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信息管理导论

合集下载

信息管理导论信息化

信息管理导论信息化

应商的合作。
案例分析:某企业成功应用SCM提升竞争力
提升物流效率
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手段,如智能仓储、物联网等,提高物 流运作效率。
强化信息协同
建立供应链协同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透明化,提高决 策效率和准确性。
SCM应用效果评估
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措施,该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 素养教育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将有更多的人接受信息素 养教育,提高信息获取、处理 和应用的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客户关系管理(CRM) 在信息化中运用Biblioteka CRM定义、功能及价值体现
定义
CR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 策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客户 关系进行全面、系统、自动化的 管理,旨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 诚度,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盈 利能力。
功能
价值体现
CRM系统主要包括客户信息管理、 销售过程管理、市场营销管理、 客户服务与支持等功能模块,可 帮助企业实现客户资源的整合、 优化和共享。
关键因素一
明确实施目标,制定详细实施 计划,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目标
推进。
关键因素三
充分调研企业业务需求,进行 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确保ERP 系统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关键因素二
选择合适的软件和硬件平台, 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关键因素四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ERP 系统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确保 系统顺利运行。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关联规则挖掘、分类与预测、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异常检测等;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 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可视化技术等。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设计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设计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3.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策略和工具;4. 熟悉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和伦理道德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2. 掌握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技能;3. 学会使用信息资源管理工具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4. 能够识别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的兴趣,激发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管理在现代组织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为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管理基本概念:信息、信息管理、信息系统;2. 信息管理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性、安全性;3. 信息管理方法: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4. 信息系统的结构:硬件、软件、数据、网络、人员;5. 信息系统功能:信息检索、数据处理、决策支持、协同工作;6.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规划、组织、整合、优化;7.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措施、安全隐患识别、防范策略;8. 信息伦理道德:信息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信息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第二章:信息管理方法与信息系统;第三章:信息资源管理;第四章: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

教学进度安排:共计16课时,每章节分别安排4课时。

《信息管理导论(人大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信息管理客体概述

《信息管理导论(人大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信息管理客体概述

2.具体科学层面的信息概念
• 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门 类。从事具体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往往习惯于从相 关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信息现象出发 ,来研究信息的定义问题,所以,往往使所提出的信息 定义具有比较明显的“学科烙印”。
• 他们的定义尽管各有不同,但还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 对信息概念的认识,丰富了信息概念的外延。
岳剑波
事物自身显示其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信息是一种比运 动、时间、空间等概念更高级的哲学范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
张辑哲
信息本质上是一种“虚在”,但其内容所指却可以是几乎全部的实在与虚在,而且它又可以 甚至是必须转化成实在(第二实在:信息物如文字或人的其他创造物),必须通过实在(第一 实在:人)才能存在,才能在现实中实现其价值——信息是一个游荡、穿梭于实在、虚在 之间的精灵
学科领域 控制论
信息论
思维科 学
信息论 系统论
系统科学
生物信息学
社会信息学
信息就是收集、分析、管理和传播的data(数据)。它是一种工具 客观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的一切运动、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情感、 意志等的统称 在严格的语言学意义上,信息是已知或可以预测的内容与新的或无法预 测的内容之间的张力。这与数学中的信息概念不一样,数学中的信息是 对不可预测性的测量。语言学意义上的信息是通过新内容和非新内容 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信息单位是一种结构,它由新信息和已知信 息两种功能构成
彼得·F·德鲁克认为,当我们还在对“ 未来的办公室”猜测纷纷的时候,未来 的组织——一种以信息为中心和核心支 撑的组织——正在迅速成为现实。
一、信息概念的定义
(一)对信息概念已有的认识 • 人们对信息概念的定义已从最初的表象层面(即把信

信息管理导论

信息管理导论

信息管理导论信息管理导论是信息管理学科中的基础课程,旨在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生打下信息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信息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管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信息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原理,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它涉及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利用等环节,以实现信息的高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信息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决策效果,以支持组织的运营和发展。

