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损伤36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紫杉醇顺铂化疗肺癌后肝损害效果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紫杉醇顺铂化疗肺癌后肝损害效果观察

的临床效果 , 与单纯化疗相 比, 加用 还原 型谷胱甘肽可有效 改善患者各 项肝功能 指标 , 降低化疗 造成 的损
害, 有 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改善预后 , 在临床应用 中具有较 高的推广价值。
【 关键 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 化疗 ; 肺癌 ; 肝功能损害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 的恶性 肿瘤 . 具有 较高 的发病率及 死 亡率 , 目前 , 临床上对 于肺 癌 主要采用 放化疗 的方式 , 通过 放 化疗治疗阻止癌细胞生长 、 繁殖及扩散 , 达到控制患者病情 的

1 0 2 6・
壹 喧 医 喧堂报 2 0 1 7 年第 3 8 卷第 7 期 J o u m ̄0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n f M e d i c i n e . 2 0 1 7 . V o 1 . 3 8 . N 。 . 7
月 于 我 院接 受 紫 杉 醇顺 铂 化 疗 的 肺 癌 患 者 1 8 0例 , 其中 9 0例 患 者 通 过 采 用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对 紫 杉 醇 顺 铂 化 疗 肺 癌 进 行 联
3 . 评价方 法 : 观察统计 两组 患者经化 疗后肝 功能损 害发 生情 况及损 害程度 : 肝 功能各项 指标 进行观 察 比较 。分别于 治疗 前及化 疗结束后 7天后 抽取 患者 5 ml 清晨 空腹肘 静脉 血, 采用 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测 , 主要包括谷 丙转 氨酶 、 谷草转氨酶 、 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 。 4 .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8 . 0统计 学软 件 , 计量 资料用
药物也不断发现 , 临床化 疗效果 也显著 提高 。但是 多数化 疗 药物均会对患者肝脏 造成损 伤 , 这 个 问题 得到专 家学 者们 的 广泛关注 _ 2 ] 。紫杉醇顺铂是 临床上 最常用 的化疗药 物 , 但 由 于患者化疗时间长 , 化疗药物对患者造成 的副作用较 大 , 极易 出现肝脏损伤 、 胆汁淤 积等 临床 症状 。还 原型谷 胱甘肽 是一

2023年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考试试题(药学)

2023年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考试试题(药学)

2023年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考试试题(药学)一、单选,每题2.5分,共25题,合计62.5分。

1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O oA与DNA发生共价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B直接抑制拓扑异构酶,并与拓扑异构酶形成复合物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被还原成四氢叶酸D抑制芳香氨酶的活性E促进微管蛋白二聚体中的微管聚集,并抑制微管解聚以稳定微管系统•2 .患者女性,35岁,身高160cm,体重50kg,BSA1.5m2,诊断“乳腺癌11I期术后”,术后Ae方案辅助化疗。

为减少迟发性心脏毒性的发生,该患者阿霉素最大累积剂量建议不超过:OOA675mgB700mgC750mgD825mg正硝力W)E900mg3 .患者输注伊立替康后(24h内)出现腹部疼痛伴腹泻,则建议处理措施为:()。

A皮下注射阿托品(:案)B肌注屈他维林C口服易蒙停D口服蒙脱石散4 .吉西他滨单次静脉滴注时间通常为()分钟,最多不超过()分钟。

OA15;60B15;30C30;45D30;605 .该患者依托泊昔IOomg用50Oml溶媒配置,考虑因素为:()。

A药物溶解度限制,浓度建议不超过0.25mg∕mlB水化治疗C减轻肾毒性D减少低血压发生6 .为预防患者出现骨髓抑制,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用量为:()。

A2~5μg∕kgB100μg∕kgC200μg∕kgD3mg7 .对异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有效的药物是O oA美法仑B亚叶酸钙C美司钠D吠塞米E甘露醇8 .下列关于艾立布林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艾立布林通过基于微管蛋白的抗有丝分裂机制导致G2∕M期细胞周期阻滞,有丝分裂纺锤体分裂,最终在长时间有丝分裂阻滞后导致细胞凋亡。

B本品的推荐剂量为1.4mg∕m2,2-5分钟内静脉推注,21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给药一次。

