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环境的思维方
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式和能力。
(3)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
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
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附录│
续表
素养名称
内涵
表现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
(1)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
与习惯。
素养3:区
用空间—区域的观
(2)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附录
附录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素养名称
内涵
表现
(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
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
的各种影响。
素养1:人
对人类与理环境
(2)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
地协调观
之间关系秉持的正
中所具备的意志品
(3)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
质和行动能力。
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
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附录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一)人地协调观
水平
人地协调观
能够结合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认识人类活动要在一定的地理环境
水平1
中开展;能够简单辨识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
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
能够通过对现实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要分析,理解区域中人口、
水平4
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
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系,说明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围绕“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其空间思维、地理观察、地理分析、地理实践等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爱国主义情感,使其形成正确的地理学科价值观。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了解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具体教学对象特点如下:(1)年龄特点: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2)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
(3)学习动机:对地理学科有兴趣,希望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学习方式:喜欢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地球运动、气候形成、地形地貌等。
(2)了解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如城市化、人口迁移、资源分布等。
(3)学会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4)掌握地理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对地理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和预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地理学科思维品质。
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
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是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目标。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地理思维的培养与运用能力、地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地理意识的培养与拓展能力。
以下是几种构建与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掌握。
高中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地理环境等,同时还需要学习各种地理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气候变化、地质现象、环境问题等。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地理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结合实践活动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理现象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分析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地理思维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讲座、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思考和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地理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地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地理方法的运用,如地图阅读、资料分析和统计数据处理等。
学校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地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并通过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方法应用能力。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开展地理研究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
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地理问题,如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地理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理问题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
构建与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时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和实践活动。
(完整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完整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特征、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作为高中生,掌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培养综合观察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的掌握学生应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形状、板块构造和地貌形成等内容。
他们应该了解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不同地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2. 地理思维的培养地理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地理有关的问题,并能够运用地理概念和地理信息来解释现象。
他们应该具备观察地理现象、理解地理过程和预测地理变化的能力。
3. 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工具来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他们应该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研究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地理学关注地球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应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并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为构建可持续的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5. 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涉及实地考察、地图阅读和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
学生应该通过参观实地、使用地图和分析数据等方式来培养实践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从实践中获取地理信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他们所处的地球环境。
这不仅对于他们个人的发展有利,也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好,今天咱们聊聊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
乍一听,觉得好像有点高大上,是不是?但其实说起来,它们就是咱们在学地理的过程中要掌握的几个关键点,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学得既实用又有趣,真的是好东西啊!你看,咱们总是听到“地理是门学问,地球是个大舞台”之类的说法。
地理学的就是这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咱们每个人都在这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就是教我们怎么“入戏”、怎么“演绎”这个大舞台的!听起来有点复杂对吧?但别担心,慢慢说,慢慢理解。
第一点就是空间思维能力。
这个啥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你得学会看地图,学会在心里画个大概的“思维图”,知道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是怎么连接、怎么分布的。
比如,你想象一下,你从北京出发,去上海的路上是怎样的,经过哪些城市,跨越哪些山脉、河流。
嗯,光是想着都觉得有点刺激,是不是?空间思维能力其实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连接”是怎么回事。
地理不仅仅是“这是哪里,那个是哪里”这么简单,它更是要我们在心里建立一个对世界的全景式认知。
你看,地理的知识有点像拼图,拼完了之后,你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世界图。
它让你有一种“眼界大开”的感觉,突然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地球上的一个小小个体,而是和这个大世界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不是有点小兴奋?然后呢,第二个素养就是地理调查和分析能力。
这个能力听起来像是个“侦探任务”,对吧?其实不然!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通过观察、调查、收集信息,然后分析出背后的规律。
比如,咱们常说的“天气变化”,你想想,是不是很多时候大家都会说:“这天气一会热,一会儿冷,真是难搞!”但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气候变化会发生?这就是地理调查分析的作用。
它不是单纯地告诉你“天气有变化”,而是教你怎么从数据、现象中找出原因、规律,揭示出更深层次的联系。
这种技能不光在地理上有用,生活中也是宝贵的,比如你今天去超市买东西,发现价格突然涨了,能不能猜到背后的原因呢?哈哈,想想都有点小机智了吧!再来就是第三个素养——地理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素养,是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
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高中地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各种启发式的学习方法,如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思维水平。
学生还应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培养自己对地理知识和现象的理解和抽象能力,提高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方法和技巧。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证科学,它强调对实证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
高中地理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设计实验、制作地图、分析数据等。
学生可以通过在实地考察中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自己的观察和采集实证数据的能力,并通过地理软件等工具来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境素养。
地理意识是指学生对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认知、关注和理解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地理问题和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和环境意识,并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地理问题和环境保护中去,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方法和技巧、地理意识与环境素养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方法和技巧,以及地理意识和环境素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一、引导学生树立地域观念地理学科的核心在于研究地球上的自然、人文与社会现象,同时也包括对地球空间的认知和理解。