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崛起,信息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信息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变,从单一信息系统管理向信息资源管理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信息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组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信息管理可以帮助组织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信息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决策效果和决策质量,为组织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信息管理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信息管理还可以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与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三、信息管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信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多个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

首先,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其次,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共同研究组织的信息需求、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等问题。

再次,信息管理与图书情报学、档案学等信息学科紧密相关,共同研究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和检索。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是信息管理学科中的基础课程,通过对信息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介绍,为学生打下信息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

信息管理导论重点

信息管理导论重点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体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人们通过实践对自然和社会运动形态和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们对其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经验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果。

宋运郊三分法(多重信息分类体系):按内容、形式、效用分。

公开信息(白色信息):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

非公开信息(黑色信息)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信息。

半公开信息(内部信息)二次信息:是在一次信息基础上加工整理形成的,引导和使用一次信息的信息。

三次信息:是根据二次信息提供的途径,获取并使用一次信息,综合其他零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组织信息。

信息的特征:1,价值上的特殊性(共享性、绝对性和相对性)2,数量的无限性与供给的稀缺性(不完全性、不对称性、有机性、差异性)3,效用的特殊性(时效性、滞后性,体验性)实得信息=先验信息—后验信息普顿斯指数:现尚在利用的文献中近五年出版的文献数量占总利用数量的百分比。

与文献半衰期大致成反比关系。

文献半衰期:现尚在利用的文献的一半出版时间,是指某学科领域和主体领域(一年之内)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一半(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也就是该学科领域和主题领域文献中的半数失效所经历的时间。

信息计量学三大定律:1,洛特卡定律(文献作者分布理论,揭示了著者与文献数量的关系)2,齐夫定律(词频分布理论,揭示了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3,布拉德福定律(文献分散理论,揭示了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如果将科学杂志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杂志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杂志数成1:a:a²…的关系。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信息管理导论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5.总学时:45学时6.总学分: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该课程是信息管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应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管理对社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从整体上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信息资源 (9学时)教学内容: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信息及其特性;信息资源提出的背景和条件、信息资源的内涵、信息资源的特性、信息资源的测度以及信息资源与生产力集财富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资源、信息、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资源的涵义、分类和属性;信息的含义、特性和作用;信息资源的特性、测度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广义概念,信息与相关概念区别联系。

2.第二章信息社会 (5学时)教学内容:社会信息环境、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一般知识、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社会信息文化的内涵及现在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信息化状况、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

3.第三章信息交流 (8学时)教学内容: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点、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信息交流的基本结构、信息交流的基本类型、社会信息交流中的矛盾和障碍。

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基本原理、模式、结构、以及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信息交流的作用、信息交流模式设计。

教学难点:信息交流的障碍与矛盾分析。

4.第四章信息技术(6学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发展简史、信息技术的类型;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信息污染、计算机病毒、知识产权纠纷、侵犯工业产权、侵犯隐私权、网络犯罪、侵犯信息主权);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管理导论

信息管理导论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1.信息:信息是解决人们认识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就是能够对一个表述或事件状态进行逻辑转换或强化的内容。

2.信息与相关概念:a)信息与情报:一般意义上的情报和信息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b)信息与数据: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以更具实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

c)信息与知识: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知识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动性的部分。

知识是信息的高级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结果,是系统化和序化了的信息。

d)信息、物质与意识:P6 四种观点e)信息、物质与能量: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3.多重信息分类体系:4.信息的特征:1)广泛性和普遍性2)可识别性和计量性3)可储存性和转换性4)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5)可处理性和再生性6)共享性和可开发性7)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8)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9)时效性和滞后性10)有机性和差异性5.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更强调了信息作为整体、作为可利用的资源、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作用,是信息的高层次状态。

6.信息资源的构成:a)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资源主要有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等基本要素。

b)信息资源的链式结构:信息资源是一个不断开发和利用的循环过程,构成了以渐变、更新、扩充为特征的信息资源链,主要包括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或智慧5个链环。

c)信息资源的三角结构d)信息资源的空间框架7.信息资源的一般功能:1)个体层次:第一,提高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带来生活和情绪的充实感和认同。