C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B)患者中,本品推荐剂量为0.7mg∕m2,2-5分钟内静脉推注,21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给药一次。

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预防和降低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研究

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预防和降低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研究

中华肿槠防治杂志 2010 年丨2 月笫 17 卷笫 2.丨期 CHIN J CANCER PREV TREAT ,December 2010. Vol. 17 No. 24 • 2057 •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预防和降低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的研究庞丹梅,邓燕明,蓝晓珊,冯卫能,梁剑苗,徐绮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广东佛山528041 Efficacy of reduced glutathione in preventing and reciucing neurotoxicity of oxaliplatinPANG Dan-mei % DENG Yan-ming, LAN Xiao-shan % FENG Wei-neng t LIANGJian-mia 〇t XV Yi-hua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Foshan City y Foshan 528041, P. R. China 【摘要】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预防和降低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 的作用。

方法:将78例肠癌术后和胃癌术 后准备进行FOLFOX 4或mFOLFOX 6方案 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GSH 组40例和对照 组38例,GSH 组在奥沙利铂化疗每周期 同时给予GSH 1.8 g /d ,l 次/d •加入生理盐 水100 mU 共3 d (化疗前1 d 、当日和第2 天)。

对照组在化疗每周期同时给予生理盐 水100 mU 共3 d (化疗前1 d 、当日和第2 天>,在治疗前、化疗4个周期后、化疗8个 周期后及化疗12个周期后分别记录临床感 觉神经系统检查結果,并记录奥沙利铂周围 神经毒性级别•有神经毒性症状的患者随 访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临床感觉神经系统检查。

结果:在治疗前、化疗4个周期、化 疗8个周期后GSH 组与对照组的周围神经 毒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 05。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临床常用保肝药物,是人体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含有巯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残基组成,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化代谢[1],主要生理功能有:在人体内活化氧化还原系统,作为甘油磷酸脱氢酶的辅基及乙二醛酶、磷酸丙糖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和糖代谢,促进体内产生高能量;激活体内的巯基酶,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以调节细胞膜的代谢过程;与多种外源性、内源性有毒物质结合生成减毒物质,起到解毒作用,减轻组织损伤,促进细胞修复[2]。

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肾损伤;放化疗患者;低氧血症;病毒性、药物毒性、乙醇毒性及各种化学物质毒性引起的肝脏损害;有机磷、硝基、胺基化合物中毒的辅助治疗等[3]。

本文收集某三甲医院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报告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资料和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某三甲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致不良反应报告4例。

1.2方法:对4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报告中有关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包括药品生产厂家,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用药情况、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等。

2结果与分析2.1一般资料:4例发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5岁。

2.2药品:4例发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的药品3例来自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阿拓莫兰),1例来自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松泰斯)。

2.3治疗与转归:4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分别发生在用药后4h ,用药第6、8、10日,经积极抢救和对症治疗,均好转或痊愈出院。

2.4临床表现:4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中2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0%);2例为全身性严重损害(50%),见表1。

表1不良反应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n=4) 2.5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患者1,男,72岁,体重52kg ,诊断左肺腺癌并颅脑、肾上腺转移IV 期,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谷胱甘肽对肿瘤放疗的辅助作用研究

谷胱甘肽对肿瘤放疗的辅助作用研究

谷胱甘肽对肿瘤放疗的辅助作用研究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普及,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然而,放疗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如粘膜炎、皮炎、肺纤维化等。

因此,寻找一种对放疗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的药物或物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谷胱甘肽(GSH)作为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首先,GSH的定义和作用。

GSH是一种三肽(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的细胞内。

它在细胞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氧化、解毒、调节细胞凋亡等。

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GSH在细胞内可以与自由基相互作用,防止自由基损伤细胞,对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细胞抵御氧化损伤有显著作用。

其次,GSH在肿瘤放疗中的作用。

肿瘤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并减小肿瘤体积的一种治疗方式。

但是,放疗不仅能够杀死恶性细胞,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特别是放射线会产生很多有害的自由基,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此时,GSH能够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

研究表明,GSH可以在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保护作用,抑制放射线对细胞DNA的损伤,对减少放射线引起的溃疡、口腔炎、皮炎等影响。

