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组织行为学答案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答:组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其次,组织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资源;最后,组织有特定的结构。

组织行为是指在一定组织环境中,全体组织成员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表现,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1.B2.BC3.A4. C5. C6. C三、应用练习题1.阅读管理学相关内容,谈谈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差异。

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

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运营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属于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2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你所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做一次研究。

答:略案例讨论:IDEO让互助文化深入人心对领导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倡导组织中的互助行为更重要的了。

员工在工作中互助是优秀企业的一道常见风景。

如果不考虑员工自觉性,即组织行为学者所说的组织公民行为,公司希望高效运转,就需要将所有任务完美分配,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任务在执行中不能随意更改,而且所有任务必须同步,不能在进度上有半分差池。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六章 管理沟通理论及其应用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六章  管理沟通理论及其应用

第六章管理沟通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 什么是管理沟通?有哪些分类方法?答:管理沟通是指社会组织及其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在履行管理职责、实现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有计划且具有规范性的职务沟通活动和过程。

管理沟通按照(1)沟通的媒介角度划分,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2)沟通的组织性质的角度划分,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3)沟通有无反馈的角度划分,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群体决策的优点:(1)群体决策能较好地保证决策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2)群体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3)群体决策往往更富于创造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1)决策的时间比较长;(2)决策中权力和责任的分离;(3)少数人的专制。

3. 组织改善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改善管理沟通的策略包括(1)保证正式沟通渠道通畅,(2)选择适当的沟通媒介和沟通场合,(3)沟通者能积极倾听,(4)沟通者提高沟通技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1. B2.D3. A、C4.C、D5.A、B、D三、应用练习题1.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组讨论如何完善学校现有的正式沟通渠道。

要求:列举学校与班级、学生之间现有的各种正式沟通渠道(包括上行、下行和横向沟通),对现有的正式沟通渠道的使用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答:略。

沟通渠道的列举参考书本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2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头脑风暴法就如何提升班级课堂学习质量进行一次群体决策。

答:略。

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开展方法是重点,群体决策是结果。

案例分析题冲突与沟通A空调公司是中国一家民营企业,生产基地设在长沙,占地20万平方米,在中国10余个主要城市及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设有分支机构。

吴经理以前是某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负责中国南大区的运营,由于业务上的往来而结识了A公司总裁张先生。

在几番来往后,张总很欣赏吴经理的办事能力,并且在交谈中了解到他对现状不是十分满意,虽然职位已经很高了,但总感觉没有充分发挥才干的余地,很苦恼。

201406组织行为学答案

201406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大作业注意事项:1、08秋及以后学员,登录个人工作室,网上提交大作业;2、08春及以前重修学员,要以书面(纸张大小为A4纸)形式上交大作业;3、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 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分析群体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提供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3)提供更多样的经验和观点;(4)可以开发更多的可行方案(alternatives);(5)提高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6)增加正当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费时;(2)少数人垄断;(3)服从的压力;(4)“从众现象”(group think),即压抑不同的、少数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以建立一致的表像;(5)模糊的责任。

2. 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1、工作群体具有强有力的、明确的、集中的领导,而工作团队的领导角色是分享的。

2、工作群体具有个体的职责,而工作团队则包括个人和共有的职责。

3、工作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相同的,而工作团队具有特殊的目标。

4、工作群体具有个体的产出,而工作团队只有集体的产出。

5、工作群体进行例行的会议,而工作团队鼓励开放的、积极地问题解决会议。

6、工作群体对业绩的测量是间接的,而工作团队通过直接测量集体的工作产出来衡量业绩。

7、工作群体讨论、决策并授权,而工作团队讨论、决策并完成实际的工作。

3. 组织文化的结构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

(1)潜层次的精神层。

这是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2)表层的制度系统。

它又称制度层,只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体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