第三,促进个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组织层次:第一,提高组织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维护组织运行的稳定性。

第三,指导组织成员的个人行动。

3)社会层次:第一,监控社会发展大环境。

教学课件:《信息管理导论》党跃武

教学课件:《信息管理导论》党跃武

可存储性与转换性
信息总是可以通过体内载体或体外载体加以存储,但体内载体与体外载体的存储效能 不同。
信息可以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传递性与相对中立性
信息的可存储性使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通过特定载体存储的信息不仅可以在经过转 换后传递,而且本身也可以通过人类信息器官以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传递。信息 的传递性借助信息载体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得以实现,促进和保证了信息在更大范围的 扩散和利用。
宋江大喜,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息。” 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 荡子江湖信息稀,疲兵关塞肌肤裂。 望尽南飞雁,佳人断信息。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江左四年无信息,欲传尺素羡双鱼。 懿曰:“陇西诸路,曾有信息否?”
信息的哲学观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 Popper)认为:“如果不过分认真地考虑‘世界’或‘宇 宙’一词,我们就可区分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 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 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卡尔·波普尔的第三 世界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也就是信息的世界。
特定的用户需要特定的信息,特定的信息满足特定的用户,只有经过合理和科学的开 发才能使信息成为真正的资源,才能有效地连接特定信息和特定用户。同时,信息不可能 自发地发挥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从而为自己或他 人服务。因此,信息的开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价值相对性与绝对性
按信息内容区分
信息可按信息内容即社会属性分为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社会化信息是人类社 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产生和应用的信息,即一切由人或最终由人创造或发现具有社会价值的 文化形态和观念形态。非社会化信息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等生物信息和天体宇宙信息等自然 信息。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791A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2学分 2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Ⅰ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一)信息资源1.资源: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

2.信息:信息的定义、特征。

3.信息资源概述(二)信息社会1.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2.中国信息化的道路3.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三)信息交流1.信息交流原理2.社会信息交流(四)信息管理1.信息管理概述2.信息管理者的职业地位3.信息管理的理想和发展趋势(五)信息资源技术管理1.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的作用3.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4.技术与社会发展(六)信息资源人文管理1.信息政策2.信息法律3.信息道德(七)信息资源经济管理1.信息资源经济管理概述2.信息资源经济管理的手段3.信息产业4.信息商品5.信息市场(八)信息组织1.信息组织原理2.信息组织方法(九)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概述2.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1(十)信息管理方法论1.信息管理方法论2.信息管理方法二、课外作业与习题每一章布置2~3道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来源可从教材或相关参考书中选取。

题型包含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问答题、应用题、作图题和论述题等。

对于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讲解,必要时安排专门的习题课。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随时提问,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灵活组织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巩固教学内容。

三、实验无四、实习或上机内容无五、课程设计内容无六、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信息管理导论》,谭祥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管理信息系统》,周德荫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王成钧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Ⅱ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信息管理属于人类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直接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完整word版)信息管理导论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信息管理导论复习重点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要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资源1.1信息与社会信息1、社会三大支柱:信息和信息资源、能源和材料。

(选择)2、信息作为信息管理的元概念,也是信息管理的逻辑起点。

(选择)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选择)数据是指未经过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想象的描述;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义的数据,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更具有实义的形式提供的数据。

因此,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4、信息与知识(选择或简答)信息是知识的原料和基础,知识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动力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高级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结果,是信息化和序化了的信息,同时知识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

5、信息的类型(选择)信息按内容分为:社会信息与自然信息以加工方式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感知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按获取方式分: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按传播范围区分:白色信息即是公开的信息,灰色信息即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即是秘密信息(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信息。

6、信息的特征(简答)1)主要特征广泛性和普遍性,可识别性和计量性,可存储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可处理性和再生性,共享性和可开发性,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时效性和滞后性,有机性和差异性。