引导学生树立地域观念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地理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从而增强学生的地域意识和综合素养。
二、注重地理实践教学地理学科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作、地图阅读等实践内容,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和地理技能,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地理教学中。
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地理学科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四、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空间观念、周期观念和地域观念等。
学校可以通过编写开放性问题、展开地理创新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地理科研兴趣小组、组织地理科研学习集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地理科研实践活动、地理科研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地理科研能力,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合社会实践培养地理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来培养。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综合思维: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版2020年修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能够通过对现实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要分析,理解区域中人口、
水平 4
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
价分析人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系,说明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
能够结合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理解人类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方式,
水平 2
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
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能够结合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
水平 3
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和强度;理解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满足人类
之间关系秉持的正
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
确的价值观。
重要性和必要性。
~
(3)能够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问题,理解
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
(1)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
、
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
的关系。
素养 2 :综
用综合的观点认识
(2)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
中所具备的意志品
(3)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
质和行动能力。
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
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附录2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一)人地协调观
水平
人地协调观
能够结合简单、熟悉的地理事象,认识人类活动要在一定的地理环境
水平 1
中开展;能够简单辨识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
域认知
点认识地理环境的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一.什么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
地理科学能力既应该包括一般科学能力,也应该包括地理学科特有的科学能力。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将地理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五项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2)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3)整理地理问题的技能;(4)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5)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
二.高中地理教学如何体现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标要改变了,新课标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我们国家有很多能人,没有人地协调观,他的能力越强,造成的破坏越大。
钢铁生产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太大,因为企业主没有人地协调观,政府官员没有人地协调观,为了短期利益,大拆大建,几百亿的项目,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成了既危害人民健康,又无法收回投资的怪胎。
2、综合思维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综合思维是核心素养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条。
将地球表层或其一定地域作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看到一个区域,先是整体扫描,说一说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人口矿产三大产业特点,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是局部聚焦,该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性,分析其原因。
大体是遵循总--分---总的思路。
3、区域认知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组织区域:使地球表层的无限多样性变得井然有序——教学取向:使学生具有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区域加以认识的意识与习惯。
认识区域:认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等。
——教学取向:掌握和灵活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评析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得失。
4.地理实践力。
我认为,地理实践力很重要,但为了安全,不让学生走到大自然中去,不参与观摩三大产业的生产,只是在学校里培养地理实践力,有些苍白。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概念熟练运用:
1.理解并会熟练运用“地理学”这一空间科学综合概念。
2.熟悉相关观念和术语用于描述、记述和解释地理学研究相关的空间变异现象。
3.了解空间科学概念本身的内涵,掌握相关的地理科学理论及其应用。
(二)地理学思考能力:
1.发展独立的空间思考能力,培养在地理学研究中直观观察、分析比较并归纳综合的能力。
2.具有从地理学角度出发探讨问题,形成研究设想、估算问题,分析讨论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地理学技术技能:
1.熟练掌握地理学相关调查、实验、模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相关技术技能。
2.掌握运用各类新技术、新方法利用互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空间科
学研究与空间智能应用。
(四)地理学科学认知舆论能力:
1.具备科学认知能力,理解地理学研究事实和结论,建立准确的观念认知。
2.培养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地理学的作用,培养科学的审美观,形成敏锐的社会意识,深入把握舆论热点。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四个要素:空间思考、问题归纳、跨学科连接以
及空间思维。
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首先,空间思考是必须要具备的,这要求学生善于运用空间概念及其他
相关概念,理解空间形状、空间位置及其它空间特征,并能够从空间上分析
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其次,问题归纳能力是学生开展地理学研究和学习的基础。
学生应该从
地理学基本观念出发,善于挖掘、归纳、总结、分类问题,并以科学的方式
进行记忆和回顾,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学习归纳思维训练,要学会正确表达
思路,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发现整理成文章。
第三,跨学科连接是开展地理学研究的关键,学生应该能把地理学的基
本概念融入其他学科,学习地理学在其它学科中的运作机制;学生应该学会
以多视角查看地理学问题,使行政地理、环境地理、历史地理及世界区域地
理等不同分支学科都能被充分运用,掌握地理考试中所需要的不同学科知识,以更加全面地理视角去深入理解地理问题。
最后,空间思维在地理学中,空间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因为它
能够把可视的空间的连接机制融入到地理学研究中。
空间思维能够帮助学生
从空间上分析、总结、比较以及形成共性,进而理解地理现象;它也能帮助
学生更好地把握世界地理发展的趋势,发现新的分析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对
地理研究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是空间思考、问题归纳、跨学
科连接以及空间思维。
地理学研究依赖于这些要素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学生
更好地研究和应用地理知识,发掘地理学研究的乐趣。
高中地理六大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六大核心素养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在高中地理研究中,有六个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中地理研究中的六大核心素养。
1. 地理信息素养:地理信息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研究掌握并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这包括获取、处理和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例如使用地图、统计数据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分析和解释。
2. 地理观察素养:地理观察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地理现象的能力。
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地理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并培养对环境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3. 地理问题解决素养:地理问题解决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研究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这包括对地理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评估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地理模型素养:地理模型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研究理解和应用地理模型的能力。
地理模型是用来描述和解释地理现象的抽象概念,学生通过理解地理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理现象。
5. 地理沟通素养:地理沟通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研究培养表达和交流地理知识的能力。
这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同时也包括与他人讨论和合作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6. 地理价值观素养:地理价值观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研究培养对地理问题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学生通过地理研究可以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从而培养对地球的关爱和责任感。
这六个核心素养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能力。
通过培养和运用这些核心素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地理基础。
2020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版修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表现
素养 3 :区 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 用空间 — 区域的观 点认识地理环境的 思维方式和能力。