《组织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是()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组织成员的行为D. 组织变革答案:C2.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畴?()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社会环境答案:D3. 以下哪种领导风格对员工满意度影响最大?()A. 指导型B. 支持型C. 参与型D. 成就型答案:C4. 组织承诺包括以下哪三个方面?()A. 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B. 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C. 持续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D. 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经济承诺答案:A5. 以下哪种激励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其预期的结果?()A.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B. 弗鲁姆期望理论C.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D. 阿奇里斯成就激励理论答案:B6.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组织内部沟通的有效性?()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组织成员的沟通技巧D. 组织规模答案:D7. 组织发展阶段理论中,组织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A. 创立、成长、成熟、衰退B. 创立、成长、扩张、衰退C. 创立、成长、成熟、稳定D. 创立、成长、扩张、稳定答案:A8. 以下哪种组织结构最有利于组织内部沟通和协调?()A. 直线型B. 职能型C. 矩阵型D. 虚拟型答案:C9. 以下哪种团队建设方法适用于解决团队内部冲突?()A. 团队建设活动B. 团队角色分配C. 团队沟通技巧培训D. 团队冲突解决培训答案:D10. 以下哪种领导风格最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A. 指导型B. 支持型C. 参与型D. 成就型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案: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内部个体、群体和组织整体的行为规律、心理过程及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分,共32分)1.在个体方面,心理契约主要受到与个体( )相关因素的影响。

A、工作经历B、性格特征C、受教育程度D、成长环境正确答案:A2.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生存运转的( )等的总称。

A、手段、环节B、办法、手段C、办法、手段、环节D、办法、环节正确答案:C3.对于同一场考试,某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很好,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具有天赋或足够努力等个人因素所决定的。

这属于对应推断理论的( )。

A、区别性B、选择自由性C、社会期望D、非共同性效应正确答案:D4.补足式的契合度是指个人( )组织不足的程度。

A、改变B、满足C、弥补D、适应正确答案:C5.电子邮件使成百上千的员工可以同时分享信息,并使普通员工可以直接与高级高级主管进行交流,这属于( )。

A、女性化组织B、无边界组织C、虚拟组织D、团队结构正确答案:B6.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

A、生存、健康、美好B、奋斗、成长、成熟C、生存、享受、发展D、出生、成长、死亡正确答案:C7.员工的( )能够通过其灵活性、流畅的沟通转变成有效的组织创新。

A、创造性B、认知性C、能动性D、积极性正确答案:A8.异步通信是指沟通的参与者需要轮流发送和接收信息,也就是说发送者的信息和接收者的信息不是同步的。

下列不属于异步通信的是( )。

A、电子邮件B、社交网络C、博客D、电视会议正确答案:D9.电视会议、即时信息、聊天室属于电子化信息沟通主要方式中的( )。

A、异步通信B、双向沟通C、同步通信D、单向沟通正确答案:C10.莉莲·吉尔布莱斯的《管理心理学》中强调工人的( )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前提。

A、欲望B、共性C、积极性D、个性正确答案:D11.( )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归因理论。