此外,GSH还可以提高肝脏和肺部等重要器官的抵抗能力,防止机体产生放疗后的明显损伤反应。

GSH的防护作用与放射线致癌作用相对,有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凋亡来增加肿瘤细胞的脆性,而降低辐射对人体其他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从而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放疗疗效。

实际上,GSH对放疗的辅助作用已在多个研究中得到证实,如一项2018年的研究发现,GSH可以促进小鼠放疗后肺部的修复,减少放射线损伤。

另一项2017年的研究则发现,GSH能够促进口腔颈部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口腔粘膜炎和疼痛的改善。

目前,GSH在肿瘤放疗中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正在探究GSH与放疗治疗方式、放疗量、放射线类型等多方面的关系,以期找到更好的放疗方案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血浆中TNF-α、IL-6、ACE水平及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血浆中TNF-α、IL-6、ACE水平及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血浆中TNF-α、IL-6、ACE水平及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卢俊;邓佳秀;秦娟;陈巧玲;潘荣强【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中TNF-α、IL-6、ACE水平及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调强放射治疗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进行细胞因子检测.比较放疗前后患者TNF-α、IL-6及ACE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与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DVH参数(V10、V20、V30及MLD).结果放疗中,血浆中TNF-α以及IL-6水平高于放疗前[(17.32±5.64)pg/mlvs(11.97±4.29)pg/ml,(5.23±2.67)pg/ml vs(4.98±1.47)pg/ml],ACE水平低于放疗前[(20.15±1.61)pg/ml vs(21.02±3.4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放射性肺炎组TNF-α以及IL-6水平高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组[(17.39±5.74)pg/ml vs(11.81±4.39)pg/ml,(5.25±2.77)pg/mlvs(4.86±1.57)pg/ml],ACE水平低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组[(20.17±1.71)pg/mlvs(21.09±3.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放射性肺炎组V10、V20、V30及MLD高于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治疗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加强,患者肺部损伤程度加重,而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的DVH参数明显增加.【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9(032)010【总页数】4页(P78-80,90)【关键词】TNF-α;IL-6;ACE;DVH参数;放射性肺炎【作者】卢俊;邓佳秀;秦娟;陈巧玲;潘荣强【作者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四川南充 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四川南充 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四川南充 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四川南充 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四川南充 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是由于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以及发热等[1]。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临床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临床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临床观察作者:申长顺李素芳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6期【摘要】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其中试验组106例,对照组98例。

试验组病例使用化疗加GSH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化疗方案,未加GSH。

结果试验组胆红素升高者2例,占1.9%,为Ⅰ度;对照组胆红素升高者4例,占4.1%,均为Ⅰ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转氨酶升高者3例,占2.8%,均为Ⅰ度;对照组升高者12例,占12.2%,其中Ⅰ度9例,Ⅱ度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谷胱甘肽;肝损害;临床观察随着人群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的加剧及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人类疾病谱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化疗是治疗多数中、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大多数化疗药物均需通过肝脏代谢,而要达到理想的化疗效果必须使用足量的化疗药物联合治疗,甚至于密集疗法,这就可能使药物的负荷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有些患者在化疗之前可能已经存在基础性肝病,有些高龄肿瘤患者肝脏代偿功能减退。

上述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化疗时肝毒性的发生,严重时将导致化疗中断及化疗失败。

为探讨GSH对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的保护作用,笔者所在科于2008年8月~2010年12月,采用GSH预防化疗所致的肝损害,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4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全部病例的KPS评分均在70分以上,化疗前均无肝损害。

