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导论ppt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新闻传播行为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教学课件
(四)公开传播
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它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为目 的。人们对于未知而欲知事实的强烈关注, 是新闻得以传播、新闻传播行为得以维系 的根本动力。
二、新闻的定义
百多年来,给新闻下一个定义,并非 一帆风顺。“新闻定义难”,反映出在新 闻起源与本源问题上坚持唯物论、反对唯 心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反映出人们对 于新闻传播特征还缺乏足够的共识。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从哲学上说,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 是指这一事物必须具有并与其他各类事物 区别开来的基本属性,是该事物固有的特 点。
(一)陈述事实
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忠实报道,尽管 报道者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不免搀入他 个人的看法及评价,但传播该事实的信息, 是新闻的主体与受传者欲获知的主要内容。
思考题
1.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发生的关系。 2.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3.新闻传播的起源。 4.对人的“新闻欲”的认识。
5.“群居说”和“好奇说”辨析。 6.新闻传播的特点。 7.“陈述事实”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 8.新闻的定义及认识新闻定义的意义。
第一章 新闻传播行为
新闻传播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行为之 一。如果说,传播是个人或团体主要通过 符号向其他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观念或 情感的活动的话,那么,新闻传播则是人 们借助被称为“延伸的人体” 新闻媒介所 进行的寻求与获取新闻信息,以适应生存 发展需求的能动的社会行为。
第二节 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 的认识
一、关于“新闻欲”
理论新闻传播学很早就开始了对新闻 起源的探讨。任白涛在《综合新闻学》中 指出,新闻及其承载物———报纸的产生, 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
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
第二章 新闻传播者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教学课件
〔三〕信息反响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新闻信息在社会传播之后便产生不同 的效果,了解社会效果,调整后继的传播 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三、新闻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在法制社会里,新闻传播者作为具有 行为能力的主体,应有明确的法律责任意 识。具有法律责任意识,也是对新闻传播 者角色责任的要求。
第四节 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思考题
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特征。 2.新闻传播者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3.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标准的内容。 4.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5.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 6.知察权、编辑权、传播权、监督批评权、秘
匿权、著作权。
7.新闻他律和新闻自律的统一。 8.新闻教育、新闻终身教育和新闻社会教育。
依据宪法,公民享有对政府及其工作 人员进行监督与批评的权利。这里专指新闻 传播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利用 新闻传播媒介对政府、公务员及其他人士的 行政业绩、个人品行和违法失职行为进行公 开报道,以实施监督与批评的权利。
〔五〕秘匿权
秘匿权又称“取材秘密〞、“消息来源 秘密〞、“保护新闻来源〞、“保守职业 秘密〞权利,指新闻传播者不向外界透露 消息提供者身份和姓名的权利。
第五节 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
一、新闻传播者的培养 世界各国新闻传播者的来源不外三个:
一是通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如新闻传播院 校的教育,从其毕业生中选取;二是以师带 徒,由资深记者手把手培育;三是从各专业 的大学毕业生中招聘,通过短期培训上岗。
二、新闻终身教育和新闻社会教育
新闻终身教育又指新闻继续教育,指 新闻传播者结束在校学习后各个阶段不断 接受社会教育和职业培训。
〔六〕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指作者对自己的作 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
28_新闻传播专业自考传播学概论第八章传播效果探索ppt课件
18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二)劝服研究
•第二阶段
•进一步深化研究,进行了大量实验,关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诸多条件 •代表性成果
•1.信源可信度和休眠效应 •实验说明:
实验组 1
实验组 2
•信源可信度高,劝服效果好 •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 P226
信源 可信度高
信源 可信度低
的人,则很难被影响。
21