A、1956B、1958C、1965D、1968正确答案:B1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 )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2012-2006年)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2012-2006年)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A.封闭的社会组织B.无机的社会组织C.静态的社会组织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A.观察法B.案例研究法C.心理测验法D.准实验法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A.社会性B.针对性C.稳定性D.间接性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A.有用性B.自创性C适应性 D.主动性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A.现实操作型B.管理型C.常规型D.社会型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A.利益型群体B.任务型群体C.命令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A.标准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动力功能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A.角色期待B.角色知觉C.心理契约D.角色定式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A.社会惰化效应B.责任分摊效应C.群体促进效应D.群体转移效应10.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A.包容需求B.控制需求C.感情需求D.交往需求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A.有害无益B.有利无害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A.创新B.服务C.激励D.从众13.领导作风论认为,变革中的组织或成员工作成熟度很低的组织最适宜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A.集权式B.民主式C.参与式D.放任式14.领导科学决策可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A.确定目标B.发现问题C.核定价值准则D.确定问题15.在现实生活中,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得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 )A.目的性B.因果性C.自发性D.可变性16.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这是动机的( )A.始发机能B.选择机能C.导向机能D.强化机能17.把人们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两大类,其划分标准是( )A.需要的功能特征B.需要的对象C.医学的角度D.需要的作用结果18.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自我实现需要B.尊重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安全需要19.美国学者提出的“7S”模型中,“硬性的S”指的是( )A.战略、结构、作风B.制度、结构、技能C.战略、结构、制度D.战略、技能、作风20.综合型激励理论的数学表达式为:M=Vit+EiaVia+Eia EejV ej,其中EiaVia表示的是( )A.任务结果激励B.任务内在激励C.任务完成激励D.工作任务完成的效价21.组织行为学家研究认为,传统组织结构理论是一种( )A.以人为本的理论B.封闭式的系统理论C.开放系统理论D.权变理论22.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经验反应冷淡,总是“求稳、怕乱”,以不变应万变,与变革中出现的新观念、新方法格格不入,这是影响组织变革顺利进行的( )A.安全性心理B.保守性心理C.求全性心理D.求稳性心理23.开辟新市场,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增加内外信息的交流等,这是组织变革中( )A.组织结构方面的变革B.技术方面的变革C.影响环境方面的变革D.人事方面的变革24.从组织应达到的功效看,组织变革和发展应达到的具体目标是( )A.使组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利于实现组织目标B.使组织具有对外适应性与灵活性,对内具有协调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C.使组织具有足够的持续性D.使组织具有足够的适应性25.企业商标、厂牌、优质产品或服务等是组织文化的( )A.文字表现形式B.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表现形式C.现代科技方法的表现形式D.标识表现形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组织行为学课后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题答案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1.个体行为具有哪些特点?不连贯性、环境依赖性、隐蔽性、应变性、复杂性、难以描述和度量性。

2.主要的传记特点有哪些内容?它们对员工表现有什么影响?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即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它们是客观的,而且很容易从员工的个人档案中得到。

(1)年龄年龄与离职率:年龄越大,越不愿意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

年龄与缺勤率:年龄与缺勤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缺勤原因的影响。

一般年长员工在可以避免的缺勤方面低于年轻员工,不可避免的缺勤率却相对较高。

年龄与生产率:绝大多数的工作,所需要的身体技能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从而对生产率造成影响。

人们的身体技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但可以因工作经验而得到弥补。

年龄与工作满意度:在专业技能工作中,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在非专业技能工作中,满意度呈U型曲线。

(2)性别女性与男性在工作生产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

女性的离职比例与男性相似,但是,女性与男性相比缺勤率更高。

(3)婚姻状态已婚员工与他们的未婚同事相比,缺勤率和离职率更低,对工作也更为满意。

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调查,如已婚和单身之外的情况等等。

(4)任职时间任职时间与生产率间成正相关。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之间成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流动率之间成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成正相关,其预测效度高于年龄因素。

3.对比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发射和社会学习理论之间的差异。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是用来解释一个人是如何学习这一行为过程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大量研究是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进行的,该理论指个体对那些通常并不产生反应的刺激做出回应,从根本上是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中 __物多次相互匹配时,中 __物就会变成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1、组织行为学就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得科学( )A、一切人得心理活动B、一切人得行为C、一定组织中得人得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得心理与行为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得调查方法得就是()A、面谈法B、电话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案例研究法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得心理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就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得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得某种倾向性D、按人得行为模式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得行为反应得认识称为( )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得倾向称为()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得非正式沟通得研究表明,最普通得非正式沟通形式就是( )A、集束式B、流言式C、偶然式D、链式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得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她人心目中印象得关键性因素就是()A、聪明能干B、热情C、刻苦认真D、有责任心9、关于冲突观念得现代观点认为()A、冲突有害无益B、冲突应当避免C、冲突有利无害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就是有益得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就是有差异得。

