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点睛九年级上语文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感慨(kǎi)拘泥(nì)B. 摩平(mā)憎恶(zēng)惬意(qiè)C. 惬意(qiè)摩挲(mā)拘泥(nì)D. 摩平(mā)感慨(kǎi)摩挲(mā)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立意深刻,构思巧妙,真是妙手偶得之作。
B. 他平时学习刻苦,考试时总能胸有成竹,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D.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于挑战,而不是畏缩不前,半途而废。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开设阅读课。
C. 他一走上讲台,就看到同学们的眼睛都齐刷刷地盯着他。
D. 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从我做起,现在做起。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B.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一篇表文。
C.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散文。
D.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
5. 下列关于诗歌鉴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通过描绘景象所营造的一种氛围。
B. 诗歌的意象是指诗人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情感。
C. 诗歌的节奏是指诗歌的音节、韵律和停顿。
D. 诗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具有神通广大、英勇无畏的特点。
()2.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是因为他乐于助人。
()3.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通过“草船借箭”来筹集军资。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 wù)嗤笑(chī xiào)惬意(qiè yì)B. 惨淡(cǎn dàn)拙劣(zhuō liè)摇曳(yáo yè)C. 惊骇(jīng hài)恍惚(huǎng hū)稠密(chóu mì)D. 豁达(huò dá)狡黠(jiǎo xiá)憎恶(zēng è)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感人至深,观众纷纷潸然泪下。
B. 他平时学习成绩一般,这次考试却一落千丈。
C. 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让我们受益匪浅。
D. 春天的公园里,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团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劳动。
D.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他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是鲁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范进中举后的悲剧故事。
B.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表达了他忠诚于刘备的决心。
D. 《醉翁亭记》是清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描绘了醉翁亭的美丽景色。
5. 下列诗句中,作者与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春望》B. 杜甫——《望岳》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D. 王之涣——《登鹳雀楼》6. 下列文言文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顾:看B. 愠:高兴C. 拙:聪明D. 逾:超过7. 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课本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7《敬业与乐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参考答案:观点: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之后分别从“有业”是前提(举例、对比论证),“敬业”最为必要(举例、引用论证),“乐业”是最高境界(对比、道理论证)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二、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例如:(1)举例论证:举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例子,说明人人应该有职业并要不断劳作。
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事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
(2)对比论证:第③段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害处,第④段从正面论述“有业”的重要性,这两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3)引用论证:如引用《老子》、孔子、曾文正、庄子等的言论论证观点。
(4)比喻论证:“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
试从第6、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第6段“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中“凡……都……”运用关联词引出下文“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事例的叙述。
第7段“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用设问句引出下文,行文流畅自然,连贯得体,能激发听众的兴趣,而且发人深省。
四、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
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语文课堂点睛答案

语文课堂点睛答案【篇一:课堂点睛习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b、有放热和发光的现象产生c、有气体放出d、有其他物质生成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b、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熄灭后有白烟产生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4、某同学为分析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完成相关问题:提出问题:蜡烛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假设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限制装入试管中的液体量,其主要目的是()a、防止浪费药品,培养节约观念b、液体受热均匀,不致引起试管炸裂c、防止液体受热沸腾后喷出试管d、防止装药过多反应不均匀、不完全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人呼出的气体c、稀有气体d、冰和水的混合物7、要除去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剩下主要为氮气,采用燃烧法,最好选用的试剂是()a、木炭b、硫c、磷d、铁丝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b、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d、自来水9、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氧气的含氧物质来制取氧气。