•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 • 1.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开创了实验控制研究的方法; • 2.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早期的魔弹论
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三)有限效果论阶段的总结和终结 P227 • 1960年 约瑟夫·克拉伯 • 《大众传播的效果》 • 五项一般化定理 完整勾勒了有限效果论的基本框架 • 主要观点 P228 核心观点:传媒并非万能,而是在多重制约因素的互动关
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 强调:人际传播效力大于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人际网络影响大于媒介渠道
的作用。
14
•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 2.两级传播模式的证实 P222
扩散速度 罗杰斯新事物S曲线理论
• 3.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批判 P223
• 4.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深化
人数
• 罗杰斯等人 的“创新扩散”理论, 补充两级传播理论 10% 70%
•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 (二)劝服研究 • 研究背景 •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 美国加入二战,12月8日正式向日本宣战 • 美国军事作战部开始前所未有地使用电影及其他大众传播形式进行宣传,
说服教育,鼓舞斗志,大量新兵入伍,激发作战意志和士气。 • 霍夫兰等人接受重任,开始传播史上著名的“劝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二)劝服研究
•第二阶段
•进一步深化研究,进行了大量实验,关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诸多条件 •代表性成果
•1.信源可信度和休眠效应 •实验说明:
实验组 1
实验组 2
•信源可信度高,劝服效果好 •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 P226
信源 可信度高
信源 可信度低
的人,则很难被影响。
21
•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 • 1.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开创了实验控制研究的方法; • 2.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早期的魔弹论
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三)有限效果论阶段的总结和终结 P227 • 1960年 约瑟夫·克拉伯 • 《大众传播的效果》 • 五项一般化定理 完整勾勒了有限效果论的基本框架 • 主要观点 P228 核心观点:传媒并非万能,而是在多重制约因素的互动关
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 强调:人际传播效力大于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人际网络影响大于媒介渠道
的作用。
14
•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 2.两级传播模式的证实 P222
扩散速度 罗杰斯新事物S曲线理论
• 3.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批判 P223
• 4.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深化
人数
• 罗杰斯等人 的“创新扩散”理论, 补充两级传播理论 10% 70%
•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 (二)劝服研究 • 研究背景 •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 美国加入二战,12月8日正式向日本宣战 • 美国军事作战部开始前所未有地使用电影及其他大众传播形式进行宣传,
说服教育,鼓舞斗志,大量新兵入伍,激发作战意志和士气。 • 霍夫兰等人接受重任,开始传播史上著名的“劝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新闻学导论》PPT 第6节-新闻的上帝-受众
1、定义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接受者 ——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网民 ——“受众〞是相对于专业传播者的特殊
身份 ——在群众传播中,“受众〞和“传播者
〞角色定位清晰,界限清楚
2、特征 〔1〕大量〔广泛存在,几乎所有成员都是〕 〔2〕分散〔分布在不同区域、国度等〕 〔3〕混杂〔存在明显差异,兴趣、收入等
2、受众自身的媒介取舍观
中国:缺少一种成熟冷静的辨析能力和独立自存的判断能 力;受众对媒介的重视程度和依赖性也是相应地欠缺;
西方:对媒介内容表现出一种更强的主动参与精神和理性
3、媒介和受众的相互关系
媒介与受众之间始终存在冲突和鸿沟
美国时代镜报报系的公众与新闻中心做的调查,选取了 515位新闻记者和2000名社会公众。结果显示;“媒介与公众 之间有一个可怕的鸿沟,从政治问题到社会问题,从对具体事 件的新闻报道到对新闻媒介本身认知,都是如此。……三分之 二的公众认为媒介对克林顿总统的人格攻击太过分了,反对这 种结论的美国国家级媒介从业人员那么认为他们眼中的克林顿 总统确实很‘弱’……每十个新闻记者中只有一个认为煽情主 义是新闻业的一个严重问题,而每五个公众中就有一个认为煽 情的势头正甚嚣尘上,是媒介的一个恶疾。〞
第6节—新闻传媒的受众
本章提要 一、受众的定义和特征 二、受众的类型
受众对于新闻传媒的重要意义
——“受众中心论〞,新闻传播中心的转移 ——受众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终决定者
〔1〕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2〕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3〕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一、受众的定义和特征
〔3〕社会特征
群体:家庭、学校、工作团体、同伴团体 文化:国民性问题 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视频:央视评论部?分家在10月?