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得能力就是()A、技术能力B、交际能力C、行政管理能力D、沟通能力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得观点,对工作与人都高度关心得领导行为类型就是()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B、任务式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式管理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得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得领导方式就是()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13、领导在决策时,强调整体优化,从组织得战略目标与利益出发,努力协调好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得关系,这体现了领导决策时坚持得()A、可行性原则B、对比择优原则C、信息健全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14、菲德勒得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与极不利得情况下,效果较好得领导类型就是()A、人际关系导向型B、任务导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15、需要层次理论得代表人物就是()A、马斯洛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斯金纳16、根据弗鲁姆得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得就是( )A、E高×V高=M高B、E高×V低=M高C、E低×V高=M低D、E低×V低=M低17、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得激励理论就是( )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ERG理论18、以下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理论得代表人物得就是()A、巴纳德B、西蒙C、钱德勒D、韦伯19、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多样得表现形式,其中传统得表现形式就是()A、物质象征B、文字与标识C、仪式D、语言20、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得CPM领导行为评价法得C因素就是指领导者得()A、个人品德B、工作绩效C、决策能力D、处理人际关系得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得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014年10月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10月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评分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心理学科中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的是【】A.人事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医学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正确答案:A2.最早使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的是【】A.泰勒B.莱维特C.维卡D.斯克伯兹正确答案:B3.对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的方法是【】A.案例研究法B.观察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A4.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忽视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进行全面评价的做法是【】A.知觉防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正确答案:C5.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是【】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态度正确答案:D6.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A.倾向性特点B.差异性特点C.适应性特点D.独立性特点正确答案:C7.创造性行为最显著的特点是【】A.系统性B.社会性C.首创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C8.霍兰德认为.决定人们从事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是【】A.个性类型B.机遇C.社会环境D.家庭环境正确答案:A9.由组织结果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利益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正确答案:A10.群体规范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督导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A.标准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动力功能正确答案:D11.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的努力,这种现象是【】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群体协同效应D.群体互动效应正确答案:B12.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是【】A.群体规范B.群体转移C.群体凝聚力D.群体规模正确答案:A13.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心理关系是【】A.组织承诺B.人际关系C.心理契约D.组织关系正确答案:C14.属于激发冲突的技术的是【】A.解决问题B.目标升级C.任命吹毛求疵者D.资源开发正确答案:C15.把因需求不同而产生的组织成员的行为导向组织目标,这是领导的【】A.创新功能B.组织功能C.激励功能D.服务功能正确答案:C16.组织中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和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是【】A.领导者B.领导行为C.管理者D.领导效能正确答案:A17.领导行为方格论中的“9-1型”领导是【】A.贫乏式领导B.乡村俱乐部式领导C.任务式领导D.团队型领导正确答案:C18.决策过程的第一阶段是【】A.明确目标B.发现问题C.核定价值准则D.拟定方案正确答案:C19.胜任工作、好奇、对客观事物的掌握、爱好活动及情感等动机是【】A.习得动机B.衍生性动机C.生理性动机D.一般动机正确答案:D20.麦克里兰指出人的最主要的三种需要是【】A.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B.权力需要、安全需要和成就需要C.成就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D.成长需要、关系需要和生存需要正确答案:A21.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是【】A.费鲁姆B.赫兹伯格C.麦克里兰D.斯金纳正确答案:D22.“7S”模型中,“硬性的S”是【】A.战略、结构和人员B.制度、技能和作风C.结构、制度和技能D.战略、结构和制度正确答案:D23.一个企业内对拥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是【】A.职能制B.事业部制C. 矩阵制D.团队结构制正确答案:B24.从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和冻结三个过程的是【】A. 克利程序B.卡斯特程序C. 罗西程序D.勒温程序正确答案:D25.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组织目标B.组织宗旨C.共同的价值观D.组织规章制度正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片的相应代码徐黑。

组织行为学习题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习题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学习理论包括哪些?这些理论的区别?1、传统学习理论:①以伊万·巴甫洛夫和约翰·华生为代表,集中研究条件反射行为,他们认为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是对某一特点刺激的反应。