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106例,初治72例,复治34例。

其中男65例,女41例。

年龄34~78岁,平均63.5岁,其中肺癌36例,乳腺癌14例,胃癌19例,大肠癌17例,食管癌11例,宫颈癌5例,非何杰金淋巴瘤4例。

对照组98例,初治66例,复治32例,其中男63例,女35例。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41加强对烧伤 休克期复苏方 案的改进 、加强对氧 自由基 损伤 防治和 .
临床研究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叶 乔 冬 黄 庆 王启 明
( 湛江 中心人 民医院SC I U,广东 湛江 5 4 3 ) 20 7
【 要 】 目的 探讨 还原 型 谷胱 甘肽对 于 降低 呼吸 机 相 关性 肺 炎 (eta r s ca d nu o i,V P 摘 vn lo s i e em n it a o t p a A )发病 率 的作 用。方法 选择 4 O例外
烧伤脓毒症的诱 因、临床特点及转归 ;②应 实行符 合烧伤临床实 际的
次切痂 、削痂、剥痂 以及酶脱痂等等 。通过烧伤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 ,
大面积 Ⅲ度烧伤患者切痂的治愈率得到 了明显的提升 。对于烧伤 患者所
并发症诊断标准 ,从而总结并制订该地 区范 围内烧 伤并发症防治 的综 合措施 ;③建立骨骼 肌高分解代谢研究 的相 关研 究方法 ,研究其变化
[】 黄 晓 华. 医 院救治 成批 烧伤 患者 的手术 室配 合[】 理与 康 2 基层 J. 护

复 , 0 , 5: 03 1 2 8 () 8 —8. 0 7 3
[】 邹 林 菊 . 电烧 伤 患者 的 急救 及 并 发症护 理 [ . 与康复 , 3 重度 J 护理 ]
20 , 6: —2 0 9 () 05 . 8 5 [】 杨 德 娟, 萍 . 形外 科 全麻 患者 麻 醉苏 醒 期 的护理 [ . 4 汪丽 整 J 中国 ] 美 容 医学 , 0 , () 9—9 . 2 71 7: 29 3 0 炎 中最常 见和最 重要 的类 型 ,
V P 指气管插 管4 - 2 以后 发生 的肺炎 ,是机 械通气 治疗最 常见 A是 8 7h 的 并发症之一 。在 重症监 护病房V P A 发生率达9 - 7 % 2%,病 死率高达 2% ̄0 0 5%,在抗生 素治疗 不当的病例及多重耐药的病例 ,其病死率 可

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紫杉醇顺铂化疗肺癌后肝损害效果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紫杉醇顺铂化疗肺癌后肝损害效果观察

•肿瘤诊治•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紫杉醇顺铂化疗肺癌后肝损害效果观察陆艳姣【镝要】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CSH)对紫杉醇顺铂化疗肺癌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影响。

方法 将1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83例),在化疗同时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

对照组(90例),单纯化疗。

观察两组在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 上的差异。

结果 预防组和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害及损其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s 结论 还原性谷胱甘肽用于防治紫杉醇顺铂化疗肺癌所致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在保证化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资料一、 2005年1月〜2008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3例经手术或支气管镜病理活检确诊为非小细胞性肺癌,无化疗禁忌症,KPS 评分≥70分,排除其他疾病和肝转移致肝损害者,化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

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 (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对照组,预防用药组83例,男66 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 67 ± 11.58岁。

对照组90例,男71 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21 ±10.43岁,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行化疗。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 > 0.05)。

二、 方法预防组:在化疗前1天至化疗后,共10天内将还原型谷胱甘肽1. 8克加入5%或0.9%生理盐水100 ml 静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

对照组:仅用化疗药物。

化疗结朿后1周复查肝功能,预防组治疗10天再复査肝功能。

每个化疗周期前1天均检查肝功能,观察指标为胆红素、ALT 、 AST ,肝功能正常者才能进人下一个化疗周期。

三、 疗效判定 化疗药物致肝功能损害按WHO 制定的分级标准判定[1],显示化疗药物的使用与肝损害有明显相关性。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功能损害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下降5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复合辅酶减轻乳腺癌放射治疗毒副反应21例临床观察

复合辅酶减轻乳腺癌放射治疗毒副反应21例临床观察

复合辅酶减轻乳腺癌放射治疗毒副反应21例临床观察安宁;于瑞莲;李宏敏【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复合辅酶减轻乳腺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毒副反应的效果。

方法将47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在放疗后连续给予注射用复合辅酶0.2 mg,对照组(26例)予常规放疗及免疫支持。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学毒性以及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肌损伤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患者Ⅱ~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放射性心肌损伤。