身份 ——在群众传播中,“受众〞和“传播者
〞角色定位清晰,界限清楚
2、特征 〔1〕大量〔广泛存在,几乎所有成员都是〕 〔2〕分散〔分布在不同区域、国度等〕 〔3〕混杂〔存在明显差异,兴趣、收入等
2、受众自身的媒介取舍观
中国:缺少一种成熟冷静的辨析能力和独立自存的判断能 力;受众对媒介的重视程度和依赖性也是相应地欠缺;
西方:对媒介内容表现出一种更强的主动参与精神和理性
3、媒介和受众的相互关系
媒介与受众之间始终存在冲突和鸿沟
美国时代镜报报系的公众与新闻中心做的调查,选取了 515位新闻记者和2000名社会公众。结果显示;“媒介与公众 之间有一个可怕的鸿沟,从政治问题到社会问题,从对具体事 件的新闻报道到对新闻媒介本身认知,都是如此。……三分之 二的公众认为媒介对克林顿总统的人格攻击太过分了,反对这 种结论的美国国家级媒介从业人员那么认为他们眼中的克林顿 总统确实很‘弱’……每十个新闻记者中只有一个认为煽情主 义是新闻业的一个严重问题,而每五个公众中就有一个认为煽 情的势头正甚嚣尘上,是媒介的一个恶疾。〞
第6节—新闻传媒的受众
本章提要 一、受众的定义和特征 二、受众的类型
受众对于新闻传媒的重要意义
——“受众中心论〞,新闻传播中心的转移 ——受众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终决定者
〔1〕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2〕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3〕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一、受众的定义和特征
〔3〕社会特征
群体:家庭、学校、工作团体、同伴团体 文化:国民性问题 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视频:央视评论部?分家在10月?
新闻学导论 绪论 ppt
·社会作为一个共同体,人们之间的联 系,首先就是最新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3
-
一、新闻活动类别
(一)自发的新闻活动 (二)新闻机构从事的新闻活动
4
-
(一)自发的新闻活动
·由于历史的局限,新闻活动在很长时 间内,一般只是分散地,非专业地,无 一定组织形式地自发进行的。
·这种状况的存在和延续,一是社会物 质和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 缘故,二是由于政治思想上的封闭禁锢 状态而缺乏强烈的传播意识,只能算是 一种“自在传播”行为
28
-
第五节 新闻传播的渠道
29
-
亲身传播
·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主要包括:文字
传播、体态语传播、信号传播
·方式: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
传播。
·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 向传播,好处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
动快。不足之处是:传播面窄,速度慢,
保真度差。(谣言)
30
-
大众传播
·中国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种, 西方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网络
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从此,新闻活动
以职业化、大众化的形式进入人类精神
文明的殿堂,成为社会结构中所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大众传播机关,社会
舆论机关,阶级政党的宣传机关,并日
益显示出自己的巨大影响力
7
-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 ·新闻传播,指人际间、群体内以及社
5
-
(二)新闻机构从事的新闻活动
·由新闻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活动,是有 组织的、专业化的,面向社会不特定大 众的。
·它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地
延伸了人们的视听器官;同时传播者具
3
-
一、新闻活动类别
(一)自发的新闻活动 (二)新闻机构从事的新闻活动
4
-
(一)自发的新闻活动
·由于历史的局限,新闻活动在很长时 间内,一般只是分散地,非专业地,无 一定组织形式地自发进行的。
·这种状况的存在和延续,一是社会物 质和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 缘故,二是由于政治思想上的封闭禁锢 状态而缺乏强烈的传播意识,只能算是 一种“自在传播”行为
28
-
第五节 新闻传播的渠道
29
-
亲身传播
·是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主要包括:文字
传播、体态语传播、信号传播
·方式: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
传播。
·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 向传播,好处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
动快。不足之处是:传播面窄,速度慢,
保真度差。(谣言)
30
-
大众传播
·中国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种, 西方还包括杂志、书籍、电影、网络
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从此,新闻活动
以职业化、大众化的形式进入人类精神
文明的殿堂,成为社会结构中所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大众传播机关,社会
舆论机关,阶级政党的宣传机关,并日
益显示出自己的巨大影响力
7
-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生存需求激发新闻传播行为 ·新闻传播,指人际间、群体内以及社
5
-
(二)新闻机构从事的新闻活动
·由新闻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活动,是有 组织的、专业化的,面向社会不特定大 众的。
·它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有效地
延伸了人们的视听器官;同时传播者具
新闻学导论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PPT
3、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 作方式。如对新闻价值的认识。