②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等。

2、操作学习理论:①它强调个人在学习中的作用。

斯金纳认为个人是根据他所处的环境来学习的。

②从理论上说:员工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从环境中获得奖励。

3、社会学习理论:①它更加重视学习中人类认识的重要性;②把行为解释为人的认识、行为和环境之间不断的相互的作用;③核心:自我效能感;④强调学习中第一手经验的重要性;⑤一般认为,行为结果来自于环境等。

三者区别:①传统学习理论和操作学习理论都强调通过个人直接经验进行学习的重要性,而社会学习理论与早期学习理论不同,它更加重视学习中人类认识的重要性。

②传统学习理论和操作学习理论将学习看做是一种不断重复的结果,它们相信学习是一种缓慢的、不断尝试的、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个人认识过程、行为和环境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因素的变化。

二、个性特征分析理论都包括哪些理论?各自有什么特点?1、艾森克的个性理论特点:①认为人的感情稳定性和感情倾向性两类因素能包容大部分重要的个性特征。

②感情稳定性的人的特点:自主性强、冷静、自由、自尊心强、比较乐观,拒绝非理性的恐惧。

③感情倾向性:一端为外倾,是指人高度关注他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使他把精力倾注在他自己以外的人和事上。

另一端为内倾,则是关注自己的情感、记忆与内心生活。

2、卡特尔的16个性要素理论特点:用16种独立而稳定的个性要素来表现和度量人的个性特征,每个要素又分为低分特征和高分特征两个极端。

(详见课本P65表3-2)3、迈尔斯-布理格斯的个性类型理论(MBTI)特点:①形成四个维度、八个偏好、十六种类型的个性类型量表。

大工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1答案

大工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1答案

大工14秋《组织行为学》在线测试1答案一,单选题1. 为行为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的是()。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 人群关系学说的创立C. 1914年莉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发表?正确答案:B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

A. 系统分析法B. 经验总结法C. 定性分析法D. 个案研究法?正确答案:A3. 根据气质的分类,较适合做推销工作的人员的气质类型是()。

A. 胆汁质B. 多血质C. 抑郁质D. 黏液质?正确答案:B4. 被称为超Y理论的是()。

A. X理论B. 人群关系理论C. Z理论D. 权变理论?正确答案:D5.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 气质B. 能力C. 个性D. 性格?正确答案:A6. 组织行为学在中观层面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个体心理与行为B. 群体心理与行为C. 领导行为D. 组织行为?正确答案:B7.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的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 知觉防御B. 先入效应C. 晕轮效应D. 近因效应?正确答案:C8. ()就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A. 气质B. 个性C. 能力D. 性格?正确答案:B9.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

A. 气质B. 能力C. 知觉D. 性格?正确答案:D10. “社会人”的假设首先是由()提出的。

A. 亚当·斯密B. 亚伯林罕·马斯洛C. 乔治·梅奥D. 埃德加·施恩?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 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A. 记忆力B. 想象力C. 绘画能力D. 思维力E. 管理能力?正确答案:ABD2. 态度包含哪些成分?()A. 情感成分B. 意向成分C. 感觉成分D. 知觉成分E. 认知成分?正确答案:ABE3.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包括()。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第五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一、简答题1.什么是双因素激励理论?如何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答: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1)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但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2)那些使员工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是与工作环境相联系的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主要起预防作用。

保健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进步、晋升等。

在工作激励中,保健因素的满足主要是避免员工的不满意。

(3)那些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是与工作内容相联系的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监督、薪水、工作条件、安全以及人际关系等。

只有对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真正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的措施有:(1)精神激励是最长久,通过有效的领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个人参与、多元化价值观等事业留人、也可通过绩效管理、行业发展、职业的优越感、绩效激励等情感留人;(2)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结合;(3)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4)制定较为灵活的薪酬策略,与工作发展前途对应等 2.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试对它们进行比较。