九语答案课堂2015.1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1)一、积累·运用(30分)1.(10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3)忽如一夜春风来(4)行成于思(5)日月之行(6)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7)波涛如怒(8)似曾相识燕归来2.(3分)( A )3.(9分)(1)(2分)醇汲(2)(2分)苍→沧澜→斓(3)(2分)如:一位良师益友,意味深长。
(一杯清口香茗,香远益清;一缕拂面春风,温暖舒心)(4)(3分)不赞同,将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就会导致浪费、攀比、送礼等不正之风的形成以及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4.(8分)(1)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祥子的悲剧最主要是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制度造成的;其次还有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计划,以物示意,能够有益健康,而且表达思想简练。
另一见闻如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把粪便还原为食物,把冰烧成粉末变成火药,用猪耕地……二、理解·感悟(60分)(一)(5分)5. (3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或用伏在马槽上的老骥还想驰骋千里,来比喻想建功立业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壮志不减。
6. (2分)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15分)7. (3分)( B )8. (3分)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9. (4分(1)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2)杜甫喜欢谈论天下大事,高谈阔论却不切实际。
10. (5分)如:胸怀天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坚守气节——如“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爱国忠君——如“为歌诗,忧时伤生,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答出一点得2分,二点得4分,三点得5分)译文:安禄山叛乱,杜甫为避难逃到三川。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参考九班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林中小溪》1.寞漪啬惬涸煦悦乏2.题目略(1)搏搏膊博(2)麟粼粼鳞(3)绕饶绕娆4.题目略(1)一点儿也不动。
(〔造句〕略)(2)比方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造句略)5.C6.“掠夺甚至索取”改为“索取甚至掠夺”“完善”改为“改善”7.(示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的闲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追求8.C9.文中描写了化为水塘的凹地、被冬雪压弯了的大灌木的枝条、漂在水中的树种、困在水湾中的小狗鱼等。
在看来,这些物象象征凝滞的、安于平淡的、丢失_的生活,是为所鄙弃的。
10.搏斗制造时间,小溪在流经树林的过程中不断遇到障碍,又不断克服障碍,这需要许多时间。
小溪持续不断地搏斗给了“我”启示,使“我”的生活和意识也有了意义。
11.“早晚”形容溪水流淌的声音,表现了小溪对光明将来的信念,也表现了的生活信念和人生抱负。
12.(示例)“有一棵大灌木……瘦长的腿。
”把被冬雪压弯了的大树老态龙钟的丑陋样写活了,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鄙视。
13.(示例)“小溪在搏斗中……扭动着”写水急,并不满意于“湍急”“奔流”一类泛泛的字眼,而是把小溪写活,写小溪的情态改变。
14.写出溪水力气之大,它撼动了巨树,并把它摧倒,揭示了小溪的信念。
15.这段文字描写了空地上的美景,一切是那样的美妙、迷人,令人留恋,但小溪却没有因此而停留,没有因此而动摇信念,依旧安静地前行。
16.黄花、蝌蚪、小甲虫等生物,一切都是那样生气勃勃,那样美妙、可爱,写它们间接地表现了开心的心情,同时也衬托了小溪坚决向前的信念。
17.“最终一名”是指被生活所抛弃。
春的活力在小溪的奔流中表达出来,在俄罗斯,最早迎接到春天的是森林地带,在愉悦的情境中找回了自己,摆脱了孤独感和绝望心情,融入到社会,领会到美好的所在和人生的真谛。
18.(略)【课外拓展】19.“推推挤挤”“滴滴溜溜”“笑嘻嘻”“一溜烟”等词语,传神地写出了溪水因几番秋雨而重获自由的欢愉之情,布满了生活情趣。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28分)一、(共11小题,共28分)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鲁钝( dùn)宽宥(yǒu)强聒不舍(guō)B. 箴言(zhēn)娉婷(pīng)矫揉造作(jiǎo)C. 篝火(gōu)坍塌(dān)不言而喻(yù)D. 渺茫(miǎo)羡慕(xiàn)自惭形秽(su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宽宥(yǒu)——yòu;C. 坍塌(dān)——tān;D.自惭形秽(suì)——huì;故选B。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练习(二)(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练习(二)班别_ 座号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分)(2)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分)(3)戍鼓断知人,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2分)(4)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
(4分),。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渡荆门送别》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班级正在制作短视频《壮美广西》,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3~5题。
(10分)[开篇画面]广西,站在中国这张yì cǎi fēng chéng 的全家福的西南一隅。
她像一个朴实的邻家姑娘,不太zhāng yáng,却难掩其秀外慧中。
这里的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有的民族风情。
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里安居乐业,共同描绘美丽的新时代画卷。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
“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曲传情。
真可谓“八桂团结谱新曲,九州奋发奏华章”。
[体育画面]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盛,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在壮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抢花炮是非常流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各地qián xīn挖掘传统体育项目,民族体育活动,让一些体育项目从小众逐步走向大众。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 yì cǎi fēng chéng (2) zhāng yáng . (3) qián xīn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