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信息系统, 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基本定位。其 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处 理和传播信息。
媒介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此为其基本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环节: ①收集信息 基本要旨是全面、准确 ②制作信息 加工,处理,生产出信息制成品,供 媒介传播使用,信息的制作集中体现了媒介主持者 和从业者的主观意图。其要旨是真实和客观。 ③发布信息 前两步是生产环节,此为流通环节, 其要旨是迅速和有效
舆论监督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源自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文 化传统是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和运 作方式的三个决定因素;而其中经济是最 活跃也最具活力的因素。
1、经济体制影响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媒介基本只发挥单一 的宣传功能;90年代初,“传播信息是大众 传媒的第一功能”达成共识。 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以传者为中心 以受者为中心
媒介是促进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之一。 媒介系统既维持现有社会秩序,也促成社 会变迁。媒介既有保守的一面,有时也体 现出革命性。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社会总目标是由不同层面的目标集合而成的, 包括:个人目标,群体目标,组织目标社会 其他系统的目标等等。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三种主要目标是:理解 (自身与社会),确定(行动及互动)方向, 并获得娱乐(单独和社交)
大众传媒的大众化特征,使它成为社会整合 的最佳工具之一。它能最有效地进行政府与 民众之间的沟通。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整合作用表现在: ⑴ 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⑵ 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绪论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教学课件
三、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大致有两类。理论新闻传播学是应用性社 会科学,所以研究应用文科的方法,在这 里大体上都适用。作为以新闻传播现象和 新闻传播事业为特定研究对象的新闻传播 学科,还应有相应的视角与方法。
思考题
1.理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及定义。 2.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3.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绪论
一、传播和新闻传播学
实际上,拉斯韦尔公式明确地指出了 传播研究的五个方面,即控制研究、内容 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二பைடு நூலகம்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理论新 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的科 学,其对社会实践的作用,自然主要是指 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按照这些规律 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以“学〞事 “术〞,是学习和研究理论新闻传播学的 首要目的。
新闻学导论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PPT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学习了解以往 社会积累中的经验,知识,技能,规范等, 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的变化。发展自己的社会 性,即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媒介在个人社会 化的作用方面体现在: ⑴理解:自我和社会 ⑵导向:行动导向,互动导向 ⑶娱乐:单独,社交娱乐
4、促进社会整合 社会工的极端细致,一方面使社会各部分 彼此家具依赖,另一方面又导致社会离心 力的增强。传统的中介机构(如家庭)日 益衰弱。大众媒介成为强有力的中介机构,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整合作用。
技术化:大众媒介、大众文化都对技术手 段有强烈的依赖,“人文理性”遭到“科 技理性”的严重挑战。
组织化:传媒的组织化使得文化特征发生 了以下变化: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 二是受到组织规范的制约,文化创造再也 不是纯粹个人性情的表露,而是依据组织 程序群体运作的结果。
标准化:标准化是机械复制的直接结果。 标准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的模 式化;二是语言的相似性。
总之,媒介对信息开发、利用的宗旨是: 充分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媒介的一切运作都应以此为出发点。 媒介最基本的职能就是传播信息,其他 功能都是在此基本上派生的。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必须为社会总目标 服务: ⑴ 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 维护既有社会秩序的。这实际上是媒介系统 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媒介可能对社会制度 的局部形成冲击或提出质疑。但不可能公开 对抗整个社会制度。
媒介的生态环境 媒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社会系统, 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子系统存 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 介的生态环境。
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态” ,借用了生态学中的概念。