结论复合辅酶能减轻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和心、肺损伤,对乳腺癌放疗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enzyme Complex in alleviating the toxic and side effects of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 Methods 47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ssisted radio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21 cases) were continuously given Coenzyme Complex Injection 0. 2 m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26 cases)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and the immune support.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the occurrence situation of hematological toxi-city, radiation pneumonia and radiation myocardial damage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 05 );the occurrence rates of Ⅱ-Ⅳ degrees of leucopenia and thrombocytopenia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 05 ) . The occurrence of radiation pneumonia and radiation myocardial damag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none. Conclusion As adjuvant therapy of radiotherapy with breast cancer, coenzyme complex can alleviate the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heart and lung damage caused by radiotherapy and has a certain protective effect in the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复合辅酶;乳腺癌;放射治疗【作者】安宁;于瑞莲;李宏敏【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7.3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保乳术后的放疗可获得与全乳腺切除术相同的疗效,根治术后的放疗可显著提高高复发风险患者的局控率和总生存率,姑息性放疗可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1]。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顺铂化疗致肝肾功能损害83例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顺铂化疗致肝肾功能损害83例观察

2 6例鳞癌患者 中,R 例 ,R 例 ,有效率为 5 . %; C 3 P9 21 7
5 0例腺癌 中 ,R C 6例 , R 2例 , P1 有效 率为 3 %; 6 6例腺鳞癌
中, 2例达到 P 4例大细胞癌 P 例 ,D R; R1 S 2例( 1 。 表 ) 表 1以顺 铂为主 的联 合方案治疗非 小细胞肺 癌疗效
<. ) 0 5 。化疗前 , 0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 比, 肾功 能各项指标无 明显差 异( 0 5 ; 肝 P> . )化疗后 , 0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 比 , 尿素氮 、 肌 酐、 谷丙转氨酶 、 谷草转氨酶 、 碱性磷酸酶均较低 , 明显统计学差异( < . 结论 : 型谷胱甘肽对顺铂化疗 晚期非小 且有 P 0 5o 0 还原
腺癌 2 例 , 3 鳞癌 1 , 2例 腺鳞癌 4例 , 大细胞癌 2 ; 例 治疗组
4 2例 , 2 , 1 , 男 4例 女 8例 平均 年龄 6 . , O3 腺癌 2 2 7例 , 鳞癌
1 例 , 鳞 癌 2例 , 细 胞 癌 2例 。治 疗 前 两 组 在 性 别 、 1 腺 大 年
3 讨 论
龄、 病理分型 、 肾功能等方 面差异无显著性。 肝
1 化疗方案 : 一线 N . 2 予 P化 疗 方 案 : V 3mg 2 静 滴 , N B0 / , m d ,, D 4 — 0 g , 静 滴 , l3 或 G 化 疗 方 案 : l D P 05m / 8 m2 d一 ; P
( =8 例 ) n 3
准[】 N C C分期标 准按 国际抗 癌联 ̄( IC 19 2和 S L U C )9 7年制
定 的肺癌 T M分期标 准【 并符合本研究 的纳入 和排除标 N 3 ]

绿汀诺分享

绿汀诺分享

在肿瘤科的应用
肿瘤科 •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
• 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
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
• 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
的神经毒性、心脏毒 性、肾毒性
伤,如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肺损伤、放射 性口腔反应等
• 放疗引起的放射性损
在肿瘤科的应用
肿瘤科 •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
• 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
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
• 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还原性谷胱甘肽的药理作用
清除自由基
对抗氧应激
1
维持细胞膜结 构的完整性
2
解除内外源毒 物(包括药物)的 毒性
3
4
参与体内其他 多种生理生化 反应
肿瘤放化疗引起氧化应激,损伤正常细胞
药物本身含有的及其经过细胞色素酶P450代谢产生的亲电子基、自由基和氧基等有 害活性物质产生超过了肝内GSH代偿水平,即可发生中毒性肝细胞坏死。
细胞保护和修复的基础用药

商品名:绿汀诺 通用名: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性状: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规格:0.3g、0.6g、1.2g、1.8g
还原型谷胱甘肽
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广泛存在 于人体正常细胞内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人类细胞中自然合 成的含量最丰富的含巯基的低分子三肽。
GSH组942例
• 肝功能正常
对照组840例
• 肝功能正常
• 肺癌359例;乳腺癌238例,胃肠
道癌137,头颈癌94例,妇科恶性 肿瘤73例,恶性淋巴瘤41例 疗方案也基本一致
• 肺癌323例,乳腺癌248例,胃肠
道癌123例,头颈癌76例,妇科恶 性肿瘤48例,恶性淋巴瘤22例 疗方案也基本一致