7、普赖斯指数=现时性文献/(现时性文献+档案性文献)现时性文献:出版时间不超过5年的文献;档案性文献:出版时间超过5年的文献8、信息计量的三大经典定律:洛特卡定律:著作与文献数量的关系齐夫定律:文献中词汇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科学文献数量与科学期刊数量的关系1.2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的类型,按照可再生性区分不可再生资源:地热、风能、太阳能、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二次能源等2、信息资源(名词解释)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设计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设计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设计前言信息管理导论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信息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信息管理导论的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信息管理导论的知识。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管理领域的基本认知,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应用;3.理解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和利用;4.认识信息管理中的技术和工具。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周:信息与管理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2.信息与知识的关系;3.管理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第二周:信息管理的框架和模型1.信息管理的基本框架;2.信息管理模型;3.信息资源的分类。

第三周:信息管理的工具和技术1.数据库管理系统;2.决策支持系统;3.知识管理系统。

第四周:信息管理的过程和系统1.信息管理的过程和方法;2.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3.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评价。

第五周: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利用1.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2.信息检索技术;3.信息利用和应用。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演示、设计项目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2.项目设计与演示;3.期末考试。

结语本文档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份信息管理导论的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信息管理导论的知识。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大家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并希望本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管理的知识。

1.4 信息管理导论

1.4 信息管理导论

3、3 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管理
图书馆——专门收集、整理、保存文献并提供利用的
机构。 图书馆的产生是与文字的创造和书写材料的使用分不开的。 随着文献的增多,便出现了如何收集、保存和使用这些文 献的问题,图书馆由此应运而生。 最古老的图书馆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古埃及、古 希腊等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特定的管理层次提供特定类型信
息的方法
—— 信息管理则是为整个组织机构的所有层次包括战略
层次、战术层次、操作层次服务的。
施特勒特曼(Stroetmann,德国)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与信息相关过程进行规划、组 织和控制的理论。其中:
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信息基础结构3部分 信息过程——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
(9)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搜集、加工、 输入、输出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的采集、 传递、存储、加工、使用五部分。 (10)信息管理是指对人类社会信息活动及其所涉及的各种 相关因素(主要指人、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的计划、 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 置与有效利用的过程。
能量中提取、生产信息的过程。
组织——人类根据一定的规则以语言、文字符号等手段对所开发的
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
信息资源的内涵
1、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世界中与人类的需 求相关的信息。 2、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
究水平下所开发与组织的信息。
3、信息资源是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信息,人类的参 与在信息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史密斯(Smith,美国)
不再局限于计算机资源管理,注重将管理理论与计算机 信息系统结合,但仍未摆脱管理信息系统的约束。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第一章名词解释:信息定义:(1)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

(2)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信息资源定义:(1)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

(2)是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是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了解这三部分的含义)简答信息类型:(1)○1按信息内容区分: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2按获取方式区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3按存在方式分:内存信息和外化信息(也可称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外化信息又分记录信息和非记录信息。

记录信息指记录在延时性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碑、光盘、磁带等上的信息,非记录信息是指通过自然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等即时性物质载体表现的各种信息。

记录信息一班可以称之为文献信息,尤指可以比较方便利用和存取的记录信息。

非记录信息的具体种类则非常复杂。

内存信息和非记录信息不易于传递和把握,必须转化为记录信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内涵的作用○4按传播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

公开信息即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则指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以及几乎不传递的如日记等信息。

也可以分为:白色信息(公开信息)灰色信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秘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的信息)○5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信息(未经加工、零散不系统原始信息,第一手资料)、一次信息(初加工信息)、二次信息(信息组织的结果)和三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组织信息)○6其他:按组织有序性,系统化、非系统化信息;按反应面,宏观、中观、微观信息;按产生时态,历史、即时、未来……………………P13(2)信息特征:(1)○1广泛性和普遍性○2可识别性和计量性○3可储存性和转换性○4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5可处理性和再生性○6共享性和可开发性○7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8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9时效性和滞后性○10有机性和差异性(2)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开发性、价值的不确定性信息资源类型:口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特征:(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时间形势上的稀缺性)、可选择性;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许多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在信息使用中,组成信息资源的各个要素具有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信息资源具有开发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2)无穷尽、可共享、对象的选择性、价值增值的间接特性、智能性、有限性第二章:什么是信息社会:形成条件:观念条件、技术条件、实践条件;基本特征:信息数量的激增、信息应用的广泛化、信息意识的强化、信息职业的扩大、信息经济的存在、信息功能的硬化;信息化社会来临的标志——1,1956美国“白领”数字超过了“蓝领”;2,1957前俄罗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全球卫星通信时代;信息社会五大标准: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信息管理导论第三版