媒介生态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
第三章 新闻传播内容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教学课件
第三章 新闻传播内容
第一节 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
一、事实和新闻事实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
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 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 情况的变异态势。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 本范畴。有人甚至称之为新闻传播学研究 的逻辑起点。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新闻传播者在选择事实的过程中始终受 到价值取向的制约。决定传播价值指向的因 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新闻价值因素。对于 新闻传播者来说,向受传者提供具有足够新 闻价值的新闻,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
第三节 符号和新闻信息符号
一、符号:传播要素
新闻传播的内容,首先是新近变动事 实的信息,其次是同事实相关的价值判断。 如果说,前者是一种客观信息的话,后者 则主要是一种主观信息。进一步考察还可 以发现,不论何种信息的传播,它们都是 通过符号进行的。
二、新闻信息符号
运用各种符号和标志来表达特定意义 的语言形式称为符号语言,它是人类传递 信息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选择和新闻选择
一、系统和自组织系统的选择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 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 和综合作用的统一体。为了实现系统自身 的稳定和功能,系统需要按一定方式取得、 使用、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与信息,同 时需要把系统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
二、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 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 品的衡量与取舍。因为新闻和新闻报道的 主角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实质上新闻 选择就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思考题
1.事实和新闻传播的本源。 2.“用事实说话”的内涵和意义。 3.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传递及价值认同。 4.新闻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第一节 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
一、事实和新闻事实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
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 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 情况的变异态势。事实是新闻传播学的基 本范畴。有人甚至称之为新闻传播学研究 的逻辑起点。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观
新闻传播者在选择事实的过程中始终受 到价值取向的制约。决定传播价值指向的因 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新闻价值因素。对于 新闻传播者来说,向受传者提供具有足够新 闻价值的新闻,是他们最重要的职责。
第三节 符号和新闻信息符号
一、符号:传播要素
新闻传播的内容,首先是新近变动事 实的信息,其次是同事实相关的价值判断。 如果说,前者是一种客观信息的话,后者 则主要是一种主观信息。进一步考察还可 以发现,不论何种信息的传播,它们都是 通过符号进行的。
二、新闻信息符号
运用各种符号和标志来表达特定意义 的语言形式称为符号语言,它是人类传递 信息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选择和新闻选择
一、系统和自组织系统的选择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 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 和综合作用的统一体。为了实现系统自身 的稳定和功能,系统需要按一定方式取得、 使用、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与信息,同 时需要把系统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组合起来。
二、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 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 品的衡量与取舍。因为新闻和新闻报道的 主角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实质上新闻 选择就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思考题
1.事实和新闻传播的本源。 2.“用事实说话”的内涵和意义。 3.新闻信息传递是一种价值传递及价值认同。 4.新闻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大学新闻学导论经典课件4
•
• • • • • • • • • • • • •
汪家怀告诉记者,从饮水方面看,巢湖基本上死了。所以,巢湖边的 居民的饮水只能靠井水,目前,砖井已经不用了,家家户户都在用地下 井,除了因拆迁搬来的新户,几乎每家一口井。“本来‘井水不犯河水’, 现 在反过来了,井水受到湖水的‘干扰’:水越来越臭了。” 7月19日,汪 家怀 电话里的声音有点激动。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对祖辈居住在巢湖边上的村民来说,除了 外出打工,巢湖是他们主要的副业收入—捕捞鱼虾,拿到市场上卖掉来贴 补日用。 “巢湖虾很好的,7、8元一斤,我们家有2个人下水捞,好的时候,每 天可以挣到100多(元)。”该村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鱼虾死了,草 也 跟着死,对我们损失很大,生活也面临着威胁。” 这位主动给记者留下自己手机号码的周女士,又动员附近的一条船只 带记者划到湖中。方圆800多平方公里,素有“东方日内瓦”之称的巢湖, 此 时,姑山、姥山两个岛屿依稀在目,灰黑的湖水,浮漾着一股腥枯的味道