答:ERG理论是在需要层次论基础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一旦较低层次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们将进到更高一级的需要上去;而ERG 论不仅体现满足——上升的方面,而且也提出了遇挫折——倒退这一方面。

挫折——倒退说明较高的需要未满足或受到挫折的情况下,更着重或把更强烈的欲望放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要上。

(2)需要层次论认为,每一个时期只有一种突出的需要;而ERG 论指出在任何一个时间内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需要发生作用。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严格地按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 不存在越级,也不存在由高到低的下降;而ERG论则指出,人的需要并不一定严格按由低到高发展的顺序,而是可以越级的。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大全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大全

《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A.面谈法B.电话调查法C.问卷调查法D.案例研究法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A.集束式B.流言式C.偶然式D.链式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A.聪明能干B.热情C.刻苦认真D.有责任心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A.冲突有害无益B.冲突应当避免C.冲突有利无害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

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A.技术能力B.交际能力C.行政管理能力D.沟通能力1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A.乡村俱乐部式管理B.任务式管理C.中间型管理D.团队式管理1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13.领导在决策时,强调整体优化,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出发,努力协调好总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这体现了领导决策时坚持的( )A.可行性原则B.对比择优原则C.信息健全原则D.系统分析原则14.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 )A.人际关系导向型B.任务导向型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15.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亚当斯D.斯金纳16.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 )A. E高×V高=M高B. E高×V低=M高C. E低×V高=M低D. E低×V低=M低17.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ERG理论18.以下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A.巴纳德B.西蒙C.钱德勒D.韦伯19.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传统的表现形式是( )A.物质象征B.文字和标识C.仪式D.语言20.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领导行为评价法的C因素是指领导者的( )A.个人品德B.工作绩效C.决策能力D.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讲解1.组织行为学:2.知觉:3.沟通:4.集体:5.气质:6.性格二、简答题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见解和管理方式是什么?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5.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比较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7.依照角色(保护角色、任务角色)将集体分类,并说明怎样这些集体的管理?8.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差别是什么?9.解析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关系是什么?10.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职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11.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1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13.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14.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集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16.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17.个人怎样应付工作压力?答: 1、保持和同事之间友好的关系。

2、抛弃圆满主义标准,适合减低工作要求。

3、推迟满足感,工作中建立先难后易的次序。

4、分清责任,并肩负属于自己的责任。

5、每天适合做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三、案例解析题( 26 分)“上旬拉平”。

在安排上旬生产任务时,将难干和易干的活搭配分给每个人,使每个人在上旬完成的生产指标基本拉平,这样不致损害他们完成本月任务的积极性。

“中旬超额”。

在中旬,把所有简单的活所有安排下去。

同时,依照需要也适合安排些难干的活,使多数工人在中旬即可超额完成一些工时。

“下旬稳住”。

在中旬已经超额的前提下,下旬把所有难干的活安排下去。

这时得奖已成定局,再多干即可多超,即使难干的活也感觉见义勇为,勇于肩负。

我们的课本中把它做为双因素理论的运用,请讲解它是怎样利用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 于 1959 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造成职工对工作不满的因素主若是由于企业政策、行政管理、督查、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办理不当以致的。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参考下,还是蛮好的)

《组织行为学》习题集答案一、名词解释:1. 1.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 2.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3.“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4. 4.“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5. 5.“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6. 6.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7.7.动机: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8.8.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具体而言,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9.9.价值观: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代表了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10.10.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1.1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2.12.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13.13.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14.14.气质: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15.15.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6.16.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7.17.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

组织⾏为学重点复习题参考答案组织⾏为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第⼀章:组织⾏为学的对象与性质⼀.名词解释1.组织----在共同⽬标指导下协同⼯作的⼈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定的结构,成为独⽴的法⼈;它⼜是通过分⼯合作⽽协调配合⼈们⾏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狭义的⾏为是⼈受其⽣理、⼼理⽀配或客观环境刺激⽽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切外显的活动。