信息管理导论第三版

信息管理导论第三版信息管理导论(第三版)
第一章信息管理概述
1.1 什么是信息管理
1.2 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1.3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信息资源
2.1 信息资源的类型
2.2 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组织
2.3 信息资源的评估
第三章信息技术
3.1 信息技术概述
3.2 信息系统
3.3 信息网络
3.4 新兴信息技术
第四章信息安全与隐私
4.1 信息安全概述
4.2 信息安全威胁
4.3 信息安全措施
4.4 信息隐私保护
第五章信息政策与法规
5.1 信息政策概述
5.2 信息相关法律法规
5.3 信息伦理
第六章信息管理在组织中的应用6.1 信息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6.2 信息管理在政府中的应用6.3 信息管理在教育中的应用6.4 信息管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七章信息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7.1 信息管理面临的挑战
7.2 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本课程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方式的描述,是以文本、数值、多媒体等形式存在的数据、事实或见解。

2.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表示数据的属性通常包括:数据的名称、数据的类型、数据的长度。

数据并不等于数字(数值),是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象和声音等的统称。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数据的解释。

3.信息的特征(论述题或简答题,需要稍微解释一下)(1)普遍性(2)表征性(3)动态性(4)相对性(5)依存性(6)可传递性(7)可干扰性(8)可加工性(9)可共享性(10)时效性(11)时滞性(12)层次性(13)中介性(连接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就是信息世界)4.信息三要素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5.信息的类型(填空或选择)●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物理信息:无生命世界的信息生物信息:生命世界的信息社会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消息资料知识●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分:语法信息:感知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

语义信息:理解逻辑含义语用信息:主体能判断其效用●按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零次信息未加工,不算)6.信息的功能(论述/简答)(1)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2)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3)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4)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5)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6)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7)信息是人类交流的工具(8)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7.信息管理的定义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8. 信息管理的社会功能:(1)开发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

