意象):明月、露水
人物:诗人或情人
事件:望月怀人
情感基调的词或句子: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①诗人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诗人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