还原型谷胱甘肽功能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功能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功能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在生物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天然的低分子量三肽。

它由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色氨酸(Cys)三种氨基酸组成,可在活体细胞内发生自由基反应,从而有效抑制自由基在体内的衰老。

首先,还原型谷胱甘肽起到了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它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活性氧(ROS),防止DNA,蛋白质和脂质等遭受损害,从而有助于改善细胞新陈代谢和延缓衰老。

此外,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可以调节体内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其次,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抗癌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抗癌药物的代谢,抑制癌细胞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从而有效抵御肿瘤病变。

此外,还原型谷胱甘肽还可以增强血清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管硬化和高血压,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为患者提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还原型谷胱甘肽在神经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神经元发育、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延缓失智症、脑卒中和精神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保护。

综上所述,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活体细胞中有着天然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阻止衰老,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发生,帮助改善健康状况,被认为是一种延缓衰老的有效药物。

它的抗氧化、抗肿瘤、增强血管健康和保护神经系统等多种健康功效,正深受人们的青睐。

因此,对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研究和开发,仍然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

辅酶Q10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患者的保护作用

辅酶Q10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患者的保护作用

辅酶Q10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患者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辅酶Q10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患者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60例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实验组,口服辅酶Q10,60 mg/d;同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2 g/d,静脉滴注,每日1次。

B、C组为对照组,B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2 g/d,静脉滴注,每日1次;C组为空白对照组。

分析并比较三组的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

结果:白细胞下降方面,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放射性食管炎方面,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放射性肺炎方面,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 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辅酶Q10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肿瘤常规放射治疗患者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tection of coenzyme Q10 combined reduced glutathione for the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Methods: 960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radio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random controlled method, group A was the experiment group,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oenzyme Q10, 60 mg/d; at the same time take reduced glutathione sodium, 1.2 g/d, intravenous infusion, once a day. Group B and group C for the control groups, group B take reduced glutathione sodium, 1.2 g/d, intravenous infusion, once a day; group C was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s of leukopenia, radiation esophagitis and radiation pneumonitis in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ree groups on the leucopenia (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oup B compared with group A, C(all P>0.05),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C (P<0.05) on the radiation esophagitis and radiation pneumoniti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enzyme Q10 combined reduced glutathione sodium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for the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adiation,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Key words] Coenzyme Q10; Reduced glutathione; Tumor radiotherapy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降低放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射治疗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探索。

DPLA方案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DPLA方案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84・Modem Nurse,May,2021,Vol.28,No.14 dpla方案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邓欣莲摘要目的探讨DPLA方案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于本院的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采用DPLA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DPLA 方案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缩小率,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痰涂片转阴率和病灶吸收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TBIL、AST和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o结论DPLA方案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耐药肺结核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并保护患者肝功能。

关键词:DPLA方案;还原型谷胱甘肽;耐药肺结核;疗效;不良反应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其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m O 当前临床上大多采用抗菌药物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然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广泛性用药,体内的致病菌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日益增加,导致肺结核患者出现耐药情况,延长了患者治疗时间,并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劭o因此,有必要针对耐药肺结核患者选择更加高效、合理且安全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DPLA方案(氨基水杨酸异烟腓片+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毗嗪酰胺)是临床上治疗耐药肺结核的常用化疗治疗方案,但其中的毗嗪酰胺等药物的具有一定肝脏毒性,可造成患者出现肝损伤,进而中断药物治疗,影响临床疗效⑷o而有文献报道,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减轻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肝损伤⑷。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由谷氨酸、甘氨酸及半胱氨酸组成的三肽,是广泛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种生理性物质,它参与了人体内的糖代谢和三羧酸循环,从而使人体获得较高能量。

另外,GSH还能激活多种酶,从而促进蛋白质、糖类、脂肪的代谢。

同时,它作为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调节代谢的物质,会细胞代谢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还可对抗自由基对重要脏器的损害。

在临床上,除了能被应用于肝脏疾病外,还应用于恶性肿瘤、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

本文就是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1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机制GSH分子特点是具有活性巯基(-SH)和γ-谷氨酰键。