• • • • • • • • • • • • • • • •
“受牵连的还有我们环保局的4个相关人士,他们已经被 立 案侦察,将为自己纵容母亲河(淮河)污染付出代价。”蚌埠 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说。 但是,该环保局人士拒绝评价FY集团。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坊间关于FY集团的看法却惊人相 似:“FY是蚌埠纳税大户,在当地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而 且,其背景更不一般,所以,在各种级别的大检查中都‘绝处 逢生’,有惊无险。” “河流发黑、发臭、湖泊绿藻丛生、癌症高发的加工型、 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资源掠夺型工业发展,各地政府因招商指 标、经济指标考核和官员的畸型政绩观强烈,各地几乎都在疯 抢企业,基本是‘来者不拒’”。 7月8日,安徽省合肥市环境保护局宣教法规处的相关负责 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才是安徽污染的最大原罪。” 政府:治污刻不容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意 义。
为将来进行实际Leabharlann 新闻工作进行指导。• 与传统新闻学相比,传播学更关注整个传播流 程。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谁(who)→ 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 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 研究内容:传播者(控制分析)、传播讯息 (内容分析)、传播媒介(媒介分析)、受众 (受众分析)和传播效果(效果分析)等。 • 新闻传播学就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 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新闻传播学的形成历 史和学科地位。
新闻传播活动早于现代新闻传播事业。 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发端较晚,西方18世 纪,中国19世纪末期。 1908年美国诞生第一所专业新闻培训机 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现在培养律师、医生、教师、陆海军官、 工程师、建筑师与艺术家,已有各种专门学院, 但没有一所学院是训练新闻记者的。所有其它 专门职业都已从这些专门训练中得到益处,而 不将新闻事业包括在这些专门职业之内,在我 看来是毫无理由的。 将负有这么重要责任的职业,应该完全交 付给自我教育的人么?应该交付给批评大众、 指导大众,而他本身不需要被指导的人么? 应该承认新闻工作是一项伟大并需要高度 文化修养的职业,应该用实际方法去鼓励、提 高并教育现在和未来的报纸从业人员。新闻学 院其目标是培养若干较好的新闻记者,使报纸 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普利策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 : 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 德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施拉姆 1949年 《大众传播学》
• 驳新闻无学观点
• (1)它有历史形成过程,从无体系到有 体系。 • (2)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 • (3)它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 (4)它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 (5)它能指导新闻实践。
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 容。
• (一)、理论新闻传播学:纯新闻理论。主要研究新 闻活动现象、事业的基本原理、原则。狭义的新闻学。 是新闻学研究的核心,也是我们课程的重点所在。 • (二)、应用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业务方面的理论。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像、摄影、广播、 新闻评论、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电视新闻等业务活动 的特殊规律、工作原则和技能方法。是新闻学研究的 落脚点。 • (三)、历史新闻传播学,是新闻学研究的基础。
• 做学问的三个境界
•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 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出自宋· 晏殊【蝶恋花】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 人憔悴。”出自宋·自宋· 辛弃疾 【青玉案】 ——王国维《人间词话》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Welcome!
• 治学者方可为“大学”。——蔡元培
•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 学会自学
• 课堂笔记: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 多读书:利用好校图书馆的资源;做好读书笔 记;重视推荐书目。 • 勤思善问:勤学、好问、善思,自由的思考, 独立的思考。 • 关注新闻热点。阅读新闻作品。(《南方周 末》、《凤凰周刊》、凤凰网、新加坡联合早 报网、新华网)
绪
• • • • •
论
一、什么是新闻传播学。 二、新闻传播学的形成历史和学科地位。 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四、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意义。 五、学习方法。
一、什么是新闻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人类的思想、观念、情况等社会信息的交
流。 新闻传播是传播的一种。 新闻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种。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