(2)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满足社会信息需要。

(3)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信息管理导论第一章

信息管理导论第一章

信息管理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的比较
信息是按照一定 的方式排列起来 的信号序列所揭 示的内容 英文: Information
情报是对于用户 有用、经过传递 到达用户的知识 英文词: Intelligence
2019/12/17
信息 知识
知识是人类已经认 识的、具有一定的 系统性的信息
2019/12/17
24/72
信息管理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的功能-1
信息是认识事物的中介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从客观世界获得 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然后通过 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人脑不是立接反映客观对象, 而是通过接受与处理客观对象的信息来反映对象的。
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也要根据系统的要求确定。
存储方式
由系统目标确定是分散存储还是集中存储
2019/12/17
21/72
信息管理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信息的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指为了个人或他人的需要,去发现适当的数据或信 息对象,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查找两个过程。
信息检索系统
为了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储存经过加工了的信 息集合,拥有特定的存储、检索与传送的技术装备,提供一定 存储与检索方法、以及检索服务功能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服务实 体(包括人和检索工作单位)。
适时性表现在对获得的信息的利用不是绝对地越早越好,信息 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好的价值 。
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和独立性
信息不可能脱离作为信息载体的物质单独存在,说明信息具有 对物质载体的依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搜集、加工、 输入、输出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的采集、 传递、存储、加工、使用五部分。
(10)信息管理是指对人类社会信息活动及其所涉及的各种 相关因素(主要指人、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的计划、 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配 置与有效利用的过程。
能量中提取、生产信息的过程。
组织——人类根据一定的规则以语言、文字符号等手段对所开发的
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
信息资源的内涵
1、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世界中与人类的需 求相关的信息。
2、信息资源是可利用的信息,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 究水平下所开发与组织的信息。
3、信息资源是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信息,人类的参 与在信息资源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霍顿(Horton,美国)一种面向应用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1985年出版《信息资源管理》,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 息资源管理专著。
该理论以如何提高生产率为出发点,认为信息时代的生产率概念 必须植入信息资源和财产概念,以重新定义和测度生产率。
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人类管理活动,是对信 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每一 个企业都必须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财产来管理。
Horton的理论最具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传播、 应用和发展。
史密斯(Smith,美国)
不再局限于计算机资源管理,注重将管理理论与计算机 信息系统结合,但仍未摆脱管理信息系统的约束。
马丁(Martin,英国)
一种最接近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涉及信息管理的内涵、 意义、要素、原则、认知、制约因素、实施和过程等。
阐述了信息管理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特定的管理层次提供特定类型信
息的方法
—— 信息管理则是为整个组织机构的所有层次包括战略
层次、战术层次、操作层次服务的。
施特勒特曼(Stroetmann,德国)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与信息相关过程进行规划、组 织和控制的理论。其中:
理。
最早出现在政府部门,随后扩展到工商企业、科研机构、 高等学校,并逐渐成为一门新的学科理论。
政府的文书记录管理 —— 文书数量和文书管理成本的激增,
政府运用行政和立法手段加以整治,促成l了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
企业管理 —— 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跨国公司)
② 全球市场竞争,企业多样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 ③ 网络技术条件下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发展 ④ 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
是一种“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 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因此又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 论”。可将其归属于信息系统学派。
缺陷:
(1)简单以计算机资源取代信息资源 (2)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从出生伊始就以战略层次的管理为主,
而其理论却停留在信息系统的管理层次上。 属于初级阶段的理论。
什么是信息管理?目前并没有形成共识。例举如下:
(1)信息管理是对原始数据、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存储、 传递等,使其充分、有效地利用的过程。
(2)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 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 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既是人对信息资 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对信息资源的认识—— 信息资源早就存在,当积累
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技术条件 —— 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推动了信息资源
量的积聚,促成了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集成发展.
实践条件 —— 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和工商企业管理
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实践场所.
国外:
胡塞因(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
(6)信息管理就是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存储、传 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7)信息管理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目标,合理地运用各种手 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与规划。信息的存储、处 理、检索、传播和利用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
(8)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实践活动过程的管理,是运用计 划、组织、检索、研究、报道和提高服务的过程;是有效 地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要素以期实现总体目标的 社会活动。
(3)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 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信息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 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存储。
(4)信息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信 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 动属于标准化的管理和控 制的过程,以实现其价值的活动。
1、4 信息管理导论
复习重点:
四次信息源:
一次信息源----本体信息源 二次信息源----感知信息源 三次信息源----再生信息源 四次信息源----集约信息源
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 —— 工具书 三次文献 —— 综述
信息源与信息资源的关系
资源的定义——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 的物
定义——
国家、组织和个人为达到预定的目的,综合 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和法律的等各 种手段,对信息活动中的信息、人员、设备、 资金、产业和结构等各要素从过程、系统和 环境的不同角度实施有效的、全面的管理。
2、信息管理的理论流派 信息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的信息资源管
质、能量与信息的总和。
资源的两个特性:
1、是自然界物质的一部分,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 2、这些自然界物质具有的风度和凝聚度足以使人类获取
它的价值不大于由此而付出的代价。
信息资源的定义:
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 开发——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以感知、思维、创造等方式从物质和
信息源与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源不等于信息资源。 信息源是蕴涵信息的一切事物,信息资源
则是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 信息资源可以是一种高质量、高纯度的信
息源,但信息源不全是信息资源。
1、信息管理的定义 2、信息管理的理论流派 3、信息管理与相关学科 4、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
1、信息管理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