巯基是GSH最重要的功能基团。

巯基可参与机体内多种重要生化反应。

体内重要酶蛋白巯基受到保护不被氧化、灭活,而保证能量代谢、细胞利用。

在GSH的代谢过程中,通过GSH-过氧化物酶-还原酶、GSH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的作用,清除酶促反应或细胞内自发所产生的一些活性中间产物,从而在活体细胞的抗氧化物作用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GSH参与了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细胞增生以及在神经系统中充当神经调质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Haddad JJ等的[1]研究发现,GSH还参与了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因子转录的调节及I-KB/NF-KB信号通路的调节。

Bandyopadhyay S 等的[2]研究发现,在氧化应激的状态下,细胞核因子的DNA结合活性呈现GSH依赖性。

出现该现象的机制可能是GSH在巯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参与了NFl的氧化敏感半胱氨酸的还原状态的维持。

Armstrong JS等的[3]研究发现,GSH含量的降低是一种潜在的凋亡早期激活信号,随后产生的氧自由基可以促使细胞发生凋亡。

氧化应激诱导的GSH耗竭是氧化应激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中间环节之一。

溢出细胞的GSH是其裂解酶作用下的产物,进一步诱导了细胞的氧化应激。

自由基产生损伤是人体组织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
刘国辉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17
【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医院收
治的食管恶性肿瘤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

2组均行标准放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观察组放疗同步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

观察2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出现时间,并以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估2
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损伤的严重程度。

结果观察组2例未见损伤,Ⅰ级损伤率高于
对照组,Ⅱ级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出现于放射后
11~28(19.4±3.1)d,对照组放射性食管炎出现于放射后7~24(13.5±2.6)d,2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食管恶性肿瘤在放疗的同时给予还型谷胱甘
肽对预防放射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延缓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并减低食
管损伤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刘国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消炎止痛药物合剂在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中的应用研究
2.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损伤36例临床观察
3.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4.及芷冰芍冲剂预防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5.预防性模块化干预对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2 陕西医学杂志2007年5月第36卷第5期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损伤36例临床观察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延安716000) 趑红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乳線癌术后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作。

方法:将7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36例),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
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 / d静滴,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肺炎、
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56%(2/36)、8.33%(3/36),对照纽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
生率分别为19.44%(7/36)、16.67%(6/36)。

两组结果相比,治疗组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P<0.05)。

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

主题词乳腺肿癌/放射疗法辐射性肺炎/預防和控制谷胱甘肽/治疗应用还原剂/治疗应用手术后期间
乳腺痛是严重危害妇女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治疗肿瘤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注重放疗过程中,会损伤到肺组织,不可避免影响肺功能,使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并发症增髙。

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6 年3月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接受胸壁切线野的乳腺癌患者36例做了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对照观察,现分析报吿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收治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需辅助放射治疗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査证实,KPS评分≥80分,既往无胸部放射治疗史,无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及严重肺间质纤维化者。

临床分期为Ⅱb〜Ⅲb, 年龄28〜67岁,中位年龄43岁。

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胸壁野均采用6mV -X线行胸壁切线野照射。

胸壁切线野:上界与腋锁野下界接野,内界与内乳野相接,外界为腋中线,下界为对侧乳房皱褶下2cm;腋锁野:下界第一肋下缘,腋锁野包括腋顶淋巴引流区,内界位于中线沿胸锁乳突肌内缘上行达环甲膜水平为上界,外界为肱骨头内缘;内乳野,内界为中线旁开5cm,上界与锁骨上野相接,下界为胸骨与剑突交界水平。

模拟机下观察切肺不超过2. 5cm,常规加30°的楔形板。

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 DT50Gy/25次,腋窝淋巴结≥4个转移或腋窝淋巴结阳性淸扫<10个淋巴结者,且有预后不良因素者均需行腋后补量,DT6〜8Gy/3〜4次。

治疗组放疗同期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d静滴(与放射治疗疗程相同)。

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

3观察指标两组病例于放疗前均常规检査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线或CT检査,术后2月内开始放射治疗。