3.组织⾏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中,⼈们从事⼯作的⼼理活动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简单题1.如何正确理解组织的涵义?答: (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群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标,它是实现共同⽬标的⼿段。

(4)组织是有⼀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的团队。

(5)组织是⼀个投⼊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2.根据费恰特的观点,⽂化的主要功能有哪⼏点?'答:费恰特指出,⽂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1)⽂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2)⽂化使⼀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3)⽂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提供了⼀个重要的基础.(4)⽂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5)社会和组织的⽂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3.简述组织⾏为学两重性的主要表现?答:组织⾏为学既有组织中⼈的⼼理与⾏为的⼀般规律性这种⾃然属性,⼜具有特殊规律性这种社会属性。

这种两重性主要由多学科性、⼈本⾝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

4.⼈的⾏为特点有哪些?答1)具有适应性 (2)具有多样性 (3)具有动态性 (4)具有可控性 (5)⼈的⾏为实质是⼈的⽣理、⼼理因素与客观环境互相作⽤的结果和表现。

三.论述管理者研究组织⾏为学的重要意义与作⽤?答:管理者研究组织⾏为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作性质决定的。

(1)研究组织⾏为中的个体⾏为与管理,可以提⾼管理者知⼈善⽤,合理使⽤⼈才的⽔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大作业注意事项:1、08秋及以后学员,登录个人工作室,网上提交大作业;2、08春及以前重修学员,要以书面(纸张大小为A4纸)形式上交大作业;3、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 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分析群体决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提供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2)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3)提供更多样的经验和观点;(4)可以开发更多的可行方案(alternatives);(5)提高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6)增加正当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费时;(2)少数人垄断;(3)服从的压力;(4)“从众现象”(group think),即压抑不同的、少数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以建立一致的表像;(5)模糊的责任。

2. 工作群体与团队的区别1、工作群体具有强有力的、明确的、集中的领导,而工作团队的领导角色是分享的。

2、工作群体具有个体的职责,而工作团队则包括个人和共有的职责。

3、工作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是相同的,而工作团队具有特殊的目标。

4、工作群体具有个体的产出,而工作团队只有集体的产出。

5、工作群体进行例行的会议,而工作团队鼓励开放的、积极地问题解决会议。

6、工作群体对业绩的测量是间接的,而工作团队通过直接测量集体的工作产出来衡量业绩。

7、工作群体讨论、决策并授权,而工作团队讨论、决策并完成实际的工作。

3. 组织文化的结构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

(1)潜层次的精神层。

这是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2)表层的制度系统。

它又称制度层,只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体内的分工协作关系的组织结构。

它是组织文化核心层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

(3)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

它又称物质层,是指凝聚着组织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它既包括了组织整个物质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了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等,如带有本组织色彩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图书馆、俱乐部等等。

显现层是组织文化最直观的部分,也是人们最易于感知的部分4. 异质群体从事哪些工作效率更高由于这一群体成员的思维方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各异,在群体决策时,能够真正做到集思广益,比同质群体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办法。

决策后也能听到不同意见,这种信息反馈有助于把方案考虑得更加全面、周密、异质群体在决策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适合给人出策略、想法案等类5. 个体决策的缺点分析1.调动不起决策者以外人员的积极性2.决策者个人一方面权力过大,另一方面责任过重、压力过大3.决策者个人的素质对决策水平的高低产生致命的影响4.权力过于集中容易产生决策者个人的腐败问题和下属的阿谀奉承现象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介绍期望模式,并论述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其中的三个关系期望理论的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到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M=V.E M—激发力量,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 V---目标效价,这是指达到的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E---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到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这个公式实际上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目标的概率较高,就会有信心,就可能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

但是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的绩效时,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

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

这种奖励是广义的,既包括提高工资,多发奖金等物质方面的奖励,也包括表扬、自我成就感、得到同事们的信赖、提高个人威望等精神方面的奖励,还包括像提拔到较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等物质与精神兼而有之的奖励。