( 1)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的意识 与习惯。 ( 2)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 ( 3)能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 的得失。
素养 4 :地 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 在考察、实验和调 查等地理实践活动 中所具备的意志品
气并寻找方法。
水平 2
能够进行细微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有探索问题的兴趣;能 够与他人合作使用地理工具,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实践活动,主 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 法。
水平 3
能够进行分类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较复杂的信息,主动发现和探 索问题;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施较复杂的地理实践活动,主动从 体验和反思中学习;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能够进行较系统的观察和调查,获取和处理复杂的信息,主动发现和 水平 4 探索问题;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地理实践活动,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
学习;能够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附录
附录 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素养名称
内涵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 素养 1 :人 对人类与地理环境
地协调观
之间关系秉持的正
确的价值观。
素养 2 :综 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 用综合的观点认识 地理环境的思维方
式和能力。
表现
( 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 基础,并能够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的各种影响。 ( 2)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 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 ( 3)能够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问题,理解 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地理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地理问题,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城市化进程等。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关注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成因、解决方法等,增强问题意识的核心素养。
老师还可以通过设计课程项目、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地理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城市规划展览,了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调研等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素养地理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获取、处理、分析和利用地理信息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素养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软件等工具,展开地理实践活动和相关项目学习,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地图、利用GIS软件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地理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培养他们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解释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核心素养地理思维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地理调查研究等实践性活动,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可以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地理探究项目、实地调研项目等,要求学生学会提出地理问题、设计调查方案、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等,提高学生地理思维和表达能力。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
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1.地理实践力素养落脚选考题 尽管早在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就提出“开展地理观测、 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课程 理念,各地也广泛实施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但难以通过纸笔测验的形 式在有限时间内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因而在高考地理中,与其 他三大素养相比,实践力分值较低,但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 考查地理实践力素养试题统计分析可知,该素养已提升至每年必考地 位,考查比重较为稳定,逐步受到师生的广泛重视。
解析 答案
解析 不利影响主要从该地负地形广布,高差大,地表崎岖,交通不 便,游览难度大,存在多种旅游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措施主要从游 客数量调控、电梯等设备建设及增加多种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
素养三
区域认知
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1.试题材料呈现图文结合 地图及其他各种地理图像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是认识区域的重要 载体。近几年高考地理以图像作为区域认知素养考查的材料,且每幅 图均配有隐含解答问题的重要地理信息的文字材料。2017年全国Ⅱ卷 出现“无图考图”新形式,有一组客观题以单一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 非洲气候分布。至此,试题材料呈现以图文结合为主,这对学生提取 并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为充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 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
解析 答案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解析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 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围绕高中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展开,分别是:地理学科知识素养、地理学科能力素养、地理学科方法素养和地理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素养。
通过本教学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地理学科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地理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但对于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尚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的形成、地理环境的演变等,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2)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包括空间分析、地理推理、地理判断等,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提高地理实践能力,掌握地理观测、地图阅读与制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网络资源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地理知识。
(3)采用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激发其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问题,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培养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地理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4〕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
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可以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可以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可以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良建议。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才能。
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展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开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可以辩证地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展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才能。
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可以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拟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展区域开发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理论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可以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目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XXX高二地理教研活动(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一、什么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科学能力是学生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是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将地理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五项核心地理技能:(1)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2)收集地理问题的技能;(3)整理地理问题的技能;(4)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5)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
二、高中地理教学如何体现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标要改变了,新课标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
没有人地协调观,人类的能力越强,造成的破坏越大。
因为企业主没有人地协调观,政府官员没有人地协调观,为了短期利益,大拆大建,几百亿的项目,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成了既危害人民健康,又无法收回投资的怪胎。
2、综合思维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综合思维是核心素养最关键最核心的一条。
将地球表层或其一定地域作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其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看到一个区域,先是整体扫描,说一说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人口矿产三大产业特点,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是局部聚焦,该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性,分析其原因。
大体是遵循总-分-总的思路。
3、区域认知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的特征。
教学应该使学生具有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区域加以认识的意识与惯。
同时,学生应该掌握和灵活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评析相关的区域决策的得失。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很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观摩三大产业的生产,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深了。
例如,以新疆为例,从空间入手,解题思路要先整体扫描,然后局部聚焦,要注意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万事都有因果。
三、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
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