放疗期详细记录患者咳嗽,胸闷,憋气,心慌等症状及发生时间,KPS评分放疗前、中、后患者的一般情况。

同时观察放疗后1、2、3、6、12月的胸部X-线片或CT检査,根据X-线正侧位片、胸部CT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接受加速器放射治疗6mV-X线;放射过程中和(或)后出现咳嗽、胸闷、气短、肺部罗音等症状体征,亦可无临床症状体征;X-线或CT胸部检査在放射治疗部位或边缘处早期肺纹增多、增粗、模糊或斑片状浸润影,可除外其他原因者,后期肺纤维化改变,诊断为放射性肺炎,发生于放疗过程中至结束后12周为总性放射性肺炎,发生于放疗结束后3〜10个月为慢性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

4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10统计软件处理,进行X2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 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果
两组对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预防效果见附表。

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
生率分别为5. 56%(2/36)、2. 78%(l/36);而对照组分别为19.44%(7/36)、16. 67%(6/36),两组结果比较,治疗
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亦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考虑与病例数较少有关,结果见附表。

讨论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pneumonia,RP)是胸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

放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随着放疗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肺炎的患病率亦相应上升,文献报道胸部恶性祌瘤放疗后有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15%,上海肿瘤医院报道为16.7%。

文献报道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其他肺部肿瘤的放疗后发生率髙,可高达24. 6%〜 38% 可能与乳腺癌术后将胸大肌、胸小肌全部切除有关。

本研究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4. 13%,而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仅为5. 5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引起放射性肺炎有两种学说:传统性放射性肺炎学说认为主要是由于照射在照射野局部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肺纤维化。

播散性放射性肺炎学说认为它可能是由免疫介导产生双侧淋巴细胞肺泡炎和局部放射野外的反应。

其病理变化是由于电离辐射产生的自由基,损伤了细胞膜和染色体的DNA,导致细胞功能不良和死亡。

急性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脱落及进行性机化。

后期由于水肿、胶原纤维沉着而致间质增厚、纤维组织增厚慢性纤维化。

目前普遍认为放射性肺炎与肺小血管及肺泡Ⅱ型细胞损伤、自由基产生过多、细胞因子含量增多等有密切关系。

放疗后产生的活性氧和氧自由基通过氧化脂的作用而使细胞膜损伤,肺泡细胞膜的损伤可致肺气肿,同时放疗亦可致肺间质细胞膜损伤而致肺间质纤维化。

氧自由基可使DNA 断裂、变性,蛋白质变性交联,细胞膜损伤,钙通道阻滞和细胞器脂质膜损伤。

而还原性谷胱甘肽则可中和氧自由基,避免活性氧和氧自由基产生过氧化脂质,从而避免细胞的损伤,并可促进正常细胞蛋白质的合成,起到保护正常细胞的作用。

还原性谷胱甘肽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可以将它转化成容易代谢的酸性物质,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排泄,同时由于还原性谷胱甘肽含γ谷氨酰胺键,可维持分子的稳定性,并参与转运氨基酸的功能。

因此,我们利用它的以下作用保护肺组织: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底物,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膜.恢复细胞功能;保护细胞内巯基酶(如ATP)的活性;防止因巯基氧化而导致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保护细胞内的重要蛋白质;还可减少自由基对DN A的攻击,从而减少细胞DNA的损伤和突变。

由于肺癌细胞膜上的γ-谷氨酰胺转肽酶缺乏,故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应用并不影响放疗对肿瘤细胞的效果。

本组结果证实绿汀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华成.放射性肺炎.闻外医学砰吸系统分册.1983,3(03>:129
[2]杨新华,孙德洪,钟兰俊.还原型谷胱甘肽滅少NSCLC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03,8(5):390〜39
2
[3]谷铣之,般蔚伯.刘泰裉.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6〜
[4]Muller G. Kiricutal C. Stiess J, r.i al. Radiationpneumonitis and ulmornaryfibrosis after the CT plann
ed radio iherapy of bron chialcareinoma. Strahlenther Onko!. 1994«17 (02): 400
[5]姚春筱.生脉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疗效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53
[6]刘俐,肖明克,龙斌,等.乳腺癌术后放疗诱发
放射性肺炎的探讨.四川肿瘤防治,2001.]4(4>:242〜243
[7]傅尚志•张楚教.放射性肺炎研究进联.
1999,9(00,56
[8]李荣清,金冶宁.TGF-p,在放射性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中国癌症杂志,2D0U丨〗(03):267〜 269
(收稿:2006-1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