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奖励,就有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

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

然而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资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各种需要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就不同。

因而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办法给予奖励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来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

2.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减少从众行为的发生(1)相互接受阶段群体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群体成员间的互相接受。

在个阶段,群体的重点是提高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即建相互信任的、互相接受的充满情感的人际关系[2]。

(2)决策群体发展的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决策如何分配工作和何完成工作。

这个阶段可以看做群体发展的计划阶段,要完成什么工作、由谁负责、哪一部分有谁来完成进行决策。

(3)激励和承诺在群体发展的第三阶段,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如何激励自己和激励其他成员来完成工作。

一些评估工作表现系统和激励系统开始被启动,从而保证工作的进展。

同时,每一位成员在该阶段对各自任务的承诺也有助于保证工作的顺利执行和完成[4]。

(4)控制与赏罚发展到第四阶段的群体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群体。

在这一阶段,群体有明确的使命和目标,有被群体每一位成员所理解的群体行为规范、较高的凝聚力和清晰灵活的上下级关系。

处于该阶段的群体根据群体每一位成员的行为表现,通过有效地利用赏罚机制来控制群体中的成员[53.我国组织文化现状分析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

即使没有总结或提出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依然是存在的。

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偏差。

第一,外在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一句话或几个词,不是内在本质内容的全部;第二,企业文化中实际存在的糟粕是肯定不会出现在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第三,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比较稳定,不会频繁更改,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却因各种因素的时刻变化而处在时刻变化之中。

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要地位,一个人被一家企业录用而成为这家企业的新员工,这个时候的企业文化代表着是大多数老员工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与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其结果自然是新员工被同化。

至于小概率事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说也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

根据企业文化的系统结构特点,柏明顿咨询给出了企业文化构建的HOME(History-Oneness-Membership-Exchange)模型。

企业文化,或者确切的说是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sational Culture)用国际君友会给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广义说来,大至联合国、一个国家、民族、地方政府、政党、工会、学生会、小至家庭、朋友等,其实都称为“组织”。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概念应用于形容企业,或各种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形象。

1、价值观在管理实践中的体现,是企业文化分析和管理的重同心动力认为“分析企业文化并不只是了解领导人期望的、向外宣布的那些价值观,而是看经过管理实践,有多少价值观被所有成员接受,并体现在工作中”(国际跨文化管理权威霍夫施泰德)。

所以企业文化的梳理和定位要详尽分析企业管理的各个层级、各个序列等各种亚文化与“倡导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反映在实际管理行为中的价值导向的异同。

只有详尽的科学调研才能定位,所以所谓的“企业文化策划”是一种CIS的形象异化,对企业的文化变革没有实质的意义。

2、企业文化是继承性的同心动力认为企业文化是继承性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是企业管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所以对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的梳理、对企业文化个性形成历史的梳理是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环节。

文化历史梳理的结果能清晰地向员工阐述“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我们的文化为什么是这样”,是对现有文化体系的强有力的支撑。

3、价值的持续增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同心动力认为价值的持续健康增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总结成功基因,清晰核心价值,理顺价值差异,统一管理思想,澄清共同语言和准则,通过对内的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塑造整体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健康增长。

而业绩的持续增长是衡量企业管理能力和工作价值的几乎无法代替的最重要的指标。

因此,文化在管理中的渗透和深植(内部整合与外部适应)比文化体系本身更重要。

4、“深植力差”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同心动力认为“深植力差”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造成深植力差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体系本身无可操作性和没有科学的操作规划,而体系本身没有可深植性是问题的主要根源。

5、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6、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是清晰、实用的7、定性和定量的结合是企业文化体系形成的基础8、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和共享9、企业文化的清晰解读是外部与内部的互动结果10、企业文化不是CIS(理念识别系统MIS + 行为识别系统BIS + 视觉识别系统VIS)11、企业文化基于企业家文化12、企业文化不是策划出来的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分析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为密切的人格特征。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